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9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选择性颈内动脉灌注ACNU治疗颅内恶性肿瘤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尹忠民 赵丹丹 张可帅 《肿瘤药学》 CAS 2012年第3期208-209,219,共3页
目的探讨超选择性颈内动脉灌注盐酸嘧啶亚硝脲(ACNU)治疗颅内恶性肿瘤21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5年3月~2010年4月于本院确诊治疗的42例颅内恶性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超选择性灌注组)和对照组(常规灌注组),每组21... 目的探讨超选择性颈内动脉灌注盐酸嘧啶亚硝脲(ACNU)治疗颅内恶性肿瘤21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5年3月~2010年4月于本院确诊治疗的42例颅内恶性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超选择性灌注组)和对照组(常规灌注组),每组21例,治疗16周后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的有效率为71.43%,而对照组有效率为42.86%,治疗组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超选择性颈内动脉灌注ACNU治疗颅内恶性肿瘤的临床疗效较常规灌注好,值得在此类疾病的治疗中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选择性颈内动脉灌注 ACNU 颅内恶性肿瘤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选择性颈内动脉灌注盐酸嘧啶亚硝脲治疗颅内恶性肿瘤30例 被引量:1
2
作者 熊斌 《中国卫生产业》 2013年第12期74-75,共2页
目的探讨超选择性颈内动脉灌注盐酸嘧啶亚硝脲治疗颅内恶性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颅内恶性肿瘤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灌注化疗治疗颅内恶性肿瘤。观察组:采用超选择性颈内动脉灌注盐酸嘧啶亚... 目的探讨超选择性颈内动脉灌注盐酸嘧啶亚硝脲治疗颅内恶性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颅内恶性肿瘤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灌注化疗治疗颅内恶性肿瘤。观察组:采用超选择性颈内动脉灌注盐酸嘧啶亚硝脲治疗颅内恶性肿瘤。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70.00%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4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选择性颈内动脉灌注盐酸嘧啶亚硝脲治疗颅内恶性肿瘤具有较佳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选择性颈内动脉灌注 盐酸嘧啶亚硝脲 颅内恶性肿瘤 甘露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选择性颈内动脉灌注ACNU治疗颅内恶性肿瘤的疗效分析
3
作者 马永刚 王云彦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4年第18期59-60,共2页
目的分析超选择性颈内动脉灌注ACNU治疗颅内恶性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8-05—2013-04收治的120例颅内恶性肿瘤患者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60例患者采用常规灌注化疗进行治疗,观察组60例采用超选择性颈内动脉灌注ACNU... 目的分析超选择性颈内动脉灌注ACNU治疗颅内恶性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8-05—2013-04收治的120例颅内恶性肿瘤患者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60例患者采用常规灌注化疗进行治疗,观察组60例采用超选择性颈内动脉灌注ACNU治疗。对比2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43.33%,观察组总有效率73.3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选择性颈内动脉灌注ACNU在治疗颅内恶性肿瘤具有较好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选择性颈内动脉灌注 ACNU 颅内恶性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选择性颈内动脉系灌注三尖杉酯碱治疗恶性脑瘤13例 被引量:4
