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9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病人症状群亚组轨迹变化
1
作者 邢来敬 王宇 杨巧芳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565-1570,共6页
目的:探讨老年心力衰竭病人不同时间点躯体症状群的变化轨迹及最佳干预时间点。方法:2021年9月—12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河南省某三级甲等心血管病医院的310例老年心力衰竭病人为研究对象,分别在出院当天(T1)、出院后1个月(T2)、3个月(... 目的:探讨老年心力衰竭病人不同时间点躯体症状群的变化轨迹及最佳干预时间点。方法:2021年9月—12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河南省某三级甲等心血管病医院的310例老年心力衰竭病人为研究对象,分别在出院当天(T1)、出院后1个月(T2)、3个月(T3)、6个月(T4)、9个月(T5)、12个月(T6)时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中文版Memorial心力衰竭症状评估量表(MSAS-HF)对其调查。使用潜变量增长混合模型(LCGM)识别老年心力衰竭病人躯体症状群在6个时间点的变化轨迹。结果:最终216例病人完成随访。探索性因子分析在6个时间点均提取到休息相关症状群、消化道相关症状群。休息相关症状群拟合得到“先升后降组”“先升后降再稳定组”;消化道相关症状群拟合得到“先升后降组”“先升后降再上升组”“先升后降再稳定组”。结论:老年心力衰竭病人的躯体症状群存在不同变化轨迹特征,可根据其特征选择干预时间点或针对亚组轨迹特征呈上升趋势的病人进行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心力衰竭 症状群 睡眠障碍 消化道 轨迹变化 纵向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府乡村治理注意力分布和轨迹变化
2
作者 王亚丽 《村委主任》 2024年第19期150-152,共3页
本文基于2001-2020年宁夏回族自治区(以下简称“宁夏”)政府工作报告文本分析政府乡村治理的注意力分配及轨迹变化。通过文本梳理和归类,政府乡村治理的注意力分配在农业、扶贫、农村环境和农村改革四个领域,在不同领域里,政府注意力不... 本文基于2001-2020年宁夏回族自治区(以下简称“宁夏”)政府工作报告文本分析政府乡村治理的注意力分配及轨迹变化。通过文本梳理和归类,政府乡村治理的注意力分配在农业、扶贫、农村环境和农村改革四个领域,在不同领域里,政府注意力不断丰富和多元,且农业牢牢占据核心注意力地位。总体来看,政府注意力从单一分散向统一整体转变,符合乡村振兴战略提出的农业、农村、农民全面发展指导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战略 政府工作报告 注意力分配 农民全面发展 文本分析 指导思想 轨迹变化 乡村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相轨迹变化的微弱正弦信号检测 被引量:2
3
作者 周玲 田建生 《计算机测量与控制》 CSCD 2006年第9期1128-1129,1148,共3页
对Duffing非线性动力学系统的输出状态发生改变时需满足的条件进行了分析,将相轨迹是否发生变化作为系统输出状态改变的判定依据,提出了一种低信噪比情况下微弱正弦信号幅度和相位的检测方法;仿真结果表明,信噪比为-20dB时,幅度检测的... 对Duffing非线性动力学系统的输出状态发生改变时需满足的条件进行了分析,将相轨迹是否发生变化作为系统输出状态改变的判定依据,提出了一种低信噪比情况下微弱正弦信号幅度和相位的检测方法;仿真结果表明,信噪比为-20dB时,幅度检测的均方误差约为3%,相位检测的均方误差约为3°;该方法还具有幅度检测门限值低的特点,可对幅度为10-3级以下的信号进行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弱信号检测 混沌 DUFFING振子 轨迹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kyline的态势拖放中一种减少轨迹变化延时方法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张少华 雷祥 高伟 《软件》 2012年第7期89-90,共2页
