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3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层对RAC叠合楼板性能的影响
1
作者 严俊 彭胜 +1 位作者 瞿聪 陈凤琪 《混凝土与水泥制品》 2025年第3期69-72,共4页
制备了超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UHTCC)-再生骨料混凝土(RAC)叠合楼板试件,研究了UHTCC层的厚度(0、10、20 mm)和纤维种类(PE纤维、PVA纤维、钢纤维)对RAC的约束效果,分析了浆体的流动度和试件的轴压性能,并进行了微观分析。结果表明:纤... 制备了超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UHTCC)-再生骨料混凝土(RAC)叠合楼板试件,研究了UHTCC层的厚度(0、10、20 mm)和纤维种类(PE纤维、PVA纤维、钢纤维)对RAC的约束效果,分析了浆体的流动度和试件的轴压性能,并进行了微观分析。结果表明:纤维的掺入降低了浆体的流动度;UHTCC能有效约束RAC破坏,使RAC的破坏模式从脆性破坏转变为纵向剪切及横向屈曲联合破坏;与PE纤维和钢纤维相比,PVA纤维对试件延性的改善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UHTCC) 再生骨料混凝土 纤维种类 轴压性能 微观劣化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产PVA/PE纤维混杂超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拉压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石玉成 李贺东 《新型建筑材料》 2024年第4期111-115,共5页
研究分析了粉煤灰掺量、国产纤维掺量及混杂方式对超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UHTCC)抗压及直接拉伸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单掺PVA纤维/PE纤维或混杂使用都可制备出极限拉应变超3%的UHTCC;在相同的纤维混杂方案下(除单掺PVA),各配比抗压强... 研究分析了粉煤灰掺量、国产纤维掺量及混杂方式对超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UHTCC)抗压及直接拉伸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单掺PVA纤维/PE纤维或混杂使用都可制备出极限拉应变超3%的UHTCC;在相同的纤维混杂方案下(除单掺PVA),各配比抗压强度随粉煤灰掺量的增加整体呈逐渐下降的趋势;当PVA和PE纤维混杂使用时,UHTCC极限拉应变存在明显的正向混杂效应,混杂纤维UHTCC的极限拉应变均大于PVA-UHTCC和PE-UHTCC利用线性插值计算得到的极限拉应变;PVA-UHTCC拉伸失效后的裂缝宽度明显大于PE-UHTCC,当2种纤维混杂时,随着PE纤维掺量增加,裂缝宽度得到有效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 纤维混杂 抗压性能 直接拉伸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单轴受压应力-应变全曲线试验测定与分析 被引量:77
3
作者 徐世烺 蔡向荣 张英华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79-85,共7页
对13组共273个试件进行抗压试验,研究超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的抗压性能,测得材料的抗压强度、弹性模量、泊松比以及棱柱体单轴抗压应力-应变全曲线,并与相应基体的抗压性能进行对比分析。根据试验结果得出不同尺寸立方体抗压强度的关... 对13组共273个试件进行抗压试验,研究超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的抗压性能,测得材料的抗压强度、弹性模量、泊松比以及棱柱体单轴抗压应力-应变全曲线,并与相应基体的抗压性能进行对比分析。根据试验结果得出不同尺寸立方体抗压强度的关系、立方体抗压强度与棱柱体抗压强度的关系、弹性模量和抗压强度的关系。根据实测棱柱体抗压应力-应变全曲线,针对构件的正截面承载力计算和结构的非线性分析,分别提出相应的计算模型。研究成果可为超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提供材性依据和理论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 抗压性能 应力-应变全曲线 理论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抗冻耐久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50
4
作者 徐世烺 蔡新华 李贺东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42-46,共5页
超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UHTCC)具有拉伸应变硬化特性,并伴随多条细密裂缝特征,具有良好的裂缝控制功效,但作为一种新型建筑材料,其在冻融循环条件下的性能是否发生显著改变也是我们关心的一个问题。通过对比试验系统地研究UHTCC与同强... 超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UHTCC)具有拉伸应变硬化特性,并伴随多条细密裂缝特征,具有良好的裂缝控制功效,但作为一种新型建筑材料,其在冻融循环条件下的性能是否发生显著改变也是我们关心的一个问题。通过对比试验系统地研究UHTCC与同强度等级的普通混凝土、引气混凝土和钢纤维混凝土在相同冻融循环条件下的性能变化,包括动弹性模量损失、质量损失、弯曲抗拉强度、弯曲韧性、裂缝状态以及UHTCC薄板冻融后的弯曲抗拉强度。结果表明,经过300次冻融循环,UHTCC仍然能较好的保持其原有的应变硬化特征以及拉应力状态下的多条细密裂缝特征,能够完全满足寒冷地区工程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 冻融循环 应变硬化 弯曲抗拉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研究进展及其工程应用 被引量:338
