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7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让孩子们到大自然中认识美
1
作者 冉乃彦 《河南教育(基教版)(上)》 2016年第4期24-25,共2页
据说,科学家袁隆平之所以一辈子投身农业,与他小时候的一次审美体验有关。袁隆平回忆道:6岁时,母亲带他去过一次果园。他惊叹“那一切,实在是太美了”!他后来下定决心——攻读农学专业。
关键词 认识美 大自然 孩子 体验 农学专业 袁隆平 科学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哥伦布为何没能认识美洲 被引量:1
2
作者 詹重淼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1年第2期89-93,共5页
“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之说,流传近五百年了。其实,美洲新大陆是航海家阿美利戈首先揭示的,而哥伦布一直视美洲为印度(世界东方)。那么,为何航海英雄哥伦布没能认识美洲呢? 一 人们认识未知事物,必须经过感性认识达于理性认识、没有充分... “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之说,流传近五百年了。其实,美洲新大陆是航海家阿美利戈首先揭示的,而哥伦布一直视美洲为印度(世界东方)。那么,为何航海英雄哥伦布没能认识美洲呢? 一 人们认识未知事物,必须经过感性认识达于理性认识、没有充分的感性认识,难有正确的理性认识。拿旧世界人们认识美洲新大陆来说。必须依据一定的客观件,从大量航行探察中获得充分的惑性认识,再经主观努力提高到揭示其新大陆属性的正确的理性认识。那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哥伦布 认识美 印度 西航 探察 新大陆 黄金 探险 陆地 王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找—知—评”辩证地认识美国——浅说社会课第六册中《美国》的教学设计
3
作者 鲜于文珍 田也 《湖北教育(综合资讯)》 2001年第7期37-37,共1页
美国高度发达的社会经济对世界各国的人们充满着诱惑。如何引导知识有限、辨析能力欠缺的小学生,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去认识这个无论是社会制度、自然环境还是社会经济乃至人们的社会生活等均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国家呢?我们在执教小学社... 美国高度发达的社会经济对世界各国的人们充满着诱惑。如何引导知识有限、辨析能力欠缺的小学生,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去认识这个无论是社会制度、自然环境还是社会经济乃至人们的社会生活等均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国家呢?我们在执教小学社会课《美国》时,确定其认知目标为:1.了解美国在世界中的位置。2.知道美国的几座主要城市。3.初步知道美国是一个多民族构成的移民国家。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 小学社会课 认识美 教学设 社会经济 民族构成 教学目标 移民国家 种族歧视 主要城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习色彩搭让学生发现美认识美创造美——《生活中的色彩搭配》教学案例
4
作者 车闺妹 《成才之路》 2013年第24期93-93,共1页
课型:理论知识课。课时:一课时。授课对象:七年级学生。教材分析:本课引导学生从了解生活与色彩之间的关系入手,认识学习色彩搭配知识对于改善和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性,并通过分析生活中的色彩,使学生对色彩现象及色彩知识在生活中... 课型:理论知识课。课时:一课时。授课对象:七年级学生。教材分析:本课引导学生从了解生活与色彩之间的关系入手,认识学习色彩搭配知识对于改善和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性,并通过分析生活中的色彩,使学生对色彩现象及色彩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有进一步的了解。本课的突出特点是把对色彩知识和规律的学习生活化、实践化,学习的重点从色彩写生训练,变成帮助学生学会感知色彩现象,并能从中体验不同的美感和文化艺术内涵,培养学生逐步形成感受和运用色彩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色彩搭配 引导学生 生活质量 学习 教学案例 创造 认识美 发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如何认识美日对我国汇率制度的攻击