利用Skyline提供的3D控件技术,容易实现战场态势的三维显示和回放,在回放过程中,用户希望能够进行任意时刻的拖放,以便能够快速查看到用户关心的态势,但在实现拖放时,不仅需要对目标的位置和状态进行更新,而且还需要对划过的轨迹进行快... 利用Skyline提供的3D控件技术,容易实现战场态势的三维显示和回放,在回放过程中,用户希望能够进行任意时刻的拖放,以便能够快速查看到用户关心的态势,但在实现拖放时,不仅需要对目标的位置和状态进行更新,而且还需要对划过的轨迹进行快速增补或者擦除,拖动的范围增大,因增补或擦除目标轨迹的延时增加。本文提出一种轨迹分段预处理的方法,将大大减少拖放延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KYLINE 态势拖放 轨迹变化 延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有效性轨迹变化探析——来自房地产行业的历史证据
5
作者 覃丽华 邵晓焱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47-51,共5页
2001年以来机构投资者的发展过程恰好经历了牛市与熊市两种市场环境的变更。那么,机构投资者在两种市场环境下有哪些作为,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的有效性变化轨迹如何?通过对2001—2007年房地产行业上市公司每年的截面数据回归和统计分析可... 2001年以来机构投资者的发展过程恰好经历了牛市与熊市两种市场环境的变更。那么,机构投资者在两种市场环境下有哪些作为,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的有效性变化轨迹如何?通过对2001—2007年房地产行业上市公司每年的截面数据回归和统计分析可知:EPS、ROA、ROE、CROA四种绩效指标的边际变化在2005年均达到峰值,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与公司绩效的边际变化最大。在中国股市持续走低的熊市期间,EPS、ROA、CROA三条曲线呈上升趋势,而在股票的牛市期间,四种绩效指标的边际变化呈下滑走向。同时,机构投资者持股量对绩效指标中的EPS影响最大,在2005年时反映尤为突出。在熊市尾期的2005年机构投资者持股量的平均值处在相对最高的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构投资者 持股比例 公司绩效 市场环境 轨迹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2式手枪弹丸撞击硬质物破碎后弹体碎片反弹轨迹变化及杀伤规律研究
6
作者 吴正 《云南警官学院学报》 2021年第1期116-122,共7页
运用实验法对DAP92式9mm手枪弹丸不同角度入射三种硬质物破碎后弹丸碎片反弹的轨迹变化和杀伤规律进行了研究,分析实验数据得出:①随着入射角的增加,碎片的横向和纵向散布逐步增加。当入射角度>45°时,弹丸碎片的反弹横向最大散... 运用实验法对DAP92式9mm手枪弹丸不同角度入射三种硬质物破碎后弹丸碎片反弹的轨迹变化和杀伤规律进行了研究,分析实验数据得出:①随着入射角的增加,碎片的横向和纵向散布逐步增加。当入射角度>45°时,弹丸碎片的反弹横向最大散布角度变化不是很明显;当入射角<45°时,碎片的反弹散布角度纵向变化不明显,当入射角>45°时,撞击钢板的纵向散布角度要大于其他两种硬质物。②当入射角<30°时,弹丸碎片具有较强的杀伤效果;当入射角≥75°时,弹丸碎片基本不具备杀伤效果;为避免弹丸碎片的杀伤,距离硬质物的最大安全距离为52cm。③当入射角度≤30°时,普通服装对弹丸碎片没有防护效果;当入射角>45°时,服装对弹丸碎片起到的防护和缓冲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体碎片 反弹 轨迹变化 杀伤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开挖可控冲击矛轨迹变化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张益忠 殷琨 《长春科技大学学报》 CSCD 1999年第4期404-407,共4页
冲击矛技术作为非开挖技术的一个重要手段,由于其自身所具有的一些优势而被广泛采用。但是,冲击矛从其形成产品到现在,在施工时方向是不可控的,而可控冲击矛目前国内外还没有成形产品。欲使冲击矛的钻进方向可控,可以改变冲击矛的... 冲击矛技术作为非开挖技术的一个重要手段,由于其自身所具有的一些优势而被广泛采用。但是,冲击矛从其形成产品到现在,在施工时方向是不可控的,而可控冲击矛目前国内外还没有成形产品。欲使冲击矛的钻进方向可控,可以改变冲击矛的方向,使钻头轴线与冲击器轴线存在一定夹角是一个有效的办法。影响可控冲击矛轨迹变化的因素很多,由于目前没有成形冲击矛,因此,制做可控冲击矛的模型来进行模拟试验。通过试验去发现可控冲击矛轨迹的曲率半径变化与上述各种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并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来说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控冲击矛 轨迹变化 非开挖技术 隧道 管道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椭圆振动切削轨迹变化对表面形貌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江禹安 皮钧 +2 位作者 杨光 姜涛 沈志煌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2170-2176,共7页
