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2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平面微带结构超介质天线设计与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张莉 竹锦霞 唐瑜 《电子元件与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6-49,共4页
利用开槽曲流技术构建了一种工作频段位于S、C波段内的多频微带贴片天线,根据传统立体左手材料的变型结构设计了一种新型平面微带结构的超介质。在微带贴片天线的介质基板内加载超介质覆层后,天线工作频率降低,频带展宽以及辐射性能... 利用开槽曲流技术构建了一种工作频段位于S、C波段内的多频微带贴片天线,根据传统立体左手材料的变型结构设计了一种新型平面微带结构的超介质。在微带贴片天线的介质基板内加载超介质覆层后,天线工作频率降低,频带展宽以及辐射性能得到改善。HFSS和Matlab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新型平面微带结构的超介质在2.7~4.9GHz和5.0~5.5GHz两个频段内具有等效介电常数和等效磁导率均小于0的左手特性,工作频率在2.66,3.67,4.66和5.49GHz的微带贴片天线加载超介质覆层后,其谐振频率分别降低了140,140,210和270MHz,同时4.60~4.78GHz的工作频带展宽了160MHz。该超介质微带天线可以运用于实际的WLAN或WIMAX通信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带贴片天线 超介质 负介电常数 负磁导率 左手特性 频带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介质覆层在偶极子天线上的应用 被引量:4
2
作者 曹卫平 廖俊 李思敏 《电视技术》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1期97-99,107,共4页
以研究超介质覆层对天线为目的,基于超介质理论中细导线阵列尺寸与等离子体S-作频率关系的数学模型,将一个理想偶极子嵌入到周期性细导线圆阵列构成的超介质覆层中,设计了一种超介质覆层加载的高增益全向天线。该天线辐射特性的仿真... 以研究超介质覆层对天线为目的,基于超介质理论中细导线阵列尺寸与等离子体S-作频率关系的数学模型,将一个理想偶极子嵌入到周期性细导线圆阵列构成的超介质覆层中,设计了一种超介质覆层加载的高增益全向天线。该天线辐射特性的仿真结果表明,在1.57~1.65GHz频段范围内,理想偶极子的增益从2.4dBi提高到7.7dBi,并呈现出高收敛性及全向性。所采用的数学模型计算出的理论结果与该天线的仿真结果基本吻合,验证了将该数学模型应用于天线设计的正确性,利于缩短天线开发周期,并对分析细导线阵列的负介电常数、负折射率的产生机理具有一定指导意义,对设计性能更完善的超介质覆层加载的天线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介质 细导线阵列 偶极子 高增益 全向天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超介质单元加载的电小天线 被引量:1
3
作者 曹卫平 刘慧涓 +1 位作者 李思敏 宁丹 《微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49-52,共4页
根据等效介电常数为负(epsilon-negative,ENG)的超介质层加载偶极子天线可增强辐射效率的原理,提出一种新型电小天线。采用"门"型单元结构对中心频率为400MHz的电单极子加载,在提高天线辐射效率的同时极大地减小天线尺寸。测... 根据等效介电常数为负(epsilon-negative,ENG)的超介质层加载偶极子天线可增强辐射效率的原理,提出一种新型电小天线。采用"门"型单元结构对中心频率为400MHz的电单极子加载,在提高天线辐射效率的同时极大地减小天线尺寸。测试结果表明,"门"型电小天线的增益与传统0.25λ单极子天线相当,比同尺寸单极子天线提高8dB,实际天线尺寸仅为0.08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小天线 负等效介电常数 超介质 单极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超介质的超宽带小型化天线设计 被引量:1
4
作者 高喜 齐欢欢 +2 位作者 曹卫平 李思敏 于新华 《微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35-38,共4页
