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支化聚(酰胺-酯)/聚氯乙烯共混体系流变性能及其力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31
1
作者 赵宝辉 巴信武 +2 位作者 侯文龙 王素娟 韩颖慧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57-160,共4页
研究了超支化聚 (酰胺 -酯 )与聚氯乙烯共混体系的力学性能和流变性能 ,研究表明 ,在聚氯乙烯中加入超支化聚 (酰胺 -酯 )可以有效地降低其熔融表观粘度 ,且在 10 0 g PVC中加入 3g超支化聚合物时共混体系的拉伸强度和冲击强度均出现最... 研究了超支化聚 (酰胺 -酯 )与聚氯乙烯共混体系的力学性能和流变性能 ,研究表明 ,在聚氯乙烯中加入超支化聚 (酰胺 -酯 )可以有效地降低其熔融表观粘度 ,且在 10 0 g PVC中加入 3g超支化聚合物时共混体系的拉伸强度和冲击强度均出现最大值。随着超支化聚 (酰胺 -酯 )加入量的增多 ,共混体系的流动行为逐渐向牛顿型流体转变 ,文中还利用氢键形成机理对其结果进行了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支(酰胺-) 氯乙烯 共混 流变性能 力学性能 超支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B_3型超支化聚(酰胺-酯)的合成及缩聚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14
2
作者 王素娟 巴信武 +2 位作者 赵宝辉 张书文 侯文龙 《高分子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634-639,共6页
采用丁二酸酐、三羟甲基氨基甲烷为主要原料 ,在冰水浴条件下 ,合成AB3型单体 ,然后进行熔融缩聚制得超支化聚 (酰胺 酯 ) ,没有出现凝胶现象 .采用Fourier变换红外谱仪 (FTIR)、粘度测试、端基分析等方法对其结构、特性粘数进行了表... 采用丁二酸酐、三羟甲基氨基甲烷为主要原料 ,在冰水浴条件下 ,合成AB3型单体 ,然后进行熔融缩聚制得超支化聚 (酰胺 酯 ) ,没有出现凝胶现象 .采用Fourier变换红外谱仪 (FTIR)、粘度测试、端基分析等方法对其结构、特性粘数进行了表征 .同时对AB3型超支化聚 (酰胺 酯 )的缩聚反应动力学进行了研究 ,得出了130℃、14 0℃和 15 0℃时的缩聚反应速率常数 ,并进一步得出了缩聚反应活化能 .实验结果证明缩聚过程为自催化过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支(酰胺-) 合成 动力学 速率常数 丁二酸酐 三羟甲基氨基甲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支化聚(酰胺-酯)的合成及其改性 被引量:8
3
作者 赵晓非 温海飞 +2 位作者 刘立新 王玉婵 张立新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57-59,共3页
采用邻苯二甲酸酐、二乙醇胺为原料,先在冰水浴条件下,合成AB2型单体,然后进行熔融缩聚制得水溶性超支化聚(酰胺-酯),使用吡啶对羧基进行保护,避免了反应中出现凝胶现象.应用红外谱图对改性的超支化聚(酰胺-酯)进行了分析,用十八酸作封... 采用邻苯二甲酸酐、二乙醇胺为原料,先在冰水浴条件下,合成AB2型单体,然后进行熔融缩聚制得水溶性超支化聚(酰胺-酯),使用吡啶对羧基进行保护,避免了反应中出现凝胶现象.应用红外谱图对改性的超支化聚(酰胺-酯)进行了分析,用十八酸作封端剂对超支化聚(酰胺-酯)进行端基改性.结果表明,产品的红外谱图中没有出现羟基吸收峰,说明产品的端羟基成功地进行了酯化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支(酰胺-) 邻苯二甲酸酐 二乙醇胺 封端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支化不饱和聚(酰胺-酯)的合成及表征 被引量:13
4
作者 李春子 王素娟 +1 位作者 姜春燕 巴信武 《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70-273,共4页
以顺丁烯二酸酐(MA)与二乙醇胺(DEA)为原料,采用两步法,利用熔融缩聚制得每一个重复单元上均带有碳碳不饱和双键的超支化不饱和聚(酰胺-酯)(HBP),并用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紫外光谱(UV)、黏度法等对结构进行表征.
