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质净化厂评价体系构建与试点评价案例分析
1
作者 龚利民 古凌艳 +1 位作者 向萍 黄壮鹏 《净水技术》 CAS 2024年第12期1-6,212,共7页
为了推崇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细致的评价准则,推动水质净化厂在工艺精细化调控、设备运行状况诊断、自控系统完善、智慧化水平提高、低碳节能措施推进、社会责任担当加强等方面的持续进步,同时为了更加公平、客观地评价水质净化厂,为上级... 为了推崇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细致的评价准则,推动水质净化厂在工艺精细化调控、设备运行状况诊断、自控系统完善、智慧化水平提高、低碳节能措施推进、社会责任担当加强等方面的持续进步,同时为了更加公平、客观地评价水质净化厂,为上级主管部门及单位考核和评估水质净化厂提供参考依据,从设计质量、工艺运行管理、设备设施管理、成本管控、绿色低碳化水平、智慧化水平、社会与环境效益、管理与安全8个方面构建了4层3级的水质净化厂评价体系。为检验水质净化厂评价体系的可行性,在深圳市内选择2个不同建成年份、设计规模和硬件配置的试点水质净化厂A和B开展了试评价工作。最终评价结果为:A厂成熟度为第3级,得分为76.37分;B厂成熟度为第2级,得分为72.20分。水质净化厂评价体系借鉴了国际先进的水质净化厂运营管理理念,能够客观公正地反映水质净化厂的运营管理水平,且评价的结果对水质净化厂的运营管理水平具有引领作用,能够督促水质净化厂向更高标准、国际化的目标迈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质净化厂 4层3级评价体系 试点评价 成熟度 运营管理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去年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试点评价出炉 农户节本增收率达5%以上
2
作者 吴秋余 《中国食品》 2017年第14期170-170,共1页
财政部、农业部近期组织7个评价组,采取座谈会、实地考察、问卷调查、数据核查、查证复核等方式,对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10个试点省份,实地开展了2016年中央财政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试点补助资金绩效评价工作,评价结果显示,农作物... 财政部、农业部近期组织7个评价组,采取座谈会、实地考察、问卷调查、数据核查、查证复核等方式,对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10个试点省份,实地开展了2016年中央财政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试点补助资金绩效评价工作,评价结果显示,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试点工作极大地调动了地方政府、市场主体和广大农户的积极性,试点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综合利用 试点评价 农作物 农户 节本 出炉 问卷调查 评价工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省糯玉米品种稳定性、适应性和试点综合评价 被引量:14
3
作者 李燕 林峰 +1 位作者 李潞潞 徐海明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81-288,共8页
为明确品种、地点、年份因子对浙江省糯玉米产量性状和构成产量相关性状的贡献率,本研究利用基于混合线性模型的统计分析方法,对2013—2015年浙江省糯玉米区试数据进行分析,从试点的生产水平、精度、分辨力、代表性和稳定性等5方面对浙... 为明确品种、地点、年份因子对浙江省糯玉米产量性状和构成产量相关性状的贡献率,本研究利用基于混合线性模型的统计分析方法,对2013—2015年浙江省糯玉米区试数据进行分析,从试点的生产水平、精度、分辨力、代表性和稳定性等5方面对浙江省糯玉米8个区试点进行初步的综合评价研究,同时对29个糯玉米参试品种进行丰产性、稳定性和适应性评价。