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782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管理者能力、双元创新与资源型企业数字化转型
1
作者 郑明贵 于明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7-54,共8页
管理者能力决定企业的兴衰成败,也是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影响因素。文章选取2012—2023年资源型上市企业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深入探讨管理者能力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管理者能力越强,越能显著促进资源型企业数字... 管理者能力决定企业的兴衰成败,也是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影响因素。文章选取2012—2023年资源型上市企业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深入探讨管理者能力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管理者能力越强,越能显著促进资源型企业数字化转型。中介效应分析表明,管理者能力的提升能够通过促进资源型企业双元创新,为数字化转型提供动力。调节效应分析表明,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与行业竞争度分别起到负向调节和正向调节的作用。本研究揭示了管理者能力与资源型企业数字化转型之间的内在机理,为资源型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了经验证据,同时对深入实施数字经济发展战略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转型 管理者能力 双元创新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 行业竞争度 资源型企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管理者能力与资源型企业数字化转型
2
作者 郑明贵 于明 《黄金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14-224,共11页
大数据时代背景下,我国资源型企业数字化发展已成为必然趋势,对管理者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管理者能力作为企业兴衰成败的重要影响因素,是否能促进资源型企业数字化转型亟待深入研究。通过选取2012—2023年我国资源型上市企业数据进... 大数据时代背景下,我国资源型企业数字化发展已成为必然趋势,对管理者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管理者能力作为企业兴衰成败的重要影响因素,是否能促进资源型企业数字化转型亟待深入研究。通过选取2012—2023年我国资源型上市企业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深入探讨管理者能力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及作用机理。研究发现:(1)管理者能力显著促进资源型企业数字化转型,该结论在进行了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2)战略变革和融资约束是管理者能力促进资源型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机制。(3)当董事长具有数字化专业背景和学术背景时,管理者能力对资源型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更为显著。研究结果对我国深入实施数字经济发展战略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型企业 数字化转型 管理者能力 战略变革 融资约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SG赋能传统资源型企业新质转型逻辑与实现路径——以洛阳钼业为例
3
作者 苗霞 李洁 《财会通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6-103,共8页
新质生产力视域下传统资源型企业应以绿色技术创新和低碳技术运用为第一动力,实现能源结构和产业发展模式的更新迭代,推进新质转型。企业践行ESG理念和推进新质绿色转型有着内在统一性。文章基于洛阳钼业案例,研究发现将绿色技术创新作... 新质生产力视域下传统资源型企业应以绿色技术创新和低碳技术运用为第一动力,实现能源结构和产业发展模式的更新迭代,推进新质转型。企业践行ESG理念和推进新质绿色转型有着内在统一性。文章基于洛阳钼业案例,研究发现将绿色技术创新作为环境责任履行的重要表现,体现了新质生产力在企业的发展和应用,帮助企业实现能源消耗结构的转型;积极推进对外投资并承担社会责任,以开放共享的姿态帮助企业构建产业新格局,体现了开放是实现新质生产力的有效途径;不断协调完善内部治理机制为企业新质转型提供了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SG 传统资源型企业 新质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资源型产业转型接续发展驱动因素研究