关键词 顺丁烯二酸酐 超支不饱和(酰胺-)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支化聚(酰胺-酯)的端基光致变色改性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丁海涛 巴信武 +1 位作者 王素娟 张书文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80-184,共5页
采用丁二酸酐、三羟甲基氨基甲烷为主要原料,先在冰水浴条件下合成AB3型单体,然后进行熔融缩聚制得超支化聚(酰胺酯)(HBP),最后用4(4′二甲氨基苯基偶氮)苯甲酸对HBP的末端羟基进行功能化改性,得到了一种具有光致变色和酸碱变色性的HBP... 采用丁二酸酐、三羟甲基氨基甲烷为主要原料,先在冰水浴条件下合成AB3型单体,然后进行熔融缩聚制得超支化聚(酰胺酯)(HBP),最后用4(4′二甲氨基苯基偶氮)苯甲酸对HBP的末端羟基进行功能化改性,得到了一种具有光致变色和酸碱变色性的HBP;用紫外光谱对改性超支化聚(酰胺酯)的变色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紫外光照时间延长紫外吸收强度增加;随pH值增大紫外吸收波长向短波方向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支(酰胺-) HBP 功能改性 光致变色 酸碱变色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饱和超支化聚(酰胺-酯)改性PVC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张建民 刁建志 +1 位作者 高俊刚 彭政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84-86,共3页
对不饱和超支化聚(酰胺-酯)(HBP)与聚氯乙烯(PVC)共混体系的力学性能和相形态结构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聚氯乙烯中加入不饱和超支化聚(酰胺-酯)可以有效提高共混体系的拉伸强度,并且在100g PVC中加入3g HBP时共混体系的拉伸强度... 对不饱和超支化聚(酰胺-酯)(HBP)与聚氯乙烯(PVC)共混体系的力学性能和相形态结构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聚氯乙烯中加入不饱和超支化聚(酰胺-酯)可以有效提高共混体系的拉伸强度,并且在100g PVC中加入3g HBP时共混体系的拉伸强度出现最大值,抗冲强度基本不变。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研究结果证明了HBP和PVC相容性较好,且与测得的力学结果相一致。同时,利用氢键形成机理对其结果进行了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饱和超支(酰胺-) 氯乙烯 共混 力学性能 形态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支化聚(酰胺-酯)/聚丙烯/聚氯乙烯共混体系的相容性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刁建志 丁海涛 +1 位作者 王素娟 巴信武 《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52-156,共5页
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能谱仪(EDS)对聚丙烯/聚氯乙烯(m(PP)∶m(PVC)=80∶20)二元体系和超支化聚(酰胺-酯)/聚丙烯/聚氯乙烯(HBP/PP/PVC)三元体系的相容性进行了研究.通过X射线能谱微区分析得到了共混物中氯元素面分布图,对氯元... 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能谱仪(EDS)对聚丙烯/聚氯乙烯(m(PP)∶m(PVC)=80∶20)二元体系和超支化聚(酰胺-酯)/聚丙烯/聚氯乙烯(HBP/PP/PVC)三元体系的相容性进行了研究.通过X射线能谱微区分析得到了共混物中氯元素面分布图,对氯元素面分布进行了粒径分布统计和平均粒径计算.实验结果表明:在PP/PVC(质量比为80∶20)共混物中加入3份HBP,增容的效果最好;当HBP达到4份时,PP/PVC(质量比为80∶20)的相容性反而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容性 HBP/PP/PVC 超支(酰胺) 共混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亲性超支化聚(酰胺-酯)对染料相转移行为的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王素娟 李文亮 +1 位作者 白利斌 巴信武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997-1000,共4页
