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14
篇文章
<
1
2
…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改革现行粮食超购加价政策的初步探讨
1
作者
黎晓明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4年第3期56-59,共4页
一、粮食超购加价政策的历史过程及其作用 我国对粮食收购实行超购加价政策始自1960年。当时规定,按不同地区每人平均向国家交售粮食〈大豆除外〉分别超过一百斤、二百斤、三百斤以上的,超过部分加价百分之十。那时全国每年收购加价粮...
一、粮食超购加价政策的历史过程及其作用 我国对粮食收购实行超购加价政策始自1960年。当时规定,按不同地区每人平均向国家交售粮食〈大豆除外〉分别超过一百斤、二百斤、三百斤以上的,超过部分加价百分之十。那时全国每年收购加价粮六百亿斤左右,平均每斤加价约7厘。由于1961年提高粮食收购价格百分之二十五,中央于1962年3月取消了加价奖励。1965年,为解决粮食生产收益偏低的问题,夏粮收购重新实行奖励价格,以生产队为单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购加价
粮食收购价格
奖励价格
历史过程
夏粮收购
生产收益
不同地区
商品粮
大豆
购销差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关于整顿和控制农产品超购加价的探讨
2
作者
陈嘉亮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1983年第2期7-15,共9页
正确认识对重要农产品实行超购加价在特定条件下的积极作用,搞清楚由此形成的价格运动的基本特点及其缺陷,在坚持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原则的前提下,探索改进超购加价的办法,这是当前价格理论和财经工作实践上需要认真对待的一个...
正确认识对重要农产品实行超购加价在特定条件下的积极作用,搞清楚由此形成的价格运动的基本特点及其缺陷,在坚持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原则的前提下,探索改进超购加价的办法,这是当前价格理论和财经工作实践上需要认真对待的一个新课题。本文试就此谈一些粗浅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产品
超购加价
价格补贴
重要农产品
结算价格
平均价格
商品率
固定基数
收购价格
价格水平
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棉花超购加价促进了生产,但也有弊病
3
作者
郭治强
顾建时
《价格理论与实践》
1983年第5期34-35,共2页
本刊收到许多关于农产品超购力价问题的稿件。因篇幅所限,不及各载,只能挑选不同观点中有代表性的文章摘要刊登。特此说明,敬希见谅。
关键词
超购加价
产棉区
收购价格
单位产量
棉产量
产粮区
苦乐不均
棉田面积
鲁西北
种棉
原文传递
超购加价没有科学理论依据
4
作者
贾克诚
《价格理论与实践》
1983年第5期36-37,共2页
我不同意超购加价政策是对价值规律运用的说法。持这种观点的同志认为,农产品成本与产量的函数是抛物线型的,在一定条件下,要使产量进一步提高,超越当时一般生产力水平的界限,耗费的劳动要超过平均水平。因此对超基数部分产品予以适当...
我不同意超购加价政策是对价值规律运用的说法。持这种观点的同志认为,农产品成本与产量的函数是抛物线型的,在一定条件下,要使产量进一步提高,超越当时一般生产力水平的界限,耗费的劳动要超过平均水平。因此对超基数部分产品予以适当的加价,就是对超量商品多耗费的劳动的一种补偿'。我认为这种看法需要商榷: 第一,农业中的追加投资或劳动,在一般的情况下,和工业一样,是以科学技术的革新进步为前题的。列宁指出:'追加的(或连续投入的)劳动和资本这个概念本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购加价
科学理论依据
抛物线型
农产品成本
劳动耗费
前题
暂时现象
生产责任制
产品供求
稻谷生产
原文传递
超购加价与价值规律
5
作者
毕井泉
《价格理论与实践》
1983年第1期33-34,共2页
有一种观点认为,超购加价政策是对价值规律的运用。因为农产品成本与产量的函数是抛物线型,在一定条件下,要使产量进一步提高、超越当时一般生产力水平的界限,耗费的劳动要超过平均水平。因此对超基数部分产品予以适当的加价,就是对超...
