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5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圣人立言:语录体文章的产生发展及其影响
1
作者 邹旻 《西部学刊》 2024年第21期49-52,共4页
作为中国文学最早的文体之一,语录体文章滥觞于先秦时期的史官文化,发扬于先秦诸子百家著作。秦汉之际,中央的高度集权削弱思想的自由表达,赋诗的流行使得语录体文章逐渐式微。魏晋南北朝时期,清谈之风甚行,出现不少记录时人言论的语录... 作为中国文学最早的文体之一,语录体文章滥觞于先秦时期的史官文化,发扬于先秦诸子百家著作。秦汉之际,中央的高度集权削弱思想的自由表达,赋诗的流行使得语录体文章逐渐式微。魏晋南北朝时期,清谈之风甚行,出现不少记录时人言论的语录体文章。及至隋唐,中国化的佛教宗派禅宗产生了以记录本门师祖口述之经典教义的禅宗语录。宋代理学兴盛,使得语录体在儒家思想的熏陶下逐渐成熟和完善,成为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文学体裁,“语录”逐渐成为特定文体名称。明清之际,语录类文献大量涌现,但受到统治者高压的思想钳制和学者的自我规训,“语录不可阑入古文”成为一种集体认同。语录体文章篇幅简短精炼,语言通俗易懂,有助于受教育对象更准确地理解和把握讲授者的思想理念。语录体文章影响着中国文学语言风格、影响着近代文体变革、强化了中国文学的思想教化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录体 演变 经典文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录体与中国文化特质 被引量:8
2
作者 刘伟生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265-268,共4页
从文体的角度而言,语录体的体式特征通常表现为篇幅上多为短章小语,语言浅白简约,结构上多有"子曰"标志,多由后学编纂而成。对应于短章小语、子曰诗云、简约浅白之类外在体式特征的是,语录体著述的文化特质往往表现为:无须演... 从文体的角度而言,语录体的体式特征通常表现为篇幅上多为短章小语,语言浅白简约,结构上多有"子曰"标志,多由后学编纂而成。对应于短章小语、子曰诗云、简约浅白之类外在体式特征的是,语录体著述的文化特质往往表现为:无须演绎的直接判断与单向教诲,质疑精神的缺失与阐释的多维多向,道学政的合一与睽违。语录之兴,源于史官文化,盛于讲学风习,在清代学术反动之时成为批评范畴,在文革特定的政治背景下风靡全国,在当今的网络时代又得以普泛与再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录体 中国文化 史官文化 讲学风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录体与中国古代白话学术 被引量:8
3
作者 杨玉华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109-113,共5页
语录体是中国古代典籍中一种特有的体制。它一般语句简短,多用问答形式,随事记录,不避俚俗,往往寥寥数语就能刻划出人物的精神风貌并交待清楚事理的是非曲直。语录体常常采取点悟式的话语表述方式,点到即止,不作长篇大论的引申发... 语录体是中国古代典籍中一种特有的体制。它一般语句简短,多用问答形式,随事记录,不避俚俗,往往寥寥数语就能刻划出人物的精神风貌并交待清楚事理的是非曲直。语录体常常采取点悟式的话语表述方式,点到即止,不作长篇大论的引申发挥,具有一种精炼简约、片言百意的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录体 古代白话学术 禅宗 理学家 诗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录体形成刍议 被引量:6
4
作者 张子开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17-521,共5页
有关语录体的产生,至今仍然存在着盲点或误区,且多将诸子语录、禅宗语录和宋儒语录混淆。实际上,三种语录的出现原因各不相同:春秋末期私学兴起,受巫史记录传统和"述而不作"观念影响,孔门弟子遂将教学内容形诸文本,是为《论语... 有关语录体的产生,至今仍然存在着盲点或误区,且多将诸子语录、禅宗语录和宋儒语录混淆。实际上,三种语录的出现原因各不相同:春秋末期私学兴起,受巫史记录传统和"述而不作"观念影响,孔门弟子遂将教学内容形诸文本,是为《论语》;唐代禅宗沿袭印度佛教教学方法,以语言文字为方便法门,故而模仿结集,采用散文、韵文相间的佛经体裁以总结禅师生平言说;宋代理学家受禅宗启发,兴建书院以论道,再仿照诸子语录而记录师徒问答。语录体乃中印文化传统既分头独立发展、又最终撞击融合的结晶,体现出中印不同的语言文字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录体 先秦诸子 印度文化 禅宗 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宋代书院与语录体 被引量:4
5
作者 李光生 《兰州学刊》 CSSCI 2011年第2期133-137,共5页
宋代书院与理学一体化的互动关系,是宋代教育史上一大特点;宋代语录体是书院制度的直接产物,反映了书院教育、理学与文学的联姻与背离;宋代语录体促进了中国白话文学的发展,但也给文学带来了诸多负面影响。
关键词 宋代 书院 理学 语录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语录”与“语录体” 被引量:2
