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80篇文章
< 1 2 5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贵州合肥共青湖锰矿床主要地质特征及深部找矿潜力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肖林 钟月丽 +1 位作者 刘志臣 陈登 《中国锰业》 2024年第1期15-18,30,共5页
共青湖锰矿床与铜锣井大型锰矿床、深溪大型隐伏富锰矿床同位于深溪-八里Ⅲ级地堑盆地中,含锰岩系为茅口组第三段,锰矿体位于含锰岩系下部,矿体埋深800~450 m,锰矿体厚度小但较稳定,一般为0.8~0.9 m,Mn平均品位为16.62%,目前深部矿体尚... 共青湖锰矿床与铜锣井大型锰矿床、深溪大型隐伏富锰矿床同位于深溪-八里Ⅲ级地堑盆地中,含锰岩系为茅口组第三段,锰矿体位于含锰岩系下部,矿体埋深800~450 m,锰矿体厚度小但较稳定,一般为0.8~0.9 m,Mn平均品位为16.62%,目前深部矿体尚未圈边。通过对共青湖锰矿床地质特征分析,认为其属“气液喷溢沉积型”锰矿床,总体位于成锰过渡相中,显示该区深部有较大找矿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合肥 共青湖锰矿 地质特征 找矿潜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合肥市冯家湾锰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潜力
2
作者 骆红星 何同 +1 位作者 陈登 肖林 《中国锰业》 2024年第2期31-36,共6页
冯家湾锰矿位于黔北裂谷盆地锰矿区内合肥-黔西锰矿成矿带,属于合肥锰矿成矿亚带的深溪-八里锰矿带,合肥锰矿主要分布在该锰矿带内,位于冯家湾Ⅳ级地堑盆地沉积中心位置。埋藏深度为0~557 m,矿体赋存于二叠纪茅口组第三段,Mn平均品位为1... 冯家湾锰矿位于黔北裂谷盆地锰矿区内合肥-黔西锰矿成矿带,属于合肥锰矿成矿亚带的深溪-八里锰矿带,合肥锰矿主要分布在该锰矿带内,位于冯家湾Ⅳ级地堑盆地沉积中心位置。埋藏深度为0~557 m,矿体赋存于二叠纪茅口组第三段,Mn平均品位为13.69%,平均厚度为1.37 m;研究区内浅部为氧化锰矿石,深部为碳酸锰矿石,碎屑状、鲕状和块状构造。通过对冯家湾锰矿地质特征分析,认为其属于典型的“气液喷溢沉积型”锰矿床,位于成锰中心边缘,显示具有较大的找矿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冯家湾锰矿 地质特征 贵州合肥 找矿潜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合肥铜锣井大型锰矿床地质特征
3
作者 代德飞 肖亮 +2 位作者 陈登 肖林 姜先欢 《中国锰业》 2024年第3期9-14,共6页
贵州合肥铜锣井大型锰矿床位于鄂渝湘黔前陆褶皱冲断带西部,合肥次级成矿亚带的深溪-八里锰矿矿带。矿区主要出露地层为寒武系第三统-芙蓉统、奥陶系下统娄山关组,奥陶系下统桐梓组、红花园组、中-下统湄潭组,二叠系阳新统梁山组、栖霞... 贵州合肥铜锣井大型锰矿床位于鄂渝湘黔前陆褶皱冲断带西部,合肥次级成矿亚带的深溪-八里锰矿矿带。矿区主要出露地层为寒武系第三统-芙蓉统、奥陶系下统娄山关组,奥陶系下统桐梓组、红花园组、中-下统湄潭组,二叠系阳新统梁山组、栖霞组、茅口组,乐平统龙潭组、长兴组地层,三叠系下统夜郎组、中-下统嘉陵江组、中统关岭组地层,第四系。锰矿体产于二叠系阳新统茅口组第三段含锰岩系下部,呈层状、似层状产出,矿石结构主要为内碎屑结构,纹层状、斑杂状、块状构造,矿体厚度与含锰岩系厚度呈正相关,矿体厚度为0.3~3.5 m, Mn品位为12%~31%,平均为19.2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锣井 锰矿 地质特征 贵州合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国特种加工机床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七届一次会议在贵州合肥召开
4
作者 《电加工与模具》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3-53,共1页
