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网络药理学与分子对接探索贝母瓜蒌散治疗咳嗽的作用机制
1
作者 王君宇 方朝义 +1 位作者 王杰鹏 张丽 《河北中医药学报》 2024年第6期52-56,共5页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与分子对接探索贝母瓜蒌散治疗咳嗽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获取贝母瓜蒌散的有效活性成分及其作用的靶点信息,并利用GenGards与DisGeNET数据库获取治疗咳嗽的靶点信息。将贝母...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与分子对接探索贝母瓜蒌散治疗咳嗽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获取贝母瓜蒌散的有效活性成分及其作用的靶点信息,并利用GenGards与DisGeNET数据库获取治疗咳嗽的靶点信息。将贝母瓜蒌散中的有效活性成分及其作用的靶点信息与治疗咳嗽的靶点信息录入至Venny平台取得交集靶点信息,利用Cytoscape软件构建“药物—成分—靶点”网络图。将交集靶点信息录入到DAVID数据库进行GO功能富集分析与KEGG通路富集分析。应用AutoDock软件对筛选的核心成分与核心靶点进行分子对接,并利用pymol软件进行可视化处理。结果:筛选出贝母瓜蒌散中有效活性成分33个,107个交集靶点。GO功能富集分析显示生物过程得到580条;细胞组分得到77条;分子功能得到97条;KEGG通路富集分析共得到信号通路168条。分子对接结果显示核心成分与核心靶点对接时具有良好的结合能力。结论:贝母瓜蒌散在治疗咳嗽中具有多成分、多靶点的特点与优势,为进一步中医治疗咳嗽的临床用药及机制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母瓜蒌散 网络药理学 咳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贝母瓜蒌散加减联合GP方案治疗阴虚热毒型肺腺癌临床观察
2
作者 郭雨浩 李载阳 +1 位作者 孙宏普 许贺娟 《山西中医》 2024年第3期28-30,共3页
目的:观察贝母瓜蒌散加减联合GP方案治疗阴虚热毒型肺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阴虚热毒型肺腺癌诊断标准的5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26例,治疗组予贝母瓜蒌散加减联合GP方案化疗,对照组单予GP方案化疗,28天为1个周期,连用2个周期后... 目的:观察贝母瓜蒌散加减联合GP方案治疗阴虚热毒型肺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阴虚热毒型肺腺癌诊断标准的5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26例,治疗组予贝母瓜蒌散加减联合GP方案化疗,对照组单予GP方案化疗,28天为1个周期,连用2个周期后观察两组患者近期客观疗效、临床症状体征积分变化、卡氏评分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控制率为69.23%,对照组为53.8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症状体征积分明显降低,卡氏评分上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症状体征积分及卡氏评分改善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贝母瓜蒌散加减联合GP方案治疗阴虚热毒型肺腺癌患者疗效较好,可改善症状体征,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恶性肿瘤 阴虚热毒 贝母瓜蒌散 中西医结合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贝母瓜蒌散合清金降火汤加减治疗重症肺炎痰热壅肺证的价值研究
3
作者 崔雪峰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1期0134-0137,共4页
选取重症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从中选择痰热壅肺证,对此分别应用不同治疗方案,探究贝母瓜蒌散合清金降火汤加减治疗的实际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重症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时间节点为2023年3月至2024年2月,从中选取86例痰热壅肺证患者... 选取重症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从中选择痰热壅肺证,对此分别应用不同治疗方案,探究贝母瓜蒌散合清金降火汤加减治疗的实际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重症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时间节点为2023年3月至2024年2月,从中选取86例痰热壅肺证患者,依据分组原则(治疗方案不同)开展对比试验,即参照组(西医常规治疗)和观察组(贝母瓜蒌散合清金降火汤加减治疗),分析比较两重症肺炎患者采取不同治疗方案后的治疗效果。结果 就重症肺炎患者的各项症状评分、肺功能指标、APACHEⅡ评分和CPIS评分改善程度而言,观察组更为优秀(P<0.05);观察组中药加减治疗无效者1例,而参照组无效者8例(P<0.05)。结论 在重症肺炎痰热壅肺证常规治疗期间,辅以中药加减治疗(贝母瓜蒌散合清金降火汤),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肺功能指标,降低症状评分的同时减轻肺部感染,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母瓜蒌散 清金降火汤 重症肺炎 痰热壅肺证 肺功能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贝母瓜蒌散加味联合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治疗成人肺炎支原体肺炎痰热郁肺证的临床观察
4