结果表明:8个试点的精确度较高,试验均有效;8个试点的生产水平有高有低,代表着不同的地点生产水平;嘉善、杭州、淳安等3个试点对糯玉米产量性状的分辨力较高;东阳、江山、淳安、杭州等4个试点对糯玉米产量性状具有较高的普遍代表性,宜鉴别广泛适应性的品种;东阳、嘉善2个试点的适宜性较好,稳定性较高;品种、地点、品种与地点互作效应、年份与地点互作效应对糯玉米产量性状有显著影响,品种和地点互作效应对糯玉米产量构成的农艺性状没有显著影响。品种产量性状稳定性和丰产性分析结果表明,糯玉米品种"科甜糯2号"的产量和稳定性都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糯玉米 农艺性状 区域试验 试点评价 品种评价 混合线性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省籼粳杂交稻品种性状综合分析及试点评价 被引量:5
4
作者 李燕 施俊生 +2 位作者 过鸿英 林峰 沈佳琦 《分子植物育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0期6881-6890,共10页
为筛选评价优良籼粳杂交水稻新品种,本研究对24个籼粳交品种在浙江省12个区试点进行田间试验,分析品种的丰产性、稳定性、品质抗性和农艺性状,并对试点进行精度、生产水平和分辨力评价。结果表明,偏籼组‘甬优51’、‘甬优35’,偏粳组... 为筛选评价优良籼粳杂交水稻新品种,本研究对24个籼粳交品种在浙江省12个区试点进行田间试验,分析品种的丰产性、稳定性、品质抗性和农艺性状,并对试点进行精度、生产水平和分辨力评价。结果表明,偏籼组‘甬优51’、‘甬优35’,偏粳组中的‘诚优13’、‘长优DH5’,‘浙粳优1626’综合表现较好。试验总体精度较高,平均变异系数在5%以下。精度较好的试点是嵊州、诸暨、台州、衢州;产量水平较高的试点偏籼组是嵊州、诸暨,偏粳组是湖州、嘉兴;分辨力相对较强的试点偏籼组是衢州、温原种,偏粳组是台州、嘉兴。制约浙江省籼粳杂交稻品质的主要因素有整精米率、垩白度和碱消值。因此,在选育新品种过程中应提高白叶枯病的抗性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籼粳杂交稻 丰产性 稳定性 品种评价 试点评价
原文传递
推进我国科技成果试点评价的对策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谷晓华 《科技成果管理与研究》 2016年第2期18-21,共4页
科技成果评价是科技投入绩效评价的核心。国外发达国家和国内先行先试省份在评价制度、评价方法、评价内容等方面都有可借鉴之处。我国很多省份的科技成果评价试点工作正在稳步推进,但存在评价主体力量薄弱、专家库资源较少、评价人员... 科技成果评价是科技投入绩效评价的核心。国外发达国家和国内先行先试省份在评价制度、评价方法、评价内容等方面都有可借鉴之处。我国很多省份的科技成果评价试点工作正在稳步推进,但存在评价主体力量薄弱、专家库资源较少、评价人员专业性不强等问题,需要从政策保障、机制创新、提升水平、强化服务等方面进一步推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成果 试点评价 对策
原文传递
药品再评价试点工作启动
6
《中国药品监督管理年鉴》 2002年第1期231-232,共2页
关键词 评价试点工作 药品 管理 中国 监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省多点联合试验马铃薯产量要素稳定性及试点鉴别力分析 被引量:6
7
作者 李建武 李高峰 +2 位作者 文国宏 张荣 王树林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422-1434,共13页
为全面评价甘肃省马铃薯品种多点联合试验中参试品种(系)产量要素性状在不同环境中的丰产性、稳定性、适应性和各试点的代表性、鉴别力,利用R语言的GGEBiplot GUI程序包对参加2017-2018年甘肃省马铃薯品种多点联合试验的8个参试品种(系)... 为全面评价甘肃省马铃薯品种多点联合试验中参试品种(系)产量要素性状在不同环境中的丰产性、稳定性、适应性和各试点的代表性、鉴别力,利用R语言的GGEBiplot GUI程序包对参加2017-2018年甘肃省马铃薯品种多点联合试验的8个参试品种(系)‘L1036-34’(P1)、‘F80’(P2)、‘201106-7’(P3)、‘D0602-10’(P4)、‘天11-8-2’(P5)、‘天11-8-24’(P6)、‘西和蓝’(P7)和‘陇薯6号’(P8)在6个试点的产量要素性状进行双标图分析。结果表明,在两年6个试点中小区产量适应性、丰产性、稳产性最强的参试品系均为P1;商品薯丰产性、稳产性较好的品系为P1、P5;单株产量丰产性、稳产性较好的品系为P1、P5;单株结薯数丰产性较好的品系为P2、P1,稳定性好的品系为P1、P5;商品率丰产性、稳产性较好的品系为P6。综合产量要素分析,参试品种(系)的丰产性、稳定性和适应性的综合排序依次为P1、P5、P6、P2、P4、P8、P7、P3。双标图能够简单直观有效的评价参试品系和试点,较为理想的品系为P1,较为理想的试点为会川、天水、临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R语言 产量要素 GGE双标图 多点试验 试点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作物品种区试场点试验效果评价方法的探讨 被引量:6
