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低位大骨瓣开颅颞肌下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脑疝患者的护理研究 被引量:12
1
作者 罗霞 王欣玲 《河北医药》 CAS 2015年第22期3505-3508,共4页
目的研究重型颅脑损伤脑疝患者采用超低位大骨瓣开颅颞肌下减压方式手术治疗的护理操作。方法选取近两年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12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6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模式护理,观察组采用术前、术中、术后以及并发症... 目的研究重型颅脑损伤脑疝患者采用超低位大骨瓣开颅颞肌下减压方式手术治疗的护理操作。方法选取近两年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12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6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模式护理,观察组采用术前、术中、术后以及并发症护理,对比护理有效性。结果并发症及出血量是造成患者术后死亡的重要因素,采用护理干预的观察组无论是并发症产生几率还是护理效果上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超低位大骨瓣开颅颞肌下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脑疝手术的临床护理中,应从术前、术中、术后以及并发症等多层面实施护理干预,注重护理中对患者的各方面观察,在综合护理下提升预后效果,达到对手术治疗的辅助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损伤 超低位大骨瓣开颅颞肌下减压术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低位大骨瓣开颅颞肌下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伴脑疝的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许长平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4年第5期7-8,共2页
目的 分析超低位大骨瓣开颅颞肌下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伴脑疝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08年10月-2013年10月安阳市中医院神经外科确诊的重型颅脑损伤伴脑疝住院患者85例,将其按照入院顺序编号分为标准组42例和低位组43例.标准组患者行... 目的 分析超低位大骨瓣开颅颞肌下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伴脑疝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08年10月-2013年10月安阳市中医院神经外科确诊的重型颅脑损伤伴脑疝住院患者85例,将其按照入院顺序编号分为标准组42例和低位组43例.标准组患者行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治疗,低位组患者行超低位大骨瓣开颅颞肌下减压术治疗.术后<48 h和48~72 h对比两组患者颅内压变化、瞳孔回缩情况及脑池显示情况,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低位组平均颅内压低于标准组(P<0.01).术后<48 h,低位组单侧瞳孔回缩率和双侧瞳孔回缩率高于标准组;术后48~72 h,低位组双侧瞳孔回缩率高于标准组(P<0.05).术后<48 h和48 ~ 72 h,低位组双池显示率高于标准组(P<0.05).低位组总有效率为97.7% (42/43),高于标准组的80.9% (34/42) (P<0.05).结论 超低位大骨瓣开颅颞肌下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伴脑疝患者效果确切,能有效降低颅内压,促进瞳孔回缩和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低位大骨瓣开颅颞肌下减压术 脑损伤 治疗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低位大骨瓣开颅颞肌下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创伤脑疝病人 被引量:57
3
作者 方乃成 赵明 +2 位作者 金星火 王马军 江基尧(点评)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612-614,共3页
重型颅脑创伤合并脑疝病人的救治较为棘手,有效地控制和降低恶性颅高压是阻止病情恶化和降低死亡率及致残率的关键措施。常规骨瓣开颅术及传统颞肌下减压骨窗不能充分显露手术野,难以彻底清除位于额、颞叶前部和颅底部位的病灶及出血... 重型颅脑创伤合并脑疝病人的救治较为棘手,有效地控制和降低恶性颅高压是阻止病情恶化和降低死亡率及致残率的关键措施。常规骨瓣开颅术及传统颞肌下减压骨窗不能充分显露手术野,难以彻底清除位于额、颞叶前部和颅底部位的病灶及出血,且不能有效的缓冲颅内压。作者于2005年1月至2006年3月间采用超低位大骨瓣开颅颞肌下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创伤合并脑疝病人73例,其中符合术后6个月GOS评定条件的病人66例,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脑创伤 下减压 大骨 低位 疝病 治疗 病情恶化
原文传递
超低位大骨瓣开颅颞肌下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并脑疝疗效观察 被引量:6
4
作者 徐黔 蔡钧 韦益停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11年第3期401-402,共2页
