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05篇文章
< 1 2 3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鼠心肌梗死后心肌中转化生长因子β诱导基因-22蛋白表达的变化规律及白细胞介素-6对其表达的诱导作用 被引量:1
1
作者 史强 魏英杰 +4 位作者 张秀芳 崔传珏 李君 刘晓艳 白媛媛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27-230,共4页
目的:检测大鼠心肌梗死(心梗)后心肌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β诱导基因-22(TSC-22)蛋白水平表达的动态变化,并在细胞水平上研究白细胞介素-6(IL-6)是否对其蛋白表达有诱导作用。方法: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通过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制备... 目的:检测大鼠心肌梗死(心梗)后心肌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β诱导基因-22(TSC-22)蛋白水平表达的动态变化,并在细胞水平上研究白细胞介素-6(IL-6)是否对其蛋白表达有诱导作用。方法: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通过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制备心梗模型。分为心肌梗死模型组(心梗组)和假手术对照组(假手术组),于术后1天、3天、7天、2周、4周进行心脏标本取材,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大鼠左心室心肌组织中TSC-22蛋白的表达。胰酶消化法分离培养乳鼠原代心肌细胞,随机分为心肌细胞对照组和心肌细胞实验组,心肌细胞对照组正常培养,心肌细胞实验组分别在2.5、5.0、10.0 ng/ml浓度的IL-6刺激下培养24 h。采用ELISA法、免疫细胞化学法和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等方法检测TSC-22蛋白表达。结果:ELISA法结果表明,大鼠心肌梗死1天、7天心梗组比假手术组左心室心肌组织中TSC-22蛋白含量显著升高,4周时则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心肌细胞实验的ELISA法结果表明,在10.0 ng/ml的IL-6刺激24 h后,心肌细胞实验组比心肌细胞对照组TSC-22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2.5、5.0 ng/ml IL-6刺激24 h后,心肌细胞实验组与心肌细胞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免疫细胞化学法和蛋白免疫印迹法结果显示,10.0 ng/ml的IL-6刺激24 h后,TSC-22在细胞核中的染色明显加深。结论:大鼠心梗后的急性期,如梗死1天、7天后,左心室心肌组织中TSC-22蛋白水平迅速升高。炎症细胞因子IL-6可能是其在心梗后上调的诱导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塞 转化生长因子β诱导基因22 白细胞介素-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曲格列酮对转化生长因子-β_1诱导的HK-2细胞纤连蛋白和胶原Ⅰ型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许斌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96-200,共5页
目的观察曲格列酮对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诱导的人肾近曲小管上皮细胞(HK-2)细胞外基质纤连蛋白和胶原Ⅰ型的影响,探讨曲格列酮抗肾间质纤维化的潜在作用。方法将曲格列酮0,0.25,0.5,1,2.5,5和10μmol.L-1预处理HK-2细胞2h,随后加... 目的观察曲格列酮对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诱导的人肾近曲小管上皮细胞(HK-2)细胞外基质纤连蛋白和胶原Ⅰ型的影响,探讨曲格列酮抗肾间质纤维化的潜在作用。方法将曲格列酮0,0.25,0.5,1,2.5,5和10μmol.L-1预处理HK-2细胞2h,随后加入TGF-β15mg.L-1作用24h,利用乳酸脱氢酶(LDH)释放实验检测曲格列酮对HK-2细胞的毒性作用;曲格列酮0,1,2.5,5和10μmol.L-1预处理HK-2细胞2h,再加入TGF-β15mg.L-1作用24h,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HK-2细胞外基质主要成分胶原Ⅰ型mRNA和纤连蛋白mRNA表达。结果曲格列酮0.25~5μmol.L-1对HK-2细胞膜完整性无影响,LDH的释放与正常对照组无明显差异,曲格列酮10μmol.L-1组LDH释放率为(10.7±5.3)%,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曲格列酮1,2.5,5和10μmol.L-1单独作用并没有增加HK-2细胞外基质中胶原Ⅰ型纤维和纤连蛋白的表达,而TGF-β1刺激下胶原Ⅰ型纤维和纤连蛋白表达明显上调,曲格列酮提前干预下纤连蛋白mRNA及胶原Ⅰ型mRNA表达下降,曲格列酮2.5,5和10μmo.lL-1可显著下调纤连蛋白mRNA表达(P<0.05,P<0.01);曲格列酮5和10μmol.L-1可显著下调胶原Ⅰ型mRNA表达(P<0.05)。结论曲格列酮可能具有拮抗肾间质纤维化的潜在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HK-2细胞纤连蛋白和胶原Ⅰ型纤维的增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格列酮 转化生长因子_1 上皮细胞 肾小管 纤连蛋白 胶原Ⅰ型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化生长因子-α基因多态性与山东汉族人非综合征性唇腭裂的关系 被引量:11
