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车桥耦合模型试验中试验模型特性的确定与实测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陈水生 魏方龙 桂水荣 《中外公路》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89-94,共6页
运用相似原理及量纲分析法推导出公路桥梁车桥耦合振动缩尺模型相似比关系。以3×30m先简支后连续T梁桥、东风EQ3166三轴自卸汽车为原型,计算车辆与桥梁缩尺模型的相似比尺。对按相似比尺制作的试验模型特性进行实测,得出试验模型... 运用相似原理及量纲分析法推导出公路桥梁车桥耦合振动缩尺模型相似比关系。以3×30m先简支后连续T梁桥、东风EQ3166三轴自卸汽车为原型,计算车辆与桥梁缩尺模型的相似比尺。对按相似比尺制作的试验模型特性进行实测,得出试验模型的轴重、静力挠度、应变、基频等实测值,并与运用虚功原理及Ansys有限元软件分析得出理论值进行对比分析,校验试验模型的设计、制作及安装的有效性。试验测试结果及理论分析表明:试验中模型试验小车及模型桥制作符合试验要求,可以用来研究测试车桥耦合模型试验的振动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桥耦合模型试验 试验模型 试验模型制作效果 基频测试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IM法车桥耦合模型Duhamel项迭代格式选择 被引量:2
2
作者 桂水荣 万水 陈水生 《振动.测试与诊断》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898-904,共7页
考虑荷载在积分步长内的协调分解和不变常量,结合模态综合叠加技术,建立移动弹簧质量车桥耦合振动模型,引入精细积分算法(precise intergration method,简称PIM),并采用科茨及高斯积分格式展开精细积分中Duhamel非齐次项进行求解。以移... 考虑荷载在积分步长内的协调分解和不变常量,结合模态综合叠加技术,建立移动弹簧质量车桥耦合振动模型,引入精细积分算法(precise intergration method,简称PIM),并采用科茨及高斯积分格式展开精细积分中Duhamel非齐次项进行求解。以移动弹簧质量车模型作用于简支梁桥为例,分析积分步内荷载等效方法及Duhamel非齐次项展开方式对车桥耦合振动响应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荷载协调分解并结合科茨积分格式计算结果与解析解更接近,Newmark-β法积分步长内荷载分解形式对计算结果影响较小;荷载协调分解的高斯积分格式计算结果呈发散趋势,待定系数法计算结果与实际偏离较大;Newmark-β法能满足工程需要,但在保证相同计算精度时,需采用较小积分步长、同时耗费较多计算时间;与其他几种数值方法相比,积分步长内荷载协调分解并将科茨积分格式引入精细积分的算法(PIM-Cotes-Harmonize,简称PIM-C-H法),具有快速收敛且计算快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桥耦合振动模型 精细积分法 Duhamel项 迭代格式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达朗贝尔原理的车桥耦合振动模型仿真 被引量:1
3
作者 刘宏伟 沈世鑫 《计算机仿真》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43-147,共5页
针对车辆与桥梁间共振现象的影响,导致耦合位移误差较大、振动频率较大的问题,研究一种基于达朗贝尔原理的车桥耦合振动模型仿真方法。根据车桥之间的时-空分布,构建车桥振动响应关系,在车辆与桥梁始终保持接触的情况下,利用达朗贝尔原... 针对车辆与桥梁间共振现象的影响,导致耦合位移误差较大、振动频率较大的问题,研究一种基于达朗贝尔原理的车桥耦合振动模型仿真方法。根据车桥之间的时-空分布,构建车桥振动响应关系,在车辆与桥梁始终保持接触的情况下,利用达朗贝尔原理建立车桥耦合振动模型,整合不同振动模型节点的仿真过程为一个振型函数,控制仿真过程的计算量,最终完成车桥耦合振动模型仿真。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仿真方法产生的耦合位移误差及振动耦合频率较小,计算量最少,适合实际仿真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达朗贝尔原理 车桥耦合振动模型 共振现象 振型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车桥耦合随机振动的桥梁动力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12
4
作者 余志武 谈遂 毛建锋 《铁道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55-61,112,共8页