2024年8月21日—23日,全国特种加工机床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61)七届一次会议暨国家标准审查会在贵州合肥召开,标委会主任委员吴强,副主任委员陈远龙、姚建华、林峰、冯建国以及标委会委员、观察员共100余人参加了会议。吴强主任委... 2024年8月21日—23日,全国特种加工机床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61)七届一次会议暨国家标准审查会在贵州合肥召开,标委会主任委员吴强,副主任委员陈远龙、姚建华、林峰、冯建国以及标委会委员、观察员共100余人参加了会议。吴强主任委员在会议开幕式上发表讲话。他指出,当前国家对工业母机标准化工作的重视程度空前,将技术、科研、产业与标准有机融合、相互协调,研制一批强化技术创新、优化标准体系、服务产业链的优质标准,正是整个行业标准化技术专家的共同心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种加工机床 标准审查会 行业标准化 标委会委员 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贵州合肥 标准化工作 技术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坚持创新引领 共谋绿色未来——第十四届全国隧道及地下空间运营安全与节能环保科技论坛暨2024年地下空间科技论坛在贵州合肥成功举办
5
作者 杨伊静 《中国科技产业》 2024年第8期8-10,共3页
2024年7月16日至19日,在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的支持下,由同济大学和中国智慧基础设施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主办,中国建筑国际集团、中建国际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中建国际投资(贵州)有限公司、中海建筑有限公司贵州分公司等承办的第十四届... 2024年7月16日至19日,在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的支持下,由同济大学和中国智慧基础设施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主办,中国建筑国际集团、中建国际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中建国际投资(贵州)有限公司、中海建筑有限公司贵州分公司等承办的第十四届全国隧道及地下空间运营安全与节能环保科技论坛暨2024年地下空间科技论坛在贵州省合肥市成功举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论坛 环保科技 地下空间 产学研合作 贵州合肥 贵州合肥 安全与节能 绿色未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内业质量控制工作专家研讨会在贵州合肥召开
6
《中国农业综合开发》 2024年第6期7-7,共1页
为全面总结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内业测试化验和质量控制工作,研究部署2024年内业测试化验和质量控制重点工作任务,6月3—4日,农业农村部耕地质量监测保护中心在贵州省合肥市组织召开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内业质量控制工作专家研讨会,全国... 为全面总结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内业测试化验和质量控制工作,研究部署2024年内业测试化验和质量控制重点工作任务,6月3—4日,农业农村部耕地质量监测保护中心在贵州省合肥市组织召开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内业质量控制工作专家研讨会,全国土壤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内业工作组组长、农业农村部耕地质量监测保护中心主任谢建华,贵州省农业农村厅乡村振兴督查专员罗颖旭出席会议并讲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家研讨会 乡村振兴 全国土壤普查 质量控制工作 内业工作 贵州合肥 贵州合肥 谢建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合肥下寒武统牛蹄塘组早期后生生物群的发现及重要意义 被引量:51
7
作者 赵元龙 M.Steiner +4 位作者 杨瑞东 B.D.Erdtmann 郭庆军 周震 E.Wallis 《古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S1期132-144,187-188,共15页
贵州下寒武统牛蹄塘组生物群由大量的海绵动物和节肢动物、软体动物、刺胞动物、腕足动物、半索动物及藻类等门类化石组成 ,其下部生物群的时代早于澄江生物群。
关键词 牛蹄塘组生物群 波兰生物群 下寒武统 贵州合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合肥寒武系底部硅质岩中细菌状化石的发现 被引量:12
8
