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2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欧洲的头脑,俄罗斯的心灵——当代俄罗斯学界的赫尔岑研究
1
作者 刘博玲 《西伯利亚研究》 2024年第3期108-119,共12页
在19世纪俄国杰出的思想家中,赫尔岑占据着特殊的地位。赫尔岑的思想是多面且不断转变的,不同阶段甚至是相反或矛盾的。当代俄罗斯学者的赫尔岑研究主要集中于其自由观、历史哲学观、政治哲学观(革命思想和村社社会主义)、文化观、宗教... 在19世纪俄国杰出的思想家中,赫尔岑占据着特殊的地位。赫尔岑的思想是多面且不断转变的,不同阶段甚至是相反或矛盾的。当代俄罗斯学者的赫尔岑研究主要集中于其自由观、历史哲学观、政治哲学观(革命思想和村社社会主义)、文化观、宗教观,以及赫尔岑对科学的理解等方面。正如赫尔岑思想的复杂性、矛盾性、多面性一样,当代俄罗斯学者对赫尔岑的评价也具有多义性,甚至很难将其明确地定义为某一类别的思想家,但毋庸置疑的是,赫尔岑代表了近代俄国哲学的统一,他提出的问题以及追寻答案的过程对于当代俄罗斯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赫尔岑 特殊性 多面性 俄罗斯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巴金《随想录》的价值及赫尔岑对该书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王立明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1期101-104,共4页
巴金《随想录》以一颗赤子之心和非凡胆识,倾述了真言和真情。该书的价值和影响,已远远超出了其作品本身和文学范畴。年逾古稀的巴金立志写《随想录》,主要的是出于对“四人帮”的满腔义愤和对“文革”的深刻反思,但其中受俄国作家赫尔... 巴金《随想录》以一颗赤子之心和非凡胆识,倾述了真言和真情。该书的价值和影响,已远远超出了其作品本身和文学范畴。年逾古稀的巴金立志写《随想录》,主要的是出于对“四人帮”的满腔义愤和对“文革”的深刻反思,但其中受俄国作家赫尔岑《往事与随想》的启发和影响也是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金 《随想录》 赫尔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会当代生活的苦恼与问题——论赫尔岑及其文学精神与文学批评 被引量:1
3
作者 李建军 《扬子江(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9-23,共15页
俄罗斯生活像叫人纳闷的斯芬克司,它在沙皇虎视眈眈的监视下,在军用大衣的覆盖下蒙头大睡,恰达耶夫和斯拉夫派同样站在它面前,同样发出了疑问:“今后怎么办?不能这样生活下去:现状的沉闷和荒谬已一目了然,再也无法忍受,但出路... 俄罗斯生活像叫人纳闷的斯芬克司,它在沙皇虎视眈眈的监视下,在军用大衣的覆盖下蒙头大睡,恰达耶夫和斯拉夫派同样站在它面前,同样发出了疑问:“今后怎么办?不能这样生活下去:现状的沉闷和荒谬已一目了然,再也无法忍受,但出路在哪里呢?”——赫尔岑:《往事与随想》(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赫尔岑 文学批评 文学精神 生活 苦恼 当代 斯拉夫派 俄罗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赫尔岑《往事与沉思》的思想史意义 被引量:1
4
作者 刘文飞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2期57-62,141,共6页
赫尔岑的《往事与沉思》是一部文学杰作,也是一座思想丰碑。它是"历史在一个人身上的反映",是赫尔岑个人的心路历程和精神历史的写照;它是对19世纪中期那一代俄国知识分子所思所想、所作所为的形象再现,揭示了"思想"... 赫尔岑的《往事与沉思》是一部文学杰作,也是一座思想丰碑。它是"历史在一个人身上的反映",是赫尔岑个人的心路历程和精神历史的写照;它是对19世纪中期那一代俄国知识分子所思所想、所作所为的形象再现,揭示了"思想"在俄国成为一种"力量"的历史场景;它也是赫尔岑本人思想一个集大成式的表达。《往事与沉思》的思想史意义还有待我们去作更为细致和深入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赫尔岑 《往事与沉思》 俄国思想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赫尔岑长篇小说《谁之罪?》的非叙事性构成及其功能
