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清抗肌内膜抗体IgA和IgG水平检测在谷胶病诊断中的意义 被引量:1
1
作者 潘道香 唐久来 +2 位作者 吴德 许晓燕 王德农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7期1168-1169,共2页
目的探讨我国是否存在谷胶病的“冰山”现象,研究人群血清中抗肌内膜抗体(AEA)IgA和IgG水平,为本病的功能基因学研究提供基础。方法对谷胶病高发人群136例和正常50例患者采用ELISA法,比较两组血清AEA IgA和IgG平均水平和阳性率。结果高... 目的探讨我国是否存在谷胶病的“冰山”现象,研究人群血清中抗肌内膜抗体(AEA)IgA和IgG水平,为本病的功能基因学研究提供基础。方法对谷胶病高发人群136例和正常50例患者采用ELISA法,比较两组血清AEA IgA和IgG平均水平和阳性率。结果高发人群组AEA IgA和IgG水平(17.69±2.97,15.23±2.36)显著高于正常人群(11.65±2.75,12.25±1.86)(P<0.01)。高发组2例AEA IgA和IgG均呈强阳性。结论我国存在谷胶病的“冰山”现象,亦即存在为数不少未被明确诊断的谷胶病患者。值得临床重视和对易患人群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胶病 蛋白 抗肌内膜抗体 IGA IG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谷胶病患者血清铜、血浆铜蓝蛋白和尿铜含量的评价 被引量:3
2
作者 高正(介评) 刘浩(审校) 《国外医学(医学地理分册)》 CAS 2009年第1期12-15,18,共5页
评估32例谷胶病患者、25例克隆病患者、11例Wilson病患者和35例健康者的血清铜、血浆铜蓝蛋白及24h尿铜水平,同时检测血清锌及24h尿锌、AST、ALT、BUN、肌酐、铁、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淋巴细胞、血沉系数及CRP水平。研究结果显示,... 评估32例谷胶病患者、25例克隆病患者、11例Wilson病患者和35例健康者的血清铜、血浆铜蓝蛋白及24h尿铜水平,同时检测血清锌及24h尿锌、AST、ALT、BUN、肌酐、铁、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淋巴细胞、血沉系数及CRP水平。研究结果显示,在谷胶病患者中尿铜增高,血清铜与对照组无差异。大多数谷胶病患者为女性。在所有观察组中,女性血清铜及血浆铜蓝蛋白水平比男性高。克隆病组与对照组血浆铜蓝蛋白差异有显著性。谷胶病患者的血清锌及尿锌水平均降低。血浆铜蓝蛋白在谷胶病患者和克隆病患者的水平更高。AST和ALT在谷胶病患者和Wilson病患者中的水平高于克隆病组及对照组;克隆病患者CI心显著高于其他组。淋巴细胞计数在谷胶病患者中增高。谷胶病患者及克隆病患者的铁、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水平比对照组和Wilson病组低。在Wilson病中,血清铜和血浆铜蓝蛋白水平值低,而24h尿铜水平则高。增加的尿液流失也可能是另一个导致在女性谷胶病患者中铜缺乏的原因。女性谷胶病患者的尿铜增加,并不总是提示Wilson病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浆铜蓝蛋白 谷胶病 克隆 WILS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谷胶病的遗传学进展 被引量:2
3
作者 邱久军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58-260,共3页
关键词 谷胶病 HLA-Ⅱ类基因 遗传学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麦胶蛋白抗体和抗肌内膜抗体在麸质敏感性肠病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易浔飞 张静兰 +1 位作者 刘飞 江裕 《实用检验医师杂志》 2015年第1期21-24,共4页
目的评价抗麦胶蛋白抗体和抗肌内膜抗体Ig G、Ig A检测在诊断麸质敏感性肠病(gluten sensitive enterpathy,GSE)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8月至2014年9月我院门诊及住院的GSE患者35例作为GSE组;同时期健康体检者5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 目的评价抗麦胶蛋白抗体和抗肌内膜抗体Ig G、Ig A检测在诊断麸质敏感性肠病(gluten sensitive enterpathy,GSE)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8月至2014年9月我院门诊及住院的GSE患者35例作为GSE组;同时期健康体检者5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采用ELISA法和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所有受试者的抗麦胶蛋白抗体和抗肌内膜抗体,并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GSE组中抗麦胶蛋白抗体Ig G、抗麦胶蛋白抗体Ig A、抗肌内膜抗体Ig G和抗肌内膜抗体Ig A的阳性率分别为25.7%(9/35)、25.7%(9/35)、14.3%(5/35)和28.6%(10/35),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抗麦胶蛋白抗体和抗肌内膜抗体联合检测的阳性率分别为45.7%(抗麦胶蛋白抗体Ig G+抗麦胶蛋白抗体Ig A)、37.1%(抗肌内膜抗体Ig G+抗肌内膜抗体Ig A)和48.6%(抗麦胶蛋白抗体Ig G、Ig A+抗肌内膜抗体Ig G、Ig A),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抗麦胶蛋白抗体和抗肌内膜抗体单独诊断GSE的特异性和阳性预测值较高,可达100.0%(抗肌内膜抗体Ig G、Ig A),而敏感性均较低。抗麦胶蛋白抗体和抗肌内膜抗体联合检测诊断GSE的敏感性有所提高,其中最高的为48.6%(抗麦胶蛋白抗体Ig G、Ig A+抗肌内膜抗体Ig G、Ig A)。结论抗麦胶蛋白抗体和抗肌内膜抗体联合检测可提高诊断GSE的敏感性,减少漏诊。对GSE高危人群应检测抗麦胶蛋白抗体和抗肌内膜抗体进行筛查和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麸质敏感性肠 谷胶病 抗麦蛋白抗体 抗肌内膜抗体 免疫球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免疫及原发性免疫缺陷病
5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2006年第6期437-439,共3页
关键词 原发性免疫缺陷 典型哮喘 咳嗽症状 哮喘患儿 孟鲁司特钠 支气管哮喘 哮喘 儿童哮喘 吸入治疗 谷胶病 小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