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籼型抗病质核互作不育系锦319 A的选育
1
作者 李华慧 刘晓利 +6 位作者 涂建 黄平 奎丽梅 谭春艳 王建军 卢义宣 辜琼瑶 《种子》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04-106,共3页
籼型抗病质核互作不育系锦319A是云南金瑞种业有限公司利用自主选育的不育系(金23A/858B)与自主选育的新品系(Ⅱ-32B/金23B)进一步杂交,从而聚合不同的优秀基因以丰富遗传背景,经6年10代回交育成的核质互作新不育系,最终获得籼型抗病质... 籼型抗病质核互作不育系锦319A是云南金瑞种业有限公司利用自主选育的不育系(金23A/858B)与自主选育的新品系(Ⅱ-32B/金23B)进一步杂交,从而聚合不同的优秀基因以丰富遗传背景,经6年10代回交育成的核质互作新不育系,最终获得籼型抗病质核互作新不育系锦319A,组合为(金23A/858B)×(Ⅱ-32B/金23B),2015年通过云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鉴定。该不育系对稻瘟病、白叶枯病有较好抗性,本文详细介绍了该不育系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籼稻 抗病 质核互作不育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萍乡显性核不育水稻与质核互作不育系的遗传关系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蔡耀辉 贺浩华 +3 位作者 颜龙安 刘秋英 匡贤彦 张晓波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1期6-8,共3页
结果表明:萍乡显性不育水稻带有质核互作不育系的恢复基因,不同遗传背景的萍乡显性核不育水稻对质核互作不育系具有不同的恢保关系;萍乡显性核不育基因与质核互作不育基因是独立发生的,当质核互作不育系中细胞质和细胞核的隐性不育... 结果表明:萍乡显性不育水稻带有质核互作不育系的恢复基因,不同遗传背景的萍乡显性核不育水稻对质核互作不育系具有不同的恢保关系;萍乡显性核不育基因与质核互作不育基因是独立发生的,当质核互作不育系中细胞质和细胞核的隐性不育基因一起作用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性不育 质核互作不育系 遗传关 水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高两低”甘蓝型油菜质核互作不育系7104A的选育研究
3
作者 张顺 苏东 +4 位作者 王军威 李启干 张轶 何道君 邹俊 《山东农业科学》 2009年第7期23-25,共3页
利用自育的质核互作不育系104A及对应的保持系104B分别作母本,用自选的双低、高油分、高蛋白、高配合力、早熟的质不育系的恢复系自7104C作轮回亲本,采用双向同步(杂交、5次测交与3次回交2次自交双向同步)转育成新的双低、高油分、高蛋... 利用自育的质核互作不育系104A及对应的保持系104B分别作母本,用自选的双低、高油分、高蛋白、高配合力、早熟的质不育系的恢复系自7104C作轮回亲本,采用双向同步(杂交、5次测交与3次回交2次自交双向同步)转育成新的双低、高油分、高蛋白、高配合力、早熟的质核互作不育系7104A及其对应的保持系7104B。7104A具有低芥酸(0.10%)、低硫甙(16.60μmol/g)、高含油量(44.9%)、高配合力、早熟等优良性状,较易配制出强优势的杂交组合,具有较好的开发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双向同步 不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向同步选育油菜质核互作型不育系7103A的研究 被引量:20
4
作者 程辉 王友华 +4 位作者 刘祥臣 卢兆成 胡建涛 柳世君 蓝黎明 《天津农业科学》 CAS 2009年第1期25-27,共3页
利用自育的质不育系104A及对应的保持系104B分别作母本,用自选的双低、高油分、高蛋白、高配合力、早熟的质不育系的恢复系自7103C作轮回亲本,采用双向同步(杂交、5次测交与3次回交2次自交双向同步)转育成新的双低、高油分、高蛋白、高... 利用自育的质不育系104A及对应的保持系104B分别作母本,用自选的双低、高油分、高蛋白、高配合力、早熟的质不育系的恢复系自7103C作轮回亲本,采用双向同步(杂交、5次测交与3次回交2次自交双向同步)转育成新的双低、高油分、高蛋白、高配合力、早熟的质核互作不育系7103A及其对应的保持系7103B。7103A具有低芥酸0.20%、低硫甙17.60μmol/g、高含油量44.42%、高配合力、早熟等优良性状,较易配制出强优势的杂交组合,具有较好的开发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双向同步 不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蓝型油菜黄籽质核互作型不育系9106A的选育及其农艺性状表现 被引量:14
5
作者 程辉 刘祥臣 +4 位作者 王友华 胡建涛 王军威 杨东红 何道君 《山东农业科学》 2011年第11期17-19,共3页
