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锅炉低负荷稳定燃烧的方法
1
作者 常敏 刘红卫 张俊杰 《节能》 2003年第12期33-35,共3页
电力市场化改革对机组调峰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而我厂目前 2 0 0MW机组经过改造后已基本具备了深度调峰的能力 ,但由于各种原因 ,入炉煤的煤质状况难以保证 ,在低负荷下燃烧劣质煤的稳燃问题十分突出。本文对节油燃烧器和浓淡燃烧器... 电力市场化改革对机组调峰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而我厂目前 2 0 0MW机组经过改造后已基本具备了深度调峰的能力 ,但由于各种原因 ,入炉煤的煤质状况难以保证 ,在低负荷下燃烧劣质煤的稳燃问题十分突出。本文对节油燃烧器和浓淡燃烧器的改造状况进行了分析 ,并提出了运行操作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电厂 锅炉 负荷稳定燃烧 节油燃烧器 浓淡燃烧器 技术改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稳定段曝气时间对高负荷接触稳定法碳捕获影响及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
2
作者 孙剑平 王奥乾 +1 位作者 李绍峰 于明远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29-835,共7页
为探究高负荷接触稳定法(HiCS)中稳定段曝气时间(ts)对废水碳捕获的影响,分析不同ts下HiCS系统的碳捕获率及污泥性质的差异,同时分析微生物群落结构差异。结果表明:当ts为1.0、2.0、3.0 h时,碳捕获率分别为43.0%、42.4%、39.2%,显著高... 为探究高负荷接触稳定法(HiCS)中稳定段曝气时间(ts)对废水碳捕获的影响,分析不同ts下HiCS系统的碳捕获率及污泥性质的差异,同时分析微生物群落结构差异。结果表明:当ts为1.0、2.0、3.0 h时,碳捕获率分别为43.0%、42.4%、39.2%,显著高于ts为0.5、4.0 h的20.3%和25.3%;污泥粒径较小且分布集中、微观结构粗糙多孔,有利于污泥和有机物接触絮凝。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表明,与接种污泥相比,ts为0.5 h的HiCS污泥中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和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的相对丰度由24.7%、25.8%上升至40.0%、30.8%。FAPROTAX功能预测结果显示,与碳循环代谢相关的微生物丰度最高,占比达到60%以上,其相对丰度受ts影响显著,在1.0~3.0 h时高于0.5、4.0 h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荷接触稳定 稳定段曝气时间 碳捕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荷失稳的有界性分析及其与电压稳定的关系 被引量:6
3
作者 廖其龙 颜伟 +3 位作者 刘欢 伍维根 徐国禹 吕志盛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8-43,共6页
准确界定负荷稳定与电压稳定的关系对于完善电力系统电压稳定理论基础有重要意义。利用非线性动力系统稳定理论,定义了负荷稳定,发现负荷失稳的有限性,即在负荷失稳后,负荷等值导纳模值只能在有限的范围内变化。研究了电压稳定问题的本... 准确界定负荷稳定与电压稳定的关系对于完善电力系统电压稳定理论基础有重要意义。利用非线性动力系统稳定理论,定义了负荷稳定,发现负荷失稳的有限性,即在负荷失稳后,负荷等值导纳模值只能在有限的范围内变化。研究了电压稳定问题的本质属性,认为电压稳定性应属于输出变量有界性问题。用戴维南等值定理分析了负荷稳定与电压稳定的关系。结果表明:负荷失稳的有界性决定了电力系统负荷稳定性不能等同于电压稳定性,负荷失稳不是电压失稳的充分条件;电力系统电压稳定性的本质属性决定了电压稳定性不仅与负荷稳定有关,而且与系统各元件和控制装置对电压的支持力度有关。对典型测试系统的仿真,证实了研究结果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压稳定 负荷稳定 部分状态变量稳定 戴维南等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光水多能互补混流式水轮机全负荷范围稳定经济运行设计 被引量:7
4
作者 张军智 何振忠 +2 位作者 王子瑞 苑连军 段宏江 《西北水电》 2021年第6期15-21,共7页
