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9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城市轨道交通快慢车越行模式研究
1
作者 陈阳 陈福贵 温念慈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9-155,共7页
快慢车模式在国内城市轨道交通中实践应用已较为普遍,但关于快车在越行站的2种越行模式研究还存在一定不足。基于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运营案例分析,通过优化并建立既定停站和越行站方案下的系统能力计算公式,并结合运行图铺画验证,系统论证... 快慢车模式在国内城市轨道交通中实践应用已较为普遍,但关于快车在越行站的2种越行模式研究还存在一定不足。基于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运营案例分析,通过优化并建立既定停站和越行站方案下的系统能力计算公式,并结合运行图铺画验证,系统论证了2种越行模式在系统能力、运行效率及越行站设置等方面的具体差异和适应条件。研究结果表明,从功能和成本角度考虑,越行站宜设置为双岛四线、高架站方案;快车不停站越行模式是慢车待避时间更短、系统能力损失更少、越行站设置数量更少的方案,适合在设计阶段采用;同时考虑到设计与实际客流特征可能存在差异,也提出在运营阶段调整为快车停站再越行模式的影响及相应措施。相关成果可为快慢车模式的设计和运营提供有效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快慢车模式 越行模式 系统能力 运营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既有地铁线非站站停列车开行方案与越行站设置协同优化研究
2
作者 李团社 李宇迪 +1 位作者 吕苗苗 唐佳乐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79-189,共11页
研究既有地铁非站站停列车开行方案和越行站设置协同优化对提高线路通过能力和运输效率具有重要意义。将非站站停列车开行方案编制与越行站设置协同考虑,出行乘客以出行OD分类,构建以企业运营成本、乘客出行成本以及列车越行成本最低为... 研究既有地铁非站站停列车开行方案和越行站设置协同优化对提高线路通过能力和运输效率具有重要意义。将非站站停列车开行方案编制与越行站设置协同考虑,出行乘客以出行OD分类,构建以企业运营成本、乘客出行成本以及列车越行成本最低为目标的既有地铁线非站站停列车开行方案优化模型,考虑线路通过能力及快车停靠等约束,依据模型特点选用遗传模拟退火算法进行模型求解。以西安地铁14号线为例验证构建模型有效性,求解结果表明:与传统的站站停运营组织模式相比,乘客总在车时间降低29.84%,企业运营成本降低4.33%,车底购置成本降低5.23%,同时讨论不同越行站位置选择对企业运营成本的影响,为轨道公司实施非站站停运营组织模式及相关车站改造提供决策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站站停运营组织模式 列车开方案 越行站改造 协同优化 遗传模拟退火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市域快轨快慢车模式越行节省时间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高国飞 杜港德 闫亚娜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65-73,共9页
不同于地铁制式,市域快轨是轨道交通建设为满足通勤化、大运量、快速度需求发展到一定阶段产生的新型式,其快慢车运营模式势在必行。为此,在既有研究的基础上,综合考虑运营模式、越行速度、越行站站型、道岔型号等因素,对市域快轨快慢... 不同于地铁制式,市域快轨是轨道交通建设为满足通勤化、大运量、快速度需求发展到一定阶段产生的新型式,其快慢车运营模式势在必行。为此,在既有研究的基础上,综合考虑运营模式、越行速度、越行站站型、道岔型号等因素,对市域快轨快慢车运营模式下的越行节省时间计算方法展开研究,形成计算方法。以国内某市域快轨为基础建立仿真模型,通过OpenTrack仿真技术验证理论计算结果,得到如下结论:当越行速度介于60~120km/h之间时,追踪模式下快车跳站运营,每跳一站相比慢车停站的节省时间(含慢车停站时间)介于37~55s;越行模式下快车越行运营,每越行一站相比慢车停站的节省时间(含慢车停站时间)介于69~87s。与仿真结果相比,理论计算平均误差不超过3%。研究成果可为市域快轨快慢车运营时间效益分析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域快轨 快慢车 节省时间 追踪模式 越行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轨道交通快慢车越行站点设置方法研究
4
