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6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浏阳北乡赣方言称谓系统研究
1
作者 周书琪 蒋湘平 《现代语言学》 2025年第1期775-786,共12页
论文以浏阳北乡赣方言为研究对象,通过田野调查等方法,从亲属及社会称谓词两方面全面记录了浏阳方言称谓系统。论文具体分析了浏阳方言称谓词的特殊前缀“老[lau213]”“细[si44]”及后缀“唧[tɕi0]”“崽[tsai0]”“子[tsɿ0]”的用法... 论文以浏阳北乡赣方言为研究对象,通过田野调查等方法,从亲属及社会称谓词两方面全面记录了浏阳方言称谓系统。论文具体分析了浏阳方言称谓词的特殊前缀“老[lau213]”“细[si44]”及后缀“唧[tɕi0]”“崽[tsai0]”“子[tsɿ0]”的用法和特点;在与普通话对比的基础上,深入探究浏阳方言称谓系统的四个显著特点:亲属语素重叠表义、背称和面称丰富、部分称谓男女兼用及多元生动的地缘特色。论文为进一步研究浏阳方言以及多方言接触地区的称谓系统提供了参考。Taking Liuyang Beixiang Gan dialect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he thesis comprehensively records the kinship and social predicate system of Liuyang dialect through fieldwork and other methods. The thesis specifically analyzes the usage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pecial prefixes “Lao [lau213]” and “Xi [si44]”, as well as the suffixes “Ji [tɕi0]”, “Zai [tsai0]”, and “Zi [tsɿ0]” in the appellation words of Liuyang dialect.. Furthermore, we compare the four features of overlapping kinship morphemes, dorsal and facial names, and the use of both male and female for some of the appellatives, and the geographic characteristics of vividness and inclusiveness with those of Mandarin. The paper provides the original corpus and reference for further research on Liuyang dialec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浏阳北乡 赣方言 亲属称谓词 社会称谓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赣方言被动标记的类型与特点研究
2
作者 梅那 《南昌师范学院学报》 2025年第1期48-56,共9页
以地理分布图的形式直观呈现赣方言区域内30个被动标记的地理分布情况,可从使用范围和语义来源两个方面对这些标记做类型划分。在赣语片区各选取至少一个方言点的语料,分析相关被动标记进入句式后的使用特点。同时,站在语言发展的角度,... 以地理分布图的形式直观呈现赣方言区域内30个被动标记的地理分布情况,可从使用范围和语义来源两个方面对这些标记做类型划分。在赣语片区各选取至少一个方言点的语料,分析相关被动标记进入句式后的使用特点。同时,站在语言发展的角度,对赣方言被动标记呈现的新特点和趋势进行归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分布 赣方言 被动标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赣方言地理信息系统构建与应用
3
作者 吴建华 涂浩文 +2 位作者 魏宁 刘迪宸 张勇生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14,94,共8页
语言资源的保护开发已上升为国家战略,为满足国家和地方对方言保护的迫切需求,亟须采用信息技术保护和传承方言。针对现有的方言地理信息系统在音像图文一体化管理、语情监测和自动化制图等方面存在的不足,该文构建了首个江西赣方言地... 语言资源的保护开发已上升为国家战略,为满足国家和地方对方言保护的迫切需求,亟须采用信息技术保护和传承方言。针对现有的方言地理信息系统在音像图文一体化管理、语情监测和自动化制图等方面存在的不足,该文构建了首个江西赣方言地理信息系统,从系统架构、系统功能、系统数据库等方面进行系统设计,使用GIS二次开发组件ArcGIS Engine和插件式开发方法构建系统,主要实现了多模态方言数据集成管理、方言资源统计、方言查询与定位、语情监测、方言特征自定义分类、方言特征制图、地理特征分析等特色功能,有助于江西方言的研究、保护与开发,同时对其他区域方言地理信息系统建设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赣方言 地理信息系统 语言资源 方言保护 方言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赣方言视觉化设计研究