8
作者 郭银燕 许德信 +2 位作者 郭红明 胡秉民 严东旺 《生物数学学报》 CSCD 1998年第2期239-243,共5页
本文对作物品种区域试验中各试验场点多年非平衡数据,提出了相应的数学模型和统计方法.以渐江省晚粳(糯)稻品种区域试验资料为例作了分析,并对区试中各试验场点评价指标作了探讨.分析结果表明,浙江省晚粳(糯)稻品种1989~1995... 本文对作物品种区域试验中各试验场点多年非平衡数据,提出了相应的数学模型和统计方法.以渐江省晚粳(糯)稻品种区域试验资料为例作了分析,并对区试中各试验场点评价指标作了探讨.分析结果表明,浙江省晚粳(糯)稻品种1989~1995年区域试验中,以渐江省诸暨稻麦原种场、舟山试验点综合评价效果最好,其次是富阳、龙泉、台州、宁波、衢州试验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试验 试点评价 统计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沙:石化领域如何“评价”
9
作者 胡卫娜 《中国科技奖励》 2010年第5期56-56,共1页
“评价不做,何谈管理?”科技部副部长曹健林这样强调。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传统的科技成果鉴定方式已经很难适应社会发展的多元化需求。2009年10月,国家科技部正式启动我国科技成果评价试点工作,在全国范围选择12家试点... “评价不做,何谈管理?”科技部副部长曹健林这样强调。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传统的科技成果鉴定方式已经很难适应社会发展的多元化需求。2009年10月,国家科技部正式启动我国科技成果评价试点工作,在全国范围选择12家试点评价机构进行科技成果评价试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成果评价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国家科技部 石化 长沙 科技成果鉴定 社会发展 试点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财政支出项目成果评价现状 被引量:2
10
作者 葛佐 魏翔 +1 位作者 聂虹 吕晓岚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7年第S2期34-37,共4页
本文首先界定了财政支出项目、财政支出项目成果评价的基本概念,并划分了财政支出项目成果类型。然后针对我国成果评价面临的新形势,通过国外科技成果评价、部委级科技成果奖、地方及相关单位财政支出项目成果评价以及科技成果评价试点... 本文首先界定了财政支出项目、财政支出项目成果评价的基本概念,并划分了财政支出项目成果类型。然后针对我国成果评价面临的新形势,通过国外科技成果评价、部委级科技成果奖、地方及相关单位财政支出项目成果评价以及科技成果评价试点工作四个方面梳理了财政支出项目成果评价的现状,指出我国财政支出项目成果评价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政支出项目 成果评价 评价试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蚕豆产量组分的基因型与环境互作及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5
11
作者 邵扬 郭延平 +3 位作者 周丙月 张峰 张兴民 王玉萍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9-160,共12页