作者 张宇 《现代城市轨道交通》 2024年第10期125-131,共7页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的不断发展,快慢车运输组织模式逐渐成为提升旅客出行效率、实现快速直达服务的重要策略。目前越行站的位置与数量设定多依赖于运行图铺画过程,工作效率及分析精度相对较低。为解决该问题,文章从越行产生的场景出发,提...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的不断发展,快慢车运输组织模式逐渐成为提升旅客出行效率、实现快速直达服务的重要策略。目前越行站的位置与数量设定多依赖于运行图铺画过程,工作效率及分析精度相对较低。为解决该问题,文章从越行产生的场景出发,提出快车与慢车初始发车间隔、慢车之间的初始发车间隔,以及越行站工程代价是影响越行站位置的主要因素,并据此总结制定越行站设置规则,设计基于发车间隔关系动态枚举的越行站位置和数量的求解算法。通过构建验证案例求解得到9种可行方案,验证理论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对解决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的越行站设置问题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快慢车 越行站设置 间隔时间 动态枚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轨列车非站站停车及派生的越行问题研究 被引量:23
5
作者 张国宝 傅嘉 刘明姝 《都市快轨交通》 2005年第5期18-22,共5页
分析三种城市轨道交通列车非站站停车方案及其适用的客流特征,提出采用这些方案时判定列车是否越行及越行站设置数量、位置的条件与方法,阐明中间站设置越行线可以消除因列车越行或因列车进路干扰而引起的通过能力损失。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列车停站 服务水平 列车越行 通过能力 城市轨道交通列车 越行 停车 派生 设置数量 客流特征 能力损失 列车进路 列车越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轨道交通市域线越行站配线设计研究 被引量:11
6
作者 梁创佳 《都市快轨交通》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5-8,共4页
轨道交通市域线快慢车运营模式在国内尚无运营实例,越行站配线设计也无设计标准。通过对轨道交通市域线越行站的行车功能、越行速度、配线道岔等分析,确定越行站的配线形式;结合越行线安全防护距离和安全线有效长度的计算分析,研究地下... 轨道交通市域线快慢车运营模式在国内尚无运营实例,越行站配线设计也无设计标准。通过对轨道交通市域线越行站的行车功能、越行速度、配线道岔等分析,确定越行站的配线形式;结合越行线安全防护距离和安全线有效长度的计算分析,研究地下单岛、地下双岛、高架侧式、高架双岛4种常见越行站形式的越行线配线设计,为快慢车运营模式的市域线越行站配线优化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交通 市域线 快慢车 越行 越行线 安全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铁路越行站分布对通过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26
7
作者 倪少权 左大杰 王慈光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7-10,共4页
研究高速客运专线越行站分布对通过能力的影响。引入"时距"概念,建立共线运行条件下的越行组模型,得到高速铁路通过能力与有关因素之间的函数关系,并用来分析越行站分布对通过能力的影响。通过实例计算分析可知,在中速列车较... 研究高速客运专线越行站分布对通过能力的影响。引入"时距"概念,建立共线运行条件下的越行组模型,得到高速铁路通过能力与有关因素之间的函数关系,并用来分析越行站分布对通过能力的影响。通过实例计算分析可知,在中速列车较多、能力相对紧张的越行段,组织一站式越行,可以保证必要的通过能力;而在能力相对宽裕的越行段,组织两站式越行、三站式越行,可以提高中速列车的旅行速度。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缓解高速铁路通过能力与中速列车旅行速度之间的矛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运输组织 通过能力 越行站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市域快慢车越行组织下乘客选择行为研究 被引量:9
8
作者 赵欣苗 孙全欣 +2 位作者 丁勇 史芮嘉 陈垚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04-109,共6页
快车对慢车的越行影响了市域轨道交通快慢车运营组织下乘客换乘选择行为.本文考虑乘客的时间感知差异,按照乘客出行起讫点的车站种类划分乘客,建立出行广义费用模型;采用了Logit模型求解案例中各类乘客的路径选择概率,并分析影响因素的... 快车对慢车的越行影响了市域轨道交通快慢车运营组织下乘客换乘选择行为.本文考虑乘客的时间感知差异,按照乘客出行起讫点的车站种类划分乘客,建立出行广义费用模型;采用了Logit模型求解案例中各类乘客的路径选择概率,并分析影响因素的灵敏度.结果表明:换乘时间感知系数或始发站发车间隔增加时,乘客选择需换乘路径的概率减小而选择慢车直达的概率增加;乘客出行途经车站数量或快车越行慢车次数增加时,乘客选择需换乘路径的概率增加而选择慢车直达的概率减小.说明快慢车运营方式适用于线路较长且乘客出行距离较远的市域轨道交通,能诱发乘客为了节省出行时间而选择可能需要换乘的快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交通 市域轨道交通 广义费用 快慢车 越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轨道交通跨站越行模式的开行方案优化 被引量:9