作者 马忠全 唐世霞 《中国民间疗法》 2024年第19期73-76,129,共5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46例成人肺炎支原体肺炎痰热郁肺证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贝母瓜蒌散加味联合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6例成人肺炎支原体肺炎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23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 目的:回顾性分析46例成人肺炎支原体肺炎痰热郁肺证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贝母瓜蒌散加味联合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6例成人肺炎支原体肺炎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23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贝母瓜蒌散加味治疗,均治疗14 d。比较两组患者症状消失时间、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炎症因子水平和中医证候积分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C反应蛋白(CRP)]水平、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发热、头痛、咳嗽、痰鸣气促临床症状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贝母瓜蒌散加味联合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治疗成人肺炎支原体肺炎痰热郁肺证的临床疗效优于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支原体肺炎 痰热郁肺证 咳嗽 喘病 贝母瓜蒌散加味 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针联合贝母瓜蒌散加减应用于痰热壅肺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部感染治疗的优势评价
5
作者 戴慧 蓝丽娟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5期0008-0011,共4页
探讨临床收诊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部感染(且属于痰热壅肺型)患者,践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针联合贝母瓜蒌散加减医治法,观察分析其临床医治效能。方法 研究搜集时间范畴为2022年10月-2023年10月,从本院呼吸科择临床收诊的慢性阻塞性... 探讨临床收诊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部感染(且属于痰热壅肺型)患者,践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针联合贝母瓜蒌散加减医治法,观察分析其临床医治效能。方法 研究搜集时间范畴为2022年10月-2023年10月,从本院呼吸科择临床收诊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部感染(且属于痰热壅肺型)病例共计入40例,委以抽签形式均等划分成2组别,即对照组(蕴含病例数为20,日常西药治疗介入)、观察组(蕴含病例数为20,践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针联合贝母瓜蒌散加减医治法)。结果 施加展开对组类的肺功能指征评判,医治后观察组的FEV1、FVC、FEV1/FVC测验指数更高(P<0.05)。对两小组的中医症候积分展开阐述,医治后凸显观察组的各征象均呈现更低走向(P<0.05)。两组在不良反应率数据上比拟呈相似状态(P<0.05)。表述医治后观察组的WBC、CRP测验值均为更低走向(P<0.05)。观察组的总疗效率统筹为100.00%,对照组统筹显露为80.00%,前者为更高状况(χ2=4.444,P=0.035)。结论 针对临床收诊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部感染(且属于痰热壅肺型)患者,组织践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针联合贝母瓜蒌散加减医治法,相较日常西药治疗介入,可具有以下优势:肺功能提升,中医症候、炎性因子水平得到显著改善,用药安全性质高,提高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痰热壅肺型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部感染 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针 贝母瓜蒌散优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贝母瓜蒌散加减辅助治疗中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58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3
6
作者 林玉洁 于长志 +4 位作者 罗懿明 侯祥平 陈克芳 陶彦谷 张诗军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905-907,共3页
目的:观察贝母瓜蒌散加减辅助治疗中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痰热壅肺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CAP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55例,期间脱落5例)参照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治指南给予抗生素治疗,并给予退热、... 目的:观察贝母瓜蒌散加减辅助治疗中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痰热壅肺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CAP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55例,期间脱落5例)参照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治指南给予抗生素治疗,并给予退热、止咳祛痰和解痉平喘等对症处理。