本研究通过综合评价蚕豆品系产量性状在不同试点的丰产性、适应性和稳定性,筛选适应不同生态环境的产量性状稳定的优良品种(系)。同时评价各试点的区分力和代表性,为试点选择提供依据。2017年和2018年在甘肃和政县、康乐县、积石山县、... 本研究通过综合评价蚕豆品系产量性状在不同试点的丰产性、适应性和稳定性,筛选适应不同生态环境的产量性状稳定的优良品种(系)。同时评价各试点的区分力和代表性,为试点选择提供依据。2017年和2018年在甘肃和政县、康乐县、积石山县、渭源县、临夏县和漳县6个试点分别种植5个蚕豆品系0215-1-4(L1)、0208-3-1(L2)、0208-3-2(L3)、0323-2-1(L4)、0161-1(L5)与1个对照品种和政尕蚕豆(L6),收获时记录株高、株粒数、小区产量、株荚数、分枝数、百粒重。采用联合方差和GGE(genotype+genotypes and environment interactions,GGE)双标图对产量性状进行基因型和基因型与环境互作分析。联合方差分析表明,6个农艺性状的基因型除小区产量和株高基因型与环境互作效应无显著差异外,其余性状的基因型与×环境互作效应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除株高和株粒数基因型×年份互作效应达到极显著水平外(P<0.01),其余农艺性状×年份互作效应无显著差异。相关性分析表明,小区产量与株荚数和株粒数正相关,与株荚数显著正相关(P<0.05),与百粒重负相关。GGE分析结果表明,品种(系)的适应性、丰产性和稳定性以及试点的区分力和代表性均具有较高的GGE变异值,变幅在78.54%~97.38%之间。蚕豆品系L3在康乐县、积石山县、渭源县和临夏县试点的产量适应性均较高,在和政县试点2018年产量适应性最高;丰产性高的品种(系)依次为L3>L2>L6>L4,稳定性最高的品种(系)依次为L4>L1>L5>L3。试点的区分力依次为康乐县2017年、积石山县2017年和2018年,试点的代表性依次为渭源县2017年、康乐县2018年、积石山县2018年。高产且稳定的品系是L3和L4,结合试点的区分力和代表性,最理想的生态区试点是积石山县。本研究利用GGE双标图对甘肃蚕豆参试品种进行产量组分性状分析,为蚕豆品种综合评价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蚕豆 GGE双标图 多年多点 产量组分 试点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省早籼稻品种区域试验点试验效果探讨
12
作者 胡秉民 郭银燕 《浙江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1-6,共6页
对浙江省早籼稻品种区域试验的试验点作了试验效果评价指标研究.结果表明,浙江省早籼稻区试点间存在着品种效应方差、年份效应方差、平均生产力及变异系数的相对差异,以诸暨、舟山、富阳、瑞安试验点综合评价指数最高,其次是嘉兴、... 对浙江省早籼稻品种区域试验的试验点作了试验效果评价指标研究.结果表明,浙江省早籼稻区试点间存在着品种效应方差、年份效应方差、平均生产力及变异系数的相对差异,以诸暨、舟山、富阳、瑞安试验点综合评价指数最高,其次是嘉兴、衢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试验 试点评价 统计分析 籼稻 品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铃薯产量组分的基因型与环境互作及稳定性 被引量:26
13
作者 叶夕苗 程鑫 +7 位作者 安聪聪 袁剑龙 余斌 文国宏 李高峰 程李香 王玉萍 张峰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54-364,共11页
本研究主要探究基因型和基因型与环境互作(genotype+genotypes and environment interactions,GGE)双标图在马铃薯育种中的应用。综合评价马铃薯品系产量性状在不同环境中的丰产性、稳定性和适应性,筛选出适应不同生态环境的产量性状优... 本研究主要探究基因型和基因型与环境互作(genotype+genotypes and environment interactions,GGE)双标图在马铃薯育种中的应用。综合评价马铃薯品系产量性状在不同环境中的丰产性、稳定性和适应性,筛选出适应不同生态环境的产量性状优良品系。同时评价各试点的区分力和代表性,为试点的选择提供依据。2015年和2016年在甘肃安定区鲁家沟镇、安定区内官镇、渭源县五竹镇3个试点种植国际马铃薯中心引进的101份高代品系和对照青薯9号。收获后记录小区产量、小区大薯产量、小区小薯产量、单株产量、单株大薯产量、单株小薯产量、单株结薯数、单株大薯数、单株小薯数;采用联合方差和GGE双标图对产量性状进行基因型与环境互作分析。方差分析表明,除小区小薯产量在基因型与环境互作效应中无显著差异外,其他产量组分在基因型效应、环境效应和互作效应中均呈现极显著差异(P<0.01)。