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脑疝时,由于脑疝可致术后脑组织水肿、肿胀、缺血缺氧和颅内压高压等病理改变,大骨瓣减压可有效缓解上述病理性损害。我们采用超低位大骨瓣开颅颞肌下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并脑疝,取得满意疗效。
关键词 重型脑损伤 下减压 大骨 疗效观察 低位 脑疝 治疗 脑组织水肿
原文传递
超低位大骨瓣开颅颞肌下减压术治疗创伤性脑疝53例分析 被引量:6
5
作者 方乃成 赵明 +4 位作者 杜国森 金星火 王马军 潘柏林 韦超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08年第12期1978-1980,共3页
目的分析超低位大骨瓣开颅颞肌下减压术治疗创伤性脑疝的疗效。方法将颅脑创伤性脑疝53例,分为单瞳孔散大组22例,双瞳孔散大组31例,两组患者均采用超低位大骨瓣开颅颞肌下减压术。术后密切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的颅内压(ICP)、环池... 目的分析超低位大骨瓣开颅颞肌下减压术治疗创伤性脑疝的疗效。方法将颅脑创伤性脑疝53例,分为单瞳孔散大组22例,双瞳孔散大组31例,两组患者均采用超低位大骨瓣开颅颞肌下减压术。术后密切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的颅内压(ICP)、环池显示率、瞳孔回缩率和CCS评分,其结果用t检验分析。结果颅内压监护:两组患者术后24hICP〈20mmHg的病冽比例显著增高,72h〉40mmHg比例显著降低;脑池显示率:术后48h单瞳散大组81.82%,双瞳散大组51.61%;瞳孔恢复率:24h瞳孔恢复正常,单瞳散大组77.27%,双瞳散大组32.26%;GCS评分:全组术后GCS评分平均(8.02±3.03)分,比术前(4.10±0.82)分提升(3.92±2。21)分,手术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结果:良好/中残64.15%,重残/长期昏迷7.55%,死亡28.30%。结论超低位大骨瓣开颅颞肌下减压术,能有效扩增颅腔容积,增加侧后方的减压空间,具有缓冲脑干中轴部位的颅内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损伤/脑疝 大骨/低位 下减压
原文传递
超低位大骨瓣开颅颞肌下减压术救治重型颅脑创伤伴脑疝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
6
作者 孙里杨 郭峰 +7 位作者 罗科辉 王列 张美彪 郑河 孙钒 郭熙雄 赵娟 夏晓龙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12年第23期3611-3612,共2页
重型颅脑损伤伴脑疝时病情危重,临床上常采取大骨瓣开颅颞肌下减压术。笔者采用大骨瓣开颅颞肌下减压术救治重型颅脑创伤伴脑疝患者67例,其中采用超低位大骨瓣开颅颞肌下减压术35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下减压 大骨 重型脑创伤 临床观察 低位 脑疝 救治 重型脑损伤
原文传递
超低位大骨瓣与常规骨瓣开颅颞肌下减压术治疗特重型颅脑创伤伴脑疝的效果对比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刘军 晏瑾庭 《中国当代医药》 2016年第22期52-54,共3页
目的探讨超低位大骨瓣与常规骨瓣开颅颞肌下减压术治疗特重型颅脑创伤伴脑疝的效果对比。方法分析2013年1月~2016年1月我院神经外科收治的特重型颅脑创伤伴脑疝患者66例临床资料.依据手术治疗方式的不同进行分组,超低位大骨瓣组(超... 目的探讨超低位大骨瓣与常规骨瓣开颅颞肌下减压术治疗特重型颅脑创伤伴脑疝的效果对比。方法分析2013年1月~2016年1月我院神经外科收治的特重型颅脑创伤伴脑疝患者66例临床资料.依据手术治疗方式的不同进行分组,超低位大骨瓣组(超低位大骨瓣开颅颞肌下减压术治疗)33例和常规骨瓣组(采用常规骨瓣开颅颞肌下减压术治疗)33例。观察两组特重型颅脑创伤伴脑疝患者颅内压、生活质量评分、Synek分级、CAN分级、华杨分级情况。结果两组特重型颅脑创伤伴脑疝患者术前颅内压、生活质量评分、Synek分级、CAN分级、华杨分级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17、0.37、1.59、1.15、1.15,P〉0.05),超低位大骨瓣组术后颅内压(18.6±3.9)mmHg、Synek分级(2.8±0.4)级、CAN分级(1.5±0.2)级、华杨分级(1.8±0.3)级均低于常规骨瓣组的(23.5±4.0)mmHg、(3.3±0.3)级、(1.8±0.3)级、(2.2±0.4)级,生活质量(88.8±11.0)分高于常规骨瓣组的(75.4±12.3)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04、4.66、5.74、4.78、4.60,P〈0.05)。结论超低位大骨瓣开颅颞肌下减压术治疗特重型颅脑创伤伴脑疝临床症状改善明显,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重型脑创伤 低位大 常规 下减压 脑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标准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减压术联合颞肌切除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评价 被引量:10
8
作者 罗彦辉 祁进亮 +1 位作者 苑国强 杨利军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5年第17期85-87,共3页
