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17篇文章
< 1 2 7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龙江地产药材赤芍的药效药理探究及应用进展
1
作者 杨磊 李莹 +3 位作者 张雅丽 袁星星 刘成祥 刘长发 《河北中医》 2025年第1期171-176,共6页
从赤芍的名称、基源植物、炮制方法、性味归经、功效、主治、含有赤芍的方剂及赤芍活性成分的现代药理学作用等多方面着手,对赤芍及其活性成分进行比较系统的叙述,并对赤芍及其活性成分的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关键词 赤芍 赤芍总苷 赤芍多糖 中药药理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联合赤芍对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模型的治疗作用
2
作者 贾媛媛 曲艺 +2 位作者 白剑 王正东 田伟 《中华中医药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4-107,共4页
目的研究运动联合赤芍改善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作用。方法将大鼠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运动组、赤芍组和运动联合赤芍组,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均给与高脂饮食持续喂养4周后,检测大鼠体质量和肝脏重量;检测血浆中丙氨酸转氨酶(A... 目的研究运动联合赤芍改善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作用。方法将大鼠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运动组、赤芍组和运动联合赤芍组,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均给与高脂饮食持续喂养4周后,检测大鼠体质量和肝脏重量;检测血浆中丙氨酸转氨酶(ALT)、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甘油三酯(TC)、总胆固醇(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游离脂肪酸(FFA)和瘦素(LP)的浓度。结果高脂饮食连续喂养4周能形成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模型。赤芍组和运动联合赤芍组中ALT、AST、TC、TG、LDL-C和FFA明显低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赤芍组和运动联合赤芍组中HDL-C和LP明显高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动联合赤芍对非酒精性脂肪肝具有治疗作用,可以通过降低ALT、AST、TC、TG、LDL-C和FFA,升高HDL-C和LP,降低血脂并改善肝脏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芍 瘦素 游离脂肪酸 非酒精性脂肪肝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赤芍、大血藤延缓干燥综合征唾液腺损伤的疗效及机制研究
3
作者 刘瑞华 唐晓颇 +4 位作者 郭子琳 杨可非 刘文靖 周新尧 姜泉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25年第2期252-258,共7页
目的观察赤芍、大血藤对干燥综合征(Sjogren's syndrome,SS)唾液腺损伤的治疗作用,并探讨其可能通过白细胞介素(IL)-2调节滤泡辅助性T细胞(Tfh)/调节性T细胞(Treg)失衡延缓腺体损伤的生物作用机制。方法雌性NOD小鼠随机分为5组,即... 目的观察赤芍、大血藤对干燥综合征(Sjogren's syndrome,SS)唾液腺损伤的治疗作用,并探讨其可能通过白细胞介素(IL)-2调节滤泡辅助性T细胞(Tfh)/调节性T细胞(Treg)失衡延缓腺体损伤的生物作用机制。方法雌性NOD小鼠随机分为5组,即模型组、赤芍组、大血藤组、芍藤组、IL-2组,每组10只。10只雌性BALB/c小鼠作为正常组。9周龄开始干预,赤芍组、大血藤组、芍藤组分别予赤芍水煎液、大血藤水煎液、芍藤水煎液灌胃,每日1次;IL-2组予注射用重组人IL-2皮下注射,隔日1次,各组干预共3周。干预期间观测各组小鼠一般情况、饮水量、唾液流率。