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5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改良外踝上穿支皮瓣在跟骨术后软组织缺损中的应用
1
作者 詹义兵 李华 +1 位作者 靳朝国 熊怀风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1年第24期109-111,119,共4页
目的探讨改良外踝上穿支皮瓣在跟骨术后软组织缺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湖北省荆州市第三人民医院骨科收治的86例跟骨术后软组织缺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43例。参照... 目的探讨改良外踝上穿支皮瓣在跟骨术后软组织缺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湖北省荆州市第三人民医院骨科收治的86例跟骨术后软组织缺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43例。参照组患者给予传统皮瓣修复术,研究组患者给予改良外踝上穿支皮瓣修复术。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12个月足跟外形评分和术后指标。结果研究组患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6.98%)与参照组(11.6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12个月足跟外形评分的皮瓣颜色、皮瓣温度评分与参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12个月足跟外形评分的局部瘢痕与创面愈合分数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肿胀缓解时间和疼痛缓解时间均短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跟骨术后软组织缺损患者应用改良外踝上穿支皮瓣修复具有理想的修复效果,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缓解患者的疼痛和肿胀,值得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外踝上穿支皮瓣 修复 足跟 软组织缺损 跟骨术 应用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节镜下双通道U形减压联合跟骨骨刺切除术治疗慢性足跟疼痛的临床效果
2
作者 国晓明 田学林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5年第9期74-77,共4页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双通道U形减压联合跟骨骨刺切除治疗慢性足跟疼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在泗洪县中医院骨科接受手术治疗的22例慢性足跟疼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接受关节镜下双通道U形减压联合跟骨骨刺切除...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双通道U形减压联合跟骨骨刺切除治疗慢性足跟疼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在泗洪县中医院骨科接受手术治疗的22例慢性足跟疼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接受关节镜下双通道U形减压联合跟骨骨刺切除术治疗。观察手术效果,以及随访期间有无并发症发生、疾病复发。术前、术后2个月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与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评分系统评估患者的足跟疼痛程度及足部功能。结果22例患者均手术成功,跟踪随访12~15个月,平均(13.69±0.71)个月。术中、术后以及随访期间未发生神经血管损伤、切口感染及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也未见疾病复发。术后2个月,患者的VAS评分明显低于术前,AOFAS评分明显高于术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镜下双通道U形减压联合跟骨骨刺切除术治疗慢性足跟疼痛的效果令人满意,可以有效缓解足跟疼痛,并恢复足部功能,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足跟疼痛 关节镜 双通道U形减压 跟骨刺切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滑行截骨联合距下关节融合术治疗严重跟骨骨折畸形愈合 被引量:1
3
作者 田浩栋 刘亮 +1 位作者 胡东 鹿军 《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 CAS 2024年第4期36-39,共4页
目的 探究滑行截骨联合距下关节融合术治疗严重跟骨骨折畸形愈合的疗效。方法 从2018年1月至2022年1月,对西安交通大学附属红会医院收治的28例严重的跟骨骨折畸形愈合患者进行滑行截骨联合距下关节融合术。从受伤到接受截骨融合手术的... 目的 探究滑行截骨联合距下关节融合术治疗严重跟骨骨折畸形愈合的疗效。方法 从2018年1月至2022年1月,对西安交通大学附属红会医院收治的28例严重的跟骨骨折畸形愈合患者进行滑行截骨联合距下关节融合术。从受伤到接受截骨融合手术的平均间隔时间为(10.5±4.2)个月,通过踝与后足功能AOFAS评分及VAS视觉疼痛量表评估患者临床预后。记录骨愈合时间,测量并比较术前与末次随访时跟骨Pitch角、距骨倾斜角、后足力线角、距跟高度及跟骨宽度。结果 28例患者随访19~55个月,平均随访时间(32.8±11.8)个月。末次随访时,AOFAS评分及VAS评分较术前显著改善(P<0.001)。影像学评估中所有患者均实现骨性愈合,平均愈合时间(13.1±1.5)周。跟骨Pitch角、距骨倾斜角、后足力线角、距跟高度及跟骨宽度较术前有明显改善(P<0.001)。结论 跟骨滑行截骨联合距下关节融合术可以同时矫正多种畸形,是治疗严重跟骨骨折畸形愈合的有效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折畸形愈合 距下关节炎 距下关节融合 跟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针刀局部松解结合跟骨减压术治疗跟痛症临床观察 被引量:1
