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8篇文章
< 1 2 2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公路路域亚洲象生态廊道构建方法
1
作者 韩用顺 杨鑫 +6 位作者 王云 孔亚平 李岳烽 杨艳刚 陈济丁 方军 马开森 《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15-628,共14页
交通建设对亚洲象(Elephas maximus)活动及其栖息地完整性造成了负面影响,传统生态廊道构建容易忽视交通建设对物种迁移的阻碍作用,构建路域亚洲象生态迁移廊道既是协调交通建设与野生动物保护的重要技术手段,也是道路生态学研究领域薄... 交通建设对亚洲象(Elephas maximus)活动及其栖息地完整性造成了负面影响,传统生态廊道构建容易忽视交通建设对物种迁移的阻碍作用,构建路域亚洲象生态迁移廊道既是协调交通建设与野生动物保护的重要技术手段,也是道路生态学研究领域薄弱环节和热点之一。以思茅-小勐养高速公路和思茅-澜沧高速公路为例,结合亚洲象活动习性与道路干扰,基于亚洲象栖息地适宜性评价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重要性评价进行生态源地识别,并从土地利用、地形、水源、人类活动和道路干扰等方面构建综合阻力面。在此基础上应用最小累积阻力模型(MCR)和重力模型识别生态廊道并分级,并将生态廊道与道路的交点作为迁移阻碍点,将生态廊道与生态廊道、部分生态源点的交点作为关键节点,进而构建亚洲象迁移廊道。结果表明:1)生态源地面积为1349.30 km^(2),占研究区总面积的37.59%,路域生境质量较好,除了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森林公园外,生态源地主要分布在思澜高速公路段,且随着距公路距离的增加,生态源地面积及其占比也相应增大,而一级生态用地、二级生态用地、非生态用地等三类生态用地类型的占比则都在减小;2)当距公路距离大于5 km时,生态源地面积达到了823.94 km^(2),占总面积的45.33%,说明云南热带雨林区公路的建设和运营会对路域生态源地造成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导致周边环境不适合野生动物生存或者活动;3)路域生态综合阻力值分布具有明显的空间差异性和公路聚集性,如东北部人类活动密集区的生态综合阻力值明显高于其他地区,而公路沿线的生态综合阻力值明显高于远离公路区域;4)识别出34条生态廊道,总长度为674.02 km,其中,关键生态廊道14条、一般生态廊道20条;5)提取出17个亚洲象迁移阻碍点和8个关键节点。研究建议在亚洲象迁移阻碍点建设野生动物通道、防象栅栏和诱导设施等,在关键节点建设“大象食堂”和“大象澡堂”,从而更好地维护亚洲象迁移廊道的完整性和交通运营的安全性。研究成果可为热带雨林区其他线性工程建设亚洲象迁移走廊建设和减少人象冲突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栖息地适宜性 路域生态源地识别 综合生态阻力面 生态廊道 道路生态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陇南地区路域生态修复植物筛选评价
2
作者 师保国 《甘肃科技》 2025年第1期81-86,共6页
路域生态修复植物筛选研究是武都至九寨沟高速公路创建绿色公路示范项目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从生态适应性和生物多样性角度出发,结合观赏性、水土保持功能、固碳能力等指标多角度构建陇南地区路域生态修复植物筛选体系,并通过层次分析... 路域生态修复植物筛选研究是武都至九寨沟高速公路创建绿色公路示范项目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从生态适应性和生物多样性角度出发,结合观赏性、水土保持功能、固碳能力等指标多角度构建陇南地区路域生态修复植物筛选体系,并通过层次分析法评价得出适宜的植物及组合方案。研究结果表明:陇南地区路域生态修复推荐植物包括紫花苜蓿、波斯菊、高羊茅、黑麦草4种草本植物和锦带、木槿、蔷薇、迎春、紫薇、沙地柏6种灌木植物。同时对边坡提出锦带+黑麦草+紫花苜蓿、蔷薇+高羊茅+黑麦草的绿化方案,对互通区提出高羊茅+紫花苜蓿+波斯菊、黑麦草+波斯菊+紫花苜蓿、高羊茅+黑麦草+紫花苜蓿的绿化方案。研究成果可供类似工程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公路 陇南地区 路域生态修复 层次分析法 植物种类 组配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熵值法和信息量模型的公路路域地质灾害敏感性研究
