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体积脑转移瘤大分割后程缩野放疗的剂量学及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张凯燕 谢琛 +1 位作者 张怀文 李俊玉 《实用癌症杂志》 2024年第4期620-623,共4页
目的探讨大分割后程缩野放疗对大体积脑转移瘤患者的剂量学及其临床疗效分析。方法收集20例病灶体积6~20 cm^(3)、病灶数目1~4个且行大分割后程缩野放疗的脑转移瘤患者资料。脑部病灶处方剂量为52.5 Gy/3.5 Gy/15 f。治疗10次后复查颅... 目的探讨大分割后程缩野放疗对大体积脑转移瘤患者的剂量学及其临床疗效分析。方法收集20例病灶体积6~20 cm^(3)、病灶数目1~4个且行大分割后程缩野放疗的脑转移瘤患者资料。脑部病灶处方剂量为52.5 Gy/3.5 Gy/15 f。治疗10次后复查颅脑增强MRI评估疗效、若肿瘤退缩明显重新勾画靶区完成后程放疗。评估不缩野放疗计划(Plan1)和后程缩野放疗计划下(Plan2)脑组织及其他危及器官剂量学参数变化、后程计划缩瘤率、近期疗效(疗后2~3个月评估近期疗效)。结果后程缩野放疗中脑组织及危及器官的辐射剂量都有下降。且后程缩野时平均缩瘤率为41.76%,3个月ORR为90.5%,6个月LCR为100%。结论大分割后程缩野放疗缩瘤率高,能有效减少正常组织剂量学参数值,对大体积病灶局部控制率好,近期疗效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积转移 大分割放疗 后程缩野放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移瘤体积对脑转移瘤放射治疗的预后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林贵山 黄俊鹏 +1 位作者 陈静波 蒋桂成 《中国现代医生》 2017年第26期65-68,共4页
目的探讨转移瘤体积等因素对脑转移瘤患者放射治疗后颅内无进展生存时间的影响,为临床实践提供指导。方法选择2015年4月~2016年3月符合入组条件且接受放射治疗的脑转移瘤患者71例,通过对各影响因素应用基于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的单因素... 目的探讨转移瘤体积等因素对脑转移瘤患者放射治疗后颅内无进展生存时间的影响,为临床实践提供指导。方法选择2015年4月~2016年3月符合入组条件且接受放射治疗的脑转移瘤患者71例,通过对各影响因素应用基于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的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筛选出与颅内无进展生存时间(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相关的影响因素;剔除脑转移瘤>3个的患者,对颅内PFS的影响因素再次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筛选。结果放疗结束后3个月,肿瘤完全缓解11.2%,部分缓解67.6%,疾病稳定12.7%,疾病进展8.5%。截止到随访终点,局部无进展生存时间111~386 d,中位时间173.07 d,全组6、9个月的局部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36.6%、9.9%。单因素分析显示,原发灶控制与否、脑转移瘤体积、颅外转移与否、KPS、年龄、贫血程度与预后相关(P<0.05)。多因素分析筛选出原发灶控制与否(P=0.023)、脑转移瘤体积大小(P=0.032)、颅外转移与否(P=0.037)和KPS(P=0.040)4个因素影响颅内无进展生存时间。1~3个脑转移瘤的患者,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显示,颅外转移与否(P=0.010)、放疗剂量(P=0.019)、脑转移瘤体积(P=0.020)和KPS(P=0.032)4个因素影响颅内无进展生存时间。结论脑转移瘤患者颅内无进展生存时间受多种因素影响,本组研究提示影响预后的因素除原发灶控制与否、颅外转移与否和KPS外,肿瘤体积也是其中之一,提示早期放疗的重要性;对于脑转移瘤数目较少、肿瘤体积较小的,提高放疗剂量也可延长颅内无进展生存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移体积 放疗 预后因素 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分割放疗联合替莫唑胺治疗大体积脑转移瘤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9
3
作者 刘军华 《实用癌症杂志》 2017年第11期1814-1816,1823,共4页
目的观察大分割放疗联合替莫唑胺治疗大体积脑转移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90例大体积脑转移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大分割放疗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大分割放疗的基础上每日加服1次替莫唑... 目的观察大分割放疗联合替莫唑胺治疗大体积脑转移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90例大体积脑转移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大分割放疗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大分割放疗的基础上每日加服1次替莫唑胺150 mg/m^2,连续口服28天即1个放疗周期结束后,每个放疗周期的前5天给予每天1次口服替莫唑胺200 mg/m^2辅助治疗。治疗6个疗程后观察2组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并分析患者1年随访记录。