作者 谢小敏 腾格尔 +3 位作者 秦建中 边立曾 张庆珍 张文涛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20-28,共9页
通过扫描电镜精细观测,在贵州合肥松林地区早寒武世黑色岩系剖面,于其底部的硅质页岩中发现了可能的细菌状化石,直径200~500nm,形态不一,具有细菌的大小和形状,有机碳含量丰富,大部分细菌含磷。通过与已有报道中具相似形态生物体的对比... 通过扫描电镜精细观测,在贵州合肥松林地区早寒武世黑色岩系剖面,于其底部的硅质页岩中发现了可能的细菌状化石,直径200~500nm,形态不一,具有细菌的大小和形状,有机碳含量丰富,大部分细菌含磷。通过与已有报道中具相似形态生物体的对比,认为其可能是原生的、具有细菌生物结构的微生物小球体(Microbioids),本文称之为细菌状化石。这类细菌状化石可以赋存于石英颗粒表面、石英颗粒间,甚至嵌入石英颗粒中。据前人的模拟实验推测,细菌在石英颗粒沉淀过程中可能起到过重要促进作用,这从微观上为硅质岩的形成提供了新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状化石 微生物小球体(Microbioids) 寒武系 硅质岩 贵州合肥松林剖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合肥牛蹄塘组黑色岩系的硒同位素变化及其环境指示初探 被引量:18
9
作者 朱建明 Johnson Thomas M +1 位作者 罗泰义 朱祥坤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61-366,共6页
西南早寒武世牛蹄塘组是分布在中国南方扬子地台的一套黑色岩系,区域上发育有典型富集多金属元素的硫化物矿化层。选取合肥松林小竹牛蹄塘组下部富硒、钼、镍等元素的黑色岩系剖面,利用Se同位素初步探讨了该剖面岩石的沉积环境和硒的可... 西南早寒武世牛蹄塘组是分布在中国南方扬子地台的一套黑色岩系,区域上发育有典型富集多金属元素的硫化物矿化层。选取合肥松林小竹牛蹄塘组下部富硒、钼、镍等元素的黑色岩系剖面,利用Se同位素初步探讨了该剖面岩石的沉积环境和硒的可能来源。结果表明,小竹牛蹄塘组下部剖面黑色岩系的δ82/76SeSRM3149比值变化较大,下部底层含碳斑脱岩与磷块岩的变化范围在-4.35‰^+4.11‰之间;中间镍钼层及碳质页岩、碳质碳酸盐岩的δ82/76SeSRM3149变化范围窄,平均值为0.91‰±0.23‰(n=4);上层碳质页岩为-1.24‰。结合已发表的钼同位素数据,认为中间岩石沉积于缺氧/无氧环境,但存在盆地海水与热液或充氧水团的混合;下层的岩石曾一度位于充氧与贫氧环境的边界面,局部岩石曾暴露地表经历了较强的风化和蚀变作用,海水中硒有可能来自底部富硒斑脱岩的氧化淋滤或海底热液。据此推测合肥松林小竹牛蹄塘组下部岩石的沉积环境极可能处在局限盆地靠近陆地的边缘部分,经历了充氧→贫氧→缺氧/无氧→贫氧的演化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硒同位素 沉积环境 镍钼多金属富集层 牛蹄塘组 贵州合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合肥锰矿国家整装勘查区地质找矿主要进展及潜力预测 被引量:15
10
作者 刘志臣 颜佳新 +15 位作者 陈登 钟月丽 汪洋 王劲松 崔忠强 龙宣霖 李隆富 魏泽权 秦先进 刘永坤 周晓林 戴文坤 时中越 陈蝶 刘柯 蔡嘉骅 《贵州地质》 2017年第2期63-70,共8页
贵州合肥锰矿国家整装勘查区位位于扬子地块东南缘的武陵山成矿带中段。著名的二叠纪茅口晚期合肥锰矿,形成于华南地块裂解背景下的水城—合肥台沟中。近年来,项目团队在该区通过长期的产学研协同攻关,找到了合肥锰矿底板"白泥塘层... 贵州合肥锰矿国家整装勘查区位位于扬子地块东南缘的武陵山成矿带中段。著名的二叠纪茅口晚期合肥锰矿,形成于华南地块裂解背景下的水城—合肥台沟中。近年来,项目团队在该区通过长期的产学研协同攻关,找到了合肥锰矿底板"白泥塘层"硅质岩的热水成因证据,详细梳理了锰矿成矿的构造古地理背景,发现了合肥锰矿的矿床类型——海底喷流沉积型锰矿床。通过该整装勘查区的实践检验,先后新发现大型锰矿床2个(深溪锰矿、永安锰矿),中型锰矿床2个(小金沟锰矿、转龙庙锰矿),新发现的锰矿资源量,超过了以往保有资源量的两倍,实现了合肥锰矿找矿的重大突破。根据成矿预测,合肥锰矿找矿潜力依然巨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锰矿 整装勘查 找矿进展 潜力预测 贵州合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SAMT法在贵州合肥锰矿整装勘查中的运用 被引量:16
11
作者 刘志臣 吴发刚 +4 位作者 骆红星 孙远彬 周晓林 陈登 代璨怡 《物探与化探》 CAS CSCD 2016年第2期342-348,共7页