6
作者 夏德靠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47-157,共11页
语录是古代十分重要的一种文献,目前有关“语录”与“语录体”的含义、起源、类型、文体生成及特征的认识还存在分歧。“语录”与“语录体”是相关而又有差异的两个术语,二者有着较复杂的关联。“语录”可指文献,而“语录体”则是指文体... 语录是古代十分重要的一种文献,目前有关“语录”与“语录体”的含义、起源、类型、文体生成及特征的认识还存在分歧。“语录”与“语录体”是相关而又有差异的两个术语,二者有着较复杂的关联。“语录”可指文献,而“语录体”则是指文体,在此意义上,“语录体”从属于语录文献。不过“语录”也指文体,此时的“语录”可指专书文体,也可指篇章文体,而“语录体”则指专书文体,专书意义上的“语录”与“语录体”是一致的。由于专书文体是由篇章文体构成,故“语录体”也包含“语录”。从起源角度来看,“语录”先于“语录体”,“语录体”是“语录”发展的结果,是由《论语》创制的。从专书角度来看,《论语》开创的“语录体”呈现言、行两录的特征;从篇章角度来看,《论语》存在格言、对话、事语这些次生文体。《论语》篇章文体的形成主要缘于粘合、扩充、原文迻录、改造等编纂方式,而专书语体的形成则与编纂者自觉接受乞言传统密切相关。《论语》的编纂源于孔门实录,它们大都与教学相关,但《论语》首先属于儒家文献,此后成为经部文献,这就表明,“语录体”在开创之际就已呈现出教学之外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论语》 语录 语录体 言行两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录体行记的形成历程及学术价值 被引量:2
7
作者 李德辉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6-45,共10页
语录体行记是古行记的支属,纪行之书的变种,主要记载古代外交官的对外交涉言语,兼记行程、见闻、感受,孕育于春秋战国列国交聘,发展于六朝南北交聘,成熟于宋代中外交聘。宋代学术文化发达,文人撰述纷繁,行记诸体之间横向渗透,语录体行... 语录体行记是古行记的支属,纪行之书的变种,主要记载古代外交官的对外交涉言语,兼记行程、见闻、感受,孕育于春秋战国列国交聘,发展于六朝南北交聘,成熟于宋代中外交聘。宋代学术文化发达,文人撰述纷繁,行记诸体之间横向渗透,语录体行记就是在这种文体互渗,中外交流的文化氛围中走向成熟的,其发展成熟标志着宋代文章学的新成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录体 行记 阶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淮南子》“语录体”论说文的说理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杜绣琳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1期101-104,共4页
《淮南子》中有三篇语录体论说文,即《缪称训》、《说山训》、《说林训》,三篇文章虽承继《论语》、《老子》之文体和说理方式,但更多的则表现出其对语录体说理方式的发展与创新,三篇文章均显示出相当成熟的思维艺术和说理艺术,并锐意... 《淮南子》中有三篇语录体论说文,即《缪称训》、《说山训》、《说林训》,三篇文章虽承继《论语》、《老子》之文体和说理方式,但更多的则表现出其对语录体说理方式的发展与创新,三篇文章均显示出相当成熟的思维艺术和说理艺术,并锐意摆脱逻辑思维的说理常规,而力求突出文学所特有的形象思维,彰显出《淮南子》语录体论说文独有的说理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淮南子》 语录体 说理方式 文学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宋语录体散文初探 被引量:2
9
作者 郑继猛 《殷都学刊》 2007年第4期93-96,共4页
南宋语录对后世影响很大,但后世多重视其思想性,对其文学性注意不足,甚至忽视。本文集中探讨语录体散文的历史渊源:它与"讲筵"的关系,它与讲学的关系,语录体散文在实际生活里的广泛应用。以及朱熹与语录体散文的写作,朱熹语... 南宋语录对后世影响很大,但后世多重视其思想性,对其文学性注意不足,甚至忽视。本文集中探讨语录体散文的历史渊源:它与"讲筵"的关系,它与讲学的关系,语录体散文在实际生活里的广泛应用。以及朱熹与语录体散文的写作,朱熹语录体散文平实简易的特点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熹 语录体 平实简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尚书》——中国最早的语录体散文 被引量:8
10
作者 刘绪义 《湖南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4年第4期46-49,共4页