9
作者 曹志超 袁振洲 +1 位作者 李得伟 张思林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5-22,共8页
城市轨道交通跨站越行模式的列车开行方案需根据客流分布制定。基于越行站滞留客流量的准确计算,以乘客出行费用和企业运营费用最小化为目标,提出带有0-1决策变量的双目标非线性混合整数规划模型。采用理想点法和禁忌算法分两步求解模型... 城市轨道交通跨站越行模式的列车开行方案需根据客流分布制定。基于越行站滞留客流量的准确计算,以乘客出行费用和企业运营费用最小化为目标,提出带有0-1决策变量的双目标非线性混合整数规划模型。采用理想点法和禁忌算法分两步求解模型,实现大规模计算。基于4种不同的客流分布场景,说明跨站越行方案的适用条件。通过敏感性分析,得出连续跨站约束和发车间隔是影响求解目标的关键因素。算例结果表明,采用带有0-1决策变量的双目标非线性混合整数规划模型以及理想点法和禁忌算法来优化跨站越行方案,是有效可行的,并且求解效率较高,乘客出行费用节省6%,企业运营费用节省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列车开方案 跨站越行 理想点法 禁忌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铁路无越行区段通过能力计算方法 被引量:11
10
作者 武旭 崔艳萍 +1 位作者 胡思继 郭晓清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10-115,共6页
针对高速铁路无越行区段,根据对其标准通过能力和使用通过能力及使用通过能力弹性系数的定义,提出基于列车运行图平均最小列车间隔时间的区段标准通过能力和考虑列车运行图缓冲时间的区段使用通过能力的计算方法。通过分析高速铁路区段... 针对高速铁路无越行区段,根据对其标准通过能力和使用通过能力及使用通过能力弹性系数的定义,提出基于列车运行图平均最小列车间隔时间的区段标准通过能力和考虑列车运行图缓冲时间的区段使用通过能力的计算方法。通过分析高速铁路区段无越行条件下运行列车组两列车在中间站停车办理作业对区段额外占用时间的影响,并结合有停车作业列车出现的概率,推导列车在中间站停车平均额外占用区段时间的算式,进而得到列车运行图平均最小列车间隔时间的算式;由给出的允许列车后效晚点时长计算得到平均列车运行图缓冲时间。利用算例验证了高速铁路无越行区段通过能力计算方法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过能力 越行区段 高速铁路 通过能力弹性系数 最小列车间隔时间 额外占用区段时间 列车运图缓冲时间 列车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既有复线区段快速列车越行站的布局研究 被引量:9
11
作者 朱健梅 闫海峰 周勇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99-304,共6页
在分析列车运行图结构的基础上 ,深入研究了列车越行方式的产生条件 ,详细分析了既有复线区段开行快速列车而中间站配线数量不变时 ,对线路通过能力和列车旅行速度的影响 ,建立了快速列车越行站布局的概率模型。并以京广线和京沪线为背... 在分析列车运行图结构的基础上 ,深入研究了列车越行方式的产生条件 ,详细分析了既有复线区段开行快速列车而中间站配线数量不变时 ,对线路通过能力和列车旅行速度的影响 ,建立了快速列车越行站布局的概率模型。并以京广线和京沪线为背景进行了仿真分析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既有复线区段 快速列车 越行 车站配线 布局 线路通过能力 车速度 站线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市域快速轨道交通快慢车运行组织下越行站设置方法及模型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高国飞 张星臣 +1 位作者 陈修全 郑汉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8-19,共12页
