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串联质谱法测定菜田土壤中甲拌磷及其代谢物残留量 被引量:5
1
作者 韩梅 焦颖 +1 位作者 邱世婷 侯雪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005-1010,共6页
建立了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串联质谱法测定菜田土壤中甲拌磷及其5种代谢物(甲拌磷砜、甲拌磷亚砜、氧甲拌磷、氧甲拌磷砜、氧甲拌磷亚砜)残留量的方法。用含1%(体积分数)乙酸的乙腈溶液涡旋提取样品溶液中的目标物... 建立了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串联质谱法测定菜田土壤中甲拌磷及其5种代谢物(甲拌磷砜、甲拌磷亚砜、氧甲拌磷、氧甲拌磷砜、氧甲拌磷亚砜)残留量的方法。用含1%(体积分数)乙酸的乙腈溶液涡旋提取样品溶液中的目标物,加入氯化钠盐析后离心,上清液用乙二胺-N-丙基硅烷(PSA)净化,离心后过0.22μm有机滤膜。滤液中的目标物用CAPCELL CORE AQ型色谱柱固定,用不同体积比的含5 mmol·L^(-1)甲酸铵的0.1%(体积分数,下同)甲酸溶液和含0.1%甲酸和5 mmol·L^(-1)甲酸铵的甲醇溶液的混合溶液进行梯度洗脱。采用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串联质谱仪在加热电喷雾离子源正离子模式和平行反应监测(PRM)模式下检测,以基质匹配混合标准溶液系列制作工作曲线。结果显示,6种农药的质量浓度均在一定范围内与其对应的峰面积呈线性关系,测定下限(10S/N)为0.10~10μg·kg^(-1);对实际样品进行3个浓度水平的加标回收试验,回收率为90.2%~109%,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5)为0.33%~10%;方法用于39个菜田土壤的分析,仅在两个样品中检出了目标物,未检出甲拌磷和氧甲拌磷,甲拌磷砜的检出量较高(8.09,8.55μg·kg^(-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静电轨道高分串联谱法 甲拌磷 甲拌磷代谢物 残留量 菜田土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法测定豆类中的硒代蛋氨酸 被引量:3
2
作者 贾玮 马如甜 +5 位作者 代春吉 石琳 莫海珍 张浩 夏曾润 祁蒙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43-148,共6页
该研究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UHPLC/ESI-Q-Orbitrap)技术,对硒代蛋氨酸(SeMet)的色谱信息、分子离子质荷比和碎裂片段的质荷比进行采集,并对特征离子碎裂途径进行解析,建立了豆类中硒代蛋氨酸的检测方... 该研究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UHPLC/ESI-Q-Orbitrap)技术,对硒代蛋氨酸(SeMet)的色谱信息、分子离子质荷比和碎裂片段的质荷比进行采集,并对特征离子碎裂途径进行解析,建立了豆类中硒代蛋氨酸的检测方法。样品用三羟甲基氨基甲烷-盐酸(Tris-HCl)缓冲溶液溶解后,涡旋混匀,超声提取,在恒温水浴条件下酶解,离心后取上清液过0.22μm滤膜后上机检测。采用Hypersil GOLD HILIC(50 mm×2.1 mm,1.9μm)色谱柱进行分离,以0.2%(体积分数,下同)甲酸6 mmol/L甲酸铵水溶液和0.2%甲酸6 mmol/L甲酸铵乙腈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采用电喷雾正离子模式电离,在全扫描/数据依赖扫描模式(Full MS/dd-MS2)下进行检测,基质匹配标准校正法定量。结果表明,硒代蛋氨酸的基质效应为15.75%,在0.05~0.5 m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2))为0.9976,方法检出限(LOD)为0.015 mg/kg,定量下限(LOQ)为0.05 mg/kg;空白样品在0.1、0.2、0.4 mg/kg 3个加标水平下的平均回收率为77.6%~83.2%,日内相对标准偏差(RSDr)为2.8%~4.8%,日间相对标准偏差(RSD_(R))为4.1%~6.5%。将方法应用于实际样品的检测,得富硒黑豆、富硒红豆、富硒绿豆中硒代蛋氨酸的含量分别为0.252、0.163、0.184 mg/kg。该方法具有前处理操作简单、结果准确、重复性好等优点,适用于豆类中硒代蛋氨酸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豆类 硒代蛋氨酸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静电轨道高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法分析金水六君煎化学成分 被引量:4
3
作者 李红亮 金思岑 《中国药业》 CAS 2022年第18期30-36,共7页
目的建立分析金水六君煎中多种化学成分的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UPLC-Q-Orbitrap HRMS)法。方法色谱柱为Thermo Scientific Accucore^(TM) C_(18)柱(100 mm×3 mm,2.6μm),流动相为0.1%甲酸水溶液-0.1%甲... 目的建立分析金水六君煎中多种化学成分的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UPLC-Q-Orbitrap HRMS)法。方法色谱柱为Thermo Scientific Accucore^(TM) C_(18)柱(100 mm×3 mm,2.6μm),流动相为0.1%甲酸水溶液-0.1%甲酸乙腈溶液(梯度洗脱),流速为0.3 mL/min,柱温为30℃,进样量为3μL;采用电喷雾离子源(ESI),采用正、负离子全扫描/数据依赖二级扫描(Full MS/dd-MS2)模式;利用数据库、文献比对及对照品确认鉴定化学成分。结果共鉴定出63个化学成分,其中,黄酮类22个、生物碱类9个、内酯类6个、香豆素类3个、芳香族类6个、有机酸类5个、氨基酸类4个、核苷酸类2个、糖类2个及其他类4个。结论所建立的方法可系统、准确、快速地鉴定金水六君煎中多种化学成分,为其后续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水六君煎 高效液相色谱-/静电轨道高分谱法 化学成分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离子阱串联质谱的冷链贮藏过程中滩羊肉的脂质组学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贾玮 李芮廷 +3 位作者 刘树兴 石琳 武希璇 储晓刚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95-302,共8页