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75.5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8.89%(P<0.05)。实验组患者半年及1年生存率高于对照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均有放射性脑水肿、放射性脑坏死、脑神经损伤、恶心呕吐及发热等不良反应,实验组患者临床还表现出骨髓抑制及贫血等不良反应,但均可耐受。结论大分割放疗联合替莫唑胺对临床治疗大体积脑转移瘤安全有效,患者临床症状可得到明显改善,临床不良反应较轻,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分割放疗 替莫唑胺 体积转移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apidArc与HybridArc技术在大体积脑转移瘤立体定向放射外科中的剂量学比较 被引量:3
4
作者 张平 邓官华 +4 位作者 戴鹏 罗龙辉 黄庆 蔡林波 王军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CSCD 2019年第8期887-891,共5页
目的:探讨RapidArc与HybridArc技术对大体积脑转移瘤的立体定向放射外科计划剂量学参数和机器跳数的影响。方法:选择10例颅内大体积脑转移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RapidArc和HybridArc技术设计计划,比较两组计划的靶区适形度指数(... 目的:探讨RapidArc与HybridArc技术对大体积脑转移瘤的立体定向放射外科计划剂量学参数和机器跳数的影响。方法:选择10例颅内大体积脑转移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RapidArc和HybridArc技术设计计划,比较两组计划的靶区适形度指数(CI)、梯度跌落指数(GI)、均匀性指数(HI),危及器官剂量分布,靶区周边正常组织受量体积以及机器跳数。结果:与RapidArc计划相比,HybridArc计划的靶区H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400,P=0.161),CI不接近1,而GI更接近于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CI:t=-2.521,P=0.012;GI:t=-2.240,P=0.025)。与RapidArc计划相比,HybridArc计划的周边正常组织2 Gy剂量受照体积更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4、6、8和12 Gy剂量受照体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75、0.050、0.069、0.068),16和20 Gy剂量受照体积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0.017)。与RapidArc计划相比,HybridArc计划的脑干、右眼、左侧视神经和右侧视神经最大受照剂量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2、0.017、0.017、0.017),左侧晶体、右侧晶体、左眼、视交叉最大受照剂量相似(P≥0.05)。与RapidArc计划相比,HybridArc计划的机器跳数平均减少908 MU。结论:在大体积脑转移瘤立体定向放射外科中,采用HybridArc技术设计计划,靶区适形度更好,剂量梯度跌落更陡,且可明显减少机器跳数,但正常组织高剂量区受量更高,部分危及器官最大受照剂量更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积转移 立体定向放射外科 HybridArc技术 RapidArc技术 剂量学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转移瘤伽玛刀治疗后不良预后危险因素分析
5
作者 周利民 李敏杰 +2 位作者 许自强 杨如意 周笑笑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12期52-55,共4页
目的分析脑转移瘤(BM)伽玛刀治疗后不良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BM患者221例,均经伽玛刀治疗,采用Log-rank检验单因素分析法和多因素Cox分析法分析BM伽玛刀治疗后不良预后的影响因素和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转移瘤总体... 目的分析脑转移瘤(BM)伽玛刀治疗后不良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BM患者221例,均经伽玛刀治疗,采用Log-rank检验单因素分析法和多因素Cox分析法分析BM伽玛刀治疗后不良预后的影响因素和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转移瘤总体积、最大肿瘤体积与BM伽玛刀治疗后不良预后显著相关(P均<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65岁、转移瘤总体积>20 cm^(3)、最大肿瘤体积>10 cm^(3)是BM伽玛刀治疗后不良预后的危险因素。结论BM伽玛刀治疗后不良预后的危险因素是年龄≥65岁、转移瘤总体积>20 cm^(3)、最大肿瘤体积>10 cm^(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移 伽玛刀 年龄 转移瘤总体积 最大肿瘤体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1例大体积脑转移瘤行SBRT的护理研究
6
