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6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论检察机关的证据调查权——以民事抗诉为中心
被引量:
5
1
作者
邓晓静
蔡虹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3-19,共7页
提出抗诉是我国检察机关进行民事检察监督的法定方式。然而,关于检察机关在民事抗诉中是否享有证据调查权,立法却总是疏于言及,司法解释又各行其是,由此引发了实践中的诸多矛盾和冲突。为了进一步规范民事检察监督机制,有必要在正确认...
提出抗诉是我国检察机关进行民事检察监督的法定方式。然而,关于检察机关在民事抗诉中是否享有证据调查权,立法却总是疏于言及,司法解释又各行其是,由此引发了实践中的诸多矛盾和冲突。为了进一步规范民事检察监督机制,有必要在正确认知其内涵及正当性的基础上,通过立法直接肯定人民检察院在民事抗诉中享有证据调查权,并借助于检察司法解释对其范围、行使方式和内容加以规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证据调查权
民事抗诉
正当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英美两国刑事法官的证据调查权评析
被引量:
6
2
作者
陈如超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82-92,共11页
人们长期认为,英美法系的法官在法庭上一般是消极、被动地听审,却不能积极调查证据。事实上,英美两国的立法与审判实践却表明:法官可以询问证人、传唤证人出庭,或进行"庭外勘验"。尤其在没有陪审团参与的审判中,法官能更加主...
人们长期认为,英美法系的法官在法庭上一般是消极、被动地听审,却不能积极调查证据。事实上,英美两国的立法与审判实践却表明:法官可以询问证人、传唤证人出庭,或进行"庭外勘验"。尤其在没有陪审团参与的审判中,法官能更加主动地调查证据。这说明,英美两国的刑事法官并非完全消极、被动,特别是当庭审主体变为一元的职业法官时,他因对案件事实最终负责,而更加具有调查证据的天然冲动。由此可见,中国刑事法官在庭审中无需亦不能塑造成纯粹的仲裁者角色,而应保留适当的且受到法律合理规制的证据调查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国
美国
刑事法官
证据调查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试论律师在刑事诉讼中的证据调查权
被引量:
4
3
作者
王安全
张继成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年第3期63-66,共4页
新《刑事诉讼法》明确规定 ,律师在刑事诉讼中享有调查收集证据的权利。但是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 ,律师应如何使用这项权利 ,才能既有效地收集到相关的证据材料 ,又可避免“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开脱罪责”的法律风险 ,则是理论和实践中...
新《刑事诉讼法》明确规定 ,律师在刑事诉讼中享有调查收集证据的权利。但是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 ,律师应如何使用这项权利 ,才能既有效地收集到相关的证据材料 ,又可避免“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开脱罪责”的法律风险 ,则是理论和实践中的一个难点。问题的关键在于 :律师在调查收集证据过程中 ,如何做到取证程序和取证手段的合法性。本文通过对侦查权和证据调查权的严格区分 ,科学地界定了律师在证据调查过程中的具体权限 ,并提出了有效的取证方法和应注意的有关事项 ,这样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律师
刑事诉讼
证据调查权
侦查
权
侦查机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再论检察机关的民事证据调查权
被引量:
1
4
作者
赵信会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2020年第1期127-133,共7页
2012年《民事诉讼法》为适应其赋予检察机关的民事诉讼检察监督权,赋予检察机关以民事证据调查权,不过其对询问当事人、证人以外的证据调查方式没有规定,也没有规定被调查人不予配合的情形。2017年民事诉讼法的修改,在赋予检察机关以民...