通过改变刀尖振幅和相位差,研究超声椭圆振动切削过程中刀尖轨迹变化的运动特性。分析椭圆振动切削轨迹形状和轨迹偏转变化对加工表面形貌的影响,建立椭圆振动切削轨迹变化切削方向残余高度模型;利用研制的导波传输超声椭圆振动切削装置... 通过改变刀尖振幅和相位差,研究超声椭圆振动切削过程中刀尖轨迹变化的运动特性。分析椭圆振动切削轨迹形状和轨迹偏转变化对加工表面形貌的影响,建立椭圆振动切削轨迹变化切削方向残余高度模型;利用研制的导波传输超声椭圆振动切削装置,改变相位差实现椭圆振动切削轨迹精准控制,分析对其加工表面质量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椭圆振动切削轨迹变化同时引起的切削方向残余高度和刀具动态角变化是影响加工表面质量的重要因素;在超声椭圆振动切削加工中存在一个相位差值,对抑制毛刺和崩边、提高加工表面质量具有最佳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椭圆振动切削 轨迹变化 相位差 表面形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病人心理痛苦轨迹变化情况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仇杰 成玉露 《全科护理》 2022年第20期2852-2855,共4页
目的:分析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病人心理痛苦轨迹变化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通过便利抽样法,选取92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病人作为研究对象,所有病人均接受诱导化疗、巩固化疗,通过心理痛苦温度计(DT)对病人确诊时(T0)、诱导化疗结束后(T1... 目的:分析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病人心理痛苦轨迹变化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通过便利抽样法,选取92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病人作为研究对象,所有病人均接受诱导化疗、巩固化疗,通过心理痛苦温度计(DT)对病人确诊时(T0)、诱导化疗结束后(T1)、巩固化疗结束后(T2)、巩固化疗结束后6个月(T3)时的心理痛苦水平进行调查,分析心理痛苦轨迹变化情况;根据确诊时(T0)心理痛苦水平分为心理痛苦组和无心理痛苦组,比较两组病人一般资料,并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心理痛苦影响因素。结果:92例病人中,T0~T3时DT评分呈现一定降低趋势;经DT评分评估,存在3个类型的心理痛苦轨迹,无心理痛苦型34例(占36.96%)、心理痛苦降低型46例(占50.00%)和心理痛苦持续型12例(占13.04%)。心理痛苦组与无心理痛苦组病人的年龄、学历水平、家庭月均收入、职业状态、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ECOG)评分、疾病感知问卷简化版(BIPQ)评分、医院焦虑抑郁量(HAD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学历水平、职业状态、BIPQ评分、HADS评分是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病人心理痛苦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结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病人心理痛苦发生率较高,呈现不同心理痛苦轨迹,而且影响因素较多,临床医护人员应根据危险因素特点给予针对性干预,以减轻病人的心理痛苦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心理痛苦 轨迹变化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圆锥摆运动轨迹变化的归因 被引量:1
10
作者 陈春林 陈克超 《物理通报》 2013年第12期52-53,共2页
从圆锥摆运动满足的数学关系式、轨迹变化、因果关系、类比推理各个角度剖析圆锥摆运动有最小角速度的归因①.