3
作者 袁奎封 来庆国 +2 位作者 李德仁 杨中军 周晓红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533-535,共3页
目的研究转化生长因子-α(TGF-α)基因多态性与山东汉族人非综合征性唇腭裂的关系。方法应用多聚酶链反应(PCR)结合限制性酶切方法,对98例非综合征性唇腭裂患者与101例正常人进行TGF-α基因突变检测分析。结果非综合征性唇腭裂患者的C2... 目的研究转化生长因子-α(TGF-α)基因多态性与山东汉族人非综合征性唇腭裂的关系。方法应用多聚酶链反应(PCR)结合限制性酶切方法,对98例非综合征性唇腭裂患者与101例正常人进行TGF-α基因突变检测分析。结果非综合征性唇腭裂患者的C2等位基因频率比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有显著性差异(P<0.05);有家族史的患者,其TGF-α基因型与无家族史患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TGF-α基因的突变与山东汉族人非综合征性唇腭裂的发生有相关性,对有家族史的患者的影响可能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综合征性唇腭裂 转化生长因子-Α 基因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胎儿和出生后机体皮肤内转化生长因子-β_1基因表达的变化 被引量:10
4
作者 陈伟 付小兵 +4 位作者 葛世丽 孙同柱 姜笃银 周岗 盛志勇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2004年第4期206-209,共4页
目的 探讨转化生长因子 β1 (TGFβ1 )及其转录因子 sm ad2和 smad3基因在不同胎龄的胎儿和出生后机体皮肤组织中表达的变化特征及其可能的生物学意义。方法 用病理学技术检测不同发育时期皮肤的结构特征后 ,提取 18例不同胎龄 (13~... 目的 探讨转化生长因子 β1 (TGFβ1 )及其转录因子 sm ad2和 smad3基因在不同胎龄的胎儿和出生后机体皮肤组织中表达的变化特征及其可能的生物学意义。方法 用病理学技术检测不同发育时期皮肤的结构特征后 ,提取 18例不同胎龄 (13~ 32周 )的胎儿皮肤和 6例出生后机体皮肤组织的总 RNA后 ,分离 m RNA,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方法检测这 3种基因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变化规律。结果  TGFβ1 、smad2和 smad3基因在不同发育阶段的皮肤组织中都有表达。在早期妊娠胎儿的皮肤组织中 ,TGFβ1 和 smad2基因表达较弱 ,随着胎龄的增加 ,皮肤组织内这两种基因表达逐渐增强 ,在出生后机体的皮肤组织中 ,这两种基因的表达量分别为妊娠早期皮肤的 1.3倍和 5 .9倍 ,基因表达显著升高 (P<0 .0 5 )。smad3基因的表达呈不同的变化规律 ,在妊娠早期的皮肤组织中 ,该基因的表达较强 ,随着胎儿的生长发育 ,该基因表达逐渐降低 ,而在出生后机体的皮肤组织内 ,smad3基因表达产物的灰度值又升至 0 .2 72±0 .0 2 2 ,与早期妊娠胎儿皮肤相比差异不明显 (P>0 .0 5 )。结论  TGFβ1 、sm ad2和 smad3基因在不同发育阶段人皮肤组织内都有表达 ,显示 TGFβ1 介导的信号通路可能对皮肤的发生、结构功能的维持以及伤后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化生长因子1 SMAD2基因 SMAD3基因 无瘢痕修复 胎儿皮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化生长因子-β_1基因转染鼠成骨细胞的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刘勇 杜靖远 +3 位作者 郑启新 王洪 郭晓东 段德宇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2期86-88,共3页
目的 研究转化生长因子 - β1 (TGF- β1 )基因转染鼠成骨细胞对其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方法 将TGF- β1 基因导入成骨细胞 ,通过原位杂交检测和成骨细胞培养上清液 TGF- β1 活性测定 (水貂肺上皮细胞生长抑制试验 ) ,了解转染细胞 TG... 目的 研究转化生长因子 - β1 (TGF- β1 )基因转染鼠成骨细胞对其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方法 将TGF- β1 基因导入成骨细胞 ,通过原位杂交检测和成骨细胞培养上清液 TGF- β1 活性测定 (水貂肺上皮细胞生长抑制试验 ) ,了解转染细胞 TGF- β1 的表达。检测基因转染及转染细胞上清对成骨细胞增殖和碱性磷酸酶 (AL P)活性的影响 ,观察 TGF- β1 基因转染成骨细胞生物学活性的变化。