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9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诗酒风流——从李白饮酒诗看中国酒文化与诗人创作之联系
1
作者 唐燕飞 《贵州文史丛刊》 CSSCI 2010年第2期22-26,共5页
中国的酒文化对诗人的精神世界,创作心态及作品风格产生着深远影响,本文联系中国诗人饮酒的渊源、历史,以李白为典型代表分析中国酒文化与诗人创作的相互联系。
关键词 李白 饮酒诗 酒文化诗人创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唐代诗人创作自觉
2
作者 黄斯雄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1990年第1期27-37,共11页
唐是封建制度确立和繁荣的时期,唐太宗吸取人民起义的教训,采取隋文帝开创的行之有效的均田、租庸田、府兵和科举等措施。庶族地主取代了门阀地主。中小地主阶级政治地位上升,劳动人民的处境有所改善。特别是唐王朝实行禁锢较少的文化政... 唐是封建制度确立和繁荣的时期,唐太宗吸取人民起义的教训,采取隋文帝开创的行之有效的均田、租庸田、府兵和科举等措施。庶族地主取代了门阀地主。中小地主阶级政治地位上升,劳动人民的处境有所改善。特别是唐王朝实行禁锢较少的文化政策,使人们思想比较自由,创造精神有所发扬;使经济文化呈现出我国历史上空前未有的繁荣景象。这是魏晋南北朝人性的自觉的进一步发展和确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人创作 人民起义 人生悲剧 爱情理想 边塞诗 唐王朝 李商隐 张若虚 文化政策 《春江花月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代诗人创作直觉的思维学诠释
3
作者 潘晓彦 《写作》 2005年第7期10-12,共3页
就思维科学的一般原理而言。直觉思维是同时联系着感性和理性的心理机能,是使主体更聪明智慧地把握对象本质的有效思维途径。其进入艺术活动领域.则为艺术直觉。虽然在中国古代没有直觉这一概念。但却有这样的作为主导取向的思维。且... 就思维科学的一般原理而言。直觉思维是同时联系着感性和理性的心理机能,是使主体更聪明智慧地把握对象本质的有效思维途径。其进入艺术活动领域.则为艺术直觉。虽然在中国古代没有直觉这一概念。但却有这样的作为主导取向的思维。且尤能体现在颇具传统特色的古典诗词创作中.正是持有直觉思维。诗人才极富审美锐感.表现出深广的创造力.从而发挥创作思维的高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人创作 思维学 诠释 直觉思维 思维科学 心理机能 艺术直觉 活动领域 中国古代 诗词创作 传统特色 创作思维 创造力 感性 智慧 审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觉担当起繁荣发展中华诗词文化的责任——优秀青年诗人创作交流活动纪实
4
作者 王黎娜 韦树定 +12 位作者 石玉 石任之 邢建建 刘斌 孙伟 李明 李伟亮 李俊儒 余越 杨强 程悦 曾拓 蒙显鹏 《中华书画家》 2024年第9期138-141,共4页
2024年7月19日上午,中华诗词研究院在京举办了优秀青年诗人创作交流活动。与会青年诗人代表围绕中华诗词美学在当代的传承与发展,当代诗词创作、研究、选评与当代诗词经典化,以及青年诗人在传承和发展诗词文化中的作用等问题发言。《中... 2024年7月19日上午,中华诗词研究院在京举办了优秀青年诗人创作交流活动。与会青年诗人代表围绕中华诗词美学在当代的传承与发展,当代诗词创作、研究、选评与当代诗词经典化,以及青年诗人在传承和发展诗词文化中的作用等问题发言。《中华书画家》杂志特刊载部分内容,以读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年诗人 诗人创作 当代诗词 诗词文化 中华诗词 活动纪实 经典化 优秀青年
原文传递
翻译诗歌对诗人创作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熊辉 《文艺争鸣》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6-12,共7页
翻译诗歌为百年新诗发展注入了生机和活力,学界目前多从创作技巧、形式艺术或思想情感的角度去论述前者对后者的影响,较少从创作实践的层面去思考二者的关联。实际上,新诗创作者由于接受了不同的文化而具有各自特殊的写作背景,翻译... 翻译诗歌为百年新诗发展注入了生机和活力,学界目前多从创作技巧、形式艺术或思想情感的角度去论述前者对后者的影响,较少从创作实践的层面去思考二者的关联。实际上,新诗创作者由于接受了不同的文化而具有各自特殊的写作背景,翻译诗歌对新诗创作的影响也因为创作主体的多元化而呈现出复杂的格局:部分诗人直接阅读并翻译了外国诗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国诗歌 新诗创作 诗人创作 翻译 史论 专辑 创作技巧 思想情感