中国电建集团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在完成黄河上游梯级水电站设计的同时,较早的开展水电站风光水多能互补运行研究,取得了丰富的实践成果。随着中国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即将有大量水电站面临水轮机改造以适应风光... 中国电建集团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在完成黄河上游梯级水电站设计的同时,较早的开展水电站风光水多能互补运行研究,取得了丰富的实践成果。随着中国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即将有大量水电站面临水轮机改造以适应风光水多能互补运行需要。依托李家峡水电站水轮机转轮改造工程,对风光水多能互补混流式水轮机全负荷范围稳定经济运行设计进行了总结,提出了风光水多能互补混流式水轮机全负荷运行的水轮机转轮改造设计关键点,实现了首台改造机组验证全负荷稳定经济运行,为风光水多能互补运行水电站水轮机设计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能互补 加权因子 水轮机全负荷稳定经济运行 水轮机改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感应电动机稳定性判别与切负荷控制 被引量:2
5
作者 李晔 贺启飞 张保会 《智能电网》 2016年第4期374-378,共5页
感应电动机负荷的动态特性对暂态电压稳定性和负荷稳定性有着重要影响。当系统发生严重故障或扰动时,可能造成感应电动机堵转,导致负荷失稳及电压崩溃。对感应电动机机械暂态模型进行简化,并利用戴维南等值电路对感应电动机负荷的外部... 感应电动机负荷的动态特性对暂态电压稳定性和负荷稳定性有着重要影响。当系统发生严重故障或扰动时,可能造成感应电动机堵转,导致负荷失稳及电压崩溃。对感应电动机机械暂态模型进行简化,并利用戴维南等值电路对感应电动机负荷的外部网络进行等效,从而推导出感应电动机临界稳定滑差的实时计算方法。另外,采用切负荷控制来防止感应电动机失稳,利用不平衡转矩来计算切负荷比例。IEEE 3节点系统的仿真结果说明,使用所提出方法得到的扰动后感应电动机稳定性判别结果与仿真结果一致,该方法计算得到的切负荷量大于保证感应电动机稳定性的最小切负荷量,能够有效保障负荷稳定性和电压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应电动机 临界滑差 负荷 电压稳定 负荷稳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稳定负荷对流体机械叶片颤振稳定性的影响
6
作者 张扬军 陈乃祥 《动力工程》 CSCD 1996年第4期10-14,共5页
将二维平面振荡叶栅的非定常流场分解为定常平均流场和以简谐振荡为运动规律的非定常小扰动流场的叠加,通过求解定常的N─S方程和非定常的线化N—S方程模拟非定常流场,来研究定常流动负荷对叶片颤振稳定性的影响,考察了在不同的... 将二维平面振荡叶栅的非定常流场分解为定常平均流场和以简谐振荡为运动规律的非定常小扰动流场的叠加,通过求解定常的N─S方程和非定常的线化N—S方程模拟非定常流场,来研究定常流动负荷对叶片颤振稳定性的影响,考察了在不同的叶型弯角、不同的来流攻角和不同的来流速度情况下的叶片颤振稳定性.结果表明叶型弯角、来流攻角和来流相对速度均对叶片的颤振性能有较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平机械 负荷稳定 叶片颤振 颤振 流体机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感应电动机的暂态电压稳定判据的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向昌明 谢晓清 《江苏电机工程》 2013年第6期25-28,共4页
提出一种负荷采用感应电动机模型时的暂态电压稳定的判断方法。该判据通过比较扰动后感应电动机电磁转矩和机械转矩以及转差的变化情况来判断负荷的稳定性,以系统的最大传输功率与负荷功率需求的关系来确定负荷失稳是否会导致暂态电压... 提出一种负荷采用感应电动机模型时的暂态电压稳定的判断方法。该判据通过比较扰动后感应电动机电磁转矩和机械转矩以及转差的变化情况来判断负荷的稳定性,以系统的最大传输功率与负荷功率需求的关系来确定负荷失稳是否会导致暂态电压失稳。以单机单负荷系统和IEEE39节点系统为例,用MATLAB软件进行仿真分析,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出的方法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暂态电压稳定 负荷稳定 感应电动机 最大传输功率 稳定判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川电厂提高锅炉低负荷稳燃能力的改造 被引量:2
8
作者 肖启重 《湖北电力》 2001年第4期34-35,共2页
锅炉在低贞荷下稳定燃烧能力差,严重影响锅炉的安全运行和电厂的经济效益。汉川电厂通过锅炉燃烧器改造及运行优化调整等技术措施,使 300MW机组锅炉最低稳定燃烧负荷能力达到135 MW,突玻了制造厂的最低稳燃贞荷保证值21... 锅炉在低贞荷下稳定燃烧能力差,严重影响锅炉的安全运行和电厂的经济效益。汉川电厂通过锅炉燃烧器改造及运行优化调整等技术措施,使 300MW机组锅炉最低稳定燃烧负荷能力达到135 MW,突玻了制造厂的最低稳燃贞荷保证值210 MW,锅炉运行的可靠性提高,经济效益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锅炉 燃烧器 负荷稳定燃烧 经济效益 技术改造 电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暂态电压稳定裕度计算方法综述