关键词 圆锥摆 运动轨迹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有航运企业的变革管理:基于轨迹变化理论的定性研究
11
作者 许志荣 《中国水运》 2018年第2期26-28,共3页
全球经济和国内外市场面临很多不确定性,传统货代业务利润低且市场运力过剩,物流航运企业面临很大的风险和挑战。本文根据轨迹变化理论提出企业改革和创新发展战略,顺应共享经济时代和智慧物流时代的战略部署,推进商业模式的重构,以标... 全球经济和国内外市场面临很多不确定性,传统货代业务利润低且市场运力过剩,物流航运企业面临很大的风险和挑战。本文根据轨迹变化理论提出企业改革和创新发展战略,顺应共享经济时代和智慧物流时代的战略部署,推进商业模式的重构,以标准化的产品和共享化的平台,构建供应链物流生态圈,提升公司内在价值和市场竞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迹变化 智慧物流 业务流程改造 区域整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癌病人化疗期间癌因性疲乏轨迹变化及预测因素研究 被引量:21
12
作者 朱虹玉 徐珍华 +3 位作者 黎茂璐 赵丽 曹咏丽 骆惠玉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588-1593,共6页
目的:探讨胃癌病人化疗期间癌因性疲乏的异质性轨迹及其预测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12月—2019年12月在福建某三级甲等肿瘤专科医院初次化疗的219例胃癌病人,采用Piper疲乏量表中文版、健康促进策略量表、简易体能状况量表进行调查,并在... 目的:探讨胃癌病人化疗期间癌因性疲乏的异质性轨迹及其预测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12月—2019年12月在福建某三级甲等肿瘤专科医院初次化疗的219例胃癌病人,采用Piper疲乏量表中文版、健康促进策略量表、简易体能状况量表进行调查,并在化疗3个月、6个月时再次评估病人的癌因性疲乏程度,采用潜在类别增长分析拟合胃癌病人的癌因性疲乏轨迹。结果:化疗前、化疗3个月、化疗6个月胃癌病人的癌因性疲乏评分分别为(2.87±1.50)分、(3.98±1.42)分、(5.83±1.86)分,3次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14.965,P<0.001),胃癌病人从首次化疗到化疗6个月化疗期间内癌因性疲乏呈上升趋势。219例胃癌病人完成至少2次调查,拟合了3条癌因性疲乏轨迹,分别为轻度疲乏缓慢增长组(37.9%)、中度疲乏缓慢增长组(9.1%)、轻度疲乏快速增长组(53%);以轻度疲乏缓慢增长组为参照,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自我管理效能和运动功能越差的胃癌病人越有可能被分配到中度疲乏缓慢增长组(P<0.001);年龄越大,自我管理效能及运动功能越低下的胃癌病人越有可能被分配到轻度疲乏快速增长组(P<0.05)。结论:胃癌病人化疗期间癌因性疲乏轨迹存在群体异质性,年龄大、运动功能差和自我管理效能低下的胃癌病人,更有可能经历轻度疲乏快速增长,医护人员应掌握疲乏变化轨迹及预测因素,给予病人针对性的护理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化疗 癌因性疲乏 变化轨迹 潜在类别增长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造口病人症状困扰变化轨迹及影响因素研究
13
作者 徐晶晶 王辉 +1 位作者 仇晓溪 孙小迪 《全科护理》 2025年第1期16-20,共5页
目的:了解结直肠癌行肠造口病人症状困扰的变化轨迹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纵向研究的方法,选取在江苏省某三级甲等医院胃肠外科首次行肠造口术的结直肠癌病人为研究对象,评估研究对象出院前1 d(T1)及出院后1个月(T2)、3个月(T3)、6个... 目的:了解结直肠癌行肠造口病人症状困扰的变化轨迹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纵向研究的方法,选取在江苏省某三级甲等医院胃肠外科首次行肠造口术的结直肠癌病人为研究对象,评估研究对象出院前1 d(T1)及出院后1个月(T2)、3个月(T3)、6个月(T4)的症状困扰程度,比较不同时点肠造口病人的症状困扰程度差异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病人4个时点症状困扰程度得分分别为T1(22.38±9.46)分、T2(32.56±8.38)分、T3(21.73±11.21)分、T4(18.95±10.24)分。疾病治疗阶段、永久性肠造口(造口类型)、造口周围皮肤并发症(PSCs)及造口袋更换频率是肠造口病人症状困扰的影响因素。结论:肠造口病人症状困扰程度呈先升高后下降的变化趋势,医护人员应关注影响肠造口病人症状困扰变化趋势的因素,在病人疾病发展的不同时点针对性地给予更高效、有益的时点匹配干预策略,以降低其症状困扰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造口 症状困扰 影响因素 变化轨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稳定映射法的云南省土壤侵蚀强度变化轨迹及其驱动因素
14
作者 马岽玲 彭双云 +2 位作者 黄帮梅 张瑞 李婷 《水土保持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2-112,119,共12页
