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路面结构参数对拓宽道路附加应力的影响 被引量:5
1
作者 傅珍 王选仓 +2 位作者 李宏志 史建平 王磊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 2008年第6期1117-1120,共4页
应用有限元程序,将路堤顶面的差异沉降作为位移约束条件直接施加到路面结构底部,建立了差异沉降下路面结构应力的计算模型.分析了路面结构参数变化对拓宽道路的影响,并采用正交设计法进行了结构层参数变化的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路面各... 应用有限元程序,将路堤顶面的差异沉降作为位移约束条件直接施加到路面结构底部,建立了差异沉降下路面结构应力的计算模型.分析了路面结构参数变化对拓宽道路的影响,并采用正交设计法进行了结构层参数变化的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路面各层附加应力随着不同结构层厚度和模量的增大而有相应地增大或减小,对基层底附加拉应力而言,基层厚度和模量的变化对其影响最大.对不同的路面结构层底附加应力,各因素影响显著性程度不一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路面结构参数 附加应力 差异沉降 拓宽道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路面结构参数对高速公路拓宽工程附加应力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宋文佳 《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 2012年第4期169-173,共5页
针对高速公路拓宽工程中新老路基差异沉降对路面结构的显著影响,应用有限元程序,建立了差异沉降下路面结构应力的计算模型,分析了路面结构参数对拓宽道路的影响,并采用正交分析法进行了结构层参数变化的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路面各结... 针对高速公路拓宽工程中新老路基差异沉降对路面结构的显著影响,应用有限元程序,建立了差异沉降下路面结构应力的计算模型,分析了路面结构参数对拓宽道路的影响,并采用正交分析法进行了结构层参数变化的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路面各结构层的附加应力随着不均匀沉降量的增大而增大,随着不同结构层厚度和模量的增大而有相应的增大或减小,对不同路面结构层的附加应力而言,各因素的影响程度不同,对基层顶面附加拉应力而言,基层厚度和模量的变化对其影响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扩建 路面结构参数 差异沉降 有限元法 附加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路面结构参数同时反算人工神经网络法
3
作者 陈静云 钟阳 +2 位作者 李玉华 任瑞波 单永森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739-743,共5页
利用传递矩阵方法 ,计算出柔性路面结构在轴对称荷载作用及层间完全接触情况下的路表弯沉值 ,以该结果为输入数据训练四层 BP网络 ,得到较精确的网络权值和阈值 ;在此基础上实现了对柔性路面结构层的模量和厚度参数的同时反算 .计算分... 利用传递矩阵方法 ,计算出柔性路面结构在轴对称荷载作用及层间完全接触情况下的路表弯沉值 ,以该结果为输入数据训练四层 BP网络 ,得到较精确的网络权值和阈值 ;在此基础上实现了对柔性路面结构层的模量和厚度参数的同时反算 .计算分析表明 ,该方法速度快且精度高 ;既可反算路面结构层的模量 ,又能反算其厚度 .通过与实际值比较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路面 人工神经网络法 BP网络 路面结构参数 同时反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P网络在水泥砼路面结构参数反分析中的应用
4
作者 张亮 张起森 曾胜 《公路与汽运》 2005年第6期59-61,共3页
根据神经网络技术对处理非线性映射问题有较好适应性的特点,在使用落锤式弯沉仪(FWD)对路面进行无损检测的基础上,建立了BP神经网络模型,对水泥砼路面结构层模量进行了反分析研究,结果表明:BP神经网络在路面结构参数反分析中适用、有效。
关键词 公路 BP网络 路面结构参数 反分析 落锤式弯沉仪(FW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沥青路面结构参数对弯沉盆影响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蒋红英 谢兆星 丛林 《中国市政工程》 2009年第3期4-5,共2页
利用多层弹性体程序BISAR,分析沥青路面结构层模量对弯沉盆影响。结果表明:面层模量的变化对中心点的弯沉影响最大;基层模量的变化对d0、d20、d30的影响最大;底基层模量主要的影响测点范围为0~120cm;d210与土基模量关系密切,而上层路... 利用多层弹性体程序BISAR,分析沥青路面结构层模量对弯沉盆影响。结果表明:面层模量的变化对中心点的弯沉影响最大;基层模量的变化对d0、d20、d30的影响最大;底基层模量主要的影响测点范围为0~120cm;d210与土基模量关系密切,而上层路面结构层模量和厚度对d210影响微小。同理,分析厚度对弯沉盆影响。结果表明:面层和基层厚度变化对d30影响最大。最后根据嘉浏高速公路FWD检测数据,验证了影响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沥青路面结构参数 弯沉盆 影响分析 FWD BISA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路面结构参数同时反算的人工神经网络法 被引量:3