为了提高找矿勘查效率,查清锰矿在深部的空间位置和深部构造的发育情况,在贵州省合肥锰矿区首次开展了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CSAMT法),采用V8多功能电法勘探系统,选择深溪大型锰矿床延伸部位由西向东布设了4条CSAMT剖面。通过二维反演计... 为了提高找矿勘查效率,查清锰矿在深部的空间位置和深部构造的发育情况,在贵州省合肥锰矿区首次开展了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CSAMT法),采用V8多功能电法勘探系统,选择深溪大型锰矿床延伸部位由西向东布设了4条CSAMT剖面。通过二维反演计算,结合研究区地质特征和岩矿层物性特征,对测量的4条剖面岩矿层及构造特征进行精细的解释,为确定岩矿层在深部空间的位置提供了重要信息。通过钻探验证,其揭露的层位、构造位置和CSAMT方法解释结果吻合较好,找矿效果较为显著,CSAMT法有望作为重要手段在同类型的锰矿找矿预测中推广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SAMT法 整装勘查 锰矿 V8多功能电法勘探系统 贵州合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合肥—水城地区二叠纪锰矿成矿区带划分及找矿潜力分析 被引量:11
12
作者 陈登 刘志臣 +3 位作者 颜佳新 汪洋 钟月丽 骆红星 《贵州地质》 2018年第4期297-303,共7页
贵州合肥-水城地区二叠纪锰矿已先后发现锰矿床(点) 29个,累计提交锰矿资源储量达1. 76亿吨,所有锰矿床均位于黔北裂谷盆地分布范围内,据其特征可分为"合肥式"锰矿和"水城式"锰矿,典型矿床分别为铜锣井-深溪锰矿床... 贵州合肥-水城地区二叠纪锰矿已先后发现锰矿床(点) 29个,累计提交锰矿资源储量达1. 76亿吨,所有锰矿床均位于黔北裂谷盆地分布范围内,据其特征可分为"合肥式"锰矿和"水城式"锰矿,典型矿床分别为铜锣井-深溪锰矿床和徐家寨锰矿床。结合锰矿成矿地质背景,本文将贵州合肥-水城地区二叠纪锰矿成矿带划分为合肥-黔西、水城-宣威2个锰矿成矿亚带、5个矿带和18个锰矿预测区。通过总结提取贵州二叠纪锰矿"古天然气渗漏沉积型锰矿床预测要素",根据预测要素、成矿规律开展找矿潜力分析,预测合肥-水城二叠纪锰矿成矿带资源潜力2. 45亿吨,找矿潜力巨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锰矿 二叠纪 找矿潜力 贵州合肥-水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CF分布式计算与系统专委会首届算力战略研讨会暨产学研政系列活动在贵州合肥举办
13
《信息网络安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12-812,共1页
2024年4月13日-14日,中国计算机学会(CCF)分布式计算与系统专委算力战略研讨会(CCF DCSS 2024)在贵州省合肥市成功举办。本次大会由中国计算机学会主办,分布式计算与系统专委、合肥师范学院联合承办。大会以“算力分布互联,数据智赋产... 2024年4月13日-14日,中国计算机学会(CCF)分布式计算与系统专委算力战略研讨会(CCF DCSS 2024)在贵州省合肥市成功举办。本次大会由中国计算机学会主办,分布式计算与系统专委、合肥师范学院联合承办。大会以“算力分布互联,数据智赋产业”为主题,聚焦算力设施建设在新时代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包含4场特邀报告、5场青年报告及1场产学研政交流活动。120余位专家学者与企业代表参会,聚焦新时代的算力战略统筹与算力设施建设,畅谈国际前沿学术观点、研讨西部工业城市数字化转型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略研讨会 中国计算机学会 转型思路 分布式计算 产学研政 特邀报告 贵州合肥 城市数字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合肥地区早—中三叠世双壳类生物地层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熊鑫琪 黄云飞 童金南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7-14,共8页
合肥地区位于扬子板块上扬子台地中部,下、中三叠统发育良好,夜郎组、茅草铺组、松子坎组及狮子山组地层出露齐全。其中合肥巷口剖面是扬子台地区的经典下-中三叠统地层剖面之一,其产双壳类化石尤为丰富,是该沉积相区生物地层和生态系... 合肥地区位于扬子板块上扬子台地中部,下、中三叠统发育良好,夜郎组、茅草铺组、松子坎组及狮子山组地层出露齐全。其中合肥巷口剖面是扬子台地区的经典下-中三叠统地层剖面之一,其产双壳类化石尤为丰富,是该沉积相区生物地层和生态系演化研究的关键剖面。