4
作者 王海燕 王琪玄 《中国市场》 2025年第3期45-48,共4页
资源型产业是资源型地区经济发展的主导,在国家坚定不移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贯彻新发展理念的战略背景下,资源型产业的发展遇到了新环境因素的制约。资源型产业转型创新驱动因素的效能不能有效发挥,资源型产业绿色转型通道不能快速打通,... 资源型产业是资源型地区经济发展的主导,在国家坚定不移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贯彻新发展理念的战略背景下,资源型产业的发展遇到了新环境因素的制约。资源型产业转型创新驱动因素的效能不能有效发挥,资源型产业绿色转型通道不能快速打通,可持续发展的长产业链条建设出现滞后现象,市场调节功能优势得不到发挥,影响资源型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区域经济的发展,区域资源产品特色、优势、创新的发展。通过对资源型产业绿色转型可持续发展困境、驱动因素、多元发展模式构建进行分析,可以为资源型产业加速绿色转型升级、可持续发展、提升资源利用效率提供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型产业 产业转型 接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资源型城市承接粤港澳大湾区产业转移研究
5
作者 涂智苹 《未来与发展》 2025年第1期125-135,共11页
粤港澳大湾区已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区域,其制造业对周边城市发挥了辐射带动作用。在其带动下,韶关制造业通过主动融入湾区发展战略,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存在制造业发展水平不高,产业结构不合理的问题。为调整优化韶关制造业的产业结... 粤港澳大湾区已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区域,其制造业对周边城市发挥了辐射带动作用。在其带动下,韶关制造业通过主动融入湾区发展战略,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存在制造业发展水平不高,产业结构不合理的问题。为调整优化韶关制造业的产业结构,通过分析韶关和粤港澳大湾区的区位熵、产业梯度系数和产业集聚指数发现:韶关制造业仍处于中低端发展水平,粤港澳大湾区制造业大都处于中高端发展水平。进一步研究发现,韶关承接产业转移的能力较强,且呈现承接产业分布广泛,承接城市集中的特点。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以促进韶关制造业转型升级,实现绿色高效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转移 制造业 资源型城市 粤港澳大湾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经济对资源型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
6
作者 申红卫 宁敏 程钰 《资源开发与市场》 2025年第1期86-93,共8页
发挥数字经济的绿色驱动力,促进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对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12—2021年113个中国资源型城市的面板数据,采用SBM模型结合GML指数测量资源型城市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以及熵值法测度其数字经济发展水... 发挥数字经济的绿色驱动力,促进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对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12—2021年113个中国资源型城市的面板数据,采用SBM模型结合GML指数测量资源型城市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以及熵值法测度其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再运用多种计量模型探究数字经济对资源型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1)数字经济对资源型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有显著提升作用,且经多重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依旧成立;(2)数字经济可通过推动产业结构升级,进而提升资源型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3)数字经济对不同类型资源型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不同,其中,数字经济对成熟型和再生型城市的正向影响最显著,对成长型城市的影响则不显著,对衰退型城市的影响为负。因此,应持续推进数字经济发展,完善相关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升级产业结构,充分发挥其在数字经济引导资源型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中的重要作用;因地制宜制定差异化发展战略,助推资源型城市绿色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绿色全要素生产率 产业结构升级 资源型城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经济、异质性环境规制与资源型城市碳排放
