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弹流润滑状态下热可逆超分子凝胶润滑剂成膜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范琳 王永强 +6 位作者 陈强 刘骁 郭平霞 杨淑燕 蔡美荣 白艳艳 周峰 《摩擦学学报(中英文)》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85-596,共12页
轴承和齿轮等机械部件在平稳运转过程中处于弹流润滑状态,研究超分子凝胶润滑剂在弹流润滑状态下的润滑性能具有重要意义.主要研究了热可逆超分子凝胶润滑剂在弹流条件下的摩擦学性能,采用同步热分析仪和差示扫描量热仪分析了超分子凝... 轴承和齿轮等机械部件在平稳运转过程中处于弹流润滑状态,研究超分子凝胶润滑剂在弹流润滑状态下的润滑性能具有重要意义.主要研究了热可逆超分子凝胶润滑剂在弹流条件下的摩擦学性能,采用同步热分析仪和差示扫描量热仪分析了超分子凝胶润滑剂的相转变温度和热分解温度,证明该凝胶润滑剂具有良好的热学稳定性.采用流变仪分析了超分子凝胶润滑剂的流变学性能,证明该凝胶润滑剂具有良好的机械稳定性和触变性.通过光弹流润滑油测量仪研究了超分子凝胶润滑剂在弹流润滑条件下速度、载荷以及浓度对成膜机制的影响.结果表明:膜厚随着速度增大而增加,随着载荷增大而减小;乏油时间随着载荷和浓度增大而增加.通过微牵引力测定仪研究了载荷、滑滚比和温度对Stribeck曲线的影响,结果表明载荷越大摩擦系数越大,滑滚比越大摩擦系数越大,温度升高摩擦系数减小.试验证明超分子凝胶润滑剂具有比基础油和锂基脂更优异的摩擦学性能,是1种具有潜在应用价值的新型润滑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分子凝胶润滑剂 弹流润滑 流变学性能 摩擦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分子凝胶:结构多样性与超分子手性 被引量:9
2
作者 王秀凤 张莉 刘鸣华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27-238,共12页
超分子凝胶作为一种重要的软物质材料,在构建多重刺激响应性、光电功能,以及生物相容材料等功能软物质方面表现出了独特的优越性。超分子凝胶在形成过程中往往得到比较均一的纳米结构,且具有结构多样性;而另一方面,超分子凝胶的构筑单... 超分子凝胶作为一种重要的软物质材料,在构建多重刺激响应性、光电功能,以及生物相容材料等功能软物质方面表现出了独特的优越性。超分子凝胶在形成过程中往往得到比较均一的纳米结构,且具有结构多样性;而另一方面,超分子凝胶的构筑单元大部分是手性分子,超分子凝胶也是实现手性在超分子层次/纳米层次表达的重要途径,尤其是手性传递、手性放大、不对称催化方面,同时超分子凝胶也是构筑手性纳米结构的重要手段。本文主要对超分子凝胶形成中的纳米结构以及形貌的多样性和超分子手性进行介绍,并展望该领域未来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分子凝胶 自组装 纳米管 螺旋带 分子手性 手性放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苯丙氨酸衍生物与脂肪胺构筑双组分超分子凝胶 被引量:4
3
作者 钟金莲 潘虹 +3 位作者 罗序中 洪三国 张宁 黄建滨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688-1696,共9页
设计合成了系列单链L-苯丙氨酸衍生物,该系列衍生物单组分没有胶凝性能.选择脂肪胺作为配对物,与L-苯丙氨酸衍生物组成双组分体系后能够胶凝许多有机溶剂形成凝胶.流变学测试显示该凝胶体系弹性模量(G′)比粘性模量(G′′)约高一个数量... 设计合成了系列单链L-苯丙氨酸衍生物,该系列衍生物单组分没有胶凝性能.选择脂肪胺作为配对物,与L-苯丙氨酸衍生物组成双组分体系后能够胶凝许多有机溶剂形成凝胶.流变学测试显示该凝胶体系弹性模量(G′)比粘性模量(G′′)约高一个数量级,有着很好的机械性能,并且呈现出典型的类固体的流变学行为.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光谱、核磁共振(NMR)谱、小角X射线衍射(SAXS)和扫描电镜(SEM)结果表明,凝胶中胶凝剂分子形成纤维状或片层状的聚集体,羧基(―COOH)和氨基(―NH2)的酸碱作用、酰胺基团间(―CONH―)的氢键作用以及分子间范德华作用力是形成该凝胶的主要驱动力.凝胶中胶凝剂分子自组装形成具有周期性的层状有序结构,层状结构进一步组装形成纤维状聚集体,最终形成三维网状结构阻碍溶剂流动形成凝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组分超分子凝胶 L-苯丙氨酸衍生物 自组装 酸碱作用 氢键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由凝胶因子形成的十四酸异丙酯超分子凝胶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5