4
作者 杨好远 时磊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24年第1期143-145,共3页
目的:观察小针刀局部松解配合跟骨减压术治疗跟痛症的疗效。方法:70例分为两组,参照组用局部封闭治疗,小针刀组用小针刀局部松解配合跟骨减压治疗。结果:治疗后两组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均降低、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评分均升高,... 目的:观察小针刀局部松解配合跟骨减压术治疗跟痛症的疗效。方法:70例分为两组,参照组用局部封闭治疗,小针刀组用小针刀局部松解配合跟骨减压治疗。结果:治疗后两组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均降低、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评分均升高,且小针刀组VAS评分更低、AO-FAS评分更高(P<0.05)。与参照组比较小针刀组总有效率更高、复发率更低(P<0.05)。结论:小针刀局部松解配合跟骨减压术治疗跟痛症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痛症 小针刀局部松解 跟骨减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气温肾汤联合鲑降钙素注射液治疗跟骨骨折术后骨萎缩临床分析
5
作者 杨兴虎 刘马军 《贵州医药》 CAS 2024年第2期260-261,共2页
目的 分析益气温肾汤联合鲑降钙素注射液治疗跟骨骨折术后骨萎缩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9年2月至2021年12月无缘收治的跟骨骨折术后并发骨萎缩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行常规治疗,对照组患者予以... 目的 分析益气温肾汤联合鲑降钙素注射液治疗跟骨骨折术后骨萎缩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9年2月至2021年12月无缘收治的跟骨骨折术后并发骨萎缩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行常规治疗,对照组患者予以鲑降钙素注射液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益气温肾汤联合鲑降钙素注射液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2个月为一疗程。完成治疗后对两组患者进行临床疗效评估并行组间比较;对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结束后行骨萎缩主要症状如疼痛、肿胀、僵硬、压痛评分,并行组内及组间比较;对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进行统计并行组间比较。结果 (1)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2)两组患者治疗前疼痛、肿胀、僵硬、压痛评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完成治疗后,两组患者上述症状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3)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收集到严重不良反应,一般不良反应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益气温肾汤联合鲑降钙素注射液对跟骨骨折术后骨萎缩进行治疗,可有效促进骨萎缩临床症状改善,提升综合疗效率,且安全性高,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萎缩 益气温肾汤 鲑降钙素注射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注射用复方骨肽联合常规用药治疗跟骨骨折术后患者的效果
6
作者 郭彦耀 《中国民康医学》 2024年第13期65-67,共3页
目的:观察注射用复方骨肽联合常规用药治疗跟骨骨折术后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该院收治的62例跟骨骨折术后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术后常规用药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 目的:观察注射用复方骨肽联合常规用药治疗跟骨骨折术后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该院收治的62例跟骨骨折术后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术后常规用药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注射用复方骨肽治疗,比较两组小腿周径差、患肢肿胀度评分、血清骨代谢指标[骨钙素、骨碱性磷酸酶(BALP)]水平、炎性指标[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计数(WBC)]水平、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术后2周,血清骨钙素、BALP等血清骨代谢指标水平高于术后1 d,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两组小腿周径差、患肢肿胀度评分、CRP水平、WBC水平、VAS评分低于术后1 d,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期间,两组皮缘坏死、血肿、切口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注射用复方骨肽联合常规用药治疗跟骨骨折术后患者可提高其骨代谢指标水平,降低小腿周径差、患肢肿胀度评分、VAS评分以及炎性指标水平,效果优于单纯常规用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射用复方 跟骨 代谢 小腿周径 患肢肿胀度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术治疗67例跟骨骨折疗效观察及分析 被引量:6