利用自育的质核互作型不育系106A及对应的保持系106B分别作母本,用自选的优质、纯黄籽、早熟的质不育系的恢复系自9106C作轮回亲本,采用杂交、测交、回交及自交相结合的方法转育成新的优质、纯黄籽、早熟的质核互作不育系9106A及其对应... 利用自育的质核互作型不育系106A及对应的保持系106B分别作母本,用自选的优质、纯黄籽、早熟的质不育系的恢复系自9106C作轮回亲本,采用杂交、测交、回交及自交相结合的方法转育成新的优质、纯黄籽、早熟的质核互作不育系9106A及其对应的保持系9106B。9106A具有低芥酸(0.10%)、低硫甙(19.60μmol/g)、高含油量(46.42%)、纯黄籽、高配合力、早熟等优良性状,较易配制出强优势的杂交组合,具有较好的开发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黄籽 不育 9016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质核互作型不育系阜CMS5A大豆的选育及应用
6
作者 李智 《现代农业科技》 2015年第13期53-54,共2页
阐述了质核互作型不育系阜CMS5A大豆的选育经过,总结了其特征特性,并分析了其应用成效,以供参考。
关键词 不育 阜CMS5A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质抗病不育系陵风A及其杂交粳稻陵风优18的选育 被引量:3
7
作者 汤述翥 梁国华 +7 位作者 严长杰 刘巧泉 于恒秀 陆驹飞 裔传灯 龚志云 张宏根 顾铭洪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67-69,共3页
BT型粳稻不育系陵风A及其所配制的杂交粳稻陵风优18由扬州大学选育,于2006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陵风A具有不育性稳定和柱头外露率高、异交结实率高的特点。陵风优18具有分蘖早、前期繁茂性好,后期生长清秀、茎秆粗壮... BT型粳稻不育系陵风A及其所配制的杂交粳稻陵风优18由扬州大学选育,于2006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陵风A具有不育性稳定和柱头外露率高、异交结实率高的特点。陵风优18具有分蘖早、前期繁茂性好,后期生长清秀、茎秆粗壮、抗倒性强、稳产性好的特点。两者品质均达国家优质稻谷标准。高抗条纹叶枯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粳稻 质核互作不育系 杂交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系棉遗传基础研究及育种进展 被引量:12
8
作者 郭三堆 张锐 王远 《农业科技通讯》 2007年第12期11-12,共2页
1研究背景 棉花具有明显的杂种优势,优良的杂种F1能比常规品种增产15%以上,同时可以改善品质,增强抗逆性,因而发展抗虫杂交棉对于实现棉花高产、稳产、高效,使棉花生产再上新台阶具有重大意义。目前,棉花杂交制种的方法主要包... 1研究背景 棉花具有明显的杂种优势,优良的杂种F1能比常规品种增产15%以上,同时可以改善品质,增强抗逆性,因而发展抗虫杂交棉对于实现棉花高产、稳产、高效,使棉花生产再上新台阶具有重大意义。目前,棉花杂交制种的方法主要包括三种:人工去雄授粉法、利用核不育系制种的“两系法”和利用质核互作不育系制种的“三系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生产 种进展 基础研究 质核互作不育系 遗传 杂交制种 抗虫杂交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交大豆M型三系和强优组合选育及其应用前景 被引量:3
9
作者 戴瓯和 张磊 +1 位作者 黄志平 李杰坤 《安徽农学通报》 2002年第1期9-11,共3页
用中油 89B与 W2 0 6等父本回交转育 ,已获质核互作雄性不育系 ;这些不育系经与 175 0个父本测交 ,已获 2 3个恢复株率在 85 - 10 0 %的恢复系 ;经产量试验 ,已获增产幅度达 30 %以上若干个强优组合。一侯制种成本降低 。
关键词 大豆 质核互作不育系 强优组合 杂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雄性不育系的胚囊育性及其对异交结实的影响
10
作者 罗方雄 黄叔贤 +4 位作者 郭海滨 陈雄辉 梁铁军 张泽民 彭海峰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47-253,共7页
以3个光温敏核不育系W7415S、安农S、培矮64S和4个质核互作雄性不育系珍汕97A(夜公胞质)、珍汕97A(野败胞质)、华农A(夜公胞质)和华农A(野败胞质)为材料,通过观察各不育系成熟胚囊结构,并对异交结实率进行调查,以明确水稻雄性不育系异... 以3个光温敏核不育系W7415S、安农S、培矮64S和4个质核互作雄性不育系珍汕97A(夜公胞质)、珍汕97A(野败胞质)、华农A(夜公胞质)和华农A(野败胞质)为材料,通过观察各不育系成熟胚囊结构,并对异交结实率进行调查,以明确水稻雄性不育系异交结实率是否与胚囊育性有关。结果表明:不同水稻雄性不育系的胚囊育性与异交结实率呈显著正相关;对于光温敏核不育系,胚囊育性受不育系遗传、环境以及两者互作的影响,不育期的胚囊育性比可育期低,可育期的胚囊育性接近早季质核互作不育系;对于质核互作不育系,胚囊育性主要受环境的影响,早季比晚季的胚囊育性低;光温敏核不育系的胚囊对环境的敏感度高于质核互作不育系,尤其是W7415S对环境的影响较为敏感。水稻雄性不育系的胚囊育性是影响其异交结实的重要因素,在选育不育系时需考虑胚囊育性及其对环境的敏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光温敏不育 质核互作不育系 胚囊 异交结实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豆CGMS杂交种生产中的传粉昆虫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正红 梁宁 +3 位作者 马宏 Kul Bhushan SAXENA 刘秀贤 宗绪晓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2187-2193,共7页