7
作者 苟红霞 高志刚 韩延玲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6-160,共15页
资源型城市面临经济转型与节能减排双重压力,探究数字经济的碳减排作用意义重大。基于2011—2021年111个资源型城市面板数据研究发现:数字经济显著降低资源型城市碳强度,并呈动态减弱趋势。异质性上,数字基建降碳效果更佳,环境规制和资... 资源型城市面临经济转型与节能减排双重压力,探究数字经济的碳减排作用意义重大。基于2011—2021年111个资源型城市面板数据研究发现:数字经济显著降低资源型城市碳强度,并呈动态减弱趋势。异质性上,数字基建降碳效果更佳,环境规制和资源禀赋高位城市及碳强度75%分位点城市数字经济的降碳效果更明显,不同发展阶段的城市降碳影响有别。数字经济通过提升环境规制降低城市碳强度,控制型环境规制渠道作用更强。数字经济在数字经济降碳影响中发挥“先增强后弱化”的边际效应,存在最优区间。数字经济赋能环境规制和治理型环境规制有助于突破“遵循成本假说”,发挥“创新补偿效应”降低碳强度,在控制型环境规制降碳中表现为边际效应递增特征。要扩大资源型城市数字经济规模、强化数字化环境治理思维、分类引导发展,以数字经济推动资源型城市低碳转型,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双碳”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碳排放 控制型环境规制 治理型环境规制 资源型城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炭资源型城市绿色城镇化水平测度及障碍因子研究
8
作者 王玉欣 崔兴文 《河北环境工程学院学报》 2025年第1期67-75,共9页
为提升煤炭资源型城市绿色城镇化水平,破除“资源诅咒”,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采用熵值法测度37个煤炭资源型城市2012—2021年的绿色城镇化水平,并利用Dagum基尼系数、核密度估计以及障碍度模型分析其区域差异、动态演进特征以及障... 为提升煤炭资源型城市绿色城镇化水平,破除“资源诅咒”,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采用熵值法测度37个煤炭资源型城市2012—2021年的绿色城镇化水平,并利用Dagum基尼系数、核密度估计以及障碍度模型分析其区域差异、动态演进特征以及障碍因素。结果表明:我国煤炭资源型城市的绿色城镇化水平稳步提高,其中再生型城市发展最快,其次为成长型、成熟型和衰退型;在区域分布上,东部地区的发展水平高于西部地区、中部地区和东北地区,且区域差距呈现波动下降趋势;影响煤炭资源型城市绿色城镇化的主要障碍因子分别是人均GDP、科技支出占GDP比重和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炭资源型城市 绿色城镇化 区域差异 动态演进 障碍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资源型城市碳汇的时空特征及驱动因素研究
9
作者 宿熙苒 李若然 +2 位作者 郭竣铭 黄业龙 侯湖平 《环境科学与管理》 2025年第3期5-10,共6页
实现资源型城市的碳减排路径是资源型城市低碳发展的重要路径。植被净初级生产力能够直接反映植被的生产能力和生态系统的碳汇能力。采用改进的CASA模型测算城市的碳汇能力,以资源型城市徐州为例,分析资源型城市碳汇的分布特征及其驱动... 实现资源型城市的碳减排路径是资源型城市低碳发展的重要路径。植被净初级生产力能够直接反映植被的生产能力和生态系统的碳汇能力。采用改进的CASA模型测算城市的碳汇能力,以资源型城市徐州为例,分析资源型城市碳汇的分布特征及其驱动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徐州市的植被净初级生产力在空间分布上呈中间低四周高东部高于西部的格局。徐州市的植被净初级生产力最小值出现在1995年,最小值是477.15 gc/m^(2)/year,最大值出现在2020年,最大值为723.1 gc/m^(2)/year。在此研究区内人类活动是产生影响的重要因素,气温比降水影响植被净初级生产力变化的程度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型城市 植被净初级生产力 时空变化 驱动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景观格局视角下资源型城市生态韧性评估与优化研究
10
作者 霍海鹰 侯卓 +1 位作者 彭可平 王琦欣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03-211,共9页