7
作者 余林薪 段洪 +1 位作者 闵捷 张克强 《昆明医学院学报》 2009年第9期79-81,共3页
目的探讨切开复位跟骨解剖钢板内固定术、自体骨植骨术对跟骨骨折的治疗疗效.方法自2002年6月至2009年4月我科对67例SandersⅡ、Ⅲ、Ⅳ型骨折开展切开复位跟骨解剖钢板内固定加自体骨植骨术治疗跟骨骨折,术后建立随访机制,观察疗效.结... 目的探讨切开复位跟骨解剖钢板内固定术、自体骨植骨术对跟骨骨折的治疗疗效.方法自2002年6月至2009年4月我科对67例SandersⅡ、Ⅲ、Ⅳ型骨折开展切开复位跟骨解剖钢板内固定加自体骨植骨术治疗跟骨骨折,术后建立随访机制,观察疗效.结果本组病例中67例患者术前Bolher角15°±3°,术后为40°±4°(P<0.05),术前Gissane角90°±6°,术后130°±10°(P<0.05).发生并发症1例,为术后伤口皮肤坏死(坏死率为1.5%),经过换药后植皮治愈,并未留下后遗症.其余病人均甲级愈合.结论切开复位跟骨解剖钢板内固定术,自体骨植骨术治疗跟骨骨折能够取得显著疗效.术前充分有效的准备和手术医生对跟骨骨折的特点和基础解剖熟悉掌握以及手术注意和技巧是手术治疗成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 治疗 跟骨术后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康复护理联合红外线对跟骨骨折术后患者功能康复的影响
8
作者 陈文祝 陈雨鑫 《西藏医药》 2024年第2期128-129,共2页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联合红外线治疗仪对跟骨骨折术后患者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5月我院收治的跟骨骨折术后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0例)实施红外线治疗仪干预,观察组(40...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联合红外线治疗仪对跟骨骨折术后患者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5月我院收治的跟骨骨折术后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0例)实施红外线治疗仪干预,观察组(40例)于对照组基础上增加早期康复护理。对比分析两组疼痛程度、肿胀程度、足功能康复情况。结果干预后,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观察组(2.11±0.37),对照组(4.21±0.72)分(P<0.05);观察组肿胀程度(0.55±0.04),对照组(1.51±0.08)分(P<0.05);观察组AOFAS踝-后足评分(82.14±6.76)分,对照组(70.33±4.29)分(P<0.05)。结论在跟骨骨折术后患者中应用早期康复护理联合红外线治疗仪干预效果显著,能够缓解患肢肿胀程度,减轻术后疼痛,促进足功能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 红外线治疗 早期康复护理 足功能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氧治疗跟骨骨折术后切口血运障碍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1
9
作者 陈丽红 杨启菁 刘洪波 《实用骨科杂志》 2010年第11期819-821,共3页
目的观察高压氧治疗跟骨骨折术后切口局部血运障碍的疗效。方法共选取跟骨骨折内固定术后出现切口局部血运障碍的患者120例,将其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男5例,女7例;年龄1762岁,平均39.5岁。对照组男55例,女5例;年龄1858岁,平均38... 目的观察高压氧治疗跟骨骨折术后切口局部血运障碍的疗效。方法共选取跟骨骨折内固定术后出现切口局部血运障碍的患者120例,将其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男5例,女7例;年龄1762岁,平均39.5岁。对照组男55例,女5例;年龄1858岁,平均38岁。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即用抗生素、扩血管药、抗凝药,并行局部换药及对症处理),治疗组在上述基础上给予高压氧治疗。两组患者经10 d治疗后评定两组血运障碍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经分别治疗后,发现治疗组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高压氧治疗可提高跟骨骨折术后切口局部血液供应,改善局部缺氧状态,促进受损组织愈合,有效预防降低患部皮缘坏死,该疗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 高压氧 血运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不同镇痛方式在跟骨骨折患者术后镇痛中的比较 被引量:5
10
作者 苏丽 向芮 +3 位作者 刘颖 严娅岚 杨光 张兰 《四川医学》 CAS 2013年第11期1646-1648,共3页
