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刑事推定与证明困难——以利用影响力受贿罪为切入点 被引量:4
1
作者 蒋晗华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97-103,共7页
利用影响力受贿罪证明的困难限制了其实践操作性,引入刑事推定有利于破解证明困难造成的诉讼僵局。作为证据证明的补充手段,刑事推定在司法证明中具有可用性。但基于推定的或然性本质,应对事实推定的运用和法律推定的创制进行严格规制... 利用影响力受贿罪证明的困难限制了其实践操作性,引入刑事推定有利于破解证明困难造成的诉讼僵局。作为证据证明的补充手段,刑事推定在司法证明中具有可用性。但基于推定的或然性本质,应对事实推定的运用和法律推定的创制进行严格规制。推定处于实体和程序的交界处,证明困难的根本解决,有赖于借助推定这一视角反思和改进我国的刑事立法,拉近实体与程序的距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用影响力受贿罪 刑事推定 证明困难 规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刑事证明困难的实体法回应
2
作者 王焕婷 《法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6-69,192,193,共16页
刑事实体法的设定和理解要考虑诉讼程序中的证明困难问题,贯彻实用性原则并承担起减轻程序负担的功能。据此,刑事推定规则下类型化的基础事实可代替待证事实形塑构成要件;并不违反责任原则的客观处罚条件的认定可发挥其减轻证明负担的价... 刑事实体法的设定和理解要考虑诉讼程序中的证明困难问题,贯彻实用性原则并承担起减轻程序负担的功能。据此,刑事推定规则下类型化的基础事实可代替待证事实形塑构成要件;并不违反责任原则的客观处罚条件的认定可发挥其减轻证明负担的价值;堵截性构成要件和基本构成要件存在规范的层级关系,前者既可独立适用也可在后者难以被证明时被选择适用;概括性构成要件是具体构成要件的存疑刑罚,其仅在该当具体构成要件的犯罪事实存疑时启用。存疑刑罚规范贯彻的是存疑从轻原则,也并未违反无罪推定原则。实体法应有限应对证明困难,避免过度犯罪化。刑法的设立和解释仍应坚持比例原则,重点考量行为的需罚性,坚守责任原则,秉持故意和过失分离处罚的罪刑相适应原则,禁止降低证明标准的不当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证明困难 刑事推定 客观处罚条件 堵截性构成要件 存疑刑罚
原文传递
证明困难解决体系视野下的刑事推定 被引量:23
3
作者 褚福民 《政法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51-61,共11页
变更待证事实方式、严格责任、阶梯型罪名体系都具有解决犯罪构成要件证明困难的功能,它们与刑事推定一起构成解决犯罪构成要件证明困难的体系,三种方式的存在为准确定位刑事推定提供了坐标系。通过分析三种方式解决犯罪构成要件证明困... 变更待证事实方式、严格责任、阶梯型罪名体系都具有解决犯罪构成要件证明困难的功能,它们与刑事推定一起构成解决犯罪构成要件证明困难的体系,三种方式的存在为准确定位刑事推定提供了坐标系。通过分析三种方式解决犯罪构成要件证明困难的有效性、适用范围、正当性,可以初步勾画出刑事推定在解决证明困难体系中的定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推定 证明困难 变更待证事实 严格责任
原文传递
证明困难的解决模式——以毒品犯罪明知为例的分析 被引量:36
4
作者 褚福民 《当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98-111,共14页
从解决毒品犯罪证明困难的规范性文件和案例中,可以抽象出解决证明困难的三种模式:调整认定方法模式、变更待证事实模式、双降模式。对于解决证明困难来说,这三种方式在理论和实务中都有各自的利弊,需要客观分析。相对于现代刑事法中的... 从解决毒品犯罪证明困难的规范性文件和案例中,可以抽象出解决证明困难的三种模式:调整认定方法模式、变更待证事实模式、双降模式。对于解决证明困难来说,这三种方式在理论和实务中都有各自的利弊,需要客观分析。相对于现代刑事法中的基本原则,调整认定方法模式对证据裁判原则带来了挑战,而变更待证事实模式对主客观相统一原则带来了冲击,因此应当客观看待法律中的基本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决证明困难 调整认定方法模式 变更待证事实模式 双降模式
原文传递
论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证明困难及推定的适用 被引量:1
5