作者 丁娟 张杨琼 《中国当代医药》 2017年第2期195-196,F0003,共3页
目的探讨41例大体积脑转移瘤行SBRT治疗的护理。方法选取2015年1~12月我院收治的大体积脑转移瘤行SBRT治疗患者41例,随机分为对照组21例,观察组2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SBRT治疗,观察组患者在SBRT治疗过程当中给予综合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 目的探讨41例大体积脑转移瘤行SBRT治疗的护理。方法选取2015年1~12月我院收治的大体积脑转移瘤行SBRT治疗患者41例,随机分为对照组21例,观察组2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SBRT治疗,观察组患者在SBRT治疗过程当中给予综合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100.0%,显著优于对照组的71.4%,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2.9%;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5.0%,高于对照组的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体积脑转移瘤患者行SBRT治疗的过程当中,予以综合护理有利于提高治疗效果以及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降低不良反应发生风险,临床上应当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积转移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 心理护理 皮肤护理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筋构件等温局部加载材料跨变形区转移的快速预测 被引量:1
7
作者 唐海兵 魏科 +2 位作者 杨超 丁潼 何国云 《锻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8-15,共8页
针对多筋构件在等温局部加载过程中固有的材料跨区转移以及可能产生的折叠问题,提出了一种能快速预测材料转移体积的方法。首先,提取局部加载过渡区的几何特征结构,并设计形状简易的等厚坯料以详细地反映材料跨区转移特征;其次,采用有... 针对多筋构件在等温局部加载过程中固有的材料跨区转移以及可能产生的折叠问题,提出了一种能快速预测材料转移体积的方法。首先,提取局部加载过渡区的几何特征结构,并设计形状简易的等厚坯料以详细地反映材料跨区转移特征;其次,采用有限元模拟与物理模拟实验,分析多筋构件局部加载成形过程,根据过渡区材料流动特征及应力状态,将加载区材料分为3个区域;随后,根据大小相等且方向相反的力平衡条件,对这3个区域的基元体进行受力分析,通过联立力的平衡方程与屈服方程,利用边界条件对方程进行求解,得到分流面位置及材料转移体积的预测模型;最后,将有限元分析结果与预测模型结果进行对比,证实了预测结果的合理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温局部加载 材料转移体积 分流面 折叠 力平衡
原文传递
磁共振动态增强和弥散加权成像评估直肠癌术前壁外血管侵犯的价值分析
8
作者 丁伟莉 毛龙云 方权 《大医生》 2025年第2期125-128,共4页
目的探讨动态增强(DCE)和弥散加权磁共振成像(DWI-MRI)评估直肠癌术前壁外血管侵犯(EMVI)的价值,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针对2022年1月至2024年1月期间,义乌市中心医院接收并治疗的72例直肠腺癌病例,分析其临床诊疗资料,以进行回顾性... 目的探讨动态增强(DCE)和弥散加权磁共振成像(DWI-MRI)评估直肠癌术前壁外血管侵犯(EMVI)的价值,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针对2022年1月至2024年1月期间,义乌市中心医院接收并治疗的72例直肠腺癌病例,分析其临床诊疗资料,以进行回顾性探究。根据EMVI病理诊断结果分为阴性组(35例)和阳性组(37例)。所有患者术前均接受常规序列、DCE及DWI-MRI检查,获得体积转移常数(Ktrans)、细胞外血管外体积分数(Ve)、反流速率常数(Kep)和标准表观扩散系数(ADC)检测。对EMVI阳性与阴性两组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详尽对比,并深入剖析这两类患者在MRI参数上的差异;同时,评估MRI-EMVI检测结果与病理EMVI诊断结果之间的一致性程度。绘制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MRI参数诊断病理-EMVI阳性的诊断效能。结果两组患者性别、年龄、肿瘤位置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病理EMVI阳性组患者CEA水平高于阴性组,肿瘤浸润深度大于阴性组,环周浸润率、Ki67阳性表达率均高于阴性组,组织中低分化、T分期3~4期及N分期阳性占比均高于阴性组(均P<0.05)。病理-EMVI阳性组患者Ktrans、Kep、ADC均高于阴性组,MRI-EMVI阳性率高于阴性组(均P<0.05)。两组患者Ve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病理EMVI结果比较,MRI-EMVI具有较好的一致性(Kappa值=0.789,P<0.05),准确率为83.33%[(29+31)/72],敏感度为78.38%(29/37),特异度为88.57%(31/35)。ROC结果显示:Ktrans、Kep、ADC联合诊断病理-EMVI阳性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79,敏感度为89.53%,特异度为85.67%,均优于各项单一诊断(均P<0.05)。结论在直肠腺癌的术前评估中,DCE与DWI-MRI技术均展现出与病理结果的高度一致性,特别是在确定EMVI阳性状态方面的诊断效能颇为显著。这两项技术不仅能揭示肿瘤的恶性侵袭程度,而且通过联合应用Ktrans、Kep及ADC定量参数,进一步提升EMVI阳性诊断的精确性,预示其在临床实践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与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动态增强 弥散加权 直肠癌 壁外血管侵犯 体积转移常数 反流速率常数 标准表观扩散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增强和弥散加权成像对直肠癌壁外静脉侵犯的预测价值及列线图模型开发