为了深入探讨景观格局、生态韧性评价以及生态网络格局之间的密切关系,从景观格局视角评估了资源型城市的生态韧性。景观格局通过决定生态网络的结构与连通性,直接影响生态韧性,从而塑造城市生态系统对环境变化的抵抗力、适应力和恢复... 为了深入探讨景观格局、生态韧性评价以及生态网络格局之间的密切关系,从景观格局视角评估了资源型城市的生态韧性。景观格局通过决定生态网络的结构与连通性,直接影响生态韧性,从而塑造城市生态系统对环境变化的抵抗力、适应力和恢复力。通过分析资源型城市各景观单元的分布、连通性、多样性以及受人为和自然干扰的生态系统,综合评估了生态系统在压力、状态、响应三个维度的韧性。评价不仅揭示了城市生态系统的当前状态,还评估了其在应对外部压力时的应变能力。采用MSPA(形态学空间格局分析)方法识别生态源地,分析平顶山市矿产活动对这些生态源地的影响。并利用MCR(最小累积阻力)模型构建生态综合阻力面,通过电路理论方法设计平顶山市的潜在生态廊道以增强城市生态系统的连通性。结果显示,平顶山市生态韧性整体较差,较低及以下水平行政区有5个,中等水平有3个,较高水平以上有2个,确定了14个生态源地,总面积1022.417 km^(2);及26条生态廊道,总长度280.256 km。最后,结合平顶山市的生态韧性状况和现状生态网络格局,提出了切实可行的生态韧性提升建议,以改善资源型城市景观格局和生态网络格局,全面提升资源型城市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格局 资源型城市 生态韧性 综合评估 现状生态网络 平顶山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资源型城市碳排放特征、达峰态势及驱动因素分析
11
作者 王宇杰 段霄东 +2 位作者 薛颖 张若楠 蔡佳倩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3-49,63,共8页
资源型城市是践行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行动及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的重要主体。论文首先对中国资源型城市的碳排放特征进行分析,接着运用Mann-Kendall趋势分析检验法对资源型城市碳达峰态势进行探究,并进一步使用STIRPAT模型和岭回... 资源型城市是践行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行动及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的重要主体。论文首先对中国资源型城市的碳排放特征进行分析,接着运用Mann-Kendall趋势分析检验法对资源型城市碳达峰态势进行探究,并进一步使用STIRPAT模型和岭回归分析方法对资源型城市碳排放驱动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1)2001—2020年,资源型城市碳排放总体呈现波动上升趋势,但不同类型城市碳排放存在较大分异,如成熟型城市碳排放增长趋势趋于平稳,衰退型城市碳排放在平稳增长后出现下降趋势。(2)截至2020年,全国资源型城市中共有20个资源型城市实现了碳达峰,占比17.54%。其中,成熟型城市数量最多,为8个;衰退型城市有6个;成长型和再生型城市的数量均为3个。(3)人口规模、经济发展水平、工业发展规模、居民消费水平、基础设施建设情况、能源消费结构均对资源型城市碳排放产生了正向影响,而产业结构对资源型城市碳排放量呈现负向影响的作用。最后,基于研究结论提出了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型城市 碳达峰态势 驱动因素 Mann-Kendall趋势检验 岭回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炭资源型城市资源经济环境系统耦合协调发展评价
12
作者 赵开功 李严肃 +2 位作者 张晓蕾 潘涛 李长明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8-108,共11页
煤炭资源开采导致地区面临资源枯竭、产业结构失衡等问题,煤炭资源型城市为避免落入资源衰竭困境,必须寻求资源经济环境系统的协调发展。结合耦合协调度模型和障碍度模型,对煤炭资源型城市的资源、经济、环境系统进行了全面分析,对研究... 煤炭资源开采导致地区面临资源枯竭、产业结构失衡等问题,煤炭资源型城市为避免落入资源衰竭困境,必须寻求资源经济环境系统的协调发展。结合耦合协调度模型和障碍度模型,对煤炭资源型城市的资源、经济、环境系统进行了全面分析,对研究区域耦合协调水平的时空特征进行识别分析并探究耦合协调发展的障碍因子,最后根据研究结果提出针对性的政策建议。研究发现:煤炭资源型城市在近10年内经济发展迅猛,REE系统综合发展指数由2013年的0.3488增长到了2022年的0.6740,年均增长10%;耦合协调程度整体上差异显著,在空间上呈现东部发展较优的态势,需要加强对西部地区的扶持力度;障碍度模型的结果显示,水资源总量、第二产业占比与二氧化碳排放量是阻碍REE系统协调发展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炭资源型城市 协调发展 耦合协调度模型 障碍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TIRPAT扩展模型的资源型城市碳排放影响要素研究——以徐州市为例
13
作者 易剑梅 宋丽美 常江 《中外建筑》 2025年第1期84-90,共7页
