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417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声计算机层析成像技术 被引量:5
1
作者 刘超 王理 +1 位作者 昌明 汪元美 《北京生物医学工程》 2002年第2期152-155,共4页
超声CT与X射线CT的一个重要区别是在通常所用的超声频率范围内 ,超声通过不均匀介质时将受到介质的散射 (衍射和折射 )。因此 ,由超声散射数据反演介质内部声学特性参数的计算方法较X射线CT要复杂。本文对当前超声CT成像的原理及方法进... 超声CT与X射线CT的一个重要区别是在通常所用的超声频率范围内 ,超声通过不均匀介质时将受到介质的散射 (衍射和折射 )。因此 ,由超声散射数据反演介质内部声学特性参数的计算方法较X射线CT要复杂。本文对当前超声CT成像的原理及方法进行评述。主要包括 :(1)超声波在介质中传播的基本原理 ;(2 )频域内的插值方法 ;(3)滤波反向传播方法 ;(4)矩量法 ;(5 )射线跟踪方法 ;(6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线跟踪法 图像重建 波动工程 超声计算机层析成像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遗传算法的快速X射线计算机层析成像多相流测试技术(Ⅰ)测试原理和数值仿真 被引量:2
2
作者 吴昌宁 丁宇龙 +1 位作者 程易 金涌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353-363,共11页
针对局部浓度场具有二值分布特征的特定多相流体系,提出引入多相流物理特征的快速X射线计算机层析成像(XCT)技术,基于围绕被测物有限角度的X射线投影数据,建立了改进的遗传算法(GA)求解不完整投影数据集的二值图像重构算法。通... 针对局部浓度场具有二值分布特征的特定多相流体系,提出引入多相流物理特征的快速X射线计算机层析成像(XCT)技术,基于围绕被测物有限角度的X射线投影数据,建立了改进的遗传算法(GA)求解不完整投影数据集的二值图像重构算法。通过有限角度的同时投影,实现对两相流浓度场的瞬间图像冻结和快速图像采集,既拥有XCT的高空间分辨率特征,同时满足高时间分辨率的动态测量要求,并由于投影角度数要求的大幅度缩减而降低了XCT的硬件成本。以气液两相流的多泡体系为研究对象,通过详细的数值仿真实验获得了较理想的图像重构效果,验证了GA—XCT的理论可行性。在3~24个有限角度投影数据的情况下,GA—XCT表现出明显优于传统CT图像重构算法(即滤波反投影算法)的二值图像重构能力。同时,GA—XCT具有很好的抗噪声能力,而且不依赖于气泡形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相流测试技术 X射线计算机层析成像 有限数据层析成像 遗传算法 数值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坝检查监测中的计算机层析成像技术 被引量:4
3
作者 李珍照 《大坝与安全》 1997年第1期37-43,共7页
计算机层析成像技术是现代科技的一项重大成果,已广泛应用于医学、工业和地球物理领域的无损检验,并开始应用于大坝内部检查监测.本文综述了CT技术在各有关领域的发展简况,阐释了层析成像的基本概念,援引了国内大坝CT实例.在此基础上笔... 计算机层析成像技术是现代科技的一项重大成果,已广泛应用于医学、工业和地球物理领域的无损检验,并开始应用于大坝内部检查监测.本文综述了CT技术在各有关领域的发展简况,阐释了层析成像的基本概念,援引了国内大坝CT实例.在此基础上笔者对大坝工程中应用CT技术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近期和远景应用项目的展望.笔者认为,CT技术是掌握大坝内部材质分布和变化的有力手段,大坝工程采用这一先进工具将可更全面地监控建筑物及地基、边坡的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层析成像 检查监测技术 大坝 安全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遗传算法的快速X射线计算机层析成像多相流测试技术(Ⅱ)静态实验验证
4
作者 丁宇龙 吴昌宁 +1 位作者 程易 金涌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364-370,共7页