原文传递
1930年代女性诗人创作及其文学史命运
6
作者 余蔷薇 《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57-165,共9页
上世纪30年代女性诗歌创作的高涨和此后迅速地被遗忘,是一种尚未被关注的独特的文学史现象。本文介绍并阐述了30年代女性诗人的创作状况,并进一步考察了其繁荣与被遗忘的原因。30年代女诗人包括三类:一是占绝大多数的"无名"... 上世纪30年代女性诗歌创作的高涨和此后迅速地被遗忘,是一种尚未被关注的独特的文学史现象。本文介绍并阐述了30年代女性诗人的创作状况,并进一步考察了其繁荣与被遗忘的原因。30年代女诗人包括三类:一是占绝大多数的"无名"女诗人,她们的诗作呈现出日常化与个人化的特点;二是左翼女诗人,除了抒写革命,她们还有不少表现女性意识的创作;三是活跃于新月派、现代派等著名文学流派的女诗人,她们更倾心于在自我的诗园里表现女性纤细的内心。30年代高速的城市化、出版业的发达和激烈的市场竞争为女性诗人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空间。她们受五四精神滋养的"个人化"、"私人化"的创作特质与40年代时代精神的严重抵牾,以及既有文学史书写观念的遮蔽,导致了其被遗忘的命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史书写 诗人创作 30年代 女性诗人 诗人 诗歌创作 女性意识 文学流派
原文传递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革命浪漫主义诗歌的形成发展与老诗人的创作
7
作者 石兴泽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5期34-42,共9页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浪漫主义诗歌的主流是革命浪漫主义。其形成并持续发展有坚实的社会基础和心理基础。社会变革激发的革命豪情、历史岁月的情感积淀、时代精神营造的社会氛围和政治宣传鼓荡的理想憧憬等使革命浪漫主义诗歌持续强势。...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浪漫主义诗歌的主流是革命浪漫主义。其形成并持续发展有坚实的社会基础和心理基础。社会变革激发的革命豪情、历史岁月的情感积淀、时代精神营造的社会氛围和政治宣传鼓荡的理想憧憬等使革命浪漫主义诗歌持续强势。位尊权重的老诗人显示出澎湃的创作激情,但由于社会地位、舞台角色和生活内容的变化,在推出颂歌热潮之后创作受到诸多局限,或者搁笔,或者被封笔,有资格且还想创作的,只能按照时代要求在革命浪漫主义道路勉力前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六十年代 革命浪漫主义 诗人创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客家诗人创作简论
8
作者 卢斯飞 《广西文史》 2006年第2期19-24,共6页
客家是汉民族的一支民系。从魏晋南北朝起,居住在中原地区的客家先民由于战争、灾祸等原因陆续南迁,在经过多次大规模的迁徙之后,首先在江西、福建、广东一带山区“客而家焉”,逐步形成为客家人。如今分布在中国大陆、台港澳地区以... 客家是汉民族的一支民系。从魏晋南北朝起,居住在中原地区的客家先民由于战争、灾祸等原因陆续南迁,在经过多次大规模的迁徙之后,首先在江西、福建、广东一带山区“客而家焉”,逐步形成为客家人。如今分布在中国大陆、台港澳地区以及东南亚乃至世界各地的客家人大约有8000万。客家人保存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同时具有自己的基本特色。客家话因其保存着较为完整的古中原语俗风格的形态,被学者称为“客家文化的无形结晶,古中原文化的活化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客家先民 诗人创作 魏晋南北朝 中原地区 中国 客家文化
原文传递
新锐诗人创作中的空间诗学——以《扬子江诗刊》“新星座”栏目为例
9
作者 成朱轶 《扬子江(诗刊)》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79-81,共3页
空间与文学的勾连是从《空间的诗学》开始的。法国哲学家加斯东·巴什拉建构出具有存在意义的栖居空间诗学,打破了物质的空间观念。福柯进一步指出"异托邦"的虚构和想象,质疑空间的真实存在。笔者认为,《扬子江诗刊》&qu... 空间与文学的勾连是从《空间的诗学》开始的。法国哲学家加斯东·巴什拉建构出具有存在意义的栖居空间诗学,打破了物质的空间观念。福柯进一步指出"异托邦"的虚构和想象,质疑空间的真实存在。笔者认为,《扬子江诗刊》"新星座"栏目中部分新锐诗人的作品具有空间诗学的特质,他们构建的家居空间不仅有巴什拉提出的具有稳定性和幸福感的空间,也有可怖陌生的异质空间。而且他们选用的种种空间意象如同福柯提出的"异托邦",虚构、想象和陌生化效果让读者无法靠近,而这种微妙的阅读空间给了诗歌活力,对它的不断解读可以使诗歌更加丰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诗学 诗人创作 异质空间 异托邦 陌生化效果 空间意象 阅读空间 家居空间
