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记忆暗示感受性的双加工机制研究
被引量:
2
1
作者
曹晓君
冉光明
陈旭
《心理学探新》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409-415,共7页
该研究使用延迟的提取错误范式和R/K/G范式相结合的方法,从编码、误导和提取这三个加工阶段中重要影响因素对记忆暗示感受性产生的交互效应出发,深入考查了记忆暗示感受性产生过程中动态的自动加工与控制加工成分贡献。结果发现:(1)相...
该研究使用延迟的提取错误范式和R/K/G范式相结合的方法,从编码、误导和提取这三个加工阶段中重要影响因素对记忆暗示感受性产生的交互效应出发,深入考查了记忆暗示感受性产生过程中动态的自动加工与控制加工成分贡献。结果发现:(1)相比无意加工,编码阶段的有意加工更有利于记忆暗示感受性的产生。(2)当个体在编码阶段进行有意加工时,时间压力干扰能发挥其效应,明显提高了其记忆暗示感受性。(3)浅加工编码、时间压力条件下的记忆暗示感受性包含更多的自动加工成分;深加工编码条件下的记忆暗示感受性包含更多的控制加工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记忆暗示感受性
加工水平
时间压力
自动加工
控制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记忆暗示感受性的重复测试效应研究
被引量:
2
2
作者
曹晓君
涂燊
陈旭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980-984,1008,共6页
目的:考查记忆暗示感受性产生过程中是否存在重复测试效应及重复测试对记忆暗示感受性动态加工成分的作用。方法:运用延迟的提取错误范式和R/K/G范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结果:重复测试对被试的记忆暗示感受性强弱影响不显著,但对于记忆...
目的:考查记忆暗示感受性产生过程中是否存在重复测试效应及重复测试对记忆暗示感受性动态加工成分的作用。方法:运用延迟的提取错误范式和R/K/G范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结果:重复测试对被试的记忆暗示感受性强弱影响不显著,但对于记忆暗示感受性产生过程中自动加工与控制加工成分贡献却存在显著影响。结论:重复测试虽然没有提高或降低被试的记忆暗示感受性,但却增加了被试错误再认的自信度及记忆暗示感受性的控制加工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记忆暗示感受性
重复测试
单一测试
自动加工
控制加工
原文传递
题名
记忆暗示感受性的双加工机制研究
被引量:
2
1
作者
曹晓君
冉光明
陈旭
机构
西华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西南大学心理学部
出处
《心理学探新》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409-415,共7页
基金
四川省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2014年度项目(SC14E097)
西华师范大学博士科研基金启动项目(13E009)
文摘
该研究使用延迟的提取错误范式和R/K/G范式相结合的方法,从编码、误导和提取这三个加工阶段中重要影响因素对记忆暗示感受性产生的交互效应出发,深入考查了记忆暗示感受性产生过程中动态的自动加工与控制加工成分贡献。结果发现:(1)相比无意加工,编码阶段的有意加工更有利于记忆暗示感受性的产生。(2)当个体在编码阶段进行有意加工时,时间压力干扰能发挥其效应,明显提高了其记忆暗示感受性。(3)浅加工编码、时间压力条件下的记忆暗示感受性包含更多的自动加工成分;深加工编码条件下的记忆暗示感受性包含更多的控制加工成分。
关键词
记忆暗示感受性
加工水平
时间压力
自动加工
控制加工
Keywords
memory suggestibility
levels of processing
time pressure
automatic processing
intentional processing
分类号
B842.5 [哲学宗教—基础心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记忆暗示感受性的重复测试效应研究
被引量:
2
2
作者
曹晓君
涂燊
陈旭
机构
西华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西南大学心理学部
出处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980-984,1008,共6页
基金
四川省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2014年度项目"记忆暗示感受性在教学情景中的应用研究"(SC14E097)
西华师范大学博士科研基金启动项目"记忆暗示感受性的年龄效应研究"(13E009)支持
文摘
目的:考查记忆暗示感受性产生过程中是否存在重复测试效应及重复测试对记忆暗示感受性动态加工成分的作用。方法:运用延迟的提取错误范式和R/K/G范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结果:重复测试对被试的记忆暗示感受性强弱影响不显著,但对于记忆暗示感受性产生过程中自动加工与控制加工成分贡献却存在显著影响。结论:重复测试虽然没有提高或降低被试的记忆暗示感受性,但却增加了被试错误再认的自信度及记忆暗示感受性的控制加工成分。
关键词
记忆暗示感受性
重复测试
单一测试
自动加工
控制加工
Keywords
Memory suggestibility
Repeated test
Single test
Automatic processing
Controlled processing
分类号
R395.1 [医药卫生—医学心理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记忆暗示感受性的双加工机制研究
曹晓君
冉光明
陈旭
《心理学探新》
CSSCI
北大核心
2017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记忆暗示感受性的重复测试效应研究
曹晓君
涂燊
陈旭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
2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