9
作者 马强 郑璐 +1 位作者 程浩 杨震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24年第10期1854-1860,共7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增强和弥散加权成像(DWI)对直肠癌患者壁外静脉侵犯(EMVI)的预测价值,并发一款列线图模型指导临床实践。方法:回顾性总结2019年12月至2022年12月病理确诊直肠腺癌98例,分为EMVI阳性组47例和EMVI阴性组51例。术前采用3.0T... 目的:探讨磁共振增强和弥散加权成像(DWI)对直肠癌患者壁外静脉侵犯(EMVI)的预测价值,并发一款列线图模型指导临床实践。方法:回顾性总结2019年12月至2022年12月病理确诊直肠腺癌98例,分为EMVI阳性组47例和EMVI阴性组51例。术前采用3.0T MRI平扫和增强,获取体积转移常数(Ktrans)、反向回流速率常数(Kep)、细胞外血管外体积分数(Ve)和DWI参数表观扩散系数(ADC)。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和MRI参数,然后采用LASSO回归模型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筛选危险因素,R软件建立列线图模型,Bootstrap法进行模型内验证,计算一致性指数(C-index)以评估模型区分度;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评估模型的预测性能;校准曲线和决策分析曲线评估模型的吻合度和净获益比。结果:与EMVI阴性组相比,EMVI阳性组血清癌胚抗原(CEA)水平升高,肿瘤浸润深度和环周浸润率(CIR)增加,低分化、T分期(3-4)、N分期(2-3)和Ki67阳性表达率增多(P<0.05)。EMVI阳性组Ktrans和Kep值显著高于EMVI阴性组,而ADC值显著降低(P<0.05)。Spearman检验显示,ADC值与Ktrans和Kep呈显著负相关(P<0.05),而与Ve无明显相关性(P>0.05)。Logistic回归显示,CIR、N分期、ADC值和Ktrans是直肠癌患者EMVI的预测因子(P<0.05)。R软件建立列线图模型,总分220分。内部验证C-index为0.924。ROC显示,Ktrans、Kep、ADC值诊断EMVI阳性的AUC分别为0.765、0.723和0.708(P<0.05),列线图模型的AUC为0.867,显著高于单一指标(P<0.05)。校准曲线显示,列线图预测概率与实际发生率有较好的一致性。决策分析曲线显示,列线图预测的临床净获益比较好。结论:磁共振增强和DWI是直肠癌患者术前评估EMVI阳性的重要无创检查方式,联合CIR、N分期、ADC值和Ktrans开发的列线图模型对EMVI阳性有较好的诊断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增强成像 弥散加权成像 直肠癌 壁外静脉侵犯 列线图 体积转移常数 表观扩散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能量调节的电动静液作动器设计与仿真 被引量:11
10
作者 康荣杰 陈丽莎 焦宗夏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8-21,30,共5页
电动静液作动器是功率电传系统的执行机构,在作动器端把电能转化为局部液压能,兼具传统液压系统和直接电力驱动作动器的优点.相比阀控作动器,电动静液作动器的效率和可靠性获得提高,但是带宽和刚度受到限制,因此提出了一种基于能量调节... 电动静液作动器是功率电传系统的执行机构,在作动器端把电能转化为局部液压能,兼具传统液压系统和直接电力驱动作动器的优点.相比阀控作动器,电动静液作动器的效率和可靠性获得提高,但是带宽和刚度受到限制,因此提出了一种基于能量调节的新型电动静液作动器.能量调节器根据不同的控制响应需求向系统提供附加流量.液压锁用于切换系统工作模式,保持液压缸的输出位置.基于能量调节器的数学方程分析,得出其容积优化原则,并对系统控制策略进行了专门的设计.仿真结果验证了系统响应速度和频宽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静液作动器 能量调节器 转移体积 液压锁 频宽 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立体定向放射外科分期治疗大体积脑转移瘤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6
11