有一种观点认为,超购加价政策是对价值规律的运用。因为农产品成本与产量的函数是抛物线型,在一定条件下,要使产量进一步提高、超越当时一般生产力水平的界限,耗费的劳动要超过平均水平。因此对超基数部分产品予以适当的加价,就是对超量商品多耗费的劳动的一种补偿。我认为这种观点值得商榷。商品的价值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而不是由单个商品中包含的个别劳动时间决定。马克思指出,由全社会的'平均必要劳动时间'来决定。商品的价格是价值的反映,商品的价格应符合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商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购加价
必要劳动时间
个别劳动时间
农产品成本
抛物线型
机器设备
单位产品
最适度
成比例
原文传递
湖北省价格学会讨论农产品超购加价
6
作者
陈精一
《价格理论与实践》
1983年第5期26-,共1页
湖北省价格学会不久前召开理论讨论会,对农产品超购加价政策进行讨论。在讨论中,有三种意见。第一种意见认为,'固定基数、超购加价'作为一种临时措施,在特定的条件下对于奖励农民多交售国家急需的农产品确实起过积极的作用,也...
湖北省价格学会不久前召开理论讨论会,对农产品超购加价政策进行讨论。在讨论中,有三种意见。第一种意见认为,'固定基数、超购加价'作为一种临时措施,在特定的条件下对于奖励农民多交售国家急需的农产品确实起过积极的作用,也能够刺激生产。但从理论上讲,它不是对价值规律的自觉运用,绝不能作为计划价格的一种固定模式而泛泛滥用,并应认真加以限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产品
超购加价
计划价格
临时措施
购留比例
农业生产力
投资所得
产品产量
二目
实践证明
原文传递
改革农产品超购加价办法初探
7
作者
张留征
《价格理论与实践》
1982年第3期41-,共1页
对农产品实行超购加价是我国现行农产品收购制度的一个重要内容。自1979年以来,农业生产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有很大发展,经济生活大为活跃。另一方面,现行加价办法所产生的矛盾也逐渐暴露出来。如:基数不变与商品生产...
对农产品实行超购加价是我国现行农产品收购制度的一个重要内容。自1979年以来,农业生产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有很大发展,经济生活大为活跃。另一方面,现行加价办法所产生的矛盾也逐渐暴露出来。如:基数不变与商品生产形势变化的矛盾;基数不变与调整生产结构的矛盾;基数不变与年成变化的矛盾;基数不变与收购量变化的矛盾。这些矛盾综合作用的结果是,在一定的收购总量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产品
超购加价
农产品收购
生产结构
农业生产
生产年度
收购价格
经济生活
计划调节
苦乐不均
财政支出
原文传递
农产品超购加价与分解价格
8
作者
何唤鸣
《价格理论与实践》
1983年第5期35-36,共2页
农产品实行超购加价和议价后,一种农产品出现了多种价格。有人认为,在现有的农业生产力水平和技术装备条件下,农产品单位面积产量的增长是很有限的,超过了一定的数量,就会出现成本递增的现象,当成本提高的幅度超过了产量提高的幅度时,...
农产品实行超购加价和议价后,一种农产品出现了多种价格。有人认为,在现有的农业生产力水平和技术装备条件下,农产品单位面积产量的增长是很有限的,超过了一定的数量,就会出现成本递增的现象,当成本提高的幅度超过了产量提高的幅度时,收益就会递减,农产品超购加价等辅助价格就是对这种收益递减的一种补偿。另外一些人不同意上述看法,认为农产品的辅助价格是没有理论根据的,主张取消这种辅助价格。我认为,上述两种看法都有其片面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产品
超购加价
成本递增
农产品价格
装备条件
生产力水平
收购价格
计划价格
价格形式
价格水平
农产品收购
原文传递
对农产品超购加价的几点认识
9
作者
吴永椿
陈烈
钟信木
《价格理论与实践》
1982年第1期16-18,共3页
超购加价政策是我党三中全会以来对农产品收购的重要政策之一。这个政策是对一、二类和少数三类农副产品,在完成交售基数以后,国家对超基数部分按一定幅度(一般要高于牌价的30~50%)予以加价(包括议价)收购。经过近三年的实践,加价政策...
