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王渔洋与赵秋谷的关系及诗学之分歧
被引量:5
- 1
-
-
作者
蒋寅
-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
出处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2期41-48,共8页
-
文摘
清初王士礻真与赵执信两人的关系及其诗学论争一直是诗学史研究中的热门话题 ,学界通常将两人始亲终疏的关系说成是论诗宗旨的不合。通过对史料的深入发掘和细致考辨 ,可以论定两人关系的恶化主要因为赵执信性格的褊狭和狷急所致 ,意气之争多于诗学观念的歧异。赵对王的批评基本不能成立。
-
关键词
王渔洋
赵秋谷
诗学
声调谱
清朝初年
性格
文学研究
王士禛
-
Keywords
WANG Shi-zhen
ZHAO Zhi-xin
poetics
tone table
Tan-Long Lu (A Poetics Discussion)
-
分类号
I207.21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赵秋谷之白傅论平议
- 2
-
-
作者
陈才智
-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
出处
《唐代文学研究》
2012年第1期564-581,共18页
-
文摘
赵执信,字伸符,号秋谷,晚号饴山老人,生于康熙元年(1662),卒于乾隆九年(1744),青州府益都县①颜神镇(今属山东)人。九岁即显露才华,②十四岁中秀才,十七岁中举人,十八岁中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散馆授编修。二十三岁任山西乡试正考官,二十五岁升右春坊右赞善,兼翰林院检讨,同时任《明史》纂修官,并参与修《大清会典》。
-
关键词
赵执信
翰林院庶吉士
白傅
赵秋谷
饴山
赞善
益都县
青州府
-
分类号
I20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赵秋谷之白傅论平议
- 3
-
-
作者
陈才智
-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
出处
《中文学术前沿》
2011年第2期104-113,共10页
-
文摘
赵秋谷《谈龙录》高度评价白傅诗,与王渔洋截然相对。就诗学史而言,赵秋谷之所以不惮于'越轶山左门庭',除了诸多可以考知的私人恩怨因素之外,更大程度上是源自对影响的焦虑。
-
关键词
赵秋谷
白傅
王渔洋
-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狷傲一生赵秋谷
- 4
-
-
作者
张光兴
-
出处
《文史知识》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75-80,共6页
-
文摘
康熙二十八年(1689),京师发生了一桩轰动全国的所谓'国恤中宴饮观剧案':是年八月间,剧作家洪升在私宅招伶人演出新作传奇《长生殿》,时适佟皇后新丧不久,国服未除,触犯禁忌,被给事中黄仪等人劾举,所有观演剧者皆以'大不敬'获罪。其中山左诗人赵执信被革职除籍,当时,他只有28岁,'年尚未壮也'。事后有人专门为他写过一首诗:'秋谷才华迥绝俦。
-
关键词
赵执信
赵秋谷
《长生殿》
洪升
谈龙录
王渔洋
神韵说
吴乔
中黄
平民百姓
-
分类号
I206.4
[文学—中国文学]
K825.6
[历史地理—历史学]
-
-
题名宋曹书法“恶赖”辩
- 5
-
-
作者
刘东芹
-
机构
淮阴师范学院
-
出处
《中国书画》
2008年第9期10-11,共2页
-
文摘
宋曹(1620~1701年),字邠臣①,盐城北宋庄(今盐城郊区大纵湖乡)人,为清初著名的书法家。震钧(1857~1920年)《国朝书人辑略》及马宗霍(1897~1976年)(《书林藻鉴》均对其有很高评价。其书学著作《书法约言》自康熙三十六年被张潮(1650~1707年)收入《昭代丛书》以来,影响深广。
-
关键词
宋曹
国朝书人辑略
马宗霍
书学
张潮
书林
赵执信
赵秋谷
书论
钝吟
-
分类号
J292.1
[艺术—美术]
-
-
题名新发现蒲松龄联对镌石诗考
- 6
-
-
作者
盛伟
-
出处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7年第2期77-78,共2页
-
文摘
一九八三年十月五日,在淄博市博山城东郊五龙公社,一个叫良庄的地方,发现蒲松龄联对诗句镌石一件。上刻:浥露怜金邑因风想落英柳泉氏。此件33厘米长,22.5厘米宽,石面平整,作工精细,阴文清淅可见,四边并刻有方形图案装饰。字的排列为竖排,自右至左每行三字,诗为五律,加之落款共十三字。蒲松龄的联对不多见,镌石联对更为罕见。
-
关键词
诗考
赵作肃
赵秋谷
王渔洋
石面
遗诗
康熙十八年
黄六鸿
五龙
杂诗
-
分类号
I2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稚气难得 天然为贵
- 7
-
-
作者
舒乙
-
出处
《中国美术》
1996年第3期20-21,共2页
-
文摘
稚气难得天然为贵舒乙儿童美术可以分两大类:一类叫"儿童的美术",是儿童创作的美术,又叫“儿童画”;另一类是"给儿童的美术",是画给儿童看的美术。现在要说的是第二类。这一类,是美术中很重要的一个支系,宛如儿童文学是文学中的一个重要门类一样。这“给儿童的...