结果 原位杂交检测基因转染成骨细胞可明显表达TGF- β1 。上清液 TGF- β1 活性检测结果显示 1∶ 1、1∶ 2、1∶ 4复合培养基对 Mv1抑制率分别为 16 .3%、2 2 .7%和2 8.2 % ,上清中 TGF- β1 含量越高 ,活化后对 Mv1抑制作用越明显。 TGF- β1 基因转染对成骨细胞生物学活性无明显影响 ,而转染细胞上清活化后可促进成骨细胞增殖 ,抑制 AL P活性。结论  TGF- β1 基因转染鼠成骨细胞可显著促进 TGF- β1 表达 ,转染细胞生物学特性保持稳定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化生长因子1 成骨细胞 基因转染 骨缺损 基因治疗 动物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拮抗转化生长因子-β_1对人α1(I)胶原基因的启动激活 被引量:7
6
作者 万伟东 杨松林 +2 位作者 高春芳 章庆国 林子豪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6期401-403,共3页
目的 探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b FGF)对人α1 ( )胶原基因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以及与转化生长因子 - β1 (TGF- β1 )之间的相互作用 ,为防治增生性瘢痕提供依据。 方法 正常皮肤及瘢痕成纤维细胞原代、传代培养。采用 Fu GENE... 目的 探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b FGF)对人α1 ( )胶原基因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以及与转化生长因子 - β1 (TGF- β1 )之间的相互作用 ,为防治增生性瘢痕提供依据。 方法 正常皮肤及瘢痕成纤维细胞原代、传代培养。采用 Fu GENE转染试剂 ,分别瞬间转染含人α1 ( )胶原基因 5'端序列 - 2 .5 kb与报告基因氯霉素乙酰基转移酶(CAT)的重组体 ph COL2 .5至正常皮肤及瘢痕成纤维细胞。 ELISA法测定 b FGF及 TGF- β1 作用 2 4小时后 ,转染ph COL2 .5的两种成纤维细胞的报告基因 CAT表达量。 结果 b FGF能抑制转染 ph COL2 .5重组体的正常皮肤及瘢痕成纤维细胞 CAT表达量 ,且能拮抗 TGF-β1 对转染 ph COL2 .5重组体的两种成纤维细胞 CAT表达的上调作用。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 (P<0 .0 5)。 结论 正常皮肤及瘢痕成纤维细胞中 ,b FGF均能抑制人 α1 ( )胶原基因的启动转录 ,且能拮抗 TGF-β1 对人α1 ( )胶原基因启动活性的上调作用 ,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转化生长因子1 胶原基因 启动子 增生性瘢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遗传性Avellino角膜营养不良一家系转化生长因子β诱导基因的突变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侯志强 王薇 +4 位作者 张晶 许永根 周臻 韩晶 黄琛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54-257,共4页
背景研究发现角膜营养不良与位于染色体5q31区域转化生长因子β诱导基因(TGFBI)的突变有关,目前发现Avellino角膜营养不良的TGFBI基因突变位点为R124H。目的检测中国遗传性Avellino角膜营养不良一家系的致病基因并进行分子遗传学分... 背景研究发现角膜营养不良与位于染色体5q31区域转化生长因子β诱导基因(TGFBI)的突变有关,目前发现Avellino角膜营养不良的TGFBI基因突变位点为R124H。目的检测中国遗传性Avellino角膜营养不良一家系的致病基因并进行分子遗传学分析,探讨其TGFBI的基因突变类型。方法本家系先证者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确诊,共调查连续4代27名成员,收集遗传性Avellino角膜营养不良患者8例和表型正常成员2名的外周血3ml提取DNA,合成TGFBI第4、11、12外显子的特异性引物,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进行扩增,对PCR产物直接进行DNA测序分析并与正常GenBank中的TGFBI基因序列比对。结果该家系中Avellino角膜营养不良的遗传模式符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8例患者的TGFBI基因第4外显子均显示CGC〉CAC(R124H)突变杂合子,家系中的2名表型正常成员无此基因位点突变。8名家系成员存在第11外显子的472密码子CTC〉CTT的杂合性同义单核苷酸多态性(SNP),9名家系成员存在第12外显子的540密码子TTT〉TTC的杂合性同义SNP,且SNP与疾病表现型无关。结论该Avellino角膜营养不良家系存在TGFBI基因突变,为R124H杂合突变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营养不良 转化生长因子β诱导基因 基因突变 杂合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麦冬多糖对转化生长因子-β1诱导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7
8