目的 评价标准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减压术联合颞肌切除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方法 将85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n=42)单纯行标准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减压术,观察组(n=43)行标准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减压术联合颞肌... 目的 评价标准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减压术联合颞肌切除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方法 将85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n=42)单纯行标准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减压术,观察组(n=43)行标准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减压术联合颞肌切除术;采用GOS评分评价2组患者预后。结果 2组患者术后1周、1月的GCS评分存在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GOS评分评价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大面积脑梗死和癫痫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而再出血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标准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减压术联合颞肌切除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具有良好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损伤 重型 标准大骨血肿清除减压 切除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标准大骨瓣减压联合硬脑膜内翻、颞肌贴敷开颅术治疗大面积脑梗死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余宇星 邓智峰 +2 位作者 江俊毅 徐建基 李晓东 《中国医药科学》 2020年第8期233-236,共4页
目的探讨标准大骨瓣减压联合硬脑膜内翻、颞肌贴敷开颅术治疗大面积脑梗死的效果情况。方法分析2017年2月~2019年2月台山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62例大面积脑梗死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手术方式不同进行分组,对照组22例和观察组40例。观... 目的探讨标准大骨瓣减压联合硬脑膜内翻、颞肌贴敷开颅术治疗大面积脑梗死的效果情况。方法分析2017年2月~2019年2月台山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62例大面积脑梗死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手术方式不同进行分组,对照组22例和观察组40例。观察两组患者干预前后NIHSS评分、改良Rankin评分量表(mRS)评分、Barthel指数和Fugl-Meyer评分,观察两组脑梗死患者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前NIHSS评分、mRS评分、Barthel指数和Fugl-Meye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NIHSS评分和mRS评分均低于干预前,Barthel指数和Fugl-Meyer评分均高于干预前,观察组患者干预后NIHSS评分和mR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Barthel指数和Fugl-Meyer评分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标准大骨瓣减压联合硬脑膜内翻、颞肌贴敷开颅术治疗大面积脑梗死,更好的改善神经功能、生活质量和肢体运动能力,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准大骨减压 硬脑膜内翻 贴敷 大面积脑梗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额颞大骨瓣开颅术在重型颅脑损伤的应用
10
作者 左治强 俞燕生 +4 位作者 毛万能 王遵海 苏满仓 甘泉 姜红田 《安徽医学》 2003年第6期54-55,共2页
目的 对额颞大骨瓣开颅术在 2 8例GCS 8~ 3分额颞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救治中的应用作回顾性分析 ,评价额颞大骨瓣开颅术的临床应用。方法 额颞大骨瓣开颅术切口位于发际内 ,成骨窗前及额极 ,后达乳突前 ,上近矢状窦旁 ,下至颧弓水平... 目的 对额颞大骨瓣开颅术在 2 8例GCS 8~ 3分额颞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救治中的应用作回顾性分析 ,评价额颞大骨瓣开颅术的临床应用。方法 额颞大骨瓣开颅术切口位于发际内 ,成骨窗前及额极 ,后达乳突前 ,上近矢状窦旁 ,下至颧弓水平。咬除部分蝶骨嵴与颞骨 ,使前、中颅底可显露。脑疝者先行紧急颞肌下减压术。脑疝形成者、术中脑搏动不良、脑膨出及脑张力高者 ,敞开硬脑膜及去骨瓣减压。余扩大减张缝合硬脑膜并还纳骨瓣。结果 术后半年随访 ,恢复良好 11例、中残 7例、重残 4例、死亡 6例。结论 额颞大骨瓣开颅术关键在于暴露颞底 ,从侧方解除对脑干的压迫 ,有利于保护重要皮层功能区和减少继发性脑损伤的特点与优点。对单侧额颞部颅脑损伤的治疗 ,尤其是一侧额颞部对冲性脑挫裂伤 (伴或不伴有颅内血肿 )者 ,早期采用额颞大骨瓣开颅术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骨 重型脑损伤 脑疝 紧急下减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颅去大骨瓣减压联合康复治疗急性大面积脑梗死的效果
11
作者 仲伟明 刘杰 +4 位作者 高林 吴绍光 周军 赵志明 栾鸾 《系统医学》 2024年第2期153-157,共5页