5
作者 徐世烺 李贺东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45-60,共16页
系统介绍超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名称由来、分类、基本性能、材料设计方法及其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情况。在基本性能部分,详细地介绍超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高于混凝土的受压变形能力、在直接拉伸荷载作用下表现出显著的准应变硬化特征... 系统介绍超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名称由来、分类、基本性能、材料设计方法及其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情况。在基本性能部分,详细地介绍超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高于混凝土的受压变形能力、在直接拉伸荷载作用下表现出显著的准应变硬化特征和产生多条细密裂缝的能力、在弯曲荷载作用下表现出的超高韧性和产生多条细密裂缝的能力、在剪切荷载作用下表现出具有明显延性特征的破坏模式、与钢筋的变形协调性能,简要介绍UHTCC对缺口的不敏感性、显著的韧性断裂特征,以及约束收缩特性。在材料设计方法部分,详细介绍准应变硬化模型、准应变硬化性能参数,以及材料中纤维、基体和界面各组分的选择。在实际工程应用部分,介绍材料在提高结构耐久性、进行耐久性修补和在新型结构方面的应用,及其在新建、扩建工程中的使用情况。最后简要分析超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在工程中的应用前景,并结合国内外的研究现状提出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 聚乙烯醇纤维 应变硬化 耐久性 裂缝 修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自愈合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6
作者 阚黎黎 王明智 +1 位作者 史建武 施惠生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001-5006,共6页
在总结了最近几年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的基础上,对超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ECC)及裂缝自愈合进行了综述。着重介绍了裂缝自愈合的最大允许宽度限值以及自愈合机制。提出利用ECC所独具的对裂缝宽度的可控性及紧密细小的微裂纹、较低的水... 在总结了最近几年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的基础上,对超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ECC)及裂缝自愈合进行了综述。着重介绍了裂缝自愈合的最大允许宽度限值以及自愈合机制。提出利用ECC所独具的对裂缝宽度的可控性及紧密细小的微裂纹、较低的水胶比及矿物掺合料的二次水化效应可实现其良好的自愈合特性。最后指出该研究领域所面临的挑战及今后的研究方向,为ECC裂缝自愈合的研究提供有价值的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ECC) 自愈合 裂缝 最大允许宽度限值 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直接拉伸试验研究 被引量:129
7
作者 徐世烺 李贺东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32-41,共10页
对已有应变硬化水泥基复合材料薄板型试件的直接拉伸试验方法进行改进,并利用改进后的测试方法研究超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Ultra High Toughness Cementitious Composite,简称UHTCC)的受拉性能,通过试验系统地给出利用国产基体原材料... 对已有应变硬化水泥基复合材料薄板型试件的直接拉伸试验方法进行改进,并利用改进后的测试方法研究超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Ultra High Toughness Cementitious Composite,简称UHTCC)的受拉性能,通过试验系统地给出利用国产基体原材料配制的超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的直接拉伸特性,具体包括直接拉伸应力-应变曲线和极限裂缝宽度等特征指标。试验结果表明,所研制的超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的极限拉应变可以稳定地达到3%以上,并具有良好的裂缝宽度控制能力,在荷载达到峰值的情况下对应的裂缝宽度可以有效地控制在100μm以内,有些甚至在50μm以内,可称为"无缝混凝土"。还利用该方法对具有不同初始缝高比的双边对称开口薄板试件进行系统地研究,试验表明超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对缺口不敏感,即使在初始缝高比达到0.5的情况下,超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仍具有显著的应变硬化性能及良好的裂缝无害化分散能力。超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这些优异的性能将使其在结构防裂、防水、抗震、耐久性修补与防护等方面发挥显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 聚乙烯醇纤维 直接拉伸试验 应变硬化 裂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功能梯度板接触爆炸数值模拟 被引量:17
