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2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学科发展史的视角看高中语文新课改 被引量:3
1
作者 赖慧玲 薄守生 《文教资料》 2011年第10期42-43,共2页
从语文学科史的角度来看高中语文新课改.作者认为高中语文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都需要调整。文章既涉及理论解释,又有实践指导,对高中语文新课改有高屋建瓴的见解。
关键词 语文学科发展史 高中语文新课改 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中语文新课改改什么? 被引量:1
2
作者 陈尚达 《教育科学论坛》 2011年第3期17-19,共3页
高中语文新课改要走出应试教育的牢笼,要改知识传授为经验重建,追求教学目标的以人为本;要改"以教定学"为"以学定教",谋求教学关系的重新定位或教学内容与方法的重新认识;要改关注答案与分数为关注自我意象,吁求教... 高中语文新课改要走出应试教育的牢笼,要改知识传授为经验重建,追求教学目标的以人为本;要改"以教定学"为"以学定教",谋求教学关系的重新定位或教学内容与方法的重新认识;要改关注答案与分数为关注自我意象,吁求教学评价的返本归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中语文新课改 经验重建 以学定教 自我意象 神与物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小学语文新课改十年的回顾与展望 被引量:1
3
作者 夏家发 《新课程研究(上旬)》 2013年第3期50-53,共4页
新世纪十年(2001~2010)小学语文课程改革已然成了历史,但历史从未过去,它会活在现在与未来的教育进程中。为了更加稳健、更加踏实地向前推进新的十年(2011-2020)的课程改革,回望与反思不仅是必须的,而且是必要的,当然我们如... 新世纪十年(2001~2010)小学语文课程改革已然成了历史,但历史从未过去,它会活在现在与未来的教育进程中。为了更加稳健、更加踏实地向前推进新的十年(2011-2020)的课程改革,回望与反思不仅是必须的,而且是必要的,当然我们如果愿意,也是可能的。总结经验,肯定成绩可以增强我们继续前行的信心和能力,分析过失,找出问题则可以让我们接下来的路走得更加自觉、史加有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文新课改 小学 语文 展望 教育进程 总结经验 历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文新课改不可绕越的一座路碑(下)——试谈新课程背景下洪宗礼先生“五说”观的导向性价值 被引量:1
4
作者 董旭午 《语文教学通讯(高中)(A)》 2010年第10期12-13,共2页
四、语文新课改必须坚持语文教学与生活和生命的对接 经过20多年的教学实践和不断反思,笔者越来越认识到:语文教学必须彻底走出自恋、自闭的小天地,必须真正实现与生活和生命的对接,必须走生活化语文教学之路。所谓与生活对接,就... 四、语文新课改必须坚持语文教学与生活和生命的对接 经过20多年的教学实践和不断反思,笔者越来越认识到:语文教学必须彻底走出自恋、自闭的小天地,必须真正实现与生活和生命的对接,必须走生活化语文教学之路。所谓与生活对接,就是要与作者生活、课文生活(即情境、语境、意境、主旨、意图之类)和生活情理对接,不仅对接,还必须引领学生深入进去体验、感受、思考、感悟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文新课改 程背景 导向性 洪宗礼 价值 语文教学 生活化 教学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语文新课改,构建民族高师新型语文教学论课堂 被引量:1
5
作者 黄革 《广西右江民族师专学报》 2005年第2期119-122,共4页
面向语文新课改,民族高师语文教学论课堂需要相应的改革:1.构建师生互动、平等对话的语文教学论课堂;2.构建与语文新课改实践紧密联系、开放的语文教学论课堂;3.构建有利于学生发展教学创造能力和教学个性的语文教学论课堂。
关键词 语文新课改 语文教学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警惕语文新课改中的“盲目趋新”现象
6
作者 史成明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8年第1期127-128,共2页
语文新课改中的"盲目趋新"现象应足以引起我们的警惕,因为它不仅忽视了教育传统,忽视了教育现实,还忽视了对以往课改的成果和教训的借鉴,容易犯简单嫁接或急躁冒进的错误,其结果使得语文新课改有与它自身脱离的倾向,也使得新... 语文新课改中的"盲目趋新"现象应足以引起我们的警惕,因为它不仅忽视了教育传统,忽视了教育现实,还忽视了对以往课改的成果和教训的借鉴,容易犯简单嫁接或急躁冒进的错误,其结果使得语文新课改有与它自身脱离的倾向,也使得新课改遇到越来越强的阻力而可能功亏一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文新课改 盲目趋 脱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现代汉语》课程改革与语文新课改的衔接
7
作者 言岚 朱洪飚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 2009年第1期130-131,共2页
目前的现代汉语教学与中小学语文新课改的需求存在严重错位的现象,只有重建现代汉语知识体系、改革教学方法、适当调整和修改教学内容才能实现现代汉语课程改革与中小学语文新课改的顺利衔接,才能培养出适应基础教育改革需要的学生。
关键词 现代汉语 知识体系 教学方法 教学内容 语文新课改 衔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文新课改不可绕越的一座路碑(上)——试谈新课程背景下洪宗礼先生“五说”观的导向性价值
8
作者 董旭午 《语文教学通讯(高中)(A)》 2010年第9期12-14,共3页