目的探究急性大面积脑梗死患者开展开颅去大骨瓣减压联合康复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2月—2023年2月高密市人民医院收治的46例急性大面积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3例。所有患者全部开展开颅去... 目的探究急性大面积脑梗死患者开展开颅去大骨瓣减压联合康复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2月—2023年2月高密市人民医院收治的46例急性大面积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3例。所有患者全部开展开颅去大骨瓣减压术治疗,对照组予以基础康复治疗,研究组予以综合康复治疗。比较两组患肢关节改良Ashworth分级(Modified Ashworth Scale,MAS)、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Fugl-Meyer肢体运动功能量表(Fugl-Meyer Assessment,FMA)、Barthel指数(Barthel Index,BI)影响。结果治疗前,两组MAS评分、NIHSS评分、FMA评分、BI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研究组NIHSS评分(15.26±2.21)分、MAS评分(1.18±0.42)分,低于对照组的(17.21±2.70)分、(1.96±0.3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80、6.683,P均<0.05)。治疗后,研究组FMA评分(59.90±8.23)分、BI指数(81.96±10.59)分,高于对照组的(55.50±3.69)分、(72.25±13.3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40、2.708,P均<0.05)。结论急性大面积脑梗死患者开展开颅去大骨瓣减压联合综合康复治疗的效果显著,可改善神经受损情况,提升肢体功能、自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骨减压 综合康复治疗 急性大面积脑梗死 贴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体会 被引量:6
12
作者 卫和平 王瑞峰 +3 位作者 蔚竹健 岳毅 郑志军 高凯 《山西医药杂志(上半月)》 CAS 2009年第2期165-166,共2页
关键词 标准大骨减压 重型脑损伤 治疗 脑损伤患者 床体 下减压 野暴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翼点后颞肌下开颅术治疗超早期壳核出血的临床效果
13
作者 王锐 李向军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0年第35期6588-6590,共3页
目的探究翼点后颞肌下开颅术治疗超早期壳核出血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5月灵宝市第一人民医院超早期壳核出血患者86例,根据手术方案分组,各43例。对照组接受大骨瓣开颅术治疗,观察组接受翼点后颞肌下开颅术治疗。比较... 目的探究翼点后颞肌下开颅术治疗超早期壳核出血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5月灵宝市第一人民医院超早期壳核出血患者86例,根据手术方案分组,各43例。对照组接受大骨瓣开颅术治疗,观察组接受翼点后颞肌下开颅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临床疗效、术后3个月恢复情况、日常生活能力。结果观察组手术、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8.37%,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69.77%,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高于对照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翼点后颞肌下开颅术治疗超早期壳核出血患者具有操作时间短、出血量少等优势,且血肿清除率高,疗效较好,并可改善预后,患者术后日常生活能力较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壳核出血 翼点后肌下 大骨 日常生活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额部骨瓣开颅联合颞肌下减压术防治中央型脑疝
14
作者 张建国 张晓峰 +1 位作者 张著 孙异春 《现代医学》 2016年第1期19-22,共4页
目的:对比分析额部骨瓣开颅联合颞肌下减压术与单纯额部开颅减压术防治中央型脑疝的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30例额叶脑挫裂伤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行动态头部CT检查,予相同保守治疗,在中央型脑疝代偿期,观察组行额部骨瓣开颅联合颞肌下... 目的:对比分析额部骨瓣开颅联合颞肌下减压术与单纯额部开颅减压术防治中央型脑疝的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30例额叶脑挫裂伤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行动态头部CT检查,予相同保守治疗,在中央型脑疝代偿期,观察组行额部骨瓣开颅联合颞肌下减压术,对照组行单纯额部开颅减压术。对比两组手术效果、清创效果、并发症情况及术后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手术切口明显更长(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无明显差异;两组初始颅内压无明显差异,术后观察组颅内压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出现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GOS评分分层对比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额部骨瓣开颅联合颞肌下减压术对预防额叶脑挫裂伤并发中央型脑疝效果确切,有助于稳定患者颅内压,促进术后神经功能恢复,值得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额部去 下减压 额叶脑挫裂伤 中央型脑疝
原文传递
大骨瓣开颅颞肌下减压术辅助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创伤疗效分析 被引量:4
15