研究目的:列车通过桥梁时,过大的桥梁振动会影响桥上列车运行的安全性。为保障列车的安全平稳运行,需建立考虑车桥耦合的随机振动模型,并对桥梁动力性能进行分析。本文基于空间车桥时变耦合系统模型,引入不平顺功率谱,编制基于MAT... 研究目的:列车通过桥梁时,过大的桥梁振动会影响桥上列车运行的安全性。为保障列车的安全平稳运行,需建立考虑车桥耦合的随机振动模型,并对桥梁动力性能进行分析。本文基于空间车桥时变耦合系统模型,引入不平顺功率谱,编制基于MATLAB的车桥耦合随机振动分析程序,采用虚拟激励法计算车桥振动响应的标准差。研究结论:(1)与Monte Carlo法相比,虚拟激励法对标准差以及响应功率谱的求解十分简单快速,虚拟激励法分析车桥随机振动精度更高,计算效率提高了1~2个数量级;(2)利用三倍标准差原理,得到随机响应可能出现的上下界限区间,与规范限值比较,从而为桥梁动力安全性分析提供一种新思路;(3)桥梁跨中横向加速度和横向振幅的最大值和最小值曲线基本呈对称分布,其随机性较大,对于桥梁竖向加速度,确定性响应部分与由轨道不平顺引起的随机响应同样重要;(4)桥梁跨中竖向位移的随机性不大,主要由确定性荷载决定其大小;(5)该研究成果可为考虑车桥耦合随机振动的桥梁动力性能评价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桥耦合模型 随机振动 虚拟激励法 安全性 功率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简支梁桥车桥耦合振动响应 被引量:4
5
作者 梁安宁 涂勇 《南昌大学学报(理科版)》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459-464,共6页
车桥耦合系统以车轮与桥面的接触点为界限,将车桥耦合整体系统划分为车辆系统和桥梁系统两个独立系统,建立车辆运动平衡方程与桥梁运动平衡方程,通过桥梁接触点的位移协调条件及车辆在桥面接触点产生的相互作用力进行将两者进行联系,将... 车桥耦合系统以车轮与桥面的接触点为界限,将车桥耦合整体系统划分为车辆系统和桥梁系统两个独立系统,建立车辆运动平衡方程与桥梁运动平衡方程,通过桥梁接触点的位移协调条件及车辆在桥面接触点产生的相互作用力进行将两者进行联系,将其联立即为车桥耦合运动平衡方程组,通过采用迭代法进行计算求出车桥耦合系统的振动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简支梁桥 车桥耦合模型 有限元模型 振动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简支梁桥车桥耦合振动响应研究
6
作者 涂勇 涂清艳 陈松 《江西公路科技》 2015年第2期33-38,共6页
车桥耦合系统以车轮与桥面的接触点为界限,将车桥耦合整体系统划分为车辆系统和桥梁系统两个独立系统;建立车辆运动平衡方程与桥梁运动平衡方程,通过桥梁接触点的位移协调条件及车辆在桥面接触点产生的相互作用力将两者进行联系.其... 车桥耦合系统以车轮与桥面的接触点为界限,将车桥耦合整体系统划分为车辆系统和桥梁系统两个独立系统;建立车辆运动平衡方程与桥梁运动平衡方程,通过桥梁接触点的位移协调条件及车辆在桥面接触点产生的相互作用力将两者进行联系.其联立即为车桥耦合运动平衡方程组,通过采用迭代法进行计算求出车桥耦合系统的振动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简支梁桥 车桥耦合模型 有限元模型 振动响应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桥耦合振动高速铁路典型桥梁动力系数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吴大宏 屠嘉杨 +3 位作者 苏伟 孙树礼 余志武 毛建锋 《华东交通大学学报》 2022年第2期17-26,共10页
国内外规范目前定义的桥梁动力放大系数无法全面反映各复杂因素对桥梁动力性能的影响,在设计阶段,“逢桥必算”成为常态。针对此问题,该研究通过建立高速列车-轨道-桥梁系统耦合振动模型,对33座桥梁在不同列车类型、不同车速荷载下的动... 国内外规范目前定义的桥梁动力放大系数无法全面反映各复杂因素对桥梁动力性能的影响,在设计阶段,“逢桥必算”成为常态。针对此问题,该研究通过建立高速列车-轨道-桥梁系统耦合振动模型,对33座桥梁在不同列车类型、不同车速荷载下的动力特性进行仿真分析。基于概率统计学原理,引入“谱函数”的概念,以结构自振周期为指标,在一定保证率的前提下拟合得到了适合计算车桥耦合下桥梁结构动力放大系数谱的函数表达式。另选取了10座桥梁进行车桥耦合仿真计算分析,以验证动力放大系数谱方法的适用性,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一定的保证率和适用性。最后,提出了一些改进该方法精度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桥耦合模型 动力放大系数 谱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板桁组合桥梁车桥动力分析模型的等效简化方法 被引量:3
8
作者 黄晓彬 高丕勤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28-32,共5页
以上海轨道交通5号线跨越黄浦江的公路、轨道交通两用连续钢桁梁斜拉桥--闵浦二桥为工程背景,基于梁格法理论,建立大跨度板桁组合体系桥梁车辆-桥梁系统耦合振动分析模型的快速合理的等效简化方法,阐述了此类桥梁的动力特性以及各部分... 以上海轨道交通5号线跨越黄浦江的公路、轨道交通两用连续钢桁梁斜拉桥--闵浦二桥为工程背景,基于梁格法理论,建立大跨度板桁组合体系桥梁车辆-桥梁系统耦合振动分析模型的快速合理的等效简化方法,阐述了此类桥梁的动力特性以及各部分构件对桥梁动力特性的贡献。分析结果表明,等效前后的模型在动力特性方面具有良好的一致性,等效后的模型可用于车桥耦合振动分析。该等效简化方法为建立大跨度板桁组合体系桥梁车桥耦合振动分析的简化模型提供了一种简捷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桁组合体系桥梁 车桥耦合振动模型 等效简化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辆参数随机的车桥竖向随机振动分析 被引量:26
9