超购加价政策是我党三中全会以来对农产品收购的重要政策之一。这个政策是对一、二类和少数三类农副产品,在完成交售基数以后,国家对超基数部分按一定幅度(一般要高于牌价的30~50%)予以加价(包括议价)收购。经过近三年的实践,加价政策的效果是显著的。但由于农产品产销情况复杂多变,在基数的确定和加价幅度合理'度'的把握上难度较大,实践中也产生了一些新问题。于是不少同志认为这个政策缺乏理论根据,违背价值规律,弊多利少;也有的想加以改进又缺少办法。就此本文提出几点认识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产品
超购加价
农产品产销
农产品收购
农产品供需
农民收益
数量指标
工农业产品
供需状况
利润指标
三年
原文传递
介绍一种“粮油超购加价款计算表”
10
作者
洪显定
《财务与会计》
CSSCI
1989年第5期39-39,共1页
粮油超购加价款的计算,一直是粮食企业会计核算中比较复杂的一个问题,其计算方法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粮油商品的进价成本、涉及到国家与企业之间的利益关系。由于粮油品种繁多,加上加价幅度又不一样,有的地方为了避免计算上的繁琐。
关键词
超购加价
粮油品种
计算表
企业会计核算
议转平
等级差价
一个问题
计算方法
表式
原文传递
运用价格杠杆调整农业结构
11
作者
黄世贤
刘加夫
《求实》
2000年第6期37-39,共3页
关键词
价格杠杆
农业结构调整
农产品价格
商品价格
种植业
调整农业结构
集市
场市
安定带
粮价
超购加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关于完善粮食合同定购制度的若干问题
12
作者
李全根
《商业经济研究》
1986年第15期57-58,80,共3页
一、粮食定购合同制度的性质粮食定购合同制度的基本性质,应该是国家与粮农在协商一致基础上的一种等价交换关系。但是目前由于与正常实施粮食定购合同制度相适应的一系列配套措施还不完备,特别是价格体系尚未理顺,从而使得当前的粮食...
一、粮食定购合同制度的性质粮食定购合同制度的基本性质,应该是国家与粮农在协商一致基础上的一种等价交换关系。但是目前由于与正常实施粮食定购合同制度相适应的一系列配套措施还不完备,特别是价格体系尚未理顺,从而使得当前的粮食合同定购制度未能充分发挥其协商议价、等价交换的原则。现行的合同价格,低于粮食商品的价值或生产价格,对种粮农民缺乏吸引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同定购
合同价格
生产价格
合同制度
价格体系
粮食生产
收购数量
超购加价
预购定金
工副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影响新疆棉花产业化发展的几个问题
13
作者
牛刚
《新疆社会科学》
CSSCI
1997年第3期56-59,共4页
关键词
棉花生产
产业化发展
新疆棉花
棉花经营
棉花流通体制
超购加价
农业生产资料
纺织工业
棉花加工企业
市场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正确运用补贴杠杆 努力减轻财政负担
14
作者
尤象都
《武汉金融》
北大核心
1990年第8期16-17,共2页
财政补贴是国家为了协调经济生活,调节国民收入分配和再分配,而对企业或居民个人进行的一种价值贴补,我国运用财政补贴手段,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也存在许多的问题,特别是近几年来,财政补贴大幅度增长,成了财政的一个沉重包袱,所以,我们必...
财政补贴是国家为了协调经济生活,调节国民收入分配和再分配,而对企业或居民个人进行的一种价值贴补,我国运用财政补贴手段,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也存在许多的问题,特别是近几年来,财政补贴大幅度增长,成了财政的一个沉重包袱,所以,我们必须对现行财政补贴办法加以改进。一、财政补贴作为国家财政的重要经济调节杠杆之一,在具体使用上,存在着许多弊端。 1.财政补贴的范围过宽,使其本身的杠杆作用削弱财政补贴中的物价补贴,既有人民生活必需品,如粮食、油料、肉、蛋、菜、禽、水产品、肥皂、棉花、纸张等的补贴。又有房租补贴,城市交通费补贴等。外贸补贴则更是五花八门:有差价补贴、质量补贴、超产补贴、贷款补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民收入分配
生活必需品
现行财政
经营性亏损
经济调节
超购加价
“剪刀差”
收购价格
工农业产品
轮番涨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新中国棉花历史概览(二)
15
作者
史建伟
苏海燕
《中国棉麻流通经济》
2016年第2期33-38,共6页
(续上期)计划收购(统购统销)时期(1954年—1985年)1979年,国家决定实行棉花超购加价政策。即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1976年到1978年三年平均收购量作为定购基数,逐级落实到生产队(户),对超基数收购的棉花加价30%。生产队换购的棉花,没...