该文建立了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离子阱串联质谱(UHPLC-Q-Orbitrap MS/MS)结合脂质组学分析滩羊肉在冷链贮藏过程中脂质变化规律和脂质分子碎裂机理的方法。样品经异丙醇提取后,采用质谱全扫描模式和二级扫描模式对目标物... 该文建立了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离子阱串联质谱(UHPLC-Q-Orbitrap MS/MS)结合脂质组学分析滩羊肉在冷链贮藏过程中脂质变化规律和脂质分子碎裂机理的方法。样品经异丙醇提取后,采用质谱全扫描模式和二级扫描模式对目标物质进行定性。共鉴定出48个变化显著性脂质,包括8个脂肪酰基肉碱、23个磷脂酰胆碱(PC)、3个溶血性磷脂酰胆碱(LPC)、13个磷脂酰乙醇胺(PE)、1个溶血性磷脂酰乙醇胺(LPE)。含量差异表现为部分PC、PE和脂肪酰基肉碱在前12 d短暂性升高,12 d后开始降低,而LPE和LPC在整个冷链贮藏期间表现为上升趋势。PC、PE和脂肪酰基肉碱短暂性的积累易导致大量的脂质氧化反应,进一步阐明最佳冷链时间为12 d。该方法适用于复杂基质中脂质分子的分离与定量,为肉及肉类产品在冷链贮藏过程中的脂质变化规律研究及质量控制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静电轨道离子串联 碎裂机理 组学 冷链贮藏 滩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质谱的结直肠癌患者血清脂质组学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陈鸿炜 农艳瑛 +4 位作者 朱一帆 梁运啸 周海琳 张嘉豪 张淇淞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014-1021,共8页
该研究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质谱结合主成分分析(PCA)、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对结直肠癌(CRC)患者和健康人的各50例血清样本进行脂质组学分析,通过P<0.05和倍数变化>1.5或<0.67筛选组间差异脂质... 该研究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质谱结合主成分分析(PCA)、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对结直肠癌(CRC)患者和健康人的各50例血清样本进行脂质组学分析,通过P<0.05和倍数变化>1.5或<0.67筛选组间差异脂质,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验证其诊断能力,为基于脂质组学的CRC筛查提供参考。结果表明,两组血清脂质谱存在明显差异,发现155种差异脂质,以磷脂酰胆碱(PC)和甘油三酯(TAG)为主,涉及磷脂酰胆碱代谢和甘油三酯代谢。筛选并鉴定9个脂质标志物,包括棕榈酰乙醇胺、棕榈酸、鞘氨醇、鞘磷脂(SM)d40∶3、SM d36∶0、TAG 58∶1、PC 34∶2、PC 36∶6、PC 38∶7,其ROC曲线面积(AUC)均大于0.80,特异性与灵敏度较高,对于CRC筛查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和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高效液相色谱--静电轨道 组学 血清 生物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PLC-Q-Exactive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率质谱法同时测定参芪健胃颗粒中8个成分的含量 被引量:6
6
作者 吴丹 刘斌 邹瑜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600-606,共7页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参芪健胃颗粒中绿原酸、芍药苷、橙皮苷、甘草酸铵、柠檬苦素、川陈皮素、橘皮素、党参炔苷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Q-Exactive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率质谱法。色谱柱为Hypersil Gold C18,流...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参芪健胃颗粒中绿原酸、芍药苷、橙皮苷、甘草酸铵、柠檬苦素、川陈皮素、橘皮素、党参炔苷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Q-Exactive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率质谱法。色谱柱为Hypersil Gold C18,流动相为乙腈-0.1%甲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流速为0.4 mL/min,柱温为35℃,进样量为1μL;采用加热型电喷雾离子源,以正离子检测模式,在质荷比100~1 000范围内进行高分辨率全扫描。