作者 徐玮 郑嵘 +4 位作者 王蜀江 冯博 何国栋 潘金龙 常学军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11年第22期3115-3116,共2页
我院采用大骨瓣开颅颞肌下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创伤患者82例,其中辅助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44例,效果满意。
关键词 重型脑创伤 下减压 亚低温治疗 大骨 疗效分析 脑创伤患者 脑损伤患者
原文传递
超低位大骨瓣开颅术与带蒂颞深筋膜骨膜瓣修复在重型颅脑创伤脑疝患者中应用的手术配合 被引量:3
16
作者 郭伟利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08年第3期528-528,共1页
手术治疗是救治颅脑损伤的主要手段之一。我院神经外科采用“超低位大骨瓣开颅术与带蒂颞深筋膜骨膜瓣硬脑膜缺损修复术”救治重型颅脑创伤脑疝患者86例,效果满意。现将超低位大骨瓣开颅术的手术配合报告如下。
关键词 大骨 重型脑创伤 修复 配合 深筋膜 低位 脑疝 带蒂
原文传递
标准大骨瓣减压加颞肌瓣贴覆脑表面治疗重型颅脑损伤 被引量:5
17
作者 何小平 牛小亚 +4 位作者 张民 孙天慧 安芳军 魏强 刘文广 《中国临床研究》 CAS 2014年第10期1226-1228,共3页
目的探讨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减压加颞肌瓣贴覆脑表面行硬膜囊成形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将收治的90例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n=42)采用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减压术加颞肌瓣贴覆脑表面行硬膜囊成形;B组(n=48)... 目的探讨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减压加颞肌瓣贴覆脑表面行硬膜囊成形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将收治的90例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n=42)采用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减压术加颞肌瓣贴覆脑表面行硬膜囊成形;B组(n=48)采用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减压术,用自体筋膜或人工硬膜减张缝合硬膜囊成形。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中线恢复时间、减压区脑组织低密度范围、预后。结果 A、B两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分别为23.81%、4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线恢复时间A组平均13.44 d,B组平均20.16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和30 d头颅CT比较减压区脑组织低密度范围,A组缩小率为78.57%,B组缩小率为4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存活率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恢复良好率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减压加颞肌贴覆脑表面的手术方法,显露充分,减压彻底,减压区脑组织能有效建立侧支循环,能促进脑水肿消退,最大程度恢复神经功能,可提高恢复良好率,降低并发症,是救治重型颅脑损伤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脑损伤 标准外伤大骨减压 贴覆脑表面 预后
原文传递
超低位大骨瓣开颅治疗大面积脑梗死 被引量:1
18
作者 赵明 杜国森 +3 位作者 王马军 潘柏林 韦超 方乃成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033-1033,共1页
我科于2000年3月至2010年5月间,对66例大面积脑梗死患者行去骨瓣减压术,其中35例采用超低位大骨瓣开颅,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大面积脑梗死 大骨 低位 治疗 减压 脑梗死患者
原文传递
超低位大骨瓣开颅治疗大面积脑梗死19例报告
19
作者 赵明 方乃成 +1 位作者 邵高峰 潘柏林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08年第3期474-474,共1页
常规内科治疗是治疗脑梗死的有效方法,但对大面积脑梗死,尤其是伴有恶性颅内高压时内科治疗常致失败。我科行去骨瓣减压术,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大面积脑梗死 治疗 大骨 低位 减压 内科治疗 内高压
原文传递
急性创伤性颅内血肿诊治体会
20
作者 熊建生 《江西医药》 CAS 1989年第2期105-106,共2页
急性创伤性颅内血肿系指在伤后24小时内出现的血肿。我院自1970年7月~1987年12月共收治颅脑损伤1600例,其中急性颅内血肿226例(占14.1%)。现重点就其早期诊断及治疗体会作一粗浅探讨。临床资料本组病例致伤原因为车祸(180例)、坠落(36... 急性创伤性颅内血肿系指在伤后24小时内出现的血肿。我院自1970年7月~1987年12月共收治颅脑损伤1600例,其中急性颅内血肿226例(占14.1%)。现重点就其早期诊断及治疗体会作一粗浅探讨。临床资料本组病例致伤原因为车祸(180例)、坠落(36例)、其他(10例)。其中84例系在动态中致伤。本组226例均行手术治疗。其中开颅探查血肿清除术160例,死亡32例;血肿清除并大骨瓣减压48例,死亡22例;单纯颞肌下大骨瓣减压18例,死亡8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内血肿 大骨减压 脑损伤 内多发性血肿 瞳孔散大 脑疮 受力部位 脑内血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