作者 孙丹 张国荣 《立体定向和功能性神经外科杂志》 2022年第5期284-289,共6页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放射外科分期治疗大体积脑转移瘤的疗效、安全性及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收集52例采用立体定向放射外科分期治疗的大体积脑转移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给予二周期的放射外科治疗,首期治疗的中位周边剂量为12 Gy(10~13),...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放射外科分期治疗大体积脑转移瘤的疗效、安全性及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收集52例采用立体定向放射外科分期治疗的大体积脑转移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给予二周期的放射外科治疗,首期治疗的中位周边剂量为12 Gy(10~13),治疗中位间期为28天(25~47天),二期治疗的中位周边剂量14 Gy(12~15)。在二期治疗结束后与治疗前影像资料对比评价近期疗效,随访观察远期疗效及安全性。结果3个月ORR为46.2%,一年LCR为88.5%,6个月总生存率为74.8%,1年内总生存率为62.2%,中位OS为11.25个月(3.15~15.3个月),PFS为9.16个月(4.25~13.7个月)。治疗前45例患者存在明显神经系统症状,经过治疗后42例患者(93.3%)临床症状明显改善,中位KPS评分由60分提升至80分。治疗后9例患者(17.3%)出现1-2级急性CNS放疗副反应,1例患者(1.92%)出现3-4级急性CNS放疗副反应,经对症治疗后均缓解。结论立体定向放射外科分期治疗大体积脑转移瘤,肿瘤局控率较高,且能在最短时间内减轻颅内肿瘤负荷(指的是肿瘤过大引起的占位效应),明显改善神经系统不良症状,提高患者生存质量,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高,是大体积脑转移瘤局部治疗的有效手段之一。肿瘤体积、肿瘤周边剂量及肿瘤位置是影响患者局控率的因素;原发病灶未控,GPA评分、RPA分级及KPS评分均是患者生存状况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积转移 立体定向放射外科 分期治疗 疗效及安全性
原文传递
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和弥散加权成像对直肠癌壁外静脉侵犯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2
12
作者 鲍鹏程 刘俊丽 薛全胜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23年第7期890-894,共5页
目的探讨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和弥散加权成像(DWI)对直肠癌患者壁外静脉侵犯(EMVI)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总结2021年5月至2023年5月病理确诊直肠腺癌98例患者分为病理EMVI阳性组47例和阴性组51例。术前采用3.0T MRI平扫和... 目的探讨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和弥散加权成像(DWI)对直肠癌患者壁外静脉侵犯(EMVI)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总结2021年5月至2023年5月病理确诊直肠腺癌98例患者分为病理EMVI阳性组47例和阴性组51例。术前采用3.0T MRI平扫和增强,获取DCE-MRI参数体积转移常数(Ktrans)、反向回流速率常数(Kep)和细胞外血管外体积分数(Ve),DWI参数表观扩散系数(ADC)。根据MRI成像判断mrEMVI阳性和阴性。结果诊断mrEMVI阳性41例和阴性57例,Kappa检验显示,mrEMVI与病理EMVI(pEMVI)有较好的一致性(Kappa=0.802,P<0.001),mrEMVI诊断准确率为85.7%[(37+47)/98],敏感度为78.7%(37/47),特异度为92.2%(47/51),阳性预测值为90.2%(37/41)和阴性预测值为82.5%(47/57)。与EMVI阴性组相比,阳性组血清癌胚抗原(CEA)升高,肿瘤浸润深度和环周浸润率(CIR)增加,组织学分级(差)、T分期(3~4)、N分期(1~2)和Ki67阳性表达率显著增多(P<0.05)。此外,阳性组Ktrans和Kep值显著高于阴性组,而ADC值显著降低(P<0.05)。Spearman检验显示,ADC值与Ktrans和Kep呈显著负相关(P<0.05),而与Ve无明显相关性(P>0.05)。受试者工作曲线(ROC)显示,Ktrans、Kep、ADC值诊断EMVI阳性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65、0.723和0.708(P<0.05),联合诊断的AUC为0.867,显著高于任何单一指标(P<0.05)。结论DCE-MRI和DWI是直肠癌患者术前评估EMVI阳性的重要无创检查方式,与病理结果有较好的一致性,联合Ktrans、Kep和ADC值对EMVI阳性有较好的诊断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 弥散加权成像 直肠癌 壁外静脉侵犯 体积转移常数 反向回流速率常数 细胞外血管外体积分数 表观扩散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he action of radial surgery in the treatment of large cerebral metastatic carcinoma
13