作者 余志武 毛建锋 +1 位作者 谈遂 曾志平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97-104,共8页
车辆参数的随机性对车桥耦合随机振动的影响不可忽略。基于车-桥竖向耦合模型,考虑车辆荷载及一系、二系竖向弹簧刚度与弹簧阻尼的随机性,采用数论选点法对多维随机变量选取离散代表点,并基于正态分布利用 Voronoi区域对代表点集进... 车辆参数的随机性对车桥耦合随机振动的影响不可忽略。基于车-桥竖向耦合模型,考虑车辆荷载及一系、二系竖向弹簧刚度与弹簧阻尼的随机性,采用数论选点法对多维随机变量选取离散代表点,并基于正态分布利用 Voronoi区域对代表点集进行剖分赋得初始概率;建立概率密度演化随机动力方程,基于 MATLAB编制车桥耦合随机振动分析程序;采用 newmark-β积分法及带TVD格式的双边差分法计算车桥振动响应均值、标准差及时变概率密度演化分布。结果表明:与随机模拟法相比,概率密度演化法分析车桥随机振动精度更高,计算效率提高1~2个数量级;车辆载重随机荷载是车桥竖向耦合随机响应的主因之一;不可忽略二系竖向弹簧随机刚度及随机阻尼对列车竖向振动的影响;桥梁挠度均值整体随车速先增大后减小,其变异系数受车速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桥耦合模型 概率密度演化方法 列车随机参数 数论选点法 Voronoi区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桥竖向随机振动的概率密度演化分析 被引量:14
10
作者 余志武 毛建锋 +1 位作者 谈遂 曾志平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420-1427,共8页
基于车-桥竖向耦合模型,引入不平顺功率谱随机谐和函数,采用N维超立方体点集(gp集)选取离散随机频率代表点,得到代表性轨道高低不平顺随机激励样本并进行慢变调制;建立概率密度演化方法的随机动力方程,基于MATLAB编制车桥耦合随机振... 基于车-桥竖向耦合模型,引入不平顺功率谱随机谐和函数,采用N维超立方体点集(gp集)选取离散随机频率代表点,得到代表性轨道高低不平顺随机激励样本并进行慢变调制;建立概率密度演化方法的随机动力方程,基于MATLAB编制车桥耦合随机振动概率密度演化分析程序;采用newmark-β积分法及带TVD格式的双边差分法计算车桥振动响应的均值、标准差及时变概率密度演化分布。研究结果表明:与Monte Carlo法相比,概率密度演化法分析车桥随机振动精度更高,计算效率提高1-2个数量级;输入均匀随机分布频率和初相位的轨道不平顺激励,输出响应并非均匀分布,随车速先增加后减少,概率分布呈高斯型分布;轨道不平顺引起的系统随机响应受车速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桥耦合模型 概率密度演化方法 轨道高低不平顺 N维超立方体点集 功率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点估计法的随机车桥竖向振动分析 被引量:7
11
作者 刘祥 蒋丽忠 +2 位作者 向平 毛建锋 魏明龙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5-21,共7页
铁路混凝土桥梁在施工制造过程中不可避免会造成结构参数的随机性(如混凝土弹性模量、密度等),列车在运营过程由于旅客及货物的随机性会造成列车车体质量的随机性,这些随机性在列车桥梁随机振动中不可忽略。建立了竖向车桥耦合振动模型... 铁路混凝土桥梁在施工制造过程中不可避免会造成结构参数的随机性(如混凝土弹性模量、密度等),列车在运营过程由于旅客及货物的随机性会造成列车车体质量的随机性,这些随机性在列车桥梁随机振动中不可忽略。建立了竖向车桥耦合振动模型,利用基于自适应降阶的改进点估计法及Newmark-β积分法编制了随机车桥竖向振动程序,分析了考虑列车车体质量与桥梁结构参数随机的列车、桥梁随机响应的前四阶中心矩,与Monte Carlo法对比结果表明,改进点估计法能够高效精确地计算车桥耦合随机响应,效率提高了2~3个数量级。在得到相应的前四阶中心矩后,通过立方正态变换技术拟合出响应的概率密度函数,该方法可为列车-桥梁极限状态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桥耦合模型 改进点估计法 随机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统计指标的曲线桥支座脱空病害识别方法
12
作者 朱劲松 鲁俊男 杨祥 《振动.测试与诊断》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25-231,405,共8页
为快速评估曲线连续梁桥支座健康状态,提出了基于时程统计指标的桥梁支座脱空病害识别方法。首先,提取行车激励下桥面测点加速度信号的20个时程统计指标,通过概率统计的方式,得出各统计指标的置信区间;其次,根据各时程统计指标对支座脱... 为快速评估曲线连续梁桥支座健康状态,提出了基于时程统计指标的桥梁支座脱空病害识别方法。首先,提取行车激励下桥面测点加速度信号的20个时程统计指标,通过概率统计的方式,得出各统计指标的置信区间;其次,根据各时程统计指标对支座脱空的敏感程度不同,采用熵值法确定各统计指标的权重分配值;最后,根据各测点异常指标数计算损伤指数,综合判断测点附近支座是否出现脱空病害。为验证方法的有效性,以某3×25 m曲线连续梁桥为工程背景,建立车桥耦合动力学模型进行分析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准确识别脱空支座所在位置,并且可以有效识别较小的损伤;相比于中间支座脱空,时程统计指标对端支座脱空更为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害识别 车桥耦合模型 时程统计指标 支座脱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RP夹心桥面板桥的动力特性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张铟 熊辉霞 蔡春声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21-26,共6页