观察组(58例,期间脱落2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加用贝母瓜蒌散加减内服,1剂/天。疗程均为10~14天。记录治疗前后临床主要症状、体征评分和WHOQOL-BREF简表评分;记录住院并发病症发生率和死亡率、记录病情稳定时间和住院时间;检测治疗前后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和动脉血气分析等指标。结果:经Ridit分析,观察组综合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主要症状、体征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WHOQOL-BREF简表总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病情稳定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并发病症发生率为8.62%,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1.82%(P〈0.05);治疗后观察组CRP和PCT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Pa O2和Sa O2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西医抗生素等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贝母瓜蒌散加减辅助治疗CAP痰热壅肺证患者,能减轻症状、体征,稳定病情,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病症的发生率,提高综合临床疗效和生活质量,促进患者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获得性肺炎 贝母瓜蒌散 生活质量 降钙素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贝母瓜蒌散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大鼠肺组织中血管紧张素Ⅱ表达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6
7
作者 吴忠练 黄学宽 +2 位作者 骆言 张超男 蒋娟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27-531,I0005,I0006,共7页
目的:观察贝母瓜蒌散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大鼠肺组织中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表达的影响,初步探讨贝母瓜蒌散对肺组织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贝母瓜蒌散组,每组10只。正常组大鼠常规喂养,其... 目的:观察贝母瓜蒌散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大鼠肺组织中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表达的影响,初步探讨贝母瓜蒌散对肺组织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贝母瓜蒌散组,每组10只。正常组大鼠常规喂养,其余2组大鼠采用脂多糖(LPS)器官滴入加烟熏法,建立大鼠COPD模型。在造模第8天,正常组和模型组大鼠灌胃给予生理盐水(20mL·kg-1),贝母瓜蒌散组大鼠灌胃给予贝母瓜蒌散(20mL·kg-1),每天1次,连续22d。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免疫印记方法观察各组大鼠肺组织中AngⅡ表达情况。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出现了喘、咳嗽、气急、精神萎靡、吐痰流涎和毛发牙齿发黄等症状和体征。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肺组织中AngⅡ的表达水平明显增加(P<0.05);与模型组比较,贝母瓜蒌散组大鼠肺组织中AngⅡ表达水平减少(P<0.05)。结论:贝母瓜蒌散能抵抗AngⅡ诱导的细胞炎症反应,明显改善COPD大鼠喘咳和气急等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母瓜蒌散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血管紧张素Ⅱ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贝母瓜蒌散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大鼠p38MAPK和MIP-T3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6
8
作者 吴忠练 黄学宽 +4 位作者 骆言 张超男 蒋娟 万磊 王玲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6期3936-3937,共2页
目的观察贝母瓜蒌散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模型大鼠肺组织中p38MAPK信号通路和肿瘤相关因子受体因子MIP-T3的影响。方法将4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地塞米松组及贝母瓜蒌散组,每组10只;采用脂多糖(LPS)气管滴入加烟熏... 目的观察贝母瓜蒌散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模型大鼠肺组织中p38MAPK信号通路和肿瘤相关因子受体因子MIP-T3的影响。方法将4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地塞米松组及贝母瓜蒌散组,每组10只;采用脂多糖(LPS)气管滴入加烟熏法制造COPD大鼠模型,为期30 d。从造模第8天开始,地塞米松组给予地塞米松注射液腹腔注射(2 mg/kg),贝母瓜蒌散组给予贝母瓜蒌散灌胃(20 ml/kg),1次/d,连续22 d,模型组予0.9%生理盐水灌胃(20 ml/kg)。Western印迹检测p38MAPK蛋白和MIP-T3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肺组织p38MAPK和MIP-T3的表达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地塞米松组和贝母瓜蒌散组可降低大鼠肺组织中p38MAPK和MIP-T3的表达(P<0.05);而地塞米松组和贝母瓜萎散组p38MAPK和MIP-T3的表达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贝母瓜蒌散有抑制p38MAPK和MIP-T3表达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母瓜蒌散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P38MAPK MIP-T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贝母瓜蒌散抑制MUC5AC表达改善脂多糖诱导的小鼠气道黏液高分泌 被引量:2
