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扩大中央赤字开支应对中国的债务型通货紧缩——基于主权货币理论的视角
1
作者 徐则荣 楚珊珊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00-104,共5页
在中国目前债务型通货紧缩的困境中,主张通过市场"看不见的手"自我出清、实现"杠杆率硬着陆"的目标是不可行的。借鉴美国在金融危机后通过主动增加中央政府的杠杆率,以中央政府负债替代私人部门债务"去杠杆&qu... 在中国目前债务型通货紧缩的困境中,主张通过市场"看不见的手"自我出清、实现"杠杆率硬着陆"的目标是不可行的。借鉴美国在金融危机后通过主动增加中央政府的杠杆率,以中央政府负债替代私人部门债务"去杠杆"的成功经验,并根据中国政府部门有很大的加杠杆空间这一事实,通过扩大中央政府赤字开支增加总需求、降低私人部门杠杆率,可以有效应对中国目前债务型通货紧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债务型通货紧缩 “去杠杆” 赤字开支 主权货币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论罗斯福政府的赤字财政
2
作者 刘达永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1-9,共9页
国外有学者认为;罗斯福所进行的“主要改革,就是联邦政府花钱,‘赤字财政’(deficit financing)”。此说是否妥贴,姑置勿论。但是,持续、高额的财政赤字,肯定是罗斯福“新政”时期的显著现象之一。据统计,从1789至1914年的153年中,共有5... 国外有学者认为;罗斯福所进行的“主要改革,就是联邦政府花钱,‘赤字财政’(deficit financing)”。此说是否妥贴,姑置勿论。但是,持续、高额的财政赤字,肯定是罗斯福“新政”时期的显著现象之一。据统计,从1789至1914年的153年中,共有57年联邦政府出现财政赤字,其中连续4年和4年以上存在财政赤字者,共有5次:1812至1815年;1840至1843年;1858至1865年;1894至1899年;1931至1941年。在这5次中,罗斯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斯福政府 联邦政府 罗斯福“新政” 财政赤字 赤字财政政策 经济危机 赤字开支 私人投资 政府负债 水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哈耶克和1929年大萧条:他的思想真的改变了吗? 被引量:2
3
作者 安东尼奥.马柳洛 戴建兵 +4 位作者 习永凯 刘会丽 尹德佼 要楠 孙树汉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3-34,共12页
"早期哈耶克"认为,1929年经济大萧条是政治当局通过扩张性政策延长繁荣和阻碍通货紧缩的双重错误导致的,持续的物价下跌是由工资和价格粘性决定的。"后期哈耶克"反对凯恩斯主义,他部分地改变了自己关于导致1929年&q... "早期哈耶克"认为,1929年经济大萧条是政治当局通过扩张性政策延长繁荣和阻碍通货紧缩的双重错误导致的,持续的物价下跌是由工资和价格粘性决定的。"后期哈耶克"反对凯恩斯主义,他部分地改变了自己关于导致1929年"大萧条"的原因及应采取对策的观点,但未改变信用操作是引发危机原因的看法。改变的是其关于二次衰退,即危机持续及恶化的思想。哈耶克认为,最重要的教训主要是经济繁荣时期就必须防止经济危机,等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耶克 凯恩斯 哈伯勒 赤字开支 货币扩张 大萧条 商业周期理论 中央银行 利率 通货紧缩 通货膨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罗斯福“新政”及其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张玉路 《贵州文史丛刊》 1998年第5期25-30,共6页
关键词 罗斯福“新政” 资本主义国家 凯恩斯 现代资本主义 1933年 国家干预 赤字开支 复兴金融公司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通货膨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仅次于美国总统的人——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格林斯潘