8
作者 徐世烺 李锐 +1 位作者 李庆华 陈柏锟 《工程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23-133,178,共12页
超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Ultra-High Toughness Cementitious Composites,UHTCC)具有优异的韧性和吸能效果,采用UHTCC和UHPC材料制成的功能梯度板具有优越的抵抗爆炸冲击性能。为了更好地研究UHTCC材料在爆炸荷载下的损伤规律,设计出性... 超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Ultra-High Toughness Cementitious Composites,UHTCC)具有优异的韧性和吸能效果,采用UHTCC和UHPC材料制成的功能梯度板具有优越的抵抗爆炸冲击性能。为了更好地研究UHTCC材料在爆炸荷载下的损伤规律,设计出性能优良的防护结构,该文利用LS-DYNA软件对UHTCC功能梯度板接触爆炸进行了数值模拟。探讨了靶体材料、炸药量、配筋情况、能量吸收层厚度对结构抗爆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UHTCC功能梯度板可以有效减少爆炸荷载下的开坑、震塌以及靶体损伤,同时吸收更多的爆炸冲击波,从而达到优良的抗爆效果。配置拉结筋并合理设置能量吸收层厚度能有效减少靶体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 数值模拟 抗爆性能 功能梯度 防护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弯曲性能及韧性评价方法 被引量:54
9
作者 李贺东 徐世烺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2-39,共8页
本文利用薄板试件和梁试件,采用三分点加载,对超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Ultra High Toughness Cementitious Composite,简称UHTCC)的受弯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并在试验结果的基础上探讨了适于UHTCC弯曲韧性的评价方法。薄板四点弯曲试验表... 本文利用薄板试件和梁试件,采用三分点加载,对超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Ultra High Toughness Cementitious Composite,简称UHTCC)的受弯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并在试验结果的基础上探讨了适于UHTCC弯曲韧性的评价方法。薄板四点弯曲试验表明,UHTCC材料具有可与金属相比拟的弯曲变形能力。四点弯曲梁试验表明,UHTCC材料具有优异的裂缝无害化分散能力,在荷载达到峰值裂缝开始局部化扩展之前,裂缝在整个梁深几乎始终以扁平形式存在和扩展,宽度始终保持在几十个微米量级,不同梁深位置的变形协调通过裂缝条数的变化实现。梁试验表明,UHTCC具有非常高的耗能能力,到达峰值荷载时消耗的能量是对应钢纤维消耗能量的13倍,该材料试件在跨中挠度达到l/60时仍能够保持良好的完整性,是用于结构抗震的理想材料。在弯曲韧性的评价方法分析中发现,ASTMC1018方法中的韧性指数用于评价UHTCC可能会引起一定的误导,将限定计算挠度扩展后的JSCE-SF4方法能够很好地描述该材料的耗能能力,而本文定义的"变形硬化系数法"通过给出不同变形情况下的抗弯强度,不仅能够有效评价UHTCC的韧性特征,也能够很好地满足当前结构设计的需求,总之,经过改进后的JSCE-SF4方法结合"变形硬化系数法"能够从能量和强度两个方面全面地评价UHTCC的弯曲韧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 聚乙烯醇纤维 四点弯曲试验 弯曲韧性 裂缝 变形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纳米压痕技术表征超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ECC)的裂缝自愈合特性 被引量:6
10
作者 阚黎黎 曹号 +3 位作者 盛昊煜 朱瑨 王明智 徐超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94-399,444,共7页
为了探究ECC裂缝自愈合体系中不同物相的微观力学性能,应用纳米压痕技术对经历10个干湿循环环境后裂缝自愈合ECC体系中不同物相的荷载-位移、接触刚度-位移、弹性模量及硬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荷载相同时,压入深度大小顺序为:纤维&... 为了探究ECC裂缝自愈合体系中不同物相的微观力学性能,应用纳米压痕技术对经历10个干湿循环环境后裂缝自愈合ECC体系中不同物相的荷载-位移、接触刚度-位移、弹性模量及硬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荷载相同时,压入深度大小顺序为:纤维>ITZ>SHP>基体>粉煤灰>砂子;接触刚度与压入深度近似呈线性关系;粉煤灰和砂子的弹性模量及硬度是体系中最高的,远远高于其他相,其次是基体,接下来是SHP、ITZ,最差的是纤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ECC) 自愈合 裂缝 纳米压痕 微观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与既有混凝土黏结性能 被引量:35