3
作者 王林 贾兴利 周吴啸 《公路工程》 2024年第2期152-157,共6页
为探讨浙江省高速公路路域范围内地质灾害分布规律,应用熵值理论和信息量法,基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平台,选取地面高程、降雨量、植被覆盖度等指标进行分析,并对高速路域进行敏感性评价。结果表明,浙江省高速公路路域灾害主要分布在西南... 为探讨浙江省高速公路路域范围内地质灾害分布规律,应用熵值理论和信息量法,基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平台,选取地面高程、降雨量、植被覆盖度等指标进行分析,并对高速路域进行敏感性评价。结果表明,浙江省高速公路路域灾害主要分布在西南部山区,并以滑坡为主;灾害面积比基本随地面高程、地表坡度、地表起伏度、降雨量、植被覆盖度的增加呈增长趋势,随与河流距离的增加呈减小趋势;对高速公路路域2 km内灾害敏感性进行分级后,极高敏感区、高敏感区、中敏感区、低敏感区、极低敏感区分别占比3.56%、31.09%、45.35%、19.72%、0.28%,路域高敏感区主要分布于浙江省西南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路工程 敏感性 熵值法 信息量 地质灾害 路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态恢复的西南山区高速公路路域景观设计——以巫镇高速公路为例
4
作者 唐铀钧 张鑫 《公路交通技术》 2024年第3期166-170,共5页
我国西南山区高速公路普遍存在桥隧比大,土建创面大,视觉感受差,景观不连续等问题。巫镇高速线位穿山跨沟,多为桥隧相接和隧道群,针对巫镇高速沿线现状,中分带、隧道、互通、路侧边坡特点,提出相应的生态恢复方案,并采用自然恢复、人工... 我国西南山区高速公路普遍存在桥隧比大,土建创面大,视觉感受差,景观不连续等问题。巫镇高速线位穿山跨沟,多为桥隧相接和隧道群,针对巫镇高速沿线现状,中分带、隧道、互通、路侧边坡特点,提出相应的生态恢复方案,并采用自然恢复、人工种植、生态袋绿化+喷播有机材绿化等方法,在满足车辆顺畅、安全通行的基本要求上,运用接近自然、无强烈人工痕迹的绿化方式来缓解公路与环境的冲突,保护和恢复路域生态自然,达到自然景观与再造景观的和谐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恢复 路域景观 山区高速公路 景观绿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氢储能与需求响应的路域综合能源系统规划方法
5
作者 梁俊鹏 张高航 +3 位作者 李凤婷 解超 韩璐 张怿宁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4918-4927,I0027,I0028,I0029,I0030,I0031,共15页
随着高速服务区汽车电-氢充能需求及自身多能源消耗需求增加,构建路域综合能源系统能够满足多能需求并提升风光的接纳能力。为此,提出一种计及氢储能与需求响应的高速公路路域综合能源系统规划方法。首先,分析电解槽、氢燃料电池、空调... 随着高速服务区汽车电-氢充能需求及自身多能源消耗需求增加,构建路域综合能源系统能够满足多能需求并提升风光的接纳能力。为此,提出一种计及氢储能与需求响应的高速公路路域综合能源系统规划方法。首先,分析电解槽、氢燃料电池、空调等多能源转换及储氢设备能量流动的基础上,构建路域综合能源系统框架;其次,利用蒙特卡洛方法模拟路域内汽车无序充能行为,同时引入需求响应与氢储能挖掘电-热(冷)-氢负荷的调节潜力;然后,以经济性、稳定性和用户舒适性最优为目标构建路域综合能源系统多目标规划模型,利用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non-dominated sorting genetic algorithm II,NSGA-II)和商业求解器Gurobi进行求解,并通过仿真验证了其有效性;最后结果表明,引入氢燃料电池和需求响应后,风光消纳率得以提升,风电、光伏投建容量上升4.45%、12.24%,系统总成本降低17.27%。引入多目标规划方法后,兼顾系统的稳定性、经济性与用户舒适性,系统稳定性提高了0.26%,系统总成本提高4.26%,负荷用户舒适性降低0.09%,可为含氢储能的路域综合能源系统资源规划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域综合能源系统 经济性 稳定性 舒适性 氢储能 需求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树种组成对成都绕城高速路域不同人工林群落物种多样性的影响
