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7
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语言接触与语法演变》介评
被引量:
4
1
作者
林有苗
《现代外语》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12-214,共3页
在历时语言学领域.语法化理论框架已基本建立,并赢得了其应有的理论地位。然而,先前的相关研究大多将语法化机制视为语言内在的演化进程(1anguage-intereal process)。《语言接触与语法演变》一书则选取不同的研究视角,试图探讨...
在历时语言学领域.语法化理论框架已基本建立,并赢得了其应有的理论地位。然而,先前的相关研究大多将语法化机制视为语言内在的演化进程(1anguage-intereal process)。《语言接触与语法演变》一书则选取不同的研究视角,试图探讨语言接触这一社会语言学现象在语法化进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接触
语法演变
语法
化理论
历时语言学
社会语言学
进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比”字句的形成过程及相关的语法演变机制
被引量:
1
2
作者
胡斌彬
《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1期124-130,共7页
“比”字句格式“N1比N2W”是由比动句格式“比N1于N2”演变而来的,在该格式的形成过程中,主要发生了四个变化:(1)“比”字句在比动句的基础上增加了W部分;(2)“比”字的意义逐渐虚化;(3)N1由位于“比”之后提到了句首;(4)早期“比”字...
“比”字句格式“N1比N2W”是由比动句格式“比N1于N2”演变而来的,在该格式的形成过程中,主要发生了四个变化:(1)“比”字句在比动句的基础上增加了W部分;(2)“比”字的意义逐渐虚化;(3)N1由位于“比”之后提到了句首;(4)早期“比”字句中的“之”、“于”后来逐渐脱落了。文章分析了“比”字句结构变化和“比”字语义虚化的动因,从而探讨与之相关的语法演变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字句
形成过程
语法演变
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绍兴方言语序共时差异与语法演变——基于方言类型学的考察
3
作者
吴子慧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
2009年第5期93-98,共6页
方言中不同年龄的语序共时差异反映了不同的语法层次,考察方言共时平面中同义句式分布特点,对比绍兴话和北京话中同义表达形式的对应情况,可以明显看到绍兴方言语法组合关系的变化。方言类型学为我们分析方言句式的发展变化特点、类型...
方言中不同年龄的语序共时差异反映了不同的语法层次,考察方言共时平面中同义句式分布特点,对比绍兴话和北京话中同义表达形式的对应情况,可以明显看到绍兴方言语法组合关系的变化。方言类型学为我们分析方言句式的发展变化特点、类型、趋势等提供了全新的视角。通过考察与句法类型密切相关的双宾句、双宾兼语句以及动词带宾语带补语句式在绍兴方言中的语序共时差异和发展演变情况,可以看到绍兴方言语序变化有语法表达形式多元化、一些老格式如B式双宾结构趋向式微、受北方方言影响一些新的VO形式产生、绍兴方言语序发展趋势向共同语靠拢等几个重要特征和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序
共时差异
语法演变
方言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汉英语法演变的共性特征及其对英语习得的意义
4
作者
查爱霞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
2007年第9期78-79,共2页
一、汉英语法演变的共性特征 当代语言学家Chomsky认为,普遍语法存在于每个人的大脑中,人们能够掌握任何一种语言的可能性证实了这一点.正是由于普遍语法是所有人类语言由于生物遗传而必备的共同特征,因此人类语言必定与普遍语法一致...
一、汉英语法演变的共性特征 当代语言学家Chomsky认为,普遍语法存在于每个人的大脑中,人们能够掌握任何一种语言的可能性证实了这一点.正是由于普遍语法是所有人类语言由于生物遗传而必备的共同特征,因此人类语言必定与普遍语法一致,如果哪一种语言违反了普遍语法,人类就不可能掌握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性特征
语法演变
英语习得
CHOMSKY
普遍
语法
语言学家
人类语言
共同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语言接触与语法演变
被引量:
15
5
作者
吴福祥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4期23-33,共11页
语言接触是语法演变的重要诱因。接触引发的语法演变有两种类型,即语法借用和语法复制。语法复制并不等同于接触引发的语法化,也包括语法结构复制,而后者又含语序重组和构式拷贝两个次类。语法复制并非必然以复制语存在相关结构或使用...