小区产量、小区大薯产量、小区小薯产量、单株产量、单株大薯产量、单株结薯数环境效应平方和占总方差平方和最大;单株小薯产量、单株大薯数和单株小薯数的基因型与环境互作效应平方和占总方差平方和最大。GGE分析结果表明,适应性最强的品系在鲁家沟试点是G86;在五竹镇试点是G65;在内官镇试点是G86。参试品系中丰产品系有G86、G116、G124;稳产品系有G124、G125、G10;高产稳产品系有G86、G116、G124、青薯9号。单株大薯数高的品系有G45、G86、G67,稳定性好的品系有G67、G116、G51,对照青薯9号的单株大薯产量不稳定。综合鉴别力和代表性的强弱,依次为鲁家沟镇2016年、鲁家沟镇2015年、五竹镇2015年、五竹镇2016年、内官镇2015年、内官镇2016年。GGE模型能够直观地展现多年多点品系试验结果,并客观评价参试品系的丰产性、稳定性和适应性,同时可以对试点的代表性和区分力进行评价。以GGE模型综合评价,高产稳产品系有G116、G124、G125、G122、青薯9号;高产不稳定的品系有G86、G10、G121、G106、G107、G72。最理想的生态区试点是鲁家沟镇,对品种的鉴别力最强的试点是五竹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量组分 GGE双标图 多年多点 试点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铃薯品种(系)农艺性状的适应性和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7
14
作者 周丙月 袁剑龙 +4 位作者 张玉梅 李丽 梁丽娟 夏露露 张峰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74-289,共16页
马铃薯的丰产性、适应性和稳定性是马铃薯推广和应用的重要指标,各种环境因子对不同性状的作用有差异,需要在不同的生态区进行品种(系)的筛选与鉴定。为了筛选出广适、高产、稳产和适宜机械化作业的马铃薯品种(系),本研究通过GGE双标图... 马铃薯的丰产性、适应性和稳定性是马铃薯推广和应用的重要指标,各种环境因子对不同性状的作用有差异,需要在不同的生态区进行品种(系)的筛选与鉴定。为了筛选出广适、高产、稳产和适宜机械化作业的马铃薯品种(系),本研究通过GGE双标图对马铃薯高代品系和国内主栽品种的产量和植株性状进行分析,同时阐述基因型与环境互作效应对产量性状和植株性状的影响。前期选育的22份高代品系和13份国内主栽品种分别于2020和2021年种植在渭源县、安定区和永昌县三个试点。测量主茎数等8个植株性状和小区产量等9个产量性状,应用联合方差分析进行显著性水平分析,GGE双标图进行适应性、丰产性和稳定性分析以及试点的区分力和代表性评价。应用联合方差分析结果表明,自然株高、绝对株高的基因型效应显著,基因型效应平方和占总变异平方和比为66.63%、56.56%;花序梗长、单株大薯产量的基因型与环境互作效应显著,互作效应平方和占总变异平方和比为27.86%、27.05%;分支数、单株产量的环境效应显著,环境效应平方和占总变异平方和比为55.82%、25.52%。GGE分析结果表明,品种(系)在不同的年份间,产量和稳定性表现总体较为一致。G1在渭源县产量最高,G33在安定区产量最高,G10在永昌县产量最高;G32稳定性最高。对品种(系)区分力最强的是2020年永昌试点,目标环境代表性最强的是2021年安定试点。GGE双标图可以直观展现出两年三点品种(系)试验的结果,并对马铃薯品种(系)进行筛选与评价。高产、稳定、适宜机械化作业的品种(系)是G33、G12、G3,高产、不稳定、适宜机械化作业的是G28、G26、G23。基因型与环境互作效应对花序梗长和单株大薯产量的影响最大。结合区分力和代表性,渭源县是本试验筛选出最优的试点。本研究根据品种(系)的适应性和稳定性表现,筛选出在不同生态区域适合种植的集高产、稳定、适宜机械化为一体的品种(系),为后续品种登记和推广提供了参考和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型与环境互作 品种鉴定 品系筛选 试点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GE双标图的长江中下游中籼迟熟区试品种丰产适应性及抗稻瘟病性评价 被引量:1
15
作者 杨璐 杨峰 刘奇颀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7-35,共9页