利用苯甲酰氯对超支化聚(酰胺-酯)端羟基修饰,合成了一种新型的以超支化聚(酰胺-酯)为亲水核,苯环为疏水壳的两亲性超支化聚(酰胺-酯)。此两亲性超支化聚合物在0.125~0.5g/L的浓度范围内能够以单分子胶束形式将甲基橙(MO)从水相转移到... 利用苯甲酰氯对超支化聚(酰胺-酯)端羟基修饰,合成了一种新型的以超支化聚(酰胺-酯)为亲水核,苯环为疏水壳的两亲性超支化聚(酰胺-酯)。此两亲性超支化聚合物在0.125~0.5g/L的浓度范围内能够以单分子胶束形式将甲基橙(MO)从水相转移到二氯甲烷相,转移是个动态平衡过程,呈现前快后慢的趋势,22h后转移量达到95%,转移后的甲基橙也可以被可逆释放到二氯甲烷相。此外,对甲基橙和甲基蓝(MB)的双染料转移,表明少量甲基蓝分子的存在可以使甲基橙的转移量大大增加,起到了协同转移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亲性超支(酰胺-) 相转移 甲基橙 甲基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支化聚(酰胺-酯)对聚丙烯/聚氯乙烯/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接枝聚丙烯共混体系的增容作用 被引量:6
9
作者 刁建志 巴信武 +1 位作者 王素娟 丁海涛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14-17,共4页
研究了超支化聚 (酰胺 -酯 ) (HBP)对聚丙烯 /聚氯乙烯 /苯乙烯 -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接枝聚丙烯共混体系 [PP/PVC/PP g (St co MMA) ]的增容作用。讨论了HBP的用量对PP/PVC( 80 / 2 0 )共混物力学性能的影响 ;研究了剪切应力、剪切速... 研究了超支化聚 (酰胺 -酯 ) (HBP)对聚丙烯 /聚氯乙烯 /苯乙烯 -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接枝聚丙烯共混体系 [PP/PVC/PP g (St co MMA) ]的增容作用。讨论了HBP的用量对PP/PVC( 80 / 2 0 )共混物力学性能的影响 ;研究了剪切应力、剪切速率和温度对PP/PVC( 80 / 2 0 )共混物熔体黏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PP/PVC/PP g (St co MMA) ( 80 / 2 0 / 6)共混物中加入 1份HBP时 ,就可以很好改善共混体系的相容性 ,使共混物拉伸强度达到最大值 ,同时使熔体表观黏度达到较小值。该共混物熔体属于假塑性流体。扫描电子显微镜 (SEM )研究结果证明了HBP增强了PP/PVC/PP g (St co MMA)的界面粘结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支(酰胺-) 丙烯/氯乙烯/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物接枝丙烯共混体系 增容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支化不饱和聚(酰胺-酯)的改性及热分解动力学 被引量:5
10
作者 王敏捷 张青 +1 位作者 李春子 巴信武 《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92-299,共8页
采用不同链长的十四酰氯和十八酰氯对超支化不饱和聚(酰胺-酯)(MHBP)的端羟基进行原位端基改性,制备出2种改性超支化聚合物,用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热重分析(TGA)、黏度法等对其结构及性能进行表征,并研究了它们的热分解行为及其热分... 采用不同链长的十四酰氯和十八酰氯对超支化不饱和聚(酰胺-酯)(MHBP)的端羟基进行原位端基改性,制备出2种改性超支化聚合物,用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热重分析(TGA)、黏度法等对其结构及性能进行表征,并研究了它们的热分解行为及其热分解动力学.结果表明,其热分解反应不是一级反应,改性超支化聚合物的热稳定性与末端烷烃链的长度有关,用Ozawa法求出了热分解表观活化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支不饱和(酰胺-) 改性 热分解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支化聚(酰胺-酯)/ABS/聚氯乙烯共混体系相容性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刁建志 巴信武 +1 位作者 丁海涛 仇满德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55-58,共4页
