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秸秆还田及磷细菌对土壤微生态及豆角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孙翠焕 郭玲玲 +3 位作者 陈丽媛 陈杰 赵博伦 王智学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4-89,共6页
为研究秸秆还田及外源添加磷细菌对土壤微生态及农作物产量的影响,以玉米秸秆和具有解磷能力的恶臭假单胞菌(Pseudomonas putida)为研究对象,通过在设施大棚中栽培豆角,研究了不同处理对土壤和豆角根际解磷类细菌数量、土壤有效磷含量... 为研究秸秆还田及外源添加磷细菌对土壤微生态及农作物产量的影响,以玉米秸秆和具有解磷能力的恶臭假单胞菌(Pseudomonas putida)为研究对象,通过在设施大棚中栽培豆角,研究了不同处理对土壤和豆角根际解磷类细菌数量、土壤有效磷含量、解磷能力以及豆角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玉米秸秆(处理1)、玉米秸秆+磷细菌(处理2)、磷细菌(处理3)三个处理的土壤中解磷类细菌数量有较大差异,其中处理2数量最高,比对照区高31.89%,差异显著(P<0.05);三个处理均能明显增加豆角根际解磷类细菌数量,差异达到显著水平(P<0.05),其中处理2最高,比对照高86.30%,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三个处理土壤有效磷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差异显著(P<0.05),其中处理2最高,比对照高9.8%;三个处理土壤解磷能力差异较大,处理1和处理2可明显提高土壤解磷能力,分别比对照高50.2%和65.2%,差异极显著(P<0.01);三个处理对豆角均有增产效果,但差异较大,处理2比处理1、处理3产量增加明显,分别增产6.8%、10.3%,差异达到显著水平(P<0.05);处理2比对照增产15.5%,差异达极显著水平(P<0.01)。研究结果表明,玉米秸秆配合外源添加磷细菌恶臭假单胞菌,较单一使用玉米秸秆和磷细菌可显著增加土壤及豆角根际解磷类细菌数量、增加土壤有效磷含量、提高土壤解磷能力、促进豆角增产,说明玉米秸秆和磷细菌有相互促进作用。本研究可为秸秆还田和磷细菌田间施用方法的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 磷细菌 恶臭假单胞菌(Pseudomonas putida) 土壤微生态 有效磷 解磷能力 豆角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施氮量对热区冬季豆角园土壤酶活性和产量的响应
2
作者 杜前进 陈川平 +1 位作者 张天斌 陈学超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学报》 2018年第2期89-92,97,共5页
通过测定不同氮水平下的土壤酶活性和豆角产量,得出不同施氮量对热区豆角园土壤酶活性和产量的响应.结果表明:土壤磷酸酶、蛋白酶、脲酶、蔗糖酶活性均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大,过多氮肥处理磷酸酶、蛋白酶活性受到抑制;土壤过氧化氢酶... 通过测定不同氮水平下的土壤酶活性和豆角产量,得出不同施氮量对热区豆角园土壤酶活性和产量的响应.结果表明:土壤磷酸酶、蛋白酶、脲酶、蔗糖酶活性均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大,过多氮肥处理磷酸酶、蛋白酶活性受到抑制;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随着氮肥的增加,呈降低趋势;土壤酶的活性在豆角收获后期比开花期降低;130%施氮量的产量最高;优化施氮量次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施氮量 热区 土壤酶活性 豆角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