9
作者 陈久林 吴鉴超 +2 位作者 郁志华 赵源 刘特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2125-2127,共3页
目的探讨贝母瓜蒌散对气道黏液高分泌的干预效应及机制。方法36只雄性C57小鼠随机分为3组,空白组、模型组和贝母瓜蒌散组,每组12只;贝母瓜蒌散治疗4周后,取材,肺组织石蜡切片行HE、PAS、免疫组化及MASSON染色,并用荧光定量PCR检测肺组织... 目的探讨贝母瓜蒌散对气道黏液高分泌的干预效应及机制。方法36只雄性C57小鼠随机分为3组,空白组、模型组和贝母瓜蒌散组,每组12只;贝母瓜蒌散治疗4周后,取材,肺组织石蜡切片行HE、PAS、免疫组化及MASSON染色,并用荧光定量PCR检测肺组织MUC5AC mRNA表达。结果模型组肺组织结构破坏,肺泡肺泡壁不规则、间隔增厚,肺间质水肿,可见炎性细胞浸润和红细胞渗透;PAS、MUC5AC及胶原纤维阳性染色增加(P<0.01),MUC5AC mRNA表达升高(P<0.01);贝母瓜蒌散能改善上述变化。结论贝母瓜蒌散可抑制MUC5AC基因表达,减轻脂多糖诱导的小鼠肺组织黏液高分泌,发挥化痰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母瓜蒌散 气道黏液高分泌 脂多糖 MUC5AC
原文传递
当归六黄汤合贝母瓜蒌散治疗感染后咳嗽(气阴两伤,肺燥津伤型)68例临床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王檀 赵东凯 《中国医药指南》 2012年第19期316-317,共2页
观察当归六黄汤合贝母瓜蒌散治疗感染后咳嗽的临床疗效。当归六黄汤合贝母瓜蒌散具有较好的滋阴泻火,润肺化痰作用,临床疗效满意。
关键词 当归六黄汤合贝母瓜蒌散 感染后咳嗽 气阴两伤 肺燥津伤 临床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贝母瓜蒌散加味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60例 被引量:6
11
作者 周朋 《山东中医杂志》 2010年第11期761-761,共1页
目的:观察贝母瓜蒌散加味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疗效。方法:将60例患儿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贝母瓜蒌散,对照组采用阿奇霉素。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相当,治疗组在改善发热、咳嗽、咳痰等主要症状方面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 目的:观察贝母瓜蒌散加味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疗效。方法:将60例患儿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贝母瓜蒌散,对照组采用阿奇霉素。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相当,治疗组在改善发热、咳嗽、咳痰等主要症状方面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贝母瓜蒌散加味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原体肺炎 痰热咳嗽 贝母瓜蒌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贝母瓜蒌散治疗痰凝血瘀型梅核气验案二则 被引量:4
12
作者 刘莎莎 郑兆晔 《亚太传统医药》 2020年第5期100-101,共2页
梅核气是一种以咽喉异物感为主要特征的疾病,具有咳之不出、咽之不下的典型症状,该病发病人群多为中老年女性,其与情志因素密切相关,且发病部位多在肝胆,并与肺脾有关。近年来随着生活压力剧增,该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严重影响人们的生... 梅核气是一种以咽喉异物感为主要特征的疾病,具有咳之不出、咽之不下的典型症状,该病发病人群多为中老年女性,其与情志因素密切相关,且发病部位多在肝胆,并与肺脾有关。近年来随着生活压力剧增,该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通过临床实践发现,往往从痰、气、瘀着手,辨证运用贝母瓜蒌散加减方治疗痰凝血瘀型梅核气患者,且疗效显著,遂总结临床中治疗痰凝血瘀型梅核气的辨证用药经验,以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核气 贝母瓜蒌散 痰凝血瘀证 临床验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贝母瓜蒌散含量测定的实验研究
13
作者 甄汉深 高岚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8期470-471,共2页
采用双波长薄层扫描法测定贝母瓜蒌散中贝母甲素、贝母乙素的含量。该法可以用于贝母瓜蒌散的质量控制。