作为中心城市和卫星城之间的纽带,市域快速轨道交通的高效运输组织有助于降低运营成本、提高旅客出行效率。开行快慢车已成为市域快速轨道交通运输组织的主要方式。研究越行站设置方法和模型,明确不同条件下越行站设置规律可更好地满足... 作为中心城市和卫星城之间的纽带,市域快速轨道交通的高效运输组织有助于降低运营成本、提高旅客出行效率。开行快慢车已成为市域快速轨道交通运输组织的主要方式。研究越行站设置方法和模型,明确不同条件下越行站设置规律可更好地满足运营需求。根据运行图结构推理,从理论上形成了判断越行发生的条件和越行站位置的计算方法,建立越行站设置规则,设计基于选择规则的启发式算法实现越行站位置的自动计算。在此基础上通过调整参数分析该方法的灵敏性,总结了越行站、通过能力、发车间隔以及快慢车开行数量比之间的关系。基于多项式假设,对分析结果进行拟合,形成计算越行站个数、第1越行站位置以及越行站设置间隔函数关系,均达到比较高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域快速轨道交通 快慢车组织 越行站设置 模型与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区间渡线组织列车越行对高速铁路区间通过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7
13
作者 赵丽珍 朱家荷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11-17,共7页
研究高速铁路高、中速列车混跑模式下 ,利用区间渡线和反向线路组织不同速度等级列车待避或越行对线路区间通过能力的影响。定量分析了三种不同越行方式对高速铁路本线通过能力和反向线路通过能力的影响程度 ,得出了增设区间渡线组织列... 研究高速铁路高、中速列车混跑模式下 ,利用区间渡线和反向线路组织不同速度等级列车待避或越行对线路区间通过能力的影响。定量分析了三种不同越行方式对高速铁路本线通过能力和反向线路通过能力的影响程度 ,得出了增设区间渡线组织列车越行对高速铁路通过能力的影响程度随高速铁路站间距离、中高速列车速差、列车最小追踪间隔、列车越行方式以及运行图结构不同而变化的规律 ;当双向行车量不均衡 ,某一方向行车量较大时 ,在长度接近或超过 60km的区间设置渡线 ,利用渡线和反向线路组织列车区间越行 ,可提高行车量较大方向的区间通过能力 ,当双向行车量较大且较均衡时 ,为避免降低反向线路的通过能力 ,一般不宜组织这种越行。当中速列车利用区间渡线和反向线路停车待避高速列车时 ,使增设越行点所产生的中速列车额外扣除时间降至零的最小区间距离 ,以及有关铺图结构、计算方法等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间渡线 列车越行 高速铁路 区间通过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据监测的列车赶点与越行调度策略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王勇 陈军华 于剑 《物流技术》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66-169,共4页
鉴于传统的铁路运输调度方法主要依据调度规则和日常经验产生,缺乏科学的决策和灵活的应变组织措施,利用调度指挥系统(TDCS)底层数据,对列车运行图的运行规律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形成针对各类列车运行结构的调度策略集合,并应用于列车赶... 鉴于传统的铁路运输调度方法主要依据调度规则和日常经验产生,缺乏科学的决策和灵活的应变组织措施,利用调度指挥系统(TDCS)底层数据,对列车运行图的运行规律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形成针对各类列车运行结构的调度策略集合,并应用于列车赶点和越行调度策略决策中。然后重点对列车赶点与越行进行时空分析,提出数据决策支持的理论,对两者的适用性进行比选,最后以大包线为例验证了赶点调度策略在恢复列车正点方面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监测 调度策略 列车赶点 越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等间隔跨站越行的城轨列车停站方案优化 被引量:3
15
作者 叶茂 张人杰 +2 位作者 赵隽如 杨志强 邢宗义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2842-2851,共10页
为匹配城市轨道交通客流需求,针对城轨工作日高峰期大客流及客流分布不均衡场景,提出一种基于跨站越行策略的城市轨道交通列车停站方案优化方法。提出并解析等间隔跨站越行模式的列车停站方式,分析城轨列车停站、区间运行与客流特征,以... 为匹配城市轨道交通客流需求,针对城轨工作日高峰期大客流及客流分布不均衡场景,提出一种基于跨站越行策略的城市轨道交通列车停站方案优化方法。提出并解析等间隔跨站越行模式的列车停站方式,分析城轨列车停站、区间运行与客流特征,以乘客出行时间最小和列车停站时间最小作为目标函数,考虑列车越行规则(班次等间隔停站、线路首末站和换乘站不越行、列车不连续越行车站、相继列车不越行同一站、乘客出行可行性)、安全追踪间隔等约束条件,构建班次列车等间隔跨站越行模式的城轨列车停站方案优化模型(多目标非线性整数规划模型);采用理想点法将模型转换为单值优化问题,并设计遗传算法进行求解。以广州地铁8号线为例,通过多方案比选得到该模型下的列车停站优化方案。研究结果表明:相比于无班次间隔停站约束条件的方案,有班次间隔停站约束条件的列车停站方案在减小乘客出行时间和列车停站时间上效果更佳,分别提高了4.5%和42.5%;同时在优化效果、生成停站序列的规律性上更具优势;班次间隔停站约束适中模式在城轨实际运营中更能兼顾到列车停站方案优化效果和乘客出行满意度,适用性较强。研究成果可为工作日高峰期大客流场景下列车停站方案制定和时刻表编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列车停站方案 多目标优化模型 跨站越行 班次间隔停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市域快轨快慢车比例对越行站设置影响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徐俊 梁青槐 +1 位作者 韩阔 邓京维 《铁道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00-105,共6页
