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中语文结构化教学策略分析——以《谈中国诗》为例
1
作者 黄晓婷 《中学生作文指导》 2024年第6期142-145,共4页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开展结构化教学,应基于结构化的思想,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加强对学生语文综合能力和核心素养的培养,使学生真正掌握必备的知识和技能,强化学生学习的有效性。本文首先分析了结构化教学的基本特征与关键点,其次从...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开展结构化教学,应基于结构化的思想,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加强对学生语文综合能力和核心素养的培养,使学生真正掌握必备的知识和技能,强化学生学习的有效性。本文首先分析了结构化教学的基本特征与关键点,其次从“课前综合分析,制订教学计划”“课中全面指导,促进结构化发展”“课后及时写作,强化学生学习能力”等方面深入说明并探讨了有效开展语文结构化教学的策略,最后阐述了对语文结构化教学的思考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中语文 结构化教学 教学实践 谈中国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逻辑思维发展的语文阅读教学简论——以《谈中国诗》的教学为例 被引量:1
2
作者 孙家来 《学语文》 2019年第2期14-16,共3页
"思维发展与提升"作为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被提出后广受关注。在语文教学中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必须在听说读写的多项实践活动中进行,这需要教师在教学设计中有发展学生逻辑思维的意识,安排教学流程乃至每一个环节都要考... "思维发展与提升"作为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被提出后广受关注。在语文教学中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必须在听说读写的多项实践活动中进行,这需要教师在教学设计中有发展学生逻辑思维的意识,安排教学流程乃至每一个环节都要考虑学生逻辑思维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逻辑思维 阅读教学 谈中国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谈中国诗》版本对比的语文研读教学设计
3
作者 罗新河 朱翊 《新课程研究》 2021年第28期59-61,共3页
高中语文课文《谈中国诗》被选入教材时,其结构、内容、语言、标点与格式都进行了删改,体现了细致的功夫、严谨的态度、负责的精神,显示了知识生产的过程、原则与方法,这本身也构成语文研习的典范。教师可以此为基础进行研读教学设计,... 高中语文课文《谈中国诗》被选入教材时,其结构、内容、语言、标点与格式都进行了删改,体现了细致的功夫、严谨的态度、负责的精神,显示了知识生产的过程、原则与方法,这本身也构成语文研习的典范。教师可以此为基础进行研读教学设计,指导学生以版本比较为方法,以小组为单位,通过搜集资料、精研文本、比照核对、比较研究、归纳总结、演讲展示等环节开展研读活动,引导他们从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积极的探索者,从而获得更高层次的知识与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谈中国诗 研读设计 自主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中语文结构化教学实践策略——以《谈中国诗》一课为例 被引量:2
4
作者 张习芳 《当代教育与文化》 2021年第4期82-86,共5页
结构化教学是依赖结构化意识、思路和方法,促使学生思维结构层次不断提升,思维能力有效发展的教学。其实践有赖于教师对教学活动的整体把握和循序推进的教学措施。强化双线结构、重视学科思维、关注学习过程、巧用思维工具是实施高中语... 结构化教学是依赖结构化意识、思路和方法,促使学生思维结构层次不断提升,思维能力有效发展的教学。其实践有赖于教师对教学活动的整体把握和循序推进的教学措施。强化双线结构、重视学科思维、关注学习过程、巧用思维工具是实施高中语文结构化教学的有效策略。课前准备、课中推进、课后巩固都要运用结构化意识,秉持以学定教、输出导向的教学理念,使学生学有所得,培养学生的结构化思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化教学 实践策略 谈中国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中国诗》教学设计 被引量:2
5
作者 蒋梦雨 《昭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1年第A01期24-26,共3页
选择自制多媒体课件、视频,通过《谈中国诗》的教学,让学生加深对中外诗歌的了解,运用比较的手法分析中外诗歌,更好地理解中国诗歌,激发学生对我国优秀的诗歌艺术的热爱之情。
关键词 谈中国诗 中外 教学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手取同比异,拈来妙趣横生--钱钟书《谈中国诗》文本解读 被引量:1
6
作者 陈浩 《语文教学之友》 2020年第7期41-43,共3页
