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97篇文章
< 1 2 6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持续性皮下负压引流术控制腹部术后切口感染疗效观察
1
作者 苗润芝 王牧野 王智勇 《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5年第2期241-244,共4页
目的评估持续性皮下负压引流术(VSD)在处理腹部手术后切口感染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98例发生手术切口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VSD治疗组(n=49)和常规治疗组(n=49)。两组均采取常规治疗(菌培养+药敏试验,选择敏感抗菌药物)... 目的评估持续性皮下负压引流术(VSD)在处理腹部手术后切口感染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98例发生手术切口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VSD治疗组(n=49)和常规治疗组(n=49)。两组均采取常规治疗(菌培养+药敏试验,选择敏感抗菌药物)的同时,VSD治疗组患者应用持续性皮下负压引流系统,常规治疗组患者采取常规换药、引流方法。对两组患者感染控制、切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VSD治疗组患者伤口愈合时间为13~19 d,平均(15.76±1.61)d;常规治疗组患者切口感染愈合时间19~31 d,平均(25.25±3.96)d,VSD治疗组患者术后切口感染平均愈合时间短于常规治疗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7 d,血清炎症指标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VSD治疗组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P<0.05)。结论持续性皮下负压引流能够有效缩短感染控制及伤口愈合时间,加速伤口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部手术 切口感染 负压引流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封闭负压引流术联合自体富血小板血浆在糖尿病足溃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闫月玲 李国智 刘珩 《宁夏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69-72,共4页
目的 探讨糖尿病足溃疡患者采用封闭负压引流术与自体富血小板血浆联合治疗的价值。方法 将收治的68例糖尿病足溃疡者,分为研究组(34例)和对照组(34例)。对照组采用封闭负压引流术,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自体富血小板血浆治疗,比较2... 目的 探讨糖尿病足溃疡患者采用封闭负压引流术与自体富血小板血浆联合治疗的价值。方法 将收治的68例糖尿病足溃疡者,分为研究组(34例)和对照组(34例)。对照组采用封闭负压引流术,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自体富血小板血浆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血糖指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水平及不良反应。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P<0.05);研究组治疗后空腹血糖及餐后2 h血糖均较对照组低(P<0.05);研究组治疗后VEGF、bFGF指标均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 在糖尿病足溃疡患者中,采用封闭负压引流术与自体富血小板血浆联合治疗,效果好,可加速创面愈合,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足溃疡 封闭负压引流术 自体富血小板血浆 治疗效果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皮肤溃疡清创术联合负压引流术在糖尿病足溃疡中的应用
3
作者 黄秀禄 黄丽甜 谭小燕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6期0108-0111,共4页
分析皮肤溃疡清创术结合负压引流术治疗糖尿病足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的150例糖尿病足患者进行研究,采用皮肤溃疡清创术结合负压引流术治疗,分析比较护理前后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踝肱指数、振动感觉阈值大小、经皮氧分压... 分析皮肤溃疡清创术结合负压引流术治疗糖尿病足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的150例糖尿病足患者进行研究,采用皮肤溃疡清创术结合负压引流术治疗,分析比较护理前后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踝肱指数、振动感觉阈值大小、经皮氧分压、VAS评分。结果 经皮肤溃疡清创术结合负压引流术治疗后,与护理前相比,150例患者的空腹血糖从9.93±4.0降至7.40±4.87,餐后2h血糖从11.79±2.13降至8.95±2.58;经治疗后,踝肱指数(左、右)、振动感觉阈值大小(左、右)、经皮氧分压(左、右)均明显增高,治疗前后数据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踝肱指数(左)从0.84±0.13增高至1.03±0.19,踝肱指数(右)从0.85±0.14增高至1.03±0.17;振动感觉阈值大小(左)从13.57±13.56增高至23.83±5.15,振动感觉阈值大小(右)从13.59±10.70增高至23.70±5.05;经皮氧分压(左)从29.17±10.07增高至37.20±4.17,经皮氧分压(右)从29.18±9.92增高至37.30±3.99;VAS评分从6.74±1.29降至1.95±0.8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0%。结论 在糖尿病足感染护理中使用皮肤溃疡清创术结合负压引流术可以提高治疗效果,减轻患者疼痛感,改善足部微循环,减少创面感染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足 皮肤溃疡清创术 负压引流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列地尔联合封闭负压引流术治疗2型糖尿病足溃疡的效果 被引量:1