采用SRR环和CLP环两种不同谐振单元,构造了一种新型超介质结构单元。该单元的电谐振和磁谐振的谐振频点比较接近,易于频带融合,从而拓展超介质材料双负(介电常数和磁导率都为负)特性的频率带宽。利用加载的方法,在单极子天线上加载该种... 采用SRR环和CLP环两种不同谐振单元,构造了一种新型超介质结构单元。该单元的电谐振和磁谐振的谐振频点比较接近,易于频带融合,从而拓展超介质材料双负(介电常数和磁导率都为负)特性的频率带宽。利用加载的方法,在单极子天线上加载该种新型超介质结构单元,以改善天线的辐射特性。利用电磁仿真软件对其进行了仿真设计和优化。仿真结果表明,该天线实现了超宽带工作,在3.8~14GHz的频率范围内,驻波比小于2;同时,天线实现了高增益特性,在整个频率范围内,增益都高于7dB。最后,对天线进行了加工测试,实验测试结果与仿真结果基本吻合,进一步验证了该天线的工作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介质材料 带宽 增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磁超介质吸波体的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杨河林 黄晓俊 郭玲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680-686,共7页
超介质吸波体具有传统吸波材料所不具备的电磁特性,为设计新型电磁防护材料和目标隐身材料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本文介绍了分析超介质吸波体吸波机理的理论方法:等效介质理论,阻抗匹配理论以及分层介质的多次干涉理论.同时,利用单元组合... 超介质吸波体具有传统吸波材料所不具备的电磁特性,为设计新型电磁防护材料和目标隐身材料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本文介绍了分析超介质吸波体吸波机理的理论方法:等效介质理论,阻抗匹配理论以及分层介质的多次干涉理论.同时,利用单元组合法设计了多频点的螺旋吸波体、单层、多层和加载集总电阻的宽频吸波体,并对其吸波机理进行了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超介质 吸波体 等效介质 多次干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文本与超介质系统的发展与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周立柱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28-32,共5页
超文本与超介质系统将在九十年代获得极为广泛的应用。本文就它的发展历史、现状及研究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 文本 超介质 计算机 数据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磁超介质研究进展 被引量:3
7
作者 崔万照 胡天存 陈燕 《空间电子技术》 2009年第3期78-83,92,共7页
电磁超介质是当前电磁学和物理研究领域中的前沿与热点,文章将左手材料、复合左/右手传输线、光子晶体统一在电磁超介质的体系下进行介绍,并论述了电磁超介质的发展现状。
关键词 电磁超介质 左手材料 复合左/右手传输线 光子晶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氧化硅衬底中太赫兹超介质谐振特性的研究
8
作者 潘武 戴鹏 +1 位作者 张华全 马媛波 《电子元件与材料》 CAS CSCD 2016年第3期47-50,共4页
设计了一种工作在0.3-1.1 THz的双开口太赫兹超介质,最小透射系数为0.06,传输幅度在0.5以下的带宽为0.11 THz。利用等效电路法对这种超介质单元的谐振特性进行了理论分析,用HFSS对超介质单元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超介质单元的结构参... 设计了一种工作在0.3-1.1 THz的双开口太赫兹超介质,最小透射系数为0.06,传输幅度在0.5以下的带宽为0.11 THz。利用等效电路法对这种超介质单元的谐振特性进行了理论分析,用HFSS对超介质单元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超介质单元的结构参数对其谐振特性的影响与理论分析是一致的。通过对超介质结构参数分析可知,若要调节超介质单元的谐振特性,调节其外环开口缝隙宽度是最有效、最直接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赫兹 超介质 开口谐振环 透射率 等效电路 二氧化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层新型左手超介质覆层在WLAN天线中的应用
9
作者 竹锦霞 张莉 熊维德 《电视技术》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67-170,共4页