2012年《民事诉讼法》为适应其赋予检察机关的民事诉讼检察监督权,赋予检察机关以民事证据调查权,不过其对询问当事人、证人以外的证据调查方式没有规定,也没有规定被调查人不予配合的情形。2017年民事诉讼法的修改,在赋予检察机关以民事公益诉权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剧了检察机关民事证据调查权的立法与实践需要之间的矛盾。从检察机关在民事诉讼中的职能出发,结合检察机关行使民事诉讼检察监督权的不同情形,应该赋予检察机关以查阅案卷材料的权力。在民事公益案件中,还应当赋予检察机关以强制的方法收集证据的权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检察机关
民事
证据调查权
查阅案卷
权
强制收集
证据
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刑事诉讼证明责任的分配与法官的证据调查权
5
作者
史立梅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28-31,共4页
大陆法系与英美法系在证明责任分配理论上存在着较大的区别,我国的证明责任分配理论应当在借鉴二者的基础上另辟蹊径,即证明责任可以分为实体层面的证明责任与程序层面的证明责任。以此为依据,法官行使证据调查权的行为并非其履行证明...
大陆法系与英美法系在证明责任分配理论上存在着较大的区别,我国的证明责任分配理论应当在借鉴二者的基础上另辟蹊径,即证明责任可以分为实体层面的证明责任与程序层面的证明责任。以此为依据,法官行使证据调查权的行为并非其履行证明责任的表现,而是一种职权行为,因此应当符合程序中立原则的要求。为防止法官产生不利于当事人的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体层面的证明责任
程序层面的证明责任
法官的
证据调查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辩护律师证据调查权的比较考察
6
作者
张颖
《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3期107-110,共4页
长期以来,刑事诉讼中辩护律师的证据调查权无法得到保障是司法实践中的一大难题,新律师法虽然对辩护律师的会见权、阅卷权、调查取证权等方面进行了修改,但是司法实践中却呈现出新的困境,使得修订法律的立法本意无法得到实现,如何进一...
长期以来,刑事诉讼中辩护律师的证据调查权无法得到保障是司法实践中的一大难题,新律师法虽然对辩护律师的会见权、阅卷权、调查取证权等方面进行了修改,但是司法实践中却呈现出新的困境,使得修订法律的立法本意无法得到实现,如何进一步完善辩护律师的证据调查权便成为当务之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辩护律师
证据调查权
现实困境
改革进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略论法官庭外证据调查权
7
作者
马德鸿
《西部法学评论》
2001年第3期58-61,73,共5页
由于缺乏正确的司法理念和明确的制度规范,在审判实践中法官庭外调查权行使的随意性很强,极易损害司法之公正,需要加以限制。本文在借鉴德、日两国对此所持的司法理念及具体制度的基础上,指出应进一步完善和规范我国法官的庭外证据调查权。
关键词
法官
庭外
证据调查权
限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再论检察机关的民事证据调查权
8
作者
赵信会
陈庆龙
樊铭梓
《经济视野》
2020年第1期162-167,共6页
2012年《民事诉讼法》适应其赋予的检察机关的民事诉讼检察监督权,赋予检察机关以民事证据调查权,不过其对询问当事人、证人以外的证据调查方式没有规定,也没有规定被调查人不予配合的情形。2017年民事诉讼法的修改,在赋予检察机关以民...
2012年《民事诉讼法》适应其赋予的检察机关的民事诉讼检察监督权,赋予检察机关以民事证据调查权,不过其对询问当事人、证人以外的证据调查方式没有规定,也没有规定被调查人不予配合的情形。2017年民事诉讼法的修改,在赋予检察机关以民事公益诉权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剧了检察机关民事证据调查权的立法与实践需要之间的矛盾。从检察机关在民事诉讼中的职能出发,结合检察机关行使民事诉讼检察监督权的不同情形,应该赋予检察机关以查阅案卷材料的权力。在民事公益案件中,还应当赋予检察机关以强制的方法收集证据的权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检察机关
民事
证据调查权
查阅案卷
权
强制收集
证据
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检察机关民事公益证据调查权的强制性
被引量:
1
9
作者
杨秀清
赵明悦
《江西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88-99,共12页
2012年《民事诉讼法》赋予检察机关民事证据调查权,但对询问当事人、证人以外的证据调查方式没有作出规定,也没有规定被调查人不予配合的法律后果。2017年《民事诉讼法》修改,在赋予检察机关民事公益诉权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剧了检察机关...