语言接触是语法演变的重要诱因。接触引发的语法演变有两种类型,即语法借用和语法复制。语法复制并不等同于接触引发的语法化,也包括语法结构复制,而后者又含语序重组和构式拷贝两个次类。语法复制并非必然以复制语存在相关结构或使用模式作为基础和前提,它也可以无中生有地复制模式语的特定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接触
语法演变
语法
借用
语法
复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关于语法演变的机制
被引量:
52
6
作者
吴福祥
《古汉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59-71,96,共13页
本文从历史句法学的角度讨论语法演变的机制,认为人类语言的语法演变有四种基本的机制,即作为内部机制的重新分析和扩展,以及作为外部机制的语法借用和语法复制。
关键词
句法
演变
的机制
语法演变
历史句法学
原文传递
中世纪蒙古语存在动词的语法演变
被引量:
1
7
作者
晁瑞
《民族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35-45,共11页
蒙古语的存在动词虚化出多种意义,表示复杂的语法功能。本文用《蒙古秘史》语料,全面考察中世纪蒙古语存在动词的判断系词、领有义动词、持续体标记、完成体标记、可能情态标记以及与此相关的语气义等语法意义和语法功能。基于语法意义...
蒙古语的存在动词虚化出多种意义,表示复杂的语法功能。本文用《蒙古秘史》语料,全面考察中世纪蒙古语存在动词的判断系词、领有义动词、持续体标记、完成体标记、可能情态标记以及与此相关的语气义等语法意义和语法功能。基于语法意义演变的这类描写能为研究现代蒙古语存在动词的多种语法功能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世纪蒙古语
现代蒙古语
存在动词
语法演变
语法
功能
原文传递
《语法演变的研究》评介
8
作者
杨文江
《高等日语教育》
2019年第2期139-147,共9页
《语法演变的研究》于2018年5月28日由日本黑潮社出版,作者小柳智一现任日本圣心女子大学文学部教授,专攻日语语法史。全书由序章、第1至12章和附章构成,除序章和第12章是为本书专门撰写外,其他12章均为作者在本书出版前5年内发表的论文...
《语法演变的研究》于2018年5月28日由日本黑潮社出版,作者小柳智一现任日本圣心女子大学文学部教授,专攻日语语法史。全书由序章、第1至12章和附章构成,除序章和第12章是为本书专门撰写外,其他12章均为作者在本书出版前5年内发表的论文,在收入本书时做了调整和修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义词
复合功能
功能化
功能词
《
语法演变
的研究》
独立型
原文传递
《英语语法化的演变途径》评介
被引量:
5
9
作者
戚国辉
杨成虎
《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6年第6期85-87,共3页
文章介绍和简评了约翰本杰明公司出版的《英语语法化的演变途径》,向读者展示了部分英语语法结构的历时演化过程,并介绍了脱语法化和象似性的作用等语法化研究中的热点问题。
关键词
《英语
语法
化的
演变
途径》
评介
语法
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语言接触与语法复制
被引量:
11
10
作者
吴福祥
《百色学院学报》
2013年第5期40-50,共11页
语法复制是接触引发的语法演变的重要机制。文章以中国境内南方民族语言为例探讨语法复制的类型和模式,对Heine和Kuteva的语法复制模型做了比较重要的修改。
关键词
语言接触
语法
复制
语法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动态助词“过”的语法化历程
被引量:
2
11
作者
王世群
《南京审计学院学报》
2011年第3期85-90,共6页
动态助词"过"一般分为"过1"和其中"过2","过1"表示动作的完结,"过2"表示曾然。其语法化历程为:一般动词"过"→趋向动词"过"→动态助词"过1"→动态助...
