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7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刘奎龄走兽画形象的艺术特点及色彩表现之美
1
作者 徐曦 《收藏与投资》 2024年第4期123-125,共3页
刘奎龄作为中国近现代走兽画的代表人物,其传世作品彰显出灵动自然、雅俗共赏的艺术特征,在长期的创作生涯中更是跳出古人之藩篱,逐步形成了独具一格的“刘派风格”,并对后世走兽画艺术创作影响颇深。文章以刘奎龄走兽画形象为研究对象... 刘奎龄作为中国近现代走兽画的代表人物,其传世作品彰显出灵动自然、雅俗共赏的艺术特征,在长期的创作生涯中更是跳出古人之藩篱,逐步形成了独具一格的“刘派风格”,并对后世走兽画艺术创作影响颇深。文章以刘奎龄走兽画形象为研究对象,从题材、技法、风格等角度梳理了其创作走兽画的艺术特点并结合其设色赋彩方法,以作品分析方式总结了其创作走兽画的色彩表现技巧与方式,可为研究刘奎龄绘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奎龄 走兽 艺术风格 走兽形象 色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釉下五彩瓷画写实性表现技法的创新应用研究——以釉下五彩走兽题材瓷画创作为例
2
作者 盛志江 赵昕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33-136,共4页
长久以来,釉下五彩瓷画在写实性表现技法的展现上显得相对薄弱。研究采用案例分析法,选取走兽题材作为例证,深入探讨釉下五彩写实性表现技法创新应用的可能性。在釉下五彩瓷画的发展过程中,工艺材料、传统技法以及艺术潮流等因素,对写... 长久以来,釉下五彩瓷画在写实性表现技法的展现上显得相对薄弱。研究采用案例分析法,选取走兽题材作为例证,深入探讨釉下五彩写实性表现技法创新应用的可能性。在釉下五彩瓷画的发展过程中,工艺材料、传统技法以及艺术潮流等因素,对写实性表现技法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通过研究釉下五彩瓷画在材料、色彩以及留白应用等方面探索其创新发展的方向,通过研究找到克服现有难题的有效途径,进而实现在釉下五彩瓷画中对写实性表现技法的创新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釉下五彩 走兽 写实性表现技法 创新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粉彩走兽在陶瓷上的表现意境
3
作者 黄起 《陶瓷科学与艺术》 CAS 2024年第10期10-11,共2页
陶瓷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以来在艺术领域中占有重要地位。而“粉彩走兽”是一种陶瓷制作技法,其表现出的独特的意境和形式感备受赞誉。本文将从粉彩走兽在陶瓷上的表现角度出发,探讨其所呈现的意境,并探讨其对中华... 陶瓷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以来在艺术领域中占有重要地位。而“粉彩走兽”是一种陶瓷制作技法,其表现出的独特的意境和形式感备受赞誉。本文将从粉彩走兽在陶瓷上的表现角度出发,探讨其所呈现的意境,并探讨其对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所带来的影响。通过文章研究和分析,旨在更好地理解中华文化的价值,提高人们对艺术的鉴赏能力,使更多的人能够了解和喜爱中华传统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彩走兽 陶瓷上 表现意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笔走兽画中的色彩表现特点及赋色设计策略
4
作者 徐曦 《鞋类工艺与设计》 2024年第1期94-96,共3页
文章以工笔走兽形象的色彩表现为具体研究内容,阐述了工笔走兽画的概念及历史渊源;从色彩营造、风格、关系等不同角度,以经典作品案例方式分析了工笔走兽画中的色彩表现特点;结合走兽画创作技巧,从平衡感、层次性、艺术化层面提出了走... 文章以工笔走兽形象的色彩表现为具体研究内容,阐述了工笔走兽画的概念及历史渊源;从色彩营造、风格、关系等不同角度,以经典作品案例方式分析了工笔走兽画中的色彩表现特点;结合走兽画创作技巧,从平衡感、层次性、艺术化层面提出了走兽画的赋色设计策略,旨在为提升走兽画形象色彩表现力提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笔走兽 色彩表现 赋色设计 色彩对比 意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与“非遗”高跷走兽的奇遇——记山西省稷山县阳城村高跷走兽
5
作者 和羽楠 《村委主任》 2024年第12期44-48,共5页
