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杯芳烃接枝超细SiO2的制备及其对Cu^2+、Ag^+萃取性能的研究
1
作者 王兆伦 丁海军 +4 位作者 杨宇翔 郇伟伟 袁宏明 李必武 刘向农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033-1040,共8页
通过对杯[4]芳烃以及杯[6]芳烃上缘进行烯丙基化和硅氢加成2步衍生化反应得到硅氢化杯[4]芳烃以及硅氢化杯[6]芳烃,再将这2种硅氢化杯芳烃衍生物分别接枝到超细SiO2上。在不同的pH值条件下,就2种杯芳烃接枝超细SiO2衍生物对水合Cu2+及Ag... 通过对杯[4]芳烃以及杯[6]芳烃上缘进行烯丙基化和硅氢加成2步衍生化反应得到硅氢化杯[4]芳烃以及硅氢化杯[6]芳烃,再将这2种硅氢化杯芳烃衍生物分别接枝到超细SiO2上。在不同的pH值条件下,就2种杯芳烃接枝超细SiO2衍生物对水合Cu2+及Ag+的萃取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与对叔丁基杯芳烃相比较,杯芳烃接枝超细SiO2衍生物对Cu2+和Ag+的萃取率都有所提高,其中杯[4]芳烃接枝超细SiO2对Ag+的最高萃取率达到98.78%,杯[6]芳烃接枝超细SiO2对Cu2+的最高萃取率达到67.7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杯芳烃衍生物 接枝 超细sio2 萃取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细SiO_2/NR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及其力学性能 被引量:9
2
作者 李光 赵同建 +1 位作者 符新 王江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2004年第2期1-5,共5页
利用乳液共沉原理、正交实验法,研究了Na2SiO3·9H2O与盐酸在助剂的作用下生成的SiO2乳液与天然胶乳共凝制备超细SiO2/NR复合材料的工艺。结果表明:由Na2SiO3·9H2O的质量浓度、反应时间、反应温度3个因子适宜水平组合,采用乳... 利用乳液共沉原理、正交实验法,研究了Na2SiO3·9H2O与盐酸在助剂的作用下生成的SiO2乳液与天然胶乳共凝制备超细SiO2/NR复合材料的工艺。结果表明:由Na2SiO3·9H2O的质量浓度、反应时间、反应温度3个因子适宜水平组合,采用乳液共沉法制备的超细SiO2/NR复合材料的300%定伸应力为6.43 MPa,拉伸强度为29.04 MPa,撕裂强度为56.88 kN/m,与纯胶、普通SiO2/NR复合材料相比,超细SiO2/NR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得到一定程度改善。在本实验条件下,超细SiO2/NR复合材料的最佳制备工艺条件(适宜的因子水平组合)是Na2SiO3·9H2O的质量浓度第1份为280 g/L、第2份为100 g/L,反应时间为30 min、反应温度为8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细sio2/NR复合材料 制备工艺 力学性能 乳液共沉法 橡胶 塑料工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细SiO_2的化学沉淀法制备及其原位改性 被引量:8
3
作者 林金辉 王美平 魏双凤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841-844,共4页
以天然优质粉石英自制的Na_2O_3.1SiO_2为原料、硅烷偶联剂KH550为改性剂、HCl为沉淀剂、聚乙二醇为表面活性剂,采用化学沉淀法制备了超细且分散性好的改性SiO_2粉体。研究了硅烷偶联剂KH550对溶液中生成的二氧化硅粒子表面原位改性的... 以天然优质粉石英自制的Na_2O_3.1SiO_2为原料、硅烷偶联剂KH550为改性剂、HCl为沉淀剂、聚乙二醇为表面活性剂,采用化学沉淀法制备了超细且分散性好的改性SiO_2粉体。研究了硅烷偶联剂KH550对溶液中生成的二氧化硅粒子表面原位改性的影响及机理,优化了制备超细改性SiO_2粉体的工艺条件。利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红外光谱(FTIR)对制备产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硅烷偶联剂KH550是有效的改性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沉淀法 超细sio2 硅烷偶联剂KH550 原位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细SiO_2粉的制备与助磨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印万忠 宋振国 韩跃新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30-34,共5页