2012年《民事诉讼法》赋予检察机关民事证据调查权,但对询问当事人、证人以外的证据调查方式没有作出规定,也没有规定被调查人不予配合的法律后果。2017年《民事诉讼法》修改,在赋予检察机关民事公益诉权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剧了检察机关民事证据调查权的立法与实践需要之间的矛盾。事实上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职能在具体的检察监督工作中体现为不同的检察权能,不同检察权能下的法律监督呈现出不同的样式。对检察机关公益证据调查权的研究也应当立足于检察机关的具体诉讼权能,即检察机关的民事公益诉讼权能,并以之作为论证、完善检察机关民事公益证据调查权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监督
权
民事
证据调查权
检察
权
能
公益
证据调查权
原文传递
论辩护律师调查证据请求权
被引量:
11
10
作者
余正琨
《江西社会科学》
2000年第7期133-136,共4页
调查证据请求权是辩护律师的一项重要的诉讼权利 ,但我国现行的辩护律师调查证据请求权的立法规定有很多的缺陷 ,缺乏完整的机制 ,必须进行司法改革 ,大胆借鉴国外刑事诉讼立法的经验 。
关键词
辩护律师
调查
证据
请求
权
预审法官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离婚诉讼中法官证据调查权的自我剥夺及阐释
11
作者
廖端明
《特区法坛》
2018年第9期34-37,共4页
当前我国离婚诉讼中“证据荒”的现象普遍存在,当事人举证能力弱,法院又借口“程序正义”理念对自身的调查取证权加以剥夺,导致“法律真实”与“客观真实”相去甚远,实质上损害了当事人的权益,也损害了裁判的公信力。在当前民事诉讼程...
当前我国离婚诉讼中“证据荒”的现象普遍存在,当事人举证能力弱,法院又借口“程序正义”理念对自身的调查取证权加以剥夺,导致“法律真实”与“客观真实”相去甚远,实质上损害了当事人的权益,也损害了裁判的公信力。在当前民事诉讼程序机制尚不完善、司法权的约束机制亦不健全的情况下,仍须将发现案件事实作为司法正义的最低限度的保障。法院应适当行使诉讼指挥权,充实当事人发现和收集证据的机制和功能,约束当事人出于利己目的实施的妨碍发现真实行为。这实际上也是通过民事诉讼程序尽可能的发现案件真实,做出正确判决的重要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证据调查权
离婚诉讼
民事诉讼程序
阐释
法官
调查
取证
权
诉讼指挥
权
当事人
原文传递
公益诉讼案件证据调查权初探
12
作者
杨若梅
《检察调研与指导》
2018年第6期125-126,共2页
2018年3月2日,最高法、最高检联合发布施行《关于检察公益诉讼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其中第六条规定了公益诉讼案件中检察机关的证据调查权。但是由于该条规定语焉不详,造成了司法实践中的一些困惑,因此有必...