4
作者 杨卫忠 陈建屏 +3 位作者 张国良 石松生 倪天瑞 刘才兴 《福建医药杂志》 CAS 1993年第3期4-5,共2页
经动脉注入卡氮介等药物治疗颅内胶质瘤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治疗方法。将导管超选择性置入颈内动脉的眼动脉分支远端注入三尖杉酯碱治疗恶性脑瘤,国内外未见报告。我院1990年以来,采用这种方法治疗颅内胶质瘤和转移瘤13例,取得... 经动脉注入卡氮介等药物治疗颅内胶质瘤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治疗方法。将导管超选择性置入颈内动脉的眼动脉分支远端注入三尖杉酯碱治疗恶性脑瘤,国内外未见报告。我院1990年以来,采用这种方法治疗颅内胶质瘤和转移瘤13例,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脑瘤 三尖杉酯碱 颅内胶质瘤 颈内动脉 毒性反应 灌注化疗 动脉分支 病人化疗 选择性 动脉灌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选择性动脉内脑灌注在脑肿瘤领域的应用
5
作者 厉广熙 王逸飞(综述) +1 位作者 尤永平 路华(审校)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24年第9期552-556,共5页
通过动脉内递送药物治疗脑肿瘤是一种不断发展的给药方法,其目的是通过超选择性动脉内脑灌注(super selective intra-arterial cerebral infusion,SSIACI)、打开血脑屏障等技术使药物在病变区域聚积,以达到增强治疗、减轻全身毒性等效... 通过动脉内递送药物治疗脑肿瘤是一种不断发展的给药方法,其目的是通过超选择性动脉内脑灌注(super selective intra-arterial cerebral infusion,SSIACI)、打开血脑屏障等技术使药物在病变区域聚积,以达到增强治疗、减轻全身毒性等效果。导管技术的发展使SSIACI成为可能。在此基础上,部分化疗药物相关临床研究证明其在治疗脑肿瘤时的安全性及有效性。随着血脑屏障破坏方式改进,更具有靶向作用药物研发、给药策略精细化、导管技术发展等,动脉内给药方式正在成为具有前景的脑肿瘤治疗的重要方法。本文主要通过血脑屏障破坏方法、脑肿瘤药物演进及给药策略方面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肿瘤 选择性动脉内脑灌注 神经介入 血脑屏障 化疗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选择性动脉灌注及栓塞治疗晚期胰头癌 被引量:6
6
作者 马彦寿 李焕祥 +1 位作者 吕峰泉 刘武军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6年第4期247-248,共2页
关键词 选择性 动脉灌注 栓塞 胰头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选择性颅内动脉灌注治疗肺癌脑转移 被引量:3
7
作者 姜镕 李笑更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05年第5期334-339,共6页
目的探讨经皮股动脉穿刺超选择性颅内动脉、支气管动脉插管,区域性动脉内灌注化疗药物治疗肺癌脑转移的临床疗效。方法62例经影像学检查明确诊断的晚期肺癌脑转移患者,采用Seldinger技术行经皮股动脉穿刺(BALT、SIM或TERUMO导管)分别超... 目的探讨经皮股动脉穿刺超选择性颅内动脉、支气管动脉插管,区域性动脉内灌注化疗药物治疗肺癌脑转移的临床疗效。方法62例经影像学检查明确诊断的晚期肺癌脑转移患者,采用Seldinger技术行经皮股动脉穿刺(BALT、SIM或TERUMO导管)分别超选择至颈内动脉、椎动脉和支气管动脉进行造影,证实肿瘤供养动脉后分别依次灌注稀释后的联合化疗药(包括鬼臼噻酚甙、嘧啶亚硝脲、卡铂、羟基喜树碱、5-氟脲嘧啶、吡柔比星),1次/月,连续治疗3次为1个疗程。治疗后1个月复查胸部CT、头部MRI,然后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疗效判断标准进行疗效评估。治疗期间每月测定1次血象及肝、肾功能,进行化疗药物的毒副反应监测,必要时予以保护性治疗。结果62例患者动脉内插管均获成功,患者的颅内高压症状于化疗药物灌注后24~48h不同程度减轻。头部MRI及胸部CT检查显示,62例中59例颅内转移瘤不同程度缩小,15例脑肿瘤直径<3cm,脑水肿消失。治愈好转率(完全缓解+部分缓解)为80.65%(50/62)。结论应用颅内动脉灌注化疗药物治疗肺癌脑转移患者的方法操作简单、并发症少,药物可经导管直接进入肿瘤供养动脉,迅速杀死肿瘤细胞,而且全身不良反应(世界卫生组织抗肿瘤药物毒性反应分度标准)低于Ⅱ度。故对不适宜手术治疗的晚期肺癌脑转移患者,颅内动脉区域性化疗药物灌注治疗是有效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的首选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输注 动脉 脑肿瘤 支气管动脉 动脉 动脉灌注治疗 颅内动脉灌注 肺癌脑转移 选择性 SELDINGER技术 化疗药物治疗 经皮股动脉穿刺 支气管动脉插管 动脉区域性化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选择性动脉内灌注尼莫地平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 被引量:3