作者 陈碧珊 吴红卫 +2 位作者 李艳 张滨 沈勇刚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3期3278-3281,共4页
目的探讨麦冬多糖(MDG-1)对转化生长因子(TGF)-β1诱导的心肌细胞活力、凋亡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大鼠H9c2心肌细胞分为对照组(不经特殊处理)、TGF-β1组(20ng/ml TGF-β1处理细胞)和MDG-1组(100mg/LMDG-1及20ng/mlTGF-β1处理细胞),噻唑... 目的探讨麦冬多糖(MDG-1)对转化生长因子(TGF)-β1诱导的心肌细胞活力、凋亡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大鼠H9c2心肌细胞分为对照组(不经特殊处理)、TGF-β1组(20ng/ml TGF-β1处理细胞)和MDG-1组(100mg/LMDG-1及20ng/mlTGF-β1处理细胞),噻唑蓝(MTT)及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细胞活力及凋亡率;2′,7′-二氯荧光黄双乙酸盐(DCFH-DA)探针检测活性氧(ROS)水平;Western印迹检测增殖细胞抗原(PCNA)、B淋巴细胞瘤(Bcl)-2、p53、核因子(NF)-κB p65、KB抑制蛋白激酶(IKK)α和β-catenin的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TGF-β1组细胞活力显著降低,PCNA和Bcl-2蛋白表达显著降低,细胞凋亡率显著升高,ROS水平显著升高,p53、NF-κB p65、IKKα和β-catenin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5)。与TGF-β1组比较,MDG-1组细胞活力显著升高,PCNA和Bcl-2蛋白表达显著升高,细胞凋亡率显著降低,ROS水平显著降低,p53、NF-κB p65、IKKα和β-catenin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5)。结论MDG-1可增强心肌细胞活力,抑制心肌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降低细胞内ROS水平及抑制Wnt/β-catenin信号和NF-κB信号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冬多糖 心肌细胞 转化生长因子1诱导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化生长因子-β1基因治疗对种植体周骨质疏松的影响 被引量:4
9
作者 曹颖光 王戎 +3 位作者 宋珂 熊宗强 杜建明 王华均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35-338,共4页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基因治疗对种植体周围骨质疏松和骨缺损的影响。方法构建pCDNA3.1(+)-TGF-β1真核表达载体,转染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并与聚乳酸-羟基乙酸(PLGA)体外黏附。制备骨质疏松大鼠股骨植入钛种植体...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基因治疗对种植体周围骨质疏松和骨缺损的影响。方法构建pCDNA3.1(+)-TGF-β1真核表达载体,转染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并与聚乳酸-羟基乙酸(PLGA)体外黏附。制备骨质疏松大鼠股骨植入钛种植体模型,将24只Wister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实验组为在种植体周骨缺损处植入TGF-β1基因修饰BMSCs复合PLGA;对照组为BMSCs复合PLGA。术后第4和8周取标本行免疫组化和组织学分析,观察种植体周骨组织中TGF-β1的表达和组织学变化。结果术后第4周,实验组骨缺损区的TGF-β1表达较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明显;第8周实验组骨缺损区被新生骨充填,骨质较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明显改善。结论TGF-β1基因修饰BMSCs体内回植后,可在种植体周围骨组织内表达TGF-β1,并可以影响种植体周骨缺损的修复和骨质疏松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化生长因子1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基因治疗 种植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基因转化葡萄的研究 被引量:11
10
作者 周鹏 王跃进 贺普超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2002年第1期54-61,共8页