5
作者 彭甄 《中国俄语教学》 CSSCI 2019年第4期38-44,共7页
本文在对赫尔岑长篇小说《谁之罪?》作全面考察的基础上,对《谁之罪?》的非叙事性构成--"非叙事性话语"和"日记文本片段"及其功能进行系统的分析和评定,并对这部小说作品的写作策略和写作手法给予界定和阐释。论文... 本文在对赫尔岑长篇小说《谁之罪?》作全面考察的基础上,对《谁之罪?》的非叙事性构成--"非叙事性话语"和"日记文本片段"及其功能进行系统的分析和评定,并对这部小说作品的写作策略和写作手法给予界定和阐释。论文认为《谁之罪?》的非叙事性构成使得这部小说作品在主题建构方面得出深度、理性的社会学命题,在整体上获具了"思想小说"的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赫尔岑 《谁之罪?》 非叙事性 构成 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赫尔岑思想和性格的多重性及其马赛克文体
6
作者 杨明天 《俄罗斯学刊》 2012年第4期53-63,共11页
赫尔岑的思想和性格具有多重性,其表达手段同样具有多重性,所形成的特殊文体,我们借用赫尔岑自己的说法,称之为马赛克文体。在赫尔岑的作品中,摘引成为一种主要表达手段。他的思想和性格的多重性与其使用的表达手段具有内在联系。摘引... 赫尔岑的思想和性格具有多重性,其表达手段同样具有多重性,所形成的特殊文体,我们借用赫尔岑自己的说法,称之为马赛克文体。在赫尔岑的作品中,摘引成为一种主要表达手段。他的思想和性格的多重性与其使用的表达手段具有内在联系。摘引的大量存在,使我们可以认为,赫尔岑具有新神话主义意识。他本人的性格和创作特点,与20世纪的文化特点具有一定的联系。赫尔岑的体裁并不统一和连贯。其"意识流"鲜明体现在体裁上,20世纪的意识流鲜明体现在句子层面上。赫尔岑的创作具有我们现在所说的超现实主义的一些特点。他借助马赛克文体,一直试图创建自己的"现实主义"的"现实"。阅读赫尔岑的著作,可以使我们看到20世纪散文原则形成的一些脉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赫尔岑 思想 性格 多重性 马赛克文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赫尔岑和平解放农民的思想——以《钟声》为基本史料 被引量:2
7
作者 赵丽杰 《西伯利亚研究》 2008年第1期88-90,共3页
在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前夕,赫尔岑创办《钟声》杂志,宣传农民解放。在农民解放方式上,他主张通过沙皇政府"自上而下"的改革,以及地主与农民和平协商的方式来废除农奴制。赫尔岑挣扎、摇摆于自由主义和民主主义之间,但是自... 在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前夕,赫尔岑创办《钟声》杂志,宣传农民解放。在农民解放方式上,他主张通过沙皇政府"自上而下"的改革,以及地主与农民和平协商的方式来废除农奴制。赫尔岑挣扎、摇摆于自由主义和民主主义之间,但是自由主义在他的思想中占了上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赫尔岑 解放农民 《钟声》杂志 俄国农奴制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赫尔岑俄国社会主义思想起源辨析 被引量:2
8
作者 张静 《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04-110,共7页
赫尔岑的俄国社会主义思想起源于何处,一直是学界争议的一个问题。根据马克思、恩格斯的说法,赫尔岑对俄国农村公社的认识起源于哈克斯特豪森的著作,但自普列汉诺夫一直到当今的俄罗斯学者都反对这一说法。本文通过追溯赫尔岑的思想历程... 赫尔岑的俄国社会主义思想起源于何处,一直是学界争议的一个问题。根据马克思、恩格斯的说法,赫尔岑对俄国农村公社的认识起源于哈克斯特豪森的著作,但自普列汉诺夫一直到当今的俄罗斯学者都反对这一说法。本文通过追溯赫尔岑的思想历程,客观分析了其俄国社会主义思想起源于哈克斯特豪森之说,并从他与西方派、斯拉夫派、哈克斯特豪森以及1848年欧洲革命的关系入手,探讨其俄国社会主义思想的起源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俄国 农村公社 社会主义 哈克斯特豪森 赫尔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赫尔岑和他的《谁之罪?》 被引量:1