为评价长江中下游地区籼稻稻瘟病抗性以及丰产适应性和稳定性,采用GGE双标图对13个中籼迟熟水稻品种在长江中下游16个试验点的产量数据及稻瘟病抗性数据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爽两优粤农丝苗’平均产量为0.95kg/hm^(2),产量稳定性好... 为评价长江中下游地区籼稻稻瘟病抗性以及丰产适应性和稳定性,采用GGE双标图对13个中籼迟熟水稻品种在长江中下游16个试验点的产量数据及稻瘟病抗性数据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爽两优粤农丝苗’平均产量为0.95kg/hm^(2),产量稳定性好,稻瘟病抗性鉴定指数3.2,是长江中下游地区高产、稳产、且对稻瘟病高抗的中籼迟熟品种;‘春9两优70’平均产量高,可达0.97kg/hm^(2),稳定性中等,稻瘟病抗性高,其鉴定综合指数为3.3,该品种在湖南岳阳、湖北黄冈和安徽芜湖的产量表现均较好,产量分别达1.09、1.16和1.06kg/hm^(2),具有广泛的适应性。‘深和两优1133’产量也较高,可达0.93kg/hm^(2),但稳定性差,稻瘟病抗性鉴定综合指数平均为4.0,对环境敏感性强,适合在特定的地点如江西高安、福建建阳、浙江温州等地种植。通过GGE双标图对试验地点进行综合评价,湖北武汉、湖北黄冈、安徽休宁、江西吉安和浙江温州对参试品种的区分力较强、生态区的代表性好,是较理想的试验地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区域试验 GGE双标图 稻瘟病抗性 品种评价 试点评价
原文传递
智能变电站建设过程中值得关注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7
16
作者 辛建波 吴素农 《江西电力》 2010年第3期1-5,9,共6页
本文对数字化变电站和智能变电站进行了比较,介绍了智能变电站试点工程项目指标评价体系,就智能变电站建设中的定位、基本思路、原则、技术标准、技术成熟度、相关技术、管理模式等相关问题发表了想法和建议,为智能变电站试点工程的实... 本文对数字化变电站和智能变电站进行了比较,介绍了智能变电站试点工程项目指标评价体系,就智能变电站建设中的定位、基本思路、原则、技术标准、技术成熟度、相关技术、管理模式等相关问题发表了想法和建议,为智能变电站试点工程的实施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变电站 智能变电站 试点工程项目指标评价体系 相关问题 探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宁:五所高校37个本科专业正式提出停办申请
17
《新课程研究(中旬)》 2014年第3期96-96,共1页
在2012年对5种专业170个专业布点试点评价基础上.辽宁省教育厅2013年对49所高校以工学为主的17类37种本科专业共522个布点开展评价,覆盖的在校生近全省本科在校生的50%。通过“以评促建”,多所高校制定了专业调整方案并主动提出专... 在2012年对5种专业170个专业布点试点评价基础上.辽宁省教育厅2013年对49所高校以工学为主的17类37种本科专业共522个布点开展评价,覆盖的在校生近全省本科在校生的50%。通过“以评促建”,多所高校制定了专业调整方案并主动提出专业停办申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科专业 辽宁省 高校 试点评价 专业调整 布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省科技成果评价试点工作现状及对策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林继扬 罗雪英 +1 位作者 谷晓华 孔行行 《科技成果管理与研究》 2015年第9期18-20,25,共4页
科技成果评价是科技成果实行第三方评价,加快科技成果使用、处置和收益权管理改革的有益探索。文章以福建省科技成果评价试点工作为例,梳理分析了试点工作的基本情况、主要做法和成效,并对试点工作中的经验和体会进行总结归纳。最后... 科技成果评价是科技成果实行第三方评价,加快科技成果使用、处置和收益权管理改革的有益探索。文章以福建省科技成果评价试点工作为例,梳理分析了试点工作的基本情况、主要做法和成效,并对试点工作中的经验和体会进行总结归纳。最后,从扩大试点、制度建设、评价体系、责任机制、人才培养等几个方面对福建省如何开展下一步的科技成果评价工作提出了可操作性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成果 评价试点 对策建议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