关键词 贝母瓜蒌散 贝母甲素 贝母乙素 薄层扫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贝母瓜蒌散抑制炎症反应改善脂多糖诱导小鼠急性肺损伤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吴鉴超 赵源 +2 位作者 陈久林 刘特 郁志华 《中医药信息》 2023年第11期13-22,共10页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和脂多糖诱导的小鼠急性肺损伤模型探究贝母瓜蒌散干预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ALI)的抗炎作用。方法:通过中医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和分析平台,以生物利用度和药物相似性为条件筛选贝母瓜蒌散活性成分和作用靶...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和脂多糖诱导的小鼠急性肺损伤模型探究贝母瓜蒌散干预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ALI)的抗炎作用。方法:通过中医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和分析平台,以生物利用度和药物相似性为条件筛选贝母瓜蒌散活性成分和作用靶点;在GeneCards数据库获取ALI相关靶基因。通过STRING平台构建化合物靶点-ALI靶基因相互作用(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PPI)网络,运用Cytoscape 3.8.0软件构建药材-成分-靶点-通路网络,利用Metascape平台进行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GO)分析,应用通路数据库Reactome进行信号通路富集分析,预测其分子机制。通过贝母瓜蒌散对脂多糖诱导的急性肺损伤小鼠的干预实验,对潜在靶点和通路进行验证。结果:获得贝母瓜蒌散活性成分44个、靶点606个,与ALI有关共同靶点258个。GO功能富集分析发现,贝母瓜蒌散对ALI的作用主要涉及激酶活性的正调控、受体复合物、蛋白激酶活性等过程;通路富集分析指出,贝母瓜蒌散可能从调控白细胞介素信号、白介素-4和白介素-13的信号、免疫系统中的细胞因子信号传递等信号通路发挥治疗作用。HE染色及胶原纤维阳性染色结果显示,贝母瓜蒌散能改善肺损伤;qPCR结果显示,贝母瓜蒌散能下调小鼠肺组织IL-1α、IL-2、IL6、IL-10、TNF-αmRNA表达。结论:贝母瓜蒌散可能通过抑制促炎细胞因子表达发挥治疗ALI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母瓜蒌散 急性肺损伤 网络药理学 炎症因子 脂多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贝母瓜蒌散加味治疗变应性咳嗽110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6
15
作者 韩金帅 闫新宇 +1 位作者 赵竞一 王俊阁 《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 2019年第2期119-121,共3页
目的基于"风燥犯肺"理论,观察"贝母瓜蒌散"加味治疗变应性咳嗽的临床疗效。方法 110例变应性咳嗽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对照组采用富马酸酮替芬片治疗,观察组在富马酸酮替芬片基础上加用"... 目的基于"风燥犯肺"理论,观察"贝母瓜蒌散"加味治疗变应性咳嗽的临床疗效。方法 110例变应性咳嗽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对照组采用富马酸酮替芬片治疗,观察组在富马酸酮替芬片基础上加用"贝母瓜蒌散加味",观察两组治疗后咳嗽症状积分评价止咳效果,停药后随诊4周,观察疾病复发率。结果治疗2周后观察组55例中临床控制35例(63.6%)、显效13例(23.7%)、有效5例(9.1%),总有效率为96.4%,对照组55例总有效率为70.9%,统计学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加味贝母瓜蒌散治疗变应性咳嗽对咳嗽症状的控制具有明显的优势,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应性咳嗽 贝母瓜蒌散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贝母瓜蒌散干预哮喘气道黏液高分泌及气道重塑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5
16
作者 郭超 王海 《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杂志》 2023年第2期7-12,共6页
目的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贝母瓜蒌散治疗哮喘气道黏液高分泌及气道重塑的潜在作用机制。方法 检索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和202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贝母瓜蒌散组方药物化学成分,筛选其活性成分和靶点,并使用Un... 目的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贝母瓜蒌散治疗哮喘气道黏液高分泌及气道重塑的潜在作用机制。方法 检索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和202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贝母瓜蒌散组方药物化学成分,筛选其活性成分和靶点,并使用UniProt数据库进行靶点名称校正。检索GeneCards、OMIM数据库获得哮喘、气道重塑和气道黏液高分泌靶点。将药物靶点和疾病靶点取交集,采用STRING 11.5数据库构建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并用DAVID 6.8数据库对交集靶点进行GO功能及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 共获得贝母瓜蒌散的32个活性成分;得到贝母瓜蒌散治疗哮喘气道黏液高分泌及气道重塑的交集靶点45个,其中核心靶点有AKT1、TP53、JUN、TNF、IL6、RELA、EGFR、CASP3、MAPK1。GO功能富集分析获得条目422条,KEGG通路富集得到105条信号通路,涉及癌症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HTLV-Ⅰ感染、乙型肝炎、TNF信号通路、HIF-1信号通路等。结论 贝母瓜蒌散可能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协同作用治疗哮喘气道黏液高分泌及气道重塑,为以后机制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贝母瓜蒌散 气道黏液高分泌 气道重塑 网络药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贝母瓜蒌散加减治疗肺燥津伤性喉痹 被引量:1
17
作者 马胜民 李艳青 +1 位作者 张剑华(指导) 张重华(指导) 《中医文献杂志》 2019年第3期39-42,共4页
张重华教授运用《医学心悟·卷三》所载贝母瓜蒌散加减治疗肺燥津伤性喉痹,疗效较好.该方由贝母、瓜蒌、天花粉、茯苓、橘红、桔梗组成,主治燥痰涩而难出.归纳张师运用该方的辨证要点,对类证进行鉴别,并举验案两则.