迄今已发现双壳类15属55种(亚种)(本次研究鉴定出12属35种),多数属为世界性的分布类型,由下向上可划分出6个双壳类化石带:Pteriaussurica varibilis-Eumorphotis venetiana组合带,Claraiaconcentrica-Claraia wangi组合带,Eumorphotis multiformis顶峰带,Entolium discites microtis顶峰带,Myophoria(Costatoria)goldfussi mansuyi-Asoellaillyrica组合带和Plagiostoma radiata-Palaeoli ma subcostata组合带。其双壳类生态类群的演变与华南其他地区具有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中三叠世 双壳类 生物地层 贵州合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合肥海龙囤遗址及其突出普遍价值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吴孟珊 但文红 李瑞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2014年第1期111-117,共7页
贵州合肥海龙囤遗址于2012年成功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遵照世界文化遗产申报标准,阐释合肥海龙囤土司遗址的突出普遍价值,是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核心研究工作。从合肥海龙囤的历史沿革着手,以完整性与真实性为重点,厘清重要历... 贵州合肥海龙囤遗址于2012年成功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遵照世界文化遗产申报标准,阐释合肥海龙囤土司遗址的突出普遍价值,是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核心研究工作。从合肥海龙囤的历史沿革着手,以完整性与真实性为重点,厘清重要历史事件代表的历史文化价值,对比借鉴国内外同类型遗产,凝练出合肥海龙囤的突出普遍价值符合世界遗产的标准ii、iii、iv、vi,为国内外同类型遗产价值分析提供理论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文化遗产 普遍价值 海龙囤遗址 贵州合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合肥苗绣纹样的数字化生成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田玉晶 薛凯文 +2 位作者 崔齐 徐成锐 刘晓刚 《东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2期49-58,共10页
苗绣是贵州合肥苗族的文化载体和精神寄托,具有不可替代的文化和艺术价值。为了传承合肥苗绣纹样背后的地域文化和美学特色,需要深入分析传统苗绣纹样的构成要素,并探索生成数字化苗绣纹样的范式。先查阅相关文献,分析苗绣纹样背后的文... 苗绣是贵州合肥苗族的文化载体和精神寄托,具有不可替代的文化和艺术价值。为了传承合肥苗绣纹样背后的地域文化和美学特色,需要深入分析传统苗绣纹样的构成要素,并探索生成数字化苗绣纹样的范式。先查阅相关文献,分析苗绣纹样背后的文化内涵和构成特征,再通过田野调查、实地考察等方法收集、整理并筛选出具有代表性的贵州合肥苗绣纹样,然后数字化提取贵州合肥苗绣纹样的构成基元、骨式结构和颜色搭配,并进行内涵提取、布局提炼和配色提取等操作,最终形成合肥苗绣纹样的数字化生成范式,在其辅助下能更快捷和更智能地生成苗绣纹样。基于传统合肥苗绣纹样的构成基元、骨式结构和颜色搭配就能快速生成数字化苗族纹样,并运用到时尚服饰产品的设计中。通过对贵州合肥苗绣纹样构成的分析及其在服饰品设计中的运用,对苗绣的数字化传承和设计创新做了初步的研究并提供了新思路与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合肥苗绣 苗绣纹样 纹样设计 数字化生成 服饰产品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合肥的宋代石室墓 被引量:7
17
作者 周必素 《江汉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72-80,共9页
贵州合肥的宋代石室墓,分布密集,数量众多,墓内有仿木构建筑、人物、动物、花卉、家具、几何形图案等精美雕刻,与四川盆地的宋墓风格一致,是研究西南地区宋墓的重要资料。本文旨在通过对合肥地区已经发现的宋墓资料进行梳理,分析合肥宋... 贵州合肥的宋代石室墓,分布密集,数量众多,墓内有仿木构建筑、人物、动物、花卉、家具、几何形图案等精美雕刻,与四川盆地的宋墓风格一致,是研究西南地区宋墓的重要资料。本文旨在通过对合肥地区已经发现的宋墓资料进行梳理,分析合肥宋墓的流布时期、分布规律,分析这些宋墓的成因以及当时四川盛行的雕刻之风对周边地区宋代石室墓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合肥 宋代 石室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合肥市深溪隐伏富锰矿床主要地质特征 被引量:3