11
作者 王楠 徐世烺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17-323,共7页
通过共256块超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UHTCC)与既有混凝土黏结而成的立方体试件的劈拉和剪切试验,研究了既有混凝土黏结面粗糙度、抗压强度、黏结面干湿状态以及UHTCC浇筑方位等因素对该2种材料黏结劈拉强度、黏结剪切强度的影响.研究表... 通过共256块超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UHTCC)与既有混凝土黏结而成的立方体试件的劈拉和剪切试验,研究了既有混凝土黏结面粗糙度、抗压强度、黏结面干湿状态以及UHTCC浇筑方位等因素对该2种材料黏结劈拉强度、黏结剪切强度的影响.研究表明:在相同浇筑条件下,各种因素对UHTCC与既有混凝土黏结劈拉强度和黏结剪切强度的影响趋势基本一致;黏结强度(黏结劈拉强度、黏结剪切强度)随既有混凝土黏结面粗糙度以及抗压强度的增大而升高;黏结面为湿饱和状态的黏结试件黏结强度高于黏结面为干燥状态的黏结试件;水平向黏结面浇筑试件的黏结强度高于竖直向黏结面浇筑试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 既有混凝土 黏结强度 劈拉试验 剪切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超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提高钢筋混凝土梁弯曲抗裂性能研究(I):基本理论 被引量:22
12
作者 张秀芳 徐世烺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48-54,共7页
随机分布短纤维增强的超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UHTCC)是近年来基于微观力学发展的一种高性能水泥基材料。通过纤维的桥联与应力传递作用,拉应力应变曲线体现了伪应变硬化特征,实现了多重微细裂纹的稳态开裂,具有非常显著的非线性变形、... 随机分布短纤维增强的超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UHTCC)是近年来基于微观力学发展的一种高性能水泥基材料。通过纤维的桥联与应力传递作用,拉应力应变曲线体现了伪应变硬化特征,实现了多重微细裂纹的稳态开裂,具有非常显著的非线性变形、优良的韧性和高的裂缝抵制能力,使传统水泥基材料的脆性破坏模式转变为韧性破坏模式。为了控制裂缝的宽度,提高恶劣环境下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获得高的UHTCC性能/成本比,使用UHTCC替代钢筋混凝土梁受拉区的部分混凝土,分析UHTCC增强RC适筋梁的受弯性能,推导计算整个受力过程不同阶段梁的承载能力、M-φ关系以及衡量梁延性指数的解析计算公式。最后通过与试验结果的比较,验证公式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 限制裂缝宽度 UHTCC增强钢筋混凝土梁 受弯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增强普通混凝土复合梁弯曲性能的理论分析 被引量:6
13
作者 张秀芳 徐世烺 李贺东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51-62,共12页
假定不考虑普通混凝土起裂后粘聚软化对承载力的贡献,理论研究了超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UHTCC增强普通混凝土复合梁的弯曲性能。使用三组UHTCC/混凝土复合梁四点弯曲试验数据验证了理论公式,并对UHTCC增强层厚度、混凝土抗压强度以及UH... 假定不考虑普通混凝土起裂后粘聚软化对承载力的贡献,理论研究了超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UHTCC增强普通混凝土复合梁的弯曲性能。使用三组UHTCC/混凝土复合梁四点弯曲试验数据验证了理论公式,并对UHTCC增强层厚度、混凝土抗压强度以及UHTCC的拉应力应变控制参数对复合梁弯曲承载力和最小UHTCC层厚度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最小UHTCC层厚度与梁高的比值不随梁高的增加而变化,在复合梁几何尺寸及UHTCC性能保持不变的情况下,随着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增加,UHTCC层的最小厚度增加,且发生受压破坏的复合梁的极限承载力亦增加;在复合梁几何尺寸及混凝土强度相同条件下,UHTCC材料开裂后的刚度和强度对UHTCC层最小厚度影响比较显著,应变能力对承载力-梁底拉应变曲线没有影响,复合梁的承载力随着开裂强度和极限强度的增加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UHTCC) 混凝土 复合 弯曲性能 UHTCC层最小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后超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特征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彭宇 赵昕 +1 位作者 徐世烺 李庆华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36-244,共9页