随着“双碳”目标的深入推进,资源型城市作为肩负国家能源资源安全的重要主体,是“双碳”目标关键的一环。已有资源型城市碳排放研究暂未考虑资源型城市所处阶段与具体类型,研究视角较少考虑土地利用方式的影响作用。文章在采用排放因... 随着“双碳”目标的深入推进,资源型城市作为肩负国家能源资源安全的重要主体,是“双碳”目标关键的一环。已有资源型城市碳排放研究暂未考虑资源型城市所处阶段与具体类型,研究视角较少考虑土地利用方式的影响作用。文章在采用排放因子法测算2010—2022年徐州市碳排放量与碳排放强度的基础上,构建STIRPAT扩展模型深入研究资源再生型城市碳排放的驱动因素。结果表明:(1)徐州市碳排放总量呈现波动上升趋势,碳排放强度呈现整体下降趋势;(2)人均总收入、路网密度、人均建设用地面积对碳排放量的增加有促进作用,人口密度、城镇化率对碳排放量有抑制作用;(3)从徐州市碳减排路径来看,产业结构与工业能源利用效率、建设用地和交通道路网是资源型城市低碳建设过程中重要碳排放监测内容和实现碳减排的重要突破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型城市 STIRPAT模型 碳排放 影响因素 徐州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资源型城市绿色低碳转型路径探究——以鹤壁市山城区为例
14
作者 耿亚珂 《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 2025年第1期1-4,共4页
预计至2060年,非化石资源在能源消耗中的比例将超过80%,这预示着当前依赖煤炭的能源结构将经历重大变革。鹤壁市山城区因煤而建,是典型的资源型老工业城区,山城区一直在努力探索绿色低碳转型之路。将个案研究与共性研究相结合,对鹤壁市... 预计至2060年,非化石资源在能源消耗中的比例将超过80%,这预示着当前依赖煤炭的能源结构将经历重大变革。鹤壁市山城区因煤而建,是典型的资源型老工业城区,山城区一直在努力探索绿色低碳转型之路。将个案研究与共性研究相结合,对鹤壁市山城区绿色低碳转型路径进行研究,提出资源型城市绿色低碳转型的一系列实际举措,可供同类型城市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型城市 绿色低碳 转型 实际举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资源型城市转型研究综述及未来展望——基于CNKI数据库
15
作者 朱成科 曹俊婕 《科技和产业》 2025年第3期319-326,共8页
基于CiteSpace软件,对以资源型城市转型为主题的765篇核心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研究发现:国内资源型城市的转型研究经历了关注较少、快速发展、平稳发展3个阶段,学者更加重视资源型城市转型对策研究与效果评价;该领域科研合作较弱,并未... 基于CiteSpace软件,对以资源型城市转型为主题的765篇核心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研究发现:国内资源型城市的转型研究经历了关注较少、快速发展、平稳发展3个阶段,学者更加重视资源型城市转型对策研究与效果评价;该领域科研合作较弱,并未形成核心作者及核心机构群;相关研究主要围绕经济转型与产业结构、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技术创新与文化产业3个方面展开。未来应深化转型路径探索,加强跨学科研究,以创新赋能资源型城市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型城市转型 CITESPACE 研究热点 可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业链视角下资源型乡村产业振兴路径与机制研究——以江西兴国贺堂村为例
16
作者 黄颖敏 范雅文 曾献君 《小城镇建设》 2025年第1期41-49,共9页
推动乡村产业振兴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相对于沿海发达地区乡村产业振兴开展的丰富研究,国内学界对内陆边缘地区乡村产业振兴的关注还相对不足。本文基于产业链视角,以江西省赣州市兴国县贺堂村为例,运用田野调查、深度访谈... 推动乡村产业振兴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相对于沿海发达地区乡村产业振兴开展的丰富研究,国内学界对内陆边缘地区乡村产业振兴的关注还相对不足。本文基于产业链视角,以江西省赣州市兴国县贺堂村为例,运用田野调查、深度访谈等质性研究方法,开展了资源型乡村产业振兴路径与机制研究。研究发现:产业振兴分别表现出全链条价值深度开发、多方协作促成资源价值增值,以及资源开发融入全球价值链体系3种路径;资源、劳动力、土地、资本、技术、政策分别加入到产业链不同环节共同促进了乡村产业振兴;形成机制方面,资源是核心推动力,其吸引土地、劳动力向产业集聚,同时带动资本在政策指引下将技术转化为产业链形成与延伸的重要因素。研究一定程度上丰富了乡村产业振兴路径模式的研究进展,也为乡村振兴提供了经验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链 资源型乡村 乡村产业振兴 贺堂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经济发展对资源型城市生态效率的影响研究
17
作者 张明斗 袁庆政 《南都学坛》 2025年第2期112-124,共13页