以1个实际的FRP夹心板公路桥为例,将其简化为等效正交各项异性实心板,采用有限元法对其进行模态分析,用模态坐标法进行车桥耦合计算。考虑路面情况、车辆行驶速度的变化对FRP夹心板桥动力响应及冲击系数的影响,并将计算结果与相同跨度... 以1个实际的FRP夹心板公路桥为例,将其简化为等效正交各项异性实心板,采用有限元法对其进行模态分析,用模态坐标法进行车桥耦合计算。考虑路面情况、车辆行驶速度的变化对FRP夹心板桥动力响应及冲击系数的影响,并将计算结果与相同跨度的混凝土板桥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此外,对美国规范AASHTO中冲击系数的规定对FRP桥面板桥的适用性进行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RP夹心桥面板 有限元 等效正交各项异性实心板 车桥耦合模型 动力特性 冲击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跨度连续刚构拱桥无砟轨道动力特性分析 被引量:7
14
作者 魏周春 《铁道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45-50,共6页
研究目的:目前大跨度桥上铺设无砟轨道的技术尚不成熟,缺乏实践经验。本文结合西安至延安高铁王家河特大桥的特点,通过刚体动力学方法及有限元方法建立车桥耦合振动模型,分析不同桥梁预拱度和轨道不平顺共同作用下列车过桥时的安全性及... 研究目的:目前大跨度桥上铺设无砟轨道的技术尚不成熟,缺乏实践经验。本文结合西安至延安高铁王家河特大桥的特点,通过刚体动力学方法及有限元方法建立车桥耦合振动模型,分析不同桥梁预拱度和轨道不平顺共同作用下列车过桥时的安全性及平稳性,并参照相应规范给出安全舒适性评价;根据车桥耦合振动模型的仿真结果,利用频谱分析方法,研究不同时速下高低不平顺波长与车体垂向加速度的关联关系,给出列车不同时速的长波不平顺管理建议值。研究结论:(1)跨中预拱值设为(230±20)mm且预拱曲线按照余弦曲线分配时,列车安全性与舒适性能够满足200~350km/h的通过速度需求;(2)针对长波不平顺管理值,200km/h时建议大于70m,250km/h时建议大于85m,300km/h时建议大于100m,350km/h时建议大于115m;(3)本研究结论对大跨度铁路桥梁变形控制和轨道平顺度标准的研究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跨度拱桥 无砟轨道 车桥耦合模型 预拱度 长波不平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mproved Twin I-Girder Curved Bridge-Vehicle Interaction Analysis and Human Sensitivity to Vibration
15
作者 Md. Robiul Awall Toshiro Hayashikawa Tasnuva Humyra 《Journal of Civil Engineering and Architecture》 2016年第2期192-202,共11页
The perceptible vibration of curved twin I-girder bridges under traffic loads is an important design consideration, because this bridge have rather low torsional stiffness that produce excessive vibrations. The object... The perceptible vibration of curved twin I-girder bridges under traffic loads is an important design consideration, because this bridge have rather low torsional stiffness that produce excessive vibrations. The objective of this investigation was to study the vibration of curved twin I-girder bridges due to moving vehicles and the effect of vibrations on bridge users. To this end, a comprehensive three-dimensional finite element models for bridge and vehicle are developed by using ANSYS code for studying bridge-vehicle interaction and the resultant sensitivity to vibration. Truck parameters include the body, the suspension and the tires. Gap and actuator elements are incorporated into the tire models to simulate the separation