作者 刘广三 吴玥悦 《刑法论丛》 CSSCI 2018年第1期210-230,共21页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存在个人信息获取手段'非法'的证明困难、信息有效数量的证明困难以及犯罪行为是否发生于《刑法修正案(七)》实施后的时效证明困难。2017年6月1日起施行的关于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的司法解释采取了将事实推...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存在个人信息获取手段'非法'的证明困难、信息有效数量的证明困难以及犯罪行为是否发生于《刑法修正案(七)》实施后的时效证明困难。2017年6月1日起施行的关于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的司法解释采取了将事实推定规定为法律推定的方式以应对上述证明困难,规定了批量信息有效的法律推定,但对其他两种证明困难未作回应,而新增的关于主观方面'明知'的规定极有可能产生新的证明困难。本文在厘清法律推定与事实推定概念区别的基础上,提出应当严格区分二者的界限,否则将危及无罪推定的根本原则;提出法律推定的立法创设应当以基础事实与推定事实之间存在合理关联性为界限,并且不可创设涉及犯罪成立构成要件并产生转移结果责任的推定;通过对司法解释中法律推定的司法适用具体情况进行分析,提出应当以合理关联性为前提,考虑被告必要的出罪可能性,且被告对法律推定提出的反证能够动摇法官的临时心证即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 证明困难 法律推定
原文传递
完善法律援助经济困难证明制度的思路 被引量:1
6
作者 游江 《法制与经济》 2015年第2期49-51,共3页
法律援助经济困难证明是当事人申请法律援助的一份关键证明材料,是法律援助机构审查当事人是否符合法律援助条件,关乎当事人能否获得符合法律援助的重要依据,也是加强法律援助机构管理,做好法律援助工作的基础和关键。文章主要从经济困... 法律援助经济困难证明是当事人申请法律援助的一份关键证明材料,是法律援助机构审查当事人是否符合法律援助条件,关乎当事人能否获得符合法律援助的重要依据,也是加强法律援助机构管理,做好法律援助工作的基础和关键。文章主要从经济困难证明简要概述,目前经济困难证明制度存在的缺陷和不足,完善改进法律援助经济困难制度的思路等三个方面,分析当前法律援助经济困难制度的现状,并提出思考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困难证明 现状(缺陷和不足) 完善改进思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证明妨碍制裁的正当性与制度建构 被引量:3
7
作者 李伯安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37-140,160,共4页
证明妨碍是民事诉讼中违背诚实信用原则的行为。为防止其害,许多国家对其加以规范,在民事诉讼法中规定证明妨碍制度。我国民事诉讼法有关证明妨碍制度的规定甚为粗浅,无法满足现实需要。诉讼之实质公正要求、证明妨碍当事人的证据保全... 证明妨碍是民事诉讼中违背诚实信用原则的行为。为防止其害,许多国家对其加以规范,在民事诉讼法中规定证明妨碍制度。我国民事诉讼法有关证明妨碍制度的规定甚为粗浅,无法满足现实需要。诉讼之实质公正要求、证明妨碍当事人的证据保全义务、维护诉讼程序的应然需要是证明妨碍制度之正当性基础,完善我国证明妨碍制度则应在确立证明妨碍制度的目标体系和确立证据提出义务的基础上,按照公正原则分层设立制裁措施,并设立妨碍人亡救济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证明妨碍 证明困难 制裁 救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电子数据提取笔录在网络犯罪证明体系中的作用
8
作者 王志刚 邓亚玲 《河南警察学院学报》 2018年第5期122-128,共7页
电子数据的运用与审查已经成为网络犯罪证明的一大难点,要寻求这一难点的解决办法,电子数据提取笔录是一个突破口。电子数据提取笔录记录的内容是电子数据提取、保管和流转等过程,实质是电子数据保管链条的可视化证明。其在电子数据的... 电子数据的运用与审查已经成为网络犯罪证明的一大难点,要寻求这一难点的解决办法,电子数据提取笔录是一个突破口。电子数据提取笔录记录的内容是电子数据提取、保管和流转等过程,实质是电子数据保管链条的可视化证明。其在电子数据的审查中发挥重要作用,可证明电子数据的提取环节和保管环节是否合法合程序。电子数据提取笔录合理适用的前提是其本身的真实可靠,需要对其制作过程进行规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数据提取笔录 电子数据审查 网络犯罪证明困难 制作要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侵害人格权损害赔偿数额的证明路径——以《民法典》第1182条为中心 被引量:2