目的 将连续坐骨神经阻滞镇痛与单次坐骨神经阻滞联合静脉自控镇痛用于跟骨骨折患者的术后镇痛,比较两种镇痛方式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40例ASAⅠ~Ⅱ级,年龄18~65岁,择期行跟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连续坐骨... 目的 将连续坐骨神经阻滞镇痛与单次坐骨神经阻滞联合静脉自控镇痛用于跟骨骨折患者的术后镇痛,比较两种镇痛方式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40例ASAⅠ~Ⅱ级,年龄18~65岁,择期行跟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连续坐骨神经阻滞组(CSB组),单次坐骨神经阻滞联合静脉自控镇痛组(SSB组),每组20例.CSB组采用连续神经阻滞套件,在神经刺激器引导下,进行经臀下入路的连续坐骨神经阻滞置管,术后连接镇痛泵持续泵注0.2%罗哌卡因进行连续镇痛.SSB组在神经刺激器引导下,进行经臀入路单次坐骨神经阻滞,术后采用静脉自控镇痛泵进行连续镇痛.观察术后2、8、24、48h静止和运动时疼痛评分和镇静评分,记录患者术后其它镇痛药物使用情况、患者及医生满意度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CSB组术后24h和48h的VAS评分(静止和运动)明显低于SS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3,P=0.048).CSB组术后杜冷丁的使用量明显低于SS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3);两组其余各观察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两种镇痛方式均可以提供满意的镇痛效果.与单次坐骨神经阻滞联合静脉自控镇痛相比,0.2%罗哌卡因经臀下入路连续坐骨神经阻滞可为跟骨骨折术后提供更加持久有效的镇痛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哌卡因 神经阻滞 静脉自控镇痛 跟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跟骨延长截骨术与跟骨骰骨楔骨截骨术治疗儿童柔韧性扁平足效果比较 被引量:9
11
作者 高雷 闫桂森 +1 位作者 郭源 王满宜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8期47-49,共3页
目的比较跟骨延长截骨术与跟骨骰骨楔骨截骨术(简称3C截骨术)治疗儿童柔韧性扁平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保守治疗无效、行手术治疗的柔韧性扁平足患儿28例(44足),其中行跟骨延长截骨术29足(跟骨延长组),跟骨骰骨楔骨截骨术15足(3C截骨组... 目的比较跟骨延长截骨术与跟骨骰骨楔骨截骨术(简称3C截骨术)治疗儿童柔韧性扁平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保守治疗无效、行手术治疗的柔韧性扁平足患儿28例(44足),其中行跟骨延长截骨术29足(跟骨延长组),跟骨骰骨楔骨截骨术15足(3C截骨组)。两组术前及术后6个月采用美国足踝医师学会制定的后足评分系统(ACFAS)评价后足功能(包括主观评分和客观评分);行足负重正位及侧位X线检查,测量正位及侧位跟骨距骨角、跟骨倾斜角、距舟覆盖角、正位及侧位距骨第一跖骨角。结果与术前比较,跟骨延长组和3C截骨组术后ACFAS主观评分均升高(P均<0.05);两组术后ACFAS主观、客观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术前比较,跟骨延长组术后正位及侧位跟骨距骨角均降低;两组术后距舟覆盖角、正位及侧位距骨第一跖骨角均降低,跟骨倾斜角均升高(P均<0.05)。跟骨延长组术后正位及侧位跟骨距骨角、距舟覆盖角均低于3C截骨组(P均<0.05)。结论跟骨延长截骨术和3C截骨术治疗柔韧性扁平足效果均较好,但前者对足部顺列的纠正效果优于后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韧性扁平足 跟骨延长截 跟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跟骨骨折术后伤口高负压引流瓶引流效果的观察与护理 被引量:2
12
作者 苗瑞杰 杜伟 +2 位作者 孙开艳 周俊莲 闫荣亮 《河北医药》 CAS 2011年第16期2545-2546,共2页
我院跟骨骨折以往使用的负压引流装置主要为一次性负压引流球,但其在引流,效果上存在一定的弊端。自2006年9月开始我科引进了一种新的负压引流装置——Drainobag真空负压引流瓶,应用于跟骨骨折患者术后。
关键词 Drainobag高负压引流瓶 负压引流 跟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跟骨Sanders Ⅱ型骨折应用中药内服联合外侧L形切口跟骨钢板内固定术治疗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6
13
作者 王庆丰 武理国 李哲明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765-1767,共3页
目的:探讨跟骨Sanders II型骨折患者应用中药内服联合外侧L形切口跟骨钢板内固定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骨科收治的58例跟骨Sanders II型骨折患者进行本次研究,并按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9例患者。对照组患者仅给... 目的:探讨跟骨Sanders II型骨折患者应用中药内服联合外侧L形切口跟骨钢板内固定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骨科收治的58例跟骨Sanders II型骨折患者进行本次研究,并按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9例患者。