在我国山西省运城市稷山县阳城村,每逢节日庆典,高跷走兽这种由两人合作的连体高跷便会出现在社火活动中,演绎着一段又一段的神话传说,寄托着人们对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美好祈愿。早在2006年5月20日,高跷(高跷走兽)就经中华人民共和国... 在我国山西省运城市稷山县阳城村,每逢节日庆典,高跷走兽这种由两人合作的连体高跷便会出现在社火活动中,演绎着一段又一段的神话传说,寄托着人们对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美好祈愿。早在2006年5月20日,高跷(高跷走兽)就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高跷,也称“拐子”,是由表演者脚踩木跷表演的一种。高跷走兽的基础性动作是踩高跷,踩高跷俗称缚柴脚,亦称“高跷”“踏高跷”“扎高脚”“走高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跷走兽 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节日庆典 山西省稷山县 山西省运城市 神话传说 社火 阳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唐代诗歌中的飞禽走兽壁画风貌 被引量:1
6
作者 邓乐群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36-138,共3页
唐代的飞禽走兽壁画尽管因岁月的破坏无一幸存,且历代画史对此亦少有记录,但从唐诗留存的少量相关咏画诗作中,仍可窥见其大体艺术风貌:其一是唐诗所咏的飞禽走兽壁画均各自单独成图,其画地可考者涉及山东金乡、河南洛阳、河南方城、四... 唐代的飞禽走兽壁画尽管因岁月的破坏无一幸存,且历代画史对此亦少有记录,但从唐诗留存的少量相关咏画诗作中,仍可窥见其大体艺术风貌:其一是唐诗所咏的飞禽走兽壁画均各自单独成图,其画地可考者涉及山东金乡、河南洛阳、河南方城、四川通泉、四川成都诸地,这说明了唐代的飞禽走兽画已成独立画科,且以鸟兽为题材的壁画流布广泛;其二是现存唐诗所咏的飞禽壁画主要有白鹤、苍鹰和猎鹘等,走兽壁画主要有骏马和雄狮等,且画面简洁,罕见花草林木衬托,这既反映了唐代画家崇尚阳刚之美的审美追求和祈求吉祥如意的人生愿望,也透露了鸟兽画初创阶段述志重于观赏的真实情况;其三是唐诗所咏的飞禽走兽壁画,无论是出自名家或无名画师之手,无不形象逼真、栩栩如生,由此可知写实性绘画系唐代画家们普遍追求的艺术准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代诗歌 飞禽走兽壁画 艺术风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东“高跷走兽”的体育价值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王武民 《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 2011年第2期60-62,共3页
运用文献资料、实地考察等研究方法,对河东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高跷走兽"活动的历史起源、文化背景进行了研究,详述了该活动的具体表现形式,并挖掘"高跷走兽"活动在心理调节、健身、旅游、表演等方面的体育价值,为... 运用文献资料、实地考察等研究方法,对河东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高跷走兽"活动的历史起源、文化背景进行了研究,详述了该活动的具体表现形式,并挖掘"高跷走兽"活动在心理调节、健身、旅游、表演等方面的体育价值,为进一步继承和发扬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体育文化 高跷走兽 河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西稷山高跷走兽文化遗产信息可视化设计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李硕 苗雨晨 《鞋类工艺与设计》 2023年第12期18-20,共3页
高跷走兽作为山西稷山县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其独具特色的表演形式彰显着劳动人民与民间艺人的创造力与智慧。本研究旨在通过信息可视化的现代设计手段,以传承和发扬高跷走兽文化为主旨,对其走兽信息、制作工艺、表演形式等要素... 高跷走兽作为山西稷山县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其独具特色的表演形式彰显着劳动人民与民间艺人的创造力与智慧。本研究旨在通过信息可视化的现代设计手段,以传承和发扬高跷走兽文化为主旨,对其走兽信息、制作工艺、表演形式等要素进行提取归纳,细致梳理并以视觉设计为基础构建信息框架。以现代艺术语言向公众弘扬高跷走兽文化,保护文化遗产并使其焕发新的活力,将成为本研究的核心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信息可视化 高跷走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民俗体育发展的困境与对策——以阳城村高跷走兽为例
9
作者 董逢伟 史江文 《体育科技》 2019年第6期106-107,110,共3页