(续上期)计划收购(统购统销)时期(1954年—1985年)1979年,国家决定实行棉花超购加价政策。即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1976年到1978年三年平均收购量作为定购基数,逐级落实到生产队(户),对超基数收购的棉花加价30%。生产队换购的棉花,没有计划交售任务的集体企业、学校、社员自留地种植以及政策规定社员留用而向国家交售的棉花,全部实行加价。为了促进北方地区棉花生产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购加价
基数法
轧花厂
计划收购
价外补贴
集体企业
产棉区
收购价格
中财委
年平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价值规律在我国粮食生产发展中的局限性
被引量:
1
16
作者
张力奋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1980年第4期6-10,共5页
价值规律对我国粮食生产发展的作用是有局限性的。本文拟就这一问题提出一些初步探讨,以便于展开讨论。以下从五个方面,看看我国粮食生产发展中,价值规律作用局限性的种种表现: 首先,我国人多地少,农业劳动生产率较低,整个粮食状况偏紧...
价值规律对我国粮食生产发展的作用是有局限性的。本文拟就这一问题提出一些初步探讨,以便于展开讨论。以下从五个方面,看看我国粮食生产发展中,价值规律作用局限性的种种表现: 首先,我国人多地少,农业劳动生产率较低,整个粮食状况偏紧。这是价值规律在我国粮食生产发展中作用较小的根本因素,其他因素都是围绕着这个中心问题而来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价值规律
粮食生产
征购
发展中
超购加价
原粮
统购统销
粮票
商品率
余粮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解决我国粮食问题的出路何在
17
作者
吴硕
许辛
《农业经济》
1983年第2期3-6,共4页
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粮食生产和收购情况都有很大好转。以平年的1981年同丰年的1978年比较,在粮食播种面积减少4.7%的情况下,总产量仍增加405.4亿斤(6.6%),亩产提高43斤(12.76%)(?)国家收购的商品粮(包括征超议购)增加20.2%,增购占增产部...
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粮食生产和收购情况都有很大好转。以平年的1981年同丰年的1978年比较,在粮食播种面积减少4.7%的情况下,总产量仍增加405.4亿斤(6.6%),亩产提高43斤(12.76%)(?)国家收购的商品粮(包括征超议购)增加20.2%,增购占增产部分的52%。这是以(?)三十年所没有的好景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问题
粮食生产
播种面积
购销价格倒挂
商品粮生产基地
粮田面积
粮食产量
木本油料
增产潜力
超购加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关于调整粮食征购基数的初步探讨——从铁岭地区商品粮基地看粮食征购办法的改革
被引量:
1
18
作者
周祖尹
姜绍卿
《农业经济》
1983年第1期25-29,共5页
粮食征购基数是粮食统购统销政策的必要措施,国家征购粮食自1971年起,在连续六年实行“一定三年不变”的基础上,改行了“一定五年”的政策。当时是按前三年的粮食实产和收购情况,确定一个征购基数,由上而下地把征购基数逐级下达到基本...
粮食征购基数是粮食统购统销政策的必要措施,国家征购粮食自1971年起,在连续六年实行“一定三年不变”的基础上,改行了“一定五年”的政策。当时是按前三年的粮食实产和收购情况,确定一个征购基数,由上而下地把征购基数逐级下达到基本核算单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征购
基本核算单位
粮食统购统销
超购加价
商品粮基地
粮食收购价格
粮食生产
粮食总产量
铁岭地区
交售粮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一个截留联营利润搞起的“小金库”
19
作者
罗俊红
《现代审计与经济》
1994年第1期44-44,共1页
一个截留联营利润搞起的“小金库”罗俊红华县审计局在审计某公司92年5月凭证中查到支付专控费及小车出库费的单据2张。购车资金从何而来?没有帐务记录。而单位领导和会计都说;“是省公司出钱买的,多少钱我们不知道.”为了弄清...
一个截留联营利润搞起的“小金库”罗俊红华县审计局在审计某公司92年5月凭证中查到支付专控费及小车出库费的单据2张。购车资金从何而来?没有帐务记录。而单位领导和会计都说;“是省公司出钱买的,多少钱我们不知道.”为了弄清来龙去脉,审计人员到省上某公司核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金库”
审计人员
超购加价
审计局
新动向
所得税
直接支付
被审单位
会计
经营单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利用价格杠杆使农民多交售商品农产品
20
作者
贤彬
《农业现代化研究》
1981年第2期49-49,共1页
1979年,桃源全县比1978年多交售商品粮2,386万斤,增加8.1%;多交售商品棉2.5万担,增加22.82%。据统计,超购加价使桃源县农民增加收入2350万元。其中:粮油超购加价收入金额640万元,为牌价收购金额的1.7倍;棉花超购加价交售4万担,虽只占...