研究了超支化聚(酰胺-酯)(HBP)对ABS/聚氯乙烯(ABS/PVC)共混体系的增容作用。讨论了HBP用量对ABS/PVC(80/20)和相同量HBP对不同比例ABS/PVC力学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ABS/PVC共混物中加入HBP,可以有效改善共混体系的相容性;加入2份HB... 研究了超支化聚(酰胺-酯)(HBP)对ABS/聚氯乙烯(ABS/PVC)共混体系的增容作用。讨论了HBP用量对ABS/PVC(80/20)和相同量HBP对不同比例ABS/PVC力学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ABS/PVC共混物中加入HBP,可以有效改善共混体系的相容性;加入2份HBP时,ABS/PVC(80/20)共混物拉伸强度达到最大值,继续增加HBP,共混物拉伸强度快速下降,而共混物冲击强度单调下降;不同比例ABS/PVC中加入2份HBP共混物拉伸强度比未加入HBP共混物拉伸强度增加,但共混物冲击强度减小。扫描电子显微镜研究结果证明了HBP增强了ABS/PVC的界面黏结作用,减小了共混体系的相分离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支(酰胺-) 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三元共物/氯乙烯 力学性能 形态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支化聚(酰胺-酯)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姚培 伍钦 刘玲玲 《精细化工中间体》 CAS 2005年第5期48-50,54,共4页
以丁二酸酐和二乙醇胺为起始原料经加成反应合成新型AB2型单体,在溶液中采用“准 一步法”自缩聚反应合成超支化聚(酰胺-酯),使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乌式粘度计、差热-热重联 用分析仪等测试分析超支化酰胺类聚合物的结构、粘度及热性... 以丁二酸酐和二乙醇胺为起始原料经加成反应合成新型AB2型单体,在溶液中采用“准 一步法”自缩聚反应合成超支化聚(酰胺-酯),使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乌式粘度计、差热-热重联 用分析仪等测试分析超支化酰胺类聚合物的结构、粘度及热性能,红外光谱图分析进一步证实了聚合 物的超支化结构。实验表明封端剂对超支化聚合物的粘度有较大影响,封端产品粘度在0.019- 0.057 dL/g范围之间,而未封端产品粘度为0.146 dL/g。热分析中,超支化聚(酰胺-酯)的Td(热分 解温度)为316.3℃,Tg(玻璃态转化温度)为270℃;结果表明,超支化聚(酰胺-酯)具有较低的比浓 对数粘度、良好的溶解性和热稳定性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支(酰胺-) 丁二酸酐 二乙醇胺 准一步法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支化聚(酰胺-酯)的合成与改性 被引量:1
13
作者 蔡黎明 徐亚飞 +1 位作者 吕亚非 杨卫民 《当代化工》 CAS 2011年第5期441-443,共3页
以邻苯二甲酸酐和二乙醇胺为原料,制得AB2型单体;加入三羟甲基丙烷为核,采用一步法合成了超支化聚(酰胺-酯),并用硬脂酸对所得聚合物进行封端改性。应用红外光谱对改性前后超支化聚合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所合成的聚合物与理论结构... 以邻苯二甲酸酐和二乙醇胺为原料,制得AB2型单体;加入三羟甲基丙烷为核,采用一步法合成了超支化聚(酰胺-酯),并用硬脂酸对所得聚合物进行封端改性。应用红外光谱对改性前后超支化聚合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所合成的聚合物与理论结构相吻合,且硬脂酸与端羟基发生了酯化反应,成功地接到了聚合物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支(酰胺-) 超支合物 合成 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性超支化聚(酰胺-酯)分散剂在颜料分散中的应用