2018年3月2日,最高法、最高检联合发布施行《关于检察公益诉讼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其中第六条规定了公益诉讼案件中检察机关的证据调查权。但是由于该条规定语焉不详,造成了司法实践中的一些困惑,因此有必要对检察机关在公益诉讼案件中的证据调查权问题进行研究。第一,检察机关的证据调查权与法院的职权探知之间的关系。最高法《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规定》)第十五条规定,涉及可能有损社会公共利益的事实由法院依职权调查收集证据。法院过多地主动收集证据,将使其丧失中立地位,破坏诉讼构造的平衡,因此在公益诉讼案件中,应当由检察机关承担证据调查收集的责任,并在法庭调查中参与质证。当检察院或者对方当事人对某项证据的收集出现困难,而由法院收集更为便捷的时候,双方均可依据《规定》第十七条申请由法院收集证据。此外,法院还可以依据证明责任、证明妨碍等规则认定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益诉讼
检察院
证据调查权
实体当事人
原文传递
民事诉讼证据制度改革的法律分析
被引量:
3
13
作者
冷荣芝
《当代法学》
2001年第8期64-65,共2页
关键词
民事诉讼
证据
制度改革
当事人主义
廉政制度
证人作证制度
法官
证据调查权
原文传递
论WTO争端解决机制中的证据规则(下)
被引量:
18
14
作者
余敏友
席晶
《法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92-106,共15页
本文从WTO证据规则适用的背景入手 ,简要指出WTO争端解决程序及证据规则对争端解决机制的重要性 ,结合WTO协定条文和专家组及上诉机构的报告等扼要阐述WTO争端解决机制证据规则的渊源。接着对WTO争端解决机制中的证据规则的内容予以提...
本文从WTO证据规则适用的背景入手 ,简要指出WTO争端解决程序及证据规则对争端解决机制的重要性 ,结合WTO协定条文和专家组及上诉机构的报告等扼要阐述WTO争端解决机制证据规则的渊源。接着对WTO争端解决机制中的证据规则的内容予以提炼 ,集中分析证据的可采性、“法庭之友”摘要、举证责任、专家组的证据调查权及裁断权等主要规则。最后归纳WTO争端解决机制证据规则的特点 ,对其所代表的价值加以评析 ,指出其发展的方向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TO
争端解决机制
证据
规则
上诉机构
证据调查权
裁断
权
举证责任规则
原文传递
庭前会议制度的实践运作情况和改革前瞻
被引量:
15
15
作者
王路真
《法律适用》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6-18,共3页
一、庭前会议制度的确立和特征(一)庭前会议制度的确立背景1979年刑事诉讼法规定我国刑事庭前准备程序采用的是庭前实体审查,法院决定开始正式审判的条件是"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通过刑事庭前实体审查,法院根据不同情况分别...
一、庭前会议制度的确立和特征(一)庭前会议制度的确立背景1979年刑事诉讼法规定我国刑事庭前准备程序采用的是庭前实体审查,法院决定开始正式审判的条件是"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通过刑事庭前实体审查,法院根据不同情况分别作出"决定开庭审判"、"退回补充侦查"、"要求检察院撤回起诉"的处理。人民法院享有庭前证据调查权和退回补充侦查权,律师享有充分阅卷权。这种刑事庭前实体审查在控制犯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作情况
制度
证据调查权
刑事诉讼
改革
实践
实体审查
庭前准备程序
原文传递
我国刑事审判中交叉询问规则之建构
16
作者
陈岚
《中国检察官》
2010年第1期61-61,共1页
交叉询问制度原创于英美法系.以美国为其典型。在美国.交叉询问的主要规则是禁止主询问方诱导性发问和反询问受主询问范围限制。我国的刑事审判以职权主义为基本构造。其主要表现是法官享有包括询问证人在内的证据调查权和审理进程的...