干预结束后采用HE染色法评估颌下腺病理改变、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颌下腺IL-2表达情况,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脾脏Tfh、Treg细胞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饮水量明显增多(P<0.05),唾液流率明显降低(P<0.05),颌下腺病理评分明显增高(P<0.05),颌下腺IL-2表达明显降低(P<0.05),脾脏Tfh/Treg细胞比例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赤芍组、大血藤组、芍藤组、IL-2组的饮水量均明显降低(P<0.05),唾液流率明显增多(P<0.05),颌下腺病理评分下降(P<0.05),IL-2的表达均明显升高(P<0.05),Tfh/Treg细胞比例均有明显下调(P<0.05),各治疗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赤芍、大血藤能够减轻NOD小鼠颌下腺淋巴细胞浸润,改善腺体结构和功能,增加唾液分泌。赤芍、大血藤可能通过调节IL-2水平恢复Tfh/Treg稳态从而发挥其治疗SS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燥综合征 唾液腺损伤 赤芍 大血藤 Tfh/Treg平衡 IL-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质-量”双标的赤芍质量分析方法研究
4
作者 孙琳 李天娇 +2 位作者 包永睿 王帅 孟宪生 《药学研究》 2025年第1期42-47,共6页
目的建立以对照药材为对照物质的定性和不依赖多种对照品定量的赤芍药材“质-量”双标控制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以对照药材为对照物质建立赤芍特征图谱,通过质谱技术,鉴定共有峰的化学成分,以对照药材和供试药材特征峰... 目的建立以对照药材为对照物质的定性和不依赖多种对照品定量的赤芍药材“质-量”双标控制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以对照药材为对照物质建立赤芍特征图谱,通过质谱技术,鉴定共有峰的化学成分,以对照药材和供试药材特征峰的相似度,明确药材真伪,即“质”;对基准物质“芍药苷”进行准确定量,以“芍药苷”计算不同批次供试品中各特征峰的相对含量,依据特征峰相对含量下限明确赤芍药材优劣,即“量”。结果建立的赤芍药材“质-量”分析方法符合方法学考察要求;确定了9个共有色谱峰,鉴定出了5个化学成分,赤芍供试药材与赤芍对照药材的相似度均大于0.900;规定了赤芍药材特征峰化学成分相对含量下限。结论该方法不依赖多种对照品,能清晰、快速地判断药材的真伪优劣,为赤芍的质量控制方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芍 “质-量”双标技术 对照药材 特征图谱 芍药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赤芍总苷减轻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脑损伤
5
作者 彭莹娟 李志营 +3 位作者 孙林林 杨会杰 王甜甜 周丽平 《基础医学与临床》 CAS 2025年第1期25-30,共6页
目的探究赤芍总苷(TPG)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CI/RI)的影响。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CI/RI模型组(单纯CI/RI组)、阳性对照药组(尼莫地平组,5 mg/kg)、低剂量TPG组(TPG-L组,27 mg/kg)、高剂量TPG组(TPG-H组,54 mg/kg)... 目的探究赤芍总苷(TPG)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CI/RI)的影响。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CI/RI模型组(单纯CI/RI组)、阳性对照药组(尼莫地平组,5 mg/kg)、低剂量TPG组(TPG-L组,27 mg/kg)、高剂量TPG组(TPG-H组,54 mg/kg)和高剂量TPG+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3(NLRP3)激活剂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酯(DDC)组(TPG-H+DDC组,54 mg/kg TPG与30 mg/kg DDC),每组18只。给药为每日1次,连续7 d。给药结束后,进行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尼氏染色观察大鼠脑组织神经元活性;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染色检测大鼠脑梗死面积;ELISA检测脑组织白细胞介素(IL)-1β、IL-18水平;Western blot检测脑组织嘌呤受体P2X配体门控性离子通道7(P2X7R)/NLRP3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质表达与焦亡相关蛋白质如凋亡相关斑点样蛋白(ASC)、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1(caspase-1)蛋白表达。