“五说”观是洪宗礼先生的“语文教育‘链’”的重要理论支柱,是基于语文学科的性质、特征、作用和教学的复杂关系梳理、构建起来的较为全面、系统的学科教学体系,具体包括“工具说”“导学说”学思同步说”“渗透说”“端点说”等。... “五说”观是洪宗礼先生的“语文教育‘链’”的重要理论支柱,是基于语文学科的性质、特征、作用和教学的复杂关系梳理、构建起来的较为全面、系统的学科教学体系,具体包括“工具说”“导学说”学思同步说”“渗透说”“端点说”等。深入学习洪先生的“五说”观,再反观新课改背景下的语文教学,我们发现,“五说”观不仅很好地继承和发扬了传统语文教学的精髓,构筑了洪宗礼语文教育思想标志性的丰碑,更对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新课改有着十分重要的导向性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程背景 语文新课改 洪宗礼 导向性 价值 传统语文教学 语文教育思想 语文学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学变革需要如琢如磨的探索——在高中语文新课改途中的若干思考 被引量:1
9
作者 张爱华 《语文知识》 2014年第12期36-37,共2页
新课改实施以来,为了将其理念贯彻到一线教师的教学实践中,衔接性的理论研究一直开展得轰轰烈烈,在众多的声音中,一直不断的是质疑,其中就包括了新课改理念与各种教学实践的不相容。对此,我边听边看边思考边尝试,现聊述自己的一... 新课改实施以来,为了将其理念贯彻到一线教师的教学实践中,衔接性的理论研究一直开展得轰轰烈烈,在众多的声音中,一直不断的是质疑,其中就包括了新课改理念与各种教学实践的不相容。对此,我边听边看边思考边尝试,现聊述自己的一些探究结果以求教于方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文新课改 教学变革 高中 教学实践 理念 一线教师 衔接性 不相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多媒体在高中语文新课改中的作用 被引量:4
10
作者 周彤彤 《学周刊(下旬)》 2013年第3期81-81,共1页
在新课改的背景和理念指引下,我们将信息技术糅合在语文教学中,试图找到多媒体技术与语文学科教学的融合点。通过一种新的手段,提高学生审美修养,突破语文教学的重、难点,努力将语文教学的精华、新理念和信息技术相结合,以探求一种高效... 在新课改的背景和理念指引下,我们将信息技术糅合在语文教学中,试图找到多媒体技术与语文学科教学的融合点。通过一种新的手段,提高学生审美修养,突破语文教学的重、难点,努力将语文教学的精华、新理念和信息技术相结合,以探求一种高效、创新的教学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文新课改 渲染气氛 优化环节 提高效率 突破 难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文新课改中的教师定位 被引量:1
11
作者 黄燕辉 《中学教学参考》 2011年第15期11-11,共1页
新课程改革开始后,翻开语文课本,序言中就明白地指出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应发生转变,语文教学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理念。那么,作为新课改下的语文教师,面对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又该有什么样的转变呢?在教学实践中笔者... 新课程改革开始后,翻开语文课本,序言中就明白地指出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应发生转变,语文教学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理念。那么,作为新课改下的语文教师,面对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又该有什么样的转变呢?在教学实践中笔者有以下几点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文新课改 教师定位 学生学习方式 语文 语文教学 学习理念 语文教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中语文新课改反思
12
作者 石淑芳 《中学教学参考》 2013年第16期11-12,共2页
高中语文新课改于2004年启动,到如今已经进行了8年,对于一项改革而言,8年时间足以让实践者感知其优劣利弊,分析其得失缘由。笔者从2006年开始从事高中语文教学工作,亲身经历也见证了新课改的起伏跌宕,在此审视其不足与面临的困境... 高中语文新课改于2004年启动,到如今已经进行了8年,对于一项改革而言,8年时间足以让实践者感知其优劣利弊,分析其得失缘由。笔者从2006年开始从事高中语文教学工作,亲身经历也见证了新课改的起伏跌宕,在此审视其不足与面临的困境,思索应对措施与未来之路,或许可以为理性反思语文新课改提供一种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文新课改 高中语文 理性反思 教学工作 亲身经历 实践者 感知 跌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科发展史的视角看高中语文新课改 被引量:3
13
作者 于洁武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4年第12期25-25,共1页
中国,这个如龙一般的国家,科学文化的不断发展是支撑着这上下五千年文化屹立不倒的龙髓。随着社会的不断前进,中国的教育史也正昂首阔步的大步向前。本文将通过语文发展史的角度对高中语文新课改的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改革与现实之间的... 中国,这个如龙一般的国家,科学文化的不断发展是支撑着这上下五千年文化屹立不倒的龙髓。随着社会的不断前进,中国的教育史也正昂首阔步的大步向前。本文将通过语文发展史的角度对高中语文新课改的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改革与现实之间的矛盾作些许浅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文学科发展史 高中语文新课改 革内容 教学方法 革与现实的矛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朵鲜花推开了春天的门——谈高中语文新课改下的作文教学
14
作者 郑立芳 《成才之路》 2010年第28期79-79,共1页
高中语文新课改,给灰色枯燥的语文教学带来一股清新的空气。那么,一直以来让学生头疼的作文教学是否也可以借此"东风"得以复苏?针对这个问题,我认识到:适时转变观念,改变教法, 尤为重要。