6
作者 陈波兰 白一术 +3 位作者 唐岚 陈辉琴 魏俊德 郝建锋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34-643,共10页
【目的】探究乔木树种组成及林分因子对不同路域人工林群落物种多样性的影响,为成都路域人工林营造与管理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典型样地法对成都绕城高速路域现种植的5种不同树种组成人工林群落(Ⅰ,加杨纯林;Ⅱ,樟树、加杨混交林;Ⅲ,... 【目的】探究乔木树种组成及林分因子对不同路域人工林群落物种多样性的影响,为成都路域人工林营造与管理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典型样地法对成都绕城高速路域现种植的5种不同树种组成人工林群落(Ⅰ,加杨纯林;Ⅱ,樟树、加杨混交林;Ⅲ,樟树纯林;Ⅳ,樟树、巨桉混交林;Ⅴ,巨桉纯林)的林分因子及林下植被物种多样性进行全面调查。【结果】(1)研究区共记录林下植物190种,隶属于71科131属。林下记录到植物科属种数量均为草本层多于灌木层,其中樟树纯林记录到的林下物种数最多。(2)构树(Broussonetia papyrifera)和葎草(Humulus scandens)重要值占比大,分别占据不同人工林群落灌木层与草本层的优势地位。(3)樟树纯林的灌木物种丰富度指数(D)显著高于其他群落(P<0.05);草本层的Shannon-Wiener指数(H)、Simpson指数(H')和D指数大小变化趋势一致,表现为群落Ⅲ>Ⅳ>Ⅰ>Ⅱ>Ⅴ,其中樟树纯林的H指数显著高于樟树、巨桉混交林外其他群落(P<0.05)。(4)乔木层平均冠幅与灌木层的D指数和H指数、草本层的H指数、H'指数、D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Jsw)均呈显著正相关(P<0.01),与灌木层的H'指数和Jsw指数均呈显著负相关(P<0.01);乔木层平均枝下高与灌木层的H指数、H'指数、D指数、Jsw指数均呈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乔木层的树种组成、平均枝下高和平均冠幅显著影响路域人工林群落的物种多样性,因此,选择合适树种并定期修枝管理,有利于路域人工林乔灌草群落结构的形成和林下植被物种多样性维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种组成 路域人工林 林下植被 林分因子 物种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雪剂对路域植物和土壤的影响及其耐性植物筛选
7
作者 李志平 方明 +5 位作者 杨智 陈茂阳 余文婕 岳建伟 李素清 李瑞金 《草原与草坪》 CAS CSCD 2024年第5期158-165,共8页
【目的】研究融雪剂对路域植物群落优势种及其根际土壤的影响,并筛选耐性植物。【方法】在太原市某道路两侧,进行植物样方调查,对植物及根际土壤样本采集。测定路域植物根际土壤含盐量、土壤酶活性、植物叶和根中抗逆性指标。【结果】1... 【目的】研究融雪剂对路域植物群落优势种及其根际土壤的影响,并筛选耐性植物。【方法】在太原市某道路两侧,进行植物样方调查,对植物及根际土壤样本采集。测定路域植物根际土壤含盐量、土壤酶活性、植物叶和根中抗逆性指标。【结果】1)与对照组(低盐)比,融雪剂组(高盐)植物群落优势种根际土壤蔗糖酶、过氧化氢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下降,且与含盐量呈负相关。融雪剂组优势种根际土壤脲酶活性降低,但与含盐量无相关性。土壤含盐量大小顺序为女贞>草地早熟禾>堪察加景天>冬青>刺槐;2)融雪剂组植物叶中叶绿素含量比对照组低,丙二醛含量比对照组高。融雪剂组堪察加景天和女贞叶和根中丙二醛含量低于冬青和草地早熟禾。脯氨酸和可溶性蛋白含量融雪剂组冬青叶中比对照组低,而女贞叶中含量比对照组高。【结论】融雪剂对植物叶绿素合成、抗寒、抗氧化和细胞保水性有不良影响,且对路域土壤有不利影响。堪察加景天和女贞植物抗逆性高于冬青和草地早熟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融雪剂 路域 土壤 抗逆性 耐性植物 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路学”到“路域学”——人类学视域下的聚落与交通 被引量:1
8
作者 周大鸣 公秋旦次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6-35,153,共11页