结果单纯CI/RI组大鼠较假手术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脑梗死面积、脑组织IL-1β、IL-18水平、脑组织P2X7R、NLRP3、ASC、caspase-1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脑组织尼氏小体阳性细胞比例显著降低(P<0.05);尼莫地平组、TPG-L组、TPG-H组较单纯CI/RI组大鼠相应指标变化与上述相反(P<0.05);NLRP3激活剂DDC减弱了TPG对CI/RI大鼠细胞焦亡的抑制作用。结论TPG可能通过下调P2X7R/NLRP3通路抑制CI/RI大鼠脑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芍总苷 P2X7R/NLRP3通路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焦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SS标记鉴别牡丹、芍药及川赤芍
6
作者 陈灵丽 王多梅 +4 位作者 蒲婧哲 胡冲 蒋超 袁媛 张亚中 《中国现代中药》 2025年第2期242-247,共6页
目的:建立一种快速、简便、准确鉴别牡丹、芍药及川赤芍的DNA特征序列(DSS)标记分子鉴定方法。方法:基于芍药属植物叶绿体基因组数据库,采用IdenDSS软件筛选出DSS组及其特异性引物对,经DNA提取、聚合酶链式反应扩增、测序、序列比对进... 目的:建立一种快速、简便、准确鉴别牡丹、芍药及川赤芍的DNA特征序列(DSS)标记分子鉴定方法。方法:基于芍药属植物叶绿体基因组数据库,采用IdenDSS软件筛选出DSS组及其特异性引物对,经DNA提取、聚合酶链式反应扩增、测序、序列比对进行牡丹、芍药及川赤芍目标DSS验证。结果:通过对5对候选DSS的验证,确定联合2个DSS(GTAACTTGCTATCCTCTTGCCTAGCAGGCAAAGATTTACT、ACTACGAA GAAGTTCCGGGGGTTACAAAGGAAACTTCGAG)标记可用于牡丹、芍药及川赤芍的鉴定,将DSS上传至中药分子鉴定平台(http://www. herbsdna. com)标准数据库中,结合数据库的BLAST功能,可实现牡丹、芍药及川赤芍的快速、准确鉴定。结论:筛选的DSS标记可用于牡丹皮、白芍及赤芍的基原鉴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丹 芍药 赤芍 DNA特征序列 基原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赤芍配方颗粒与饮片对急性血瘀大鼠抗凝功能药理等效性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黄雪君 赵新新 +3 位作者 黄晓丹 甘海宁 赵自明 黄奕霖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5-9,共5页
目的 探讨赤芍配方颗粒与赤芍饮片对急性血瘀大鼠抗凝功能的药理等效性。方法 大鼠灌胃给药不同剂量赤芍配方颗粒及同批次饮片煎液,复制急性血瘀模型后检测APTT、PT、TT,计算其抑制率并进行主成分分析。根据抑制率主成分建立曲线回归模... 目的 探讨赤芍配方颗粒与赤芍饮片对急性血瘀大鼠抗凝功能的药理等效性。方法 大鼠灌胃给药不同剂量赤芍配方颗粒及同批次饮片煎液,复制急性血瘀模型后检测APTT、PT、TT,计算其抑制率并进行主成分分析。根据抑制率主成分建立曲线回归模型,确定合适的量效回归方程。比较两药等效应剂量及等剂量效应,分析两药的药理等效性。结果 模型组大鼠APTT、PT及TT均较空白组显著下降(P<0.01或P<0.05)。赤芍配方颗粒各剂量组APTT均较模型组显著升高(P<0.01或P<0.05);赤芍饮片2~8倍剂量组APTT较模型组显著升高(P<0.01或P<0.05)。赤芍配方颗粒及饮片8倍剂量组PT较模型组显著升高(P<0.05)。赤芍配方颗粒8倍剂量组TT较模型组显著升高(P<0.01)。根据剂量-效应进行曲线拟合后选择最合适的量效曲线方程,根据方程计算等效应剂量及等剂量效应,回归方程分别为:赤芍配方颗粒(g生药·kg^(-1))=0.382 1×DEE赤芍饮片(g生药·kg^(-1))+0.160 1及EED赤芍配方颗粒(%)=-0.029 8×EED赤芍饮片2(%)+3.894 5×EED赤芍饮片(%)-52.38。结论 在对应的效应范围内,1 g生药·kg^(-1)赤芍饮片对急性血瘀大鼠抗凝主成分抑制率效价约相当于0.382 1 g生药·kg^(-1)的赤芍配方颗粒,同剂量赤芍配方颗粒对急性血瘀大鼠抗凝主成分抑制率大于赤芍饮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理等效性 赤芍配方颗粒 赤芍饮片 抗凝 血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赤芍总苷提取工艺优化、组成和抗氧化活性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金鑫 马小龙 +3 位作者 李萍 熊川 黄文丽 朱宇 《中国食品添加剂》 CAS 2024年第1期109-118,共10页