利用搅拌磨,以φ0.5~φ2.0 mm氧化锆陶瓷微珠为研磨介质,对二氧化硅进行了超细粉碎试验研究,通过料球比、浓度、介质配比、介质充填率等条件试验,确定了搅拌磨生产超细硅粉的最佳操作参数,得到了d50=0.3342 μm的二氧化硅超细粉.此外,... 利用搅拌磨,以φ0.5~φ2.0 mm氧化锆陶瓷微珠为研磨介质,对二氧化硅进行了超细粉碎试验研究,通过料球比、浓度、介质配比、介质充填率等条件试验,确定了搅拌磨生产超细硅粉的最佳操作参数,得到了d50=0.3342 μm的二氧化硅超细粉.此外,还研究了助磨剂十二胺、DA分散剂、硅酸钠和氯化铵在粉磨过程中的助磨作用及,结果表明,其中DA分散剂和硅酸钠有显著的助磨效果,能有效提高磨矿效率,降低磨矿产品粒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搅拌磨 超细sio2 操作参数 助磨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A分散剂在超细SiO_2粉磨过程中的助磨作用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印万忠 宋振国 王泽红 《矿冶》 CAS 2006年第4期30-33,16,共5页
本文利用搅拌磨进行了超细SiO2粉的粉磨制备研究。在适宜的搅拌磨操作条件下,添加DA分散剂进行超细SiO2粉的粉磨试验,通过产品粒度(d50、d97)考察了助磨剂对粉磨过程的影响,并确定了DA分散剂的最佳用量。最后通过DA分散剂对SiO2硬度及... 本文利用搅拌磨进行了超细SiO2粉的粉磨制备研究。在适宜的搅拌磨操作条件下,添加DA分散剂进行超细SiO2粉的粉磨试验,通过产品粒度(d50、d97)考察了助磨剂对粉磨过程的影响,并确定了DA分散剂的最佳用量。最后通过DA分散剂对SiO2硬度及矿浆流变性的影响,探讨了助磨剂的作用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助磨剂 超细sio2 DA分散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恒沸蒸馏超细SiO_2凝胶的二甲基二氯硅烷表面改性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张苏明 高正楠 +1 位作者 兰玉顺 郭锴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9-24,共6页
利用恒沸蒸馏快速置换出SiO2湿凝胶中的物理吸附水,并用二甲基二氯硅烷(DMDCS)进行湿法改性。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红外光谱(FT-IR)、热重-差热(TG-DTA)、激光粒度分析仪和接触角测定仪等表征方法研究了DMDCS的改性效果。结果表明... 利用恒沸蒸馏快速置换出SiO2湿凝胶中的物理吸附水,并用二甲基二氯硅烷(DMDCS)进行湿法改性。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红外光谱(FT-IR)、热重-差热(TG-DTA)、激光粒度分析仪和接触角测定仪等表征方法研究了DMDCS的改性效果。结果表明,将恒沸蒸馏用于SiO2湿凝胶的表面改性,能得到疏水性能极佳的改性SiO2,水在改性SiO2粉体表面的接触角大于130°,改性产品蓬松,吸油值增大2~2.8,孔容增大3.5倍,孔道结构没有发生显著改变。优化了的改性工艺为:改性溶剂为体积比3∶2的丙酮、乙醇混合物,改性时间2 h,改性剂用量为SiO2绝干粉质量的1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细sio2 改性 恒沸蒸馏 二甲基二氯硅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细SiO_2负载型两亲性铑膦络合物催化性能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彭庆蓉 侯士聪 +2 位作者 张春荣 戴茂华 袁友珠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CAS 2010年第1期19-22,共4页
针对均相催化反应后催化剂与产物分离困难和高碳烯烃在水-有机两相中反应速率较低的问题,采用水-有机两亲膦铑络合物负载到超细SiO2载体上催化1-己烯氢甲酰化反应,并与超细SiO2制备负载水相催化剂比较,超细SiO2负载型两亲铑膦络合物催... 针对均相催化反应后催化剂与产物分离困难和高碳烯烃在水-有机两相中反应速率较低的问题,采用水-有机两亲膦铑络合物负载到超细SiO2载体上催化1-己烯氢甲酰化反应,并与超细SiO2制备负载水相催化剂比较,超细SiO2负载型两亲铑膦络合物催化剂表现出较高的1-己烯氢甲酰化反应活性和选择性,且含水质量分数范围较宽,反应后产物与催化剂容易分离。两亲膦铑络合物超细SiO2负载液相催化剂可避免超细SiO2负载水相催化剂循环使用时水分被提取到有机相的缺点,同时获得较高的氢甲酰化反应活性和选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细sio2 负载型两亲铑膦配合物 氢甲酰化 1-己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细SiO_2的制备及水合特性实验分析