9
作者 王智量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 1984年第0期73-81,共9页
一赫尔岑(1812—1870)是我国读者很熟悉的一位俄国作家。早在解放前,我们已经有了他的一些主要著作的译本,其中包括长篇小说《谁之罪?》。他的革命思想和战斗精神对中国人民有很大的启发和影响。列宁称赞他是“在俄国革命准备时期起了... 一赫尔岑(1812—1870)是我国读者很熟悉的一位俄国作家。早在解放前,我们已经有了他的一些主要著作的译本,其中包括长篇小说《谁之罪?》。他的革命思想和战斗精神对中国人民有很大的启发和影响。列宁称赞他是“在俄国革命准备时期起了伟大作用的作家”。他的哲学、美学、文艺理论著作和他的文艺创作在世界思想史和文学史上都有主要的地位。赫尔岑出身贵族,他的少年时代正当俄国十九世纪解放运动的贵族革命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九世纪 赫尔岑 俄国作家 四十年代 俄罗斯 农奴制 别林斯基 文学史 文艺创作 克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罗赞诺夫的赫尔岑观探析
10
作者 纪薇 《北方工业大学学报》 2021年第1期128-132,140,共6页
罗赞诺夫为我们呈现出“两幅面孔”的赫尔岑:在创作评价方面,赫尔岑既是非凡的文学家,同时也是脱离生活的老爷;在思想评价方面,赫尔岑既是尼古拉时代的思想家,同时也是亚历山大时代的空谈家;在个人评价方面,赫尔岑既是物质上的富翁,同... 罗赞诺夫为我们呈现出“两幅面孔”的赫尔岑:在创作评价方面,赫尔岑既是非凡的文学家,同时也是脱离生活的老爷;在思想评价方面,赫尔岑既是尼古拉时代的思想家,同时也是亚历山大时代的空谈家;在个人评价方面,赫尔岑既是物质上的富翁,同时也是精神上的穷人。罗赞诺夫对赫尔岑的多方面矛盾评价,为我们重新全方位审视赫尔岑提供了全新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赞诺夫 赫尔岑 双重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赫尔岑和车尔尼雪夫斯基的民粹主义思想述评
11
作者 陈煜 石文彦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16年第1期137-139,共3页
19世纪初的俄国,依然处于专制极权的封建沙皇统治之下,俄国底层人民的生活异常艰难。十月革命前夕,以赫尔岑和车尔尼雪夫斯基为代表的民粹主义思想家,通过大量的革命和实践,不断宣传关于社会主义、土地社会化、平均制度等主张,激发了农... 19世纪初的俄国,依然处于专制极权的封建沙皇统治之下,俄国底层人民的生活异常艰难。十月革命前夕,以赫尔岑和车尔尼雪夫斯基为代表的民粹主义思想家,通过大量的革命和实践,不断宣传关于社会主义、土地社会化、平均制度等主张,激发了农民大众对社会主义的向往,为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俄国 十月革命 民粹主义 赫尔岑 车尔尼雪夫斯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赫尔岑对生命意义的理解
12
作者 徐雪野 《学术交流》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220-220,共1页
徐凤林在《苏州大学学报》2014年第2期撰文指出,赫尔岑在巴黎写完了《彼岸书》第七章,标题为OMNIAMEAMECUMPORTO,直意为“我的全部财富都在我身上”,引申意义为“人的真正财富是人的内在智慧和崇高精神”。这个标题本身表达了作者... 徐凤林在《苏州大学学报》2014年第2期撰文指出,赫尔岑在巴黎写完了《彼岸书》第七章,标题为OMNIAMEAMECUMPORTO,直意为“我的全部财富都在我身上”,引申意义为“人的真正财富是人的内在智慧和崇高精神”。这个标题本身表达了作者激进的“个人主义”。他从对政治、历史、进步的外部信仰的绝望中走出来,深入到自我的深处寻求生命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申意义 赫尔岑 生命 大学学报 崇高精神 个人主义 标题 财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9中国俄语年”系列活动报道之五:“А.И.赫尔岑《往事与随想》中译本首发式”在北京大学举行