交叉询问制度原创于英美法系.以美国为其典型。在美国.交叉询问的主要规则是禁止主询问方诱导性发问和反询问受主询问范围限制。我国的刑事审判以职权主义为基本构造。其主要表现是法官享有包括询问证人在内的证据调查权和审理进程的决定权。整体观之.我国的询问证人制度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询问证人的主体复杂,主询问与反询问难以划分.交叉询问和对质诘问亦相互混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叉询问规则
刑事审判
交叉询问制度
证人制度
诱导性发问
证据调查权
英美法系
基本构造
原文传递
题名
论检察机关的证据调查权——以民事抗诉为中心
被引量:
5
1
作者
邓晓静
蔡虹
机构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
出处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3-19,共7页
文摘
提出抗诉是我国检察机关进行民事检察监督的法定方式。然而,关于检察机关在民事抗诉中是否享有证据调查权,立法却总是疏于言及,司法解释又各行其是,由此引发了实践中的诸多矛盾和冲突。为了进一步规范民事检察监督机制,有必要在正确认知其内涵及正当性的基础上,通过立法直接肯定人民检察院在民事抗诉中享有证据调查权,并借助于检察司法解释对其范围、行使方式和内容加以规制。
关键词
证据调查权
民事抗诉
正当性
分类号
D996.1 [政治法律—经济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英美两国刑事法官的证据调查权评析
被引量:
6
2
作者
陈如超
机构
西南政法大学
出处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82-92,共11页
文摘
人们长期认为,英美法系的法官在法庭上一般是消极、被动地听审,却不能积极调查证据。事实上,英美两国的立法与审判实践却表明:法官可以询问证人、传唤证人出庭,或进行"庭外勘验"。尤其在没有陪审团参与的审判中,法官能更加主动地调查证据。这说明,英美两国的刑事法官并非完全消极、被动,特别是当庭审主体变为一元的职业法官时,他因对案件事实最终负责,而更加具有调查证据的天然冲动。由此可见,中国刑事法官在庭审中无需亦不能塑造成纯粹的仲裁者角色,而应保留适当的且受到法律合理规制的证据调查权。
关键词
英国
美国
刑事法官
证据调查权
Keywords
the GB
the USA
judge in criminal court
power to examine evidence
分类号
D996.1 [政治法律—经济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试论律师在刑事诉讼中的证据调查权
被引量:
4
3
作者
王安全
张继成
机构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公安学系
出处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年第3期63-66,共4页
文摘
新《刑事诉讼法》明确规定 ,律师在刑事诉讼中享有调查收集证据的权利。但是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 ,律师应如何使用这项权利 ,才能既有效地收集到相关的证据材料 ,又可避免“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开脱罪责”的法律风险 ,则是理论和实践中的一个难点。问题的关键在于 :律师在调查收集证据过程中 ,如何做到取证程序和取证手段的合法性。本文通过对侦查权和证据调查权的严格区分 ,科学地界定了律师在证据调查过程中的具体权限 ,并提出了有效的取证方法和应注意的有关事项 ,这样 。
关键词
律师
刑事诉讼
证据调查权
侦查
权
侦查机关
分类号
D925.2 [政治法律—诉讼法学]
D926.5 [政治法律—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再论检察机关的民事证据调查权
被引量:
1
4
作者
赵信会
机构
山东财经大学法学院
出处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2020年第1期127-133,共7页
基金
2018年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重点课题“法律审式的民事上诉制度研究”(项目编号18BFXJ03)
山东省人民检察院2019年专题调研和理论研究重点课题“法院调解检察监督研究”(项目编号SD2019B15)的中间研究成果。
文摘
2012年《民事诉讼法》为适应其赋予检察机关的民事诉讼检察监督权,赋予检察机关以民事证据调查权,不过其对询问当事人、证人以外的证据调查方式没有规定,也没有规定被调查人不予配合的情形。2017年民事诉讼法的修改,在赋予检察机关以民事公益诉权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剧了检察机关民事证据调查权的立法与实践需要之间的矛盾。从检察机关在民事诉讼中的职能出发,结合检察机关行使民事诉讼检察监督权的不同情形,应该赋予检察机关以查阅案卷材料的权力。在民事公益案件中,还应当赋予检察机关以强制的方法收集证据的权力。