关键词 贝母瓜蒌散 喉痹 肺燥津伤 喉咳 名医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贝母瓜蒌散加减治疗痰热伤肺型感冒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晓芹 《中医临床研究》 2018年第4期101-102,共2页
目的:探究贝母瓜蒌散加减治疗痰热伤肺型感冒。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315例痰热伤肺型感冒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成观察组及对照组,分别为158例、157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治疗方式,观察组患者以中药贝母瓜... 目的:探究贝母瓜蒌散加减治疗痰热伤肺型感冒。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315例痰热伤肺型感冒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成观察组及对照组,分别为158例、157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治疗方式,观察组患者以中药贝母瓜蒌散加减进行煎服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临床证候、咳嗽积分以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疗效为91.1%,对照组为83.4%。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χ~2=7.393,P<0.05)。与治疗前相比,观察组及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的证候评分及咳嗽积分明显更低,差异显著(t=6.232、5.343,5.083、4.592,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证候评分及咳嗽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t=6.857、5.348,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发生率并无差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393,P>0.05),胃肠道反应经对症治疗后均能缓解。对照组中2例肝功能异常患者采取保肝并停止治疗后半个月均恢复。结论:贝母瓜蒌散加减治疗对于痰热伤肺型感冒具有良好的疗效,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不良反应较少,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母瓜蒌散加减 痰热伤肺型感冒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贝母瓜蒌散联合奥美拉唑治疗反流性咽喉炎 被引量:14
19
作者 赵铁葆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5年第4期759-761,共3页
目的探讨贝母瓜蒌散联合奥美拉唑治疗反流性咽喉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反流性咽喉炎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肠溶片(质子泵抑制剂)和枸橼酸莫沙必利(促胃动力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 目的探讨贝母瓜蒌散联合奥美拉唑治疗反流性咽喉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反流性咽喉炎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肠溶片(质子泵抑制剂)和枸橼酸莫沙必利(促胃动力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中药贝母瓜蒌散(海螵蛸、瓜蒌、贝母等)进行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反流症状指数与反流体征指数。结果治疗组治疗后总效率为88.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反流症状指数、反流体征指数降低(P<0.01),但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贝母瓜蒌散联合奥美拉唑治疗反流性咽喉炎能有效降低反流症状指数及反流体征指数,改善临床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母瓜蒌散 奥美拉唑 枸橼酸莫沙必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升降散合贝母瓜蒌散治疗儿童支原体肺炎 被引量:5
20
作者 刘新平 王展儒 张雯 《吉林中医药》 2020年第6期766-768,共3页
目的观察升降散合贝母瓜蒌散治疗儿童支原体肺炎痰热闭肺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94例支原体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2组,各47例。观察组予升降散合贝母瓜蒌散+阿奇霉素治疗,对照组予阿奇霉素治疗。比较2组患儿的治疗... 目的观察升降散合贝母瓜蒌散治疗儿童支原体肺炎痰热闭肺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94例支原体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2组,各47例。观察组予升降散合贝母瓜蒌散+阿奇霉素治疗,对照组予阿奇霉素治疗。比较2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记录患儿治疗前后白细胞计数(WBC)、红细胞沉降速率(ESR)、超敏C反应蛋白(hsCRP)、降钙素原(PCT)、呼吸频率(RR)及血氧饱和度(SpO2)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100.00%(47/47),优于对照组的95.74%(45/47)(P<0.05)。与治疗前比较,2组患儿治疗2周后WBC、ESR、hsCRP、PCT及RR明显下降,SpO2上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儿治疗2周后ESR、hsCRP、PCT及SpO2的改善更加明显,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升降散合贝母瓜蒌散治疗儿童支原体肺炎痰热闭肺证的疗效及安全性均较为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原体肺炎 痰热闭肺证 升降 贝母瓜蒌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