钱钟书《谈中国诗》是一篇演讲稿,用比较的方法谈中国诗。文章善用比喻、对比和类比,信手拈来文学诗句、典故、同类作比取其同,异类作比取其异,增强了说理的趣味与深度。作者思维跳跃,连此及彼,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让人读来觉得无议论... 钱钟书《谈中国诗》是一篇演讲稿,用比较的方法谈中国诗。文章善用比喻、对比和类比,信手拈来文学诗句、典故、同类作比取其同,异类作比取其异,增强了说理的趣味与深度。作者思维跳跃,连此及彼,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让人读来觉得无议论文之干瘪,有小品文的机警与灵动。文章幽默风趣、意趣横生,读来满口生香,体现了作者横溢的才华和独特的文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谈中国诗 类比 对比 意趣横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中国诗》课堂教学有效性
7
作者 蒋梦雨 《昭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0年第A01期24-25,共2页
对比中国诗歌《夜雨寄北》和外国诗歌《往昔》,再让学生谈谈自己对中国古代诗歌的理解,再来谈与外国诗歌的异同,这既创设了诗歌学习的氛围,也利于学生发表不同的观点,进而在课中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留给了学生充分的时间读书、讨论... 对比中国诗歌《夜雨寄北》和外国诗歌《往昔》,再让学生谈谈自己对中国古代诗歌的理解,再来谈与外国诗歌的异同,这既创设了诗歌学习的氛围,也利于学生发表不同的观点,进而在课中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留给了学生充分的时间读书、讨论、思考。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从而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谈中国诗 中国古代 外国 对比 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谈中国诗》中看钱钟书的文化自信和爱国情怀
8
作者 王金梅 《今古文创》 2021年第23期33-34,共2页
钱钟书先生精通多国语言,不仅对于中国文化融贯古今,对于西方文学也颇为了解,真正意义上的学贯中西。他曾写下《谈中国诗》来向国外学者介绍中国诗,然而言语和感情都颇具有自我解嘲的意味。初读时疑觉钟先生不喜中国文化的陈旧迂腐,再... 钱钟书先生精通多国语言,不仅对于中国文化融贯古今,对于西方文学也颇为了解,真正意义上的学贯中西。他曾写下《谈中国诗》来向国外学者介绍中国诗,然而言语和感情都颇具有自我解嘲的意味。初读时疑觉钟先生不喜中国文化的陈旧迂腐,再加研读惊觉先生之于国家的赤子之心和中国文化的自信溢于言表。所谓爱之深,责之切,也原是如此。本文将从另一个角度解读《谈中国诗》以及其所包含的钱钟书先生的文化自信和爱国情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钱钟书 谈中国诗 爱国情怀 文化自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读中悟写,引领学生从课文学作文---以必修五《谈中国诗》为例
9
作者 刘义红 《中学生作文指导》 2019年第21期61-61,共1页
提到写作文,学生就叹气不乐意。说起作文教学,老师也头疼不想上。一直以来,作文教学是低效的,无趣的。然而,作文是语文永远跳不出去的坎。所以,我在这里借用钱钟书先生的《谈中国诗》,在阅读教学中领悟写作规律,引领学生从课文学作文,... 提到写作文,学生就叹气不乐意。说起作文教学,老师也头疼不想上。一直以来,作文教学是低效的,无趣的。然而,作文是语文永远跳不出去的坎。所以,我在这里借用钱钟书先生的《谈中国诗》,在阅读教学中领悟写作规律,引领学生从课文学作文,将它作为一种尝试。希望能找到一种对作文教学行之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谈中国诗 读中悟写 角度确立 结构安排 标题拟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由《谈中国诗》谈古诗暗示情感
10
作者 刘邦志 《同行》 2016年第15期401-401,共1页
《谈中国诗》是钱钟书先生的一篇文章,在文章中,他认为,中国古诗虽然结构短小,但是却有着'悠远的意味',能够让人从有限的描述中想象出无垠的意境。这种'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悠远情感正是通过一系列的暗示性来体现出来的... 《谈中国诗》是钱钟书先生的一篇文章,在文章中,他认为,中国古诗虽然结构短小,但是却有着'悠远的意味',能够让人从有限的描述中想象出无垠的意境。这种'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悠远情感正是通过一系列的暗示性来体现出来的。本文在对《谈中国诗》一文加以概述的基础上,分析了体会中国古典诗歌中情感暗示的几种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钱钟书 谈中国诗 情感暗示
原文传递
统编教材“如何清晰地说明事理”写作指导 事理如井水,越摆越清明
11
作者 周景涛 《十几岁》 2021年第27期44-47,共4页
讲道理并非难事,可试图将道理讲清楚,则仿佛成了横亘身前的一道难题。本期,我们与岳阳市岳阳中学的周景涛老师,一起以《咬文嚼字》和《谈中国诗》为例,谈一谈"清晰说理"的几个常用小技巧。一、比较:事半功倍的妙处晚唐诗僧齐... 讲道理并非难事,可试图将道理讲清楚,则仿佛成了横亘身前的一道难题。本期,我们与岳阳市岳阳中学的周景涛老师,一起以《咬文嚼字》和《谈中国诗》为例,谈一谈"清晰说理"的几个常用小技巧。一、比较:事半功倍的妙处晚唐诗僧齐己,以诗作《早梅》向当时的大诗人郑谷请教。其中两句是: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讲道理 统编教材 摆越 《咬文嚼字》 写作指导 谈中国诗 岳阳市 事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