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6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本同末异:列子“贵虚持后”说与杨朱“贵己恣意”说比较研究——重写先秦思想史研究系列
被引量:
3
1
作者
祁志祥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1年第1期102-115,共14页
列子和杨朱,分别是战国时期发生很大影响的思想界“十豪”之一。二人思想分别导源于老子,但最终的主张各异。列子秉承老子道德论,主张贵虚持后,成为庄子思想的主要铺垫。杨朱秉承老子的“贵身”主张,发展出“贵己享乐”的学说,走向老子...
列子和杨朱,分别是战国时期发生很大影响的思想界“十豪”之一。二人思想分别导源于老子,但最终的主张各异。列子秉承老子道德论,主张贵虚持后,成为庄子思想的主要铺垫。杨朱秉承老子的“贵身”主张,发展出“贵己享乐”的学说,走向老子清虚无欲的反面。二人的思想言论集中保留在《列子》一书中。关于《列子》一书的真伪,传统的观点认为是晋人的伪书,但近来的研究认为《列子》属于古本的辑佚补撰,基本上可当做先秦古籍使用。本文依据《列子》,试图在比较研究中揭示列子与杨朱本同而末异的思想状况,补上先秦思想史研究的空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列子
杨朱
贵虚
持后
贵己
恣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列子贵虚与贵正思想辨析
2
作者
刘佩德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4期12-15,共4页
《尸子》载"列子贵虚",《战国策》则言"列子贵正"。"虚"倾向于道家思想,"正"则接近于儒家思想。通过对"正"的分析,可知其已内化为诸子思想的精髓,随时代变迁而变化。再反观《战国策...
《尸子》载"列子贵虚",《战国策》则言"列子贵正"。"虚"倾向于道家思想,"正"则接近于儒家思想。通过对"正"的分析,可知其已内化为诸子思想的精髓,随时代变迁而变化。再反观《战国策》相关记载,可知其有鲜明的针对性。因此,"贵虚"与"贵正"并不冲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列子
贵虚
贵正
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张湛援佛入玄之“贵虚”论
3
作者
赵卫东
卞鲁晓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5期47-49,共3页
东晋动荡不安的社会现实加深了人们对于人生命运的思考,张湛注《列子》以回应"生死解脱"这一时代课题,自觉地吸取佛教的抽象思辨方法和深邃哲理,提出了"群有以至虚为宗","万品以终灭为验"的基本命题,以...
东晋动荡不安的社会现实加深了人们对于人生命运的思考,张湛注《列子》以回应"生死解脱"这一时代课题,自觉地吸取佛教的抽象思辨方法和深邃哲理,提出了"群有以至虚为宗","万品以终灭为验"的基本命题,以本体界的永恒来消解人们对死亡的恐惧,为士族营造了一个超脱生死的理想人生境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湛
贵虚
生死解脱
佛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古代写作理论的特点及其发展源流
被引量:
2
4
作者
王凯符
《北京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2年第1期53-60,共8页
中国古代写作理论有三个主要特点:一是受儒家思想影响,强调写作的社会功能;二是受道、释思想影响,重视感性体悟与高度抽象相结合;三是要求发挥古汉语的优势与特长,高度重视语言的完美。中国古代写作学孕育于先秦两汉,创建于魏晋南北朝,...
中国古代写作理论有三个主要特点:一是受儒家思想影响,强调写作的社会功能;二是受道、释思想影响,重视感性体悟与高度抽象相结合;三是要求发挥古汉语的优势与特长,高度重视语言的完美。中国古代写作学孕育于先秦两汉,创建于魏晋南北朝,经隋唐宋元的丰富发展,最后完成于明清。其间每个阶段都有自己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道自然
贵虚
尚无
感性体悟
思维方式
审美意识
文学思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淮南子》中道儒互补的教学思想
被引量:
2
5
作者
陈剑昆
《淮阴师专学报》
1996年第2期50-54,共5页
《淮南子》中道德两派教学思想的对立色彩非常浓厚.但两派教学思想亦不无互补和相通之处,道家一派强调“贵虚”“执要”、通过“虚静”以“观”来减少认识上的主观片面性与儒家一派偏重博学多闻、学以致用实属互补的教学思想.而两派...
《淮南子》中道德两派教学思想的对立色彩非常浓厚.但两派教学思想亦不无互补和相通之处,道家一派强调“贵虚”“执要”、通过“虚静”以“观”来减少认识上的主观片面性与儒家一派偏重博学多闻、学以致用实属互补的教学思想.而两派思想的相通(主要体现为由道学贯通荀学而转向儒学)之处亦可说是道儒两派经过讨论而取得的共识。这种不同学派之间的自由辩论对各学派思想的融合和发展都是很有意义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
贵虚
”
“执要”
“善假于物”
“弃学循性”
“天人之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两小儿辩日》试析
6
作者
顾文
《高校教育管理》
1980年第3期13-14,共2页
《两小儿辩日》节选自《列子·汤问》篇.据《汉书·艺文志》,《列子》的作者叫列御寇.他所著的《列子》八篇,汉代以后散失了.今所传的《列子》八篇,是由晋人张湛收集有关资料编成的.列子生平不详.据传说.他是战国时期郑国人,家...