1979年,桃源全县比1978年多交售商品粮2,386万斤,增加8.1%;多交售商品棉2.5万担,增加22.82%。据统计,超购加价使桃源县农民增加收入2350万元。其中:粮油超购加价收入金额640万元,为牌价收购金额的1.7倍;棉花超购加价交售4万担,虽只占牌价交售数的39.96%,但加价增收的金额却为牌价增收金额199万元的85.76%,这就从价格上鼓励了农民多卖商品农产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购加价
利用价
牌价
农产品
商品粮
农民增
收入金额
多卖
商品棉
桃源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改革现行粮食超购加价政策的初步探讨
1
作者
黎晓明
出处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4年第3期56-59,共4页
文摘
一、粮食超购加价政策的历史过程及其作用 我国对粮食收购实行超购加价政策始自1960年。当时规定,按不同地区每人平均向国家交售粮食〈大豆除外〉分别超过一百斤、二百斤、三百斤以上的,超过部分加价百分之十。那时全国每年收购加价粮六百亿斤左右,平均每斤加价约7厘。由于1961年提高粮食收购价格百分之二十五,中央于1962年3月取消了加价奖励。1965年,为解决粮食生产收益偏低的问题,夏粮收购重新实行奖励价格,以生产队为单位。
关键词
超购加价
粮食收购价格
奖励价格
历史过程
夏粮收购
生产收益
不同地区
商品粮
大豆
购销差价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关于整顿和控制农产品超购加价的探讨
2
作者
陈嘉亮
出处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1983年第2期7-15,共9页
文摘
正确认识对重要农产品实行超购加价在特定条件下的积极作用,搞清楚由此形成的价格运动的基本特点及其缺陷,在坚持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原则的前提下,探索改进超购加价的办法,这是当前价格理论和财经工作实践上需要认真对待的一个新课题。本文试就此谈一些粗浅的认识。
关键词
农产品
超购加价
价格补贴
重要农产品
结算价格
平均价格
商品率
固定基数
收购价格
价格水平
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
分类号
F0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棉花超购加价促进了生产,但也有弊病
3
作者
郭治强
顾建时
出处
《价格理论与实践》
1983年第5期34-35,共2页
文摘
本刊收到许多关于农产品超购力价问题的稿件。因篇幅所限,不及各载,只能挑选不同观点中有代表性的文章摘要刊登。特此说明,敬希见谅。
关键词
超购加价
产棉区
收购价格
单位产量
棉产量
产粮区
苦乐不均
棉田面积
鲁西北
种棉
分类号
F7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原文传递
题名
超购加价没有科学理论依据
4
作者
贾克诚
出处
《价格理论与实践》
1983年第5期36-37,共2页
文摘
我不同意超购加价政策是对价值规律运用的说法。持这种观点的同志认为,农产品成本与产量的函数是抛物线型的,在一定条件下,要使产量进一步提高,超越当时一般生产力水平的界限,耗费的劳动要超过平均水平。因此对超基数部分产品予以适当的加价,就是对超量商品多耗费的劳动的一种补偿'。我认为这种看法需要商榷: 第一,农业中的追加投资或劳动,在一般的情况下,和工业一样,是以科学技术的革新进步为前题的。列宁指出:'追加的(或连续投入的)劳动和资本这个概念本身。
关键词
超购加价
科学理论依据
抛物线型
农产品成本
劳动耗费
前题
暂时现象
生产责任制
产品供求
稻谷生产
分类号
F27 [经济管理—企业管理]
原文传递
题名
超购加价与价值规律
5
作者
毕井泉
出处
《价格理论与实践》
1983年第1期33-34,共2页
文摘
有一种观点认为,超购加价政策是对价值规律的运用。因为农产品成本与产量的函数是抛物线型,在一定条件下,要使产量进一步提高、超越当时一般生产力水平的界限,耗费的劳动要超过平均水平。因此对超基数部分产品予以适当的加价,就是对超量商品多耗费的劳动的一种补偿。我认为这种观点值得商榷。商品的价值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而不是由单个商品中包含的个别劳动时间决定。马克思指出,由全社会的'平均必要劳动时间'来决定。商品的价格是价值的反映,商品的价格应符合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商品价值。
关键词
超购加价
必要劳动时间
个别劳动时间
农产品成本
抛物线型
机器设备
单位产品
最适度
成比例
分类号
F0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原文传递
题名
湖北省价格学会讨论农产品超购加价
6
作者