对照组患者仅给予外侧L形切口跟骨钢板内固定术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则采用中药内服联合外侧L形切口跟骨钢板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骨折恢复情况,手术前后X线片Bohler角的测量值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96.55%)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2.41%),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后Bohler角测量值(28.93±2.7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4.49±2.85),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并发症的总发生率(6.9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4.48%),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跟骨Sanders II型骨折患者应用中药内服联合外侧L形切口跟骨钢板内固定术治疗,临床疗效显著,患者恢复较快,并发症少,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Sanders II型 外侧L形切口跟骨钢板内固定 中药内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产骨外固定器联合跟骨截骨术对痉挛性马蹄内翻足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李斌 王家洪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9年第14期2023-2026,共4页
目的探讨国产骨外固定器联合跟骨截骨术对痉挛性马蹄内翻足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该院收治的100例痉挛性马蹄内翻足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与试验组,每组各5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跟骨截骨术治疗,... 目的探讨国产骨外固定器联合跟骨截骨术对痉挛性马蹄内翻足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该院收治的100例痉挛性马蹄内翻足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与试验组,每组各5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跟骨截骨术治疗,术后常规组患者采用石膏外固定,试验组患者采用国产骨外固定器llizarov进行固定。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踝-后足评分及踝关节背伸、跖屈主动活动度,并比较临床疗效,观察并发症发生情况及畸形复发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末次随访时的AOFAS踝-后足评分明显高于术前,试验组患者末次随访时AOFAS踝-后足评分明显高于常规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末次随访时的踝关节背伸、跖屈主动活动度明显大于术前,试验组患者末次随访时的踝关节背伸、跖屈主动活动度明显大于常规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临床疗效的优良率明显高于常规组患者(P<0.05);试验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随访期间无畸形复发,常规组患者有2例畸形复发。结论对痉挛性马蹄内翻足患者实施国产骨外固定器联合跟骨截骨术,可明显改善足部功能及踝关节活动度,提高临床疗效,且并发症少,畸形复发少,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产外固定器 跟骨 痉挛性马蹄内翻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的跟骨阻挡术治疗梿枷足23例随访报告 被引量:2
15
作者 杨洪 杨传铎 《武警医学》 CAS 2003年第11期654-656,共3页
目的 设计改良的踝后骨阻挡术治疗裢枷足。方法 取胖骨在踝后作制动的跟骨阻挡术。结果 本组随访23例,其中男9例,女14例,年龄16~25岁,平均18.9岁。随访时间最短4a,最长时间13a,平均8a。优良率为78.2%。结论用腓骨在踝后作制动的改良... 目的 设计改良的踝后骨阻挡术治疗裢枷足。方法 取胖骨在踝后作制动的跟骨阻挡术。结果 本组随访23例,其中男9例,女14例,年龄16~25岁,平均18.9岁。随访时间最短4a,最长时间13a,平均8a。优良率为78.2%。结论用腓骨在踝后作制动的改良的踝后骨阻挡术并发症明显减少,是治疗裢枷足的一种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跟骨阻挡 梿枷足 治疗 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不同缝合方法对跟骨骨折术患者愈合情况、伤口血运及并发症的影响 被引量:13
16
作者 梁耘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19年第5期163-166,共4页
目的探讨跟骨骨折术使用不同缝合方式对患者伤口愈合、血运及并发症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75例跟骨骨折患者资料,依据术后缝合方式将使用Allgrower-Donati和垂直褥式技术缝合患者分别纳入AD缝合组(n=40)和垂直褥式缝合组(n=35)。比较两... 目的探讨跟骨骨折术使用不同缝合方式对患者伤口愈合、血运及并发症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75例跟骨骨折患者资料,依据术后缝合方式将使用Allgrower-Donati和垂直褥式技术缝合患者分别纳入AD缝合组(n=40)和垂直褥式缝合组(n=35)。