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圣人立言:语录体文章的产生发展及其影响 |
邹旻
|
《西部学刊》
|
2024 |
0 |
|
2
|
语录体与中国文化特质 |
刘伟生
|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8
|
|
3
|
语录体与中国古代白话学术 |
杨玉华
|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1999 |
8
|
|
4
|
语录体形成刍议 |
张子开
|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6
|
|
5
|
宋代书院与语录体 |
李光生
|
《兰州学刊》
CSSCI
|
2011 |
4
|
|
6
|
论“语录”与“语录体” |
夏德靠
|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2
|
|
7
|
语录体行记的形成历程及学术价值 |
李德辉
|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2
|
|
8
|
《淮南子》“语录体”论说文的说理分析 |
杜绣琳
|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9 |
3
|
|
9
|
南宋语录体散文初探 |
郑继猛
|
《殷都学刊》
|
2007 |
2
|
|
10
|
《尚书》——中国最早的语录体散文 |
刘绪义
|
《湖南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
2004 |
8
|
|
11
|
“系统诗学”与“语录体诗话”——古希腊与中国先秦文论比较 |
潘明霞
曹萍
|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0 |
|
12
|
“语录体”著作的特点及其对当代的启示--以《论语》《柏拉图》为例 |
宋敏
李淑华
|
《出版广角》
北大核心
|
2016 |
1
|
|
13
|
从《论语》语录体看孔子教育思想的实践 |
刘总总
苗怀明
|
《江淮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2
|
|
14
|
宋代词话的文体形态研究——以语录体为中心 |
马小会
|
《前沿》
|
2013 |
1
|
|
15
|
唐宋禅宗语录体的文体特征和多元包容性 |
刘振英
|
《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学报》
|
2017 |
1
|
|
16
|
我国古代文学理论“语录体”特点及成因 |
王旗
|
《文史杂志》
|
2016 |
2
|
|
17
|
语录体微博及其修辞特征赏析 |
王丽丽
|
《济宁学院学报》
|
2012 |
0 |
|
18
|
平常的题材 特别的写法——张爱玲语录体散文赏析 |
杜晓英
|
《职大学报》
|
2014 |
0 |
|
19
|
《论语》语录体模糊性探微 |
王祥辰
柳宏
|
《文教资料》
|
2015 |
0 |
|
20
|
浅析《论语》语录体 |
佟昌泉
|
《魅力中国》
|
2011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