道路的形成与人类生存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对于人类社会文化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流动与连接作用,与人类社会是一种相互建构的关系。围绕人类学对中国现代道路交通的研究,回顾有关近代中国道路交通文献,对近十年来国内兴起的“路学”研究动... 道路的形成与人类生存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对于人类社会文化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流动与连接作用,与人类社会是一种相互建构的关系。围绕人类学对中国现代道路交通的研究,回顾有关近代中国道路交通文献,对近十年来国内兴起的“路学”研究动态进行了阶段性的阅读和反思。一方面,相关研究者们分别从国家在场、聚落变迁、空间生产、边界以及理论建构等问题对道路交通展开了一系列的讨论,呈现出国内人类学道路研究多元化的景象;另一方面,“路学”研究目前为止未能建立起系统的理论与方法,仍处在探索的状态。针对目前道路研究的困境,提出用“路域学”这一概念来试图推动道路研究的深度与广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交通 “路学” 路域学” 区域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鼬在吉林环长白山旅游公路路域活动的调查研究 被引量:12
9
作者 王云 朴正吉 +4 位作者 李麒麟 孔亚平 陈济丁 刘龙 赵世元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66-169,共4页
2008年11~12月,采用样线法对环长白山旅游公路改扩建工程全线路域200m范围内黄鼬活动情况进行了3次调查。调查结果显示:K10~K45路段黄鼬穿越公路较多;黄鼬穿越公路频率与路域植被类型和雪被深度有密切的关系;黄鼬已经开始利用涵洞穿... 2008年11~12月,采用样线法对环长白山旅游公路改扩建工程全线路域200m范围内黄鼬活动情况进行了3次调查。调查结果显示:K10~K45路段黄鼬穿越公路较多;黄鼬穿越公路频率与路域植被类型和雪被深度有密切的关系;黄鼬已经开始利用涵洞穿越公路;公路对黄鼬具有吸引效应,影响域范围约为50m。为此提出了相应的保护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鼬 长白山 公路 路域活动 道路影响域 路域生态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的旅游公路路域生态敏感性分析——以张北草原天路东线为例
10
作者 刘智豪 张鑫 《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3期80-85,共6页
以张北县草原天路为对象,采用地理信息系统和AHP层次分析法进行研究,对其路侧5 km范围内的生态敏感性进行了单因子分析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草原天路路域各级生态敏感性面积比较接近,位置分布存在明显特点:不敏感区占比11.38%,面积为75... 以张北县草原天路为对象,采用地理信息系统和AHP层次分析法进行研究,对其路侧5 km范围内的生态敏感性进行了单因子分析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草原天路路域各级生态敏感性面积比较接近,位置分布存在明显特点:不敏感区占比11.38%,面积为75.45 km^(2),其余四级敏感区面积相似,占比均在22%左右,其中中敏感区所占面积最大,为150.17 km^(2),占比22.65%,中低敏感区域主要集中在西段北侧,高敏感及以上主要集中在公路东段。通过量化分析得出的各级敏感区分布特点和占比结果,可为草原天路的旅游建设规划和生态保护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域景观 生态敏感性 旅游公路 层次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路域整治 全面提升——陕西绥定开展汛前路域整治活动
11
作者 王雪(文/图) 《中国公路》 2024年第12期68-70,共3页
