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9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室内乐《忆江南》词乐交融的艺术手法之阐释
1
作者 桂好好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53-161,共9页
刘灏室内乐《忆江南》立足古诗词所承载的中华民族精神标识,融合中西乐器重奏与诗词吟唱,以中国化的室内乐形式赋予古词以新声。作品承续了中国诗性文化内涵,对文人词调音乐进行了当代化演绎,体现了多元融合的时代特征和审美追求,是探... 刘灏室内乐《忆江南》立足古诗词所承载的中华民族精神标识,融合中西乐器重奏与诗词吟唱,以中国化的室内乐形式赋予古词以新声。作品承续了中国诗性文化内涵,对文人词调音乐进行了当代化演绎,体现了多元融合的时代特征和审美追求,是探索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的佳作。本文聚焦《忆江南》的音乐体裁、结构和意境,结合汉语与旋律的关系,探究词乐交融的意境营造手法,解读作品蕴含的中国化室内乐体裁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灏 室内 《忆江南》 词乐交融 艺术手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词乐《步虚子》在韩国的传承与复原
2
作者 朴恩玉 《音乐探索》 2024年第3期42-55,共14页
以韩国古乐谱中的《步虚子》为研究对象,对传入高丽时代的《步虚子》节奏和旋律做一个复原的尝试。在进行复原之前,先对载有步虚子旋律的九种古乐谱进行梳理,阐明《步虚子》在韩国的传承和变化过程,还通过四种载有《步虚子》歌词的古乐... 以韩国古乐谱中的《步虚子》为研究对象,对传入高丽时代的《步虚子》节奏和旋律做一个复原的尝试。在进行复原之前,先对载有步虚子旋律的九种古乐谱进行梳理,阐明《步虚子》在韩国的传承和变化过程,还通过四种载有《步虚子》歌词的古乐谱考察歌词与拍板的关系,重新整理《步虚子》的节奏。在此基础上,利用《步虚子》的最古乐谱——《大乐后谱》的旋律记录对高丽时代《步虚子》的旋律做复原的尝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词乐 《步虚子》 《大后谱》 《琴合字谱》 《俗源谱》 复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词乐的历史流变与当代声乐教育的融合探索
3
作者 庞黛 江赟 《东莞理工学院学报》 2024年第6期91-95,共5页
词乐,作为中国传统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经历了数百年的历史演变,从最初的诗词与音乐的结合,到如今丰富多彩的艺术形式,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词乐的艺术特征及表现手法的演变随着历史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在现代声乐教育面临的挑战... 词乐,作为中国传统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经历了数百年的历史演变,从最初的诗词与音乐的结合,到如今丰富多彩的艺术形式,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词乐的艺术特征及表现手法的演变随着历史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在现代声乐教育面临的挑战与机遇下,将古典诗词艺术歌曲融入声乐教学中,包括选曲、演唱技巧,以及文化背景的整合,是一项富有时代意义的教学新思路,也为当代声乐教育提供新的视角与实践经验。分析词乐与声乐教育结合的展望,期待通过创新的教学方法与跨学科的合作,推动词乐艺术的传承与发展,为当代声乐教育注入新的活力与灵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词乐 当代声教育 艺术融合 古诗艺术歌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石道人歌曲》十七首词乐旁谱新校 被引量:3
4
作者 伍三土 王小盾 《音乐探索》 CSSCI 2013年第2期23-31,55,共10页
在南宋词人姜夔所著的《白石道人歌曲》中,有17首词附有燕乐半字谱,这是认识词与音乐关系的重要材料。文章以张奕枢刻本为底本,采用若干符号手段,提供了能够直观显示词曲音乐结构的白石旁谱新校订本。
关键词 《白石道人歌曲》 俗字谱 词乐 声辞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愤怒的日子》看中世纪的词乐结构 被引量:16
5
作者 钱亦平 《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73-85,共13页
阐述中世纪音乐体裁继叙咏的产生、发展及歌词和音乐特点,对现存活于礼拜仪式的继叙咏《愤怒的日子》就其作者、歌词、旋律、结构进行考证或分析。提出"中世纪最主要的音乐结构是以诗序为基础的词乐结构"这一论点。