4
作者 冯桂龙 陈海辉 +1 位作者 易绣光 钟路平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6-30,共5页
采用双十八烷基-L-苯丙氨酸(Bis18-L-Phe)为凝胶因子,制备了具有热可逆性的十四酸异丙酯(IPM)超分子凝胶。IPM凝胶相转变温度(Tgel)随Bis18-L-Phe浓度增大而增加。偏光显微镜(POM)显示在整个IPM凝胶中形成了相互缠绕的针状聚集体。FT-I... 采用双十八烷基-L-苯丙氨酸(Bis18-L-Phe)为凝胶因子,制备了具有热可逆性的十四酸异丙酯(IPM)超分子凝胶。IPM凝胶相转变温度(Tgel)随Bis18-L-Phe浓度增大而增加。偏光显微镜(POM)显示在整个IPM凝胶中形成了相互缠绕的针状聚集体。FT-IR光谱分析表明Bis18-L-Phe分子间酰胺的氢键作用是IPM凝胶形成的一个重要驱动力。IPM凝胶动力学研究表明凝胶时间随Bis18-L-Phe浓度的增大而缩短,随着温度升高而延长,因此IPM凝胶时间可以通过温度和Bis18-L-Phe浓度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四酸异丙酯 因子 超分子凝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分子凝胶剂对海绵的表面改性及油水分离性能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宋健 贾婧 +2 位作者 张宝浩 颜汝玉 张宝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31-336,共6页
频繁发生的有机污染物泄漏和海洋溢油事故对生态系统构成了严重威胁,开发具有高吸附量和可循环使用性能的吸附剂成为目前研究的重点.提出了一种简便且低成本的方法,将超分子凝胶剂作为表面改性材料制备了凝胶剂改性的三聚氰胺海绵疏水... 频繁发生的有机污染物泄漏和海洋溢油事故对生态系统构成了严重威胁,开发具有高吸附量和可循环使用性能的吸附剂成为目前研究的重点.提出了一种简便且低成本的方法,将超分子凝胶剂作为表面改性材料制备了凝胶剂改性的三聚氰胺海绵疏水性油品吸附材料.所制备的改性海绵具有良好的疏水性,水接触角为129°,能够从油水混合物中选择性地吸收油.此改性海绵表现出高吸收能力和出色的可回收性,对多种油品和有机溶剂的饱和吸附量为79.2~138.6 g/g,重复使用10次后吸附容量保持率大于93%,是用于油水分离的理想吸附材料.这项研究为溢油处理和环境修复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分子凝胶 三聚氰胺海绵 表面改性 油水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能酰胺化合物制备超分子凝胶材料及药物释放性能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袁华 罗小娜 +4 位作者 侯彩丽 郭荣 乔玉卿 周靖欣 焦体峰 《燕山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9-34,共6页
设计合成芳香取代酰胺化合物,成功制备多种超分子凝胶材料,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凝胶材料的形貌进行了表征。同时详细研究了正戊醇为溶剂的超分子凝胶对模型药物分子刚果红(CR)的药物释放特性,考察凝胶分子结构、药物浓度、释放时... 设计合成芳香取代酰胺化合物,成功制备多种超分子凝胶材料,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凝胶材料的形貌进行了表征。同时详细研究了正戊醇为溶剂的超分子凝胶对模型药物分子刚果红(CR)的药物释放特性,考察凝胶分子结构、药物浓度、释放时间等对药物控制释放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制得凝胶的形貌均表现出有序的纤维带状网络结构。