原文传递
诗人创作谈谈四声词的字音问题
10
作者 刘梦芙 《诗词月刊》 2014年第8期88-92,共5页
我自幼在父亲教诲下读诗、背诗,十六、七岁时开始习作律诗,直到现在,作诗词都是用家乡语音分辨平仄,写成后也是用方言吟诵,只有和朋友谈诗时,才说方言味很重的普通话。家乡在皖西,与湖北交界,方言中有入声(若干入声字已变成了... 我自幼在父亲教诲下读诗、背诗,十六、七岁时开始习作律诗,直到现在,作诗词都是用家乡语音分辨平仄,写成后也是用方言吟诵,只有和朋友谈诗时,才说方言味很重的普通话。家乡在皖西,与湖北交界,方言中有入声(若干入声字已变成了去声,如“石”、“敌”、“集”、“白”、“别”、“伐”、“合”等,但无一字读成平声),而诗律只要求守平仄,仄声字不细分上去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人创作 字音 声词 入声字 方言 普通话 “石” “白”
原文传递
一个需要诗人创作重要的诗的年代
11
作者 苗雨时 《诗刊》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7期56-58,共3页
回眸上世纪末20多年至今的中国诗歌的发展,如果从思潮变更的视角加以考察,那么,我们会清晰地发现,它的总体趋势,是此起彼伏如轮转、呈梯队式、方阵式行进的:先是现实主义的复苏,接着是朦胧诗划时代的崛起,之后是新生代的反向推进,到了... 回眸上世纪末20多年至今的中国诗歌的发展,如果从思潮变更的视角加以考察,那么,我们会清晰地发现,它的总体趋势,是此起彼伏如轮转、呈梯队式、方阵式行进的:先是现实主义的复苏,接着是朦胧诗划时代的崛起,之后是新生代的反向推进,到了九十年代中期又有知识分子写作与民间写作的论争,乃至九十年代后期更有"下半身"的肉身狂欢,越过世纪之交的节点,诗歌彻底告别了单调、单一而展现了多重色彩、多种声音的斑驳与喧哗。对于这各式各样的诗潮的涌动,与其冠以现代主义、先锋派、后现代等多种不同的命名,我宁可把它们看成现实主义文学精神追求的各不相同的艺术样态。正如加洛蒂所说的"无边的现实主义"。朦胧诗是现实的历史反思,新生代是现实的现象学把握,而知识分子与民间的立场之争,不过是本土意识的超拨开放和回归下沉的互否而互补。中国新诗潮的运行,之所以5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人创作
原文传递
“亚洲和平诗人创作大奖”颁奖大会在大连举行
12
《思维与智慧(上半月)》 2015年第10期F0003-F0003,共1页
8月8日上午,由大连渤海艺术研究院、日本亚洲财经文化交流会等主办的“徐德凝荣获‘亚洲平诗人创作大奖’颁奖大会”在大连棒棰岛宾馆举行。联合国前副秘书长冀朝铸与大连市有关领导、近百位知名人士参加了大会。
关键词 亚洲和平 颁奖大会 诗人创作 大连市 艺术研究院 副秘书长 知名人士 交流会
原文传递
论戴望舒晚年的创作思想 被引量:5
13
作者 王文彬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27-144,共18页
关键词 诗人创作 戴望舒 创作时间 创作思想 命运 晚年 等待 发掘 抗战 史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代心向远方的诗人
14
作者 王泽龙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08-109,共2页
主持人语:在几千年的中国古代文明中,读诗是一种普遍的大众文化生活。今天,我们传承文明,与古为新,既需要读懂古诗,也要走进新诗。经典的现当代诗歌是我们现代文明的养料,也是我们在繁忙的劳作后,心灵歇息、精神漫步的一方山水田园。我... 主持人语:在几千年的中国古代文明中,读诗是一种普遍的大众文化生活。今天,我们传承文明,与古为新,既需要读懂古诗,也要走进新诗。经典的现当代诗歌是我们现代文明的养料,也是我们在繁忙的劳作后,心灵歇息、精神漫步的一方山水田园。我们编辑部与华中师范大学诗歌中心合作,组织了一次第七届鲁迅文学奖获奖诗人创作访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文学奖 诗人创作 中国古代文明 现当代诗歌 山水田园 华中师范大学 与古为新 大众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史识与文才——论羊春秋的诗文创作
15
作者 许山河 《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0年第4期6-8,,14,,共4页