采用静态实验模型和一套X射线测试系统模拟了二值多相体系多角度同时投影的S射线CT测量过程。静态实验模型模拟空气一水两相体系,截面相浓度分布满足O-1特征。X射线测试系统由一台工作电压为150kV的闪光X射线机、一台X射线平板检测器... 采用静态实验模型和一套X射线测试系统模拟了二值多相体系多角度同时投影的S射线CT测量过程。静态实验模型模拟空气一水两相体系,截面相浓度分布满足O-1特征。X射线测试系统由一台工作电压为150kV的闪光X射线机、一台X射线平板检测器和一套数据采集单元组成。通过旋转静态实验模型,分步实现不同角度的投影数据采集。基于模拟的多角度“同时”采集的投影数据,使用本系列研究所构建的基于遗传算法的快速X射线CT多相流测试技术(GA—XCT)对截面图像进行重建,测试结果表明:在3~24个有限角度实测投影数据的情况下,GA—XCT表现出了明显优于传统CT图像重构算法(滤波反投影算法)的图像重构能力,且具有良好的抗噪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相流测试技术 X射线计算机层析成像 有限数据层析成像 遗传算法 实验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机层析成像技术及其在化工多相流测量中的应用 被引量:2
5
作者 李保华 刘跃进 +1 位作者 韩路长 李毅斌 《化工时刊》 CAS 2005年第4期42-46,共5页
介绍了射线、电容、电阻和超声波4种计算机层析成像技术的测量原理和在化工多相流测量中的应用,并讨论了它们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一些问题。
关键词 层析成像技术 多相流测量 计算机 应用 化工 测量原理 超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机层析成像技术及其在化工多相流测量中的应用 被引量:2
6
作者 袁寰宇 钟辉 +2 位作者 李保华 徐美燚 王爽 《四川化工》 CAS 2008年第2期29-33,共5页
介绍了射线、电容、电阻和超声波四种计算机层析成像技术的测量原理和在化工多相流测量中的应用,并讨论了它们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一些问题。
关键词 计算机层析成像技术 多相流 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相控阵成像测井技术发展现状与展望
7
作者 严正国 杨文豪 周超 《石油管材与仪器》 2025年第1期47-53,共7页
超声相控阵成像测井技术能够为精确描绘井眼形态、识别裂缝、孔隙和层理等地质特征提供技术支持。在介绍超声相控阵成像测井系统组成和原理的基础上,对比分析了国外石油仪器公司开发的5种主流相控阵测井仪器的功能、技术特点、应用场景... 超声相控阵成像测井技术能够为精确描绘井眼形态、识别裂缝、孔隙和层理等地质特征提供技术支持。在介绍超声相控阵成像测井系统组成和原理的基础上,对比分析了国外石油仪器公司开发的5种主流相控阵测井仪器的功能、技术特点、应用场景和应用范围,表明这种测井技术能够在复杂井下环境中对井壁及其周围地层进行高精度成像和评估。展望了相控阵成像测井技术的发展趋势,指出应在高效高灵敏换能器设计、先进数据处理技术以及仪器智能化等方面加大研发力度,以进一步提升油气勘探开发效率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相控阵 波束聚焦 成像测井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心跳心脏成像技术与血管内超声鉴别诊断冠脉狭窄和斑块性质的临床价值
8
作者 赵树媛 王爽 +2 位作者 侯鹏 纪俊雨 赵宇明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5年第1期82-84,共3页
目的 研究单心跳心脏成像技术与血管内超声(IVUS)鉴别诊断冠脉狭窄和斑块性质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22年7月到2023年3月我院冠心病患者96例,入院后先行256排CT检查,在一个月内行IVUS检查。以IVUS检查结果作为标准,比较两种检查方式对... 目的 研究单心跳心脏成像技术与血管内超声(IVUS)鉴别诊断冠脉狭窄和斑块性质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22年7月到2023年3月我院冠心病患者96例,入院后先行256排CT检查,在一个月内行IVUS检查。以IVUS检查结果作为标准,比较两种检查方式对冠脉狭窄程度评估;分析IVUS与CT对斑块面积/管腔重构指数/偏心指数的相关性,IVUS与CT对斑块性质的相关性。结果 96例患者共评估1144个节段,324个狭窄, IVUS显示无狭窄、轻、中、重度狭窄分别为24例、108例、148例、44例,CT成像分别显示4例、112例、 152例、56例。两种检查方式对冠脉狭窄程度判断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示的冠脉狭窄程度呈正相关(r=0.426)。两种检查方式的平均斑块面积、血管重构指数与斑块偏心指数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IVUS在324个病灶斑块中显示112个软斑块、124个纤维斑块、88个钙化斑块,单心跳心脏CT显示116个软斑块、140个纤维斑块、68个钙化斑块。两种检查方式在辨别冠脉斑块成分上无统计学意义(P>0.05),显示的斑块成分呈正相关(r=0.712)。结论 单心跳心脏成像技术对冠脉狭窄程度的检查结果准确性较高,反映病变血管内部情况,IVUS与斑块偏心、对血管重构及冠脉斑块性质的诊断结果具有相关性,可作为高危人群筛查首选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心跳心脏成像技术 血管内超声 冠脉狭窄 斑块性质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波层析成像技术