通过提取目标化合物的精确质量数进行定量,测定2个厂家共3批样品中8个成分的含量。结果:绿原酸、芍药苷、橙皮苷、甘草酸铵、柠檬苦素、川陈皮素、橘皮素、党参炔苷8个成分的检测质量浓度线性范围分别为0.12~1.46、3.51~42.15、2.71~32.55、1.76~21.10、0.04~0.46、0.04~0.24、0.02~0.21、0.01~0.25μg/mL(r≥0.999 0);定量限分别为6.06、0.04、0.03、0.02、7.60、0.05、0.02、6.25 ng/mL;检测限分别为3.03、0.01、0.01、0.01、3.80、0.01、0.01、2.50 ng/mL;精密度、重复性及稳定性(24 h)试验的RSD均小于5%(n=6);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3.16%~97.78%(RSD≤5%,n=6);3批样品中8个成分的含量分别为12.62~13.20、265.01~472.26、234.20~278.90、173.10~255.74、2.32~2.83、2.37~3.58、0.79~1.22、0.91~1.78μg/g。结论:本方法简便、快速、准确且重复性好、灵敏度高,可为参芪健胃颗粒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Q-Exactive-静电轨道高分谱法 参芪健胃颗粒 含量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质谱法对六堡茶中化学成分进行快速鉴定
7
作者 班振 许凯柔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2025年第4期264-271,共8页
目的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质谱法(ultra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quadrupole electrostatic field orbital trap mass spectrometry,UPLC-Q-Orbitrap)与多种数据解析方式对六堡茶化学成分进行... 目的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质谱法(ultra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quadrupole electrostatic field orbital trap mass spectrometry,UPLC-Q-Orbitrap)与多种数据解析方式对六堡茶化学成分进行快速鉴定。方法采用Thermo Scientific Hypersil GOLD AQ(2.1 mm×100 mm,1.9μm)色谱柱,在流动相A:0.1%甲酸-水;流动相B:0.1%甲酸-乙腈中进行梯度洗脱;以电喷雾离子源搭配静电场轨道阱检测器正负离子模式对六堡茶中的化学成分进行检测。根据一级高分辨率质谱精确质荷比数据、二级高分辨率质谱碎片离子、Thermo Scientific mzCloud网络数据库、Thermo Scientific中药成分高分辨质谱数据库以及相关文献报道,对化学成分进行鉴定。结果对六堡茶化学成分进行快速分析,共鉴定出36种,包括3种氨基酸,3种酚,16种黄酮,1种木质素,4种生物碱,1种萜,2种香豆素,4种有机酸,其他2种。结论本研究应用UPLC-Q-Orbitrap结合数据库对六堡茶进行成分分析,可为进一步研究六堡茶的功效、风味物质基础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堡茶 快速鉴定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静电轨道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特征肽段结合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的乳制品真实性鉴别方法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陈荣桥 冼燕萍 +5 位作者 梁明 胡均鹏 吴玉銮 奚晓翔 戴航 侯向昶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3期258-265,共8页
目的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ltra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UPLC-MS/MS)建立乳制品中乳铁蛋白、乳桥蛋白、奶牛A1β-酪蛋白和A2β-酪蛋白、水牛A2β-酪蛋白的检测方法,开展市售乳制品中功... 目的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ltra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UPLC-MS/MS)建立乳制品中乳铁蛋白、乳桥蛋白、奶牛A1β-酪蛋白和A2β-酪蛋白、水牛A2β-酪蛋白的检测方法,开展市售乳制品中功能性蛋白质检测和乳制品真实性鉴评分析。方法乳蛋白经酶解后,应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法(ultra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triple quadrupole-Orbitrap high resolution mass spectrometry,UPLC-Q/Orbitrap HRMS)和UPLC-MS/MS筛选获得可用于定性定量分析的特征肽段,基于UPLC-MS/MS建立同时检测LF、LPN、奶牛A1β-CN、奶牛A2β-CN和水牛A2β-CN的方法并应用于乳制品检测。结果5种待测蛋白在相应的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加标回收率在82.1%~105.5%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5%,78份乳制品的检测结果表明同类样品LF含量差异较大,不同类液体乳中LPN均值差异不大。