探究超声波辅助乙醇提取川赤芍总苷,通过单因素和响应面优化提取工艺,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检测总苷组成,并通过体外抗氧化试验评价总苷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为超声功率175 W、超声时间42 min、乙醇浓度70%、液料倍... 探究超声波辅助乙醇提取川赤芍总苷,通过单因素和响应面优化提取工艺,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检测总苷组成,并通过体外抗氧化试验评价总苷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为超声功率175 W、超声时间42 min、乙醇浓度70%、液料倍数30(mL/g),此工艺条件下提取的川赤芍总苷得率为(5.86±0.32)%。HPLC分析总苷共检测到21个特征峰,其中没食子酸0.63 mg/g、氧化芍药苷11.28 mg/g、儿茶素18.64 mg/g、芍药内酯苷5.82 mg/g、芍药苷54.82 mg/g、苯甲酰芍药苷15.74 mg/g、丹皮酚原苷0.98 mg/g,共占总质量的95.35%。总苷清除DPPH·、ABTS+·和·OH-的IC50值分别为0.78、1.13、0.98 mg/mL,总苷的抗氧化活性强弱与浓度呈现较好的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芍 总苷 响应面 超声波 抗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EO数据库联合网络药理学研究川芎-赤芍药对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药理过程及分子机制 被引量:2
9
作者 陈启庭 林洪 +4 位作者 陈利捷 卓超林 岳双冰 金宇 张淼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24年第6期655-661,共7页
目的:探讨活血化瘀中药药对川芎-赤芍拮抗动脉粥样硬化的潜在分子机制及药理过程。方法:使用R语言Limma包分析GEO数据库GSE43292数据集,对有表达差异的动脉粥样硬化基因进行筛选和提取。川芎-赤芍药对所含的化学活性组分及靶点通过中药... 目的:探讨活血化瘀中药药对川芎-赤芍拮抗动脉粥样硬化的潜在分子机制及药理过程。方法:使用R语言Limma包分析GEO数据库GSE43292数据集,对有表达差异的动脉粥样硬化基因进行筛选和提取。川芎-赤芍药对所含的化学活性组分及靶点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检索。合并差异基因和药物作用靶点以获得共同的靶点。利用在线分析工具STRING和Cytoscape构建药物和靶点的调控网络以及靶点间的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然后利用R语言注释靶点基因的基因本体(GO)功能,分析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再进行基因集富集分析(GSEA)以验证KEGG的通路和富集的情况,确定靶点基因的调控功能和参与基因调控功能的信号转导通道。结果:共筛选出动脉粥样硬化差异基因1244个,川芎-赤芍药对含36个生物活性成分,其中靶点为环加氧酶1、肾上腺素受体、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激酶插入域受体、孕激素受体、基质金属蛋白酶9、CXC趋化因子配体8、蛋白激酶Cβ、白细胞介素6、CD14、二肽基肽酶-4、PIK3CG、肾上腺素受体α1B、微管相关蛋白2、尿激酶纤溶酶原激活剂和单胺氧化酶B。靶点在GO中主要富集在合成DNA过程的调控、DNA生物合成的过程、含胶原的细胞外基质、细胞外基质、蛋白酶结合、细胞迁移、血管形成过程、膜筏结构、转录的调节等与动脉粥样硬化炎症、脂肪代谢及血管生成相关的生物学注释。脂质与动脉粥样硬化通路和核因子κB信号通路与动脉粥样硬化关系最为密切,并且在KEGG信号通路和GSEA均显示出富集。结论:川芎-赤芍药对通过潜在的13个活性成分作用于可能的16个靶点调控相关信号转导通路,通过抗炎、调脂和保护血管等方式产生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芎-赤芍药对 动脉粥样硬化 GEO数据库联合网络药理学 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赤芍总苷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0
作者 赵雪莹 何世宇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7期4-9,共6页