5月,陕西交通控股集团绥定分公司(以下简称“绥定分公司”)开展全路域公路安全隐患及汛前专项排查活动,以徒步排查为主,科技排查为辅,确保隐患排查一处不漏,路域环境得到全面提质。进入5月份,走进G20青银高速绥定段,一片大干快上的景象... 5月,陕西交通控股集团绥定分公司(以下简称“绥定分公司”)开展全路域公路安全隐患及汛前专项排查活动,以徒步排查为主,科技排查为辅,确保隐患排查一处不漏,路域环境得到全面提质。进入5月份,走进G20青银高速绥定段,一片大干快上的景象映入眼帘。这里的绿植满眼苍翠,道路两旁整齐划一的杨树在夏风中摇曳,通行的车辆如云穿梭。此时,绥定分公司正值路域通行环境大整治的关键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患排查 路域 G20 关键期 安全隐患 全面提升 陕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公路企业路域经济转型发展研究
12
作者 薛毅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24年第18期77-79,88,共4页
随着国家高速公路网建设日渐成熟、高速公路里程趋于饱和,高速公路企业投资建设收益将逐步减少;同时,在国家大力推行运输“公转铁”和“未来公路发展坚持以非收费公路为主”的政策叠加下,高速公路企业通行费收入将面临巨大考验。文章重... 随着国家高速公路网建设日渐成熟、高速公路里程趋于饱和,高速公路企业投资建设收益将逐步减少;同时,在国家大力推行运输“公转铁”和“未来公路发展坚持以非收费公路为主”的政策叠加下,高速公路企业通行费收入将面临巨大考验。文章重点分析了高速公路路域经济发展的内涵、必要性,并针对性地介绍了服务区、综合能源、物流、广告、光伏发电、物资建材、沿线资源开发等路域经济业务的发展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公路 路域经济 服务区 综合能源 通道物流 广告传媒 光伏发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路域生态环境保护在高速公路建设中的应用分析
13
作者 刘峻华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工程技术》 2024年第12期053-056,共4页
高速公路建设中通常需要伴随大规模土石方开挖,不仅会破坏周围植被,还会对当地生态系统造成干扰,在一些生态敏感区更是如此。为应对这些挑战,减少生态破坏,实现绿色发展,必须科学规划路线,采用低碳节能施工技术并加强运营期环境保护管... 高速公路建设中通常需要伴随大规模土石方开挖,不仅会破坏周围植被,还会对当地生态系统造成干扰,在一些生态敏感区更是如此。为应对这些挑战,减少生态破坏,实现绿色发展,必须科学规划路线,采用低碳节能施工技术并加强运营期环境保护管理。为此,本研究以某高速公路为例,总结了该高速公路在二十年的规划、建设及运营过程中采用的各项生态环境保护策略,从路线规划、施工技术到养护管理的全生命周期视角,系统探讨了生态保护措施的实施方法,为全国高速公路生态保护提供了可参考的实践经验。这些措施不仅体现了绿色发展理念,还为提升交通基础设施的可持续性做出了重要贡献,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公路 路域 生态环境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公路路域土壤质量退化演变的研究 被引量:35
14
作者 余海龙 顾卫 +2 位作者 姜伟 张春禹 刘永兵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95-198,共4页
由于道路建设,原有土壤被扰动,形成了一种新的人为土-路域土壤。文章对路域土壤的成因和特点进行了阐述,并以呼集高速公路卓资段的实例来说明路域土壤的特点。研究分析了路域土壤的理化特性,土壤污染特征。结果表明:路域土壤形成过程中... 由于道路建设,原有土壤被扰动,形成了一种新的人为土-路域土壤。文章对路域土壤的成因和特点进行了阐述,并以呼集高速公路卓资段的实例来说明路域土壤的特点。研究分析了路域土壤的理化特性,土壤污染特征。结果表明:路域土壤形成过程中,土壤的粉沙粘粒含量、有机质和养分含量趋于下降、pH值趋于升高;土壤理化性质的恶化是土壤粉沙粘粒和有机质被道路建设所影响的结果,进而造成土壤粗粒化,并且路域内部有潜在土壤污染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域 土壤理化性质 重金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公路路域绿化护坡植物的生态区划与选择 被引量:16
15
作者 董世魁 崔保山 +3 位作者 刘世梁 刘杰 朱建军 姚维科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038-1046,共9页