8
作者 徐建华 吴江虹 +2 位作者 陈军华 刘怡 左萍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05年第1期13-14,共2页
目的 探讨超选择性动脉灌注尼莫地平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 (SAH )后脑血管痉挛 (CVS)的可行性 ,以降低SAH病人的复发率及病死率。方法  3 8例病人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 18例采用Seldinger技术经右侧股动脉穿刺 ,明确血管痉挛狭窄部位后 ... 目的 探讨超选择性动脉灌注尼莫地平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 (SAH )后脑血管痉挛 (CVS)的可行性 ,以降低SAH病人的复发率及病死率。方法  3 8例病人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 18例采用Seldinger技术经右侧股动脉穿刺 ,明确血管痉挛狭窄部位后 ,缓慢灌注尼莫地平针剂 0 .3~ 0 .5mg ;对照组 2 0例给予尼莫地平口服 ,40mg/d。 结果 两组病人在缓解剧烈头痛 ,降低再发率、病死率、并发症等方面具有十分显著的差异 ,应用动脉灌注尼莫地平治疗者明显优于不使用该方法者。结论 动脉内尼莫地平的灌注 ,对治疗严重的血管痉挛是有效的 ,使用超选择性灌注技术具有更大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择性动脉灌注 蛛网膜下腔出血 脑血管痉挛 尼莫地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立体超选择性动脉灌注化疗在乳腺癌降期保乳术中的价值 被引量:1
9
作者 何劲松 朱国献 +3 位作者 郭良峰 陈伟财 周汝明 王先明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CAS 2008年第12期929-930,共2页
目的评价术前立体超选择性动脉灌注化疗在ⅡB~ⅢA期乳腺癌保留乳房手术中的价值。方法36例乳腺癌患者,其中ⅡB期10例、ⅢA期26,术前采用立体超选择性动脉灌注丝裂霉素、表阿霉素和5-氟尿嘧啶,化疗后再进行手术。结果36例患者灌注化疗... 目的评价术前立体超选择性动脉灌注化疗在ⅡB~ⅢA期乳腺癌保留乳房手术中的价值。方法36例乳腺癌患者,其中ⅡB期10例、ⅢA期26,术前采用立体超选择性动脉灌注丝裂霉素、表阿霉素和5-氟尿嘧啶,化疗后再进行手术。结果36例患者灌注化疗后病灶缓解32例,好转3例,无明显变化1例;缓解率达88.9%(32/36),该32例患者肿瘤直径均缩小到2cm以下,获得保乳手术机会。结论术前立体超选择性动脉灌注化疗可使局部晚期乳腺癌降期获得保乳机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立体选择性动脉灌注化疗 乳腺癌保乳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合用药超选择性动脉灌注治疗恶性脑瘤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永权 张新定 +1 位作者 郭祖才 任军 《甘肃科学学报》 1999年第4期67-71,共5页
探讨联合用药超选择动脉灌注治疗颅内恶性肿瘤的适应症、疗效及副作用,选择12 例颅内恶性肿瘤患者,将表阿霉素30~40 m g/m 2,卡铂150~200 m g/m 2、VP16 60~80 m g/m 2 溶于生理盐水,采用超... 探讨联合用药超选择动脉灌注治疗颅内恶性肿瘤的适应症、疗效及副作用,选择12 例颅内恶性肿瘤患者,将表阿霉素30~40 m g/m 2,卡铂150~200 m g/m 2、VP16 60~80 m g/m 2 溶于生理盐水,采用超选择颈内动脉联合灌注化疗,治疗后4~6周复查强化CT,以评价早期疗效。定期复查血常规、肝肾功能,以判定化疗药物的毒副作用。本组病例近期CR3 例、PR4 例、NC4 例、PD1 例,肿瘤消失率25% ,有效率58.16% 。化疗后瘤体积明显缩小(t= 2.398,P< 0.05),化疗后平均瘤体积缩小率为53.64% 。肝酶异常升高者83.33% ,血白细胞计数下降者达67.66% ,但均在一月内恢复正常,表明所用的方法及化疗方案适用于无明显高颅压的颅内原发性和转移性恶性肿瘤,可以使瘤体积明显缩小甚至消失。但应注意药物的副作用,尤其是骨髓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恶性肿瘤 恶性脑瘤 选择性 动脉灌注化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选择性颅内动脉灌注ACNU、VM-26治疗丘脑、脑干胶质瘤的临床价值评价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爱民 白俊利 +4 位作者 刘丽君 陈克兴 周景富 裴西国 赵玉红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 CAS 2016年第S1期17-18,共2页
