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足尺柱承重模块化钢框架稳定承载力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曹轲 翟思源 +3 位作者 李国强 王卫永 吕一凡 陈琛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75-384,共10页
为研究竖向荷载作用下柱承重模块化钢框架的受力性能、破坏机理及模块间节点对结构整体受力性能的影响,进行了模块间节点静力受弯试验与足尺2层单跨模块化钢框架竖向静力加载试验,分别得到模块间节点的刚度属性及模块化钢框架的整体稳... 为研究竖向荷载作用下柱承重模块化钢框架的受力性能、破坏机理及模块间节点对结构整体受力性能的影响,进行了模块间节点静力受弯试验与足尺2层单跨模块化钢框架竖向静力加载试验,分别得到模块间节点的刚度属性及模块化钢框架的整体稳定承载力与破坏模式。最后,考察了模块间节点对模块化钢框架结构整体性能的影响,并验证了结构稳定承载力理论计算模型与数值分析模型。结果表明:模块间节点的半刚性属性对模块化钢框架的稳定承载力影响较大,设计时应加以考虑;竖向荷载作用下模块化钢框架破坏模式为上下层模块角柱整体失稳;子结构模型能够较好地计算柱承重模块化钢框架的整体稳定承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工程 半刚性节点 模块化钢框架 足尺静载试验 子结构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混凝土盾构管片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11
2
作者 齐明山 柳献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S01期55-60,共6页
为了研究纤维混凝土混合配筋盾构管片的力学性能,对普通钢筋混凝土盾构管片和纤维混凝土混合配筋盾构管片进行了足尺静载试验研究。基于裂缝宽度控制与承载力控制的双原则,设计了多组不同降筋比例的混合配筋纤维混凝土管片并进行了管片... 为了研究纤维混凝土混合配筋盾构管片的力学性能,对普通钢筋混凝土盾构管片和纤维混凝土混合配筋盾构管片进行了足尺静载试验研究。基于裂缝宽度控制与承载力控制的双原则,设计了多组不同降筋比例的混合配筋纤维混凝土管片并进行了管片纯弯试验,以获得纤维混凝土混合配筋管片在受弯时的力学性能。与普通钢筋混凝土管片相比,同样钢筋配筋面积情况下,纤维混凝土混合配筋管片的0.20 mm裂缝宽度对应弯矩、屈服弯矩、极限弯矩均有明显的提高,刚度也有明显的提升。降筋后的纤维混凝土管片0.20 mm裂缝宽度对应弯矩与极限弯矩以及刚度上均能够达到降筋前的普通钢筋混凝土管片的承载力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混凝土 足尺静载试验 盾构隧道管片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均布荷载作用下密拼缝叠合板受力机理及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任彧 杨昱幸 +1 位作者 徐沛韬 廖飞宇 《建筑结构》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7期119-126,共8页
叠合板密拼缝的存在是改变板件受力传递模式的重要因素。为研究密拼缝对板支反力传递路径的影响,考虑不同长宽比和不同密拼缝数量两个变化参数的影响,设计了6块叠合板试件进行足尺静载试验,其中4块为密拼缝叠合板,2块为现浇板件。试验... 叠合板密拼缝的存在是改变板件受力传递模式的重要因素。为研究密拼缝对板支反力传递路径的影响,考虑不同长宽比和不同密拼缝数量两个变化参数的影响,设计了6块叠合板试件进行足尺静载试验,其中4块为密拼缝叠合板,2块为现浇板件。试验对试件刚度、挠度、裂缝破坏模态及支座反力分布进行了研究和对比,通过ABAQUS有限元软件运用混凝土塑性损伤模型对试验板件进行校准对比分析。结合试验数据及有限元分析结果,指出了密拼缝叠合板在拼缝处的载荷分布以及拼缝影响下的板件破坏模态。研究表明:双拼缝板的整体破坏形式仍趋于双向板受荷下的破坏形式。总体而言,密拼缝板设计中可运用现行双向板设计原理对板件进行保守设计及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拼缝 叠合板 足尺静载试验 受力性能 失效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板连接及接驳器连接的支撑-腰梁-地下连续墙节点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麦家儿 卢晓智 +1 位作者 何冠鸿 裴行凯 《建筑结构》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4期130-135,共6页
提出了一种能够适用于内支撑系统的装配式地铁车站施工方案,并对其支撑、腰梁及地下连续墙节点进行了静载足尺试验,对比了腰梁与连续墙之间采用钢板连接及接驳器连接两种不同连接方式下节点的整体力学性能。结果表明:采用两种不同连接... 提出了一种能够适用于内支撑系统的装配式地铁车站施工方案,并对其支撑、腰梁及地下连续墙节点进行了静载足尺试验,对比了腰梁与连续墙之间采用钢板连接及接驳器连接两种不同连接方式下节点的整体力学性能。结果表明:采用两种不同连接方式的节点最终破坏方式较接近,首先均是支撑顶部的受力钢筋发生受拉屈服,随着悬臂端荷载增大,在正应力及剪应力的作用下支撑底部的混凝土达到双轴抗压强度,混凝土发生破坏,试件失效;钢板连接节点的水平钢板能够较好地协调不同位置处钢筋的应力并且提供更高的承载力和更好的延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配式地铁车站 节点力学性能 钢板连接 接驳器连接 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柱承重模块化钢框架抗侧刚度足尺试验与理论计算方法研究 被引量:11