关键词 语文新课改 作文教学 高中 鲜花 语文教学 学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文新课改实施过程中的问题与对策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纪民 《快乐阅读(经典教学)》 2011年第3期16-17,共2页
一、新课改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新课改的全面推进,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同时,新的问题也逐渐浮出水面。
关键词 语文新课改 教学方式 学习方式 教师 学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文新课改的现实与思考
16
作者 刘康平 《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 2011年第22期42-42,共1页
古人说:“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任何事物只有不断变革才能长久保持生命力。今年,湖南省进行新课程改革,应该来说它顺应了时代的潮流,如何课改,从上到下,还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理论,作为基层教师的我们都应该群策群力,为此... 古人说:“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任何事物只有不断变革才能长久保持生命力。今年,湖南省进行新课程改革,应该来说它顺应了时代的潮流,如何课改,从上到下,还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理论,作为基层教师的我们都应该群策群力,为此,我把对新课改的一些想法谈一谈,为课改提供一点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文新课改 群策群力 基层教师 湖南省 顺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关于语文新课改的两点思考 被引量:1
17
作者 侯晓田 《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 2010年第9期21-21,共1页
2007年陕西省全面推行新课改以来,我们不得不承认,这次课改像一股春风,带给了我们许多新的理念、新的思路、新的提法、新的体验。真可谓:“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里以语文课程为例做一简单说明,高中语文新课改重新... 2007年陕西省全面推行新课改以来,我们不得不承认,这次课改像一股春风,带给了我们许多新的理念、新的思路、新的提法、新的体验。真可谓:“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里以语文课程为例做一简单说明,高中语文新课改重新界定了语文学科性质,提出了四条基本理念,设计了新的课程思路和课程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文新课改 语文学科性质 语文 2007年 程结构 陕西省 提法 高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竞赛课看西北农村语文新课改存在的问题
18
作者 赵钟玲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下旬)》 2013年第9期53-55,共3页
笔者有机会连续聆听了西部某县多节语文优质竞赛课。参赛教师大多来自广大农村,该县又是西部教育名县,被誉为高考状元县。但从这36节参赛优质课可看出,在新课改全面铺开数年之后的今天,该县农村语文教学仍存在着很多问题——教育名县的... 笔者有机会连续聆听了西部某县多节语文优质竞赛课。参赛教师大多来自广大农村,该县又是西部教育名县,被誉为高考状元县。但从这36节参赛优质课可看出,在新课改全面铺开数年之后的今天,该县农村语文教学仍存在着很多问题——教育名县的优质课尚且如此,西部农村新课改的整体教学可想而知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文新课改 西北农村 竞赛 西部教育 高考状元 语文教学 整体教学 西部农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文新课改中的几种关系
19
作者 赵冉冉 《商情》 2012年第36期167-167,共1页
在语文新课改理念下,如何更好地体现本学科的特点,是教师在教学中存在的最大的困惑。本文就当前语文教学改革需要注意的一些关系进行了思考。
关键词 语文新课改 语文教学 理念 学科 教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兼顾内容形式 凸显教学效益——高中语文新课改之我见 被引量:1
20
作者 陈乃华 《学周刊(下旬)》 2013年第3期37-37,共1页
语文是一门内涵十分丰富的人文学科。语文之所以充满魅力.就在于其丰富的内容.多样的形式,以及解读语文的灵活性与不确定性。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课改热火朝天地进行着.各种形式的课堂设计走进了我们的课堂。语文新课改也逐浪而起... 语文是一门内涵十分丰富的人文学科。语文之所以充满魅力.就在于其丰富的内容.多样的形式,以及解读语文的灵活性与不确定性。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课改热火朝天地进行着.各种形式的课堂设计走进了我们的课堂。语文新课改也逐浪而起.随潮而飞.绚丽灿烂之景象令人耳目一新。然而.对新课改的见仁见智。对新课改实践中的百花齐放.不少教育工作者感到眼花缭乱.尤其是语文新课改。因其五彩纷呈。更叫人莫衷一是。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与尝试之后.我发现只注重课堂形式的课改不是成功的课改.而反过来.只注重内容而忽视课堂形式使课堂缺乏趣味的课堂也同样不是好的课堂。课改的内容与形式应该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好的形式依好的内容而建立.而好的内容又应该有好的形式来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文新课改 内容形式 教学效益 堂设计 高中 堂形式 教育工作者 内容与形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