赤芍具有清热凉血、散瘀止痛的功效,广泛应用于临床,并于2002年列入可药食同源中药名录。现代研究发现,赤芍总苷系赤芍的主要活性成分,是鸟笼状蒎烷结构的单萜类化合物以及内酯结构的单萜类化合物的总称。10余年来,赤芍总苷不断有新的... 赤芍具有清热凉血、散瘀止痛的功效,广泛应用于临床,并于2002年列入可药食同源中药名录。现代研究发现,赤芍总苷系赤芍的主要活性成分,是鸟笼状蒎烷结构的单萜类化合物以及内酯结构的单萜类化合物的总称。10余年来,赤芍总苷不断有新的药理作用发现被报道,但未见系统地总结分析。因此,文章通过归纳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了赤芍总苷自2010年至今被报道的抗肿瘤、抗心脑血管疾病、保肝、抗衰老、改善血流动力学和血液流变学、抗凝、抗血栓以及增强免疫、抗抑郁、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抗溃疡病、抗盆腔炎、舒血管、保护脊髓损伤、保护血管内皮、治疗扁平苔藓及改善糖尿病肾病肾纤维化等药理作用,并提出研究不足与展望,以期为赤芍总苷深入地研究和开发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芍总苷 药理作用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平原生态林下赤芍白粉病防治措施 被引量:1
11
作者 胡青 任建武 +1 位作者 付新 赵丽芳 《林业科技通讯》 2024年第6期116-118,共3页
赤芍白粉病近年来在北京地区普遍存在,严重影响了赤芍(Paeonia veitchii)的品质。文章调查了平原生态林下赤芍的染病状况,并针对性采用农艺措施结合药剂防控,病情指数降低了62%以上,据此总结出行之有效的林下赤芍生态培育中白粉病的综... 赤芍白粉病近年来在北京地区普遍存在,严重影响了赤芍(Paeonia veitchii)的品质。文章调查了平原生态林下赤芍的染病状况,并针对性采用农艺措施结合药剂防控,病情指数降低了62%以上,据此总结出行之有效的林下赤芍生态培育中白粉病的综合防控技术,对林药高温高湿季节真菌病害的防治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芍 Paeonia veitchii 芍药白粉病 农艺措施 林下种植
原文传递
基于营卫理论探讨桂枝-赤芍配伍重塑肿瘤血管微环境的网络药理学机制
12
作者 黄菁 汪宗清 +2 位作者 李思泽 陈婷 沈红梅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24年第3期265-270,共6页
目的:采用网络药理学方法预测桂枝-赤芍配伍影响肿瘤血管生成的潜在靶点和通路,从分子网络药理学水平探索该配伍重塑肿瘤血管微环境的网络药理学机制。方法:采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检索桂枝、赤芍的化学成分和潜在靶... 目的:采用网络药理学方法预测桂枝-赤芍配伍影响肿瘤血管生成的潜在靶点和通路,从分子网络药理学水平探索该配伍重塑肿瘤血管微环境的网络药理学机制。方法:采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检索桂枝、赤芍的化学成分和潜在靶点,选择口服生物利用度≥30%和类药性≥0.18作为化学成分筛选条件;在GeneCards数据库中检索血管生成的靶点;利用Cytoscape 3.6.0软件绘制桂枝-赤芍配伍-化合物-靶点-血管生成网络;使用STRING 11.0在线软件构建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并挖掘核心靶点;采用David Bioinformatics Resources数据库对该复方活性成分潜在的靶点网络中的蛋白进行基因本体(GO)功能富集分析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桂枝-赤芍配伍的33种有效成分作用于血管生成过程的77个靶点,PPI网络的核心靶点包括蛋白激酶B(Akt)1、JUN、白细胞介素6、基质金属蛋白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一氧化氮合酶2和缺氧诱导因子-1α等多个蛋白。GO功能富集分析提示,该配伍的关键蛋白主要参与了DNA结合转录激活剂活性、血红素结合、抗氧化活性、核受体活性和转录因子活性等生物过程。KEGG通路富集分析显示,该配伍参与了缺氧诱导因子-1(HIF-1)信号通路、肿瘤蛋白53信号通路、细胞凋亡信号通路、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耐药信号通路、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信号通路和磷脂酰肌醇3激酶-Akt信号通路等,提示桂枝-赤芍配伍与肿瘤血管生成的关系最为密切。结论:桂枝-赤芍配伍中的黄芩素、谷甾醇和鞣花酸等成分可能通过HIF-1信号通路、VEGF信号通路影响肿瘤血管生成,干预肿瘤的生物学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卫 桂枝 赤芍 配伍 肿瘤血管微环境 网络药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赤芍种质的本草溯源