研究目的:市域快速轨道交通快慢车运行模式下,越行站的设置直接影响工程投资、运营效率及运营安全,是快慢车运行组织规划设计中的重点问题之一。开行快慢车的数量和比例对越行站的设置有重要影响,本文以重庆市轨道交通27号线快慢车运行... 研究目的:市域快速轨道交通快慢车运行模式下,越行站的设置直接影响工程投资、运营效率及运营安全,是快慢车运行组织规划设计中的重点问题之一。开行快慢车的数量和比例对越行站的设置有重要影响,本文以重庆市轨道交通27号线快慢车运行组织设计为例,运用越行站分布计算方法,计算分析快慢车开行比例对线路通过能力、越行站设置数量、越行站设置位置的影响规律,并给出越行站设置的相关建议。研究结论:(1)较小的开行比例更能够兼顾通过能力和快慢车开行数量,较大的开行比例可以提升线路通过能力但会损失快车数量;(2)当通过能力一定时,快慢车开行比例的改变几乎不影响越行站的数量;(3)在靠近端点车站设置越行站,线路可以更好地适应不同快慢车开行比例;(4)本研究成果可为市域快轨越行站的设置和快慢车行车组织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域快轨 快慢车 比例 越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际铁路车站不设到发线组织列车越行的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文超 闫海峰 陈芋宏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6-18,共3页
对城际铁路车站不设到发线组织同向列车越行时的能力利用和待避列车的停站时间问题进行分析研究。研究表明对采用规格化运行图或者行车量较小、能力比较富余的城际铁路车站可不设到发线,能满足一定数量列车越行的需求,但需要通过一定的... 对城际铁路车站不设到发线组织同向列车越行时的能力利用和待避列车的停站时间问题进行分析研究。研究表明对采用规格化运行图或者行车量较小、能力比较富余的城际铁路车站可不设到发线,能满足一定数量列车越行的需求,但需要通过一定的技术措施增强车站的抗干扰能力,以确保行车和旅客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际铁路 到发线 同向列车越行 通过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织高速列车在区间内越行中速列车的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胡思继 马强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25-31,共7页
为提高高速客运专线对中速列车晚点的应变能力,提出组织高速列车在区间内越行中速列车的行车组织方法。在对区间内渡线设计的技术要求、运行图基本时间参数以及对区间通过能力影响分析计算的基础上,提出相关的结论性意见。
关键词 区间内越行 中速列车 车组织 高速列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州地铁21号线快慢车越行运行图规划实例分析 被引量:5
19
作者 徐意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43-148,共6页
以广州地铁21号线快慢车越行运行图规划为实例,提出了越行运行图规划的策略和基本方法。通过具体的编图实践展示了快慢车不同开行比例及密度条件下的越行方案,并对运行图规划的结果进行了总结和分析。编图结果证明了快慢车越行方案的可... 以广州地铁21号线快慢车越行运行图规划为实例,提出了越行运行图规划的策略和基本方法。通过具体的编图实践展示了快慢车不同开行比例及密度条件下的越行方案,并对运行图规划的结果进行了总结和分析。编图结果证明了快慢车越行方案的可实施性,也从实践上证实了越行运行图的规划策略,解决了具体的工程规划及设计问题,可为行车组织设计及方案决策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州地铁 图规划 快慢车 越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向列车越行优化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赵强 魏平 严余松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24-25,共2页
讨论了同向列车的越行优化问题,提出了同向列车越行的最优化条件,在此基础上对几种常见情形的同向列车越行方案进行分析,并给出了相应的结论。
关键词 列车运 同向列车 越行 优化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