between the tires and road surface, and road surface roughness, respectively. Road roughness profiles are generated from power spectral density and cross spectral functions. To couple the motion of the bridge and vehicle, Lagrange multipliers and constraint equations are utilized through the augmented Lagrangian method. A parametric study is performed to identify the effect of various parameters on the vibration of the bridge. The results have been expressed in the form of human perceptibility curves. This study finds that the bridge response is significantly influenced by the road roughness, bump height at expansion joint and vehicle speed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inclusion of features such as increasing the torsional stiffness by providing additional stiffened bracing has major effects on the reduction of perceptible vibr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rceptible vibration bridge-vehicle interaction torsional stiffness finite element model ROUGHNESS bottom bracing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粗糙度影响的桥梁损伤识别间接测量方法 被引量:18
16
作者 阳洋 项超 +2 位作者 蒋明真 李卫东 况杨 《中国公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99-106,126,共9页
基于间接测量技术,采用国际标准化组织建议的功率谱密度函数(PSD)模拟路面粗糙度等实际因素在车桥耦合模型中的影响,提出一种通过检测车辆在桥梁上运行,并利用安装在检测车辆上的传感器所得的动力响应信号来识别梁弯曲刚度,进而进行结... 基于间接测量技术,采用国际标准化组织建议的功率谱密度函数(PSD)模拟路面粗糙度等实际因素在车桥耦合模型中的影响,提出一种通过检测车辆在桥梁上运行,并利用安装在检测车辆上的传感器所得的动力响应信号来识别梁弯曲刚度,进而进行结构损伤识别的间接测量新方法。考虑到应用该新方法过程中路面粗糙度等实际因素易产生不利影响,提出利用车频及车辆阻尼比相同的2辆检测车位移信号相减的方法来消除路面粗糙度产生的影响。首先通过理论推导对该方法进行理论验证,接着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分别对采用该方法消除路面粗糙度影响的可行性、桥梁损伤位置识别的可行性以及损伤程度识别的可行性进行验证,最后采用该方法进行实桥实测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可以有效消除路面粗糙度等实际因素对间接测量技术的不利影响,可以有效地识别梁弯曲刚度,进而达到桥梁损伤识别的目的,有助于推动基于动力测试的间接测量技术在桥梁结构损伤识别工作中的实际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间接测量技术 车桥耦合模型 损伤识别 弯曲刚度 路面粗糙度
原文传递
考虑粗糙度影响间接测量梁刚度的损伤识别方法参数研究 被引量:15
17
作者 阳洋 蒋明真 +1 位作者 王立磊 项超 《建筑结构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47-154,174,共9页
利用检测车在桥梁上运行可进行桥梁结构损伤识别,针对该间接测量技术的诸多局限性问题,基于车桥耦合模型,提出了通过检测车在桥梁上运行,利用安装在检测车辆上的传感器所得的动力响应信号来识别梁单元弯曲刚度,进而进行结构损伤识别的... 利用检测车在桥梁上运行可进行桥梁结构损伤识别,针对该间接测量技术的诸多局限性问题,基于车桥耦合模型,提出了通过检测车在桥梁上运行,利用安装在检测车辆上的传感器所得的动力响应信号来识别梁单元弯曲刚度,进而进行结构损伤识别的间接测量方法。在此基础上,考虑了路面粗糙度等因素对间接量测方法的影响,以均匀设计法和控制变量法为研究工具,通过数值模拟对检测车速度、检测车质量、检测车阻尼、桥梁模态阻尼比等4个参数进行研究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检测车质量、检测车阻尼,以及桥梁阻尼比等相关参数在适当的范围,可以大幅度提高该方法的使用效果,进而有助于推动间接量测技术在桥梁结构损伤识别中的实际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 车桥耦合模型 损伤识别 均匀设计法 控制变量法 间接测量技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