目的探索超选择性颈内动脉灌注盐酸尼莫司汀(ACNU)和替尼泊苷(VM-26)联合治疗丘脑、脑干胶质瘤的疗效并进行评价,找出适合治疗丘脑、脑干胶质瘤联合治疗的最佳药物。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150例丘脑、脑干胶质瘤的... 目的探索超选择性颈内动脉灌注盐酸尼莫司汀(ACNU)和替尼泊苷(VM-26)联合治疗丘脑、脑干胶质瘤的疗效并进行评价,找出适合治疗丘脑、脑干胶质瘤联合治疗的最佳药物。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150例丘脑、脑干胶质瘤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成两组,每组75例。观察组选择肿瘤同侧颈内动脉ACNU和VM-26联合灌注化疗的方法 .对照组选择传统治疗,口服司莫司汀治疗,并进行治疗结果疗效对比。结果:观察组癌症的完全和部分改善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恶化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果具有显著的的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结论 :超选择性颈内动脉灌注ACNU、VM-26治疗丘脑、脑干胶质瘤疗效优良,药物产生的毒性作用小,安全可靠,且临床价值得到肯定,可作为临床上治疗丘脑、脑干胶质瘤的重要药物,并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选择性颈内动脉灌注 ACNJ VIN-26 丘脑 脑干胶质瘤 临床价值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SA超选择性栓塞治疗颈内动脉颅外段动脉瘤1例
12
作者 徐光 梁平 +2 位作者 魏焱 刘玉芳 申明 《西南国防医药》 CAS 2003年第5期575-575,共1页
关键词 DSA 选择性栓塞治疗 颈内动脉颅外段 动脉 影像学表现 病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选择性动脉插管灌注栓塞化疗治疗晚期妇科肿瘤
13
作者 程丽坤 常艳春 +1 位作者 王晶 隋丽华 《实用肿瘤学杂志》 CAS 1998年第2期147-148,共2页
目的 探讨超选择性动脉插管栓塞治疗晚期癌大出血患者和动脉灌注化疗治疗晚期妇科肿瘤。方法 选择子宫动脉插管治疗临床5例晚期癌大出血患者;子宫动脉插管化疗治疗27例妇科晚期肿瘤患者,并为30例患者行单纯静脉化疗做对 照。结果 5例大... 目的 探讨超选择性动脉插管栓塞治疗晚期癌大出血患者和动脉灌注化疗治疗晚期妇科肿瘤。方法 选择子宫动脉插管治疗临床5例晚期癌大出血患者;子宫动脉插管化疗治疗27例妇科晚期肿瘤患者,并为30例患者行单纯静脉化疗做对 照。结果 5例大出血患者栓塞止血成功率100%;治疗组与对照组三年生存率有显著差异,分别为77.7%和43.3%,P<0.05。结论 超选择性动脉插管化疗为晚期妇科肿瘤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治疗手段;对晚期癌大出血患者,本方法是行之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妇科肿瘤 选择性动脉摘管 灌注治疗 栓塞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选择性动脉灌注化疗恶性滋养细胞肿瘤的疗效观察
14
作者 杨亚平 张成仁 +2 位作者 吕正旺 王家平 钱靖 《实用医学影像杂志》 2003年第1期41-42,共2页
关键词 妇科肿瘤 选择性动脉灌注化疗 恶性滋养细胞肿瘤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选择性经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精细治疗原发肝癌的探讨
15
作者 王亚伟 杨淑平 +3 位作者 郑东庆 黄风雷 黄奇 杨勇 《中华今日医学杂志》 2003年第9期15-16,共2页