以根癌农杆菌介导的叶盘法转化技术将huIGF-I基因转入葡萄组织细胞,并通过既成的再生-转化体系诱导筛选huIGF-I转基因葡萄植株,在抗性筛选中使用卡那霉素浓度为(Kan.)40mg/L,使用的根癌农杆菌工程菌株为EHA105/pBIGF-I、EHA105/pCIGF-I... 以根癌农杆菌介导的叶盘法转化技术将huIGF-I基因转入葡萄组织细胞,并通过既成的再生-转化体系诱导筛选huIGF-I转基因葡萄植株,在抗性筛选中使用卡那霉素浓度为(Kan.)40mg/L,使用的根癌农杆菌工程菌株为EHA105/pBIGF-I、EHA105/pCIGF-I。最后用PCR技术、Southernblot对转基因植株作分子鉴定,其检测阳性率分别为60%和66.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基因转化 葡萄 根癌农杆菌 基因植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族人转化生长因子-α基因多态性与环境因素和非综合征性唇腭裂的关系 被引量:5
11
作者 袁奎封 来庆国 +1 位作者 周晓红 秦一飞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85-288,共4页
目的研究汉族人转化生长因子-α(TGF-α)基因多态性与环境因素和非综合征性唇腭裂(NSCL/P)的关系。方法通过问卷调查获得所有研究对象母亲孕早期感染史、孕期服药史及叶酸补充等资料。应用多聚酶链反应(PCR)结合限制性酶切方法,确定199... 目的研究汉族人转化生长因子-α(TGF-α)基因多态性与环境因素和非综合征性唇腭裂(NSCL/P)的关系。方法通过问卷调查获得所有研究对象母亲孕早期感染史、孕期服药史及叶酸补充等资料。应用多聚酶链反应(PCR)结合限制性酶切方法,确定199例NSCL/P患者与203例正常人的基因型。将基因型与孕早期感染史、孕期服药史及叶酸补充因素进行分析。结果NSCL/P患者的C2等位基因频率比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孕早期感染、孕期服药及不补充叶酸的孕妇发生NSCL/P增多。C1C2基因型与孕早期感染、孕期服药和叶酸补充3个因素有交互作用。结论TGF-α基因的突变与汉族人NSCL/P的发生有相关性,孕早期感染史、孕期服药史及叶酸补充等环境因素与NSCL/P的发生有关。含有C2等位基因的个体对孕早期感染、孕期服药和叶酸缺乏3个危险因素更为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综合征性唇腭裂 转化生长因子-Α 基因多态性 环境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腺病毒介导人转化生长因子β2基因转染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软骨细胞的定向分化 被引量:4
12
作者 鞠晓东 敖英芳 +1 位作者 王建全 邓敏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9期9194-9198,共5页
背景:前人的工作已证实转化生长因子β1能促进骨髓间充质细胞的增殖,诱导其向软骨细胞分化。目的:进一步验证人转化生长因子β2(human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2,hTGFβ2)基因转染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成骨细胞定向分化作用。方... 背景:前人的工作已证实转化生长因子β1能促进骨髓间充质细胞的增殖,诱导其向软骨细胞分化。目的:进一步验证人转化生长因子β2(human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2,hTGFβ2)基因转染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成骨细胞定向分化作用。方法:取清洁级3周龄雄性Lewis大鼠16只,用于分离培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通过腺病毒重组载体Ad-hTGFβ2将外源性hTGFβ2基因转染到体外培养的第2代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中,48h后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RT-PCR和Western blotting的方法检测转染细胞中目的基因与软骨特异性蛋白——Ⅱ型胶原和蛋白多糖表达的情况。结果与结论:从成体大鼠骨髓组织中培养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培养呈成纤维细胞样,能大量稳定增殖传代。Ad-hTGFβ2转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获得稳定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到基因转染细胞中Ⅱ型胶原蛋白的合成表达,RT-PCR检测到Ⅱ型胶原和蛋白多糖aggrecan mRNA的表达。结果提示,从骨髓组织中可获得具有多分化潜能的间充质干细胞,并能在体外稳定增殖传代;Ad-hTGFβ2成功转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诱导其向软骨细胞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化生长因子Β2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基因转染 软骨细胞 诱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化生长因子-β1转基因小鼠巩膜厚度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刘海霞 杨坤禹 +1 位作者 项楠 张虹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655-657,670,共4页