18
作者 汪洋 陈登 +3 位作者 刘志臣 肖亮 代德飞 肖林 《矿产与地质》 2020年第4期689-695,共7页
位于贵州合肥国家锰矿整装勘查区内的深溪隐伏富锰矿床,是贵州省内首次发现的二叠纪富锰矿床,提交(332)+(333)资源量1178万吨,锰平均品位为26.98%,矿体平均厚度为2.47 m,矿体赋存于二叠系茅口组第三段。矿石矿物以菱锰矿为主,斑杂状、... 位于贵州合肥国家锰矿整装勘查区内的深溪隐伏富锰矿床,是贵州省内首次发现的二叠纪富锰矿床,提交(332)+(333)资源量1178万吨,锰平均品位为26.98%,矿体平均厚度为2.47 m,矿体赋存于二叠系茅口组第三段。矿石矿物以菱锰矿为主,斑杂状、浸染状和角砾状构造。成因类型为“内生外成气液喷溢沉积型”锰矿床,富锰矿产于喷溢沉积成矿系统的中心相区,深溪富锰矿床地处茅口晚期深溪Ⅳ级地堑盆地中心。地表为燕山期形成的NNE向断层和EW向展布的虾子复向斜,对深部锰矿体未造成影响,富锰矿体保存十分完整,目前尚未圈边,深部仍具有较大的找矿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锰矿床 地质特征 二叠纪 贵州合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合肥北郊某地热测井解释方法
19
作者 杨武 张应文 王亮 《中国地质调查》 2022年第2期83-90,共8页
近年来地热资源市场需求与日俱增,贵州合肥—金沙地热富集区的资源勘探和开发迎来了大好发展机遇。以往贵州的地热成井率总体不高,改变这种状况是地热地质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其中地热井地球物理测井是一项重要措施。测井资料的解译存... 近年来地热资源市场需求与日俱增,贵州合肥—金沙地热富集区的资源勘探和开发迎来了大好发展机遇。以往贵州的地热成井率总体不高,改变这种状况是地热地质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其中地热井地球物理测井是一项重要措施。测井资料的解译存在不确定性,需要把测井理论和实践经验结合起来,以提高解译结果的准确度。通过合肥北郊某地热测井的勘探实例,综合分析了自然伽马、电阻率、自然电位、声波等物理参数在不同岩石上的测井响应特征,采用典型标志层测井特征法、地层序列测井特征法、断层的测井解译特征法、含水层的测井解译特征法和井温突变的测井解译特征法等5种方法,通过4个步骤,对井中的实测曲线进行了综合地质解释,确定了典型标志层,划分了地层层序,解译了断裂构造和含水层等,为研究区地热的钻孔定位、地热井的设计和成井工艺的选择提供了地质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热资源 解释参数 断层破碎带 标志地层 含水层 贵州合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合肥二叠纪锰矿气液喷口群的发现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18
20
作者 汪洋 刘志臣 +2 位作者 陈登 钟月丽 秦先进 《贵州地质》 2018年第2期81-87,95,共8页
在通过对合肥市锰矿整装勘查区及周边所有探矿工程资料整理、分析研究的基础上,结合野外大比例尺专项地质填图、剖面实测和测试的成果。将贵州合肥二叠系锰矿与华南古天然气渗漏沉积型锰矿床成矿理论进行详细对比,认为合肥锰矿总体是&qu... 在通过对合肥市锰矿整装勘查区及周边所有探矿工程资料整理、分析研究的基础上,结合野外大比例尺专项地质填图、剖面实测和测试的成果。将贵州合肥二叠系锰矿与华南古天然气渗漏沉积型锰矿床成矿理论进行详细对比,认为合肥锰矿总体是"内生外成",成锰物质主体来自地幔,合肥锰矿属"古天然气渗漏沉积型锰矿床",借鉴古天然气渗漏沉积型锰矿床的成矿理论和研究方法,运用合肥锰矿裂陷槽盆地结构的划分、同沉积断裂的识别和中心相、过渡相和边缘相判别标志,在断陷盆地中喷溢口及附近,发现矿石及其顶底板具有古天然气渗漏沉积型锰矿床独有的结构构造、同位素、生物组合等特征。研究认为合肥成锰盆地至少存在5个气液渗漏喷溢口,分布于Ⅲ级断陷盆地内,每一个喷溢口构成一个相对独立的气液渗漏喷溢沉积成矿系统,合肥锰矿床是形成由若干个气液渗漏喷溢沉积成矿子系统构成的沉积成矿系统。贵州合肥二叠纪锰矿成矿的气液渗漏喷溢口的发现,对合肥锰矿"内生外成"成因研究提供了宏观地质证据,为建立深部锰矿找矿预测模型提供了重要依据,为研究合肥锰矿的古天然气渗漏沉积型锰矿床成矿系统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合肥 二叠纪锰矿 盆地 气液渗漏喷溢口 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