5
作者 蒋扶中 《新疆金融》 2005年第8期3-6,共4页
由美日两国挑起的要求人民币升值的鼓噪,把问题的焦点,由人民币升值,拓展到对我国汇率制度的攻击上。
关键词 汇率制度 攻击 认识美 人民币升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怎样认识美感功能
6
作者 吴亚芬 《教育艺术》 1994年第3期29-30,共2页
针对青年学生的特点及教育方法上存在的问题,几年来,许多教育工作者,怀着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进行艰苦、认真的研究、探索和不断的实践,成效卓著,涌现出一批思想教育的专家和艺术家,总结出许多行之有效的方法与艺术。其中,加强美感功能... 针对青年学生的特点及教育方法上存在的问题,几年来,许多教育工作者,怀着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进行艰苦、认真的研究、探索和不断的实践,成效卓著,涌现出一批思想教育的专家和艺术家,总结出许多行之有效的方法与艺术。其中,加强美感功能,就是十分成功的一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识美 感功能 思想教育 感效应 青年学生 成效卓著 理性 布鲁塞尔 演员部 听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让更多人认识美丽又智慧的杭州
7
作者 林梅香 《杭州》 2016年第22期12-12,共1页
亚洲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我们有着相同的肤色和面容,却有着不同的文化和传统。杭州市侨联通过日本一般社团法人日本中部中华总商会、韩国首尔华人华侨和平统一促进会、马来西亚马六甲浙江友好交流协会等多个侨团在日本、韩国、马... 亚洲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我们有着相同的肤色和面容,却有着不同的文化和传统。杭州市侨联通过日本一般社团法人日本中部中华总商会、韩国首尔华人华侨和平统一促进会、马来西亚马六甲浙江友好交流协会等多个侨团在日本、韩国、马来西亚、阿联酋、菲律宾、柬埔寨、香港、澳门等国家和地区发展了三百多名侨界宣传大使。这些宣传大使通过各种各样的活动,用不同的语言,介绍“美丽杭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杭州市 认识美 智慧 马来西亚 中华总商会 社团法人 和平统一 华人华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由生活及艺术 从认识到创造——浅析中学审美教育的三个阶段
8
作者 曹红波 《文教资料》 2007年第8期154-155,共2页
中学生审美教育必须抓住学生的爱美心理,由生活及艺术,从认识到创造,从认识美,欣赏美到创造美三个阶段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从而提高他们对美术学科的兴趣,对他们进行有效的审美教育。
关键词 教育 认识美 欣赏 创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育教学中对体态语的美的认识及运用 被引量:2
9
作者 张树博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 2008年第3期127-128,共2页
从体态语的概念入手,探析体态语的内涵价值,结合体育教学实践,论述体态语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
关键词 体态语 体育教学 认识 运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认识美 感受美 创造美
10
作者 刘丽然 《学园》 2012年第11期164-164,共1页
庞卡莱(J.H.poincom,1854—1912)说过:“感觉数学美,感觉数与形调和,感觉几何优雅……这是所有真正数学家都知道的真正美感。”大数学家克莱因认为:“数学是人类最高超的智力成就,也是人类心灵最独特的创作。音乐能激发或抚... 庞卡莱(J.H.poincom,1854—1912)说过:“感觉数学美,感觉数与形调和,感觉几何优雅……这是所有真正数学家都知道的真正美感。”大数学家克莱因认为:“数学是人类最高超的智力成就,也是人类心灵最独特的创作。音乐能激发或抚慰情怀,绘画使人赏心悦目,诗歌能动人心弦,哲学使人获得智慧,科学可改善物质生活,但数学能给予以上的一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识美 感受 创造 数学 物质生活 数学家 感觉 数与形
原文传递
中国该怎样认识美国文明
11
作者 钟南也 《海内与海外》 1996年第10期50-51,共2页