目的采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转基因小鼠,研究高水平的TGF-β1对巩膜厚度以及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2(TIMP-2)水平的影响,以探讨TGF-β在巩膜重塑中的作用及可能的机制。方法应用Alb/TGF-β1(Cys223,225... 目的采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转基因小鼠,研究高水平的TGF-β1对巩膜厚度以及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2(TIMP-2)水平的影响,以探讨TGF-β在巩膜重塑中的作用及可能的机制。方法应用Alb/TGF-β1(Cys223,225Ser)转基因小鼠模型作为实验对象,同窝出生的C57BL/6J野生型小鼠作为对照组。ELISA法测定血浆TGF-β1浓度。Western blot法测定巩膜组织TGF-β1、MMP-2及TIMP-2浓度,应用Whatman Biometria凝胶分析软件分析Western blot结果。对全眼球经视神经乳头正中石蜡切片进行数码图像分析测定后极部巩膜厚度。结果TGF-β1转基因小鼠血浆TGF-β1浓度约为野生型对照小鼠的1.68倍(P<0.01),转基因小鼠巩膜组织中TGF-β1的表达水平是野生型小鼠的2.68倍(P<0.01),MMP-2的表达水平和野生型小鼠差异无显著性意义,TIMP-2的水平是野生型小鼠的3.15倍(P<0.01),转基因小鼠后极部巩膜厚度较野生型小鼠显著增厚(P<0.01)。结论TGF-β1浓度增高会导致巩膜增厚。TGF-β1通过升高TIMP-2的水平抑制MMP-2的活性,从而抑制胶原的降解导致巩膜增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巩膜厚度 转化生长因子1 基因小鼠 近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化生长因子-β1基因多态性与结直肠癌相关性的Meta分析 被引量:6
14
作者 李敏惠 袁杰 +3 位作者 李华 邹强 刘阳 杨平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11年第8期803-807,共5页
目的 近年来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beta1,TGF-β1)-509C/T位点与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遗传易感性关系的研究备受关注.但由于遗传和表型上的异质性,不同的研究结果尚不一致.文中探讨转化生长因子-... 目的 近年来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beta1,TGF-β1)-509C/T位点与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遗传易感性关系的研究备受关注.但由于遗传和表型上的异质性,不同的研究结果尚不一致.文中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基因-509C/T位点多态性与结直肠癌易感性关系. 方法 以结直肠癌组和健康对照组基因型分布的OR值为效应指标,通过检索PubMed、CNKI和维普等数据库中TGF-β1基因-509C/T位点多态性与结直肠癌易感性关联研究的文献,应用RevMan 5.0软件对各研究结果进行异质性检验和效应值合并,并进行敏感性分析和偏倚评估. 结果 纳入TGF-β1基因-509C/T位点多态性与结直肠癌易感性关联的文献10篇,共计病例2314例,对照4247例,除基因型TC与TT的比较外,各研究结果之间存在显著异质性,故在Meta分析时采用随机效应模型法进行数据合并,结果无统计学意义.在人群分层分析中,亚洲人群的异质性明显降低,基因型TT与(TC+ CC)的比较分析结果显示P=0.08 >0.05,因此认为有同质性,可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分析,合并的OR值为0.83(0.7 ~0.99),P=0.04,有统计学意义;其漏斗图形基本对称,敏感性分析稳定性较差. 结论 在亚洲人群中,TGF-β1基因-509 TT基因型可能为结直肠癌的保护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基因多态性 转化生长因子1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原癌基因蛋白质c-sis的水平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7
15
作者 杜俊文 吴韬 +1 位作者 南国珍 苏胜偶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793-794,共2页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转化生长因子1 原癌基因蛋白质c-s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肠癌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缺氧诱导因子-1α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2
16
作者 高磊 胡扬喜 +2 位作者 尹宁伟 刘寒松 李德宇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2953-2955,共3页