陈精一
出处
《价格理论与实践》
1983年第5期26-,共1页
文摘
湖北省价格学会不久前召开理论讨论会,对农产品超购加价政策进行讨论。在讨论中,有三种意见。第一种意见认为,'固定基数、超购加价'作为一种临时措施,在特定的条件下对于奖励农民多交售国家急需的农产品确实起过积极的作用,也能够刺激生产。但从理论上讲,它不是对价值规律的自觉运用,绝不能作为计划价格的一种固定模式而泛泛滥用,并应认真加以限制。
关键词
农产品
超购加价
计划价格
临时措施
购留比例
农业生产力
投资所得
产品产量
二目
实践证明
分类号
G6 [文化科学—教育学]
原文传递
题名
改革农产品超购加价办法初探
7
作者
张留征
出处
《价格理论与实践》
1982年第3期41-,共1页
文摘
对农产品实行超购加价是我国现行农产品收购制度的一个重要内容。自1979年以来,农业生产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有很大发展,经济生活大为活跃。另一方面,现行加价办法所产生的矛盾也逐渐暴露出来。如:基数不变与商品生产形势变化的矛盾;基数不变与调整生产结构的矛盾;基数不变与年成变化的矛盾;基数不变与收购量变化的矛盾。这些矛盾综合作用的结果是,在一定的收购总量内。
关键词
农产品
超购加价
农产品收购
生产结构
农业生产
生产年度
收购价格
经济生活
计划调节
苦乐不均
财政支出
分类号
F3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原文传递
题名
农产品超购加价与分解价格
8
作者
何唤鸣
出处
《价格理论与实践》
1983年第5期35-36,共2页
文摘
农产品实行超购加价和议价后,一种农产品出现了多种价格。有人认为,在现有的农业生产力水平和技术装备条件下,农产品单位面积产量的增长是很有限的,超过了一定的数量,就会出现成本递增的现象,当成本提高的幅度超过了产量提高的幅度时,收益就会递减,农产品超购加价等辅助价格就是对这种收益递减的一种补偿。另外一些人不同意上述看法,认为农产品的辅助价格是没有理论根据的,主张取消这种辅助价格。我认为,上述两种看法都有其片面之处。
关键词
农产品
超购加价
成本递增
农产品价格
装备条件
生产力水平
收购价格
计划价格
价格形式
价格水平
农产品收购
分类号
F7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原文传递
题名
对农产品超购加价的几点认识
9
作者
吴永椿
陈烈
钟信木
出处
《价格理论与实践》
1982年第1期16-18,共3页
文摘
超购加价政策是我党三中全会以来对农产品收购的重要政策之一。这个政策是对一、二类和少数三类农副产品,在完成交售基数以后,国家对超基数部分按一定幅度(一般要高于牌价的30~50%)予以加价(包括议价)收购。经过近三年的实践,加价政策的效果是显著的。但由于农产品产销情况复杂多变,在基数的确定和加价幅度合理'度'的把握上难度较大,实践中也产生了一些新问题。于是不少同志认为这个政策缺乏理论根据,违背价值规律,弊多利少;也有的想加以改进又缺少办法。就此本文提出几点认识供参考。
关键词
农产品
超购加价
农产品产销
农产品收购
农产品供需
农民收益
数量指标
工农业产品
供需状况
利润指标
三年
分类号
F2 [经济管理—国民经济]
原文传递
题名
介绍一种“粮油超购加价款计算表”
10
作者
洪显定
出处
《财务与会计》
CSSCI
1989年第5期39-39,共1页
文摘
粮油超购加价款的计算,一直是粮食企业会计核算中比较复杂的一个问题,其计算方法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粮油商品的进价成本、涉及到国家与企业之间的利益关系。由于粮油品种繁多,加上加价幅度又不一样,有的地方为了避免计算上的繁琐。
关键词
超购加价
粮油品种
计算表
企业会计核算
议转平
等级差价
一个问题
计算方法
表式
分类号
F23 [经济管理—会计学]
原文传递
题名
运用价格杠杆调整农业结构
11
作者
黄世贤
刘加夫
机构
中共江西省委党校
出处
《求实》
2000年第6期37-39,共3页
关键词
价格杠杆
农业结构调整
农产品价格
商品价格
种植业
调整农业结构
集市
场市
安定带
粮价
超购加价
分类号
F321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关于完善粮食合同定购制度的若干问题
12
作者
李全根
机构
南京粮食经济学院经济系
出处
《商业经济研究》
1986年第15期57-58,80,共3页
文摘
一、粮食定购合同制度的性质粮食定购合同制度的基本性质,应该是国家与粮农在协商一致基础上的一种等价交换关系。但是目前由于与正常实施粮食定购合同制度相适应的一系列配套措施还不完备,特别是价格体系尚未理顺,从而使得当前的粮食合同定购制度未能充分发挥其协商议价、等价交换的原则。现行的合同价格,低于粮食商品的价值或生产价格,对种粮农民缺乏吸引力。
关键词
合同定购
合同价格
生产价格
合同制度
价格体系
粮食生产
收购数量
超购加价
预购定金
工副业
分类号
F7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影响新疆棉花产业化发展的几个问题