利用背散射电子图像分析法(BSE-IA)研究了高温对混杂钢纤维超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UHTCC)基体及界面过渡区微观结构的影响,揭示了钢纤维高温锈蚀机理。研究发现:常温下UHTCC基体结构较疏松,界面过渡区内孔隙率较大;而后,温度升高促使... 利用背散射电子图像分析法(BSE-IA)研究了高温对混杂钢纤维超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UHTCC)基体及界面过渡区微观结构的影响,揭示了钢纤维高温锈蚀机理。研究发现:常温下UHTCC基体结构较疏松,界面过渡区内孔隙率较大;而后,温度升高促使粉煤灰二次水化,基体与界面过渡区微观结构趋于致密,在400 ℃达到最密实状态;400 ℃以后,氢氧化钙等水化产物逐渐分解,导致基体内因缺陷增多而变疏松,大量裂缝沿着骨料界面产生并逐渐扩展成网络。常温下钢纤维与基体间存在一结构疏松过渡区,随着温度升高,该过渡区消失。钢纤维在400 ℃时局部发生点蚀,而后随着温度升高锈蚀区域逐渐扩大,直至完全锈蚀。以上结果表明,400 ℃以下高温对UHTCC微观结构有益;而500 ℃及以上,在水化产物高温分解与钢纤维锈蚀的共同作用下,UHTCC微观结构迅速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 高温 钢纤维 微观结构 背散射电子图像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干缩性能及其对抗裂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12
15
作者 徐世烺 刘志凤 《水利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491-1496,共6页
新近研制的超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UHTCC)具有优良的韧性和能量吸收能力,在直接拉伸荷载作用下表现出应变硬化和多点开裂等特性。本文通过干燥收缩试验,在与素混凝土、纤维混凝土进行对比的基础上,评价了UHTCC的干缩性能。试验结果表明... 新近研制的超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UHTCC)具有优良的韧性和能量吸收能力,在直接拉伸荷载作用下表现出应变硬化和多点开裂等特性。本文通过干燥收缩试验,在与素混凝土、纤维混凝土进行对比的基础上,评价了UHTCC的干缩性能。试验结果表明:UHTCC的干缩主要发生在早期;早期的湿养护可避免UHTCC水分的过快蒸发,减小其干缩速度,但是却使其最终的干缩值大大增加;PVA纤维对UHTCC的干缩值影响不大。通过抗裂能力参数,结合已有的约束收缩试验结果,对较大的干缩量并不有利约束条件下材料抗裂能力的传统概念进行了修正,指出对修复材料来说干缩量的大小仅仅表征了材料性能的一个物理参数,决定其材料抗裂能力的是其非线性变形能力的大小。最后给出了符合UHTCC干缩变形的收缩表达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 多点开裂 干燥收缩 收缩表达式 早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与活性粉末混凝土界面剪切强度试验研究 被引量:10
16
作者 李庆华 银星 +1 位作者 郭康安 徐世烺 《工程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232-244,共13页
该研究使用双面剪切试验对500 d长龄期的超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UHTCC)、活性粉末混凝土(RPC)和UHTCC/RPC界面的剪切强度进行了测试,并结合数字图像相关技术对其破坏过程进行了观测。结果表明,UHTCC、RPC和UHTCC/RPC界面均表现出良好... 该研究使用双面剪切试验对500 d长龄期的超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UHTCC)、活性粉末混凝土(RPC)和UHTCC/RPC界面的剪切强度进行了测试,并结合数字图像相关技术对其破坏过程进行了观测。结果表明,UHTCC、RPC和UHTCC/RPC界面均表现出良好的剪切延性,在加载过程中均未发生脆性破坏。此外,改进浇筑工艺和提高粘结界面的粗糙度均能够提高UHTCC/RPC界面剪切强度。将现有的界面剪切强度计算经验公式与试验结果对比发现现有的经验公式无法准确预测UHTCC/RPC的界面剪切强度。该研究建立了UHTCC/RPC界面剪切试验的有限元分析模型,并使用COHESIVE单元模拟界面行为,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 活性粉末混凝土 界面剪切强度 有限元分析 数字图像相关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粉煤灰细度对超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7
作者 阚黎黎 陶毅晨 +2 位作者 朱瑨 徐超 曹号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934-939,共6页
为了探究粉煤灰细度对超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ECC)性能的影响,设计对比三组由不同细度粉煤灰制作的ECC试件的抗拉及抗压试验性能,并进行了灰色关联度分析。结果表明:ECC的拉伸应变与粉煤灰细度之间不呈简单的线性关系;对于ECC的抗压强... 为了探究粉煤灰细度对超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ECC)性能的影响,设计对比三组由不同细度粉煤灰制作的ECC试件的抗拉及抗压试验性能,并进行了灰色关联度分析。结果表明:ECC的拉伸应变与粉煤灰细度之间不呈简单的线性关系;对于ECC的抗压强度,其主导因素并非是粉煤灰的细度,而是粉煤灰的活性。在特定条件下,通过改变粉煤灰的细度,可以在不影响基体强度的情况下改善ECC的延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ECC) 粉煤灰细度 灰色关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环境对超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裂缝自愈合的影响 被引量:3
18
作者 阚黎黎 徐超 +3 位作者 朱瑨 闫涛 王明智 曹号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2015年第6期167-172,共6页