动态助词"过"一般分为"过1"和其中"过2","过1"表示动作的完结,"过2"表示曾然。其语法化历程为:一般动词"过"→趋向动词"过"→动态助词"过1"→动态助词"过2"。动态助词"过1"和"过2"的演变又可分别区分为两个阶段,即演变发生和演变扩散。就形成机制而言,"过1"的产生主要是受隐喻、类推以及重新分析的作用,趋向动词"过"的形成是"过1"产生的关键;而"过2"是"过1"吸收了助词"来"及其经常出现的句法环境的语法意义而产生的,可以说是"过1"在特殊语境下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1
过2
动态助词
语法
化
演变
发生
演变
扩散
语法演变
语法
创新
语境吸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二十世纪的古汉语语法研究
被引量:
10
12
作者
宋绍年
郭锡良
《古汉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35-46,共12页
本文回顾了二十世纪古汉语语法研究的历程,总结了各个时期古汉语语法研究的特点。文章指出古汉语语法研究经历了构建系统、语法演变的描写研究、重视理论寻求解释三个历史阶段,目前第三个阶段正方兴未艾。[
关键词
语法
研究
古汉语
语法演变
描写
文章
解释
历程
经历
历史阶段
全文增补中
法语对英语语法的影响探究
被引量:
4
13
作者
殷成竹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7年第6期302-305,共4页
历史上法语对英语有着重大影响,这种影响不仅仅是在词汇层面更是在语法层面。语言接触引发的演变可以分成语法借用与语法复制两类,而法语对英语语法的影响主要属于语法复制,主要的类型包括形容词后置现象、比较级与最高级、介词短语、...
历史上法语对英语有着重大影响,这种影响不仅仅是在词汇层面更是在语法层面。语言接触引发的演变可以分成语法借用与语法复制两类,而法语对英语语法的影响主要属于语法复制,主要的类型包括形容词后置现象、比较级与最高级、介词短语、复合句结构四个方面。其中比较级与最高级属于语法意义复制,而另外三类都属于语法结构复制。通过语言接触,英语的主要句法结构从并列结构逐渐过渡到了主从结构,这对现代英语的整体风格有了很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语
语法演变
语言接触
语法
复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王力先生对语法史研究的贡献
14
作者
许绍早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CSSCI
1990年第1期18-22,共5页
50年代,王力先生出版了系统论述汉语历史演变的重要著作《汉语史稿》,他借助当时的一些研究成果,以自己的敏锐观察力和独到见解,开创汉语历史研究的途径,阐明汉语的演变大势,给以后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里只就语法史部分谈谈其贡献。
关键词
语法
史
汉语历史
汉语史
研究成果
语法
单位
语法
现象
语法演变
判断动词
现代汉语
古代汉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汉语动词“上”的语法化分析
15
作者
陆如梦
《现代语文》
2018年第6期67-72,共6页
近年来,语法化研究是语言学界研究的热点。本文从历时和共时两个角度入手,对汉语动词"上"的语法化历程进行全面而深入的探索,论述其在不同语法化阶段的表意功能、句法形式特征,概括分析其语法演变和语义演变的规律,从而进一...
近年来,语法化研究是语言学界研究的热点。本文从历时和共时两个角度入手,对汉语动词"上"的语法化历程进行全面而深入的探索,论述其在不同语法化阶段的表意功能、句法形式特征,概括分析其语法演变和语义演变的规律,从而进一步探讨其语法化的动因。通过分析动词"上"的语法化这一过程,为现代汉语中其他一些趋向词和动词结合后的研究提供一些思路,有利于语法研究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词“上”
语法
化
语法演变
语义
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汉语语法化演变的几个类型学特征
被引量:
98
16
作者
吴福祥
《中国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483-494,共12页
本文基于对汉语语法演变的观察,概括出三个具有类型学特征的语法化模式或路径,并尝试对导致这些语法化模式或路径产生的类型学动因作出初步的解释。
关键词
汉语
语法演变
词汇化
语言类型学
历史
语法
原文传递
语言变异与规范
被引量:
17
17
作者
丁崇明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78-82,共5页
语言演变不同阶段的变异规范度不同。新词语不一定就是变异。新形式可能战胜旧形式;新旧形式可能长期共存。语言演变中可能会停滞或中断。动宾式动词带宾语2000年的演变中曾有停滞,近年勃兴,演变中存在词汇扩散现象。这是语序自组织调...