目的:评估超选择性经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TOCE)精细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肝功能的影响。方法:对32例原发性肝癌行TOCE。60例行常规灌注化疗栓塞,所有病例均随访观察6月—2年。结果:超选组6月、1年、2年生存率分别为91%... 目的:评估超选择性经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TOCE)精细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肝功能的影响。方法:对32例原发性肝癌行TOCE。60例行常规灌注化疗栓塞,所有病例均随访观察6月—2年。结果:超选组6月、1年、2年生存率分别为91%,75.2%,56%。常规组对应为74%,68.5%,44.8%。统计学处理有显著差异(P<0.05),最后1次栓塞后6个月内肝功能下降程度超选组较常规组轻,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结论:超选择性经肝动脉化疗栓塞精细治疗原发性肝癌对肝功能损害小,能有效破坏病灶,患者生存率可以显著提高于常规方法治疗原发性肝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择性经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 治疗 原发肝癌 疗效 肝功能 氟尿嘧啶 丝裂霉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内动脉冷盐水灌注诱导不同深度选择性脑低温的可行性和安全性实验研究
16
作者 冀雅彬 姬仲 吴永明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16年第6期55-56,71,共3页
观察经颈内动脉冷盐水灌注(intracarotid cold saline infusion,ICSI)诱导不同深度选择性脑低温(selectivebrain cooling,SBC)的可行性和安全性,为血管内灌注诱导SBC 的深入研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使用微量灌注泵将10-12℃冷生理盐水... 观察经颈内动脉冷盐水灌注(intracarotid cold saline infusion,ICSI)诱导不同深度选择性脑低温(selectivebrain cooling,SBC)的可行性和安全性,为血管内灌注诱导SBC 的深入研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使用微量灌注泵将10-12℃冷生理盐水在特定速度下由颈内动脉泵注入SD 大鼠大脑,将脑温降至深度低温(24-26℃),中度低温(28-30℃)、轻度低温(32-34℃)维持1hr,以及轻度低温维持2hr。观察大鼠生理指标变化、脑缺血情况、脑组织及颈内动脉显微结构,以及动物生存情况。结果:以15.4ml/100g/hr 灌注速度将脑温降至深度低温的时间为35.0±5.2min;降至中度低温的速度及时间为15ml/100g/hr 和21.7±3.5min;降至轻度低温的速度及时间为10ml/100g/hr 和5.3±1.5min;维持深中度低温和轻度低温的灌注速度分别为10 和6ml/100g/hr。深中度低温维持1hr 以及轻度低温维持2hr 均能显著降低Hct,而轻度低温1hr 对Hct 的影响不明显;各低温组血糖低温后明显低于控制组。TTC 和HE 染色显示,ICSI 不会造成脑缺血,以及脑组织和颈内动脉的显微结构改变。深度和中度低温1hr 分别造成63%和38%的死亡率,而轻度低温1 和2hr 死亡率为0。结论:ICSI 诱导的深中度SBC 由于对生理指标影响较大具有一定危险性,而ICSI 以10ml/100g/hr 灌注所诱导的轻度脑低温在2hr 内是可行和安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内动脉 冷盐水 灌注 诱导 不同深度 选择性脑低温 可行性 安全性 实验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肿瘤超选择性脑动脉灌注化疗的临床分析
17
作者 王坚 卢刚 +1 位作者 厉民 刘子江 《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1997年第3期185-187,共3页
目的:研究超选择性脑动脉插管灌注嘧啶亚硝脲(ACNU)或卡氮芥(BCNU)治疗恶性脑肿瘤的近期疗效及其并发症的防治。方法:对67例经组织学确诊的恶性脑肿瘤采用超选择性脑动脉插管灌注嘧啶亚硝脲或卡氮芥化疗,并对照化疗前后的影像学表现,评... 目的:研究超选择性脑动脉插管灌注嘧啶亚硝脲(ACNU)或卡氮芥(BCNU)治疗恶性脑肿瘤的近期疗效及其并发症的防治。方法:对67例经组织学确诊的恶性脑肿瘤采用超选择性脑动脉插管灌注嘧啶亚硝脲或卡氮芥化疗,并对照化疗前后的影像学表现,评价该化疗对恶性脑肿瘤的疗效。结果:本组67例病人治疗后完全缓解10例(14.9%),部分缓解43例(64.2%),稳定11例(16.4%),恶化3例(4.5%)。对部分病例行免疫组化和神经病理研究,证实超选择性脑动脉灌注化疗可诱导肿瘤的凋亡。超选择性脑动脉插管灌注化疗可明显降低常规化疗的并发症和毒性反应,并发症和毒性反应的发生率明显低于文献报道。结论:超选择性脑动脉插管灌注化疗治疗恶性脑肿瘤可明显降低药物毒性,近期疗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肿瘤 选择性动脉灌注化疗 临床分析 嘧啶亚硝脲 卡氮芥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选择性子宫动脉灌注化疗治疗侵蚀性葡萄胎12例临床分析