作者 王焕坤 谭素媛 +1 位作者 鲁国华 赵艳梅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2年第2期300-301,共2页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radial surgery in large cerebral metastatic carcinoma. Methods Adopt three-dimensional oriented radial surgery to 15 patients with the biggest diameter of more than 3...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radial surgery in large cerebral metastatic carcinoma. Methods Adopt three-dimensional oriented radial surgery to 15 patients with the biggest diameter of more than 35mm. Observe the variation of clinical symptoms and analysis the change of CT image. Follow up the survival time, complications and the cause of death at the same time. Results Most of the patients got prominent improvement in symptoms. But the imaging change of carcinoma focus was a slow course comparatively. The survival rate in 1 year was 26%. Conclusion Radial surgery is an effective, simple and safe method in the treatment of large cerebral metastatic carcinoma. It has a good control rate with only slight complica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外科 体积转移 三维定向放射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umerical investigation on flow and heat transfer characteristics of corrugated tubes with non-uniform corrugation in turbulent flow 被引量:1
14
作者 Dongwei Zhang Hanzhong Tao +1 位作者 Yuan Xu Zishuai Sun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CSCD 2018年第3期437-444,共8页
Based on finite volume method, the pressure drop and heat transfer characteristics of one smooth tube and ten different axisymmetric corrugated tubes, including two with uniform corrugation and eight with non-uniform ... Based on finite volume method, the pressure drop and heat transfer characteristics of one smooth tube and ten different axisymmetric corrugated tubes, including two with uniform corrugation and eight with non-uniform corrugation, have been studied. A physical model of the corrugated tube was built, then the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the model was carried out and the numerical simulation results were compared with the empirical formula.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friction factor de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Reynolds number ranging from 6000 to 57000, the value of which in the corrugated tubes with non-uniform corrugation(tube 03–10) are smaller than those with uniform corrugation(tube 01–02). The geometry parameters of tube(01) have advantages on the heat transfer enhancement in low Reynolds number flow region(from 6000 to 13000) and tube(07–08)have advantages on the heat transfer enhancement in high Reynolds number flow region(from 13000 to 57000). The vortex, existed in each area between two adjacent corrugations called second flow region, is the root of the enhancement on heat transfer in the corrugated tubes. The effectiveness factor decreases with the increasing of Reynolds number and the performances of the corrugated tubes with pitch of 12.5 mm have advantages than these of 10 mm under the same corrugation geometric paramet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umerical simulation Corrugated tube Non-uniformed corrugation Turbulent flow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98.15K甘氨酰二肽在乙酸钠水溶液中的体积性质 被引量:1