4
作者 张杰 刘玉超 《中外医学研究》 2024年第10期131-135,共5页
目的:探究前列地尔联合封闭负压引流术治疗2型糖尿病足溃疡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7月—2023年7月山东大学天桥人民医院收治的132例2型糖尿病足溃疡患者。根据摸球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66,奇数)和观察组(n=66,偶数)。对照组给予封闭负压... 目的:探究前列地尔联合封闭负压引流术治疗2型糖尿病足溃疡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7月—2023年7月山东大学天桥人民医院收治的132例2型糖尿病足溃疡患者。根据摸球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66,奇数)和观察组(n=66,偶数)。对照组给予封闭负压引流术治疗,观察组给予前列地尔联合封闭负压引流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1个月后溃疡愈合情况、氧化应激指标、生长因子、神经传导速度。结果:治疗1个月后,观察组创面深度、腐肉覆盖、红肿范围、分泌物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后,观察组丙二醛(MDA)、晚期氧化蛋白产物(AOP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后,观察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水平均高于对照组,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EDF)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后,观察组腓总神经感觉传导速度、运动传导速度,正中神经感觉传导速度、运动传导速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列地尔联合封闭负压引流术能有效促进2型糖尿病足溃疡患者溃疡愈合,调节其氧化应激水平及血管生成因子,并提高神经传导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地尔 封闭负压引流术 2型糖尿病足溃疡 溃疡愈合 氧化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封闭式负压引流术在促进创伤性胫骨骨髓炎术后患者创面愈合及骨愈合指标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
5
作者 边亚楠 葛占洲 +1 位作者 聂兴玉 周瑞 《哈尔滨医药》 2024年第4期23-26,共4页
目的探讨封闭式负压引流术对创伤性胫骨骨髓炎术后患者创面愈合及骨愈合指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08例创伤性胫骨骨髓炎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创面诊疗方式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n=54)例采取常规清创治疗... 目的探讨封闭式负压引流术对创伤性胫骨骨髓炎术后患者创面愈合及骨愈合指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08例创伤性胫骨骨髓炎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创面诊疗方式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n=54)例采取常规清创治疗,观察组(n=54)例行封闭式负压引流术,对比两组患者骨髓炎炎症指标、创面愈合指标、骨愈合指标、生活自理能力、感染发生率。结果手术后,观察组患者白细胞计数(WBC)水平、红细胞沉降率(ESR)水平及超敏C反应蛋白(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患者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及外固定超出时间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手术后,观察组患者躯体功能评分及认知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感染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创伤性胫骨骨髓炎术后患者在接受封闭式负压引流术治疗后可加快创面愈合速度,提高患者的预后生活自理能力,降低骨髓炎炎症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封闭式负压引流术 创伤性胫骨骨髓炎 创面愈合 骨愈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封闭式负压引流术联合胰岛素外敷治疗非哺乳期乳腺炎慢性窦道的效果
6
作者 龚衍 傅青青 +1 位作者 肖泽文 彭则男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4年第20期23-26,共4页