13
作者 张淼 田洪昭 曹雪丹 《中医学》 2024年第4期721-724,共4页
赤芍的药用历史悠久,至今仍是临床常用的大宗药材。赤芍的种质来源古今认识不尽相同。而种质的差异关乎药材质量以及疗效,是决定药物临床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通过对赤芍的种质来源、产地、与白芍分用沿革等方面进行文献梳理及本草... 赤芍的药用历史悠久,至今仍是临床常用的大宗药材。赤芍的种质来源古今认识不尽相同。而种质的差异关乎药材质量以及疗效,是决定药物临床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通过对赤芍的种质来源、产地、与白芍分用沿革等方面进行文献梳理及本草考证,明晰赤芍古今种质来源变化情况,旨在为赤芍的临床应用及基础研究提供文献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芍 种质 本草考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天水市赤芍栽培及病虫害防治要点
14
作者 高大伟 高妍 李文静 《农业工程技术》 2024年第28期80-81,共2页
甘肃种植赤芍有明显产地优势,天水市种植历史悠久。该文结合甘肃省天水市赤芍生产实际,总结了实生苗繁育、起苗移栽、栽后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技术要点,给种植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 赤芍 栽培 病虫害防治 技术要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研究车前子-赤芍对治疗青光眼的作用机制
15
作者 陆海 项晨跃 马一平 《哈尔滨医药》 2024年第2期1-5,共5页
目的采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讨车前子-赤芍对治疗青光眼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TCMSP、Gene Cards等数据库收集车前子、赤芍的有效活性成分靶点及青光眼相关靶点。利用STRING数据库和Cytoscape软件构建蛋白质互作网络图,绘制药物... 目的采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讨车前子-赤芍对治疗青光眼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TCMSP、Gene Cards等数据库收集车前子、赤芍的有效活性成分靶点及青光眼相关靶点。利用STRING数据库和Cytoscape软件构建蛋白质互作网络图,绘制药物-活性成分-靶点-疾病可视化网络图。利用DAVID数据库进行GO功能富集分析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PyMolWin软件进行分子对接。结果获得药对与青光眼疾病交集靶点75个。核心靶点为AKT1、CASP3和TP53。GO功能富集分析得到了232条信息,KEGG通路富集分析确定了207条相关通路。分子对接结果显示,关键靶点与药物有效活性成分结合构象稳定。结论车前子-赤芍药对可能作用于AKT1、CASP3和TP53等靶点,通过PI3K-Akt信号通路、神经营养因子信号通路等相关通路,从而达到调节眼压和保护视神经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前子-赤芍 青光眼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赤芍多糖延缓秀丽隐杆线虫衰老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李思明 毛浩洋 +7 位作者 董方昕 王福玲 雒江菡 高原 吴毓斌 盛美琳 阎力君 王文飞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24年第4期283-291,共9页
目的基于模式生物秀丽隐杆线虫(简称线虫)探究赤芍多糖延缓衰老的作用。方法将线虫随机分为空白组和不同质量浓度的赤芍多糖组(100、200、400μg/mL),观察赤芍多糖对线虫寿命、运动能力和应激能力的影响,测定线虫体内脂褐素、丙二醛(mal... 目的基于模式生物秀丽隐杆线虫(简称线虫)探究赤芍多糖延缓衰老的作用。方法将线虫随机分为空白组和不同质量浓度的赤芍多糖组(100、200、400μg/mL),观察赤芍多糖对线虫寿命、运动能力和应激能力的影响,测定线虫体内脂褐素、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的含量以及相关抗氧化酶的活力,分析赤芍多糖对线虫体内抗氧化能力的影响;运用实时荧光定量酶链式反应技术检测赤芍多糖对线虫衰老相关基因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与空白组相比,赤芍多糖高剂量组(400μg/mL)能够显著延长线虫寿命,增强线虫运动能力和应激能力,明显降低线虫体内脂褐素、MDA、ROS的含量,显著提高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力;同时,赤芍多糖能够显著上调daf-16、skn-1、sod-3 mRNA的表达,下调daf-2、age-1 mRNA的表达。