《尚书》是我国古代最早的一部儒家经典 ,由于其文字古奥 ,内容丰富 ,多年来 ,人们对《尚书》有着种种不同的解读 ,它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也尚未得到充分的认识和重视。从文学史的角度来看 ,《尚书》是我国最早的语录体散文 ,无论是其... 《尚书》是我国古代最早的一部儒家经典 ,由于其文字古奥 ,内容丰富 ,多年来 ,人们对《尚书》有着种种不同的解读 ,它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也尚未得到充分的认识和重视。从文学史的角度来看 ,《尚书》是我国最早的语录体散文 ,无论是其文本样式、语言技巧还是思想内涵 ,都具备语录体散文的特质 ,而不是一般而言文章 ,更不是所谓的应用文体。文学史上一些过去曾居主流的观点应该得到修正。同样 ,它对后世散文的影响也是巨大的 ,重新审视《尚书》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录体 散文 《尚书》 文学史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诗学”与“语录体诗话”——古希腊与中国先秦文论比较
11
作者 潘明霞 曹萍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35-141,共7页
古希腊与中国先秦文论是中西文论的两大源头,古希腊文论与先秦文论的比较研究是其他比较研究所不能替代的,具有其特殊意义。由于各自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的影响,古希腊文论和中国先秦文论形成了各自的特点。古希腊文论从理论内容到理论... 古希腊与中国先秦文论是中西文论的两大源头,古希腊文论与先秦文论的比较研究是其他比较研究所不能替代的,具有其特殊意义。由于各自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的影响,古希腊文论和中国先秦文论形成了各自的特点。古希腊文论从理论内容到理论形态都是比较完整和系统的,而中国先秦文论则是片断的语录体诗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希腊文论 先秦文论 系统诗学 语录体诗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录体”著作的特点及其对当代的启示--以《论语》《柏拉图》为例 被引量:1
12
作者 宋敏 李淑华 《出版广角》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0期80-82,共3页
古今中外,教育史上有无数的教育家(包括教育理论家、教育实践家等),他们以各种方式表达自己的思想,向世人展示他们对教育的理解。其中,对话(或语录)是一种非常有特色的表达方式,运用这种表达方式的著作就是"语录体"著作。文... 古今中外,教育史上有无数的教育家(包括教育理论家、教育实践家等),他们以各种方式表达自己的思想,向世人展示他们对教育的理解。其中,对话(或语录)是一种非常有特色的表达方式,运用这种表达方式的著作就是"语录体"著作。文章以《论语》和《理想国》为例,阐述"语录体"著作的特点及其对当代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录体”著作 《论语》 《理想国》 当代启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论语》语录体看孔子教育思想的实践 被引量:2
13
作者 刘总总 苗怀明 《江淮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87-192,共6页
《论语》语录体是记录孔子教育思想实践的最佳载体,其语录体的运用全面真实地体现了孔子的教学观念、教学态度、教学方法及游学经历。作为孔子一生游学实践的真实记录,可谓孔子当年教学"课堂"的再现,堪称孔子潜心布道的教学... 《论语》语录体是记录孔子教育思想实践的最佳载体,其语录体的运用全面真实地体现了孔子的教学观念、教学态度、教学方法及游学经历。作为孔子一生游学实践的真实记录,可谓孔子当年教学"课堂"的再现,堪称孔子潜心布道的教学文案。与其他作者自己编写的作品不同,《论语》由其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这些后学运用孔子教育思想独创语录体,成就了辑录孔子教育思想实践的《论语》,垂范千古,功不可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论语》 语录体 四书集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宋代词话的文体形态研究——以语录体为中心 被引量:1
14
作者 马小会 《前沿》 2013年第21期188-190,共3页
词至宋代,兴盛大成,词话也应运而生,成为这一阶段词学批评发展的重要成果之一。词话的产生深受诗话之影响,同时,词话文体形态的形成又与语录体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使宋代词话呈现出一些独有的特点,并为以后的词话形态奠定了形式准则。... 词至宋代,兴盛大成,词话也应运而生,成为这一阶段词学批评发展的重要成果之一。词话的产生深受诗话之影响,同时,词话文体形态的形成又与语录体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使宋代词话呈现出一些独有的特点,并为以后的词话形态奠定了形式准则。宋代词话在数量上虽不如清代词话那般繁荣,却是词学批评发展史长河中不可缺少的奠基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代词话 语录体 形态
原文传递
唐宋禅宗语录体的文体特征和多元包容性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振英 《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学报》 2017年第5期74-79,共6页