在参考前人研究工作的基础上,以水热因素的地域分异规律为依据,以整体植被景观为参照,以局部环境背景为基础,以有利于公路建设、参考行政区划确定区域界线的原则,将云南全省公路路域分为滇西北北温带寒温针叶林、亚高山草甸区等7个区,... 在参考前人研究工作的基础上,以水热因素的地域分异规律为依据,以整体植被景观为参照,以局部环境背景为基础,以有利于公路建设、参考行政区划确定区域界线的原则,将云南全省公路路域分为滇西北北温带寒温针叶林、亚高山草甸区等7个区,西部高山峡谷杉木林、稀疏灌木草丛亚区等17个亚区,德钦维西长苞冷杉、川滇杜鹃、白刺花、扭黄茅、狐茅小区等30个小区.一级分区的7大生态地理单元从宏观上反映了云南全省从东到西、从南到北气候和植被类型的经向、纬向地带性及各生态区域的海拔梯度、地貌特点及土壤类型;二级分区的17个亚区综合反映了一级分区内局部生境的地形地貌特征及微地形环境影响下的植物组合类型;三级分区的30个小区概括反映了全省地县市级行政区域界限与主要护坡绿化植物分布区域的叠合关系.根据植物物种的生态适应性和物种特性,甄别选择了适于不同生态小区环境背景下生长的乔、灌、草等绿化护坡植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省 路域分区 植被恢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公路路域扰动土壤及其生态管理 被引量:16
16
作者 李宗禹 黄岩 +2 位作者 刘昕 胡红雨 李传生 《公路交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55-159,共5页
根据宁合高速公路陇西互通立交环境工程建设的系统研究成果 ,研究分析评价了陇西立交绿化区扰动土壤理化性质、恢复植被对扰动土壤的水保与改土效应、自然与人工恢复植被的生物量与养分积累、恢复植被改良扰动土壤性质、恢复植被物质流... 根据宁合高速公路陇西互通立交环境工程建设的系统研究成果 ,研究分析评价了陇西立交绿化区扰动土壤理化性质、恢复植被对扰动土壤的水保与改土效应、自然与人工恢复植被的生物量与养分积累、恢复植被改良扰动土壤性质、恢复植被物质流。在此基础上对扰动土壤生态管理的原则进行了探讨和论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公路 路域 扰动土壤 生态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路域生态系统建设原则 被引量:23
17
作者 秦志斌 刘朝晖 +1 位作者 李宇峙 边耀璋 《公路交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152-154,共3页
阐述了路域生态系统的形成,分析了路域生态系统内生物因子和非生物因子的特点,总结了路域生态系统的环境功能。针对我国高速公路路域生态系统环境状况、生态绿化存在的问题,从生态系统平衡和生态环境保护的角度,提出了路域生态系统建设... 阐述了路域生态系统的形成,分析了路域生态系统内生物因子和非生物因子的特点,总结了路域生态系统的环境功能。针对我国高速公路路域生态系统环境状况、生态绿化存在的问题,从生态系统平衡和生态环境保护的角度,提出了路域生态系统建设的三大基本原则,即整体性、最优化和可持续发展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域生态系统 整体性 最优化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公路路域土壤特性分析及其质量评价 被引量:8
18
作者 田红卫 黄志荣 +3 位作者 高照良 李永红 张小娟 李晶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9-64,共6页
为深入研究不同扰动方式对路域土壤理化特性的影响,及路域不同部位土壤的特性,以高速公路路基、路堑、弃渣场、路肩、取土场5个部位的土壤为研究对象,对采集土壤样品的理化指标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挖和填两种扰动方式对土壤质地... 为深入研究不同扰动方式对路域土壤理化特性的影响,及路域不同部位土壤的特性,以高速公路路基、路堑、弃渣场、路肩、取土场5个部位的土壤为研究对象,对采集土壤样品的理化指标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挖和填两种扰动方式对土壤质地影响不显著,含水量及容重表现为:挖方>填方>自然;路域不同部位土壤含水量、容重呈现出取土场>路堑>路基>路肩>弃渣场>自然,土壤有机质和全氮的含量呈现为:自然>路肩>路基>路堑>弃渣场>取土场;扰动土壤的有机质、全氮和速效钾含量低于自然土壤,速效磷和全磷含量高于自然土壤;扰动土壤的机质和全氮极显著相关,全氮与无机氮显著相关,与速效钾极显著相关、与速效磷负相关、容重和无机氮负相关;路域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缺乏,土壤肥力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域 土壤理化性质 高速公路 相关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雪剂在路域土壤中的累积、扩散及其对土壤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10