木豆是世界上唯一的木本食用豆类作物,具有较强的抗旱性。木豆杂交制种需昆虫传粉,制种地传粉昆虫的种类及数量是制种产量的决定性因素。本文调查了云南省元谋县CGMS木豆[Cajanus cajan(L.) Millspaugh]杂交种ICPH2671制种田访花昆虫种... 木豆是世界上唯一的木本食用豆类作物,具有较强的抗旱性。木豆杂交制种需昆虫传粉,制种地传粉昆虫的种类及数量是制种产量的决定性因素。本文调查了云南省元谋县CGMS木豆[Cajanus cajan(L.) Millspaugh]杂交种ICPH2671制种田访花昆虫种类、数量、访花频次及杂交种制种产量。结果表明,在云南元谋,木豆访花昆虫共有5目15科25种,其中主要5种传粉媒介为绒切叶蜂(Megachile velutina)、切叶蜂属1种(Megachile sp5)、圆柄木蜂(Xylocopa tenuiscapa)、蜜蜂亚科1种(Apinae sp1)和切叶蜂属1种(Megachile sp2)。木豆盛花期,制种亲本不育系每个分枝昆虫访花频次为每10min 2.8次,而恢复系植株上的访花频次为每10min 5.2次,表明昆虫对恢复系花朵有明显偏好;在前述昆虫访花频次下,不育系单株干籽粒产量达383.7g,恢复系单株产量为357.0g,二者无显著差异,说明这样的昆虫访问频次已能满足杂交制种中将花粉由恢复系传至不育系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豆 质核互作不育系 传粉昆虫 杂交种子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 New Hot Pepper Cultivar Hangjiao Hongfeng 被引量:1
12
作者 罗爱玉 张红宾 +2 位作者 张建东 丁耀宏 于铁峰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CAS 2016年第3期516-517,共2页
Hangjiao Hongfeng is a new hot pepper F1 hybrid cultivar which is bred with the cytoplasmic male sterile line 11066 AH as the female parent and the restoringline 11044 CH as the male parent. Its fruit is early-mid mat... Hangjiao Hongfeng is a new hot pepper F1 hybrid cultivar which is bred with the cytoplasmic male sterile line 11066 AH as the female parent and the restoringline 11044 CH as the male parent. Its fruit is early-mid maturing and in the shape of a long finger.The immature fruit is in dark-green and mature fruit is in dark-red.The average length, width and flesh thickness are 15.7, 1.9 and 0.17 cm, respectively. The yield of dry pepper is 6 750 kg/hm^2. The average contents of Vc, soluble solid and dry matter are 1.30 mg/g, 10%, and 14% respectively. The cultivar has good resistance to pepper blight, viral disease and anthracnose. It shows strong tolerance to heat, water logging and drought. It is suitable for spring field cultivation in Gansu, Xinjiang and Inner Mongoli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PPER Cytoplasmic male sterility CULTIVA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系杂交棉新组合——浙杂2号
13
《中国科技成果》 2008年第8期60-60,共1页
浙棉2号是通过分子标记辅助选配技术和质核互作不育系制种技术,于2002年配制出高优势、优质三系杂交棉新组合。2002年参加品种比较试验和浙江省棉花品种多点试验,2003~2004参加浙江省棉花品种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2005年通过浙江省... 浙棉2号是通过分子标记辅助选配技术和质核互作不育系制种技术,于2002年配制出高优势、优质三系杂交棉新组合。2002年参加品种比较试验和浙江省棉花品种多点试验,2003~2004参加浙江省棉花品种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2005年通过浙江省审定。该组合的细胞质不育基因和恢复基因均来源于陆地棉,克服传统三系杂交棉因来源于哈克尼西野生棉的不育基因和恢复基因而导致恢复力低和杂种优势弱等问题,使三系杂交棉产量水平有显著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棉 新组合 细胞不育基因 质核互作不育系 分子标记辅助 品种比较试验 品种区域试验 棉花品种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