加入不同浓度的刚果红后,凝胶药物体系的释放性能不同。较小药物浓度的凝胶体系的释放较快且最大释放率最大。本研究工作为凝胶材料的设计制备与药物传送应用提供了有益的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分子凝胶 自组装 药物释放 纳米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分子凝胶可视化选择性识别有机小分子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7
作者 贺有周 冯文 《化学研究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913-919,共7页
近年来,超分子凝胶作为一类非常重要的软物质材料而受到广泛关注,当前研究面临的最大问题之一是智能响应性,而智能响应性凝胶材料发展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是可视化选择性识别有机小分子。本文从有机小分子的类型(手性分子、位置异构体和... 近年来,超分子凝胶作为一类非常重要的软物质材料而受到广泛关注,当前研究面临的最大问题之一是智能响应性,而智能响应性凝胶材料发展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是可视化选择性识别有机小分子。本文从有机小分子的类型(手性分子、位置异构体和氨基酸等)出发,较系统地综述了可视化选择性识别有机小分子的超分子凝胶的研究进展情况,并对该研究领域作了简单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分子凝胶 选择性 识别 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分子凝胶在给药系统中的应用
8
作者 孙源源 杜光 康立峰 《医药导报》 CAS 2016年第4期380-385,共6页
探讨近年来超分子凝胶在给药系统中的应用情况,介绍超分子凝胶的分类、形成以及广义的超分子凝胶在口服给药系统、直肠给药系统、局部注射给药系统和经皮给药系统中的应用。超分子凝胶不仅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可降解性和安全性,且能... 探讨近年来超分子凝胶在给药系统中的应用情况,介绍超分子凝胶的分类、形成以及广义的超分子凝胶在口服给药系统、直肠给药系统、局部注射给药系统和经皮给药系统中的应用。超分子凝胶不仅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可降解性和安全性,且能够通过控制环境因素影响药物释放,是理想的药物载体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分子凝胶 给药系统 生物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豆甾醇衍生物的超分子凝胶的合成与性能
9
作者 王凯 杨海宽 +2 位作者 刘慧兰 路嘉敏 张晨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453-1463,共11页
设计合成出两种含有不同结构单元的新型豆甾醇衍生物凝胶因子(化合物1和2)。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紫外-可见光谱(UV-Vis)等技术手段对形成凝胶的结构和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两种凝胶因子可分别在二... 设计合成出两种含有不同结构单元的新型豆甾醇衍生物凝胶因子(化合物1和2)。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紫外-可见光谱(UV-Vis)等技术手段对形成凝胶的结构和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两种凝胶因子可分别在二甲基亚砜及甲醇溶剂中形成稳定的凝胶。其中化合物1还可在二甲基亚砜/水混合溶液体积比分别为9∶1、8∶2和7∶3中形成稳定的凝胶。当化合物1和2在DMSO溶剂中以质量浓度均为12 mg/mL形成凝胶时,二者的凝胶-溶胶相转变温度(T_(gel))分别为51和46℃,表明随着凝胶因子中甾体结构单元的增加,其形成凝胶的热稳定性显著下降。