9
作者 韩圣泽 《电工技术》 2023年第7期79-83,共5页
随着区域电网互联、新能源并网,电网规模不断扩大,暂态电压稳定问题日益突出。近年对于暂态电压稳定性评估问题,已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对暂态电压稳定性的量化研究仍有欠缺。综述了现有关于暂态电压稳定量化评估的主流方法--临界故障切... 随着区域电网互联、新能源并网,电网规模不断扩大,暂态电压稳定问题日益突出。近年对于暂态电压稳定性评估问题,已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对暂态电压稳定性的量化研究仍有欠缺。综述了现有关于暂态电压稳定量化评估的主流方法--临界故障切除时间计算法、负荷稳定指标计算法和二元表法。对比后总结了三种方法的主要特点、适用性和区分度,以期为运行调度人员直观了解电网的电压稳定程度、进行调度决策,提供足够的信息,为相关问题的研究人员提供有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暂态电压稳定裕度 临界故障切除时间 负荷稳定裕度 二元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角切圆燃烧无烟煤锅炉设计浅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刘晓东 《锅炉制造》 2004年第2期6-7,共2页
着重阐述了 30 0MW四角切圆燃烧锅炉 ,在充分考虑了无烟煤着火难、燃烬难等特点的情况下 ,利用合理的整体布置和燃烧器的选型 ,成功地达到了机组 5 0 %MCR负荷不投油稳定燃烧 。
关键词 无烟煤 四角切圆燃烧 负荷稳定燃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首台F级50 MW重型燃气轮机的自主研制 被引量:10
11
作者 孔祥林 田晓晶 +1 位作者 程国强 黎汝坚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2-17,共6页
以发电和驱动为主要功能的燃气轮机是涉及能源领域和国防建设的战略性装备,由于燃气轮机的研制涉及气动、传热、燃烧、结构、强度、材料、控制、精密制造等技术的极限,因而被誉为装备制造业“皇冠上的明珠”。我国的燃气轮机目前主要依... 以发电和驱动为主要功能的燃气轮机是涉及能源领域和国防建设的战略性装备,由于燃气轮机的研制涉及气动、传热、燃烧、结构、强度、材料、控制、精密制造等技术的极限,因而被誉为装备制造业“皇冠上的明珠”。我国的燃气轮机目前主要依赖进口,可以转让的技术主要局限在冷端部件制造和整机装配等低附加值部分,而燃气轮机设计、热部件制造、控制系统等核心技术则被严密封锁,致使国内燃气轮机制造产业利润偏低、燃气轮机用户设备投资和运维费用高昂,严重制约了我国燃气轮机产业及天然气发电产业的健康发展。为此,介绍了中国东方电气集团有限公司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汽)历经10余年完成的国内首台F级50 MW重型燃气轮机的自主研发历程、该型机组的参数和技术特点,以及关键设计、试验和制造技术,总结了重型燃气轮机设计、制造、试验方面的经验。结论认为,经过压气机、燃烧器、透平等关键部件试验验证以及整机的试验验证,东汽建立了F级重型燃气轮机的全过程研发能力,填补了国内F级重型燃气轮机技术体系的空白,不仅为培育我国自主燃气轮机产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为天然气发电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级50 MW重型燃气轮机 自主研制 压气机 燃烧器 透平 整机满负荷稳定运行 发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母线式电流互感器的改进
12
作者 刘丙江 《农村电工》 2005年第2期30-30,共1页
关键词 母线式电流互感器 技术改进 接线 额定容量 负荷稳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分仓回转式空气预热器积灰分段监测模型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岳峻峰 丁建良 +5 位作者 徐力刚 邹磊 张恩先 管诗骈 黄亚继 陈波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795-800,809,共7页