9
作者 刘纲阳 《大学科普》 2024年第3期57-58,共2页
多相流动现象广泛地存在于我们的生产与生活中,该现象复杂、多变的特点使传统的单一参数测量无法直观且准确地反映其行为。在众多多相流测量方法中,过程层析成像技术凭借其非侵入式、结果可视化及响应速度快等三大优势;从众多技术中脱... 多相流动现象广泛地存在于我们的生产与生活中,该现象复杂、多变的特点使传统的单一参数测量无法直观且准确地反映其行为。在众多多相流测量方法中,过程层析成像技术凭借其非侵入式、结果可视化及响应速度快等三大优势;从众多技术中脱颖而出,成为现阶段多相流层析成像技术研究的重点与热点,受到了许多学者的青睐。根据传感器的测量原理和所传递信号的不同,可分为电容层析成像技术、电阻层析成像技术、超声波层析成像技术和射线层析成像技术等[1]。其中超声波层析成像技术具有敏感场不受成像介质影响,测量范围广,方向性强等特点,是层析成像技术主要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容层析成像技术 传递信号 超声层析成像 敏感场 非侵入式 过程层析成像技术 多相流测量 多相流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水晶成像技术在胎儿脊柱产前超声检查中的应用
10
作者 张宇祺 向红 《中国实用医药》 2025年第1期74-76,共3页
目的评估三维水晶成像技术在胎儿脊柱产前超声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51例行产前超声检查的孕妇,均行二维超声及三维水晶成像技术,留图保存,由两位高年资医师进行分析其成像效果。结果51例孕妇,其中包括2例半椎体胎儿。49例孕妇采... 目的评估三维水晶成像技术在胎儿脊柱产前超声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51例行产前超声检查的孕妇,均行二维超声及三维水晶成像技术,留图保存,由两位高年资医师进行分析其成像效果。结果51例孕妇,其中包括2例半椎体胎儿。49例孕妇采用三维水晶成像技术可在不同切面上直接评估脊柱的整个发育情况,其余2例由于声窗不佳(1例)及胎儿持续躺卧不佳(1例)等技术因素,整个胎儿脊柱的可视化效果并不理想。三维水晶成像显示2例存在脊柱畸形,因其未伴有脊柱侧弯,在二维超声图像中不易察觉;其中1例冠状切面面上胸12半椎体畸形,其余椎体排列整齐。引产后得到证实。三维水晶成像技术对椎体椎弓矢状切面显示良好率、脊柱冠状切面显示良好率、脊髓圆锥定位准确率分别为96%、96%、96%,二维超声分别为96%、0、82%,三维水晶成像技术对脊柱冠状切面显示良好率、脊髓圆锥定位准确率高于二维超声,差异显著(P<0.05)。结论三维水晶成像技术在胎儿脊柱检查中具有更好的显示效果,且耗时短,有助于产前咨询和处理疑似脊柱畸形胎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儿脊柱 二维超声 三维水晶成像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成像技术在乳腺癌术前应用及术后随访中的研究进展
11
作者 何贵顺 银春楠 +1 位作者 刘群 房秀霞 《临床个性化医学》 2025年第1期143-150,共8页
本文详细阐述了超声成像技术在乳腺癌术前及术后随访中的应用进展。介绍了超声成像包含的多种技术及其特点,术前其可辅助治疗决策、评估新辅助化疗、引导穿刺活检、染色剂标记、神经阻滞、旋切以及射频消融等操作;术后能在预测肿瘤复发... 本文详细阐述了超声成像技术在乳腺癌术前及术后随访中的应用进展。介绍了超声成像包含的多种技术及其特点,术前其可辅助治疗决策、评估新辅助化疗、引导穿刺活检、染色剂标记、神经阻滞、旋切以及射频消融等操作;术后能在预测肿瘤复发、鉴别瘢痕与复发、淋巴结及远处转移评估等方面发挥作用。同时分析了该技术应用的优势与面临的挑战,并对其智能化诊断、多技术融合以及个体化医疗等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旨在为乳腺癌的诊疗提供更全面有效的参考。