在此基础上,以化合物1制备的凝胶为载体,通过紫外-可见光谱对罗丹明B、亚甲基蓝和阿霉素的包封与释放应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制备的凝胶可以作为药物载体,并在240 min时在水中达到的最大释放值为84%。本文为豆甾醇衍生物凝胶的制备,及将其作为药物载体在药物输送领域的应用提供了有益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分子凝胶 豆甾醇 自组装 载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酸钙纳米颗粒复合超分子凝胶润滑剂的摩擦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白艳艳 于强亮 +3 位作者 梁永民 周峰 蔡美荣 刘维民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13,共12页
采用碳酸钙纳米颗粒与全氟聚醚型超分子凝胶复合得到了一种新型的纳米颗粒复合超分子凝胶润滑剂.超分子凝胶具有错综复杂的网络结构,有效地提高了碳酸钙纳米颗粒在全氟聚醚润滑油中的分散稳定性.此外,碳酸钙纳米颗粒作为添加剂极大地提... 采用碳酸钙纳米颗粒与全氟聚醚型超分子凝胶复合得到了一种新型的纳米颗粒复合超分子凝胶润滑剂.超分子凝胶具有错综复杂的网络结构,有效地提高了碳酸钙纳米颗粒在全氟聚醚润滑油中的分散稳定性.此外,碳酸钙纳米颗粒作为添加剂极大地提高了超分子凝胶的润滑性能,使其表现出较好的耐高温性能,以及较高的承载力.采用差式扫描量热仪、热重分析仪和流变分析仪对该复合润滑剂的热力学性能进行表征,结果显示该复合润滑剂具有很好的热稳定性以及较好的力学性能.最后,通过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对其摩擦机理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碳酸钙纳米颗粒复合超分子凝胶润滑剂优异的摩擦学性能可归因于碳酸钙纳米颗粒在摩擦副表面形成了易剪切的薄膜,以及小尺寸的纳米粒子在摩擦过程中对摩擦表面进行的自修复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钙纳米颗粒复合超分子凝胶润滑剂 分散稳定性 摩擦学性能 全氟聚醚润滑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分子凝胶在生物医药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3
11
作者 官建坤 贡雪芃 +2 位作者 郭霞 孙源源 杜光 《医药导报》 CAS 2017年第7期770-773,共4页
超分子凝胶是一种由非共价键作用形成的三维网状水凝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生物可降解性、凝-溶胶互变特性和稳定的药物控释特性。这些优良的特性使其被广泛地运用到生物医药各个领域。该文综述各种超分子凝胶在生物传感、细胞培养... 超分子凝胶是一种由非共价键作用形成的三维网状水凝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生物可降解性、凝-溶胶互变特性和稳定的药物控释特性。这些优良的特性使其被广泛地运用到生物医药各个领域。该文综述各种超分子凝胶在生物传感、细胞培养、组织工程、基因工程、给药系统等生物医药领域中的研究应用和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分子凝胶 生物医药 给药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β-环糊精自组装的氧化还原敏感超分子凝胶 被引量:3
12
作者 王一夫 李邦经 张晟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59-162,共4页