语言演变不同阶段的变异规范度不同。新词语不一定就是变异。新形式可能战胜旧形式;新旧形式可能长期共存。语言演变中可能会停滞或中断。动宾式动词带宾语2000年的演变中曾有停滞,近年勃兴,演变中存在词汇扩散现象。这是语序自组织调整。确定语音规范要在调查基础上进行。有的变异由违反规范的"失误"传播造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变异
语言规范
语法演变
词汇扩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但”的语法功能演变及产生机制
被引量:
10
18
作者
朱怀
《中国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41-149,192,共9页
"但"经历了动词、副词、连词又到副词用法的演变,其意义也由实在的"脱衣"演化为表示抽象空虚的转折和谦敬语气,演变过程中隐喻、语用推理、语境吸收、主观化及交互主观化机制在不同阶段分别起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
但
语法演变
语法
化
主观化
原文传递
语体动因对句法的塑造
被引量:
131
19
作者
方梅
《修辞学习》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7,共7页
本文旨在探讨语体动因如何塑造句法形式。句子的论元结构、时体标记,及施事宾语句的使用、关系从句的篇章功能和语义表达功能等在叙事语篇与非叙事语篇中有很大差异,语篇的叙事性对其中的句法结构具有塑造作用;从历时角度看,不及物动词...
本文旨在探讨语体动因如何塑造句法形式。句子的论元结构、时体标记,及施事宾语句的使用、关系从句的篇章功能和语义表达功能等在叙事语篇与非叙事语篇中有很大差异,语篇的叙事性对其中的句法结构具有塑造作用;从历时角度看,不及物动词或形容词带宾语、"VP的"作定语修饰人称代词等现象最初也都产生于特定语体,语法是在运用中逐渐成型、不断变化的,功能需求塑造了语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体特征
句法结构
语法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汉英接触产生的新兴结构“是时候VP”
被引量:
5
20
作者
刘云
《汉语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21-30,共10页
"是VP的时候"与"是时候VP"是当代汉英接触过程中英语相关句型的两种汉译形式,前者符合汉语固有的语法规则,后者则直译了英语的语序,二者具有同义竞争关系,且直译形式"是时候VP"在竞争中展露优势。文章拟...
"是VP的时候"与"是时候VP"是当代汉英接触过程中英语相关句型的两种汉译形式,前者符合汉语固有的语法规则,后者则直译了英语的语序,二者具有同义竞争关系,且直译形式"是时候VP"在竞争中展露优势。文章拟考察三个问题:第一,与"是VP的时候""是时候VP"相关的历时考察;第二,"是VP的时候"与"是时候VP"的消长与竞争;第三,"是时候VP"的创新用法。"是时候VP"的出现与使用是当代汉语中汉英接触加深而引发的一种语法演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是时候VP”
语言接触
语法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语言接触与语法演变》介评
被引量:
4
1
作者
林有苗
机构
湖州师范学院
出处
《现代外语》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12-214,共3页
文摘
在历时语言学领域.语法化理论框架已基本建立,并赢得了其应有的理论地位。然而,先前的相关研究大多将语法化机制视为语言内在的演化进程(1anguage-intereal process)。《语言接触与语法演变》一书则选取不同的研究视角,试图探讨语言接触这一社会语言学现象在语法化进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
语言接触
语法演变
语法
化理论
历时语言学
社会语言学
进程
分类号
H0-27 [语言文字—语言学]
H002 [语言文字—语言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比”字句的形成过程及相关的语法演变机制
被引量:
1
2
作者
胡斌彬
机构
华侨大学文学院
出处
《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1期124-130,共7页
文摘
“比”字句格式“N1比N2W”是由比动句格式“比N1于N2”演变而来的,在该格式的形成过程中,主要发生了四个变化:(1)“比”字句在比动句的基础上增加了W部分;(2)“比”字的意义逐渐虚化;(3)N1由位于“比”之后提到了句首;(4)早期“比”字句中的“之”、“于”后来逐渐脱落了。文章分析了“比”字句结构变化和“比”字语义虚化的动因,从而探讨与之相关的语法演变机制。
关键词
“比”字句
形成过程
语法演变
机制
Keywords
比 structure
the forming process
grammar evolution mechanism
分类号
H141 [语言文字—汉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绍兴方言语序共时差异与语法演变——基于方言类型学的考察
3
作者
吴子慧
机构
浙江教育学院人文学院
出处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