[目的]揭示云南省1990—2022年土壤侵蚀强度的变化轨迹,分析其变化类型及驱动因素,为制定有效的土壤侵蚀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RUSLE模型定量评估云南省土壤侵蚀强度状况,并引入年际变化速率捕捉其动态特征;采用改进的稳定... [目的]揭示云南省1990—2022年土壤侵蚀强度的变化轨迹,分析其变化类型及驱动因素,为制定有效的土壤侵蚀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RUSLE模型定量评估云南省土壤侵蚀强度状况,并引入年际变化速率捕捉其动态特征;采用改进的稳定映射法(STD),结合变化速率和变化频率,识别土壤侵蚀强度变化轨迹类型;利用随机森林模型分析驱动因素的贡献度,并比较不同轨迹类型分区的驱动因子特征。[结果]1)云南省土壤侵蚀年际变化趋势以基本稳定为主,大幅减少和大幅增加区域面积变化显著;2)土壤侵蚀强度变化轨迹呈显著空间分异,周期型轨迹占比最高(53.90%),其次为非连续阶梯型(14.78%)和波动型(14.08%);3)降水、坡度、人口密度、GDP和植被覆盖度是影响土壤侵蚀强度轨迹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贡献度分别为17.92%、14.56%、12.52%、12.67%和9.41%;4)不同轨迹类型分区的驱动因素存在差异,周期型轨迹和非连续阶梯型轨迹分区降水量和坡度较大,阶梯型轨迹分区农田覆盖比例高、森林覆盖比例低。[结论]云南省土壤侵蚀强度的轨迹变化特征显著,驱动机制具有空间异质性。因此,土壤侵蚀防治策略应体现区域差异化和针对性,并针对不同区域的特点采取因地制宜的措施。基于变化速率的STD轨迹分区方法可有效刻画土壤侵蚀的动态变化过程,为土壤侵蚀的监测、预警和分区防治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侵蚀强度 稳定映射法 变化轨迹 变化速率 轨迹分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终末期肾脏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素养变化轨迹的影响因素调查
15
作者 刘小娜 岳晓红 +4 位作者 王涛 韩智 邹兰兰 陈静 徐甜甜 《海南医学》 2025年第3期425-430,共6页
目的调查分析终末期肾脏疾病(ESRD)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营养素养变化轨迹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3年2月至2024年3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MHD治疗的268例ESRD患者作为调查对象,采用终末期肾脏病透析患者营养素养评价量表分别于... 目的调查分析终末期肾脏疾病(ESRD)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营养素养变化轨迹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3年2月至2024年3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MHD治疗的268例ESRD患者作为调查对象,采用终末期肾脏病透析患者营养素养评价量表分别于确诊(T0)、初次透析(T1)、透析1个月(T2)、透析3个月(T3)、透析6个月(T4)评估患者营养素养变化,并于T2时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家庭关怀指数问卷(APGAR)、中文版慢性病赋权量表(LTCES)、多维度健康心理控制源量表C(MHLC-C)、移动健康信息搜索行为问卷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家庭关怀度、赋权水平、心理控制源及健康信息搜索行为,利用潜变量增长模型(LCGM)识别营养素养变化轨迹类别,根据不同轨迹类别进行分组,采用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营养素养轨迹类别的影响因素。结果268例ESRD患者共收回有效问卷253份,最终纳入253例患者。行MHD治疗的ESRD患者经LCGM拟合共获取营养素养持续高水平、营养素养平稳、营养素养持续升高3条营养素养变化轨迹,分别占16.21%、29.64%、54.15%;三组患者的居住地、学历、糖尿病、年龄、家庭功能、健康赋权能力、健康内部控制、健康机遇控制、移动健康信息搜索行为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居住于城镇、学历、糖尿病、健康赋权能力、家庭功能、健康内部控制、移动健康信息搜索行为是行MHD治疗ESRD患者营养素养的保护因素(P<0.05),而年龄、健康机遇控制是其危险因素(P<0.05)。结论营养素养持续高水平、营养素养平稳、营养素养持续升高是行MHD治疗的ESRD患者营养素养的主要动态变化轨迹,居住于城镇、学历、糖尿病、健康赋权能力、家庭功能、健康内部控制、移动健康信息搜索行为、年龄、健康机遇控制是ESRD患者营养素养变化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终末期肾脏疾病 营养素养 变化轨迹 影响因素 护理 启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体力活动的变化轨迹及影响因素
16
作者 刘艳芳 刘艳芹 +5 位作者 张俊霞 赵艳丽 梁艳 冉雪梅 孙冬冬 王欣 《海南医学》 2025年第7期1038-1043,共6页