9
作者 魏桂雨 《地方立法研究》 CSSCI 2023年第6期32-47,共16页
基于财产损失的客观性和确定性,权利人不仅要证明财产损失的存在,而且要证明财产损失的具体数额.根据«民法典»第1182条,“按照被侵权人所受损失或者侵权人所获利益确定赔偿数额”与“法院酌定赔偿数额”之间是递补关系.权利... 基于财产损失的客观性和确定性,权利人不仅要证明财产损失的存在,而且要证明财产损失的具体数额.根据«民法典»第1182条,“按照被侵权人所受损失或者侵权人所获利益确定赔偿数额”与“法院酌定赔偿数额”之间是递补关系.权利人应首先证明财产损失或获利,至于证明困难,则可通过间接证明和不负证明责任一方当事人的事案解明义务来缓解.当用尽损失或获利的证据调查手段仍无法给予证明,或者进行审计、鉴定等花费巨大时,法院才能酌定赔偿数额.法院酌定损害赔偿数额减轻了权利人的举证责任,降低了证明标准,但这不是法院怠于进行证据调查的借口.法院酌定的主要内容是人格权许可使用费和侵权获利,其基础事实仍由当事人负证明责任,«民法典»第998条规定的因素是法院酌定的辅助因素.此外,法院应在诉讼过程中行使释明权,引导当事人充分举证,并适时向当事人公开其心证,对酌定结果给予充分说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格权 证明困难 事案解明义务 证明标准降低 法院酌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网络犯罪案件中的抽样取证——以电信诈骗犯罪为切入点 被引量:39
10
作者 马忠红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69-78,共10页
司法人员在办理以电信诈骗案件为代表的新型网络犯罪案件中,普遍存在着网络犯罪被害人众多、地域分散、侦查取证成本高、取证周期长等困境,在此情况下抽样取证应运而生。抽样取证不仅必要而且迫切。科学的抽样取证,一是要保证样本的代表... 司法人员在办理以电信诈骗案件为代表的新型网络犯罪案件中,普遍存在着网络犯罪被害人众多、地域分散、侦查取证成本高、取证周期长等困境,在此情况下抽样取证应运而生。抽样取证不仅必要而且迫切。科学的抽样取证,一是要保证样本的代表性,二是要保证样本的充分性。网络犯罪案件中的抽样取证主要抽取涉案资金量大、空间距离相对较近、被害群体特殊、涉案方法具有代表性的被害人进行取证。对于抽样取证结果认定及推定的原则和方法:一是抽样取证样本的事实清楚且证据确实充分;二是案件基础事实清楚且证据确实充分;三是运用经验法则或常态联系,在案件基础事实认定的基础上,结合抽样取证结果,司法人员对案件的认识达到事实清楚且排除合理怀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犯罪 诉讼证明困难 抽样取证 侦查取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疗侵权诉讼之具体举证责任探究——实体法与程序法之衔接 被引量:1
11
作者 谢婧 《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5年第1期73-77,共5页
《侵权责任法》改变了《证据规定》关于医疗侵权诉讼证明责任的分配规则,重新确立了医疗侵权诉讼中"谁主张,谁举证"的一般证明责任分配规则,但医疗行为的专业性与复杂化直接决定医疗侵权诉讼之证明责任分配并不能解决当事人... 《侵权责任法》改变了《证据规定》关于医疗侵权诉讼证明责任的分配规则,重新确立了医疗侵权诉讼中"谁主张,谁举证"的一般证明责任分配规则,但医疗行为的专业性与复杂化直接决定医疗侵权诉讼之证明责任分配并不能解决当事人举证及法官事实认定之困难。在借鉴他国经验的基础上,确立医疗侵权诉讼之具体举证责任,在适时运用"推定"减轻患者证明负担的同时,课以医方反证提出责任及反证义务违反之惩罚,是灵活解决和调整患者与医方证明困难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证明责任 证明困难 具体举证责任 反证责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体事实证明标准降低制度的建构与规制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刚 《比较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7-119,共13页