5
作者 徐冰川 《企业经济》 北大核心 1998年第8期56-57,共2页
“他真是个天才”1996年12月,当美国的股票市场狂飙飞扬的时候,一个人在华盛顿一次晚会上毫不经意间说出的一句话竟然引发了第二天纽约华尔街股市风暴,道·琼斯指数也一下子下跌了140个百分点!而东南亚金融危机风头正... “他真是个天才”1996年12月,当美国的股票市场狂飙飞扬的时候,一个人在华盛顿一次晚会上毫不经意间说出的一句话竟然引发了第二天纽约华尔街股市风暴,道·琼斯指数也一下子下跌了140个百分点!而东南亚金融危机风头正劲的时候,各国翘首以待的也是这个人的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 斯潘 美国总统 格林 通货膨胀率 联邦基金利率 赤字开支 美国经济 合作伙伴 东南亚金融危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尔街神父”——格林斯潘
6
作者 建平 《华人时刊》 1999年第13期28-29,共2页
他是一位年过古稀的老人,戴着宽大的老式眼镜时看上去有点像猫头鹰,尤其是当他的身子向前倾并用手掌托着下巴的时候;他时常面露仁慈的微笑,但更多的公开场合总是显得有些惊躁,甚至是一脸的沮丧,给人留下心事重重的印象;他的穿着总是千... 他是一位年过古稀的老人,戴着宽大的老式眼镜时看上去有点像猫头鹰,尤其是当他的身子向前倾并用手掌托着下巴的时候;他时常面露仁慈的微笑,但更多的公开场合总是显得有些惊躁,甚至是一脸的沮丧,给人留下心事重重的印象;他的穿着总是千篇一律,西装和白衬衣再加一根不入时的领带,在人们眼里,无论如何他不是个讲究穿着的人;他沉默寡言,金口难开,说话时用的是联储(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FEB”)的特色语言,前言不搭后语且含混不清,但只要他一开口,华尔街的金融大亨们便无不竖起耳朵努力听个明白。他的片言只语就是“圣经”。只要你吃透了他所要表达的真正涵义,那么明天你就会把握住市场的走向。他就是已经连任三届美国联储主席的格林斯潘。有人把他尊为“美国第二号人物”,“美国经济的掌舵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斯潘 华尔街 格林 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 米切尔 尼克松政府 特色语言 赤字开支 美国经济 竖起耳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菲律宾经济快速复苏面临的难题
7
作者 蒋细定 《当代亚太》 1999年第9期56-59,共4页
关键词 菲律宾经济 金融危机的影响 资本形成 亚洲金融危机 商业银行 出口增长率 营业总收入 赤字开支 经济复苏 跨国公司
原文传递
美国和日本的失业
8
作者 金婉如 《世界经济》 1987年第12期75-78,共4页
在资本主义世界里,美国和日本的失业情况尽管没有西欧那么严重,但就两国本身而言,失业问题也是两国政府当前面临的棘手问题。 就美、日两国目前的经济形势看,都存在着构成严重失业问题的因素。美国的经济自1982年底开始出现回升。1983年... 在资本主义世界里,美国和日本的失业情况尽管没有西欧那么严重,但就两国本身而言,失业问题也是两国政府当前面临的棘手问题。 就美、日两国目前的经济形势看,都存在着构成严重失业问题的因素。美国的经济自1982年底开始出现回升。1983年和1984年实际增长率分别达到3.3%和6.8%。1985年至今,美国经济增长放慢,年增长率均在3%以下。通货膨胀率则自1980年的13.5%下降到1983—1985年3年平均的3.8%,是17年来的最低水平。尽管美国经济在1983年至1984年强劲回升和通货膨胀率下降,但还存在一些影响其经济发展的严重问题。最突出的是美国的财政赤字居高不下和外贸逆差增长速度快。自里根执政以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业问题 日本 通货膨胀率 经济增长 资本主义 经济形势 财政赤字 赤字开支 实际增长率 增长速度
原文传递
阿罗约 :我想当个好总统
9
作者 杨忠毅 《瞭望》 北大核心 2001年第8期60-61,共2页
关键词 埃斯特拉 菲律宾共和国 赤字开支 新政府 总统府 武装部队 政府官员 消除贫困 参议院 总统职位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