以加载左手超介质覆层对天线性能改进为目的,基于传统的开口谐振环和金属杆的变形组合,设计出一种等效介电常数和磁导率均小于0的多左手频带超介质覆层。将此覆层加载在工作频段为5.15~5.35 GHz,5.725~5.825 GHz的WLAN微带天线上,天... 以加载左手超介质覆层对天线性能改进为目的,基于传统的开口谐振环和金属杆的变形组合,设计出一种等效介电常数和磁导率均小于0的多左手频带超介质覆层。将此覆层加载在工作频段为5.15~5.35 GHz,5.725~5.825 GHz的WLAN微带天线上,天线工作频率降低且辐射方向图得到了良好的改善。HFSS和MATLAB仿真结果表明,设计的左手超介质覆层在2~3.5 GHz,3.8~7.3 GHz和7.5~12 GHz这3个频段具有左手特性,WLAN双频天线在加载双层左手超介质覆层后,工作频率分别降低了0.04 GHz和0.09 GHz,其最大增益分别提高了1 dB和1.4 dB,从而验证了设计的正确性。同时为设计性能更优良的左手超介质覆层天线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手超介质 负介电常数 负磁导率 DGS WLAN天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介质串联馈电线性偶极子阵列
10
作者 曹卫平 温金芳 李思敏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10年第6期533-536,共4页
基于超介质的相位超前理论,设计了一种新型的串联线性偶极子阵列。该阵列利用负折射指数相移线代替传统一个导波波长(λg)的弯折线进行馈电。其中,NRI相移线采用CPS技术,并通过在主传输线上周期性地加载串联电容和并联电感来实现。研究... 基于超介质的相位超前理论,设计了一种新型的串联线性偶极子阵列。该阵列利用负折射指数相移线代替传统一个导波波长(λg)的弯折线进行馈电。其中,NRI相移线采用CPS技术,并通过在主传输线上周期性地加载串联电容和并联电感来实现。研究结果表明:串联馈电线性偶极子天线具有带宽宽、体积小、波束倾斜小、制作简单、易于集成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介质 共面带状线(CPS) 负折射指数相移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超介质的超宽带天线设计
11
作者 鞠艳杰 雷诗雨 薛严冰 《大连交通大学学报》 CAS 2021年第5期100-105,共6页
提出一种基于超介质加载的超宽带天线.超介质结构由提供负介电常数的电容加载带(CLS)和提供负磁导率的开口谐振环(SRR)共同构成.针对原始窄带微带天线的特性,使用电磁仿真软件HFSS对超介质进行结构设计,使其能够在超宽带频带内产生均匀... 提出一种基于超介质加载的超宽带天线.超介质结构由提供负介电常数的电容加载带(CLS)和提供负磁导率的开口谐振环(SRR)共同构成.针对原始窄带微带天线的特性,使用电磁仿真软件HFSS对超介质进行结构设计,使其能够在超宽带频带内产生均匀分布的多谐振点.对超介质进行电磁参数提取,其同时实现双负特性.研究超介质加载个数对展宽天线带宽的影响,确定加载个数.对天线进行辐射贴片开槽、缺陷地处理,实现多频带融合.最终设计的超宽带天线阻抗带宽达到2.89~12.07 GHz,相对带宽达到127.72%,是原始天线的54倍.对天线进行制作,实测结果与仿真结果基本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介质 CLS SRR 宽带天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介质——一个新的时代 第十二届伦敦国际联机情报大会侧记
12
作者 李云增 《大学图书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5期51-59,共9页
从结绳记事,刻木为时的人类远古文明发源之初,人类活动和人类社会就与各种信息、知识载体交织在一起,须臾不分了。如果我们简略地回顾一下信息、知识载体与介质发展的历史踪迹,无论是早期略简单地直接被用作载体介质的、两河流域苏美尔... 从结绳记事,刻木为时的人类远古文明发源之初,人类活动和人类社会就与各种信息、知识载体交织在一起,须臾不分了。如果我们简略地回顾一下信息、知识载体与介质发展的历史踪迹,无论是早期略简单地直接被用作载体介质的、两河流域苏美尔人的石块、泥板,还是中原古老文化的甲骨、龟壳;无论是经过了初步加工,有了较强载体介质意义的古埃及的莎草纸与羊皮书,还是春秋战国时期的竹简、图册;无论是自印刷术发明后一直占据信息、知识载体与介质主导地位的各类印刷物,还是二十世纪人类智慧之光,信息革命大潮中的骄子——机读文献,我们不难发现,在这较为漫长的信息知识的载体与介质不断发展、换代、跃新甚至某些阶段毫不夸张地可以称之为革命的同时,一个固有的特征却一直存在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介质 存贮介质 情报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喇叭天线增益的超介质构建方法 被引量:1
13
作者 向坤 陈娟 +3 位作者 张安学 蒋延生 夏颂 徐卓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92-96,共5页