目的基于潜变量增长模型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体力活动的变化轨迹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2024年2月河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收治的237例COPD患者作为调查对象,采用老年人体力活动量表(PASE... 目的基于潜变量增长模型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体力活动的变化轨迹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2024年2月河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收治的237例COPD患者作为调查对象,采用老年人体力活动量表(PASE)评定患者出院时、出院后1个月、3个月、6个月的体力活动变化轨迹,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疾病相关信息调查表、多维度疲劳量表(MFI-20)、Champion健康信念量表(CHBMS)、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恐动症评分表(TSK)于出院时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疾病信息、疲劳、健康信念、社会支持、恐动水平,利用潜变量增长模型(LCGM)识别轨迹类别,比较不同类别患者的临床调查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COPD患者体力活动变化轨迹的影响因素。结果LCGM模型分析结果显示,231例COPD患者体力活动分为低水平稳定、中水平波动、高水平下降3个潜在类别,分别占全部患者的56.71%、33.77%、9.52%;3种潜在类别患者的呼吸困难程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球倡议(GOLD)分级、氧疗、年龄、MFI-20评分、CHBMS评分、SSRS评分、TSK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低水平稳定组MFI-20评分为(39.35±6.23)分>中水平波动组的(35.12±5.18)分>高水平下降组的(29.37±4.78)分,低水平稳定组TSK评分为(39.23±5.18)分>中水平波动组的(34.10±6.74)分>高水平下降组的(28.58±4.55)分,低水平稳定组CHBMS评分为(73.26±9.52)分<中水平波动组的(78.12±8.65)分<高水平下降组的(85.09±11.29)分,低水平稳定组SSRS评分为(26.26±5.85)分<中水平波动组的(31.87±4.12)分<高水平下降组的(35.12±4.36)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呼吸困难程度、GOLD分级、年龄、MFI-20、TSK评分均是COPD患者体力活动变化轨迹的危险因素(P<0.05),而氧疗、CHBMS评分、SSRS评分是其保护因素(P<0.05)。结论COPD患者体力活动有低水平稳定、中水平波动、高水平下降3个变化轨迹,呼吸困难程度、GOLD分级、氧疗、年龄、MFI-20评分、CHBMS评分、SSRS评分、TSK评分是总体力活动变化轨迹的影响因素,医护人员应对不同轨迹特征的COPD患者开展针对性干预,以帮助其获取更稳定的运动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体力活动 潜变量增长模型 变化轨迹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脑梗死患者认知衰弱变化轨迹及影响因素
17
作者 徐胜楠 梁钦 +1 位作者 张莉 刘时华 《国际老年医学杂志》 2025年第1期62-67,共6页
目的分析老年脑梗死患者认知衰弱的变化轨迹,并探讨其认知衰弱变化轨迹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3年1月—9月在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宿州医院接受治疗的100例老年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衰弱筛查量表和蒙特利尔认... 目的分析老年脑梗死患者认知衰弱的变化轨迹,并探讨其认知衰弱变化轨迹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3年1月—9月在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宿州医院接受治疗的100例老年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衰弱筛查量表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问卷(MoCA)评估患者入院时、治疗后1个月、治疗后3个月、治疗后6个月的认知衰弱情况,将衰弱评分≥3分且MoCA<26分定义为认知衰弱。通过潜类别增长模型识别认知衰弱变化轨迹的潜在类别,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患者认知衰弱变化轨迹的因素。结果通过模型拟合识别出老年脑梗死患者认知衰弱变化轨迹可分为衰弱持续低水平组(30例)、衰弱缓慢上升组(52例)和衰弱持续高水平组(18例)。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较大、睡眠质量差、合并慢性病种数>4种均是老年脑梗死患者认知衰弱持续低水平发展成认知衰弱缓慢上升的危险因素(P<0.05);体质量指数较高、自理能力高均是老年脑梗死患者认知衰弱持续低水平发展成认知衰弱缓慢上升的保护因素(P<0.05);年龄较大、睡眠质量差、合并慢性病种数>4种均是老年脑梗死患者认知衰弱持续低水平进展成认知衰弱持续高水平的危险因素(P<0.05),自理能力高是老年脑梗死患者认知衰弱持续低水平进展成认知衰弱持续高水平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老年脑梗死患者认知衰弱变化可分为3种轨迹类型,且存在着群体异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认知衰弱 变化轨迹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慢阻肺患者肺康复锻炼依从性的变化轨迹及核心影响因素分析