14
作者 孙妍 黄静红 房宽峻 《印染助剂》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0-14,共5页
超支化聚合物的合成与应用是目前研究的热点之一.应用自制的超支化聚(酰胺-酯)分散剂(HPD)制备水性颜料分散体系,研究了分散剂、颜料、分散方法、超声分散时间及添加剂平平加O等条件对颜料分散体系粘度、离心稳定性、粒径及其分布等性... 超支化聚合物的合成与应用是目前研究的热点之一.应用自制的超支化聚(酰胺-酯)分散剂(HPD)制备水性颜料分散体系,研究了分散剂、颜料、分散方法、超声分散时间及添加剂平平加O等条件对颜料分散体系粘度、离心稳定性、粒径及其分布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HPD对颜料有较好的分散效果,在HPD用量为15%(对颜料质量),颜料用量2%,超声40 min的条件下,颜料粒径可达217 nm,体系离心稳定性达83.4%,粘度保持在1.88 mPa.s.平平加O作为润湿剂有助于HPD在颜料表面吸附,获得更好的分散稳定效果,用量应控制在5%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支(酰胺-)分散剂 水性 有机颜料 分散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饱和超支化聚(酰胺-酯)中双键的接枝改性 被引量:3
15
作者 张淑华 王素娟 +1 位作者 邵书艳 姜春燕 《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70-173,共4页
利用水溶性AB2型超支化聚(酰胺-酯)中的不饱和双键和苯乙烯单体发生接枝共聚合反应,接枝物在反应中可以起到自乳化作用.得到目标产物的红外光谱中出现了苯乙烯的特征吸收峰,这表明确实发生了预想的共聚反应.实验还进一步探讨了反应温度... 利用水溶性AB2型超支化聚(酰胺-酯)中的不饱和双键和苯乙烯单体发生接枝共聚合反应,接枝物在反应中可以起到自乳化作用.得到目标产物的红外光谱中出现了苯乙烯的特征吸收峰,这表明确实发生了预想的共聚反应.实验还进一步探讨了反应温度、原料配比、搅拌速率和反应时间对接枝率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饱和超支(酰胺-) 水溶性 苯乙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支化聚合物在炭黑表面接枝改性的研究 被引量:8
16
作者 夏俊义 巴信武 +1 位作者 王素娟 王敏捷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86-88,92,共4页
以羟甲基化炭黑为中心核,利用其活性羟基与AB3型单体进行缩聚反应,在炭黑的表面原位接枝超支化聚合物。实验表明,炭黑表面接枝超支化聚合物后,粒子间聚集作用减弱,在乙醇中的分散性和稳定性提高,且对PVC有很好的增强、增韧作用。
关键词 超支(酰胺-) 炭黑 表面改性 接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支化型低密度聚乙烯涂层亲水性改性剂的合成与应用 被引量:1
17
作者 朱柳腾 鲁钢 +2 位作者 朱锦东 肖健 谢弟辉 《涂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3-15,19,共4页
以二异丙醇胺和丁二酸酐为原料合成了超支化聚(酰胺-酯),使用油酸对其端羟基进行不同程度封端改性,并与低密度聚乙烯(LDPE)共混制成共混涂膜。用化学滴定、红外光谱(FT-IR)、凝胶渗透色谱-示差检测器-多角度激光光散射器联用(GPC-RI-MAL... 以二异丙醇胺和丁二酸酐为原料合成了超支化聚(酰胺-酯),使用油酸对其端羟基进行不同程度封端改性,并与低密度聚乙烯(LDPE)共混制成共混涂膜。用化学滴定、红外光谱(FT-IR)、凝胶渗透色谱-示差检测器-多角度激光光散射器联用(GPC-RI-MALLS)等研究了超支化聚合物(HPs)的改性过程;用接触角测量仪评价了超支化聚合物对LDPE表面的极性的影响;用扫描电镜(SEM)研究了超支化聚合物与LDPE的相容性。实验结果表明:随着油酸对超支化聚合物中端羟基改性程度的增加,超支化聚合物与LDPE的相容性提高,共混物膜表面的亲水性先减小后增加;当超支化聚合物的端羟基改性程度为50%,在LDPE加入量为1%(质量分数)时,LDPE的亲水性提高最明显,接触角由88.4°变为49.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支(酰胺-) 油酸 改性 亲水性 LDP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支化聚(酰胺-酯)溶液中的5,10,15,20-四(4-羟基苯基)卟啉聚集行为的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温昕 王素娟 +1 位作者 高保祥 巴信武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8期1876-1880,共5页