2009年第5期93-98,共6页
基金
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08CGYY002YB)成果之一
文摘
方言中不同年龄的语序共时差异反映了不同的语法层次,考察方言共时平面中同义句式分布特点,对比绍兴话和北京话中同义表达形式的对应情况,可以明显看到绍兴方言语法组合关系的变化。方言类型学为我们分析方言句式的发展变化特点、类型、趋势等提供了全新的视角。通过考察与句法类型密切相关的双宾句、双宾兼语句以及动词带宾语带补语句式在绍兴方言中的语序共时差异和发展演变情况,可以看到绍兴方言语序变化有语法表达形式多元化、一些老格式如B式双宾结构趋向式微、受北方方言影响一些新的VO形式产生、绍兴方言语序发展趋势向共同语靠拢等几个重要特征和趋势。
关键词
语序
共时差异
语法演变
方言类型
分类号
H07 [语言文字—语言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汉英语法演变的共性特征及其对英语习得的意义
4
作者
查爱霞
机构
广东揭阳学院
出处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
2007年第9期78-79,共2页
文摘
一、汉英语法演变的共性特征 当代语言学家Chomsky认为,普遍语法存在于每个人的大脑中,人们能够掌握任何一种语言的可能性证实了这一点.正是由于普遍语法是所有人类语言由于生物遗传而必备的共同特征,因此人类语言必定与普遍语法一致,如果哪一种语言违反了普遍语法,人类就不可能掌握它.
关键词
共性特征
语法演变
英语习得
CHOMSKY
普遍
语法
语言学家
人类语言
共同特征
分类号
H002 [语言文字—语言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语言接触与语法演变
被引量:
15
5
作者
吴福祥
机构
北京语言大学语言科学院
出处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4期23-33,共11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功能-类型学取向的汉语语义演变研究”(14ZDB098)。
文摘
语言接触是语法演变的重要诱因。接触引发的语法演变有两种类型,即语法借用和语法复制。语法复制并不等同于接触引发的语法化,也包括语法结构复制,而后者又含语序重组和构式拷贝两个次类。语法复制并非必然以复制语存在相关结构或使用模式作为基础和前提,它也可以无中生有地复制模式语的特定结构。
关键词
语言接触
语法演变
语法
借用
语法
复制
Keywords
language contact
grammatical change
grammatical borrowing
grammatical replication
分类号
H04 [语言文字—语言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关于语法演变的机制
被引量:
52
6
作者
吴福祥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出处
《古汉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59-71,96,共13页
文摘
本文从历史句法学的角度讨论语法演变的机制,认为人类语言的语法演变有四种基本的机制,即作为内部机制的重新分析和扩展,以及作为外部机制的语法借用和语法复制。
关键词
句法
演变
的机制
语法演变
历史句法学
Keywords
mechanism of syntactic change
grammatical change
historical linguistics
分类号
H043 [语言文字—语言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中世纪蒙古语存在动词的语法演变
被引量:
1
7
作者
晁瑞
机构
淮阴师范学院文学院
出处
《民族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35-45,共11页
文摘
蒙古语的存在动词虚化出多种意义,表示复杂的语法功能。本文用《蒙古秘史》语料,全面考察中世纪蒙古语存在动词的判断系词、领有义动词、持续体标记、完成体标记、可能情态标记以及与此相关的语气义等语法意义和语法功能。基于语法意义演变的这类描写能为研究现代蒙古语存在动词的多种语法功能提供参考。
关键词
中世纪蒙古语
现代蒙古语
存在动词
语法演变
语法
功能
Keywords
Middle Mongolian
contemporary Mongolian
existential verbs
grammatical evolution
grammatical function
分类号
H212 [语言文字—少数民族语言]
原文传递
题名
《语法演变的研究》评介
8
作者
杨文江
机构
南开大学
出处
《高等日语教育》
2019年第2期139-147,共9页
文摘
《语法演变的研究》于2018年5月28日由日本黑潮社出版,作者小柳智一现任日本圣心女子大学文学部教授,专攻日语语法史。全书由序章、第1至12章和附章构成,除序章和第12章是为本书专门撰写外,其他12章均为作者在本书出版前5年内发表的论文,在收入本书时做了调整和修改。
关键词
实义词
复合功能
功能化
功能词
《
语法演变
的研究》
独立型
分类号
H36 [语言文字—日语]
原文传递
题名
《英语语法化的演变途径》评介
被引量:
5
9
作者
戚国辉
杨成虎
机构
宁波大学外语学院
出处
《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6年第6期85-87,共3页