探讨新时代古村落高跷走兽发展的困境与对策,指出高跷走兽文化需求边缘化,缺乏文化价值认同;产业开发意识薄弱,缺乏有效的市场运作;缺乏健全的多方协同管理机制,传承与发展后继乏力;思想观念保守,缺乏创新意识。提出要加强高跷走兽全球... 探讨新时代古村落高跷走兽发展的困境与对策,指出高跷走兽文化需求边缘化,缺乏文化价值认同;产业开发意识薄弱,缺乏有效的市场运作;缺乏健全的多方协同管理机制,传承与发展后继乏力;思想观念保守,缺乏创新意识。提出要加强高跷走兽全球化中的适应力,重视培养文化自觉;加强产业化引导,完善市场运作模式;政府主导,多方合力推动高跷走兽的发展;转变思想观念,鼓励多元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村落 民俗体育 高跷走兽 庙会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粉彩瓷走兽图源流与内涵解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梁威林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73-75,共3页
陶瓷彩绘走兽图历史悠久,至清雍正时期出现粉彩瓷走兽图。粉彩瓷走兽图历经清代民国直至当代,具有柔丽雅致的艺术风格、形神兼备的艺术追求、自然和谐的构图布局等丰富的审美内涵和吉祥寓意、中西合璧、文人旨趣等深厚文化内涵。
关键词 粉彩瓷走兽 源流 审美内涵 文化内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写实走兽瓷画历史发展及特色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汤梦瑶 陈康 陈望平 《陶瓷研究》 2021年第6期138-140,共3页
中国写实走兽瓷画经过了上千年的发展历史。从唐代至清代中前期是写实走兽瓷画发展的古代阶段,各朝代的写实走兽瓷画各具特色,由萌芽而不断走向成熟。清末民国时期是写实走兽瓷画发展的近代阶段,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产生新的特色。建国... 中国写实走兽瓷画经过了上千年的发展历史。从唐代至清代中前期是写实走兽瓷画发展的古代阶段,各朝代的写实走兽瓷画各具特色,由萌芽而不断走向成熟。清末民国时期是写实走兽瓷画发展的近代阶段,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产生新的特色。建国以来是写实走兽瓷画发展的当代阶段,在传统基础上不断创新、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走兽瓷画 写实 历史发展 特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学东渐”下的工笔走兽画革新 被引量:2
12
作者 徐曦 《戏剧之家》 2019年第13期165-165,共1页
色彩是工笔画的重要绘画语言,不同时代视野下,色彩呈现了不同的时代特征。中西方文化的相互碰撞、融合,多元化色彩观对中国传统的色彩理念产生了影响,中国工笔走兽画在色彩个性、艺术张力等方面发生了新的变革。
关键词 走兽 西方色彩观 变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釉上走兽画创作现状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新凯 《陶瓷研究》 2020年第6期94-96,共3页
当代陶瓷釉上工笔画当中,走兽题材逐渐成了普罗大众比较偏爱的创作题材。艺术家通过自身的专业素养,以及多年以来的创作感悟,通过艺术加工早已脱离了局限于其走兽本真的状态。当代陶瓷釉上工笔走兽画,已经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元化。... 当代陶瓷釉上工笔画当中,走兽题材逐渐成了普罗大众比较偏爱的创作题材。艺术家通过自身的专业素养,以及多年以来的创作感悟,通过艺术加工早已脱离了局限于其走兽本真的状态。当代陶瓷釉上工笔走兽画,已经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元化。本文主要通过探讨当代釉上走兽画的创作现状,从而证实其所呈现的多元化发展状态,表达艺术家的审美诉求,以及拓展釉上走兽画的艺术魅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釉上 走兽 创作 现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代西域织锦走兽纹艺术特征的探究
14
作者 何沛 吕钊 王佳佳 《山东纺织科技》 2020年第2期4-8,共5页
文章基于汉代丝绸之路大背景对汉代西域织锦上的走兽纹进行整理分析并与同时期中原地区的同类形象进行对比,同时选取汉代西域织锦中代表作品上的走兽纹形象进行复原并进行色彩分析,发现汉代西域地区走兽纹造型更为生动简洁,色彩多使用... 文章基于汉代丝绸之路大背景对汉代西域织锦上的走兽纹进行整理分析并与同时期中原地区的同类形象进行对比,同时选取汉代西域织锦中代表作品上的走兽纹形象进行复原并进行色彩分析,发现汉代西域地区走兽纹造型更为生动简洁,色彩多使用中中调的红色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代 西域织锦 走兽 造型 色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釉上工笔走兽瓷画的表现法则探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王欢 王腾 《景德镇陶瓷》 2019年第5期18-19,共2页