-
关键词
舒乙
绘画馆
现代画家
周思聪
货郎图
金泰
丰子恺先生
老舍先生
婴戏图
赵秋谷
-
分类号
J219.05
[艺术—美术]
-
-
题名声律还从平仄求——读启功《诗文声律论稿》
- 8
-
-
作者
郑雪峰
-
出处
《中国书画》
2003年第2期107-107,共1页
-
文摘
在古汉语中,声律是诗文修辞学中一个极为重要的内容,刘熙载在《文概》中说'言词者必兼及音节'。古人作而不述,至清王渔洋、赵秋谷、翁方纲始有古体诗之声调谱,于近体诗之声律却习而不究。今人诗歌格律之书纷出不穷,但多是普及读本,未足与议。启功先生的《诗文声律论稿》自1977年出版以来,深受读者欢迎,屡次加印。卓论特识,时发人所未发,其迥别于人者,大约有二:一是启功先生站在理论高度阐析声律问题,提纲挈领,自成系统。二是由诗而文,立足既高,所见亦广。古汉语虽多以字为词,但在语音上则多表现为双音节。而音节之抑扬顿挫则表现在平仄及其交替上。启功先生把在生活中的体验移来说诗,'人的喘息不可能一高一低,两高两低才能缓过气来。这一下使我找到了平仄长竿的规律:汉字的音节在长竿中平平仄仄重叠,人才能喘过气来'(附录《汉语诗歌的构成及发展》)
-
关键词
诗文声律论稿
声调谱
汉语诗歌
赵秋谷
启功先生
王渔洋
长竿
自成系统
熙载
中说
-
分类号
I207.2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长生殿》南北合套的艺术
被引量:2
- 9
-
-
作者
李晓
-
机构
上海艺术研究所
-
出处
《戏曲研究》
2007年第3期70-76,共7页
-
文摘
洪昇的《长生殿》被后人视为昆曲传奇的范例,无论文学描写、结构排场、音律辞采等方面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主要原因有二:一为洪昇的文学才华和赵秋谷、徐灵昭的审音协律的良好的结合。二为在前人经验的基础上作了符合剧情和音律的变通。可以这样说,《长生殿》
-
关键词
《长生殿》
南北合套
赵秋谷
杨玉环
洪昇
洪异
辞采
泣颜回
魂旦
醉花阴
-
分类号
I207.3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王渔洋——清初诗坛上充满矛盾的“一代正宗”
- 10
-
-
作者
张光兴
-
出处
《文史知识》
北大核心
1990年第7期8-13,共6页
-
文摘
清代诗坛一个最显著的特点就是流派多、诗人多。在那多如繁星的诗人中,清初'神韵派'领袖王渔洋大概要算最显赫的一位。他'诗笔纵横,上溯八代、四唐之源,旁涵宋、金、元、明之变,体兼众美,妙极天成,……首推为本朝大家’。(《带经堂诗话·纂例》)渔洋曾以其大雅之才,独领风骚,文坛主盟达半世纪之久,被诗家奉为'一代正宗'。但对他的评价,并非如沈德潜所说的'终身无异词'。(《清诗别裁集》卷四)由于各流派间出于门户之见,常常相互弹射、排挤,渔洋一派自然成了众矢之的。加上,生前遇个赵秋谷与之分庭抗礼,身后又有袁随园对其百般诋讦。于是,
-
关键词
王渔洋
清初诗坛
清诗别裁集
带经堂诗话
神韵派
赵秋谷
诗家
本朝
神韵说
诗格
-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神韵冲和大道王——王士禛及其“赠观仲”诗册
- 11
-
-
作者
许宏泉
-
机构
<边缘艺术>
-
出处
《荣宝斋》
2007年第6期274-279,共6页
-
文摘
一王士禛(一六三四—一七一一)于清初主持风雅近五十年,可圈可点的事迹甚多。他的祖上自诸城(琅琊)迁至桓台,乃是名门望族,里中有『四世宫保』的牌楼。雍正时,王士禛因避雍正讳而改称士正,乾隆时诏命改称士祯,字子真,一字贻上,号阮亭,自号渔洋山人。
-
关键词
诗册
王士
赵秋谷
渔洋
谈龙录
赵执信
阮亭
大道
-
分类号
J1
[艺术—艺术理论]
-
-
题名花节感事三首(外二首)
- 12
-
-
作者
刘少平
-
出处
《岷峨诗稿》
2010年第2期6-8,共3页
-
-
关键词
感事
花节
赵秋谷
催花雨
陕师大
牛喘
南中
傅青主
-
分类号
I227
[文学—中国文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