基金
浙江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外国语言文化)研究成果
文摘
文章介绍和简评了约翰本杰明公司出版的《英语语法化的演变途径》,向读者展示了部分英语语法结构的历时演化过程,并介绍了脱语法化和象似性的作用等语法化研究中的热点问题。
关键词
《英语
语法
化的
演变
途径》
评介
语法
化
Keywords
Pathway of Change: Grammaticalization in English
book review
grammaticalization
分类号
G642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语言接触与语法复制
被引量:
11
10
作者
吴福祥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出处
《百色学院学报》
2013年第5期40-50,共11页
文摘
语法复制是接触引发的语法演变的重要机制。文章以中国境内南方民族语言为例探讨语法复制的类型和模式,对Heine和Kuteva的语法复制模型做了比较重要的修改。
关键词
语言接触
语法
复制
语法演变
Keywords
language contact
grammatical replication,grammatical change
分类号
H04 [语言文字—语言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动态助词“过”的语法化历程
被引量:
2
11
作者
王世群
机构
南京审计学院国际文化交流学院
出处
《南京审计学院学报》
2011年第3期85-90,共6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0BXW007)
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8YYD012)
江苏省教育厅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9SJB740010)
文摘
动态助词"过"一般分为"过1"和其中"过2","过1"表示动作的完结,"过2"表示曾然。其语法化历程为:一般动词"过"→趋向动词"过"→动态助词"过1"→动态助词"过2"。动态助词"过1"和"过2"的演变又可分别区分为两个阶段,即演变发生和演变扩散。就形成机制而言,"过1"的产生主要是受隐喻、类推以及重新分析的作用,趋向动词"过"的形成是"过1"产生的关键;而"过2"是"过1"吸收了助词"来"及其经常出现的句法环境的语法意义而产生的,可以说是"过1"在特殊语境下的产物。
关键词
过1
过2
动态助词
语法
化
演变
发生
演变
扩散
语法演变
语法
创新
语境吸收
Keywords
guo1
guo2
dynamic particle
grammaticalization
actuation
spread
grammatical change
grammatical creation
absorption of context
分类号
H461.1 [语言文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二十世纪的古汉语语法研究
被引量:
10
12
作者
宋绍年
郭锡良
机构
北京大学中文系
出处
《古汉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35-46,共12页
文摘
本文回顾了二十世纪古汉语语法研究的历程,总结了各个时期古汉语语法研究的特点。文章指出古汉语语法研究经历了构建系统、语法演变的描写研究、重视理论寻求解释三个历史阶段,目前第三个阶段正方兴未艾。[
关键词
语法
研究
古汉语
语法演变
描写
文章
解释
历程
经历
历史阶段
Keywords
20th century
classical Chinese grammar
grammar change
the grammar on special book
describing
explaining
分类号
H141 [语言文字—汉语]
H146 [语言文字—汉语]
全文增补中
题名
法语对英语语法的影响探究
被引量:
4
13
作者
殷成竹
机构
中央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
出处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7年第6期302-305,共4页
文摘
历史上法语对英语有着重大影响,这种影响不仅仅是在词汇层面更是在语法层面。语言接触引发的演变可以分成语法借用与语法复制两类,而法语对英语语法的影响主要属于语法复制,主要的类型包括形容词后置现象、比较级与最高级、介词短语、复合句结构四个方面。其中比较级与最高级属于语法意义复制,而另外三类都属于语法结构复制。通过语言接触,英语的主要句法结构从并列结构逐渐过渡到了主从结构,这对现代英语的整体风格有了很大影响。
关键词
法语
语法演变
语言接触
语法
复制
Keywords
French
Grammatical Change
Language Contact
Grammatical Replication
分类号
H314 [语言文字—英语]
H32 [语言文字—法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王力先生对语法史研究的贡献
14
作者
许绍早
机构
吉林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语言研究室
出处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CSSCI