8
作者 吕绪良 韩卫华 +2 位作者 李玉科 王占峰 邵锦萍 《解放军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2006年第2期145-147,共3页
为了增加S iO2的功能以拓展它的应用范围,采用醇盐水解法制备S iO2粉末,并对其水合性能进行讨论。制备过程发现,氨水及正硅酸乙酯浓度都对S iO2的粒径及水合性能有所影响。采用酸洗和微波照射等方法对S iO2表面进行活化,使之产生更多的... 为了增加S iO2的功能以拓展它的应用范围,采用醇盐水解法制备S iO2粉末,并对其水合性能进行讨论。制备过程发现,氨水及正硅酸乙酯浓度都对S iO2的粒径及水合性能有所影响。采用酸洗和微波照射等方法对S iO2表面进行活化,使之产生更多的羟基。用红外光谱和水合等方法研究了S iO2的表面羟基含量,结果表明,酸洗和微波照射能够使S iO2表面活化,增强S iO2表面的水合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醇盐水解法 超细sio2 表面活化 水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细SiO_2表面改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3
9
作者 邱惠惠 罗康碧 李沪萍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2221-2226,共6页
材料的性能往往与其结构密不可分,超细Si O2表面的羟基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它的应用,故对超细Si O2进行表面改性显得至关重要。本文综述了超细Si O2表面改性的研究进展。总结了有机表面改性、无机包覆改性以及高能辅助改性三大类改性方... 材料的性能往往与其结构密不可分,超细Si O2表面的羟基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它的应用,故对超细Si O2进行表面改性显得至关重要。本文综述了超细Si O2表面改性的研究进展。总结了有机表面改性、无机包覆改性以及高能辅助改性三大类改性方法对超细Si O2进行改性的效果及机理,详细介绍了硅烷偶联剂对超细Si O2进行改性的作用机理。对未来超细Si O2的改性方面研究工作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细sio2 表面改性 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能球磨制备超细活性SiO_2微粉工艺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罗毅 朱心昆 +1 位作者 李化建 吴胜琴 《化工矿物与加工》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7-8,共2页
通过研究硅藻土的结构,在传统工艺基础上提出了以硅藻土为原料.高能球磨法制备超细活性SiO2微粉的 新工艺。
关键词 硅藻土 超细活性sio2 高能球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细疏水SiO_2对丁羟衬层流变性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楼阳 詹国柱 +1 位作者 黄洪勇 宋洪标 《固体火箭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71-375,共5页
采用红外光谱(FTIR)、热重分析(TGA)、光学显微镜(OM)、流变分析等方法,研究了超细疏水SiO2(UF-SiO2)的物理化学特性及对丁羟衬层流变性的影响。研究表明,超细SiO2表面经二甲基硅油处理后疏水性增强,在丁羟衬层中易分散,可形成均匀、致... 采用红外光谱(FTIR)、热重分析(TGA)、光学显微镜(OM)、流变分析等方法,研究了超细疏水SiO2(UF-SiO2)的物理化学特性及对丁羟衬层流变性的影响。研究表明,超细SiO2表面经二甲基硅油处理后疏水性增强,在丁羟衬层中易分散,可形成均匀、致密的网络结构,对丁羟衬层的触变性有显著的改善效果。随UF-SiO2用量的增加,丁羟衬层的触变环面积增大,其触变性随之提高,UF-SiO2用量为0.8~1.6 phr时,可赋予丁羟衬层优异的工艺性能。此外,UF-SiO2用量在0~1.6 phr范围内,对丁羟衬层本体力学和界面(衬层/推进剂)粘接性能均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羟衬层 超细疏水sio2 流变性 界面粘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藻土制高纯超细活性SiO_2微粉的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于漧 包亚芳 +1 位作者 丁金寿 李聪 《矿产保护与利用》 2005年第2期48-51,共4页