结论赤芍多糖能够通过提高线虫应激能力、增强抗氧化酶活力以及调控胰岛素/类胰岛素生长因子信号通路(IIS)相关基因的表达从而延缓线虫衰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芍多糖 秀丽隐杆线虫 衰老 抗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赤芍抗炎活性的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7
作者 倪嘉挺 袁旭 +4 位作者 曹庆宇 庞成国 陈元金 韩华 董培良 《中医药信息》 2024年第2期87-93,共7页
炎症是生物组织受到某种刺激,如外伤、感染等损伤因子的刺激所发生的一种以防御反应为主的基本病理过程,炎症的发展可能导致局部组织的变异和增生,从而进一步加速疾病发展。赤芍作为常用的中药材之一,具有清热凉血,散瘀止痛的功效。笔... 炎症是生物组织受到某种刺激,如外伤、感染等损伤因子的刺激所发生的一种以防御反应为主的基本病理过程,炎症的发展可能导致局部组织的变异和增生,从而进一步加速疾病发展。赤芍作为常用的中药材之一,具有清热凉血,散瘀止痛的功效。笔者通过综述近期国内外关于赤芍抗炎活性的物质基础及其作用机制的相关文献,发现赤芍中的萜类、挥发油、酚酸、黄酮类、鞣质等多种化学成分通过AMPK、MAPK、NF-κB、STAT6和HO-1信号通路发挥抗炎作用,从而治疗结肠炎、关节炎、乳腺炎和角膜炎等相关炎症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芍 抗炎 物质基础 作用机制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与分子对接预测川芎-赤芍药对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3
18
作者 赵丽娟 曹文慧 +2 位作者 翟率宇 韩立坤 白海花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1期66-73,共8页
心血管疾病是全球范围内死亡率最高的一种疾病,其主要病理基础是动脉粥样硬化。为了探讨川芎-赤芍药对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潜在作用机制,利用网络药理学平台,挖掘了川芎-赤芍的有效成分及靶点并筛选核心成分;查找了动脉粥样硬化的靶点,... 心血管疾病是全球范围内死亡率最高的一种疾病,其主要病理基础是动脉粥样硬化。为了探讨川芎-赤芍药对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潜在作用机制,利用网络药理学平台,挖掘了川芎-赤芍的有效成分及靶点并筛选核心成分;查找了动脉粥样硬化的靶点,然后与药物靶点取交集筛选候选靶点;构建候选靶点的蛋白互作网络得到核心靶点;对候选靶点进行GO功能富集分析与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最后将核心成分和核心靶点进行分子对接。结果从川芎-赤芍药对中筛选到包括核心成分β-谷甾醇、黄芩素、豆甾醇和杨梅酮在内的35个活性成分,获得川芎-赤芍药对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包括核心靶点AKT1、TNF、VEGFA、TP53在内的候选靶点58个,核心成分和核心靶点间均具有较好的结合能力,候选靶点主要参与了对氧水平下降的反应、对细菌来源分子的反应、对激素的反应等生物学过程,富集在癌症信号通路、脂质和动脉粥样硬化信号通路、化学致癌-受体激活通路、流体剪切力与动脉粥样硬化通路等相关通路上,以协同的形式通过调节细胞生长发育、降低血脂水平和控制促炎介质的分泌等对动脉粥样硬化发挥治疗作用,为川芎-赤芍药对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川芎 赤芍 动脉粥样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研究桃仁-红花-赤芍治疗中风后失眠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4
19
作者 朱彦名 马进 《中医临床研究》 2024年第11期64-70,共7页