4
作者 朱梦睿 《丝网印刷》 2024年第16期86-88,共3页
以赣方言为主要研究对象,分析赣方言特色,运用设计学原理将方言进行设计应用实践,探索赣方言视觉化设计的基本方法,从而促进赣方言的传承与发展,同时也为城市品牌建设和南昌文旅发展提供了新的设计思路和创意表现。
关键词 赣方言 南昌文旅 城市品牌 视觉设计 非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赣方言语音的特点 被引量:26
5
作者 孙宜志 陈昌仪 徐阳春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122-127,133,共7页
通过全面考察得知 :江西赣方言语音有“全浊声母与次清声母合流”等 17个方面的共同特点 ;其对外的区别性的语音特征要联系周边方言来看 ,赣方言与客家方言、赣方言与徽方言既有较大的相似性 ,也有普遍的差异。赣方言与客家方言。
关键词 赣方言 语音 江西 客家方言 方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境内赣方言区述评及再分区 被引量:12
6
作者 孙宜志 陈昌仪 徐阳春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10-117,共8页
江西是赣方言的发源地和分布的主要地区 ,对江西境内的赣方言的分区合理与否 ,直接影响到我们对这一大方言的准确把握。现有的三种分区方案存在随意性和分区标准欠佳等毛病。根据江西境内赣方言内部分歧的具体情况和汉语方言分区理论 ,... 江西是赣方言的发源地和分布的主要地区 ,对江西境内的赣方言的分区合理与否 ,直接影响到我们对这一大方言的准确把握。现有的三种分区方案存在随意性和分区标准欠佳等毛病。根据江西境内赣方言内部分歧的具体情况和汉语方言分区理论 ,江西境内赣方言应该先划分为南区赣方言和北区赣方言 ,南区赣方言又可以划分为崇仁片、铅山片、泰和片和分宜片 ;北区赣方言又可以划分为都昌片、奉新片和乐平片。这种分区方案还可以与江西的自然地理、历史区划相印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西 赣方言 分区标准 再分区 分区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客赣方言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被引量:6
7
作者 刘纶鑫 田志军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15-120,共6页
早在清代末年就开始了客家方言的研究,但大都是用传统语文学的理论方法对词汇进行考释。20世纪50年代以来,特别是在20世纪末,客家方言研究进入了一个全面发展的历史时期。赣方言研究起步较晚,1936年罗常培先生写成《临川音系》一书。197... 早在清代末年就开始了客家方言的研究,但大都是用传统语文学的理论方法对词汇进行考释。20世纪50年代以来,特别是在20世纪末,客家方言研究进入了一个全面发展的历史时期。赣方言研究起步较晚,1936年罗常培先生写成《临川音系》一书。1979年《方言》创刊,熊正辉率先就南昌方言发表系列论文,揭开了赣方言研究新的篇章。客赣方言比较研究则始终是围绕着客赣方言的关系问题而展开的。作为汉语的两大方言,人们对它们的语言特色仍然有不识庐山真面目之感。因此,客赣方言的研究还有许多工作要做,这两种方言的研究大有搞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客家方言 赣方言 方言研究 语音 词汇 语法 比较研究 研究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境内赣方言人称代词单数的"格"之考察 被引量:5
8
作者 肖萍 陈昌仪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156-159,共4页
江西境内方言的人称代词单数的"格"的分布呈现出主宾格严格区分和不严格区分两种类型。这种"格"的演化模式呈现出鄱阳湖流域板块和信江流域板块。两大板块的第三称人称代词单数"格"的区别来自上古中原汉... 江西境内方言的人称代词单数的"格"的分布呈现出主宾格严格区分和不严格区分两种类型。这种"格"的演化模式呈现出鄱阳湖流域板块和信江流域板块。两大板块的第三称人称代词单数"格"的区别来自上古中原汉语,词形上则受吴方言词缀的影响和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赣方言 板块 动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赣方言中古精庄知章组声母的今读研究 被引量:27
9
作者 孙宜志 《语言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20-29,共10页
文章描写和归纳了江西赣方言中古精组、庄组、知组、章组声母的今读类型、特点,探讨了各种类型的发展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 赣方言 精庄知章组声母 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赣方言中古两呼四等今读四呼情况的考察 被引量:2
10
作者 陈敏燕 孙宜志 《江西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0期155-158,共4页