This article details the advances in the use of ultrasound imaging in the preoperative and postoperative follow-up of breast cancer. It introduces the various technologies and their characteristics of ultrasound imaging, which can assist in treatment decision-making, evaluation of neoadjuvant chemotherapy, guidance of puncture biopsy, dye labeling, nerve block, rotational excision, and radiofrequency ablation in the preoperative period, and play a role in predicting tumor recurrence, identifying scarring and recurrence, and evaluating lymph node and distant metastasis in the postoperative period. At the same time, the advantages and challenges of this technology are analyzed, and the future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intelligent diagnosis, multi-technology integration and individualized medical treatment is envisioned, aiming to provide a more comprehensive and effective reference for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breast canc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成像技术 乳腺癌 术前应用 术后随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超声联合自动乳腺全容积成像技术对乳腺BI-RADS4类小结节的诊断价值研究
12
作者 姚建锋 靳维维 张煜华 《临床医学工程》 2025年第1期65-67,共3页
目的探讨二维超声联合自动乳腺全容积成像技术(ABVS)对乳腺BI-RADS4类小结节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乳腺BI-RADS4类小结节患者76例,分析二维超声联合ABVS诊断乳腺BI-RADS4类小结节的价值。结果88个结节病理诊断显示良性结节61个,恶性结节2... 目的探讨二维超声联合自动乳腺全容积成像技术(ABVS)对乳腺BI-RADS4类小结节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乳腺BI-RADS4类小结节患者76例,分析二维超声联合ABVS诊断乳腺BI-RADS4类小结节的价值。结果88个结节病理诊断显示良性结节61个,恶性结节27个。二维超声联合ABVS的诊断灵敏度、阴性预测值和准确度均高于二维超声(P<0.05),ABVS联合二维超声与病理诊断的一致性良好(Kappa值=0.767)。二维超声联合ABVS显示,恶性结节的形态不规则、边缘不光整、有高回声声晕、有微钙化占比均高于良性结节(P<0.05)。结论二维超声联合ABVS可准确鉴别乳腺BI-RADS4类小结节的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RADS4类小结节 自动乳腺全容积成像技术 二维超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波层析成像技术在三峡工程混凝土质量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22
13
作者 周黎明 王法刚 +1 位作者 肖国强 郑明福 《无损检测》 2004年第10期517-519,522,共4页
介绍了采用超声波层析成像(CT)技术检测体积很小或形状不规则的混凝土缺陷及超声波CT成像原理。使用该方法检测了三峡大坝某段混凝土缺陷的位置,确定了缺陷的范围,并采用单孔波速测试和钻孔录像进行了验证。试验证明,该方法能有效检测... 介绍了采用超声波层析成像(CT)技术检测体积很小或形状不规则的混凝土缺陷及超声波CT成像原理。使用该方法检测了三峡大坝某段混凝土缺陷的位置,确定了缺陷的范围,并采用单孔波速测试和钻孔录像进行了验证。试验证明,该方法能有效检测混凝土缺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损检测 混凝土 超声层析成像技术 质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联合弹性成像技术评估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临床价值
14
作者 陆康玲 陈洁华 +1 位作者 黄晚聪 陈成彩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5年第1期96-98,共3页