《金刚经》与《心经》是汉译佛教经典,《坛经》、《五灯会元》、《古尊宿语录》是本土佛教经典,均广为流传。究其根源,与佛教典籍多为语录体文体形式密不可分。本土佛教典籍的语录体文本则具有多元的包容性,呈现为故事化、韵文化、纪传... 《金刚经》与《心经》是汉译佛教经典,《坛经》、《五灯会元》、《古尊宿语录》是本土佛教经典,均广为流传。究其根源,与佛教典籍多为语录体文体形式密不可分。本土佛教典籍的语录体文本则具有多元的包容性,呈现为故事化、韵文化、纪传体化及诗化的特征。禅宗语录体文本中的偈语,与中国诗歌相融合,既充分发挥了偈语的语义功能,又具备了含蓄的意境和耐人咀嚼的审美意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录体 佛教 多元包容性 偈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古代文学理论“语录体”特点及成因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旗 《文史杂志》 2016年第5期56-59,共4页
我国古代文学理论从内容到形式都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语录体"是其表现形式上突出的特点。具体体现在"散""碎"和"多见于诗论著述"三个方面。形成原因则主要是受哲学思想、文论家非学者型思维... 我国古代文学理论从内容到形式都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语录体"是其表现形式上突出的特点。具体体现在"散""碎"和"多见于诗论著述"三个方面。形成原因则主要是受哲学思想、文论家非学者型思维方式以及文学传统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理论 古代 语录体 特点 原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录体微博及其修辞特征赏析
17
作者 王丽丽 《济宁学院学报》 2012年第4期48-52,共5页
网络微博日益风行,其内容包罗万象,文体丰富多样。作为一种广为流传、活跃灵动的文本样式,微博的研究价值正逐渐得到相应重视。语录体微博是微博文体中相对规范、内容经典且文学性较强的一类。文章对语录体微博进行了系统的分类,并对英... 网络微博日益风行,其内容包罗万象,文体丰富多样。作为一种广为流传、活跃灵动的文本样式,微博的研究价值正逐渐得到相应重视。语录体微博是微博文体中相对规范、内容经典且文学性较强的一类。文章对语录体微博进行了系统的分类,并对英汉对照语录体微博进行了修辞赏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博 语录体 分类 修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常的题材 特别的写法——张爱玲语录体散文赏析
18
作者 杜晓英 《职大学报》 2014年第4期31-34,共4页
张爱玲的散文取材广泛,风格独特,脍炙人口。本文选取《流言》中的三篇语录体散文《炎樱语录》、《姑姑语录》和《双声》,从题材内容、表现手法等方面进行比较详细的分析。
关键词 张爱玲 语录体散文 题材 风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语》语录体模糊性探微
19
作者 王祥辰 柳宏 《文教资料》 2015年第16期1-2,6,共3页
《论语》是语录体这一文体的开端。虽然《论语》是先秦说理文的初级形态,但其语录体的文体形态依然影响着后世论说性和议论性散文的发展。模糊性作为《论语》语录体的一个基本特点,在后世经典文体研究过程中少有系统性的论述。通过对于... 《论语》是语录体这一文体的开端。虽然《论语》是先秦说理文的初级形态,但其语录体的文体形态依然影响着后世论说性和议论性散文的发展。模糊性作为《论语》语录体的一个基本特点,在后世经典文体研究过程中少有系统性的论述。通过对于《论语》语录体的考察可以发现,《论语》语录体的模糊性对《论语》诠释学发展具有一定的影响。《论语》诠释领域常见的扩充性诠释、诠释中的悖论都与《论语》语录体的模糊性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论语》 语录体 模糊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论语》语录体
20
作者 佟昌泉 《魅力中国》 2011年第2期238-238,共1页
《论语》绝非孔子著作,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纂录孔子言行而成,是口头教学情境的活化石。孔子秉承了先秦以来思想对话的传统,在其教学、从事文艺批评的活动中,重视对话,通过对话营造精神境界,彰显审美人生。本文主要通过对《论... 《论语》绝非孔子著作,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纂录孔子言行而成,是口头教学情境的活化石。孔子秉承了先秦以来思想对话的传统,在其教学、从事文艺批评的活动中,重视对话,通过对话营造精神境界,彰显审美人生。本文主要通过对《论语》语言风格和语录体所表现的人物和谐统一上来对《论语》语录体加以浅显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子 《论语》 语录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