结论本方法性能良好,适用于乳制品中乳桥蛋白等功能性蛋白的同时检测,也可以实现乳制品中乳蛋白物种来源的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性能乳蛋白 靶向蛋白组学 高效液相色谱--静电轨道高分谱法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谱法 真实性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橘荔散结丸醇提物化学成分的UHPLC-QE-MS分析及其抗子宫肌瘤细胞的药效机制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谢卓庭 王乃平 +1 位作者 程晓榆 李坤寅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463-470,共8页
【目的】运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串联质谱(UHPLC-QE-MS)技术分析橘荔散结丸醇提物的化学成分,并探讨其对子宫肌瘤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及机制。【方法】(1)以UHPLC-QE-MS技术分析橘荔散结丸醇提物化学成分。(2)培养原代... 【目的】运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串联质谱(UHPLC-QE-MS)技术分析橘荔散结丸醇提物的化学成分,并探讨其对子宫肌瘤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及机制。【方法】(1)以UHPLC-QE-MS技术分析橘荔散结丸醇提物化学成分。(2)培养原代人子宫肌瘤细胞。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8(CCK-8)测定不同浓度橘荔散结丸醇提物处理不同时间后的细胞增殖抑制率,并筛选后续实验中其2个高、低浓度。实验分为空白对照组,二甲基亚砜(DMSO)组,米非司酮组及橘荔散结丸醇提物高、低浓度组,分别给予相应处理后,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Western Blot或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PCR)法分别检测细胞Wnt/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SK-3β)/β-连环蛋白(β-catenin)信号通路关键蛋白Wnt 5b、GSK-3β、p-GSK-3β、β-catenin、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和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的蛋白、mRNA表达水平。【结果】鉴别橘荔散结丸醇提物主要化学成分91个,橘荔散结丸醇提物冻干粉与中成药橘荔散结片主要化学成分共有22个。橘荔散结丸醇提物各浓度组细胞增殖抑制率均大于空白对照组(P<0.05);橘荔散结丸醇提物高、低浓度组及米非司酮组G0/G1期细胞数均大于空白对照组,而G2/M期细胞数小于空白对照组(P<0.05);橘荔散结丸醇提物高、低浓度组及米非司酮组Wnt 5b、β-catenin、EGFR、MMP2蛋白、mRNA表达水平均低于与空白对照组(均P<0.05),而GSK-3β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与空白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UHPLC-QE-MS技术分离橘荔散结丸醇提物化学成分众多,主要成分具有氧化应激调节作用;橘荔散结丸醇提物可有效抑制子宫肌瘤细胞增殖,其分子机制与抑制Wnt/GSK-3β/β-catenin信号通路关键蛋白表达,进而干预子宫肌瘤细胞微环境氧化应激反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橘荔散结丸 子宫肌瘤 醇提物 高效液相色谱--静电轨道串联谱(UHPLC-QE-MS) Wnt/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SK-3β)/β-连环蛋白(β-catenin)信号通路 氧化应激 细胞培养
原文传递
基于UPLC-Q-Exactive Orbitrap-MS和UPLC-QQQ-MS的玫瑰花化学成分定性与定量分析
10
作者 赵璐璐 孙久兰 +3 位作者 赵诗阳 赵盼 刘江亭 刘红燕 《现代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379-397,共19页
采用UPLC-Q-Exactive-Orbitrap-MS联合UPLC-QQQ-MS/MS对5种玫瑰花中非发挥性成分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分别采用Thermo Hypersil GOLD色谱柱(100 mm×2.1 mm,3μm)、甲酸水-甲酸乙腈为流动相和Agilent Poroshell 120 EC-C18色谱柱(4.6 ... 采用UPLC-Q-Exactive-Orbitrap-MS联合UPLC-QQQ-MS/MS对5种玫瑰花中非发挥性成分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分别采用Thermo Hypersil GOLD色谱柱(100 mm×2.1 mm,3μm)、甲酸水-甲酸乙腈为流动相和Agilent Poroshell 120 EC-C18色谱柱(4.6 mm×100 mm,2.7μm)、甲醇-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均采用正负离子模式采集数据。通过对照品比对及高分辨质谱解析,鉴定了其中73种化合物结构并解析了其裂解规律。7种黄酮类成分在考察的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0),回收率为96.62%~107.13%,RSD为1.06%~1.87%,在5种玫瑰花含量有显著性差异(P<0.05)。该方法快速、可靠、高效,能较全面反映并比较5种玫瑰花中非挥发性成分及7种主要黄酮类成分含量,可为深入阐明玫瑰花药效物质基础及其质量标准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玫瑰花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静电轨道 高效液相色谱-三重串联 成分鉴定 含量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CX-SPE结合UHPLC-Q-Exactive Orbitrap MS分析草乌中的四类二萜生物碱
