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踝关节等速被动训练结合穴位电刺激对脑卒中后踝关节功能障碍病人患侧下肢运动功能和步行能力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雷丹毅 刘二萍 +1 位作者 石洁 张建强 《全科护理》 2024年第7期1309-1312,共4页
目的:研究踝关节等速被动训练结合穴位电刺激对脑卒中后踝关节功能障碍病人患侧下肢运动功能和步行能力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2020年12月-2022年12月收治的129例脑卒中后踝关节功能障碍病人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6... 目的:研究踝关节等速被动训练结合穴位电刺激对脑卒中后踝关节功能障碍病人患侧下肢运动功能和步行能力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2020年12月-2022年12月收治的129例脑卒中后踝关节功能障碍病人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64例行穴位电刺激疗法,观察组65例增加踝关节等速被动训练,6周后对比表面肌电测试指标、踝关节运动学参数、下肢运动功能、步行能力。结果:观察组干预后患侧踝关节最大用力背屈时胫骨前肌积分肌电值(iEMG)水平高于对照组,在最大自主收缩条件下踝关节背屈时的EMG协同收缩率(CR)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患侧踝关节最大背屈及最大跖屈角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下肢Fulg-Meyer评分、Tinnetti平衡步态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步长、步速、步频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踝关节等速被动训练结合穴位电刺激能够有效改善脑卒中后踝关节功能障碍病人下肢运动功能,提高病人步行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踝关节等速被动训练 穴位电刺激 关节功能障碍 步行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踝关节等速被动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平衡及下肢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7
2
作者 王原原 《继续医学教育》 2018年第5期163-165,共3页
目的评价踝关节等速被动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平衡、下肢功能的影响,以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的生活、生存质量。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66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常规康复治疗,按照1∶1比例,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 目的评价踝关节等速被动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平衡、下肢功能的影响,以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的生活、生存质量。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66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常规康复治疗,按照1∶1比例,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脑卒中偏瘫患者在此基础上,加行踝关节等速被动训练。进行为期6周治疗后,对比两组脑卒中偏瘫患者治疗前后平衡及下肢功能情况,以Berg平衡量表——BBS、最大步行速度——MWS、起立-行走计时测试——TUGT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前,两组脑卒中偏瘫患者BBS、MWS、TUGT评分结果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周后,两组脑卒中偏瘫患者BBS、MWS、TUGT评分结果进行对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而言,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加行踝关节等速被动训练在改善平衡、下肢功能方面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偏瘫 踝关节等速被动训练 平衡功能 下肢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踝关节等速被动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平衡及下肢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4
3
作者 赵艳秋 《双足与保健》 2019年第11期155-156,共2页
目的研究踝关节等速被动训练对于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作用与效果。方法纳入该院收治的104例脑卒中偏瘫患者,纳入时间为2015年3月—2019年1月,单纯接受常规康复治疗的52例为A组,在A组基础上接受踝关节等速被动训练的52例为B组,观察比较其结... 目的研究踝关节等速被动训练对于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作用与效果。方法纳入该院收治的104例脑卒中偏瘫患者,纳入时间为2015年3月—2019年1月,单纯接受常规康复治疗的52例为A组,在A组基础上接受踝关节等速被动训练的52例为B组,观察比较其结果。结果 B组患者在干预后其Berg平衡量表(BBS)、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Barthel)评分、最大步行速度(MWS)、起立-行走计时测试(TUGT)都优于A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脑卒中偏瘫患者来说,在运用踝关节等速被动训练后,能够促进其干预最后的效果与质量最大限度地得到提升,可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偏瘫 康复锻炼 踝关节等速被动训练 干预效果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