目的:探讨超声联合弹性成像(Combi-Elasto)检测肝脏硬度值参数在肝硬化(LC)患者食管胃底静脉曲张(EGV)程度预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64例LC患者,根据胃镜结果分为无-轻度曲张亚组... 目的:探讨超声联合弹性成像(Combi-Elasto)检测肝脏硬度值参数在肝硬化(LC)患者食管胃底静脉曲张(EGV)程度预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64例LC患者,根据胃镜结果分为无-轻度曲张亚组、中-重度曲张亚组;另选择同期于本院就诊的42例健康志愿者作为正常组,所有受检者均进行肝脏Combi-Elasto检查,分析各组肝脏纤维化指标(LFI)、肝脏纤维化指数F指数(F Index)、肝脏炎症指数A指数(A Index)、肝硬度值与EGV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LFI、肝脏剪切板速度(SWV)、F Index、A Index、肝脏硬度值E对中-重度EGV的预测价值。结果:三组肝脏指标LFI、SWV、肝硬度值E、F Index、A Index和门静脉内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中-重组各指标均高于正常组和无-轻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GV程度与门静脉内径、肝脏LFI、肝脏SWV、肝脏E、F Index、A Index均具有相关性。其中,门静脉内径、肝脏LFI与EGV程度呈低度正相关;肝脏SWV、F Index、A Inde与EGV程度呈中度正相关;肝脏E与EGV程度呈高度正相关(P<0.05)。各指标诊断区别中-重EGV的价值较为理想,诊断效能高。结论:超声Combi-Elasto检测的F Index、A Index及肝脏硬度值E随LC患者EGV程度的加重而升高,可作为判断EGV程度的有效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联合弹性成像技术 肝硬化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超声层析成像技术的三维流场重建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浩源 王伯雄 +1 位作者 柳建楠 崔园园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2016年第1期72-75,共4页
在现有的以超声层析成像为基础的流场重建方法中,一般只能单独重建横向流场或轴向流场。为能够同时获得横向和轴向流场的信息,提出一种方法,通过在圆管周围合理布置超声换能器,采用联合代数迭代重建算法同时得到圆管中的横向流场和轴向... 在现有的以超声层析成像为基础的流场重建方法中,一般只能单独重建横向流场或轴向流场。为能够同时获得横向和轴向流场的信息,提出一种方法,通过在圆管周围合理布置超声换能器,采用联合代数迭代重建算法同时得到圆管中的横向流场和轴向流场的重建图像,完成圆管中流场的三维重建。实际的单弯管实验成功重建了横向流场和轴向流场表明方法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层析成像技术 三维流场 联合代数迭代重建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机控制的超声导波技术在石油管道腐蚀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6
作者 巨佳 刘天时 《价值工程》 2013年第27期202-204,共3页
简述了计算机控制的超声导波检测技术在管道腐蚀缺陷检测中的重要意义。介绍了计算机控制的超声导波系统的组成、导波的产生机理、检测的基本原理、模态的选取、缺陷识别、定位技术和现场检测应用效果等,最后讨论了超声导波检测技术的... 简述了计算机控制的超声导波检测技术在管道腐蚀缺陷检测中的重要意义。介绍了计算机控制的超声导波系统的组成、导波的产生机理、检测的基本原理、模态的选取、缺陷识别、定位技术和现场检测应用效果等,最后讨论了超声导波检测技术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技术 石油管道 超声导波 腐蚀缺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机数字化技术与超声影像医学应用新进展 被引量:6
17
作者 杨帆 《承德医学院学报》 2015年第6期528-530,共3页
医用超声诊断设备是临床常用诊疗设备,约占各类医学影像学检查方式中的25%,因其价格相比于MRI、CT低廉,且无创伤性、无电离辐射、检查时间短、能够实时获取人体组织图像表现,临床应用范围越来越广[1]。而随着计算机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大... 医用超声诊断设备是临床常用诊疗设备,约占各类医学影像学检查方式中的25%,因其价格相比于MRI、CT低廉,且无创伤性、无电离辐射、检查时间短、能够实时获取人体组织图像表现,临床应用范围越来越广[1]。而随着计算机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大大扩展了超声图像处理、储存及管理等功能,为超声影像学的发展及临床应用开拓了空间。本文就计算机数字化技术在超声影像医学中的应用与发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 数字化技术 超声 医学影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在超声心动解剖学中的应用