目的探究大肠癌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TGF)-β1、缺氧诱导因子(HIF)-1α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取2010年5月至2012年5月住院治疗的大肠癌患者的癌组织(大肠癌组)和癌旁组织(癌旁组)各102例,对比分析两组T... 目的探究大肠癌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TGF)-β1、缺氧诱导因子(HIF)-1α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取2010年5月至2012年5月住院治疗的大肠癌患者的癌组织(大肠癌组)和癌旁组织(癌旁组)各102例,对比分析两组TGF-β1、HIF-1α和VEGF的表达情况及其与临床病理参数和预后的相关性。结果大肠癌组TGF-β1、HIF-1α和VEGF总表达阳性率均显著高于癌旁组(P<0.05);不同TNM分期和浸润深度的TGF-β1表达阳性率差异显著(P<0.05),不同TNM分期、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是否存在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的HIF-1α和VEGF表达阳性率差异显著(P<0.05);TGF-β1、HIF-1α均与VEGF表达呈正相关(r=0.231、0.462,P<0.05);HIF-1α和VEGF表达与患者预后密切相关,且HIF-1α和VEGF阳性表达者的生存时间显著低于阴性者(P<0.05)。结论大肠癌组织中TGF-β1、HIF-1α和VEGF的表达有所上升,且表达水平与肿瘤的临床病理参数以及后期预后密切相关,三者联合检测对判断肿瘤侵袭转移和预测预后有一定的临床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癌 转化生长因子1 缺氧诱导因子-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癌中转化生长因子-βRⅡ、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R、Bax基因突变与微卫星不稳定性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张道富 刘平 +2 位作者 张小勇 黄霞月 杜青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40-343,共4页
目的:检测胃癌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βⅡ型受体(TGF-βRⅡ)、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型受体(IGF-ⅡR)和Bax基因突变与微卫星不稳定性(MSI)发生情况,探讨其相关性以及MSI在胃癌发生发展中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胃镜下取36例胃癌标本,酚与氯仿... 目的:检测胃癌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βⅡ型受体(TGF-βRⅡ)、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型受体(IGF-ⅡR)和Bax基因突变与微卫星不稳定性(MSI)发生情况,探讨其相关性以及MSI在胃癌发生发展中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胃镜下取36例胃癌标本,酚与氯仿法抽提基因组DNA,银染PCR-SSCP方法同时检测目的位点。结果:胃癌组织中TGF-BRⅡ、IGF-ⅡR和Bax基因发生突变分别有7例、6例和6例,MSI发生率达58.3%,3种基因突变均见于MSI阳性的胃癌,尤其是MSI-H型胃癌。结论:MSI可通过引起靶基因突变,特别是部分抑癌基因突变,促进了部分胃癌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基因突变 微卫星不稳定性 转化生长因子受体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受体 BAX 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痂中转化生长因子-β_1的基因表达和延迟手术中骨痂植骨的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裴宪武 张建明 +2 位作者 杨敏杰 宋红星 王德利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8期547-548,共2页
目的 :通过测定骨痂中的组织学内容和转化生长因子 β1的含量来了解延迟手术中骨折端周围骨痂组织的再利用价值。方法 :在手术中取少许骨痂组织 ,采用不脱钙的骨痂组织做冰冻切片 ,采用非同位素Dig标记原位杂交 ,观察转化生长因子 β... 目的 :通过测定骨痂中的组织学内容和转化生长因子 β1的含量来了解延迟手术中骨折端周围骨痂组织的再利用价值。方法 :在手术中取少许骨痂组织 ,采用不脱钙的骨痂组织做冰冻切片 ,采用非同位素Dig标记原位杂交 ,观察转化生长因子 β1在骨痂中的基因表达。对延迟手术的病人分别采用单纯骨痂植骨、髂骨植骨、骨痂加髂骨植骨 ,随访观察。结果 :骨折后第 2周 ,有少量纤维骨痂 ,软骨骨痂较多 ,TGF β1在软骨小岛内的软骨细胞中高表达。骨折后 4周左右TGF β1在成骨细胞内表达显著。 8周左右大量骨痂生长 ,并以软骨化骨为主 ,成纤维细胞、骨痂、成骨细胞、骨小梁越来越多 ,术后 6周TGF β1在各种细胞内的表达消失 ,但随着骨重建过程增强 ,8周时骨基质中TGF β1表达又有增高趋势。不同的植骨方式在愈合时间上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TGF β1在骨愈合的平衡中发挥重要作用 ,不同阶段骨痂的组织变化和TGF β1量的变化有着必然的联系 ,骨痂是机体修复和重建的产物 ,作者认为骨痂植骨再利用是一种可行的方法。对需要植骨的病人可减少其痛苦和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化生长因子1 原位杂交 基因表达 骨痂植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巴马地区壮族长寿人群转化生长因子-β1基因的多态性 被引量:2