1990年第1期18-22,共5页
文摘
50年代,王力先生出版了系统论述汉语历史演变的重要著作《汉语史稿》,他借助当时的一些研究成果,以自己的敏锐观察力和独到见解,开创汉语历史研究的途径,阐明汉语的演变大势,给以后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里只就语法史部分谈谈其贡献。
关键词
语法
史
汉语历史
汉语史
研究成果
语法
单位
语法
现象
语法演变
判断动词
现代汉语
古代汉语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汉语动词“上”的语法化分析
15
作者
陆如梦
机构
江苏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现代语文》
2018年第6期67-72,共6页
文摘
近年来,语法化研究是语言学界研究的热点。本文从历时和共时两个角度入手,对汉语动词"上"的语法化历程进行全面而深入的探索,论述其在不同语法化阶段的表意功能、句法形式特征,概括分析其语法演变和语义演变的规律,从而进一步探讨其语法化的动因。通过分析动词"上"的语法化这一过程,为现代汉语中其他一些趋向词和动词结合后的研究提供一些思路,有利于语法研究的发展。
关键词
动词“上”
语法
化
语法演变
语义
演变
Keywords
Shang
Grammaticalization
Grammar evolution
Semantic evolution
分类号
H14 [语言文字—汉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汉语语法化演变的几个类型学特征
被引量:
98
16
作者
吴福祥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广西大学语言学研究中心
出处
《中国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483-494,共12页
文摘
本文基于对汉语语法演变的观察,概括出三个具有类型学特征的语法化模式或路径,并尝试对导致这些语法化模式或路径产生的类型学动因作出初步的解释。
关键词
汉语
语法演变
词汇化
语言类型学
历史
语法
Keywords
grammaticalization
lexicalization
linguistic typology
historical syntax of Chinese
分类号
H146 [语言文字—汉语]
原文传递
题名
语言变异与规范
被引量:
17
17
作者
丁崇明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汉语文化学院
出处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78-82,共5页
文摘
语言演变不同阶段的变异规范度不同。新词语不一定就是变异。新形式可能战胜旧形式;新旧形式可能长期共存。语言演变中可能会停滞或中断。动宾式动词带宾语2000年的演变中曾有停滞,近年勃兴,演变中存在词汇扩散现象。这是语序自组织调整。确定语音规范要在调查基础上进行。有的变异由违反规范的"失误"传播造成。
关键词
语言变异
语言规范
语法演变
词汇扩散
Keywords
language variation
language standardization
vocabulary diffusion in syntax change
分类号
H002 [语言文字—语言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但”的语法功能演变及产生机制
被引量:
10
18
作者
朱怀
机构
重庆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中国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41-149,192,共9页
文摘
"但"经历了动词、副词、连词又到副词用法的演变,其意义也由实在的"脱衣"演化为表示抽象空虚的转折和谦敬语气,演变过程中隐喻、语用推理、语境吸收、主观化及交互主观化机制在不同阶段分别起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
但
语法演变
语法
化
主观化
Keywords
dan(但)
grammaticalization
subjectification
分类号
H14 [语言文字—汉语]
原文传递
题名
语体动因对句法的塑造
被引量:
131
19
作者
方梅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出处
《修辞学习》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7,共7页
文摘
本文旨在探讨语体动因如何塑造句法形式。句子的论元结构、时体标记,及施事宾语句的使用、关系从句的篇章功能和语义表达功能等在叙事语篇与非叙事语篇中有很大差异,语篇的叙事性对其中的句法结构具有塑造作用;从历时角度看,不及物动词或形容词带宾语、"VP的"作定语修饰人称代词等现象最初也都产生于特定语体,语法是在运用中逐渐成型、不断变化的,功能需求塑造了语法。
关键词
语体特征
句法结构
语法演变
分类号
H04 [语言文字—语言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汉英接触产生的新兴结构“是时候VP”
被引量:
5
20
作者
刘云