6
作者 孙全胜 杨玉石 +1 位作者 孟维平 钟阳 《东北公路》 2002年第4期6-9,共4页
利用传递矩阵方法 ,计算出柔性路面结构在轴对称荷载作用及层间完全接触情况下的路表弯沉值 ,以该结果为输入数据训练三层BP网络 ,得到较精确的网络权值和阈值 ,在此基础上实现对柔性路面结构层的模量和厚度参数的同时反算 ,计算分析表... 利用传递矩阵方法 ,计算出柔性路面结构在轴对称荷载作用及层间完全接触情况下的路表弯沉值 ,以该结果为输入数据训练三层BP网络 ,得到较精确的网络权值和阈值 ,在此基础上实现对柔性路面结构层的模量和厚度参数的同时反算 ,计算分析表明该方法速度快且精度高 ,既可反算路面结构层的模量又能反算路面结构层的厚度 ;通过与实际值比较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面结构参数 同时反算 人工神经网络法 柔性路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刚性基层沥青混凝土路面病害分析与路面结构设计参数研究
7
作者 刘洪刚 《城市建筑》 2015年第2期275-275,共1页
在我国公路体系中,半刚性基层沥青混凝土路面占绝大部分,但其由于自身特性的局限,在以往的工程项目中表现出了程度不一的缺陷。本文分析了半刚性基层沥青混凝土路面的病害,并对结构设计参数做了研究。
关键词 半刚性基层 沥青混凝土路面病害 路面结构设计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行车荷载作用下路面结构动位移响应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张献民 孔伟斌 刘小兰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357-363,共7页
为研究行车荷载作用下路面结构动位移响应规律,基于弹性层状体系理论建立路面结构有限元模型,将车辆随机动荷载作用在有限元模型上,通过改变路面结构层厚度与模量,研究了路面结构测试区竖向动位移变化规律,建立了测试区动位移峰值与路... 为研究行车荷载作用下路面结构动位移响应规律,基于弹性层状体系理论建立路面结构有限元模型,将车辆随机动荷载作用在有限元模型上,通过改变路面结构层厚度与模量,研究了路面结构测试区竖向动位移变化规律,建立了测试区动位移峰值与路面结构层参数的数学模型,进一步揭示了路面结构动态响应问题.计算结果表明:路面结构测试区动位移峰值随土基模量的增大而减少;土基模量对测试区动位移峰值影响最为敏感,两者的数学模型近似呈对数关系,测试区动位移峰与面层厚度和基层厚度近似呈线性关系,与底基层厚度近似呈对数关系;不同的面层模量、基层模量和底基层模量对应的测试区动位移曲线几乎重合,因此不是影响测试区动位移的主要影响因素.研究结果为路面承载力检测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车荷载 有限元模型 竖向动位移 路面结构参数 数学模型 动态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泥路面结构可靠度影响因素分析
9
作者 郭少华 《北方交通》 2015年第2期66-69,共4页
水泥路面结构的结构参数、使用环境和交通荷载都具有随机性,设计、施工和使用过程中各因素的变异性都会影响路面结构的可靠度。分析了各因素的变异性大小和其对结构可靠度的影响,其中面层厚度、模量与强度以及基层顶面模量是路面结构可... 水泥路面结构的结构参数、使用环境和交通荷载都具有随机性,设计、施工和使用过程中各因素的变异性都会影响路面结构的可靠度。分析了各因素的变异性大小和其对结构可靠度的影响,其中面层厚度、模量与强度以及基层顶面模量是路面结构可靠度的显著因素,施工中应控制这些参数的变异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面结构可靠度 路面结构参数 交通荷载参数 变异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脱空水泥混凝土路面交通荷载下的疲劳损伤机理 被引量:11
10
作者 薛彦卿 黄晓明 +1 位作者 石小武 马涛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99-204,共6页
为获得含脱空水泥混凝土路面交通荷载下的疲劳损伤机理,开发了疲劳损伤本构关系的ABAQUS用户子程序UMAT,分析了全耦合方法下基准路面结构模型疲劳损伤场的分布与发展规律,并研究了交通荷载与面板弹性模量、面板厚度、脱空尺寸等路面结... 为获得含脱空水泥混凝土路面交通荷载下的疲劳损伤机理,开发了疲劳损伤本构关系的ABAQUS用户子程序UMAT,分析了全耦合方法下基准路面结构模型疲劳损伤场的分布与发展规律,并研究了交通荷载与面板弹性模量、面板厚度、脱空尺寸等路面结构参数对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裂纹形成疲劳寿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荷载作用次数的增加,路面结构的疲劳损伤不断增加,但其增幅逐渐减小,路面结构的荷载应力也逐渐减小.随着交通荷载的增加,路面结构的对数疲劳寿命呈线性减小趋势;随着面板厚度的增加,路面结构的对数疲劳寿命呈线性增加趋势;随着脱空尺寸的增加,路面结构的对数疲劳寿命呈幂函数曲线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荷载 水泥混凝土路面 疲劳损伤机理 疲劳寿命 全耦合方法 路面结构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路基路面各层模量、厚度对路表和土基顶面弯沉影响研究 被引量:10