15
作者 颜振宁 王小鸽 +1 位作者 赵扬 王键吉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15-121,共7页
测定了298.15K三种甘氨酰二肽(甘氨酰甘氨酸、甘氨酰-L-缬氨酸和甘氨酰-L-亮氨酸)在0.5,1.0,1.5和2.0mol·kg-1乙酸钠水溶液中的密度,计算了这些肽在乙酸钠水溶液中的表观摩尔体积,标准偏摩尔体积,标准偏摩尔转移体积,理论水化数和... 测定了298.15K三种甘氨酰二肽(甘氨酰甘氨酸、甘氨酰-L-缬氨酸和甘氨酰-L-亮氨酸)在0.5,1.0,1.5和2.0mol·kg-1乙酸钠水溶液中的密度,计算了这些肽在乙酸钠水溶液中的表观摩尔体积,标准偏摩尔体积,标准偏摩尔转移体积,理论水化数和体积相互作用参数.结果表明:甘氨酰二肽的标准偏摩尔体积和标准偏摩尔转移体积均随乙酸钠浓度的增加而增大,溶液中离子与肽带电基团/甘氨酰基团(CH2CONH)之间的相互作用大于离子与肽的非极性基团间的相互作用,乙酸钠和甘氨酰二肽之间主要是对相互作用.利用共球交盖模型对所研究的肽与乙酸钠之间的体积相互作用进行了解释.利用氨基酸的标准偏摩尔体积值,对二肽的标准偏摩尔体积进行了估算,发现计算值与实验值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氨酰二肽 乙酸钠 标准偏摩尔体积 标准偏摩尔转移体积
原文传递
国际妇产科联盟2023版子宫内膜癌分期的细化及临床意义
16
作者 胡元晶 李娜 《中华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569-577,共9页
子宫内膜癌的准确分期对于患者治疗方式选择和预后判断至关重要。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2023版分期在2009版分期的基础上进行了更新,同时考虑了肿瘤组织类型、组织分级、淋巴脉管间隙浸润、低体积淋巴结转移及分子分型等。然而,新分期的... 子宫内膜癌的准确分期对于患者治疗方式选择和预后判断至关重要。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2023版分期在2009版分期的基础上进行了更新,同时考虑了肿瘤组织类型、组织分级、淋巴脉管间隙浸润、低体积淋巴结转移及分子分型等。然而,新分期的进一步细化对真实世界临床诊疗的指导意义并未十分明确,因此,本文集中对FIGO 2023版分期的细化要点及临床应用进行论述,阐述"新""旧"分期系统之间的差异及其临床意义,旨在进一步提高子宫内膜癌的精准诊断及治疗,为子宫内膜癌的临床诊疗提供实际性指导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样 国际妇产科联盟2023版分期 淋巴脉管间隙浸润 体积淋巴结转移 分子分型
原文传递
子宫内膜癌前哨淋巴结超分期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7
作者 梁斯晨 王志启 王建六 《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648-650,共3页
子宫内膜癌是女性生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淋巴结转移是其重要的转移方式。精准评估淋巴结转移状态是目前研究的趋势。前哨淋巴结切除术目前已成为早期低危子宫内膜癌患者的推荐术式,前哨淋巴结通过超分期进行病理评估可以减少漏诊的风... 子宫内膜癌是女性生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淋巴结转移是其重要的转移方式。精准评估淋巴结转移状态是目前研究的趋势。前哨淋巴结切除术目前已成为早期低危子宫内膜癌患者的推荐术式,前哨淋巴结通过超分期进行病理评估可以减少漏诊的风险。但目前超分期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及适应证在学界仍无标准。现对子宫内膜癌前哨淋巴结超分期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癌 前哨淋巴结 超分期 体积转移
原文传递
Analysis of flow and heat transfer characteristics of micro-pin fin heat sink using silver nanofluids 被引量:6
18
作者 ZHOU MingZheng XIA GuoDong CHAI Lei LI Jian ZHOU LiJun 《Science China(Technological Sciences)》 SCIE EI CAS 2012年第1期155-162,共8页
Silver nanofluids with three different volume fractions are prepared by a one-step chemical reduction method(Ultra-sound-assisted Membrane Reaction(UAMR)).The convective heat transfer and friction characteristics of s... Silver nanofluids with three different volume fractions are prepared by a one-step chemical reduction method(Ultra-sound-assisted Membrane Reaction(UAMR)).The convective heat transfer and friction characteristics of silver nanofluid in micro-pin fin heat sink are investigated experimentally.