目的探讨封闭式负压引流术(VSD)联合胰岛素外敷治疗非哺乳期乳腺炎慢性窦道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赣州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60例浆细胞性乳腺炎女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A组,20例)、生理盐水+VSD... 目的探讨封闭式负压引流术(VSD)联合胰岛素外敷治疗非哺乳期乳腺炎慢性窦道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赣州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60例浆细胞性乳腺炎女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A组,20例)、生理盐水+VSD组(B组,20例)、胰岛素溶液+VSD组(C组,20例)。其中A组给予纱布填塞和常规引流,B组给予VSD治疗,C组采用VSD联合外用胰岛素治疗。观察三组治疗前后疼痛程度和创面面积,治疗后创面闭合时间、总治疗时间、治疗有效率、乳房毁损率及乳腺炎复发率。结果治疗后,三组患者疼痛程度和创面面积低于本组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组疼痛程度低于A组,创面面积小于A组,创面闭合时间、总治疗时间短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疼痛程度低于B组,创面面积小于B组,创面闭合时间、总治疗时间短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组治疗后治疗有效率高于A组,乳房毁损率和复发率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C组治疗有效率高于B组,乳房毁损率和复发率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结论VSD联合外用胰岛素可促进乳腺炎慢性窦道伤口愈合、缩短治疗时间,提高治疗效果,并减轻疼痛、减少乳房并发症和乳腺炎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封闭式负压引流术 外用胰岛素 浆细胞性乳腺炎 慢性窦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固定器结合封闭负压引流术对四肢骨关节严重开放性骨折患者的治疗效果评价
7
作者 何刘常 李建德 储亚非 《系统医学》 2024年第15期41-44,共4页
目的 探究四肢骨关节严重开放性骨折患者采取外固定器与封闭负压引流术联合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 本研究为病例对照研究。目的抽样法选取2021年10月—2022年12月曹县人民医院收治的78例四肢骨关节严重开放性骨折的患者,按照治疗方法不... 目的 探究四肢骨关节严重开放性骨折患者采取外固定器与封闭负压引流术联合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 本研究为病例对照研究。目的抽样法选取2021年10月—2022年12月曹县人民医院收治的78例四肢骨关节严重开放性骨折的患者,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两组均使用外固定器治疗,对照组结合常规引流术;观察组结合封闭负压引流术。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康复指标、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并发症发生情况及疼痛评分。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87%(37/39),高于对照组的76.92%(30/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85,P<0.05)。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创面清洁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术后1个月转铁蛋白高于对照组,触珠蛋白、铜蓝蛋白、C反应蛋白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四肢骨关节严重开放性骨折患者采用外固定器联合封闭负压引流术治疗,可以提高临床疗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有助于四肢骨关节严重开放性骨折患者的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肢骨关节严重开放性骨折 封闭负压引流术 外固定器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封闭负压引流术联合益气排毒汤治疗骨创伤感染疗效观察
8
作者 郭小双 许福生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24年第1期101-102,共2页
目的:观察封闭负压引流术(VAC)联合益气排毒汤治疗骨创伤感染的疗效。方法:74例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7例。两组均予以VAC,干预组加用益气排毒汤。结果:总有效率干预组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感染控制时间少于对照组,肉芽组织覆... 目的:观察封闭负压引流术(VAC)联合益气排毒汤治疗骨创伤感染的疗效。方法:74例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7例。两组均予以VAC,干预组加用益气排毒汤。结果:总有效率干预组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感染控制时间少于对照组,肉芽组织覆盖率多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WBC、hsCRP、NEU、ESR值低于对照组(P<0.05),细菌转阴率干预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VAC联合益气排毒汤治疗骨创伤感染可降低炎症反应程度,促进肉芽组织形成,有效控制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创伤感染 封闭负压引流术 益气排毒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科创伤感染患者负压引流术的集束化护理配合及其应用效果研究
9
作者 努尔古丽·吐尔逊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11期137-140,共4页