关键词
检察机关
民事
证据调查权
查阅案卷
权
强制收集
证据
权
Keywords
procuratorialorgan
the power to investigate civil evidence
power of access to case files
power to compulsory collection of evidence
分类号
D925.1 [政治法律—诉讼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刑事诉讼证明责任的分配与法官的证据调查权
5
作者
史立梅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法律系
出处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28-31,共4页
文摘
大陆法系与英美法系在证明责任分配理论上存在着较大的区别,我国的证明责任分配理论应当在借鉴二者的基础上另辟蹊径,即证明责任可以分为实体层面的证明责任与程序层面的证明责任。以此为依据,法官行使证据调查权的行为并非其履行证明责任的表现,而是一种职权行为,因此应当符合程序中立原则的要求。为防止法官产生不利于当事人的偏见。
关键词
实体层面的证明责任
程序层面的证明责任
法官的
证据调查权
Keywords
the substantive burden of proof
the procedural burden of proof
the judges' power of investigation of evidence
分类号
D925 [政治法律—诉讼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辩护律师证据调查权的比较考察
6
作者
张颖
机构
四川警察学院法学系
出处
《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3期107-110,共4页
文摘
长期以来,刑事诉讼中辩护律师的证据调查权无法得到保障是司法实践中的一大难题,新律师法虽然对辩护律师的会见权、阅卷权、调查取证权等方面进行了修改,但是司法实践中却呈现出新的困境,使得修订法律的立法本意无法得到实现,如何进一步完善辩护律师的证据调查权便成为当务之急。
关键词
辩护律师
证据调查权
现实困境
改革进路
Keywords
Defense Counsel
Right of Investigating Evidence
Real Plight
Process of Reform
分类号
D926.5 [政治法律—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略论法官庭外证据调查权
7
作者
马德鸿
机构
四川大学法学院
出处
《西部法学评论》
2001年第3期58-61,73,共5页
文摘
由于缺乏正确的司法理念和明确的制度规范,在审判实践中法官庭外调查权行使的随意性很强,极易损害司法之公正,需要加以限制。本文在借鉴德、日两国对此所持的司法理念及具体制度的基础上,指出应进一步完善和规范我国法官的庭外证据调查权。
关键词
法官
庭外
证据调查权
限制
分类号
D915.3 [政治法律—诉讼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再论检察机关的民事证据调查权
8
作者
赵信会
陈庆龙
樊铭梓
机构
不详
出处
《经济视野》
2020年第1期162-167,共6页
文摘
2012年《民事诉讼法》适应其赋予的检察机关的民事诉讼检察监督权,赋予检察机关以民事证据调查权,不过其对询问当事人、证人以外的证据调查方式没有规定,也没有规定被调查人不予配合的情形。2017年民事诉讼法的修改,在赋予检察机关以民事公益诉权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剧了检察机关民事证据调查权的立法与实践需要之间的矛盾。从检察机关在民事诉讼中的职能出发,结合检察机关行使民事诉讼检察监督权的不同情形,应该赋予检察机关以查阅案卷材料的权力。在民事公益案件中,还应当赋予检察机关以强制的方法收集证据的权力。
关键词
检察机关
民事
证据调查权
查阅案卷
权
强制收集
证据
权
分类号
D92 [政治法律—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检察机关民事公益证据调查权的强制性
被引量:
1
9
作者
杨秀清
赵明悦
机构
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
出处
《江西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88-99,共12页
基金
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重点课题“法律审式的民事上诉制度研究”(18BFXJ03)
山东省人民检察院专题调研和理论研究重点课题“检察机关调查核实权研究”(SD2020B04)。