为使喇叭天线内部传导的球面波向平面波发生转变,提出一种高增益喇叭天线的超介质构建方法(MSM).MSM方法先采用有限嵌入式坐标变换将喇叭天线内空气介质的电磁参数进行变换,得到一组在原空气介质所占空间内连续变化的电磁参数,再将连续... 为使喇叭天线内部传导的球面波向平面波发生转变,提出一种高增益喇叭天线的超介质构建方法(MSM).MSM方法先采用有限嵌入式坐标变换将喇叭天线内空气介质的电磁参数进行变换,得到一组在原空气介质所占空间内连续变化的电磁参数,再将连续的电磁参数在空间离散化,并设计对应的电谐振和磁谐振单元,最后排布谐振单元实现超介质的构建.在喇叭天线中应用该超介质,改善了口面场的幅相分布,提高了喇叭天线主瓣的方向系数.与零折射率超介质构建方法相比,MSM方法消除了电磁波在介质分界面上的反射,提高了喇叭天线的辐射效率.采用基于有限元算法的COMSOL软件对电磁波在喇叭天线内的传导特性及增益方向图进行三维数值模拟,并与常规喇叭天线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喇叭天线过渡段内波面形式发生了转变,主瓣增益提高了9dB,主H面和主E面的半功率角分别减小了2.1°和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介质 嵌入式坐标变换 平面波 球面波 喇叭天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介质电磁隐身斗篷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战 董建峰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7期10-15,共6页
超介质(Metamaterials)是近年迅速发展起来的能够获得任意介电常数和磁导率进而调控电磁波传播的新颖介质。介绍了基于坐标变换的电磁隐身斗篷的基本理论,综述了超介质电磁隐身斗篷的研究进展,包括"封闭式"隐身斗篷、外隐身... 超介质(Metamaterials)是近年迅速发展起来的能够获得任意介电常数和磁导率进而调控电磁波传播的新颖介质。介绍了基于坐标变换的电磁隐身斗篷的基本理论,综述了超介质电磁隐身斗篷的研究进展,包括"封闭式"隐身斗篷、外隐身斗篷、隐身地毯等几种不同的隐身斗篷,这些隐身斗篷都具有良好的隐身效果,在隐身技术方面,尤其是在军事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介质 隐身斗篷 坐标变换 电磁散射 材料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双频带电磁超介质吸波材料 被引量:1
15
作者 普拉提.依布拉音 程用志 杨河林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69-572,共4页
提出并设计了一种新型双频带特性的电磁超介质吸波材料.在微波段9-18 GHz利用自由空间法对材料的电磁特性即:反射系数S_(11)和透射系数S_(21)进行测量.透射系数S_(21)在整个频率范围内小于-15 dB;反射系数S_(11)在9.5 GHz和16.5 GHz附... 提出并设计了一种新型双频带特性的电磁超介质吸波材料.在微波段9-18 GHz利用自由空间法对材料的电磁特性即:反射系数S_(11)和透射系数S_(21)进行测量.透射系数S_(21)在整个频率范围内小于-15 dB;反射系数S_(11)在9.5 GHz和16.5 GHz附近分别为-16 dB和-12 dB.透射系数和两个频率点的反射系数的实验测量值与仿真结果基本吻合.显示了该材料具有非常强的双频带吸波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超介质 反射系数 透射系数 吸波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于WiFi/WiMAX的三频超介质加载天线
16
作者 廖俊 《电视技术》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7期83-86,共4页
以研究超介质结构在天线中的应用为目的,采用了超介质理论中的负折射率传输线(NRI-TL)加载技术,设计了一种三工作频段的单极子贴片天线。该单极子天线由不均匀弯折线构成,采用共面波导(CPW)馈电。在2.45 GHz和55 GHz附近弯折线与超介质... 以研究超介质结构在天线中的应用为目的,采用了超介质理论中的负折射率传输线(NRI-TL)加载技术,设计了一种三工作频段的单极子贴片天线。该单极子天线由不均匀弯折线构成,采用共面波导(CPW)馈电。在2.45 GHz和55 GHz附近弯折线与超介质结构可形成折合单极子辐射;在3.55 GHz附近超介质结构可改变天线表面电流流向,增加天线谐振频率点,拓宽工作带宽。天线的仿真及测试结果表明,在WiFi频段以及WiMAX频段天线具有良好的阻抗带宽和辐射效率,天线的总尺寸为26 mm×30 mm×1.59 mm,结构紧凑,易于制作,能很好地适用于WLAN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介质 负折射率传输线 共面波导 折合单极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超介质的无线充电研究