关键词 继叙咏 《愤怒的日子》 词乐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白石道人歌曲》旁谱论词乐与词律之关系 被引量:4
6
作者 李连生 《江西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50-54,共5页
本文以《白石道人歌曲》旁谱为据,考察了词乐与词律的关系。指出:涉及词律的一些问题,诸如词调创作、入派三声、押韵方式及句法结构等皆出于协乐的要求,并且都能在旁谱上找到音乐上的根据。
关键词 旁谱 词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姜白石的词乐与清雅之韵 被引量:3
7
作者 袁向彤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8-41,共4页
姜夔不但能作诗词,而且精研乐理,能创作乐曲。他的乐曲既能反映他独特的人品气质、内心情感,又具有独特的音乐风格,体现出声情韵律的高度统一。品味姜夔的众多词作,都具有清雅之韵,于婉约、豪放之外,自树一派。姜夔的词作在音阶、调式... 姜夔不但能作诗词,而且精研乐理,能创作乐曲。他的乐曲既能反映他独特的人品气质、内心情感,又具有独特的音乐风格,体现出声情韵律的高度统一。品味姜夔的众多词作,都具有清雅之韵,于婉约、豪放之外,自树一派。姜夔的词作在音阶、调式以及词调旋律、字调等方面所体现出来的音乐风格与其清雅之韵是一致的。此外,姜夔还善于用名贵的古曲、独特的自制曲来表达他一生中经历的情感的高峰体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词乐 旋律 清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凌廷堪的词乐理论研究成就及其词学史意义 被引量:1
8
作者 刘少坤 郭雅楠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5期28-32,共5页
凌廷堪《燕乐考原》在方成培《香研居词麈》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开系统研究燕乐体系之先河。凌廷堪确定了燕乐中“角调”的调值,真正解决了燕乐乐理的最大难题,并详细考订了许多词调的宫调隶属问题,推动燕乐研究成为一门专门学问,功德无量。
关键词 凌廷堪 词乐理论 朴学 宫调 角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唐宋宫廷对词乐的接受与传播 被引量:1
9
作者 彭文良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CSSCI 2020年第3期67-71,共5页
唐宋宫廷是与民间词坛、文人词坛鼎足而三的重要词坛之一,对词乐的接受与传播表现为:广泛采用、演奏新兴的词乐,并在各种宫廷活动中大量传唱倚声而制的词作;建立相应的制乐机构,并大量创作新曲调。唐宋宫廷对词乐的接受与传播对乐坛、... 唐宋宫廷是与民间词坛、文人词坛鼎足而三的重要词坛之一,对词乐的接受与传播表现为:广泛采用、演奏新兴的词乐,并在各种宫廷活动中大量传唱倚声而制的词作;建立相应的制乐机构,并大量创作新曲调。唐宋宫廷对词乐的接受与传播对乐坛、词坛产生了深远影响:第一,唐宋历朝宫廷对新声、俗乐、词乐的接纳态度以及大量创制新曲,丰富了乐坛,对同期音乐史是极大的贡献;第二,以宫廷为中心的作词实践促成唐宋词坛的繁荣;第三,词作经历宫廷创作环节,词体地位才真正得到肯定,词作的文体属性也才进一步确立。总之,无论从音乐还是文学的角度论,词乐在宫廷中的传播接受、词作在宫廷中的创制都是值得深度挖掘的重要论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宋宫廷 词乐 接受 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词乐与词律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毅 《忻州师范学院学报》 2002年第1期1-7,31,共8页
词原为一种依声填词的音乐文学样式,后演变为长短句的抒情格律诗,其间既有关联,又有不同,这也就使词乐研究与词律研究既同出一门而又有分别。由于曲谱的唱法失传,现代的词乐研究已多非真正意义的音乐研究,而是音乐文献的考释,人们更多... 词原为一种依声填词的音乐文学样式,后演变为长短句的抒情格律诗,其间既有关联,又有不同,这也就使词乐研究与词律研究既同出一门而又有分别。由于曲谱的唱法失传,现代的词乐研究已多非真正意义的音乐研究,而是音乐文献的考释,人们更多地关注词之起源的理论探讨。词律研究也从传统的词谱、词韵的制定,转向领会词之文字声情的声调之学,具有文艺学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词乐 格律诗 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姜夔词乐解码——《姜夔与宋代词乐》评介 被引量:2
11
作者 龚贤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07年第11期F0003-F0003,共1页