以全国111个资源型城市为研究样本,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实证考察数字经济发展对其生态效率的影响效应和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发展对资源型城市生态效率的提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且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与内生性检验后结论依旧成... 以全国111个资源型城市为研究样本,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实证考察数字经济发展对其生态效率的影响效应和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发展对资源型城市生态效率的提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且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与内生性检验后结论依旧成立;分组回归发现,数字经济发展对资源型城市生态效率的影响效应因城市发展阶段、地理区位以及规模不同表现出明显的异质性,其中,数字经济发展对于成熟型资源型城市、中西部资源型城市和中小资源型城市生态效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机制分析发现,数字经济发展通过产业结构升级和技术创新的双重途径显著提升资源型城市的生态效率。研究结论不仅拓宽了资源型城市生态效率的提升路径,也为促进资源型城市转型和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经验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效率 资源型城市 数字经济 产业结构升级 技术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节能减排政策目标协同对黄河流域资源型城市生态效率的影响研究
18
作者 任领志 伊宁 +1 位作者 李志英 马宇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5年第2期14-23,共10页
黄河流域资源型城市节能减排问题研究对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的实施至关重要。对2009年以来黄河流域节能减排政策进行了全面梳理与量化分析,并从目标协同视角测度了节能减排政策协同水平的变化趋势;以黄河流域36个资源型城... 黄河流域资源型城市节能减排问题研究对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的实施至关重要。对2009年以来黄河流域节能减排政策进行了全面梳理与量化分析,并从目标协同视角测度了节能减排政策协同水平的变化趋势;以黄河流域36个资源型城市为研究对象,采用Super-SBM模型测算了黄河流域资源型城市的生态效率;构建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实证分析了节能减排政策目标协同对黄河流域资源型城市生态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节能减排政策双目标协同对黄河流域资源型城市生态效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但多目标协同却对其产生了抑制效应。结果表明:为实现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单项节能减排政策的目标制定不宜过多,否则会因目标过于分散而阻碍政策的落实,甚至产生负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能减排 目标协同 生态效率 资源型城市 黄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资源型国有企业海外投资财务风险控制研究
19
作者 刘志刚 《经济师》 2025年第3期68-69,72,共3页
资源型国有企业海外投资面临汇率、融资、税务、合规等多重财务风险,产生于错综复杂的外部环境和企业自身管理缺陷。文章基于风险识别和成因剖析,从加强外部环境风险管理、完善内部控制机制两个维度,提出优化投资决策、加强资金管理、... 资源型国有企业海外投资面临汇率、融资、税务、合规等多重财务风险,产生于错综复杂的外部环境和企业自身管理缺陷。文章基于风险识别和成因剖析,从加强外部环境风险管理、完善内部控制机制两个维度,提出优化投资决策、加强资金管理、做好汇率风险防范、提升财务人员素质等具体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型国有企业 海外投资 财务风险 风险防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业资源型城市发展演变过程及驱动机制研究
20
作者 叶欣 管海棠 +1 位作者 谢春实 秦涛 《黑龙江科技大学学报》 2025年第1期20-25,共6页
为监测矿业城市发展的动态变化情况并了解影响矿业城市发展的作用机理,以典型煤炭资源型城市七台河为研究对象,采用均方差决策法和线性求和法计算城市发展综合指数,以表征城市发展程度,通过构建偏最小二乘回归模型识别影响城市发展的主... 为监测矿业城市发展的动态变化情况并了解影响矿业城市发展的作用机理,以典型煤炭资源型城市七台河为研究对象,采用均方差决策法和线性求和法计算城市发展综合指数,以表征城市发展程度,通过构建偏最小二乘回归模型识别影响城市发展的主要驱动因素,并分析驱动因素与城市发展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七台河市的发展是扩张与收缩交替并存的,城市发展主要受工业产值、第二产业、人均道路面积、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第三产业的影响。该研究结果可以为七台河市的发展规划制定提供科学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业资源型城市 城市演变 驱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