11
作者 周红燕 徐静 +4 位作者 崔议方 宋书祎 兰先明 汪冰 张加余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2574-2585,共12页
目的对草乌中的二萜生物碱进行表征分析。方法以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固相萃取(SCX-SPE)分离纯化草乌中的二萜生物碱,并结合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质谱(UHPLC-Q-Exactive Orbitrap MS)进行结构鉴定。结果结合精确分子质... 目的对草乌中的二萜生物碱进行表征分析。方法以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固相萃取(SCX-SPE)分离纯化草乌中的二萜生物碱,并结合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质谱(UHPLC-Q-Exactive Orbitrap MS)进行结构鉴定。结果结合精确分子质量、多级质谱裂解规律、对照品对比、Clog P值及文献报道,共从草乌中鉴定了99个二萜生物碱类成分,包括双酯型二萜生物碱(DDA)27个,单酯型二萜生物碱(MDA)29个,酰胺型二萜生物碱(ADA)40个,多酯型二萜生物碱(PDA)2个,以及长链型二萜生物碱(LDA)1个。结论本文所建立的SCX-SPE结合UHPLC-Q-Exactive Orbitrap MS方法能快速地鉴定草乌中的二萜生物碱类成分,可为草乌的药效物质基础及质量控制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乌 二萜生物碱 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固相萃取柱(SXC-SPE)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静电轨道谱(UHPLC-Q-Exactive Orbitrap 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UPLC-Q-Exactive Orbitrap-MS分析藏药诃子与毛诃子化学成分 被引量:39
12
作者 周坤 简平 +5 位作者 梁文仪 梁林金 叶婷 常子豪 张秋楠 张兰珍 《质谱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54-267,I0003,共15页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联用技术(UPLC-Q-Exactive Orbitrap-MS),在电喷雾负离子模式下对使君子科(Combretaceae)榄仁树属(Terminalia Linn.)成分相近的藏药诃子与毛诃子的化学成分进行快速识别和鉴定。采用A...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联用技术(UPLC-Q-Exactive Orbitrap-MS),在电喷雾负离子模式下对使君子科(Combretaceae)榄仁树属(Terminalia Linn.)成分相近的藏药诃子与毛诃子的化学成分进行快速识别和鉴定。采用Acquity UPLC HSS T3色谱柱(2.1 m×100 mm×1.8μm),以含0.1%乙酸的甲醇-0.1%乙酸水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通过高分辨质谱给出的分子离子峰和碎片离子数据,结合相关文献和对照品,从诃子中鉴定出94个成分,包括28个特有成分,从毛诃子中鉴定出96个成分,包括30个特有成分,二者共有成分66个,其中12个鞣质类成分为首次从榄仁树属内发现。本研究可为诃子与毛诃子的快速鉴定,质量控制及阐明其药效基础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诃子 毛诃子 高效液相色谱--静电轨道(UPLC-Q-Exactive Orbitrap-MS) 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PLC-Q-Exactive Orbitrap-MS法分析绵萆薢的化学成分 被引量:10
13
作者 王显菲 林荣锋 +4 位作者 钟旋 李袁袁 杜勤 迟玉广 凌家俊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688-699,共12页
目的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质谱(UPLC-Q-Exactive Orbitrap-MS)对绵萆薢的化学成分进行快速鉴别。方法采用Welch RP-C_(18)(150 mm×2.1 mm,1.8μm)色谱柱,以0.1%甲酸水溶液(A)-0.1%甲酸乙腈(B)为流动相进行梯... 目的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质谱(UPLC-Q-Exactive Orbitrap-MS)对绵萆薢的化学成分进行快速鉴别。方法采用Welch RP-C_(18)(150 mm×2.1 mm,1.8μm)色谱柱,以0.1%甲酸水溶液(A)-0.1%甲酸乙腈(B)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体积流量0.30 mL·min^(-1),柱温35℃,分别以正负离子模式切换扫描,结合数据库匹配度、成分裂解规律与参考文献进行解谱和鉴别。结果共鉴定出绵萆薢化学成分30种,包括氨基酸与类氨基酸6种、有机酸类10种、黄酮类2种、甾体皂苷类1种、生物碱类2种、酰胺类1种及其他成分8种。结论该法可准确、快速地对绵萆薢中化学成分进行定性分析,可为绵萆薢的药效物质基础研究和质控指标的优选奠定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绵萆薢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静电轨道 成分分析 醇提液