姜夔(1155-1221,从夏承焘说),字尧章,号白石道人,江西鄱阳人。他继辛弃疾之后领袖南宋词坛,是南宋杰出词人。在音乐上姜夔自成一家,是南宋著名的音乐家,他所创作的十七首“自度曲”是宋代音乐研究的重要资料。
关键词 姜夔 宋代 词乐 评介 解码 南宋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九宫大成》之“词乐”刍议
12
作者 何萃 解玉峰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CSSCI 2012年第1期13-18,共6页
乾隆初年编成的《九宫大成》历来被视为曲学之渊薮,其中也保存了许多值得注意的词乐资料,其价值或远胜于宋姜夔自度曲"旁谱"。从《九宫大成》对所收175首词作的订谱来看,其订谱原则与昆曲(南北曲)并无本质差异。《九宫大成》... 乾隆初年编成的《九宫大成》历来被视为曲学之渊薮,其中也保存了许多值得注意的词乐资料,其价值或远胜于宋姜夔自度曲"旁谱"。从《九宫大成》对所收175首词作的订谱来看,其订谱原则与昆曲(南北曲)并无本质差异。《九宫大成》所存"词乐"是否为前代之遗存,其中有多少为两宋之旧,今人自可存疑。但如果说词唱、曲唱并无本质差异,南宋末的词唱水准可能与晚明的曲唱水准相当,《九宫大成》即使是按照南北曲的歌唱原则对词作进行订谱,也无可厚非,对今人而言,则是一笔极珍贵的文化遗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九宫大成 词乐 南北曲 昆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姜白石词乐美学特征初探 被引量:2
13
作者 段蕾 《黄河之声》 2008年第16期122-125,共4页
本文以姜白石自度的十四首词乐为研究对象,对其音乐美学价值进行探究。全文分为四个部分:一、"清"的审美特征;二、儒道兼取之"和";三、伤感凄婉之美;四、声情景相融的意境美。这四方面的"美"既与中国传... 本文以姜白石自度的十四首词乐为研究对象,对其音乐美学价值进行探究。全文分为四个部分:一、"清"的审美特征;二、儒道兼取之"和";三、伤感凄婉之美;四、声情景相融的意境美。这四方面的"美"既与中国传统文人、士人心中对音乐"美"的追求一脉相承,又是整个南宋时代文化艺术领域所共有的审美意识,反映了词人所处时代的审美品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白石 词乐 美学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歌曲创作中的词乐关系研究
14
作者 陆伟 孙四化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1期143-146,共4页
歌曲是诗、词与音乐相结合的艺术形式。歌词和音乐都有其自身发展的规律特点,也有各自独立的功用。歌词表意,并在此基础上揭示思想感情、刻画形象等。旋律表情,侧重表现内容的感情、情绪、渲染气氛等。汉字的四声就已经有了扬抑的曲调感... 歌曲是诗、词与音乐相结合的艺术形式。歌词和音乐都有其自身发展的规律特点,也有各自独立的功用。歌词表意,并在此基础上揭示思想感情、刻画形象等。旋律表情,侧重表现内容的感情、情绪、渲染气氛等。汉字的四声就已经有了扬抑的曲调感,因此,歌曲创作中音调要与字调相顺,歌唱时才能够清楚的表达意思。歌词的语言声调、节奏制约着曲调,一首好听的歌曲应当是曲调和歌词声调的协调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歌曲创作 词乐 声调 节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姜白石词乐“犯曲”说通解
15
作者 马里扬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55-63,共9页
姜白石词乐中的"犯曲"说,涉及制曲、宫调、辞乐关系以及文献考辨等诸多问题。《凄凉犯》词序中引"唐人乐书"的记载,是指"移宫"转调,与宋人主张"同主音转调"应区分开来。因存在"仙吕犯双调... 姜白石词乐中的"犯曲"说,涉及制曲、宫调、辞乐关系以及文献考辨等诸多问题。《凄凉犯》词序中引"唐人乐书"的记载,是指"移宫"转调,与宋人主张"同主音转调"应区分开来。因存在"仙吕犯双调"与"道调犯双调"以及确定"主调"等问题,与"犯曲"相对应的文辞格式存在多种可能。而周邦彦《瑞龙吟》、柳永《小镇西》以文辞标志出的辞、乐对应,是以文辞充当乐谱所呈现出的一种可能关系。与"犯曲"相关的"转调"有两种:一为同"音"转调,由乐器孔位来决定的"移宫",与"唐人乐书"所载"犯曲"说相合;一为同"均"转调,可以通解《花庵词选》中《凄凉犯》标注为"仙吕犯商调"并非文字讹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白石 词乐 犯曲 转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明人理学文化影响下的词乐价值观
16
作者 薛青涛 《兰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53-58,共6页