13
作者
牛刚
机构
新疆农业大学经贸分院
出处
《新疆社会科学》
CSSCI
1997年第3期56-59,共4页
关键词
棉花生产
产业化发展
新疆棉花
棉花经营
棉花流通体制
超购加价
农业生产资料
纺织工业
棉花加工企业
市场发育
分类号
F327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正确运用补贴杠杆 努力减轻财政负担
14
作者
尤象都
机构
国家体改委宏观司
出处
《武汉金融》
北大核心
1990年第8期16-17,共2页
文摘
财政补贴是国家为了协调经济生活,调节国民收入分配和再分配,而对企业或居民个人进行的一种价值贴补,我国运用财政补贴手段,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也存在许多的问题,特别是近几年来,财政补贴大幅度增长,成了财政的一个沉重包袱,所以,我们必须对现行财政补贴办法加以改进。一、财政补贴作为国家财政的重要经济调节杠杆之一,在具体使用上,存在着许多弊端。 1.财政补贴的范围过宽,使其本身的杠杆作用削弱财政补贴中的物价补贴,既有人民生活必需品,如粮食、油料、肉、蛋、菜、禽、水产品、肥皂、棉花、纸张等的补贴。又有房租补贴,城市交通费补贴等。外贸补贴则更是五花八门:有差价补贴、质量补贴、超产补贴、贷款补贴、
关键词
国民收入分配
生活必需品
现行财政
经营性亏损
经济调节
超购加价
“剪刀差”
收购价格
工农业产品
轮番涨价
分类号
F8 [经济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新中国棉花历史概览(二)
15
作者
史建伟
苏海燕
机构
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棉麻局
中国棉麻流通经济研究会
出处
《中国棉麻流通经济》
2016年第2期33-38,共6页
文摘
(续上期)计划收购(统购统销)时期(1954年—1985年)1979年,国家决定实行棉花超购加价政策。即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1976年到1978年三年平均收购量作为定购基数,逐级落实到生产队(户),对超基数收购的棉花加价30%。生产队换购的棉花,没有计划交售任务的集体企业、学校、社员自留地种植以及政策规定社员留用而向国家交售的棉花,全部实行加价。为了促进北方地区棉花生产的发展。
关键词
超购加价
基数法
轧花厂
计划收购
价外补贴
集体企业
产棉区
收购价格
中财委
年平均
分类号
F329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价值规律在我国粮食生产发展中的局限性
被引量:
1
16
作者
张力奋
机构
全国供销合作总社计划局
出处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1980年第4期6-10,共5页
文摘
价值规律对我国粮食生产发展的作用是有局限性的。本文拟就这一问题提出一些初步探讨,以便于展开讨论。以下从五个方面,看看我国粮食生产发展中,价值规律作用局限性的种种表现: 首先,我国人多地少,农业劳动生产率较低,整个粮食状况偏紧。这是价值规律在我国粮食生产发展中作用较小的根本因素,其他因素都是围绕着这个中心问题而来的。
关键词
价值规律
粮食生产
征购
发展中
超购加价
原粮
统购统销
粮票
商品率
余粮户
分类号
F0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解决我国粮食问题的出路何在
17
作者
吴硕
许辛
机构
商业部经济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农业研究委员会
出处
《农业经济》
1983年第2期3-6,共4页
文摘
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粮食生产和收购情况都有很大好转。以平年的1981年同丰年的1978年比较,在粮食播种面积减少4.7%的情况下,总产量仍增加405.4亿斤(6.6%),亩产提高43斤(12.76%)(?)国家收购的商品粮(包括征超议购)增加20.2%,增购占增产部分的52%。这是以(?)三十年所没有的好景况。
关键词
粮食问题
粮食生产
播种面积
购销价格倒挂
商品粮生产基地
粮田面积
粮食产量
木本油料
增产潜力
超购加价
分类号
F3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关于调整粮食征购基数的初步探讨——从铁岭地区商品粮基地看粮食征购办法的改革
被引量:
1
18
作者
周祖尹
姜绍卿
出处
《农业经济》
1983年第1期25-29,共5页
文摘
粮食征购基数是粮食统购统销政策的必要措施,国家征购粮食自1971年起,在连续六年实行“一定三年不变”的基础上,改行了“一定五年”的政策。当时是按前三年的粮食实产和收购情况,确定一个征购基数,由上而下地把征购基数逐级下达到基本核算单位。
关键词
粮食征购
基本核算单位
粮食统购统销
超购加价
商品粮基地
粮食收购价格
粮食生产
粮食总产量
铁岭地区
交售粮食