19
作者 余海英 孔亚平 +1 位作者 张科利 衷平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82-185,214,共5页
以我国吉林省多条常年使用融雪剂的高速公路为对象,研究了融雪剂成分在路域土壤中的累积、扩散及其对土壤相关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道路使用氯盐型融雪剂后,路域土壤表层(0-20cm)的酸碱性、电导率及盐分离子的组成均有明显变化,... 以我国吉林省多条常年使用融雪剂的高速公路为对象,研究了融雪剂成分在路域土壤中的累积、扩散及其对土壤相关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道路使用氯盐型融雪剂后,路域土壤表层(0-20cm)的酸碱性、电导率及盐分离子的组成均有明显变化,总体呈电导率增加,Na+、Cl-的含量及比例上升的趋势,其中以道路隔离带土壤的变化量最为显著,并已表现出明显的盐化及钠质化趋势。(2)融雪剂对当地路域土壤的影响范围为距路基3m范围内,在此范围内土壤电导率及主要盐分离子Na+、Cl-的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土壤。各离子成分在土壤剖面的迁移、分布无明显规律性,其原因主要与土壤本身的理化特性及环境条件如降雨量等因素有关。(3)融雪剂成分在路域土壤中的大量蓄积改变了土壤的自然物质组成,其中Na+、Cl-的累积是影响土壤理化性质的主要因子,一方面其含量的增加可引发土壤的盐化、酸化、钠质化以及土壤结构的破坏,同时,Na+浓度的提高也加大了其余养分离子置换流失的可能,成为影响植物正常生长、降低土壤肥力和增加环境风险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融雪剂 路域土壤 累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韶赣高速公路(粤境段)建设对路域生态系统鸟类群落的影响 被引量:6
20
作者 李斌 马武昌 +3 位作者 陈建荣 薛伟 张可 栾晓峰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834-840,847,共8页
采用样线法对韶赣高速公路(粤境段)路域生态系统中的鸟类进行了连续一年的调查,并同施工前的鸟类调查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了该路段高速公路施工对鸟类群落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保护措施。鸟类是环境健康评价的良好指示物种,研究结果... 采用样线法对韶赣高速公路(粤境段)路域生态系统中的鸟类进行了连续一年的调查,并同施工前的鸟类调查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了该路段高速公路施工对鸟类群落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保护措施。鸟类是环境健康评价的良好指示物种,研究结果有助于加强高速公路建设过程中生物多样性的保护。研究结果显示:(1)本次调查共记录到鸟类10目28科55种,其中繁殖鸟45种(81.8%),非繁殖鸟10种(18.2%),具有保护价值的鸟类13种(23.64%),国家一级保护动物1种,黄腹角雉Tragopan caboti;(2)研究区域鸟类群落结构季节变化明显,雨季优于旱季,未受到高速公路施工的显著影响;(3)研究区域鸟类表现出明显的回避作用,主要原因为栖息地破坏,且单一生境类型和食性的鸟类的回避作用更显著;(4)鸟类在受到回避作用从影响区域迁出后,造成了生态位空缺,为适应性更强的鸟类进入该生境创造了条件。基于上述结论对路域生态系统鸟类保护提出以下建议:1)在道路施工期和运营期应尽快开展鸟类生境恢复和招引工作;2)尽可能减少高速公路施工占地面积,并避开鸟类生存敏感区;3)合理安排施工作业时间和工程进度,避免在鸟类繁殖季节进行高强度作业;4)应长期开展鸟类动态监测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公路 鸟类 施工 路域生态系统 群落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