目的:研究“桃仁-红花-赤芍”治疗中风后失眠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筛选桃仁-红花-赤芍的有效活性成分,使用PubChem数据库查询各成分的SMILE结构,通过SwissTargetPrediction进行靶点预测,利用Gene... 目的:研究“桃仁-红花-赤芍”治疗中风后失眠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筛选桃仁-红花-赤芍的有效活性成分,使用PubChem数据库查询各成分的SMILE结构,通过SwissTargetPrediction进行靶点预测,利用GeneCards数据库收集中风后失眠相关靶点基因,使用Venny 2.1软件预测桃仁-红花-赤芍和中风后失眠的交集靶点。采用Cytoscape 3.9.1软件和STRING数据库进行“药物-活性成分-靶点”网络和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的构建与分析。利用Metascape在线分析工具对交集靶点进行基因本体论(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富集分析,并借助微生信作图网站展现分析结果。借助AutoDock软件将药物中的关键成分与核心靶点进行对接,并将结果通过PyMOL软件进行可视化。结果:获得桃仁-红花-赤芍靶点585个、中风后失眠靶点2204个,交集靶点有221个;主要活性成分为黄芩素、β-谷甾醇、木脂素等;核心靶点为Src蛋白(Src protein,SRC)、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1、MAPK3等。GO分析条目共2832个,KEGG富集到202条通路。根据KEGG分析,预测药物主要通过癌症、癌症中蛋白多糖、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hosphatidylinositol 3 Kinase-Protein Kinase B,PI3K-Akt)、MAPK等信号通路发挥治疗作用。分子对接结果显示药物主要活性成分与核心靶点都有较好的结合亲和力。结论:桃仁-红花-赤芍可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治疗中风后失眠,为治疗中风后失眠的作用机制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桃仁-红花-赤芍 中风后失眠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研究川芎-赤芍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绞痛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3
20
作者 张宁宁 焦晓民 《中医临床研究》 2024年第17期19-26,共8页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理念和技术研究川芎-赤芍药对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心绞痛的主要活性成分、靶点及生物学过程和通路。方法:通过TCMSP数据库检索出川芎和赤芍的主要活性成分、靶点信息,再通过GeneCards、OMIM、...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理念和技术研究川芎-赤芍药对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心绞痛的主要活性成分、靶点及生物学过程和通路。方法:通过TCMSP数据库检索出川芎和赤芍的主要活性成分、靶点信息,再通过GeneCards、OMIM、TTD数据库获取冠心病心绞痛的相关靶点信息,继而得到川芎-赤芍与冠心病心绞痛的交集靶点,采用Cytoscape 3.10.0软件构建中药-成分-靶点-疾病靶点网络,将获取的交集靶点信息通过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筛选出核心靶点。利用David数据库对交集靶点进行基因本体论(GO)功能富集分析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从川芎和赤芍中共筛选得到36个主要活性成分,其中川芎7个、赤芍29个,相关作用靶点共166个,筛选去重后得到76个,冠心病心绞痛的相关作用靶点共1213个,川芎和赤芍与冠心病心绞痛交集靶点共35个,核心靶点18个。GO功能富集分析结果显示主要涉及对外源刺激的反应、凋亡过程的负调控、细胞外区域、质膜、酶绑定、相同蛋白结合等生物过程,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显示主要涉及癌症通路、流体剪切力与动脉粥样硬化、卡波西肉瘤相关疱疹病毒感染、癌症中的蛋白聚糖类、化学致癌作用-受体活化、血脂与动脉粥样硬化等信号通路。结论:本研究初步揭示了川芎-赤芍药对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疾病的主要活性成分、靶点、生物学过程和通路,为进一步研究其药理学作用及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药理学 川芎 赤芍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绞痛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