美国从某种意义上说,是物质文明的绿洲,精神文明的沙漠。作者认为,中国如果是朝着这一方向走,是到不了绿洲的,只能被那黄色、灰色的沙漠掩盖。 如果在中国现代化的设计部门有一张美国模式的蓝图,而中国正在按照它的轮廓发展,我看这是令... 美国从某种意义上说,是物质文明的绿洲,精神文明的沙漠。作者认为,中国如果是朝着这一方向走,是到不了绿洲的,只能被那黄色、灰色的沙漠掩盖。 如果在中国现代化的设计部门有一张美国模式的蓝图,而中国正在按照它的轮廓发展,我看这是令人担忧的。美国从某种意义上说,是物质文明的绿洲,精神文明的沙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识美 国文 绿洲 沙漠 精神文明 物质文明 国模式 设计部门 裂穿 中国现代化
原文传递
在实践中认识美创造美
12
作者 易亮 《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学报》 1997年第5期36-37,共2页
我校以培养园林花卉、盆景、根艺人才,绿化、美化环境为目标,办学13年,培养出学员2000多人。据不完全统计,我校学生在省、全国及国际展览中获得金牌40余面。大部分学生成为园林设计、花卉、盆景、根艺方面的骨干,能设计、能动手。在实践... 我校以培养园林花卉、盆景、根艺人才,绿化、美化环境为目标,办学13年,培养出学员2000多人。据不完全统计,我校学生在省、全国及国际展览中获得金牌40余面。大部分学生成为园林设计、花卉、盆景、根艺方面的骨干,能设计、能动手。在实践中,我们认为这种特殊教育,既要有少数“尖子”能在各级各类大赛中夺金牌得银牌,也要使90%以上的学员达到教育大纲规定的技能标准。因此,应以岗位技能的养成为本位,保证足够的实践技能的教学时数,使学生技能达到熟练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造 实践技能 花卉盆景 认识美 园林设计 特殊教育 园林花卉 技能素质 技能标准 教育大纲
原文传递
认识ECH0,认识美好
13
作者 李建茹 《神州学人》 1995年第9期25-25,共1页
认识ECHO是在一个偶然的机会。 这里的ECHO实际上有三种意思,其一,E-CHO是Echo Chenug张田瑶女士的英文名字;其二,ECHO是张女士北京爱丽安斯服装服饰有限公司服装品牌的名字;其三,ECHO是EMBASSY(使馆)、COMMERCIAL(商务)、HOTEL(旅馆)、... 认识ECHO是在一个偶然的机会。 这里的ECHO实际上有三种意思,其一,E-CHO是Echo Chenug张田瑶女士的英文名字;其二,ECHO是张女士北京爱丽安斯服装服饰有限公司服装品牌的名字;其三,ECHO是EMBASSY(使馆)、COMMERCIAL(商务)、HOTEL(旅馆)、OFFICE(办公室)四个英文单词的字头合写,它代表ECHO时装的主要服务对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识美 职业女装 服装设计 服装服饰 服装品牌 ECHO 英文名字 英文单词 服务对象 OFFICE
原文传递
新时代高职院校美育课程评价改革实践探索——以惠州工程职业学院为例
14
作者 严丽娜 黄敏淳 《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 2024年第2期123-126,共4页
当前各高职院校对美育的重视度越来越高,但美育课程的评价体系仍然沿用传统的单一评价体系,与美育课程的教学目标有所偏离。本研究结合惠州工程职业学院美育评价改革实例,重点探讨职业院校在美育课程评价改革中遇到的问题,提出美育课程... 当前各高职院校对美育的重视度越来越高,但美育课程的评价体系仍然沿用传统的单一评价体系,与美育课程的教学目标有所偏离。本研究结合惠州工程职业学院美育评价改革实例,重点探讨职业院校在美育课程评价改革中遇到的问题,提出美育课程评价改革不仅要解决课程评价考核的问题,还要从教育的原始目的“培养什么人”出发,以提升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为核心目标对美育课程评价改革进行深入思考和探索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识美 欣赏 创造 评价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拂去心灵的灰尘——泰戈尔《美》赏析
15
作者 惠军明 《中学语文园地(高中版)》 2009年第11期7-8,共2页
美无处不在,美有各种各样的形式。在作者看来宁静壮阔的自然之美容易被人感知,但蕴藏在天地间真正的和谐欢乐的美并不容易被人领会。有时候丑的事物却披着美的外衣,美的事物却包裹着荆棘。认识美需要克制和艰苦的探索,要认识美就必... 美无处不在,美有各种各样的形式。在作者看来宁静壮阔的自然之美容易被人感知,但蕴藏在天地间真正的和谐欢乐的美并不容易被人领会。有时候丑的事物却披着美的外衣,美的事物却包裹着荆棘。认识美需要克制和艰苦的探索,要认识美就必须不断地去认识真理,不断地完善我们的心灵。只有拂去心灵的尘埃,我们的眼睛才会透彻清亮,才能不受阻挠地看见世界各地蕴藏的欢乐,才会真正懂得美的真谛。文章语言清新优美,表达含蓄蕴藉,字里行间处处渗透着真善美的情感,洋溢着欢乐的乐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灵 泰戈尔 赏析 灰尘 文章语言 含蓄蕴藉 认识美 欢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的编年史