分别合成了多酸EMPOL-1016分子链末端携带β-环糊精的主体分子(EM-βCD)和聚乙烯亚胺(600)分子链末端携带二茂铁的客体分子(PEI-Fc),并用核磁共振对PEI-Fc和EM-βCD的结构和组成进行了表征。研究表明,PEI-Fc和EM-βCD由于β-CD基团与Fc... 分别合成了多酸EMPOL-1016分子链末端携带β-环糊精的主体分子(EM-βCD)和聚乙烯亚胺(600)分子链末端携带二茂铁的客体分子(PEI-Fc),并用核磁共振对PEI-Fc和EM-βCD的结构和组成进行了表征。研究表明,PEI-Fc和EM-βCD由于β-CD基团与Fc基团之间的主客体包合作用自组装形成超分子凝胶。由于β-CD-Fc之间的包结具有氧化还原性,PEI-Fc/EM-βCD凝胶可在氧化剂存在时呈溶胶状态,被还原时重新形成凝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环糊精 二茂铁 氧化-还原 超分子凝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分子凝胶性质与溶剂参数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3
作者 赵呈孝 王海涛 李敏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2197-2209,共13页
为了能有效地开发功能性凝胶,人们对超分子凝胶机理做了大量研究.但目前的研究还局限于凝胶因子结构和外界环境等影响因素,而有关溶剂对超分子凝胶体系的影响规律还不十分清楚.本文将结合最新研究进展详细地讨论凝胶性质(如凝胶-溶胶转... 为了能有效地开发功能性凝胶,人们对超分子凝胶机理做了大量研究.但目前的研究还局限于凝胶因子结构和外界环境等影响因素,而有关溶剂对超分子凝胶体系的影响规律还不十分清楚.本文将结合最新研究进展详细地讨论凝胶性质(如凝胶-溶胶转变温度(Tgel)、临界凝胶浓度(CGC)、凝胶流变学性质等)与溶剂参数(如ε、ET(30)、χ、δ、δd、δp、δh等)的关系,揭示溶剂影响凝胶性质的规律;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介绍了超分子凝胶行为预测模型:一维模型、Teas图模型和Hansen空间模型,并讨论了各模型的优缺点,以期为新型超分子凝胶体系的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分子凝胶 行为 溶剂效应 溶剂参数 Hansen溶度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甲苯酚-AOT双组份超分子凝胶的制备及摩擦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嘉莹 于强亮 +3 位作者 刘钦泽 蔡美荣 周峰 刘维民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366-377,共12页
本文中报道了一类制备方法简单且成本较低的双组份超分子凝胶,其具有良好的减摩抗磨性能.双组份凝胶的两种凝胶因子选择的是对甲苯酚(p-cresol)和琥珀酸二(2-乙基己基)酯磺酸钠(AOT),它们在基础油中共同作用形成凝胶,将该双组份凝胶因... 本文中报道了一类制备方法简单且成本较低的双组份超分子凝胶,其具有良好的减摩抗磨性能.双组份凝胶的两种凝胶因子选择的是对甲苯酚(p-cresol)和琥珀酸二(2-乙基己基)酯磺酸钠(AOT),它们在基础油中共同作用形成凝胶,将该双组份凝胶因子简称为p-cresol-AOT.该双组份凝胶因子具有很强的自组装能力,可以凝胶化多种润滑油,包括矿物润滑油、合成润滑油和全配方商品润滑油等.本文中通过氢谱核磁共振、红外光谱和RS6000旋转流变仪对凝胶的自组装机理和流变学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凝胶因子通过分子间非共价键作用发生超分子自组装.采用微动摩擦磨损试验机(SRV-IV)对超分子凝胶润滑剂进行摩擦学评价,结果显示,p-cresol-AOT在不同的基础润滑油中形成的凝胶均能提高该基础油的耐极压,减摩和抗磨性能.该凝胶润滑剂之所以具备良好的润滑性能主要归结于凝胶因子起到了润滑添加剂的作用,在摩擦过程中形成有效的边界保护膜从而减少了摩擦副的直接接触,起到了良好的润滑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组份超分子凝胶润滑剂 分子自组装 蠕变恢复 摩擦学性能 减摩抗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分子凝胶中的光化学反应 被引量:4
15
作者 王秀凤 杨东 刘鸣华 《影像科学与光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49-66,共18页