18
作者 王盼 崔旭阳 +1 位作者 吕丽 闫呢呢 《皖南医学院学报》 2025年第1期85-89,共5页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康复锻炼依从性的变化轨迹及核心影响因素。方法:选择153例经治疗后病情稳定且达到出院标准的老年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肺康复锻炼依从性量表对患者进行为期6个月的肺康复锻炼依从性水平...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康复锻炼依从性的变化轨迹及核心影响因素。方法:选择153例经治疗后病情稳定且达到出院标准的老年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肺康复锻炼依从性量表对患者进行为期6个月的肺康复锻炼依从性水平追踪调查,采用潜增长曲线模型识别肺康复锻炼依从性亚型,应用决策树模型分析肺康复锻炼依从性亚型的核心因素。结果:老年COPD患者出院前1天至出院后6个月的肺康复锻炼依从性可分为高依从性-持续下降组(23.53%)和低依从性-持续升高组(76.47%)2个潜在类别。年龄、病程、药物依赖、家庭功能、自我感受负担均可预测老年COPD患者肺康复锻炼依从性亚型,其中家庭功能的影响最大。结论:老年COPD患者的肺康复锻炼依从性具有群体异质性,家庭功能是核心预测因素,医务人员可通过构建以改善家庭功能为侧重点的干预方式改善患者的肺康复锻炼依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老年患者 康复锻炼依从性 变化轨迹 潜类别增长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心理弹性变化轨迹及影响因素
19
作者 赵文霞 陈德鹏 +1 位作者 陈士东 周宾 《海南医学》 CAS 2024年第22期3220-3225,共6页
目的 探究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心理弹性变化轨迹及影响因素,为临床及时采取干预措施提供指导。方法 选取2022年6月至2023年8月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418例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心理弹性量表(CD-RISC)分别于... 目的 探究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心理弹性变化轨迹及影响因素,为临床及时采取干预措施提供指导。方法 选取2022年6月至2023年8月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418例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心理弹性量表(CD-RISC)分别于出院前和出院后1个月、3个月、6个月评估患者心理弹性变化轨迹;采用人口学特征量表、心理弹性量表(CD-RISC)、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查兹-坎贝尔睡眠量表(RCSQ)、家庭关怀指数问卷(APGAR)、Herth希望指数量表(HHI)、慢性病疲劳量表(FS-14)、情绪智力量表于出院前收集患者一般资料、心理弹性、社会支持、睡眠质量、家庭关怀度、希望水平、疲劳及情绪智力水平,利用增长混合模型识别心理弹性变化轨迹类别,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识别轨迹类别的影响因素。结果 418例脑卒中后偏瘫患者,随访期间失访9例,最终成功随访409例。无条件潜类别增长模型(LCGM)拟合获取低心理弹性成长、中心理弹性平稳、高心理弹性下降3条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心理弹性变化轨迹,分别占15.16%、63.08%、21.76%;持续下降组患者年龄(68.24±6.26)岁>平稳组的(59.86±7.12)岁>持续升高组的(49.24±5.75)岁,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持续下降组患者的PSSS评分为(57.56±4.33)分<持续升高组的(61.57±6.21)分<平稳组的(63.58±4.76)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持续下降组患者的RCSQ评分为(51.85±5.12)分<平稳组的(63.75±4.92)分<持续升高组的(68.96±7.38)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持续下降组患者的APGA评分为(5.33±1.24)分<平稳组的(7.11±1.53)分<持续升高组的(7.65±1.72)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持续下降组患者的HHI评分为(26.52±3.61)分<平稳组的(31.59±3.20)分<持续升高组的(37.24±4.19)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持续下降组患者的