分类号
F3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一个截留联营利润搞起的“小金库”
19
作者
罗俊红
机构
华县审计局
出处
《现代审计与经济》
1994年第1期44-44,共1页
文摘
一个截留联营利润搞起的“小金库”罗俊红华县审计局在审计某公司92年5月凭证中查到支付专控费及小车出库费的单据2张。购车资金从何而来?没有帐务记录。而单位领导和会计都说;“是省公司出钱买的,多少钱我们不知道.”为了弄清来龙去脉,审计人员到省上某公司核对...
关键词
“小金库”
审计人员
超购加价
审计局
新动向
所得税
直接支付
被审单位
会计
经营单位
分类号
F713.56 [经济管理—市场营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利用价格杠杆使农民多交售商品农产品
20
作者
贤彬
出处
《农业现代化研究》
1981年第2期49-49,共1页
文摘
1979年,桃源全县比1978年多交售商品粮2,386万斤,增加8.1%;多交售商品棉2.5万担,增加22.82%。据统计,超购加价使桃源县农民增加收入2350万元。其中:粮油超购加价收入金额640万元,为牌价收购金额的1.7倍;棉花超购加价交售4万担,虽只占牌价交售数的39.96%,但加价增收的金额却为牌价增收金额199万元的85.76%,这就从价格上鼓励了农民多卖商品农产品。
关键词
超购加价
利用价
牌价
农产品
商品粮
农民增
收入金额
多卖
商品棉
桃源县
分类号
S [农业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改革现行粮食超购加价政策的初步探讨
黎晓明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关于整顿和控制农产品超购加价的探讨
陈嘉亮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198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棉花超购加价促进了生产,但也有弊病
郭治强
顾建时
《价格理论与实践》
1983
0
原文传递
4
超购加价没有科学理论依据
贾克诚
《价格理论与实践》
1983
0
原文传递
5
超购加价与价值规律
毕井泉
《价格理论与实践》
1983
0
原文传递
6
湖北省价格学会讨论农产品超购加价
陈精一
《价格理论与实践》
1983
0
原文传递
7
改革农产品超购加价办法初探
张留征
《价格理论与实践》
1982
0
原文传递
8
农产品超购加价与分解价格
何唤鸣
《价格理论与实践》
1983
0
原文传递
9
对农产品超购加价的几点认识
吴永椿
陈烈
钟信木
《价格理论与实践》
1982
0
原文传递
10
介绍一种“粮油超购加价款计算表”
洪显定
《财务与会计》
CSSCI
1989
0
原文传递
11
运用价格杠杆调整农业结构
黄世贤
刘加夫
《求实》
2000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关于完善粮食合同定购制度的若干问题
李全根
《商业经济研究》
1986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影响新疆棉花产业化发展的几个问题
牛刚
《新疆社会科学》
CSSCI
199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正确运用补贴杠杆 努力减轻财政负担
尤象都
《武汉金融》
北大核心
1990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新中国棉花历史概览(二)
史建伟
苏海燕
《中国棉麻流通经济》
2016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论价值规律在我国粮食生产发展中的局限性
张力奋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1980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解决我国粮食问题的出路何在
吴硕
许辛
《农业经济》
198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8
关于调整粮食征购基数的初步探讨——从铁岭地区商品粮基地看粮食征购办法的改革
周祖尹
姜绍卿
《农业经济》
1983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
一个截留联营利润搞起的“小金库”
罗俊红
《现代审计与经济》
199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
利用价格杠杆使农民多交售商品农产品
贤彬
《农业现代化研究》
198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
6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