原文传递
液相色谱和液相色谱质谱测定空气中25种醛酮类化合物 被引量:7
14
作者 李利荣 吴宇峰 +5 位作者 张静 刘殿甲 张肇元 王效国 许亮 关玉春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3055-3065,共11页
本研究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法(HPLC-UV,UV)、超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离子源-串联四极杆质谱法(UPLC-ESI-MS/MS,MS/MS)和超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离子源-三重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法(UPLC-ESI-Q-Orbitrap MS,Orbitrap MS)... 本研究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法(HPLC-UV,UV)、超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离子源-串联四极杆质谱法(UPLC-ESI-MS/MS,MS/MS)和超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离子源-三重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法(UPLC-ESI-Q-Orbitrap MS,Orbitrap MS)分别同时测定空气中25种醛酮类羰基化合物的分析方法.优化了流动相梯度、碎裂电压和碰撞能等参数.结果发现,3种方法标准曲线相关系数r均大于0.990,UV法比MS/MS法线性范围更宽,在30—1500μg·L^(-1)内线性关系良好,而MS法线性最高点仅为300μg·L^(-1)内,Orbitrap MS法适合检测浓度最低,约为0.45—300μg·L^(-1).方法检出限UV法略高于MS/MS法,分别在0.12—0.40μg·m^(-3)和0.08—0.60μg·m^(-3)之间,Orbitrap MS法最低,在1.1—13 ng·m^(-3)之间.加标量为75 ng的模拟样品UV法、MS/MS法和Orbitrap MS测得平均回收率范围分别为68.9%—98.8%、67.9%—97.6%和66.5%—107%,相对标准偏差范围分别为4.9%—10%、6.9%—18%和5.6%—11%. 3种方法检测实际样品,UV法和MS/MS法检出化合物分别为9种和14种,均远少于Orbitrap MS法的24种. 3种方法均能检出的目标物测定结果相对偏差均小于20%,均可用于醛酮类羰基化合物检测,但MS法定性较UV法更加准确,UV法可以测定高浓度样品,MS/MS法适合测定中等浓度样品,而Orbitrap MS不仅适用于测定极低浓度样品,同时还可用于筛查非靶标目标物,为污染物识别和防治提供了更加有力的技术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醛酮类化合物 方法优化和比较 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法 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离子源-串联谱法 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离子源-/静电轨道高分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UHPLC-Q-Exactive Orbitrap-MS的三种基原溪黄草及其干预小鼠肝纤维化的血清化学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覃萍 苏阳静 +5 位作者 陈永苗 郑瑞瑶 钟佳妮 叶晓燕 葛跃伟 陈阿丽 《中南药学》 CAS 2024年第2期296-301,共6页
目的应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串联质谱(UHPLC-Q-Exactive Orbitrap-MS)技术研究三种基原溪黄草及其在肝纤维化小鼠口服给药后的血清化学成分。方法采用Shim-pack GIST-HP C_(18)色谱柱(2.1 mm×150 mm,3μm);流动相... 目的应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串联质谱(UHPLC-Q-Exactive Orbitrap-MS)技术研究三种基原溪黄草及其在肝纤维化小鼠口服给药后的血清化学成分。方法采用Shim-pack GIST-HP C_(18)色谱柱(2.1 mm×150 mm,3μm);流动相为0.1%甲酸水(A)-甲醇(B),梯度洗脱,流速0.3 mL·min^(-1),柱温30℃。通过结合高分辨质谱数据及质谱裂解规律,对三种基原溪黄草药材样本及其给药小鼠血清的化学成分进行表征。结果在三种基原溪黄草药材中鉴定出40个化合物,主要包括二萜类、黄酮类、酚酸类化合物。在小鼠血清中鉴定出2个入血成分以及2个可能的代谢产物。结论本研究初步鉴定了三种基原溪黄草在四氯化碳致肝纤维化小鼠中的入血成分及部分代谢产物,为其用于治疗肝纤维化的药效物质基础提供了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溪黄草 肝纤维化 高效液相色谱--静电轨道串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UPLC-Q-Orbitrap MS/MS技术研究酸枣仁发酵过程中的化学成分转化 被引量:7