比较两组伤口愈合情况和血运变化、骨痂生长状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AD缝合组伤口愈合优良率高于垂直褥式缝合组;术后伤口肿胀、表皮水疱、皮缘色暗和皮肤温度低发生率低于垂直褥式缝合组(P<0.05);两组术后随着时间延长骨痂生长评分逐渐上升,且术后1、2、3月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D缝合组术后1、2、3月骨痂生长评分高于垂直褥式缝合组(P<0.05);AD缝合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垂直褥式缝合组(P<0.05)。结论跟骨骨折患者伤口缝合时使用Allgrower-Donati缝合技术,能够保护患者伤口血运,加快伤口愈合以及骨痂形成,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lgrower-Donati缝合技 垂直褥式缝合技 跟骨 伤口愈合 伤口血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跟骨钻孔减压术治疗跟痛症 被引量:17
17
作者 张艳荣 郑振泉 +1 位作者 刘俊莲 刘风林 《解剖与临床》 2005年第2期100-100,共1页
关键词 经皮跟骨钻孔减压 跟痛症 临床治疗方法 周围病变 封闭疗法 X线透视 回顾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跟骨骨折内固定术后并发症的防治体会 被引量:3
18
作者 秦志勇 《中国实用医药》 2010年第17期86-87,共2页
跟骨骨折多数为关节内骨折,近年来,关节内骨折现已基本趋向于切开复位异性钢板固定,虽然抗生素、影像技术、内固定和微创技术在迅速发展,但术后仍有出现皮瓣坏死、感染、神经损伤、骨性关节炎等并发症的发生,笔者回顾及随访自2006... 跟骨骨折多数为关节内骨折,近年来,关节内骨折现已基本趋向于切开复位异性钢板固定,虽然抗生素、影像技术、内固定和微创技术在迅速发展,但术后仍有出现皮瓣坏死、感染、神经损伤、骨性关节炎等并发症的发生,笔者回顾及随访自2006年1月至2009年12月对于切开复位异性钢板固定的35例42足患者完全随访,临床疗效基本满意,但并发症处理仍较棘手,现将治疗体会总结汇报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术后并发症 防治 体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熏洗治疗跟骨骨折术后距下关节僵硬临床观察 被引量:1
19
作者 林小永 余小冬 郑臣校 《新中医》 CAS 2016年第10期95-96,共2页
目的:观察中药熏洗治疗跟骨骨折术后距下关节僵硬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符合单侧SandersⅡ~Ⅲ跟骨骨折患者60例,随机分成2组各30例,2组患者均予外侧扩大切口切开复位异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组术后3周后加用本院制剂红栀洗剂熏洗患处... 目的:观察中药熏洗治疗跟骨骨折术后距下关节僵硬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符合单侧SandersⅡ~Ⅲ跟骨骨折患者60例,随机分成2组各30例,2组患者均予外侧扩大切口切开复位异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组术后3周后加用本院制剂红栀洗剂熏洗患处,对照组常规康复训练。观察2组临床疗效,并按照Maryland Foot Score标准进行患足功能评价。结果:足部功能恢复优良率治疗组为96.67%,对照组为90.00%;2组疗效比较,经Wilcoxon秩和检验,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术后3、6、12月,治疗组足功能评分均较对照组同时间段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红栀洗剂熏洗患足防治跟骨骨折术后距下关节僵硬疗效肯定,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 距下关节僵硬 红栀洗剂 中药熏洗
原文传递
腕踝针不同时间段干预在跟骨骨折术后疼痛中应用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王巧 宋晓征 司马海娟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18年第9期1736-1738,共3页
目的:评价腕踝针不同时间段干预在跟骨骨折术后疼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符合标准的15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Ⅰ组和观察Ⅱ组。每组各50例,3组患者均采用常规治疗护理方案,观察Ⅰ组、观察Ⅱ组患者分别于术后1h、6h开始应用腕踝针... 目的:评价腕踝针不同时间段干预在跟骨骨折术后疼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符合标准的15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Ⅰ组和观察Ⅱ组。每组各50例,3组患者均采用常规治疗护理方案,观察Ⅰ组、观察Ⅱ组患者分别于术后1h、6h开始应用腕踝针,观察术后镇痛效果。结果:对照组术后1h、6h、12h、24h各时间段的疼痛评分分别为(0.45±0.61)、(3.63±0.76)、(4.51±0.51)、(3.65±0.48);观察Ⅰ组术后1h、6h、12h、24h各时间段的疼痛评分分别为(0.75±0.52)、(2.96±0.71)、(2.31±0.72)、(1.67±0.56);观察Ⅱ组术后1h、6h、12h、24h各时间段的疼痛评分分别为(0.48±0.58)、(3.67±0.72)、(1.54±0.62)、(1.31±0.47),3组患者4个时间段疼痛评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80.28,P<0.01),观察Ⅰ组、观察Ⅱ组与对照组比较,疼痛评分均降低。结论:腕踝针可有效缓解跟骨骨折术后疼痛,术后6h干预效果优于术后1h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腕踝针 分时段 跟骨 疼痛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