《两小儿辩日》节选自《列子·汤问》篇.据《汉书·艺文志》,《列子》的作者叫列御寇.他所著的《列子》八篇,汉代以后散失了.今所传的《列子》八篇,是由晋人张湛收集有关资料编成的.列子生平不详.据传说.他是战国时期郑国人,家中十分贫困,但很有名气.郑国统治者子阳曾派人送米给他,他拒绝接受.后来郑国人民起义,杀了子阳.因列子与子阳没有联系,故未受牵连.(《庄子·让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小儿辩日》
试析
《列子》
寓言故事
郑国
寓言作者
“
贵虚
”
孔子
冷热感觉
张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本同末异:列子“贵虚持后”说与杨朱“贵己恣意”说比较研究——重写先秦思想史研究系列
被引量:
3
1
作者
祁志祥
机构
上海政法学院国学研究所
出处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1年第1期102-115,共14页
基金
2019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先秦思想史:从‘神本’到‘人本’”(项目号:19FZXB060)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列子和杨朱,分别是战国时期发生很大影响的思想界“十豪”之一。二人思想分别导源于老子,但最终的主张各异。列子秉承老子道德论,主张贵虚持后,成为庄子思想的主要铺垫。杨朱秉承老子的“贵身”主张,发展出“贵己享乐”的学说,走向老子清虚无欲的反面。二人的思想言论集中保留在《列子》一书中。关于《列子》一书的真伪,传统的观点认为是晋人的伪书,但近来的研究认为《列子》属于古本的辑佚补撰,基本上可当做先秦古籍使用。本文依据《列子》,试图在比较研究中揭示列子与杨朱本同而末异的思想状况,补上先秦思想史研究的空白。
关键词
列子
杨朱
贵虚
持后
贵己
恣意
Keywords
Liezi
Yangzhu
Guixu
Chihou
Ziyi
分类号
I106 [文学—世界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列子贵虚与贵正思想辨析
2
作者
刘佩德
机构
泰州学院人文学院
出处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4期12-15,共4页
基金
江苏省社科基金项目"道家四子文献思想研究"(编号:15LSC006)
文摘
《尸子》载"列子贵虚",《战国策》则言"列子贵正"。"虚"倾向于道家思想,"正"则接近于儒家思想。通过对"正"的分析,可知其已内化为诸子思想的精髓,随时代变迁而变化。再反观《战国策》相关记载,可知其有鲜明的针对性。因此,"贵虚"与"贵正"并不冲突。
关键词
列子
贵虚
贵正
思想
分类号
B223.2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张湛援佛入玄之“贵虚”论
3
作者
赵卫东
卞鲁晓
机构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美术系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出处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5期47-49,共3页
文摘
东晋动荡不安的社会现实加深了人们对于人生命运的思考,张湛注《列子》以回应"生死解脱"这一时代课题,自觉地吸取佛教的抽象思辨方法和深邃哲理,提出了"群有以至虚为宗","万品以终灭为验"的基本命题,以本体界的永恒来消解人们对死亡的恐惧,为士族营造了一个超脱生死的理想人生境界。
关键词
张湛
贵虚
生死解脱
佛教
分类号
B235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古代写作理论的特点及其发展源流
被引量:
2
4
作者
王凯符
出处
《北京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2年第1期53-60,共8页
文摘
中国古代写作理论有三个主要特点:一是受儒家思想影响,强调写作的社会功能;二是受道、释思想影响,重视感性体悟与高度抽象相结合;三是要求发挥古汉语的优势与特长,高度重视语言的完美。中国古代写作学孕育于先秦两汉,创建于魏晋南北朝,经隋唐宋元的丰富发展,最后完成于明清。其间每个阶段都有自己的特点。
关键词
天道自然
贵虚
尚无
感性体悟
思维方式
审美意识
文学思潮
分类号
G65 [文化科学—教育学]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淮南子》中道儒互补的教学思想
被引量:
2
5
作者
陈剑昆
出处
《淮阴师专学报》
1996年第2期50-54,共5页
文摘
《淮南子》中道德两派教学思想的对立色彩非常浓厚.但两派教学思想亦不无互补和相通之处,道家一派强调“贵虚”“执要”、通过“虚静”以“观”来减少认识上的主观片面性与儒家一派偏重博学多闻、学以致用实属互补的教学思想.而两派思想的相通(主要体现为由道学贯通荀学而转向儒学)之处亦可说是道儒两派经过讨论而取得的共识。这种不同学派之间的自由辩论对各学派思想的融合和发展都是很有意义的。
关键词
“
贵虚
”
“执要”
“善假于物”
“弃学循性”
“天人之分”
分类号
K828.42 [历史地理—历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两小儿辩日》试析
6
作者
顾文
出处
《高校教育管理》
1980年第3期13-14,共2页
文摘
《两小儿辩日》节选自《列子·汤问》篇.据《汉书·艺文志》,《列子》的作者叫列御寇.他所著的《列子》八篇,汉代以后散失了.今所传的《列子》八篇,是由晋人张湛收集有关资料编成的.列子生平不详.据传说.他是战国时期郑国人,家中十分贫困,但很有名气.郑国统治者子阳曾派人送米给他,他拒绝接受.后来郑国人民起义,杀了子阳.因列子与子阳没有联系,故未受牵连.(《庄子·让王》)
关键词
《两小儿辩日》
试析
《列子》
寓言故事
郑国
寓言作者
“
贵虚
”
孔子
冷热感觉
张湛
分类号
G64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本同末异:列子“贵虚持后”说与杨朱“贵己恣意”说比较研究——重写先秦思想史研究系列
祁志祥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1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列子贵虚与贵正思想辨析
刘佩德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16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张湛援佛入玄之“贵虚”论
赵卫东
卞鲁晓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中国古代写作理论的特点及其发展源流
王凯符
《北京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2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论《淮南子》中道儒互补的教学思想
陈剑昆
《淮阴师专学报》
1996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两小儿辩日》试析
顾文
《高校教育管理》
1980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