针对三分仓回转式空气预热器热段和冷段积灰分段监测的需求,基于空气预热器的传热模型,定义空气预热器利用系数作为清洁因子并建立积灰分段监测模型.通过分析空气预热器实时运行参数,根据热平衡原理确定了清洁因子计算步骤.以某1 000MW... 针对三分仓回转式空气预热器热段和冷段积灰分段监测的需求,基于空气预热器的传热模型,定义空气预热器利用系数作为清洁因子并建立积灰分段监测模型.通过分析空气预热器实时运行参数,根据热平衡原理确定了清洁因子计算步骤.以某1 000MW超超临界直流锅炉的三分仓回转式空气预热器为例,研究了热段、冷段清洁因子在空气预热器积灰和吹灰时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根据所建模型计算出的分段清洁因子变化趋势在稳定负荷下能够反映此空气预热器的分段积灰情况,而在变负荷情况下虽有一定偏离,但由于电厂变负荷工况下很少吹灰故影响较小;该积灰监测模型可作为三分仓回转式空气预热器热冷分段积灰监测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分仓回转式空气预热器 积灰监测 利用系数 清洁因子 稳定负荷 负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时滞概率分布的电力系统负荷频率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罗小丽 戴璐 +2 位作者 练红海 李谟发 邓鹏 《系统科学与数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245-1255,共11页
基于概率分布理论和Lyapunov-Krasovskii(L-K)泛函分析方法,研究一类时滞电力系统的概率分布相关负荷频率稳定性问题.首先,考虑模型中通信时滞的概率分布特征,将安装有PI负荷频率控制器的电力系统转换为一个闭环的随机时滞系统.其次,充... 基于概率分布理论和Lyapunov-Krasovskii(L-K)泛函分析方法,研究一类时滞电力系统的概率分布相关负荷频率稳定性问题.首先,考虑模型中通信时滞的概率分布特征,将安装有PI负荷频率控制器的电力系统转换为一个闭环的随机时滞系统.其次,充分利用随机时滞的概率分布信息,构造合适的增广L-K泛函,进而使用积分不等式和改进的逆凸组合技术对L-K泛函导数进行估计,导出电力系统的时滞概率分布相关负荷频率稳定准则.最后,通过案例仿真分析表明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概率分布 L-K泛函 负荷频率稳定 电力系统
原文传递
两种不同运动方式血乳酸浓度对血管内溶血的影响 被引量:3
15
作者 肖国强 梁健 《现代临床医学生物工程学杂志》 CAS 2001年第4期248-249,252,共3页
目的 观察运动中血乳酸浓度的变化对血管内溶血的影响 .方法 受试者为大学体育系学生 10名健康男子 ,通过功率自行车 ,进行渐增负荷和稳定负荷两种不同运动 .最大负荷运动从 1kp的强度开始 ,每 1分钟增加 0 .2 5kp ,直到力竭为止 .稳... 目的 观察运动中血乳酸浓度的变化对血管内溶血的影响 .方法 受试者为大学体育系学生 10名健康男子 ,通过功率自行车 ,进行渐增负荷和稳定负荷两种不同运动 .最大负荷运动从 1kp的强度开始 ,每 1分钟增加 0 .2 5kp ,直到力竭为止 .稳定负荷运动为最大运动负荷时的最大心率的 5 0 % (5 0 %HRmax) ,进行 30分钟的稳定负荷运动 .在运动前、运动结束后即刻及运动后恢复期第 30分钟 ,由肘静脉采血 .血液中指标有血乳酸、Ht和Hp .结果 最大负荷运动结束后血乳酸浓度明显高于运动前水平 ,运动结束 1小时后血乳酸浓度恢复到运动前水平 ,可是在稳定负荷运动结束后却没有变化 .此外 ,最大负荷运动结束后即刻Hp浓度下降 ,但没有显著性差异 .结论 虽运动中血乳酸引起血pH下降 ,但并未引起溶血发生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大运动负荷 稳定负荷 血乳酸 血管内溶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柴油发电机组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16
作者 肖丽平 王刚 +1 位作者 曲金泽 讲师 《电气应用》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32-35,共4页
随着柴油发电机组在公共建筑中的大量应用,由此带来的柴油发电机容量选择,机房的排风、隔声及排烟等问题值得关注,本文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
关键词 KEYWORDS 稳定负荷 计算功率 排风 排烟 隔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呼和浩特某污水处理厂深度处理效果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许丽萍 程大志 李明娜 《环境生态学》 2022年第7期88-92,共5页
呼和浩特市某污水处理厂深度处理工程处理规模为20万t/d,通过硝化曝气生物滤池+浸没式膜过滤工艺达到了出水一级A+的标准,并实现出水达到大小黑河环境功能区Ⅴ类的接收标准。经分析,该污水处理厂深度处理后出水污染物浓度较深度处理前... 呼和浩特市某污水处理厂深度处理工程处理规模为20万t/d,通过硝化曝气生物滤池+浸没式膜过滤工艺达到了出水一级A+的标准,并实现出水达到大小黑河环境功能区Ⅴ类的接收标准。经分析,该污水处理厂深度处理后出水污染物浓度较深度处理前有了明显下降,其中氨氮、总氮及SS的降低最为显著,深度处理工程在起到削减污染物排放量的同时,也对污水处理厂污染物处理负荷稳定性的提升起到了明显作用,该污水处理厂经深度处理后达到了设计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处理 污染物 排放标准 负荷稳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50—8.83—1型汽轮机调速系统速度变动率小的原因分析及处理