超分子凝胶中的光化学反应是比较特殊的一类反应,通常是将具有光响应活性的基团或分子引入到超分子凝胶的自组装体系中,因此,能够将超分子凝胶独特的性质与光化学反应的优势有效地结合起来,构筑新型的光功能材料,这使得此类超分子凝胶... 超分子凝胶中的光化学反应是比较特殊的一类反应,通常是将具有光响应活性的基团或分子引入到超分子凝胶的自组装体系中,因此,能够将超分子凝胶独特的性质与光化学反应的优势有效地结合起来,构筑新型的光功能材料,这使得此类超分子凝胶在光信息存储、光开关及光转换器件等前沿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主要总结近年来国内外包括作者课题组对超分子凝胶中光化学反应方面的研究进展,以及其在多重响应凝胶、手性光学开关以及手性合成方面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分子凝胶 光化学反应 光致变色 光致聚合 分子手性 自组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分子凝胶在催化有机反应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6
作者 许杨 康传清 +1 位作者 高连勋 孟庆新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10,共10页
超分子凝胶是有机小分子通过分子间非共价作用形成的使溶剂固定的三维网络结构胶体。综述关注了近年来超分子凝胶在催化有机反应中一个新的应用方向,依据凝胶剂结构特征和催化反应的类型对迄今报道的小分子凝胶催化剂进行了深入的总结... 超分子凝胶是有机小分子通过分子间非共价作用形成的使溶剂固定的三维网络结构胶体。综述关注了近年来超分子凝胶在催化有机反应中一个新的应用方向,依据凝胶剂结构特征和催化反应的类型对迄今报道的小分子凝胶催化剂进行了深入的总结与归类,揭示凝胶催化的独特性,并对其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分子凝胶 催化 自组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页岩气藏压裂暂堵超分子凝胶体系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张照阳 陈越美 +3 位作者 鲍晋 唐雷 唐嘉 赖南君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767-775,共9页
基于超分子化学原理研制的超分子凝胶暂堵剂,其适用于地层温度在90~110℃页岩气藏,并且具有稳定时间可调、强度高、解堵易的特点,可实现微裂缝以及深部裂缝屏蔽暂堵。利用β-CD作为主体,以SES作为客体,通过添加助剂构筑了一种新型的温... 基于超分子化学原理研制的超分子凝胶暂堵剂,其适用于地层温度在90~110℃页岩气藏,并且具有稳定时间可调、强度高、解堵易的特点,可实现微裂缝以及深部裂缝屏蔽暂堵。利用β-CD作为主体,以SES作为客体,通过添加助剂构筑了一种新型的温度响应性超分子凝胶暂堵剂体系SCD12,通过表征手段证明了暂堵剂体系各组分之间存在超分子作用。并对其破胶残渣量、配伍性、流变、暂堵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暂堵剂体系SCD12在常温下为液态,黏度低而易于泵入。升温后能够迅速的封堵裂缝,即使破胶后黏度出现下降,仍然能够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实现有效封堵。其动态封堵能力为168.06 MPa·m^(-1),封堵性能好,岩心伤害率为9.3%,可以满足页岩气开发的暂堵转向压裂要求,是一种具有应有前景的新型暂堵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分子凝胶 暂堵剂 温度响应性 页岩气藏 裂缝封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客体包合超分子凝胶颗粒调剖剂的制备及性能评价 被引量:1
18
作者 郝继婷 范海明 +3 位作者 康万利 李哲 杨红斌 BAUYRZHAN Sarsenbekuly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650-655,共6页