探究骨科创伤感染患者负压引流术治疗中集束化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 样本均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骨科提供,共计60例患者,均确诊创伤感染。患者均予以负压引流术治疗,手术时间2022年1月~2022年12月。抽签法随机分组。对照组予以常... 探究骨科创伤感染患者负压引流术治疗中集束化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 样本均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骨科提供,共计60例患者,均确诊创伤感染。患者均予以负压引流术治疗,手术时间2022年1月~2022年12月。抽签法随机分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集束化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不良事件中,观察组发生率0.00%,较对照组低(X2=4.2857;P<0.05)。疼痛感中,观察组干预3d的VAS得分(3.02±0.88)分、干预5d的VAS得分(2.22±0.66)分、干预7d的VAS得分(1.32±0.44)分,均较对照组低(T=4.2417;T=4.3637;T=5.7635;P<0.05)。临床康复中,观察组感染控制时间(5.56±1.42)d、创面愈合时间(17.56±3.88)d、住院时间(15.52±2.98)d,较对照组短(T=3.4406;T=2.4841;T=3.7450;P<0.05)。负性情绪中,观察组护理后SAS得分为(43.74±4.15)分、SDS得分为(43.88±4.24)分,较对照组低(T=4.8565;T=4.5360;P<0.05)。结论 骨科创伤感染患者负压引流术治疗中,集束化护理应用效果显著,可减少不良事件,减轻疼痛感,促进康复,还可改善患者负性情绪,利于其身心健康,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科创伤感染 负压引流术 集束化护理 不良事件 疼痛 性情绪 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式负压引流术在深度压疮创面护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10
作者 吴金菊 玉静 +2 位作者 卢忠存 董谢谢 覃再芳 《护理研究(中旬版)》 2016年第11期4042-4043,共2页
[目的]探讨改良式负压引流术在深度压疮创面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12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80例Ⅲ期、Ⅳ期深度压疮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病人实施改良式负压引流术,对照组实施常规负压引流术(VSD)。比... [目的]探讨改良式负压引流术在深度压疮创面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12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80例Ⅲ期、Ⅳ期深度压疮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病人实施改良式负压引流术,对照组实施常规负压引流术(VSD)。比较两组病人临床治疗有效率、创面愈合时间、使用材料费用、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7.5%)高于对照组(77.5%);观察组引流管堵塞率及材料费用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病人护理满意度(100.0%)高于对照组(75.0%)。[结论]改良式负压引流用于深度压疮护理中可降低治疗费用、提高病人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 改良式负压引流术 常规负压引流术 治疗费用 愈合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观察封闭负压引流术在创伤骨科修复中的应用效果
11
作者 艾尔帕提江·买合木提 胡尔西达·尼则木丁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2期0056-0059,共4页
观察封闭负压引流术在创伤骨科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6月~2023年6月64例创伤骨科修复患,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创面处理干预,实验组进行封闭负压引流术处理。比较两组干预效果。结果 实验组的治疗... 观察封闭负压引流术在创伤骨科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6月~2023年6月64例创伤骨科修复患,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创面处理干预,实验组进行封闭负压引流术处理。比较两组干预效果。结果 实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VAS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患者愈合情况、生活质量水平及炎性因子水平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创伤骨折患者,在入住创伤性骨科经过简单处理后,采用封闭负压引流术对患者进行治疗,在修复治疗过程能够促使患者的创伤骨折患处更好更快地恢复,从而使得患者的疼痛感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有所减轻,明显观察到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所提高,明显观察到患者的治疗效果变好,此法应广泛应用于临床骨科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骨科 修复 封闭负压引流术 VAS疼痛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压引流术联合生理盐水冲洗在腹部手术后切口感染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12
作者 韦艳琴 韦宏专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2期077-080,共4页