18
作者 杨茂才 《宁夏电力》 2006年第C00期80-82,共3页
通过对N50—8.83—1型汽轮机调速系统速度变动率小的原因分析,找出影响机组速度变动率的主要因素。并进行处理,从而为机组的安全、经济运行提供了保证。
关键词 汽轮机 调速系统 速度变动率 负荷稳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油发电机组的容量计算 被引量:6
19
作者 龙君 《现代建筑电气》 2015年第7期30-33,共4页
介绍了柴油发电机组的功能使用要求,结合设计实例分析了施工图中柴油发电机组的容量计算。在工程设计中除按稳定负荷计算发电机容量外,还应复核发电机母线允许压降和尖峰负荷对电源质量的影响,以保障柴油发电机组的供电可靠性。
关键词 柴油发电机组 容量计算 稳定负荷 尖峰负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tastrophe model and its experimental verification ofstatic loading rock system under impact load 被引量:2
20
作者 左宇军 李夕兵 +3 位作者 王卫华 张义平 马春德 闫长斌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EI 2006年第3期281-285,共5页
According to the catastrophe model for impact buckling of static loading structures, a new catastrophe model for impact loading failure of a static loading rock system was established, and one dimension (1D) catastrop... According to the catastrophe model for impact buckling of static loading structures, a new catastrophe model for impact loading failure of a static loading rock system was established, and one dimension (1D) catastrophe model was analyzed. The analysis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furcation collection where catastrophe may take place is not only decided by mechanical system itself but also relates to exterior loading, which is different from the results obtained under mono-static loading where the bifurcation collection is only determined by mechanics of the system itself and has nothing to do with exterior loading. In addition, the corresponding 1D coupled static-dynamic loading experiment is designed to verify the analysis results of catastrophe model. The test is done with Instron 1342 electro-servo controlled testing system, in which medium strain rate is caused by monotony rising dynamic load. The parameters are obtained combining theoretical model with experiment. The experimental and theoretical curves of critical dynamic load vs static load are rather coincided, thus the new model is proved to be correc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atic loading rock system impact load INSTABILITY catastrophic model coupled static-dynamic loadin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