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从学科发展史的视角看高中语文新课改 |
赖慧玲
薄守生
|
《文教资料》
|
2011 |
3
|
|
2
|
高中语文新课改改什么? |
陈尚达
|
《教育科学论坛》
|
2011 |
1
|
|
3
|
对小学语文新课改十年的回顾与展望 |
夏家发
|
《新课程研究(上旬)》
|
2013 |
1
|
|
4
|
语文新课改不可绕越的一座路碑(下)——试谈新课程背景下洪宗礼先生“五说”观的导向性价值 |
董旭午
|
《语文教学通讯(高中)(A)》
|
2010 |
1
|
|
5
|
面向语文新课改,构建民族高师新型语文教学论课堂 |
黄革
|
《广西右江民族师专学报》
|
2005 |
1
|
|
6
|
警惕语文新课改中的“盲目趋新”现象 |
史成明
|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
2008 |
0 |
|
7
|
论《现代汉语》课程改革与语文新课改的衔接 |
言岚
朱洪飚
|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
|
2009 |
0 |
|
8
|
语文新课改不可绕越的一座路碑(上)——试谈新课程背景下洪宗礼先生“五说”观的导向性价值 |
董旭午
|
《语文教学通讯(高中)(A)》
|
2010 |
0 |
|
9
|
教学变革需要如琢如磨的探索——在高中语文新课改途中的若干思考 |
张爱华
|
《语文知识》
|
2014 |
1
|
|
10
|
浅谈多媒体在高中语文新课改中的作用 |
周彤彤
|
《学周刊(下旬)》
|
2013 |
4
|
|
11
|
语文新课改中的教师定位 |
黄燕辉
|
《中学教学参考》
|
2011 |
1
|
|
12
|
高中语文新课改反思 |
石淑芳
|
《中学教学参考》
|
2013 |
0 |
|
13
|
学科发展史的视角看高中语文新课改 |
于洁武
|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
2014 |
3
|
|
14
|
一朵鲜花推开了春天的门——谈高中语文新课改下的作文教学 |
郑立芳
|
《成才之路》
|
2010 |
0 |
|
15
|
语文新课改实施过程中的问题与对策 |
李纪民
|
《快乐阅读(经典教学)》
|
2011 |
1
|
|
16
|
语文新课改的现实与思考 |
刘康平
|
《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
|
2011 |
0 |
|
17
|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关于语文新课改的两点思考 |
侯晓田
|
《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
|
2010 |
1
|
|
18
|
从竞赛课看西北农村语文新课改存在的问题 |
赵钟玲
|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下旬)》
|
2013 |
0 |
|
19
|
语文新课改中的几种关系 |
赵冉冉
|
《商情》
|
2012 |
0 |
|
20
|
兼顾内容形式 凸显教学效益——高中语文新课改之我见 |
陈乃华
|
《学周刊(下旬)》
|
2013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