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pressure drops of nanofluids with different volume fractions have little difference.Compared to the base fluid(polyvinylpyrrolidone(PVP) solution),the pressure drop of nanofluids increases slightly at the same volume flow rate.When the flow rate is small,the increment is not obvious.The in-troduction of surfactant increases the fluid viscosity,so the pressure drops of nanofluids are larger than those of pure water,under the same flow rate.However,the maximum difference is no more than 10%.The volume fraction of silver nanoparticles significantly affects the convection heat transfer coefficient of micro-pin fin heat sink.The presence of nanoparticles improves significantly the heat transfer performance.However,high viscosity of the nanofluids hinders the heat transfer strengthening effect of nanofluids.In the present work,when the volume fraction of silver particles reaches to 0.012%,the thermal resistance of nanofluid gradually becomes lower than that of deionized water,which indicates the integrated heat transfer enhancement of nanoflui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nofluids micro-pin fin heat transfer VISCOSITY volume fraction
原文传递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 Modeling of Heat Transfer in a Polymeric Membrane using Finite Volume Method 被引量:2
19
作者 Muhammad Ahsan Arshad Hussain 《Journal of Thermal Science》 SCIE EI CAS CSCD 2016年第6期564-570,共7页
The efficiency,robustness and reliability of recent numerical methods for finding solutions to flow problems have given rise to the implementation of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 as a broadly used analysis method... The efficiency,robustness and reliability of recent numerical methods for finding solutions to flow problems have given rise to the implementation of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 as a broadly used analysis method for engineering problems like membrane separation system.The CFD modeling in this study observes steady and unsteady(transient) heat flux and temperature profiles in a polymeric(cellulose acetate) membrane.This study is novel due to the implementation of user defined scalar(UDS) diffusion equation by using user-defined functions(UDFs) infinite volume method(FVM).Some details of the FVM used by the solver are carefully discussed when implementing terms in the governing equation and boundary conditions(BC).The contours of temperature due to high-temperature gradient are reported for steady and unsteady proble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nsteady solver scalar polymeric Membrane robustness governing carefully details discretization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