18
作者 孙鹏 王亮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 2010年第3期301-302,共2页
侵蚀性葡萄胎指葡萄胎组织侵入子宫肌层引起组织破坏,或并发子宫外转移者。临床表现为恶性病变,治疗以静脉化疗为主。自1952年Cromer等首先将动脉灌注化疗应用于子宫癌的治疗后,至今该方法已广泛应用于各种女性生殖器恶性肿瘤、宫颈妊... 侵蚀性葡萄胎指葡萄胎组织侵入子宫肌层引起组织破坏,或并发子宫外转移者。临床表现为恶性病变,治疗以静脉化疗为主。自1952年Cromer等首先将动脉灌注化疗应用于子宫癌的治疗后,至今该方法已广泛应用于各种女性生殖器恶性肿瘤、宫颈妊娠、剖宫产后子宫疤痕妊娠等的治疗。本次研究对12例侵蚀性葡萄胎患者进行超选择性子宫动脉插管灌注化疗及栓塞治疗,均取得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动脉灌注化疗 侵蚀性葡萄胎 栓塞治疗 选择性 临床分析 女性生殖器恶性肿瘤 动脉插管灌注化疗 葡萄胎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选择性颅内动脉灌注贝伐珠单抗治疗复发恶性脑胶质瘤的疗效及安全性 被引量:2
19
作者 张顶顶 陈维涛 +5 位作者 刘翔宇 韦永祥 刘开东 高永月 杭春华 李劲松 《现代肿瘤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56-459,共4页
目的:观察超选择性颅内动脉灌注贝伐珠单抗治疗复发恶性脑胶质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纳入2017年10月至2020年11月在我院神经外科接受超选择性颅内动脉灌注贝伐珠单抗治疗的11例复发恶性脑胶质瘤患者,观察治疗后的无进展生存期、Karnof... 目的:观察超选择性颅内动脉灌注贝伐珠单抗治疗复发恶性脑胶质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纳入2017年10月至2020年11月在我院神经外科接受超选择性颅内动脉灌注贝伐珠单抗治疗的11例复发恶性脑胶质瘤患者,观察治疗后的无进展生存期、Karnofsky评分及不良反应,随访终点为肿瘤再次出现复发或转移。结果:经2个周期治疗后,11例复发恶性脑胶质瘤患者的疾病控制和客观反应人数分别为10例和8例,患者Karnofsky评分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0.05)。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为6个月,11例患者中有1例出现皮肤过敏,1例患者出现白细胞减少。结论:采用超选择性颅内动脉灌注贝伐珠单抗治疗复发恶性脑胶质瘤安全、有效,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发恶性脑胶质瘤 贝伐珠单抗 选择性颅内动脉灌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选择性颅内动脉灌注ACNU、VM-26治疗丘脑、脑干胶质瘤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3
20
作者 耿锋 李安民 +4 位作者 张志文 吴东雷 杨非 赵飞 陆昌燕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3年第22期15-16,共2页
目的研究丘脑及脑干等不适于手术切除治疗的脑胶质瘤超选择性颅内动脉灌注ACNU、VM-26的治疗效果及相关问题。方法治疗组选择位于丘脑及脑干的脑胶质瘤50例,肿瘤同侧颈内动脉及椎动脉ACNU、VM-26联合灌注化疗。对照组选择丘脑及脑干脑... 目的研究丘脑及脑干等不适于手术切除治疗的脑胶质瘤超选择性颅内动脉灌注ACNU、VM-26的治疗效果及相关问题。方法治疗组选择位于丘脑及脑干的脑胶质瘤50例,肿瘤同侧颈内动脉及椎动脉ACNU、VM-26联合灌注化疗。对照组选择丘脑及脑干脑胶质瘤20例,应用传统经静脉注射卡莫司汀(卡氮芥,carmustine,BCNU)及口服司莫司汀(甲环亚硝脲,MeCCNU)治疗,并行疗效对比。结果超选择性颅内动脉灌注治疗的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高于对照组,无变化(NC)、恶化(PD)低于对照组,生存率、生存期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超选择性颅内动脉灌注ACNU、VM-26治疗丘脑及脑干等不适于手术切除治疗的脑胶质瘤疗效高,副作用小,安全可靠,可作为常规化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胶质瘤 选择性颅内动脉灌注 化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