走兽画属于中国花鸟画的一个分枝,是以各种畜兽为表现对象的画科,既包括现实中存在的各种畜兽动物,也包括一些想象中的瑞兽,但龙集飞禽与瑞兽特征为一身,不归入走兽类。纵观历史,陶瓷走兽画最早可以追溯至遥远的原始社会陶器时期。
关键词 中国花鸟画 画科 走兽 瑞兽 原始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陶瓷走兽画之我见 被引量:1
16
作者 邵同忠 《陶瓷研究》 2006年第2期27-29,共3页
论述中国走兽画与陶瓷走兽画的内在关系,分析历代走兽画大家的绘画风格及对陶瓷装饰的影响,阐述了研究包括走兽画在内的陶瓷绘画的必要性。
关键词 陶瓷 走兽 之我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阳城高跷走兽的舞蹈表演内容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唐冠珍 《北方音乐》 2017年第17期239-240,共2页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查阅、实地考察等研究方法,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阳城"高跷走兽"的着装特点、基本步法、舞蹈调度、舞蹈表演情感等方面详进行阐述,并通过图例更加直观的审视高跷走兽的艺术运动轨迹,旨在进一步学习民间艺术形式,为...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查阅、实地考察等研究方法,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阳城"高跷走兽"的着装特点、基本步法、舞蹈调度、舞蹈表演情感等方面详进行阐述,并通过图例更加直观的审视高跷走兽的艺术运动轨迹,旨在进一步学习民间艺术形式,为继承和发扬河东文化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跷走兽 舞蹈表演 民俗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陶瓷走兽画史略 被引量:1
18
作者 汪际宏 《管理观察》 2009年第20期269-270,共2页
中国陶瓷走兽画起源于原始社会陶器,东汉时期出现瓷上走兽画,唐代长沙窑是大规模制作陶瓷彩绘走兽画的开端。宋至清代中国陶瓷走兽画创作繁荣兴盛,艺术特色各有千秋。现当代陶瓷走兽画仍保持兴盛,正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
关键词 陶瓷走兽 陶瓷彩绘 中国 绘画创作 历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环境下稷山高跷走兽的保护与传承探析
19
作者 杜晓敏 王琳 《湖北体育科技》 2020年第3期202-205,共4页
稷山高跷走兽是将走兽、人物和典故有机结合,其独特的表现形式,融汇了山西独特的地域文化和民俗风情,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山西民俗体育文化的一支独秀。但由于社会历史发展的多因素影响,稷山高跷走兽的传承发展面临诸多困境,亟... 稷山高跷走兽是将走兽、人物和典故有机结合,其独特的表现形式,融汇了山西独特的地域文化和民俗风情,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山西民俗体育文化的一支独秀。但由于社会历史发展的多因素影响,稷山高跷走兽的传承发展面临诸多困境,亟待抢救和保护。通过文献资料法、实地考察法、访谈法等方法对稷山高跷走兽的发展及其困境进行梳理,指出数字化保护与传承的意义,探析数字化环境下高跷走兽保护与传承的可行性方法和途径,提出数字空间构想:稷山高跷走兽数据库、高跷数字博物馆、稷山高跷走兽专题网站的建立和数字化仿真技术、新媒体技术的运用,为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传承和发展作有益的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 高跷走兽 数字空间 民俗体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彩走兽瓷画的造象之道刍论 被引量:1
20
作者 林卫国 《中国民族博览》 2020年第10期188-189,共2页
古彩走兽瓷画具有深厚的中华传统文化根基,无论是古彩瓷艺术抑或是走兽画艺术都是经历了历史沉淀后留下来的精神遗产,两者有着必然结合的自觉性。从审美角度来说,以装饰性十足的古彩瓷为载体而表现走兽元素的艺术语言是符合中国传统文... 古彩走兽瓷画具有深厚的中华传统文化根基,无论是古彩瓷艺术抑或是走兽画艺术都是经历了历史沉淀后留下来的精神遗产,两者有着必然结合的自觉性。从审美角度来说,以装饰性十足的古彩瓷为载体而表现走兽元素的艺术语言是符合中国传统文化价值的衍生的。诚然,古彩走兽瓷画在"造象"时有着自身的内在规律与程式。本文将通过对古彩瓷和走兽画的综述对古彩走兽瓷做出概念的厘清,再通过笔法建构、器型构图和设色方法三个方面展开对其"造象之道"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彩瓷 走兽 随类赋彩 造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