关键词 文学评论 羊春秋 诗人创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郭沫若早期诗歌创作的启示意义 被引量:1
16
作者 郭小聪 《国际安全研究》 CSSCI 1996年第4期31-38,共8页
随着时间的流逝,对五四文学的研究兴趣将越来越转向文学自身。郭沫若《女神》留给后世的启示性意义,也许将主要在新诗形式方面。新诗在韵律节奏探索上的一系列尝试和突破表明,新诗中“自由派”与“格律派”之争并非文学史描述中的那... 随着时间的流逝,对五四文学的研究兴趣将越来越转向文学自身。郭沫若《女神》留给后世的启示性意义,也许将主要在新诗形式方面。新诗在韵律节奏探索上的一系列尝试和突破表明,新诗中“自由派”与“格律派”之争并非文学史描述中的那种两军对垒,而与诗人创作个性有密切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郭沫若《女神》 新诗形式探索 诗人创作个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把握诗歌形象,感悟诗人情怀——谈诗歌的形象和思想感情
17
作者 王在禄 王长峰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 2006年第9期111-112,共2页
关键词 诗歌形象 思想感情 诗人创作 情怀 感悟 赋诗言志 立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激越飞扬到感时伤世到冲淡平和——流沙河创作思维的两次转型
18
作者 罗显勇 《当代文坛》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36-38,共3页
关键词 冲淡 流沙河 诗人创作 作家 心灵世界 炼狱 个体生命 先生 成长 政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野火诗丛》发布5名青年诗人诗集免费出版
19
《中外诗歌研究》 2017年第3期46-46,共1页
8月12日,《野火诗丛(第一辑)》新书发布会暨青年诗人创作论坛在杭州举行。《野火诗丛》缘起于杭州诗青年文化公益团队在2016年5月策划发起的青年诗人成长陪跑公益计划,帮助青年诗人免费出版人生第一本诗集。该计划2016年5月启动以... 8月12日,《野火诗丛(第一辑)》新书发布会暨青年诗人创作论坛在杭州举行。《野火诗丛》缘起于杭州诗青年文化公益团队在2016年5月策划发起的青年诗人成长陪跑公益计划,帮助青年诗人免费出版人生第一本诗集。该计划2016年5月启动以来,备受诗歌界关注,共征集1023件诗歌作品,遴选工程可谓浩大,经过6个批次的遴选,在10位由诗青年文化公益团队邀请的清一色“80后”评委的终审之后,推选出5名青年诗人作为诗集出版对象,他们分别是诗人七夜、高爽、卢悦宁、苏丰雷、萧楚天。据了解,诗青年的免费出版计划,是青年诗人在互联网时代的一次集体发声,也是诗歌界和出版界的一个颇具文化意义的案例。“陪跑计划”不仅关注诗人之前或现阶段的作品质量,更将诗人的创作持续性和生命力作为考量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年诗人 出版计划 诗集 免费 诗歌作品 诗人创作 青年文化 新书发布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品味创作诗歌 构建有效师生互动场
20
作者 王文钰 《青海教育》 2015年第3期34-34,共1页
新课程理念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强调要以学生为中心,要求教师和学生交往互动。这意味着教师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与学生共同进行知识构建的参与者,并构建有效的师生互动场,进行知识、思想与情感的交流和碰撞。本文以诗歌教学中导入... 新课程理念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强调要以学生为中心,要求教师和学生交往互动。这意味着教师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与学生共同进行知识构建的参与者,并构建有效的师生互动场,进行知识、思想与情感的交流和碰撞。本文以诗歌教学中导入诗歌、品味诗歌、创作诗歌过程为例,谈谈有效师生互动场的构建。一、欣赏视频,感受诗歌,有效切入师生互动场现行高中英语教材涉及英语诗歌,学生初次接触英语诗歌,对其基本知识了解甚少。因此,笔者在导入部分先设计了宋词欣赏《水调歌头》的视频,请学生跟视频一起诵唱,以此来引导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中英语教材 创作动机 《水调歌头》 知识传授者 知识构建 诗人创作 英语译文 回乡偶书 交际互动 《春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