探讨负压引流术联合生理盐水冲洗在处理腹部手术后切口感染中的疗效。方法 对62名腹部手术后切口感染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1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换药,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添加负压引流联合生理盐水冲洗。比较两组在临... 探讨负压引流术联合生理盐水冲洗在处理腹部手术后切口感染中的疗效。方法 对62名腹部手术后切口感染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1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换药,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添加负压引流联合生理盐水冲洗。比较两组在临床疗效、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方面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表现出显著优势:总有效率达96.77%,远高于对照组80.65%(P<0.05)。此外,观察组创面愈合时间(14.28±2.67天)和住院时间(18.24±3.35天)显著缩短,差异显著(P<0.001);并且,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6.4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2.58% (P<0.05)。结论 负压引流术结合生理盐水冲洗治疗腹部手术后切口感染效果显著,可有效控制感染、促进创面愈合,同时安全性高,适合在临床广泛应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部手术 切口感染 负压引流术 生理盐水冲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肢难治性感染创面患者实施封闭式负压引流术联合游离植皮及皮瓣移植术的效果
13
作者 徐业凯 周陈 +1 位作者 王雪山 马艳 《智慧健康》 2024年第3期123-126,共4页
目的 观察封闭式负压引流术、游离植皮以及皮瓣移植术联合方案应用于四肢难治性感染创面患者的有效性。方法 选取2022年1—12月本院收治的70例四肢难治性感染创面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将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 目的 观察封闭式负压引流术、游离植皮以及皮瓣移植术联合方案应用于四肢难治性感染创面患者的有效性。方法 选取2022年1—12月本院收治的70例四肢难治性感染创面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将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疗法,观察组采用封闭式负压引流术、游离植皮以及皮瓣移植术的联合疗法,对比两组在炎症水平、疼痛程度、临床相关指标恢复情况、治疗效果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方面的差异。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后的炎症相关指标均较低,疼痛(NRS)程度较轻,临床相关指标恢复情况较佳,治疗总有效率较高,且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P<0.05)。结论 四肢难治性感染创面患者在封闭式负压引流术、游离植皮联合皮瓣移植术的综合方案治疗下,病灶部位炎症及疼痛感得以大幅度减轻,治疗后恢复情况较佳,且并发症的发生风险较低,安全性高,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肢难治性感染创面 封闭式负压引流术 游离植皮 皮瓣移植术 临床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科清创联合封闭式负压引流术治疗慢性创面的临床疗效分析
14
作者 李富春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7期0009-0012,共4页
临床上对于慢性创面的治疗存在较多的方式,当前外科清创联合封闭式负压引流术(VSD)是医生常使用的一种方式,为此本文将分析探讨该种联合治疗方式的作用。方法 因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导致创面难以愈合,继而发展成难愈性慢性创面,随着该类... 临床上对于慢性创面的治疗存在较多的方式,当前外科清创联合封闭式负压引流术(VSD)是医生常使用的一种方式,为此本文将分析探讨该种联合治疗方式的作用。方法 因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导致创面难以愈合,继而发展成难愈性慢性创面,随着该类患者的数量不断增多,使得我院在接收数量方面也不断增,将2023年-2024年作为具体年份时间、将当年的4月与2月作为具体月份时间能够确保研究的新鲜性,为保证要求所需的88例病例可在短时间内被快速选取,研究人员需要同所有来院诊疗的患者进行联系与沟通,在其完全了解研究目的、方式并完全同意加入研究后,研究者需要成分依靠事前建立的排除与纳入标准从其中进行仔细选择。常规换药治疗及外科清创联合封闭式负压引流术是以往与当下医生所采取的两种治疗方式,对入选的病例分组后使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换药治疗方式,使试验组患者采取外科清创联合封闭式负压引流术治疗方式。结果 全面收集相关指标,之后研究者使用统计学软件实施分析比对,两组患者的相关临床指标的差异均具有较大的显著性,P<0.05。结论 外科清创联合封闭式负压引流术治疗慢性创面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科清创 封闭式负压引流术 慢性创面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封闭负压引流术联合微动力负压护创敷料对深Ⅱ度烧伤创面微循环及创面愈合的影响
15
作者 渠开攀 李美佳 侯训凯 《伤害医学(电子版)》 2024年第3期35-40,共6页
