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话轮转换类型分析与英语课堂教学 被引量:2
1
作者 颜晓华 胡心红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5期79-80,共2页
话轮转换的类型有多种:修正式、诱发式、分配性、反馈式、插入式、寒暄式等。根据它们各自的特点,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恰当运用话轮转换能拓宽学生的思维,调动其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挖掘学生交际潜能。
关键词 转换类型 交际潜能 英语课堂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话轮、话轮转换机制与交际技巧 被引量:1
2
作者 曹静 徐薇 《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5期103-105,共3页
会话语料不是词、短语、句子的简单堆砌,它有一定的结构和规律。话轮转换研究是会话分析中的重要问题。对于话轮、话轮类型及话轮转换机制的研究有助于揭示会话的结构和规律,能帮助交际者提高交际技巧,从而取得更好的交际效果。
关键词 话轮类型 转换机制 交际技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师语伴手势及支架策略对支架对话效果影响的实证研究
3
作者 王慧君 赵紫薇 +1 位作者 马璐 郭敏 《数字教育》 2022年第2期47-53,F0002,共8页
语伴手势是教师运用一定的支架策略在帮助学生建构知识和意义的过程中所使用的手势。研究选取“一师一优课”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40节初中英语“部优课”为研究对象,使用ELAN 5.7视频分析软件对各分析单元进行文字转录、编码和统计... 语伴手势是教师运用一定的支架策略在帮助学生建构知识和意义的过程中所使用的手势。研究选取“一师一优课”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40节初中英语“部优课”为研究对象,使用ELAN 5.7视频分析软件对各分析单元进行文字转录、编码和统计,以探寻教师语伴手势及支架策略对支架对话效果的影响。研究发现:初中英语教师在支架对话中偏好使用反馈策略和示范策略,偏好使用指示类手势;支架策略与手势协同对支架成功具有一定影响。英语教师在支架教学中应充分发挥语伴手势的作用,使语伴手势与支架策略合理搭配以提高支架对话的成功率,进而提升英语课堂教学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伴手势 支架策略 话轮类型 支架对 支架对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春期亲子冲突话语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吴颖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2009年第3期112-114,122,共4页
依据话语分析理论,在收集大量自然语料的基础上,以最简三个话轮结构构成的争论性话语作为分析对象,分析了青春期亲子冲突话语的结构,包括话轮类型及第二话轮与第三话轮的序列规则。
关键词 冲突 话轮类型 序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学语伴手势与话语因素的协同模式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彭圆 何安平 《外语与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70-80,共11页
本研究借鉴辩证认知理论的批判性话语分析视角,使用批量国内高校英语课堂教学的多模态语料,通过量化提取和二元回归分析手段来揭示教师支架对话中语伴手势、话轮类型和支架策略的互动特征以及这三者协同对支架效果的影响。结果发现:支... 本研究借鉴辩证认知理论的批判性话语分析视角,使用批量国内高校英语课堂教学的多模态语料,通过量化提取和二元回归分析手段来揭示教师支架对话中语伴手势、话轮类型和支架策略的互动特征以及这三者协同对支架效果的影响。结果发现:支架类话轮中的手势种类及频次(尤其是指示类和语用类手势)最多且成功率高;支架策略中的"提问类"和"解释类"策略使用频率较高,其中前者与手势协同较能促进支架成功;后者则有消极作用。二元回归分析还发现,手势类型、话轮类型和支架策略三者均对支架效果有显著影响。其中"支架类话轮"中的手势使用频率对支架效果有显著积极影响。"提问策略"使用也会影响改善支架效果。而"操作类手势"和"解释策略"则对支架效果有显著消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辩证认知理论 语伴手势 支架策略 话轮类型 多模态语料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