文章描写和归纳江西赣方言中古两呼四等的今读四呼的类型、特点,探讨各种类型的成因。
关键词 赣方言 两呼 四等 四呼 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赣方言精庄知章组声母的历史层次与语音性质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军 宗平华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33-139,共7页
18世纪中叶江西临江方言韵书《辨字摘要》、19世纪初南昌童蒙识字课本《类字蒙求》直音和20世纪初江西高安人涂锉《国音四种》"改正土音法"所记录的高安土话反映,现代江西赣方言精庄知章组声母类型"知三章:知二庄精"... 18世纪中叶江西临江方言韵书《辨字摘要》、19世纪初南昌童蒙识字课本《类字蒙求》直音和20世纪初江西高安人涂锉《国音四种》"改正土音法"所记录的高安土话反映,现代江西赣方言精庄知章组声母类型"知三章:知二庄精"代表了较早的历史层次,现代赣方言知三章组声母读舌面音反映了早期的读音。将江西赣方言历史方言文献与现代方言语音特征加以比较,可进一步揭示现代江西赣方言知三章组声母读t、th的现象不是古音的遗留,而是知三章组声母读舌尖塞擦音以后发生的音变现象。与部分江西赣方言区精庄知二组声母读t、th的性质一样,都是通过舌尖塞擦音ts、tsh丢失擦音成分的方式演变而来。这种音变现象发生在同一阶段古精庄知章组声母类型不同、历史层次不同、来源不同而声母读ts、tsh的音节中,因此,江西赣方言精庄知章组声母读t、th的现象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赣方言 历史文献 精庄知章组声母 历史层次 语音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赣方言声调的演变类型 被引量:9
12
作者 辛世彪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9年第3期17-28,共12页
赣方言地理分布相对集中,声调演变却非常复杂。本文比较了75个方言点的材料,发现赣语声调数目有3、4、5、6、7、8、9、10八种,但只有送气分调、浊上、去声和入声的变化与其声调演变类型之间存在本质的联系,据此可以归纳... 赣方言地理分布相对集中,声调演变却非常复杂。本文比较了75个方言点的材料,发现赣语声调数目有3、4、5、6、7、8、9、10八种,但只有送气分调、浊上、去声和入声的变化与其声调演变类型之间存在本质的联系,据此可以归纳出赣语声调演变的12种类型。有些类型是主导性的,有明显的区域特征,有些是从属性的,存在于个别方言事实中。赣语入声的演变根据入声调的有无、阴阳入的分合、送气分调及古韵摄的划分又可分为6种类型。赣语次浊入声字有些跟清入字走,有些限浊入字走,内部复杂但也有些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赣方言 声调 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赣方言看表示动物雌雄语素的词性及其功能 被引量:6
13
作者 邵宜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5期48-52,共5页
在南方方言里,"公"、"婆"及其相关语素通常位于人名或动物名后面表示人的性别或动物的雌雄,以往争论的焦点集中在这一结构是"前偏后正"还是"前正后偏"。这就牵涉到一个问题:汉语有没有"... 在南方方言里,"公"、"婆"及其相关语素通常位于人名或动物名后面表示人的性别或动物的雌雄,以往争论的焦点集中在这一结构是"前偏后正"还是"前正后偏"。这就牵涉到一个问题:汉语有没有"中心成分+修饰成分"的复合词构成类型。本文根据赣方言的材料证实:汉语并不存在"前正后偏"的词语结构,"公"、"婆"是名词性语素,不是形容词性语素。文章还引用了其它方言的例子加以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赣方言 性质 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龚廷贤医籍歌括用韵看明代赣方言的若干特点 被引量:5
14
作者 李军 《语言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62-66,共5页
明代名医龚廷贤医籍五种中的歌括用韵多以方言入韵,符合其所说的“括俚言”的特点,可以归纳出明代赣方言13条语音特征。
关键词 龚廷贤 歌括 用韵研究 明代 赣方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赣方言来母细音今读舌尖塞音现象的考察 被引量:4
15
作者 孙宜志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34-136,共3页
江西赣方言中古来母在今细音韵母前读舌尖塞音是分布范围较广的一种语音现象,这种语音现象是以今韵母读细音为条件的特殊音变,不是赣方言的底层,也不是上古复辅音的遗留。
关键词 江西 赣方言 来母 细音 舌尖塞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赣方言语助词“时”的语法功能及与近代汉语之比较 被引量:4
16
作者 邵宜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12-117,共6页