18
作者 汤大侃 左焕琛 +1 位作者 谭德炎 郑黎明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83-85,共3页
当今生物医学知识发展迅猛,新技术、新发现不断出现,使广大医务工作者、医学生和医学科技工作者面对浩瀚的知识海洋,难以在短时间内迅速、全面、正确地掌握这飞速发展的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知识。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为医学的科技... 当今生物医学知识发展迅猛,新技术、新发现不断出现,使广大医务工作者、医学生和医学科技工作者面对浩瀚的知识海洋,难以在短时间内迅速、全面、正确地掌握这飞速发展的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知识。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为医学的科技、教育和临床带来了巨大变革,特别是微型计算机和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将为医学教育的改革开辟出一个崭新的领域。多媒体技术是当今世界计算机技术发展的又一热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 超声 心动解剖 计算机 多媒体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层析成像技术在页岩天然缺陷定位中的应用
19
作者 梁冰 刘香江 +2 位作者 孙维吉 赵航 刘奇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6,共6页
针对页岩预制的天然缺陷,利用超声层析成像技术对其进行定位,从而实现缺陷的可视化.对页岩进行3个直径为10 mm的圆柱缺陷预制设计,使用超声检测仪对存在已知缺陷区的页岩进行超声波检测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大部分的波速集中在3000~5000 m... 针对页岩预制的天然缺陷,利用超声层析成像技术对其进行定位,从而实现缺陷的可视化.对页岩进行3个直径为10 mm的圆柱缺陷预制设计,使用超声检测仪对存在已知缺陷区的页岩进行超声波检测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大部分的波速集中在3000~5000 m/s,少数的波速在2000 m/s以内,而且这些点刚好是预制缺陷网络标号的区域.进一步通过计算分别得到3个缺陷的绝对有效面积比分别是0.165、0.221、0.198,从而更加有力地说明了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在大尺寸页岩无损检测方面,使用超声层析成像算法,根据所测波速参数以及图像可视化分析可准确定位出裂隙的位置及大小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陷定位 天然缺陷 超声层析成像 最短路径理论 联合迭代重建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F管超声特征扫描层析成像技术实验
20
作者 陈贤洮 邓燕燕 《管道技术与设备》 CAS 2015年第2期25-27,共3页
PF管实际是外方内圆的超导导体(PF)方管铠甲,它是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托卡马克装置极向线圈超导导体重要组成部分。为确保超导材料PF铠甲的安全性,以满足应用的要求,需要采用无损检测方法对PF铠甲母材质量进行检查、控制。由于PF... PF管实际是外方内圆的超导导体(PF)方管铠甲,它是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托卡马克装置极向线圈超导导体重要组成部分。为确保超导材料PF铠甲的安全性,以满足应用的要求,需要采用无损检测方法对PF铠甲母材质量进行检查、控制。由于PF铠甲不锈钢套管外方内圆的特殊结构,造成了各项常规检测困难,需研制并开发新的检测系统。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超声特征扫描层析成像技术,通过制作包含人工缺陷的模拟试件,对超声特征扫描层析检测技术的有效性进行了实验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满足PF铠甲套管的无损检测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损检测 PF铠甲不锈钢套管 超声特征扫描层析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