文摘
2012年《民事诉讼法》赋予检察机关民事证据调查权,但对询问当事人、证人以外的证据调查方式没有作出规定,也没有规定被调查人不予配合的法律后果。2017年《民事诉讼法》修改,在赋予检察机关民事公益诉权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剧了检察机关民事证据调查权的立法与实践需要之间的矛盾。事实上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职能在具体的检察监督工作中体现为不同的检察权能,不同检察权能下的法律监督呈现出不同的样式。对检察机关公益证据调查权的研究也应当立足于检察机关的具体诉讼权能,即检察机关的民事公益诉讼权能,并以之作为论证、完善检察机关民事公益证据调查权的基础。
关键词
法律监督
权
民事
证据调查权
检察
权
能
公益
证据调查权
分类号
D926.3 [政治法律—法学]
原文传递
题名
论辩护律师调查证据请求权
被引量:
11
10
作者
余正琨
机构
江西师范大学政法学院
出处
《江西社会科学》
2000年第7期133-136,共4页
文摘
调查证据请求权是辩护律师的一项重要的诉讼权利 ,但我国现行的辩护律师调查证据请求权的立法规定有很多的缺陷 ,缺乏完整的机制 ,必须进行司法改革 ,大胆借鉴国外刑事诉讼立法的经验 。
关键词
辩护律师
调查
证据
请求
权
预审法官制度
分类号
D926.5 [政治法律—法学]
D925 [政治法律—诉讼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离婚诉讼中法官证据调查权的自我剥夺及阐释
11
作者
廖端明
机构
海口市中级人民法院
出处
《特区法坛》
2018年第9期34-37,共4页
文摘
当前我国离婚诉讼中“证据荒”的现象普遍存在,当事人举证能力弱,法院又借口“程序正义”理念对自身的调查取证权加以剥夺,导致“法律真实”与“客观真实”相去甚远,实质上损害了当事人的权益,也损害了裁判的公信力。在当前民事诉讼程序机制尚不完善、司法权的约束机制亦不健全的情况下,仍须将发现案件事实作为司法正义的最低限度的保障。法院应适当行使诉讼指挥权,充实当事人发现和收集证据的机制和功能,约束当事人出于利己目的实施的妨碍发现真实行为。这实际上也是通过民事诉讼程序尽可能的发现案件真实,做出正确判决的重要基础。
关键词
证据调查权
离婚诉讼
民事诉讼程序
阐释
法官
调查
取证
权
诉讼指挥
权
当事人
分类号
D996.1 [政治法律—经济法学]
原文传递
题名
公益诉讼案件证据调查权初探
12
作者
杨若梅
机构
河北省黄骅市人民检察院侦查监督科
出处
《检察调研与指导》
2018年第6期125-126,共2页
文摘
2018年3月2日,最高法、最高检联合发布施行《关于检察公益诉讼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其中第六条规定了公益诉讼案件中检察机关的证据调查权。但是由于该条规定语焉不详,造成了司法实践中的一些困惑,因此有必要对检察机关在公益诉讼案件中的证据调查权问题进行研究。第一,检察机关的证据调查权与法院的职权探知之间的关系。最高法《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规定》)第十五条规定,涉及可能有损社会公共利益的事实由法院依职权调查收集证据。法院过多地主动收集证据,将使其丧失中立地位,破坏诉讼构造的平衡,因此在公益诉讼案件中,应当由检察机关承担证据调查收集的责任,并在法庭调查中参与质证。当检察院或者对方当事人对某项证据的收集出现困难,而由法院收集更为便捷的时候,双方均可依据《规定》第十七条申请由法院收集证据。此外,法院还可以依据证明责任、证明妨碍等规则认定证据。
关键词
公益诉讼
检察院
证据调查权
实体当事人
分类号
D925 [政治法律—诉讼法学]
D926.3 [政治法律—法学]
原文传递
题名
民事诉讼证据制度改革的法律分析
被引量:
3
13
作者
冷荣芝
机构
北京工商大学研究生部
出处
《当代法学》
2001年第8期64-65,共2页
关键词
民事诉讼
证据
制度改革
当事人主义
廉政制度
证人作证制度
法官
证据调查权
分类号
D925.1 [政治法律—诉讼法学]
原文传递
题名
论WTO争端解决机制中的证据规则(下)
被引量:
18
14
作者
余敏友
席晶
机构
武汉大学国际法研究所
瑞士日内瓦大学国际问题高级研究院
出处
《法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92-106,共15页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基地重大项目"WTO协定在我国实施的若干重大法律问题"阶段性成果
文摘
本文从WTO证据规则适用的背景入手 ,简要指出WTO争端解决程序及证据规则对争端解决机制的重要性 ,结合WTO协定条文和专家组及上诉机构的报告等扼要阐述WTO争端解决机制证据规则的渊源。接着对WTO争端解决机制中的证据规则的内容予以提炼 ,集中分析证据的可采性、“法庭之友”摘要、举证责任、专家组的证据调查权及裁断权等主要规则。最后归纳WTO争端解决机制证据规则的特点 ,对其所代表的价值加以评析 ,指出其发展的方向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关键词