预交联凝胶颗粒(PPG)被广泛用于治理油藏水流优势窜流通道,起到稳油控水的效果。为了解决常规共价结构的PPG强度不足、剪切恢复性能差以及不耐盐的问题,以烯丙基-β-环糊精(烯丙基-β-CD、主体功能单体)、十六烷基二甲基烯丙基氯化铵(C1... 预交联凝胶颗粒(PPG)被广泛用于治理油藏水流优势窜流通道,起到稳油控水的效果。为了解决常规共价结构的PPG强度不足、剪切恢复性能差以及不耐盐的问题,以烯丙基-β-环糊精(烯丙基-β-CD、主体功能单体)、十六烷基二甲基烯丙基氯化铵(C16DMAAC、客体功能单体)、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MBA、交联剂)和丙烯酰胺(AM)为主要原料,研制了一种具有剪切恢复性能的共价-非共价协同交联结构的主客体包合超分子凝胶颗粒(S-PPG)调剖剂。采用流变仪、激光粒度分析仪、光学显微镜系统探究了S-PPG的流变性能、膨胀性能和耐盐性能。结果表明,主客体单体的最佳加量为总单体物质的量的2.5%与2.5%的S-PPG在地层水中膨胀24 h后,质量分数为0.6%时的弹性模量为73 Pa,是常规PPG的3.04倍;屈服应力为120 Pa,剪切黏度损失率为39%,剪切恢复性能和屈服应力均为常规PPG的4倍左右;地层水中的膨胀倍数达23。此外,随着盐含量的增加,S-PPG的膨胀性能逐渐增强,在Na Cl质量浓度为1×10^(5)mg/L下的膨胀倍数达27.9,表现出优异的耐盐性能。本文研究为油藏深部调剖提供一种具有潜力的抗剪切S-PPG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窜流通道 调剖 预交联颗粒 超分子凝胶 流变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利用热可逆超分子凝胶低温冻存胰岛细胞的方法
19
作者 陈熹 张丽 +1 位作者 曾杰 陈万煜 《中国科技论文》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378-1381,共4页
利用凝胶因子在胰岛细胞悬浮液中自组装生成超分子凝胶低温冻存体系,运用该体系冻存胰岛细胞以达到长期储存胰岛细胞的目的。研究了经过冻存7d后复温的胰岛细胞的活性和功能,其ATP值和胰岛素释放研究结果表明:冻存在超分子凝胶低温冻存... 利用凝胶因子在胰岛细胞悬浮液中自组装生成超分子凝胶低温冻存体系,运用该体系冻存胰岛细胞以达到长期储存胰岛细胞的目的。研究了经过冻存7d后复温的胰岛细胞的活性和功能,其ATP值和胰岛素释放研究结果表明:冻存在超分子凝胶低温冻存体系中的胰岛细胞(BDTC组)与在未添加凝胶因子的冻存体系中的胰岛细胞(Control组)相比,由于超分子凝胶冻存体系具有三维网络结构和热可逆性,在细胞冻存过程中能有效地保护细胞,减小细胞受到的冷冻损伤,在复温过程中易被去除,所以BDTC组的胰岛细胞在活性和功能上与新鲜的胰岛细胞更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材料学 胰岛细胞 超分子凝胶 低温冻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性超分子凝胶材料的研究进展
20
作者 刘国锋 张荻 冯传良 《中国材料进展》 CAS CSCD 2013年第7期420-430,441,共12页
超分子凝胶作为一类新型的智能自组装软材料,从分子水平到微纳米水平的组装过程中,手性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一般情况下,手性信号都是直接从分子转换到纳米纤维中,但也有一些有趣的现象,即混合两种对映体可以调控得到不同手性形态的纤维结... 超分子凝胶作为一类新型的智能自组装软材料,从分子水平到微纳米水平的组装过程中,手性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一般情况下,手性信号都是直接从分子转换到纳米纤维中,但也有一些有趣的现象,即混合两种对映体可以调控得到不同手性形态的纤维结构,甚至一些本身不具备手性的构筑块同样可以通过外界诱导得到具有手性结构的组装体。对纤维手性自组装机理的研究不仅揭示了分子手性到纤维微纳米手性转换这一重要过程,而且对新型的手性材料和微纳米器件的开发也有启发作用。有关微纳米水平的手性材料在手性识别、不对称催化、生物大分子结晶和无机材料的手性模板剂、生物医用等领域的应用研究也逐渐得到重视。主要综述了近二十年来有关手性超分子凝胶的研究,主要从凝胶因子的手性自组装、手性在分子水平和微纳米水平上的形貌调控和表征方法、超分子凝胶的手性应用几个方面进行概述,并对手性超分子凝胶的应用和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分子凝胶 手性 自组装 纳米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