5
作者 曹轲 翟思源 +4 位作者 李国强 王卫永 吕一凡 陈琛 刘青 《建筑结构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1期55-61,共7页
作为高度集成的预制装配化建筑形式之一,柱承重箱式模块化钢结构建筑因成本低、效率高和节能环保等优势成为工业化建筑结构的发展热点。为得到该类结构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的受力性能,提出基于D值法的修正分析方法,并对足尺双层单跨柱承重... 作为高度集成的预制装配化建筑形式之一,柱承重箱式模块化钢结构建筑因成本低、效率高和节能环保等优势成为工业化建筑结构的发展热点。为得到该类结构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的受力性能,提出基于D值法的修正分析方法,并对足尺双层单跨柱承重箱式模块化钢结构进行水平荷载作用下的受力性能试验,得到了结构的整体抗侧刚度,分析了加载过程中结构的受力和变形特征,提出了结构在水平静力荷载作用下的简化分析模型,并对其准确性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柱承重箱式模块化钢结构能够较好地抵抗水平荷载作用,在达到现行规范要求的柱顶位移限值时节点未出现明显破坏;采用简化分析模型能够快速地计算箱式模块化钢结构的抗侧刚度,其结果比传统理论计算方法的更为精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柱承重式箱式模块化建筑钢结构 水平荷 足尺静载试验 简化分析模型 抗侧刚度
原文传递
纤维混凝土对深埋调蓄盾构隧道管片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张金生 庄欠伟 +1 位作者 李东 张弛 《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758-768,共11页
以上海苏州河段深埋调蓄盾构隧道工程为背景,采用多功能回型框架试验系统对3组不同纤维混凝土和1组无纤维混凝土浇筑的管片梁和管片接头进行足尺静载试验,探究了3种纤维混凝土对深埋调蓄盾构隧道管片力学性能的影响.管片梁试验结果表明... 以上海苏州河段深埋调蓄盾构隧道工程为背景,采用多功能回型框架试验系统对3组不同纤维混凝土和1组无纤维混凝土浇筑的管片梁和管片接头进行足尺静载试验,探究了3种纤维混凝土对深埋调蓄盾构隧道管片力学性能的影响.管片梁试验结果表明:合成纤维可以提高混凝土的抗拉能力,在内水压达到0.5 MPa时不同纤维可使钢筋应力降低8%-22%不等;合成纤维可以有效延缓裂缝的出现并抑制其发展,其中Barchip纤维管片裂缝宽度降低了40%,同维纤维降低了20%,钢纤维降低了28%.管片接头试验结果表明:合成纤维可以提高接头试件的整体刚度,其中Barchip纤维提高了24%,同维纤维提高了10%,钢纤维提高了17%;合成纤维混凝土可以有效降低接头受压区在螺栓屈服时出现碎角破坏的程度.总体而言,Barchip纤维在抑制裂缝发展和提高管片和接头整体刚度等方面的表现均优于钢纤维,而同维纤维在相关方面的表现则劣于钢纤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混凝土 足尺静载试验 管片接头 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烧结主厂房深层强夯置换复合地基处理
7
作者 张世祖 张业彬 《工程建设》 2014年第1期21-24,共4页
在某烧结工程中,采用了深层强夯置换复合地基处理,利用现场的高炉钢渣作填料,强夯成钢渣桩与周围地基土共同承担基础荷载的复合地基。比传统的强夯地基处理深度更深,能改善深层的软弱下卧层土的工程特性;就地取材,变废为宝,既解决了钢... 在某烧结工程中,采用了深层强夯置换复合地基处理,利用现场的高炉钢渣作填料,强夯成钢渣桩与周围地基土共同承担基础荷载的复合地基。比传统的强夯地基处理深度更深,能改善深层的软弱下卧层土的工程特性;就地取材,变废为宝,既解决了钢渣的转运堆放问题,又降低了工程造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夯置换 复合地基 钢渣 深层处理指标 足尺静载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州镇湖生态城游客咨询服务中心Y形铸钢节点力学性能研究
8
作者 陈军 许峰 张国樑 《钢结构》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47-51,共5页
针对镇湖生态城游客咨询服务中心采用的Y形铸钢节点,为了验证其在不利荷载组合作用下的安全性,选择其中3个代表性节点进行足尺静载试验和有限元分析,研究其承载力、刚度和应力分布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实际不利荷载工况下,所有Y形铸钢... 针对镇湖生态城游客咨询服务中心采用的Y形铸钢节点,为了验证其在不利荷载组合作用下的安全性,选择其中3个代表性节点进行足尺静载试验和有限元分析,研究其承载力、刚度和应力分布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实际不利荷载工况下,所有Y形铸钢节点试件均处在线弹性受力状态,且试验测试最大应力分别为156,121,94 MPa,而数值模拟得到的屈服承载力接近设计强度的2.0,2.4,3.6倍,即试件工程应用具有足够的安全冗余度;试验和数值模拟均显示铸钢节点具有较大的刚度,能较好满足"强节点"的抗震设计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形铸钢节点 足尺静载试验 有限元分析 安全冗余度 强节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