16
作者 杜晨晖 李泽 +4 位作者 崔小芳 张敏 裴香萍 詹海仙 闫艳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614-1620,共7页
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串联质谱(UPLC-Q-Orbitrap MS/MS)研究了酸枣仁经茯苓发酵前后的主要化学成分变化,初步探讨了茯苓对酸枣仁发酵的转化规律.鉴定了发酵产物中24种化学成分,整合多元统计方法对酸枣仁发酵0,7和14 ... 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串联质谱(UPLC-Q-Orbitrap MS/MS)研究了酸枣仁经茯苓发酵前后的主要化学成分变化,初步探讨了茯苓对酸枣仁发酵的转化规律.鉴定了发酵产物中24种化学成分,整合多元统计方法对酸枣仁发酵0,7和14 d后的差异性化学成分进行研究,采用正交偏最小二乘分析找到7个差异成分.采用t-检验对24种化学成分的相对含量进行分析;并分析了酸枣仁中黄酮苷、皂苷类成分的代谢反应途径.通过茯苓发酵,酸枣仁中化学成分主要发生了脱酰基和脱糖基等水解反应.为酸枣仁发酵产物的化学成分检测提供了快速、直观且准确的方法,为酸枣仁-茯苓共发酵产物的深入开发与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枣仁 茯苓 发酵 高效液相色谱--静电轨道串联 生物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UHPLC-QE-MS的橘荔散结丸诱导子宫肌瘤细胞凋亡的炎症机制 被引量:2
17
作者 谢卓庭 王乃平 +2 位作者 程晓榆 关永格 李坤寅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23年第17期2350-2356,2364,共8页
目的运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串联质谱(UHPLC-QE-MS)技术分析橘荔散结丸的药物成分,围绕核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探讨橘荔散结丸诱导子宫肌瘤细胞凋亡的炎症机制。方法①采用UHPLC-QE-MS技术分析橘荔散结丸化学成分... 目的运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串联质谱(UHPLC-QE-MS)技术分析橘荔散结丸的药物成分,围绕核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探讨橘荔散结丸诱导子宫肌瘤细胞凋亡的炎症机制。方法①采用UHPLC-QE-MS技术分析橘荔散结丸化学成分。②培养原代人子宫肌瘤细胞,免疫组化法进行鉴定。实验分为5组,空白组常规培养,基质组加入0.05%DMSO培养,米非司酮组加入1×10-5 mol/L米非司酮含药液培养,橘荔散结丸高、低浓度组分别加入2 mg/mL和1 mg/mL橘荔散结丸含药液培养。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子宫肌瘤细胞凋亡率,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子宫肌瘤细胞中IKKα、IKBα、p-IKBα、p65、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蛋白表达情况,采用qPCR技术检测子宫肌瘤细胞中IKKα、IKBα、p65、TNF-α、IL-6 mRNA表达量。结果鉴别橘荔散结丸主要化学成分91个,冻干粉与中成药间共有22个。米非司酮组和橘荔散结丸高、低浓度组子宫肌瘤细胞早期凋亡率和晚期凋亡率均明显高于空白组和基质组(P均<0.05),且米非司酮组、橘荔散结丸高浓度组早期凋亡率和晚期凋亡率均明显高于橘荔散结丸低浓度组(P均<0.05),橘荔散结丸高浓度组早期凋亡率明显高于米非司酮组(P<0.05)。橘荔散结丸高浓度组和米非司酮组子宫肌瘤细胞中IKKα、p-IKBα、p65、TNF-α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明显高于空白组和橘荔散结丸低浓度组(P均<0.05),且橘荔散结丸高浓度组和米非司酮组子宫肌瘤细胞中IL-6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明显高于空白组(P均<0.05);橘荔散结丸高浓度组子宫肌瘤细胞中p-IKBα、p65、IL-6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明显低于米非司酮组(P均<0.05)。米非司酮组、橘荔散结丸高浓度组、橘荔散结丸低浓度组子宫肌瘤细胞中IKKα、IKBα、p65、IL-6 mRNA相对表达量和米非司酮组、橘荔散结丸高浓度组TNF-αmRNA相对表达量均明显高于空白组(P均<0.05);橘荔散结丸高浓度组和米非司酮组IKBα、p65、IL-6 mRNA相对表达量均明显高于橘荔散结丸低浓度组(P均<0.05)。结论橘荔散结丸化学成分具有抗炎免疫调节作用,其治疗子宫肌瘤分子机制与干预肌瘤细胞微环境炎症反应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橘荔散结丸 子宫肌瘤 高效液相色谱--静电轨道串联谱技术 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代谢组学方法分析14种辐照香辛料中的斑蝥素 被引量:1
18
作者 贾玮 杨颖欢 +3 位作者 曾桥 蔡露阳 郭艾艾 刘树兴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66-71,共6页