通过对超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ECC)预加不同程度拉伸应变产生裂缝,测定自愈合过程中的共振频率(RF),探究了干湿循环(C1)、湿热循环(C2)、水(C3)及空气(C4)等不同环境对ECC裂缝自愈合的影响,为其应用于实际工程中提供了依据。结果表明:... 通过对超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ECC)预加不同程度拉伸应变产生裂缝,测定自愈合过程中的共振频率(RF),探究了干湿循环(C1)、湿热循环(C2)、水(C3)及空气(C4)等不同环境对ECC裂缝自愈合的影响,为其应用于实际工程中提供了依据。结果表明:水对裂缝的自愈合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不同环境中RF的增长主要发生在3~7d内;10个自愈合循环后,由裂缝自愈合导致的RF的实际增长也高达近70%;不同环境中RF增长的顺序为:C3>C1>C2>C4;不同配比相比较,HFA-ECC的RF恢复值高于M45-ECC。ECC裂缝能发生明显的自愈合,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ECC) 自愈合 裂缝 共振频率 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合物对超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6
19
作者 李悦 朱金才 吴玉生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6-32,共7页
采用苯丙乳液和环氧乳液对超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UHTCC)进行改性,研究二者对UHTCC力学性能、黏结强度、收缩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对比未改性UHTCC,苯丙乳液和环氧乳液改性的UHTCC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均降低,但黏结强度提高,收缩率减小;... 采用苯丙乳液和环氧乳液对超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UHTCC)进行改性,研究二者对UHTCC力学性能、黏结强度、收缩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对比未改性UHTCC,苯丙乳液和环氧乳液改性的UHTCC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均降低,但黏结强度提高,收缩率减小;苯丙乳液改性UHTCC的极限应力和早期初裂应力降低,但90d的初裂应力提高,极限应变保持不变,初裂应变增大;环氧乳液改性UHTCC的极限应力、初裂应力提高,初裂应变增大,但极限应变减小,拉伸应变硬化现象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 苯丙乳液 环氧乳液 力学性能 黏结强度 收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纤维混凝土组合靶体抗两次打击试验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吴平 周飞 +2 位作者 李庆华 徐世烺 陈柏锟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50-62,共13页
超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ultra high toughness cementitious composites, UHTCC)具有超高的韧性、良好的耐久性和优异的耗能效果,这些特性使得UHTCC在防护工程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为了更好地研究UHTCC与纤维混凝土组合结构在二次打... 超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ultra high toughness cementitious composites, UHTCC)具有超高的韧性、良好的耐久性和优异的耗能效果,这些特性使得UHTCC在防护工程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为了更好地研究UHTCC与纤维混凝土组合结构在二次打击条件下的抗侵彻性能,首先测量了UHTCC和聚乙烯醇纤维增强混凝土(polyvinl alcohol fiber reinforced concrete, FRC)的基本力学参数。然后采用25 mm口径的弹道滑膛炮对直径为750 mm、高为600 mm的圆柱形UHTCC靶体、FRC靶体、UHTCC-FRC组合靶体(UHTCC-FRC composite target)进行了弹体速度为550 m/s的二次侵彻试验,得到了弹体和三类靶体的破坏数据,包括弹体的侵彻深度、弹体的磨蚀、靶体迎弹面的开坑直径和面积、弹坑深度、迎弹面的裂纹数量以及裂纹最大宽度。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骨料、结构形式和两次打击的间距对UHTCCFRC组合靶体抗侵彻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同试验条件下,与普通混凝土和超高性能混凝土相比,UHTCC能够有效的减小迎弹面的开坑直径,但会增加弹体侵彻深度;将50 mm的UHTCC置于组合靶的迎弹面可以有效地减少迎弹面的开坑直径;弹体二次侵彻深度大于弹体一次侵彻深度,靶体在二次冲击下的开坑面积小于靶体初次冲击下的开坑面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 聚乙烯醇纤维增强混凝土 UHTCC与FRC组合靶体 二次侵彻试验 开坑面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