机构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汉语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21-30,共10页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篇章视野下的汉语复句研究"(编号:15YJA740029)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基于小句中枢理论的有标复句层次关系自动识别研究"(编号:16JJD740013)的资助
文摘
"是VP的时候"与"是时候VP"是当代汉英接触过程中英语相关句型的两种汉译形式,前者符合汉语固有的语法规则,后者则直译了英语的语序,二者具有同义竞争关系,且直译形式"是时候VP"在竞争中展露优势。文章拟考察三个问题:第一,与"是VP的时候""是时候VP"相关的历时考察;第二,"是VP的时候"与"是时候VP"的消长与竞争;第三,"是时候VP"的创新用法。"是时候VP"的出现与使用是当代汉语中汉英接触加深而引发的一种语法演变。
关键词
“是时候VP”
语言接触
语法演变
Keywords
shì(是)shíhou(时候)VP
language contact
grammar change
分类号
H14 [语言文字—汉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语言接触与语法演变》介评
林有苗
《现代外语》
CSSCI
北大核心
2008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比”字句的形成过程及相关的语法演变机制
胡斌彬
《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绍兴方言语序共时差异与语法演变——基于方言类型学的考察
吴子慧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
200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汉英语法演变的共性特征及其对英语习得的意义
查爱霞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
200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语言接触与语法演变
吴福祥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
1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关于语法演变的机制
吴福祥
《古汉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
52
原文传递
7
中世纪蒙古语存在动词的语法演变
晁瑞
《民族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2021
1
原文传递
8
《语法演变的研究》评介
杨文江
《高等日语教育》
2019
0
原文传递
9
《英语语法化的演变途径》评介
戚国辉
杨成虎
《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6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语言接触与语法复制
吴福祥
《百色学院学报》
2013
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动态助词“过”的语法化历程
王世群
《南京审计学院学报》
2011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二十世纪的古汉语语法研究
宋绍年
郭锡良
《古汉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0
10
全文增补中
13
法语对英语语法的影响探究
殷成竹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7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王力先生对语法史研究的贡献
许绍早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CSSCI
1990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汉语动词“上”的语法化分析
陆如梦
《现代语文》
2018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汉语语法化演变的几个类型学特征
吴福祥
《中国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2005
98
原文传递
17
语言变异与规范
丁崇明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2
1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8
“但”的语法功能演变及产生机制
朱怀
《中国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2015
10
原文传递
19
语体动因对句法的塑造
方梅
《修辞学习》
北大核心
2007
13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
汉英接触产生的新兴结构“是时候VP”
刘云
《汉语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