综述了硅藻土的结构和基本特征,讨论了高纯超细活性SiO2 微粉的提纯和超细粉碎制备方法及其应用领域和市场前景。
关键词 硅藻土 高纯超细活性sio2微粉 提纯 超细粉碎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H550的水解工艺及其对SiO_2表面改性的研究 被引量:34
13
作者 高正楠 江小波 郭锴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7-12,共6页
用电导率在线测量法和红外光谱法研究了硅烷偶联剂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KH550)的水解工艺。采用共沸蒸馏和溶剂置换方式置换出湿凝胶中物理吸附水,并用KH550水解液对SiO2湿凝胶进行了改性。通过红外光谱(FT-IR)、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 用电导率在线测量法和红外光谱法研究了硅烷偶联剂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KH550)的水解工艺。采用共沸蒸馏和溶剂置换方式置换出湿凝胶中物理吸附水,并用KH550水解液对SiO2湿凝胶进行了改性。通过红外光谱(FT-IR)、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吸油值、粒度分析仪和接触角测定仪等方式对改性效果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采用KH550对SiO2湿凝胶进行改性后,产品的接触角显著提高,吸油值增大70%以上,孔容为未改性样品的2倍,有机相中的分散性显著提高。同时,对比共沸蒸馏和溶剂置换两种方式,共沸蒸馏得到疏水性更好的超细SiO2,改性后样品的接触角可以达到140°以上。共沸蒸馏过程中,当改性剂KH550用量为超细SiO2绝干粉重的17.5%(质量分数)时,改性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H550 超细sio2 共沸蒸馏 溶剂置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合物/超细二氧化硅复合材料的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新 甘力强 齐向盛 《科技创新导报》 2008年第24期7-8,共2页
超细SiO2是一种重要的无机固体材料,具有许多主要的应用特性。介绍了超细SiO2特性、聚合物/超细SiO2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我国聚合物/超细SiO2复合材料的应用,及其发展前景展望。
关键词 超细sio2 聚合物/超细sio2复合材料 制备 应用 发展前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氧化硅超细粉末的制备 被引量:7
15
作者 何天稀 毛学峰 +1 位作者 马骞 侯经国 《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2年第3期53-54,共2页
以不同的原料采用溶胶 凝胶法制备了不同粒径的超细SiO2 粉末 ,通过TEM、TG
关键词 溶胶-凝胶法 超细sio2 制备 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磷尾矿制备超细二氧化硅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江书航 张华丽 +2 位作者 吴汉军 周红 潘志权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14年第11期71-75,共5页
对云南某磷尾矿进行了物相和成分分析,针对其SiO2含量较高的特点,以碳酸钠为熔剂提取磷尾矿中的SiO2,再以反应制得的硅酸钠母液为原料通过化学沉淀法制备了超细SiO2,考察了SiO2提取条件和超细SiO2制备条件。确定最优的SiO2提取条件为:... 对云南某磷尾矿进行了物相和成分分析,针对其SiO2含量较高的特点,以碳酸钠为熔剂提取磷尾矿中的SiO2,再以反应制得的硅酸钠母液为原料通过化学沉淀法制备了超细SiO2,考察了SiO2提取条件和超细SiO2制备条件。确定最优的SiO2提取条件为:煅烧温度850℃、投料比1.6∶1、煅烧时间10min;超细SiO2制备条件为:终点pH=7、盐酸浓度1mol·L-1、表面活性剂CTAB添加量0.94%。用XRF、XRD、BET、激光粒度仪、FTIR对产品进行了表征,所得超细SiO2是非晶态物质,D50=120nm、比表面积652.1866m2·g-1、纯度99.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尾矿 超细sio2 沉淀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细二氧化硅微粉在橡胶制品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子安 马树君 郑健红 《橡塑资源利用》 2014年第3期21-25,共5页