13
作者 荀波淼 《中国俄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79-79,共1页
关键词 俄语 俄文 中译本 中国俄语教学 俄罗斯语言文学 赫尔岑 北京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修辞学家赫尔岑——纪念赫尔岑诞生一百七十周年
14
作者 春行 《当代修辞学》 1982年第4期25-25,共1页
赫尔岑是俄罗斯革命民主主义者,哲学家、作家、政治家、也是修辞学家。屠格涅夫、高尔基等都赞扬过他的修辞学才能。他生于1812年,今年是他诞生一百七十周年。赫尔岑使用语言的特点之一是艺术成分和政论成分相结合。他写的《往事与随想... 赫尔岑是俄罗斯革命民主主义者,哲学家、作家、政治家、也是修辞学家。屠格涅夫、高尔基等都赞扬过他的修辞学才能。他生于1812年,今年是他诞生一百七十周年。赫尔岑使用语言的特点之一是艺术成分和政论成分相结合。他写的《往事与随想》就是艺术性政论。这部作品语言清新、优美、活泼自然,马克思和恩格斯曾把它当作学习俄语的读物。赫尔岑的《谁之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赫尔岑 列宁 民主主义者 农奴制度 修辞学家 十周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赫尔岑的战斗无神论思想
15
作者 虞之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6年第S1期155-156,共2页
赫尔岑的战斗无神论思想虞之亚历山大·伊万诺维奇·赫尔岑(1812—1870)是俄国杰出的唯物主义者,战斗的无神论者,又是伟大的革命家,民主主义者,反对沙皇封建制度和农奴制度的勇猛战士。他继承罗蒙诺索夫、拉吉舍... 赫尔岑的战斗无神论思想虞之亚历山大·伊万诺维奇·赫尔岑(1812—1870)是俄国杰出的唯物主义者,战斗的无神论者,又是伟大的革命家,民主主义者,反对沙皇封建制度和农奴制度的勇猛战士。他继承罗蒙诺索夫、拉吉舍夫和十二月党人批判宗教神学世界观的光荣传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赫尔岑 战斗的无神论 无神论思想 唯物主义者 斯拉夫派 宗教神学 社会主义 无神论者 唯心主义者 自然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产阶级历史主义的范例——列宁评价赫尔岑的方法论意义
16
作者 周乐群 《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0年第2期3-9,共7页
在流放舒申斯克村的艰难岁月,列宁身边终始保存着一本相册。其中,有一张俄国作家赫尔岑的照片。阅读和研究列宁传记的学者对此颇费思索,因为列宁那时认为,赫尔岑只不过是俄国19世纪中期“资产者——启蒙者”中的一个。仅仅珍藏三位文学... 在流放舒申斯克村的艰难岁月,列宁身边终始保存着一本相册。其中,有一张俄国作家赫尔岑的照片。阅读和研究列宁传记的学者对此颇费思索,因为列宁那时认为,赫尔岑只不过是俄国19世纪中期“资产者——启蒙者”中的一个。仅仅珍藏三位文学家的照片这件轶事,却又说明,对于赫尔岑,他是格外缅怀景仰的。1902年,列宁在粉碎“经济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赫尔岑 资产者 启蒙者 传记文学 加略 俄国文学史 俄国革命 果戈理 车尔尼雪夫斯基 一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类型学视野中的赫尔岑与屠格涅夫
17
作者 丌.C.拉杰克 李必超 《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1年第1期89-92,75,共5页
赫尔岑和屠格涅夫是先进的俄罗斯文学的杰出代表,他们的创作历程持续了近三十年。他们之间不断的交往,表现在个人、思想、艺术道德等各个方面。这些关系的发展过程是复杂而曲折的,但它却从不周的侧面表现了时代的客观矛盾。他俩目睹了... 赫尔岑和屠格涅夫是先进的俄罗斯文学的杰出代表,他们的创作历程持续了近三十年。他们之间不断的交往,表现在个人、思想、艺术道德等各个方面。这些关系的发展过程是复杂而曲折的,但它却从不周的侧面表现了时代的客观矛盾。他俩目睹了上一世纪的最重要的事件,发现了俄罗斯生活的迫切问题,并直接或间接地回答了这些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赫尔岑 俄罗斯文学 创作历程 艺术道德 别林斯基 果戈理 车尔尼雪夫斯基 奥加辽夫 近三 语言大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才毁灭的时代悲歌——赫尔岑《偷东西的喜鹊》赏析