时间助词"时"在一串音节链末尾时经历了由实到虚的演进过程,当另一串与之处在同一个意义关系中的音节链在叙述事件不再强调时间概念时,"时"的语义开始发生微妙的变化,其时间意义趋于模糊,而语法符号的作用逐渐突出... 时间助词"时"在一串音节链末尾时经历了由实到虚的演进过程,当另一串与之处在同一个意义关系中的音节链在叙述事件不再强调时间概念时,"时"的语义开始发生微妙的变化,其时间意义趋于模糊,而语法符号的作用逐渐突出。由于语义焦点前移,结构经过重新分析,"时"虚化为助词成分,语音表现为轻声,附带停顿功能。"时"在这种句法位置上多表示假设关系。归纳起来,"语义虚化"是起因,"重新分析"是手段。"时"的这种用法在今天的赣方言仍很活跃,湘方言及闽赣等地客家话中也有反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义虚化 赣方言 语助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赣方言对英语语音学习负迁移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王玲 《教育学术月刊》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89-91,102,共4页
作为汉语十大方言之一,赣方言的语音结构系统有其自身的特点。其中某些特点对使用赣方言的英语语音学习者来说会产生负迁移作用。文章所做实证研究从实践操作层面探讨了赣方言对英语语音教学产生的负迁移作用以及如何消除负迁移作用的... 作为汉语十大方言之一,赣方言的语音结构系统有其自身的特点。其中某些特点对使用赣方言的英语语音学习者来说会产生负迁移作用。文章所做实证研究从实践操作层面探讨了赣方言对英语语音教学产生的负迁移作用以及如何消除负迁移作用的具体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赣方言 英语语音 负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客赣方言舌齿音声母按等分立的格局 被引量:3
18
作者 刘泽民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35-141,共7页
本文分三部分来论述客赣方言舌齿音声母按二三等分立的格局。一、对客赣方言舌齿 音知庄章精四组作概括性描写。二、论证客赣方言舌齿音早期状态是知组三等与章组合流,知组 二等与庄组合流后再与精组合流。通过对方言现状与汉语语音史... 本文分三部分来论述客赣方言舌齿音声母按二三等分立的格局。一、对客赣方言舌齿 音知庄章精四组作概括性描写。二、论证客赣方言舌齿音早期状态是知组三等与章组合流,知组 二等与庄组合流后再与精组合流。通过对方言现状与汉语语音史资料的综合分析,勾勒出客赣方 言中古以后知章组演变的过程。三、对客赣方言舌齿音格局体现出的方言史意义进行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客家方言 赣方言 舌齿音格局 方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几个标记助词看赣方言与近代汉语的关系 被引量:3
19
作者 邵宜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53-158,共6页
赣方言地区史上属于江南一带。宋以后的相当一段时期,江南是中国的重要地区,都市繁荣,经济发达,是中国都市文学创作的鼎盛时期。白话小说不仅反映了当时当地的市井人物和市井心态,创作语言也和当时当地的口语较为接近。小说中反映的一... 赣方言地区史上属于江南一带。宋以后的相当一段时期,江南是中国的重要地区,都市繁荣,经济发达,是中国都市文学创作的鼎盛时期。白话小说不仅反映了当时当地的市井人物和市井心态,创作语言也和当时当地的口语较为接近。小说中反映的一些语言现象在当今的汉语方言(尤其是长江中下游地区方言)里仍能找到蛛丝马迹。本文将通过对赣方言几个标记助词的描写,联系近代白话小说语料,证实赣方言与当时的江南方言存在着显而易见的继承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记助词 赣方言 近代汉语 继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赣方言临川片代词的特点 被引量:2
20
作者 付欣晴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32-136,共5页
临川片隶属赣方言,此片指示代词和人称代词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指示代词的类型不仅包括常见的二分法、存在争议的三分法,而且还出现了几乎未见报道的四分法;语音的"感染作用"普遍存在于整片指示代词和人称代词系统中;三身代... 临川片隶属赣方言,此片指示代词和人称代词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指示代词的类型不仅包括常见的二分法、存在争议的三分法,而且还出现了几乎未见报道的四分法;语音的"感染作用"普遍存在于整片指示代词和人称代词系统中;三身代词单数具有格的变化;指示代词和人称代词之间存在同源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赣方言 临川片 指示代词 人称代词 格变化 同源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