一般性诉讼证明标准的确立,有助于统一司法裁判尺度,提升法律的安定性与可预测性。但是,一般性诉讼证明标准无法兼顾到全部诉讼案件的公正问题。针对其缺陷,可通过证明标准降低予以弥补。将待证事实为真的心证要求予以降低,可以起到减... 一般性诉讼证明标准的确立,有助于统一司法裁判尺度,提升法律的安定性与可预测性。但是,一般性诉讼证明标准无法兼顾到全部诉讼案件的公正问题。针对其缺陷,可通过证明标准降低予以弥补。将待证事实为真的心证要求予以降低,可以起到减轻当事人证明责任负担的效果。证明标准降低的法律性质为证明责任减轻,不免除或者改变原来的证明责任的分配。证明标准降低,不是对一般性诉讼证明标准的否定,而是以其为前提下的例外规则,两者关系为“一般与例外”。建构符合我国民事诉讼理论传统及实践的证明标准降低模型,除了坚持“一般与例外”原则外,还应设置严格的适用条件,即确因案件事实本身性质造成证明困难且致实体审理结果显失公正;同时,应对其施以程度和程序上的双重规制,在程度上降低的下限为盖然性优势(超过50%),在程序上及时公开降低的心证过程及结果并允许当事人论辩与上诉,以防止恣意裁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体事实 证明困难 证明标准降低 证明责任减轻
原文传递
关于保障流动人口选举权的思考
13
作者 苏芳芳 《上海人大月刊》 2021年第4期51-51,共1页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8》显示,2017年中国流动人口总量为2.44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的基本权利,但当前存在流动人口参与选举热情不高、取得选民资格证明困难、参选后挤占当地人口代表名额、流动后影...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8》显示,2017年中国流动人口总量为2.44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的基本权利,但当前存在流动人口参与选举热情不高、取得选民资格证明困难、参选后挤占当地人口代表名额、流动后影响代表组成稳定性、重复行使选举权、现有的委托投票制度不够规范等诸多问题,致使流动人口的选举权利没有得到应有的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表名额 公民的基本权利 选举权 选民资格 卫生健康 证明困难 流动人口 诸多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事实证明抑或法官裁量:民事损害赔偿数额认定的德日经验 被引量:22
14
作者 段文波 《法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65-173,178,共9页
观念革新与社会进步对传统民事诉讼运作方式提出了挑战,其中包括法官如何认定当事人难以证明的损害数额问题。于此情形下,直接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将致当事人被拒于法院大门之外,而欲救济当事人又难以算定损害数额,以至法院进退维谷。裁... 观念革新与社会进步对传统民事诉讼运作方式提出了挑战,其中包括法官如何认定当事人难以证明的损害数额问题。于此情形下,直接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将致当事人被拒于法院大门之外,而欲救济当事人又难以算定损害数额,以至法院进退维谷。裁量认定损害数额属法官自由心证下的法定证明标准的降低。对于法官行使自由裁量权的条件,必须进行限制,即非于举证极为困难时不得行使。至于法官裁量认定的基础,仅涵盖证据资料与口头辩论的全部状况,与通常的自由心证方法有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损害赔偿数额 证明困难 证明标准降低 自由裁量
原文传递
构成要件与诉讼证明关系论纲 被引量:27
15
作者 董坤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70-178,共9页
刑事程序法以证据来证明犯罪事实,刑事实体法以犯罪事实符合犯罪构成要件来认定犯罪。构成要件与诉讼证明以犯罪事实为纽带紧密关联,相互影响。犯罪构成要件通过对犯罪事实的勾勒和形塑决定证明方向,划定证明范围,依据不同要件的分类影... 刑事程序法以证据来证明犯罪事实,刑事实体法以犯罪事实符合犯罪构成要件来认定犯罪。构成要件与诉讼证明以犯罪事实为纽带紧密关联,相互影响。犯罪构成要件通过对犯罪事实的勾勒和形塑决定证明方向,划定证明范围,依据不同要件的分类影响证明责任的分配。诉讼证明对犯罪构成要件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实践中惯常性的证明困难倒逼犯罪构成要件就其结构和具体要素作出必要的调整和修正。引入绝对责任和客观处罚条件、构建阶梯型罪名、设立抽象危险犯、建立推定制度以及通过刑法解释合理缩减证明范围,将主观要件类型化为若干客观情节都是刑法为了满足证明的需要就犯罪构成要件作出的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犯罪构成要件 犯罪构成要件事实 诉讼证明 证明困难