建立了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离子阱串联质谱(UHPLC-Q-Orbitrap MS/MS)结合代谢组学分析香辛料在辐照过程中斑蝥素的变化规律及碎裂机理的方法.样品经甲醇提取后,采用质谱全扫描模式和二级扫描模式对目标物进行定性.分析发... 建立了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离子阱串联质谱(UHPLC-Q-Orbitrap MS/MS)结合代谢组学分析香辛料在辐照过程中斑蝥素的变化规律及碎裂机理的方法.样品经甲醇提取后,采用质谱全扫描模式和二级扫描模式对目标物进行定性.分析发现随着辐照剂量的增加斑蝥素含量增加,C_(6)H_(7)O^(+)m/z 95.04908,C_(8)H_(11)O^(+)m/z 123.08044及C_(9)H_(11)O_(2)^(+)m/z 151.07536为斑蝥素的特征碎裂片段.在线性范围内,斑蝥素的确定限(CC_(α))和检测容量(CC_(β))分别为0.14~1.26μg/kg与0.25~1.84μg/kg,回收率为84%~112%,相对标准偏差(RSD)为2.8%~7.8%.该方法适用于复杂基质中斑蝥素的分离与定量,为香辛料在辐照过程中的代谢产物变化规律及质量控制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静电轨道离子串联 斑蝥素 代谢组学 碎裂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UPLC-Q-Exactive Orbitrap-MS的固公果根指纹图谱分析及DPPH抗氧化谱效关系研究
19
作者 康荣 程显隆 +4 位作者 姚令文 李明华 余坤子 魏锋 马双成 《中国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8期1664-1670,共7页
目的 建立固公果根药材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质谱(UPLC-Q-Exactive Orbitrap-MS)指纹图谱,并研究其与自由基清除活性的谱效关系。方法 采用UPLC-Q-Exactive Orbitrap-MS建立固公果根的指纹图谱,评价指纹图谱相似度,... 目的 建立固公果根药材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质谱(UPLC-Q-Exactive Orbitrap-MS)指纹图谱,并研究其与自由基清除活性的谱效关系。方法 采用UPLC-Q-Exactive Orbitrap-MS建立固公果根的指纹图谱,评价指纹图谱相似度,结合热图分析,对其中的19个共有峰进行指认;使用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法评价固公果根的抗氧化活性,结合灰色关联度分析(grey relational analysis, GRA)研究谱效关系。结果 建立了固公果根的UPLC-Q-Exactive Orbitrap-MS指纹图谱,选择峰面积>1%的19个色谱共有峰,通过对照品比对法、数据库、参考文献等方法鉴定前述色谱峰。19个色谱峰的热图分析和DPPH抗氧化灰色关联度结果显示,面积颜色变动较大峰为2、4、8、14、15、17,谱效关系表明11、18、17、19、8、6、16、12、1、5、7、15号峰是与抗氧化活性关联较大的正相关峰。各取排名前五相交得以下9个化学成分作为质量评价指标:峰2(儿茶素)、峰4(表儿茶素)、峰8[(+)-喹色亭酚-(4β,8)-表儿茶素]、峰11(鞣花酸)、峰14(野蔷薇苷)、峰15(刺梨苷)、峰17(委陵菜酸)、峰18(蔷薇酸)和峰19(皂皮酸)。结论 固公果根抗氧化活性是酚类和三萜皂苷类等多成分联合效应的结果,为药材质量控制提供更全面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公果根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静电轨道 指纹图谱 1 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抗氧化活性 谱效关系
原文传递
基于UHPLC-Q-Exactive Orbitrap HRMS技术分析痔血安合剂的化学成分与小鼠口服后的入血成分 被引量:2
20
作者 李荣胜 郑德 刘瑾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1期2361-2372,共12页
目的:运用超高效液相串联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率质谱分析技术分析鉴定痔血安合剂的化学成分,以及小鼠灌胃后主要入血成分。方法:取健康雄性C57/BL6J小鼠9只,分为空白组(3只)和痔血安合剂组(6只),空白组灌胃超纯水,痔血安合剂组按27.... 目的:运用超高效液相串联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率质谱分析技术分析鉴定痔血安合剂的化学成分,以及小鼠灌胃后主要入血成分。方法:取健康雄性C57/BL6J小鼠9只,分为空白组(3只)和痔血安合剂组(6只),空白组灌胃超纯水,痔血安合剂组按27.2 mL·kg^(-1)剂量灌胃痔血安合剂,分别在给药后1,3 h各处理3只,收集血清,采用蛋白沉淀的方法进行样品前处理。色谱分离采用Acquity UPLC BEH C_(18)色谱柱(100 mm×2.1 mm,1.7μm),以0.1%甲酸水溶液-甲醇为流动相体系,梯度洗脱。质谱采用正负离子一级全扫描/数据依赖二级扫描模式(Full MS/dd-MS^(2)),一级全扫描设置分辨率70000,二级设置分辨率17500,隔离窗口1 m/z,归一化碰撞能量(NCEs)为10%、20%和40%采集原方及血清样本数据。经Xcalibur 3.0软件获取色谱保留时间以及母离子和碎片离子信息,通过对照品比对、文献参考相关等成分检测信息,实现对痔血安合剂化学成分及入血原型的鉴定。结果:该研究从痔血安合剂中共鉴定出207种化学成分,包括黄酮类84种、萜(皂苷)类41种、生物碱类16种、有机(酚)酸类26种、苯酞类13种、色原酮类9种、苯乙醇苷类4种、香豆素类4种、木酯素类3种、苯丙素类2种及其他类5种。小鼠口服痔血安合剂后血清中检测到52种原型成分。结论:高分辨质谱方法快速鉴定了痔血安合剂化学成分及主要入血成分,可为痔血安合剂效应物质的解析及作用机制研究提供部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效液相串联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率质谱分析 痔血安合剂 化学成分 入血成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