在以NBR、NR、CR、再生橡胶为基材的橡胶制品中,分别加入相同份额的沉淀法白炭黑和超细SiO_2进行物理机械性能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在橡胶耐油密封制品、轮胎胎面胶和电缆护套等多种橡胶制品中,硅粉粉的补强填充效果优于沉淀法白炭黑,而... 在以NBR、NR、CR、再生橡胶为基材的橡胶制品中,分别加入相同份额的沉淀法白炭黑和超细SiO_2进行物理机械性能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在橡胶耐油密封制品、轮胎胎面胶和电缆护套等多种橡胶制品中,硅粉粉的补强填充效果优于沉淀法白炭黑,而且工艺上不迟延硫化,可以在橡胶工业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细sio2微粉 沉淀法白炭黑 物理机械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细SiO_2颗粒的制备及其对α-淀粉酶的吸附固定化
18
作者 曹丽霞 王玲玲 +1 位作者 刘会洲 杨传芳 《过程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36-340,共5页
采用Triton X-100反胶团体系法和Stber法分别制备粒径为50 nm及1μm的SiO2颗粒,用二氯二甲基硅烷(DDS)对其进行表面疏水性修饰,用于α-淀粉酶的固定化.结果表明,经DDS修饰的SiO2颗粒对α-淀粉酶的吸附能力明显提高,且有效提高了吸附... 采用Triton X-100反胶团体系法和Stber法分别制备粒径为50 nm及1μm的SiO2颗粒,用二氯二甲基硅烷(DDS)对其进行表面疏水性修饰,用于α-淀粉酶的固定化.结果表明,经DDS修饰的SiO2颗粒对α-淀粉酶的吸附能力明显提高,且有效提高了吸附稳定性,经6次洗涤后酶活仅损失30%;1μm SiO2颗粒比50 nm SiO2颗粒对α-淀粉酶的吸附量大,SiO2颗粒载体固定的α-淀粉酶的活性为50 nm SiO2>1μm SiO2>50 nm修饰后SiO2>1μm修饰后SiO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细sio2颗粒 二氯二甲基硅烷 Α-淀粉酶 固定化 活性 稳定性
原文传递
超细SiO_2负载型水溶性铑膦配合物催化剂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李志华 曹为 +1 位作者 彭庆蓉 袁友珠 《分子催化》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419-422,共4页
用超细 Si O2 负载水溶性铑膦配合物 ,并研究其对 1-己烯氢甲酰化的催化性能 .实验结果表明 ,粒径为10~ 2 0 nm的超细 Si O2 负载水溶性铑膦配合物所表现的催化活性比颗粒 Si O2 负载型催化剂高 3倍多 ,且可在较宽的含水量范围内保持... 用超细 Si O2 负载水溶性铑膦配合物 ,并研究其对 1-己烯氢甲酰化的催化性能 .实验结果表明 ,粒径为10~ 2 0 nm的超细 Si O2 负载水溶性铑膦配合物所表现的催化活性比颗粒 Si O2 负载型催化剂高 3倍多 ,且可在较宽的含水量范围内保持高反应活性 .当膦铑摩尔比为 5 0 ,超细 Si O2 负载型催化剂含水量为 2 5 %~ 5 5 % (质量分数 )、烯铑摩尔比为 2 5 0 0、反应温度 373K和 CO/H2 (1/1,体积比 )压力 4.0 MPa的反应条件下 ,其 1-己烯氢甲酰化的反应转化数为 45 0 h- 1 ,产物醛的选择性为 10 0 % ,醛的 n/i比值达 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细sio2 负载型水溶性铑膦配合物 氢甲酰化 1-已烯 二氧化硅 催化剂 催化性能
原文传递
制备长链烷基萘的方法
20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930-930,共1页
该专利涉及一种制备长链烷基萘的方法。在反应温度80—180℃、超细SiO2负载杂多酸催化剂存在下,使摩尔比为(1~10):1的C10-24长链烯烃与萘反应制得长链烷基萘。该方法可在较低的反应温度和压力下实现萘与长链烯烃的快速烷基化反应... 该专利涉及一种制备长链烷基萘的方法。在反应温度80—180℃、超细SiO2负载杂多酸催化剂存在下,使摩尔比为(1~10):1的C10-24长链烯烃与萘反应制得长链烷基萘。该方法可在较低的反应温度和压力下实现萘与长链烯烃的快速烷基化反应,得到的产品色度低且易于分离,并且催化剂使用一次后,未发生明显的结焦现象,对设备的要求较低,适于工业化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链烯烃 烷基萘 制备 负载杂多酸催化剂 反应温度 超细sio2 烷基化反应 工业化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