原文传递
证明责任减轻制度研究 被引量:19
16
作者 王刚 《比较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83-198,共16页
以罗森贝克的"规范说"为基础建构的证明责任分配的一般规则,追求普遍性正义,却因其适用上的僵化性而可能造成程序与实体上的双重不正义。针对其缺陷,可以通过证明责任减轻规则予以弥补。证明责任减轻不是对证明责任分配一般... 以罗森贝克的"规范说"为基础建构的证明责任分配的一般规则,追求普遍性正义,却因其适用上的僵化性而可能造成程序与实体上的双重不正义。针对其缺陷,可以通过证明责任减轻规则予以弥补。证明责任减轻不是对证明责任分配一般规则的否定,而是在认可一般规则作为证明责任分配基本规则的前提下的例外规则,两者定位为"一般与例外"。主观证明责任的主要价值功能是追寻事实真相。证明责任减轻是以对主观证明责任的运用为主要方式,在当事人出现非因自身原因造成的证明困难时,直接或者间接地减轻负证明责任的一方当事人(原告或者被告)的证明负担,以实现克服真伪不明与避免证明责任裁判的目的,从而实现个案公正。结合我国既有制度现状与司法实践,可从规则体系(一般与例外)、减轻前提(证明困难)、证明进程(动态证明)方面设计我国证明责任减轻的制度模型,并以此为基础提炼证明责任减轻的"三步递进"范式;同时,明确其适用条件与程序保障机制,以防止裁判恣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证明责任 规范说 证明责任分配的一般规则 证明困难 证明责任减轻
原文传递
论刑事法中的推定 被引量:94
17
作者 陈瑞华 《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05-116,共12页
作为一种替代司法证明的事实认定方法,推定被用来解决特定刑事案件司法证明的困难。我国刑法和司法解释对于巨额财产来源的非法性、明知要素以及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要素构建了推定规范。这一规范对于解决司法证明的困难、贯彻特定刑事政... 作为一种替代司法证明的事实认定方法,推定被用来解决特定刑事案件司法证明的困难。我国刑法和司法解释对于巨额财产来源的非法性、明知要素以及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要素构建了推定规范。这一规范对于解决司法证明的困难、贯彻特定刑事政策以及提高认定事实的效率,都有着积极的意义。在推定规范的适用中,基础事实的证明,即意味着推定事实的自动成立;被告人因此承担证明推定事实不成立的证明责任,否则即承担罪名成立的"败诉风险"。推定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和负面作用,其是否继续存在取决于刑事法律体系是否严密,以及国家法律是否具备解决特定犯罪案件司法证明困难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推定 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 明知 以非法占有为目的 证明困难
原文传递
我国刑事诉讼中的检察院证明责任减轻制度
18
作者 艾明 《法学研究》 2025年第2期190-207,共18页
随着多种减轻检察院证明责任的具体方法的创设,在我国刑事诉讼领域,检察院证明责任减轻制度已然成形。检察院证明责任减轻制度,是我国司法机关为克服证明困难,积极探索而取得的制度成果,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目前,减轻检察院证明责任的... 随着多种减轻检察院证明责任的具体方法的创设,在我国刑事诉讼领域,检察院证明责任减轻制度已然成形。检察院证明责任减轻制度,是我国司法机关为克服证明困难,积极探索而取得的制度成果,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目前,减轻检察院证明责任的具体方法主要包括推定、抽样取证、证明妨碍制度、犯罪数额综合认定,这四种方法运用不同机理,减轻了检察院的主观证明责任。未来我国应当通过强化制度正当性,提升具体规则的科学化和精细化水平,限制某些方法的扩张适用,建立必要的司法审查机制等举措,进一步完善检察院证明责任减轻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诉讼 检察院 证明责任 证明困难 证明责任减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