FS-14评分为(26.52±3.61)分<持续升高组的(8.14±1.76)分、平稳组的(8.42±1.47)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持续下降组患者的情绪智力评分为(48.96±5.72)分<平稳组的(53.29±5.26)分<持续升高组的(62.23±7.34)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持续下降组、持续升高组、平稳组患者的吞咽障碍分别占53.93%、24.19%、44.96%,焦虑情绪分别占70.79%、33.87%、37.21%,抑郁情绪分别占58.43%、29.03%、47.67%,延续性护理分别占12.36%、66.13%、29.46%,三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吞咽障碍、焦虑情绪、抑郁情绪、FS-14评分是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心理弹性轨迹的危险因素(P<0.05),延续性护理、PSSS评分、RCSQ评分、APGAR评分、HHI评分、情绪智力评分是其保护因素(P<0.05)。结论 低心理弹性成长、高心理弹性下降、中心理弹性平稳是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心理弹性的主要变化轨迹,吞咽障碍、焦虑情绪、抑郁情绪、FS-14评分、延续性护理、PSSS评分、RCSQ评分、HHI评分、情绪智力评分是脑卒中偏瘫患者心理弹性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后偏瘫 心理弹性 变化轨迹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心理痛苦动态变化轨迹及影响因素分析
20
作者 韦莹莹 陈志华 +1 位作者 徐妍妍 李潺 《海南医学》 CAS 2024年第24期3621-3626,共6页
目的分析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患者心理痛苦动态变化轨迹及影响因素,为临床精准防控提供指导。方法前瞻性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6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468例HSCT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出院前指导患者填写人口社会学调查表、家庭复... 目的分析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患者心理痛苦动态变化轨迹及影响因素,为临床精准防控提供指导。方法前瞻性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6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468例HSCT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出院前指导患者填写人口社会学调查表、家庭复原力评定量表(FRAs)、非适应性认知情绪调节策略量表、社会限制量表(SCS),通过电子病历系统收集移植前疾病状态、首次移植、复发等疾病相关资料,并分别于移植前(T0)、移植后1个月(T1)、6个月(T2)、12个月(T3)采用心理痛苦温度计(DT)评估患者心理痛苦动态变化轨迹,利用潜在类别增长模型(LCGM)识别轨迹类别,根据潜在类别(不同心理痛苦轨迹)进行分组,比较不同心理痛苦轨迹患者预后无病生存率(DFS)和复发率(RR),采用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心理痛苦变化轨迹的影响因素。结果468例HSCT患者均随访12个月,失访16例,成功随访452例;LCGM模型分析结果显示,452例HSCT患者心理痛苦变化存在3个潜在类别,其中A组(心理痛苦程度持续较高)有155例(34.29%),T0时DT评分较高,T0~T3时DT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心理痛苦程度持续下降)有192例(42.48%),T0时DT评分较高,随时间推移呈逐渐下降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心理痛苦程度处于平稳低水平状态)有105例(23.23%),T0时DT评分较低,T0~T3过程中DT评分波动较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DF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R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三组患者移植前疾病状态、FRAs评分、非适应性认知情绪调节策略评分、SCS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移植前疾病高危、非适应性认知情绪调节策略评分、SCS评分均是HSCT患者心理痛苦变化轨迹的危险因素,FRAs评分是其保护因素(P<0.05)。结论多数行HSCT的白血病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痛苦,表现出一定变化轨迹,总体呈下降趋势,但仍有部分患者心理痛苦持续高水平存在,且影响心理痛苦轨迹的因素众多,建议临床根据相关因素早期制定针对性干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痛苦 动态变化轨迹 造血干细胞移植 家庭复原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