采用紫外可见光谱、荧光光谱研究5,10,15,20-四(4-羟基苯基)卟啉(THPP)在超支化聚(酰胺-酯)(HBP)溶液中聚集行为的变化.结果表明:中性溶液中,随HBP浓度升高,卟啉Soret带最大吸收峰从434nm蓝移至425nm,且吸收峰强度逐渐增强,出现卟啉的... 采用紫外可见光谱、荧光光谱研究5,10,15,20-四(4-羟基苯基)卟啉(THPP)在超支化聚(酰胺-酯)(HBP)溶液中聚集行为的变化.结果表明:中性溶液中,随HBP浓度升高,卟啉Soret带最大吸收峰从434nm蓝移至425nm,且吸收峰强度逐渐增强,出现卟啉的精细结构,表明HBP有效破坏了THPP的J-型聚集体;酸性介质中,质子化H4THPP2+的Soret吸收带位于447nm,加入HBP后蓝移至424nm处,表明游离碱卟啉(H2THPP)的出现,说明THPP在HBP酸性介质中呈现平衡状态:H2THPPH4THPP2+;在碱性介质中,THPP上四个酚羟基变成氧负离子,亲水性增强,聚合物HBP的加入,吸收和荧光强度逐渐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支(酰胺-) 5 10 15 20-四(4-羟基苯基)卟啉 集行为
原文传递
PP-HBP改性PP/PVC的流变行为 被引量:3
19
作者 刁建志 宋晓红 +1 位作者 张建民 彭政 《现代塑料加工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3-25,共3页
研究了聚丙烯接枝超支化聚(酰胺-酯)(PP-HBP)/PP/聚氯乙烯(PVC)共混体系的流变行为。讨论了PP-HBP用量对PP/PVC共混体系流变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当PP/PVC共混体系中加入PP-HBP不大于5份时,PP/PVC/PP-HBP共混体系的表观粘度大于PP/PVC... 研究了聚丙烯接枝超支化聚(酰胺-酯)(PP-HBP)/PP/聚氯乙烯(PVC)共混体系的流变行为。讨论了PP-HBP用量对PP/PVC共混体系流变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当PP/PVC共混体系中加入PP-HBP不大于5份时,PP/PVC/PP-HBP共混体系的表观粘度大于PP/PVC共混体系的;当加入PP-HBP大于5份时,PP/PVC/PP-HBP共混体系的表观粘度小于PP/PVC共混体系的;随着温度升高,PP/PVC和PP/PVC/PP-HBP共混体系表观粘度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接枝超支(酰胺-) 丙烯 氯艺烯 改性 流变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BP/PVC的流变行为 被引量:2
20
作者 刁建志 杨惠芳 +1 位作者 张建民 宋晓红 《现代塑料加工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54-56,共3页
研究了不饱和超支化聚(酰胺-酯)(HBP)/聚氯乙烯(PVC)的流变行为和玻璃化温度的变化。讨论了剪切应力和剪切速度对HBP/PVC熔体表观粘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研究的HBP添加量范围内,HBP/PVC的熔体表观粘度大于PVC的。当PVC中加入HBP小... 研究了不饱和超支化聚(酰胺-酯)(HBP)/聚氯乙烯(PVC)的流变行为和玻璃化温度的变化。讨论了剪切应力和剪切速度对HBP/PVC熔体表观粘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研究的HBP添加量范围内,HBP/PVC的熔体表观粘度大于PVC的。当PVC中加入HBP小于7份时,HBP/PVC的熔体表观粘度逐渐增加;当PVC中加入HBP等于7份时,HBP/PVC的熔体表观粘度出现最大值;当PVC中加入HBP大于7份时,HBP/PVC的熔体表观粘度减小。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研究结果证明了HBP和PVC相容性较好,且与测得的流变行为结果相一致。从化学反应和形成氢键的机理解释了HBP/PVC的相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饱和超支(酰胺-) 氯乙烯 共混物 流变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