WTO
争端解决机制
证据
规则
上诉机构
证据调查权
裁断
权
举证责任规则
分类号
D99 [政治法律—国际法学]
原文传递
题名
庭前会议制度的实践运作情况和改革前瞻
被引量:
15
15
作者
王路真
机构
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
出处
《法律适用》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6-18,共3页
基金
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承担的2012年最高人民法院重大调研课题<关于刑事审判庭前准备程序的调研>的前期成果
文摘
一、庭前会议制度的确立和特征(一)庭前会议制度的确立背景1979年刑事诉讼法规定我国刑事庭前准备程序采用的是庭前实体审查,法院决定开始正式审判的条件是"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通过刑事庭前实体审查,法院根据不同情况分别作出"决定开庭审判"、"退回补充侦查"、"要求检察院撤回起诉"的处理。人民法院享有庭前证据调查权和退回补充侦查权,律师享有充分阅卷权。这种刑事庭前实体审查在控制犯罪,
关键词
运作情况
制度
证据调查权
刑事诉讼
改革
实践
实体审查
庭前准备程序
分类号
D925.2 [政治法律—诉讼法学]
原文传递
题名
我国刑事审判中交叉询问规则之建构
16
作者
陈岚
出处
《中国检察官》
2010年第1期61-61,共1页
文摘
交叉询问制度原创于英美法系.以美国为其典型。在美国.交叉询问的主要规则是禁止主询问方诱导性发问和反询问受主询问范围限制。我国的刑事审判以职权主义为基本构造。其主要表现是法官享有包括询问证人在内的证据调查权和审理进程的决定权。整体观之.我国的询问证人制度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询问证人的主体复杂,主询问与反询问难以划分.交叉询问和对质诘问亦相互混杂。
关键词
交叉询问规则
刑事审判
交叉询问制度
证人制度
诱导性发问
证据调查权
英美法系
基本构造
分类号
D925.2 [政治法律—诉讼法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论检察机关的证据调查权——以民事抗诉为中心
邓晓静
蔡虹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10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英美两国刑事法官的证据调查权评析
陈如超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试论律师在刑事诉讼中的证据调查权
王安全
张继成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再论检察机关的民事证据调查权
赵信会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2020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刑事诉讼证明责任的分配与法官的证据调查权
史立梅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辩护律师证据调查权的比较考察
张颖
《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略论法官庭外证据调查权
马德鸿
《西部法学评论》
200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再论检察机关的民事证据调查权
赵信会
陈庆龙
樊铭梓
《经济视野》
2020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论检察机关民事公益证据调查权的强制性
杨秀清
赵明悦
《江西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
1
原文传递
10
论辩护律师调查证据请求权
余正琨
《江西社会科学》
2000
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离婚诉讼中法官证据调查权的自我剥夺及阐释
廖端明
《特区法坛》
2018
0
原文传递
12
公益诉讼案件证据调查权初探
杨若梅
《检察调研与指导》
2018
0
原文传递
13
民事诉讼证据制度改革的法律分析
冷荣芝
《当代法学》
2001
3
原文传递
14
论WTO争端解决机制中的证据规则(下)
余敏友
席晶
《法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3
18
原文传递
15
庭前会议制度的实践运作情况和改革前瞻
王路真
《法律适用》
CSSCI
北大核心
2013
15
原文传递
16
我国刑事审判中交叉询问规则之建构
陈岚
《中国检察官》
2010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