11
作者 王玉 宋金华 陈睿 《路基工程》 2014年第4期108-111,共4页
弯沉指标是路面设计的重要指标,它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找出这些因素的影响规律对路面设计具有一定意义。通过BISAR 3.0版软件模拟,研究路基路面各层模量、厚度对路表、土基顶面弯沉影响规律,为路面组合设计和实际工程提供参考。
关键词 土基回弹模量 路表弯沉 土基顶面弯沉 路面结构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通荷载作用下脱空刚性路面的疲劳损伤机理 被引量:1
12
作者 薛彦卿 石小武 +3 位作者 朱国娟 陈辉方 张莉 王晶 《交通科技》 2013年第S1期46-50,共5页
开发了疲劳损伤本构关系的ABAQUS用户子程序UMAT,分析了全耦合方法下基准路面结构模型疲劳损伤场的分布与发展规律,研究了交通荷载与面板弹性模量、面板厚度、脱空尺寸等路面结构参数对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裂纹形成疲劳寿命的影响。结果... 开发了疲劳损伤本构关系的ABAQUS用户子程序UMAT,分析了全耦合方法下基准路面结构模型疲劳损伤场的分布与发展规律,研究了交通荷载与面板弹性模量、面板厚度、脱空尺寸等路面结构参数对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裂纹形成疲劳寿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荷载作用次数的增加,路面结构的疲劳损伤不断增加,但其增幅越来越小,路面结构的荷载应力也逐渐减小;随着交通荷载的增加,路面结构的对数疲劳寿命呈线性减小趋势;随着面板厚度的增加,路面结构的对数疲劳寿命呈线性增加趋势;随着脱空尺寸的增加,路面结构的对数疲劳寿命呈幂函数曲线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荷载 刚性路面 疲劳损伤机理 对数疲劳寿命 全耦合方法 路面结构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法标两阶段设计的复合式基层沥青路面结构力学分析
13
作者 鞠志成 高航 +1 位作者 李雪连 周梓涵 《公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16,共9页
借鉴法国两阶段设计理念,结合复合式基层沥青路面常见破坏模式,选取力学响应指标;利用有限元软件建立塞内加尔MBOUR-KAOLACK(MK)高速公路复合式基层沥青路面的三维模型,分析半刚性底基层破坏前后两个不同阶段下路面结构力学响应的差异,... 借鉴法国两阶段设计理念,结合复合式基层沥青路面常见破坏模式,选取力学响应指标;利用有限元软件建立塞内加尔MBOUR-KAOLACK(MK)高速公路复合式基层沥青路面的三维模型,分析半刚性底基层破坏前后两个不同阶段下路面结构力学响应的差异,探讨路面结构层厚度和模量对各力学指标的影响,进而分析各指标对路面结构层参数的敏感性。结果表明:在第一阶段时,沥青层层底拉应变远低于疲劳极限值;在第二阶段时,沥青层层底拉应变大幅度上升,故应视半刚性底基层情况分别选择路面疲劳开裂控制指标;在两阶段中,除沥青层顶面压应变外的其他指标均存在较大差异。半刚性底基层层底拉应力随着路面各层厚度和沥青层模量增大而降低,但随着底基层模量增大而增大,故底基层模量不宜过高;沥青层层底拉应变和路基顶面压应变随着路面结构层厚度和模量的增大而降低。此外,在两阶段中,与半刚性底基层层底拉应力、沥青层层底拉应变和路基顶面压应变相比,沥青层顶面压应力和最大剪应力对路面结构层参数的敏感性较低;值得注意的是底基层和基层厚度分别在两阶段中对疲劳控制指标的敏感度系数均最大,可见基层与底基层厚度的取值在复合式基层沥青路面结构设计中非常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复合式基层沥青路面 有限元分析 路面结构参数
原文传递
沥青混合料静态蠕变劲度模量与动稳定度的关系 被引量:7
14
作者 樊统江 何兆益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8年第6期1055-1057,1138,共4页
用轮辙试验的动稳定度(以下简称DS)指标反映沥青路面的高温车辙行为具有较好的一致性,但不能作为计算参数用于沥青路面结构设计。通过研究不同沥青混合料的DS和静态蠕变劲度模量的响应,试图将DS指标与静态蠕变劲度模量建立联系用作为沥... 用轮辙试验的动稳定度(以下简称DS)指标反映沥青路面的高温车辙行为具有较好的一致性,但不能作为计算参数用于沥青路面结构设计。通过研究不同沥青混合料的DS和静态蠕变劲度模量的响应,试图将DS指标与静态蠕变劲度模量建立联系用作为沥青路面结构设计参数。选择了AC13和AC25两种级配、60#/70#基质沥青和5%SBS改性沥青两种结合料、花岗岩和石灰岩两种集料,分别进行了车辙试验和静态蠕变试验,其中车辙分别采用5 cm和7 cm厚度试件。结果表明,对同类型级配、结合料、集料和同一车辙厚度的沥青混合料,其DS和静态蠕变劲度模量有良好的相关性,相关系数R2高达0.9以上。但综合考虑级配、结合料、集料和结构厚度等因素后,DS与静态蠕变劲度模量的线性相关性并不理想,其相关系数R2只达到0.591 2。因此,试图将DS转换为静态蠕变劲度模量用作为沥青路面结构设计参数的可行性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沥青混合料 动稳定度 静态蠕变劲度模量 沥青路面结构设计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