目的探讨封闭负压引流术(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联合微动力负压护创敷料对深Ⅱ度烧伤创面微循环及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11月-2022年11月收治的60例深Ⅱ度烧伤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干预组、对照组,各30例。对照... 目的探讨封闭负压引流术(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联合微动力负压护创敷料对深Ⅱ度烧伤创面微循环及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11月-2022年11月收治的60例深Ⅱ度烧伤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干预组、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开展微动力负压护创敷料换药,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VSD治疗。应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两组平均换药次数、住院时间、创面愈合时间。应用卡方检验比较两组创面红细胞聚集情况、血管清晰程度、血流灌注量与并发症发生情况。应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比较两组的创面愈合率。结果干预组平均换药次数、住院时间、创面愈合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7、14、21天,干预组创面愈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而治疗后28天,两组创面愈合率比较无差异(P>0.05)。干预组红细胞无聚集率、血管清晰率、血流灌注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VSD联合微动力负压护创敷料治疗深Ⅱ度烧伤,可减少换药次数、住院时间,改善创面微循环,促进创面愈合,且不会增加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封闭负压引流术 微动力护创敷料 深Ⅱ度烧伤 创面微循环 创面愈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持续负压引流术治疗严重颌面颈部间隙感染的探讨 被引量:34
16
作者 章功杰 陈松军 +2 位作者 郑珉 吴晓立 俞洁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93-396,共4页
目的应用持续的负压引流术治疗严重颌面颈部间隙感染,观察其疗效。方法采用持续负压引流术治疗18例严重颌面颈部间隙感染患者。在患者感染部位肿胀最明显或波动处用小切口切开引流,放置负压引流装置,同时缝合封闭创口,持续负压引流。结... 目的应用持续的负压引流术治疗严重颌面颈部间隙感染,观察其疗效。方法采用持续负压引流术治疗18例严重颌面颈部间隙感染患者。在患者感染部位肿胀最明显或波动处用小切口切开引流,放置负压引流装置,同时缝合封闭创口,持续负压引流。结果 18例患者中,14例患者经持续负压引流至肿胀及疼痛消退,然后拔除引流管;4例患者术后创口破溃,负压消失而拔除引流管,改用其他无负压引流方法。所有患者术后肿胀疼痛未加重,无窒息、感染性休克、纵膈脓肿等并发症发生,均痊愈出院。结论持续负压引流术为治疗严重颌面颈部间隙感染的方法多了一种选择,该方法改变了传统的脓肿切开引流的治疗方式,减少了患者的痛苦,同时也减轻了医生的工作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颌面颈部 间隙感染 负压引流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肌玉红膏联合封闭负压引流术对糖尿病足患者溃疡创面血管新生及氧化应激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76
17
作者 刘佳莅 姜伟华 +1 位作者 夏成勇 乔威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2期257-261,共5页
目的探讨生肌玉红膏联合封闭负压引流术(racuum sealing drainage, VSD)对糖尿病足溃疡创面血管新生及氧化应激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70例糖尿病足溃疡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5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清创处理及VSD,观察组加用生肌玉红... 目的探讨生肌玉红膏联合封闭负压引流术(racuum sealing drainage, VSD)对糖尿病足溃疡创面血管新生及氧化应激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70例糖尿病足溃疡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5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清创处理及VSD,观察组加用生肌玉红膏联合负压引流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创面愈合时间、创面愈合率、踝肱指数变化情况;评价创面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bFGF)、内皮抑素(endostatin,ES)表达情况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 SOD)、丙二醛(malondialdehyde, MDA)、晚期蛋白氧化产物(advancedoxidation protein products, AOPP)等氧化应激指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缩短,创面愈合率及踝肱指数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创面VEGF、bFGF表达的平均吸光度值高于对照组(P<0.05),创面ES的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SOD水平高于对照组,MDA、AOP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1年随访发现对照组患者溃疡复发率高于观察组(P<0.05),但两组患者的截肢率及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肌玉红膏联合VSD可以缩短糖尿病足溃疡创面愈合时间,促进创面的修复,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VEGF、bFGF、ES、SOD、MDA、AOPP等因子表达,促进溃疡创面血管新生,改善机体氧化应激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足 生肌玉红膏 封闭负压引流术 血管新生 氧化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负压引流术联合乳痈1号方治疗哺乳期乳腺脓肿疗效及对血清黏附因子-1、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β的影响 被引量:9