19
作者 刘承武 罗晓秋 +6 位作者 林伟雄 彭均华 黄龄瑾 尹瑞兴 吕泽平 胡才友 潘尚领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4期1929-1932,共4页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基因的多态性与人类长寿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检测198例广西巴马地区健康壮族长寿老人和177例巴马地区健康壮族成年人TGF-β1基因的G-800A、C-509T、T+869C、G...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基因的多态性与人类长寿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检测198例广西巴马地区健康壮族长寿老人和177例巴马地区健康壮族成年人TGF-β1基因的G-800A、C-509T、T+869C、G+915C多态位点,并比较两组人群TGF-β1基因的相应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结果研究对象中均未检测出G-800A、G+915C多态位点,G-800A位点的基因型均为-800GG,G+915C位点的基因型均为+915GG。C-509T和T+869C两位点均存在多态性。长寿组的等位基因-509C和+869T的频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27.78%和20.90%,P=0.029;35.10%和27.97%,P=0.036)。长寿组基因型为-509CT和+869TT的频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37.37%和24.29%,P=0.006;20.20%和10.17%,P=0.007),可能为长寿的有利因素(OR分别为1.86和2.24);而-509TT的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分别为53.54%和67.23%,P=0.007),可能是长寿的不利因素(OR=0.56)。在G-800A、C-509T、T+869C、G+915C多态位点基因型组合中,长寿组和对照组出现频率最高的均为GG-TT-CC-GG,但无显著性差异(分别为45.45%和52.54%,P=0.170);长寿组GG-CT-TT-GG的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11.11%和1.13%,P=0.000),是长寿的有利因素(OR=10.94)。结论在巴马人群中,TGF-β1基因内带有-509CT和+869TT基因型的个体可能有利于长寿,而-509TT基因型可能是长寿的不利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寿 转化生长因子 基因多态性 炎性衰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化生长因子-β1基因多态性与乙型肝炎后肝硬化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杨再兴 王皓 +2 位作者 万漠彬 王晓今 高春芳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68-171,共4页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基因转录调控区单核苷酸多态性与乙肝后肝硬化的关系。方法应用ARMS PCR结合测序的方法,检测92例健康人和93例肝硬化患者TGFβ1基因调控区单核苷酸多态性,确定其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结果TGFβ1基...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基因转录调控区单核苷酸多态性与乙肝后肝硬化的关系。方法应用ARMS PCR结合测序的方法,检测92例健康人和93例肝硬化患者TGFβ1基因调控区单核苷酸多态性,确定其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结果TGFβ1基因800和988位点在本研究中不存在碱基A的形式,而对于509位点,肝硬化组与对照组TGFβ1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分布的差异并无显著性。把肝硬化组按Child Pugh分级分为A、B、C3级后,C级组中的509位点出现碱基C的频率(57.9%)明显高于出现碱基T的频率(32.7%)(P<0.05)。结论本组185例中国人中,TGFβ1基因-800和-988位点不存在多态性,-509位点基因多态性与肝硬化的发生没有密切关系,但与肝硬化程度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化生长因子1 肝硬化 单核苷酸 基因多态性 乙型肝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