宋明理学把先秦儒学的礼乐思想提升到本体的高度,极为重视社会风雅教化,其中尤其强调"乐教"之功用。而明代雅乐建制的缺失及"乐教"式微的现实,激发了深受理学影响的明人兴复久已沦亡古乐的强烈愿望。正是在这样的... 宋明理学把先秦儒学的礼乐思想提升到本体的高度,极为重视社会风雅教化,其中尤其强调"乐教"之功用。而明代雅乐建制的缺失及"乐教"式微的现实,激发了深受理学影响的明人兴复久已沦亡古乐的强烈愿望。正是在这样的文化语境下,明人在对小词"侧艳"体性表示不满的同时,却对词所蕴含的宫调律吕等音乐属性十分看重。他们认为词为汉乐府之流变,较金元曲子古雅,更接近先秦古乐;且按照孟子"今之乐犹古之乐"的理论,沿词乐上溯,是可以恢复、振兴"古乐"的。明人对词乐的重视,并不在于振兴词本身,而是将其作为兴复"古乐"的一个媒介。究其实质,是明代理学影响下复兴儒家礼乐文化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学 词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音乐学角度看乐妓对柳永词乐的影响
17
作者 李常新 周国文 《歌海》 2015年第5期63-67,共5页
词乐是"词"和"乐"两种艺术形式的有机结合体。据资料显示,学界对柳永词乐的描述与阐释,通常从诗词文学的角度进行,只有少数学者从音韵学和乐律学的角度加以关注;对于乐妓与柳永及其词乐关系问题的探讨,则多从爱情... 词乐是"词"和"乐"两种艺术形式的有机结合体。据资料显示,学界对柳永词乐的描述与阐释,通常从诗词文学的角度进行,只有少数学者从音韵学和乐律学的角度加以关注;对于乐妓与柳永及其词乐关系问题的探讨,则多从爱情、红颜知己、阴性书写等视角着手分析。而从音乐美学、音乐社会学和音乐传播学等学科视角,也可以探讨乐妓对柳永词乐创作与传播的影响这一论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柳永 词乐 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九宫大成南北词宫谱》所收“词乐”刍议
18
作者 解玉峰 《天津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2012年第2期36-42,共7页
乾隆初年编成的《九宫大成》历来被视为曲学之渊薮,其中也保存了许多值得注意的词乐资料,其价值或远胜于宋姜夔自度曲"旁谱"。从《九宫大成》所收175首词作的订谱来看,其订谱原则与昆曲(南北曲)并无本质差异。《九宫大成》所... 乾隆初年编成的《九宫大成》历来被视为曲学之渊薮,其中也保存了许多值得注意的词乐资料,其价值或远胜于宋姜夔自度曲"旁谱"。从《九宫大成》所收175首词作的订谱来看,其订谱原则与昆曲(南北曲)并无本质差异。《九宫大成》所存"词乐"是否为前代之遗存,其中有多少为两宋之旧,今人自可存疑。但如果说词唱、曲唱并无本质差异,南宋末的词唱水准可能与晚明的曲唱水准相当,《九宫大成》即使是按照南北曲的歌唱原则对词作进行订谱,也无可厚非,对今人而言,则是一笔极珍贵的文化遗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九宫大成》 词乐 南北曲 昆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宋初词乐的蕴蓄积淀背景浅探
19
作者 张文丰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6期82-86,共5页
文章对宋初太祖、太宗朝的乐制重建、乐曲整理、民间音乐等与词乐密切相关的诸因素进行分析,试图从研究的角度理清宋初近半个世纪词坛沉寂,随即迎来入宋第一个词乐高潮的成因和脉络,说明音乐对词的特性及词体演变的影响,还原宋初词乐蕴... 文章对宋初太祖、太宗朝的乐制重建、乐曲整理、民间音乐等与词乐密切相关的诸因素进行分析,试图从研究的角度理清宋初近半个世纪词坛沉寂,随即迎来入宋第一个词乐高潮的成因和脉络,说明音乐对词的特性及词体演变的影响,还原宋初词乐蕴蓄积淀并走向兴盛的真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初 词乐 民间音 曲整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词乐亡于元初及其原因
20
作者 丁放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2002年第2期55-61,共7页
词乐亡于元初 ,其具体时间可以张炎、仇远逝世为标志。词乐失传的表现为音谱失传 ,能唱之词甚少 ,宫调减少 ,标明宫调者更少 ,词牌由转化到衰落。其衰落的社会原因是统治者不喜欢甚至压制词的传播 ,文学方面的原因是金之诸宫调、元之杂... 词乐亡于元初 ,其具体时间可以张炎、仇远逝世为标志。词乐失传的表现为音谱失传 ,能唱之词甚少 ,宫调减少 ,标明宫调者更少 ,词牌由转化到衰落。其衰落的社会原因是统治者不喜欢甚至压制词的传播 ,文学方面的原因是金之诸宫调、元之杂剧散曲符合北人的口味 ,故自然取代“曲子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词乐 元代 衰亡时间 杂剧 散曲 衰亡标志 衰亡原因 宫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