18
作者 尹剑桥 王延海 +3 位作者 韩晔 韩思佳 何贵金 邱芳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18年第11期1168-1171,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多方向负压引流术联合乳痈1号方治疗哺乳期乳腺脓肿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黏附因子-1(ICAM-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影响。方法将96例哺乳期乳腺脓肿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8例给予超声...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多方向负压引流术联合乳痈1号方治疗哺乳期乳腺脓肿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黏附因子-1(ICAM-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影响。方法将96例哺乳期乳腺脓肿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8例给予超声引导下多方向负压引流术治疗,研究组48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乳痈1号方治疗。统计2组患者脓腔愈合时间、换药次数、乳瘘发生情况、治疗后继续哺乳例数,观察治疗前及治疗2周后VAS评分及ICAM-1、TNF-α、IL-1β的水平变化情况,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研究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及继续哺乳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切口愈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换药次数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乳瘘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VAS评分及血清ICAM-1、TNF-α、IL-1β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均<0.05),且研究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超声引导下多方向负压引流术联合乳痈1号方治疗哺乳期乳腺脓肿效果显著,可能与明显降低血清ICAM-1、TNF-α、IL-1β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哺乳期乳腺脓肿 乳痈1号方 多方向负压引流术 血清黏附因子-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封闭负压引流术(VSD)应用进展 被引量:27
19
作者 杜仲 黄昕 +1 位作者 闫子玉 肖文林 《口腔医学》 CAS 2016年第7期670-672,共3页
封闭负压引流技术(VSD)将负压引流与封闭敷料相结合,早期用于治疗开放性骨折,后来被不断改良和推广。在综合各类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该技术在软组织创面、骨组织创面、慢性难愈性创面、皮肤及骨组织移植中的特点及临床应用进行了初步总... 封闭负压引流技术(VSD)将负压引流与封闭敷料相结合,早期用于治疗开放性骨折,后来被不断改良和推广。在综合各类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该技术在软组织创面、骨组织创面、慢性难愈性创面、皮肤及骨组织移植中的特点及临床应用进行了初步总结,并对VSD在口腔颌面外科领域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封闭负压引流术 组织创面 口腔颌面外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封闭负压引流术结合外科手术治疗创伤后慢性骨髓炎 被引量:16
20
作者 曹发奇 刘国辉 +2 位作者 杨述华 夏天 成德亮 《临床骨科杂志》 2010年第5期489-491,共3页
目的探讨封闭负压引流术(VSD)在创伤后慢性骨髓炎手术后的治疗效果。方法对19例创伤后慢性骨髓炎患者手术稳定固定及病灶清除后采用VSD持续治疗3~4周,维持16.67~60kPa负压,视病情应用该技术治疗1~2个疗程。结果患者住院时间29~62(43... 目的探讨封闭负压引流术(VSD)在创伤后慢性骨髓炎手术后的治疗效果。方法对19例创伤后慢性骨髓炎患者手术稳定固定及病灶清除后采用VSD持续治疗3~4周,维持16.67~60kPa负压,视病情应用该技术治疗1~2个疗程。结果患者住院时间29~62(43.2±8.4)d。19例均获随访,时间6个月~2年。患者症状均很快得以控制,肿痛消失,窦道闭合,3~6个月后植入含抗生素人工骨,X线复查示骨痂生长,无复发。结论 VSD在慢性骨髓炎的手术后治疗中,引流效果好,灌洗通畅,局部应用抗生素强力有效,可以大大缩短治愈时间,是一种很有前景的辅助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骨髓炎 封闭负压引流术 骨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