18
作者 李羽涵 《中学俄语》 2017年第10期60-62,共3页
亚历山大·伊万诺维奇·赫尔岑(Александр Нванович Герцен,1812-1870)是19世纪俄国杰出的革命家、政论家和文学家,是俄国民粹派的先驱,在俄国革命史和思想史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也是俄国19世纪... 亚历山大·伊万诺维奇·赫尔岑(Александр Нванович Герцен,1812-1870)是19世纪俄国杰出的革命家、政论家和文学家,是俄国民粹派的先驱,在俄国革命史和思想史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也是俄国19世纪中后期至20世纪初社会政治思潮——民粹主义思想的创始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赫尔岑 19世纪中后期 赏析 喜鹊 悲歌 毁灭 天才 民粹主义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习列宁《纪念赫尔岑》札记
19
作者 柴青岳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0年第2期42-46,共5页
列宁《纪念赫尔岑》这一光辉文献,是在一九一二年五月八日《社会民主党人报》第二十六号上发表的。一九一二年四、五月间,正值赫尔岑诞生一百周年之际。资产阶级自由派、右派和民粹派慑于不断高涨的革命风暴,他们以“纪念”赫尔岑为名,... 列宁《纪念赫尔岑》这一光辉文献,是在一九一二年五月八日《社会民主党人报》第二十六号上发表的。一九一二年四、五月间,正值赫尔岑诞生一百周年之际。资产阶级自由派、右派和民粹派慑于不断高涨的革命风暴,他们以“纪念”赫尔岑为名,极尽歪曲诽谤之能事,大造反革命舆论,妄图把俄国革命引上自由派改良主义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赫尔岑 资产阶级自由派 俄国革命 社会民主党人报 俄国文学史 车尔尼雪夫斯基 一九 四十年代 革命民主主义 巴枯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赫尔岑的美学观和艺术观——纪念赫尔岑诞生一百五十周年 被引量:1
20
作者 刘宁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62年第2期19-44,共26页
在赫尔岑诞生一百周年的时候,列宁写道:“工人的政党应当纪念赫尔岑,当然不是为了讲些庸俗的颂词,而是为了阐明自己的任务,为了阐明这位在俄国革命的准备时期起了伟大作用的作家的真正历史地位。”赫尔岑在俄国解放运动史上,占有... 在赫尔岑诞生一百周年的时候,列宁写道:“工人的政党应当纪念赫尔岑,当然不是为了讲些庸俗的颂词,而是为了阐明自己的任务,为了阐明这位在俄国革命的准备时期起了伟大作用的作家的真正历史地位。”赫尔岑在俄国解放运动史上,占有独特的地位。他在解放运动以贵族革命家为主的第一阶段和以平民知识分子为主的第二阶段之间,起了桥梁作用,“正象十二月党人唤起了赫尔岑一样,赫尔岑和他的“钟声”杂志也促进了平民知识分子的觉醒。”赫尔岑同别林斯基一起,在十九世纪三四十年代,开始了对革命思想、科学的社会理论的不倦的追求,虽然历经艰难曲折、错误、失败,他始终高举着革命的旗帜,科学的旗帜。他同别林斯基、车尔尼雪夫斯基等俄国革命民主主义者一样,达到了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的水平,在哲学、历史、经济学、社会学、美学等各个领域内,都作出了卓越的贡献。由别林斯基和赫尔岑奠定了基础,而以后由车尔尼雪夫斯基和杜勃罗留波夫发展了的革命民主主义美学,是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前唯物主义美学发展的最高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赫尔岑 俄文 美学观 俄国文学 主父 别林斯基 雪夫 唯物主义 列宁 革命民主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