17
作者 马媛波 张华全 +1 位作者 戴鹏 夏洪伟 《无线互联科技》 2016年第3期15-18,共4页
磁耦合谐振式无线充电是最具发展前景的无线充电技术,在磁耦合谐振式无线充电系统中加入超介质,可以提高系统传输效率。文章首先构建该系统的集总电路模型,分析影响传输效率的因素;其次阐述将超介质应用于磁耦合谐振无线充电系统的原理... 磁耦合谐振式无线充电是最具发展前景的无线充电技术,在磁耦合谐振式无线充电系统中加入超介质,可以提高系统传输效率。文章首先构建该系统的集总电路模型,分析影响传输效率的因素;其次阐述将超介质应用于磁耦合谐振无线充电系统的原理;最后设计出工作在9.6MHz的磁耦合谐振无线充电系统,提出一款在9.599MHz等效磁导率m=-1的超介质结构,经过仿真分析得出结论:超介质应用于磁耦合谐振式无线充电系统能提高系统传输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介质 磁耦合 谐振 无线充电 传输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介质超构透镜的光学扩束器和缩束器的设计及应用
18
作者 柳文彪 杜波波 +5 位作者 马亦刚 杨元通 王玺莹 卢锦贤 张磊 张彦鹏 《光子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2-22,共11页
为了实现高效光束调控,提出了一种基于介质超构表面技术的光学扩束器和缩束器,并通过时域有限差分法(FDTD)进行了仿真验证。该超构表面选用单一材料铌酸锂(LiNbO_(3)),设计透镜单元结构,实现对光束的有效操控。仿真结果显示,设计的2倍和... 为了实现高效光束调控,提出了一种基于介质超构表面技术的光学扩束器和缩束器,并通过时域有限差分法(FDTD)进行了仿真验证。该超构表面选用单一材料铌酸锂(LiNbO_(3)),设计透镜单元结构,实现对光束的有效操控。仿真结果显示,设计的2倍和4倍超构表面扩束器、缩束器能够高效地实现光束的扩束和缩束,并保证出射光束的精度和质量,光束透过率达到58%。此外,该扩束、缩束器对入射光波长,入射角度有较好的容差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透镜 介质构表面 光束扩束器 光束缩束器 时域有限差分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可拉伸反射基底介质超光栅的太赫兹增强吸收谱
19
作者 聂禄 李向军 +2 位作者 王梓灏 孙文骁 孙杰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81-92,共12页
提出了一种利用纳米银浆作为反射层的可拉伸介质超光栅的亚波长增强结构,在指纹谱检测时可以有效提升待测物周围的局域场而实现超宽带太赫兹吸收谱信号增强。当太赫兹波以一定角度照射到可拉伸弹性衬底介质超光栅上表面时,对衬底进行一... 提出了一种利用纳米银浆作为反射层的可拉伸介质超光栅的亚波长增强结构,在指纹谱检测时可以有效提升待测物周围的局域场而实现超宽带太赫兹吸收谱信号增强。当太赫兹波以一定角度照射到可拉伸弹性衬底介质超光栅上表面时,对衬底进行一系列拉伸,不同的拉伸因子激发出一系列导模共振,对应的介质超光栅响应曲线上的谐振峰频率覆盖0.46~0.61 THz。选择0.2~1.0μmα-乳糖薄膜作为待测微量分析物时,各拉伸因子对应的谐振峰幅度随待测物的吸收谱大幅度改变,其包络线组成的吸收谱峰值比没有介质超光栅周期结构时,最多增强111倍。该基于金属基底的可拉伸微结构为微量分析物的太赫兹高灵敏度检测提供了一种新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赫兹波 指纹谱 动态拉伸 介质光栅 纳米银反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函数扩展法求解超介质中的亮孤子和暗孤子 被引量:19
20
作者 庄彬先 郭珺 +2 位作者 项元江 戴小玉 文双春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212-220,共9页
利用F-函数扩展法求解超介质中的超短脉冲传输方程,探讨了超介质中的反常自陡效应和特有的二阶非线性色散效应所导致的新的孤子现象和规律.结果表明,正折射区的二阶非线性色散效应可以代替线性色散效应形成亮孤子;正、负折射区的反常自... 利用F-函数扩展法求解超介质中的超短脉冲传输方程,探讨了超介质中的反常自陡效应和特有的二阶非线性色散效应所导致的新的孤子现象和规律.结果表明,正折射区的二阶非线性色散效应可以代替线性色散效应形成亮孤子;正、负折射区的反常自陡效应由于其符号可改变,从而可在特定条件下分别在反常色散和正常色散区形成有别于常规介质的亮、暗孤子;反常自陡效应的符号或者反常自陡效应和三阶线性色散效应的相互比较关系能够控制亮、暗孤子中心的漂移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子 超介质 F-函数扩展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