16
作者 孙冰 《中国经济周刊》 2010年第17期56-59,共4页
当人类祖先第一次将狩猎得到的动物羽毛插在头上,将拾到的漂亮石头串在一起挂在身前,用自然界得来的染料描画自己的身体……人类追求美、认识美的历史也由此开始。美在人类历史中一直占据着重要的位置。不同时期、不同地域和文化,会... 当人类祖先第一次将狩猎得到的动物羽毛插在头上,将拾到的漂亮石头串在一起挂在身前,用自然界得来的染料描画自己的身体……人类追求美、认识美的历史也由此开始。美在人类历史中一直占据着重要的位置。不同时期、不同地域和文化,会产生千差万别的美的符号(Beauty Icon),而自从柏拉图提出“美是什么”的千古疑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编年史 人类祖先 人类历史 自然界 认识美 柏拉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强体育与美育融合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被引量:5
17
作者 杨矞 《基础教育参考》 2019年第7期76-77,共2页
美育是指对学生进行认识美、爱好美与创造美的能力培养,意在引导学生学会感受美的事物。所以,美育也称为审美教育,它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教育,在无形之中让学生得到美的感受。
关键词 学生全面发展 体育 教育 能力培养 引导学生 感受 认识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两党制度历史成因初探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德斌 《史学集刊》 1986年第3期55-63,共9页
两党制度在美国政治生活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它虽然是宪法规定外的产物,但却构成了基于宪法之上的整个美国政治制度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从它形成之日起到现在,美国政治生活的一切重要方面便都以它的正常运转为前提。因此,... 两党制度在美国政治生活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它虽然是宪法规定外的产物,但却构成了基于宪法之上的整个美国政治制度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从它形成之日起到现在,美国政治生活的一切重要方面便都以它的正常运转为前提。因此,弄清楚美国两党制度的产生、发展及其演变,就成了我们了解和认识美国这个国家的关键性问题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党制度 成因初探 国政治 关键性问题 重要作用 宪法规定 有机组成 认识美 正常运转 重要方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美育渗透 被引量:2
19
作者 宛伶俐 《学语文》 2007年第1期56-56,共1页
关键词 育渗透 语文教学 课堂教学效果 新课程标准 教育 感教育 学校教育 认识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练出一双发现美的眼睛——浅谈如何提高中学生的审美能力 被引量:1
20
作者 姜曙东 《文理导航》 2012年第7期13-13,共1页
美无处不在,关键在于是否拥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能否发现生活中"隐藏"着的美,需要审美个体具备感知"美"的能力。这种在"审美"的过程中不断地认识、积累、体验和感受"美"的能力,是每个美术教师的责任。本文主要是笔者在初中美... 美无处不在,关键在于是否拥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能否发现生活中"隐藏"着的美,需要审美个体具备感知"美"的能力。这种在"审美"的过程中不断地认识、积累、体验和感受"美"的能力,是每个美术教师的责任。本文主要是笔者在初中美术教学中通过渗透、感受、认识、发现美的训练,帮助学生积累审美体验,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的一些尝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渗透 感受 认识美 发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