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79篇文章
< 1 2 3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谭嗣同认识哲学的过程和旨归
1
作者 魏义霞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6-33,172-173,共8页
谭嗣同是最早对脑进行系统诠释的近代哲学家,并基于对脑的理解而探究人与世界的同一性问题。基于对认识过程和途径的考察,他肯定认识起于眼、耳、鼻、舌、身等感觉器官与外物的接触,呈现出经验论、反映论的特征。在此过程中,谭嗣同一面... 谭嗣同是最早对脑进行系统诠释的近代哲学家,并基于对脑的理解而探究人与世界的同一性问题。基于对认识过程和途径的考察,他肯定认识起于眼、耳、鼻、舌、身等感觉器官与外物的接触,呈现出经验论、反映论的特征。在此过程中,谭嗣同一面夸大人之感觉器官的有限与外部世界无限之间的矛盾,一面突出认识对象的瞬息万变、不可捕捉。在否定人可以通过眼、耳、鼻、舌、身五种感觉器官认识世界的前提下,他放弃感觉器官而寻求新的认识途径,试图信凭佛教的"一多相容"、"三世一时"洞彻真理,致使"转业识而成智慧"成为其认识哲学的最后归宿。至此,谭嗣同的认识哲学既包括由自然科学的实证方法而来的经验论、反映论,又包括由佛教而来的玄想、顿悟,由此构成了一道独特景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谭嗣同 认识哲学 认识过程 认识旨归 近代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谭嗣同认识哲学的目的、器官和变革
2
作者 魏义霞 《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5期21-29,共9页
近代哲学的重心是以心学为旨归的本体哲学和以进化史观为主体的历史哲学,认识哲学并非其中的"显学"。在这种背景下,谭嗣同的认识哲学便显得重要起来。他在明确认识目标的同时,对认识器官进行探究,一面将心还原为司血的生理器... 近代哲学的重心是以心学为旨归的本体哲学和以进化史观为主体的历史哲学,认识哲学并非其中的"显学"。在这种背景下,谭嗣同的认识哲学便显得重要起来。他在明确认识目标的同时,对认识器官进行探究,一面将心还原为司血的生理器官,一面强调知"必出于脑"。谭嗣同是最早对脑进行哲学思考的近代哲学家,对脑的诠释尤为引人注目。由心到脑的递嬗是谭嗣同认识哲学变革的突破口,既显示了与古代认识的迥异其趣,又推动了近代认识哲学的转型,意义非凡。与此同时,谭嗣同的认识哲学以及对心、脑的认识陷入不容忽视的理论误区,带有那个时代共有的历史局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谭嗣同 认识哲学 认识器官 哲学变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主客体关系的视角认识哲学
3
作者 邴正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1986年第1期11-13,共3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一书,是采取新的理论体系论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尝试之一。这部著作是从主客体关系入手,来理解、阐述马克思主义哲学。它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从主客体关系的视角研究主客观关系。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哲学 主客体关系 认识哲学 新的理论体系 主客观关系 突出特点 思维与存在关系 思维与存在的关系 哲学对象 观念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充分认识哲学社会科学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4
《河北学刊》 1983年第3期3-7,共5页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中央十分重视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把发展繁荣哲学社会科学事业提到非常重要的地位。《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指出:“要在全党大大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对中外历史和现状的研究,对各门社...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中央十分重视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把发展繁荣哲学社会科学事业提到非常重要的地位。《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指出:“要在全党大大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对中外历史和现状的研究,对各门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研究。”党的十二大又把发展科学确定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三大战略重点之一。党中央还郑重指出:“这里所说的科学包括社会科学在内。各级党委要充分认识到,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今后必须有一个大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哲学社会科学研究 认识哲学 马克思主义理论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自然科学 地位和作用 毛泽东思想 党的纲领 三中全会以来 马克思列宁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据密集型范式下图书情报学研究方法的构成、演进与哲学认识 被引量:1
5
作者 刘思琦 贾君枝 +2 位作者 黄诗晴 袁学帅 陈慧彤 《情报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97-105,共9页
[目的/意义]研究方法是学科立足之本,科学研究范式则为固本之源,回望图书情报学研究方法的嬗变与审思科学研究范式的变革对推动学科创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以图书情报学32种SSCI期刊中2000—2023年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为研究对... [目的/意义]研究方法是学科立足之本,科学研究范式则为固本之源,回望图书情报学研究方法的嬗变与审思科学研究范式的变革对推动学科创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以图书情报学32种SSCI期刊中2000—2023年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内容分析与机器学习方法对这些论文研究方法的构成、演进与哲学认识展开探究。[结果/结论]数据密集型范式下图书情报学研究方法类型丰富,基本形成定量研究占主导,定性研究紧随其后,混合研究占有一席之地的多元方法并存格局,呈现定性研究方法向定量研究方法的转向趋势。同时,解释主义、实证主义与实用主义等哲学基础给予研究方法以指导和支撑作用。此外,数据密集型范式主导下,经验范式、理论范式和模拟范式依然对图书情报学研究方法产生重要影响,4种范式相得益彰共同推动学科前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研究范式 图书情报学 研究方法 演化分析 哲学认识
原文传递
充分认识哲学对经济行为分析的积极效应 被引量:11
6
作者 程恩富 《中国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93-96,共4页
马歇尔认为,经济学不仅是一门关于财富的学问,更是一门关于人的学问。现实经济活动既属于经济学范畴,又属于哲学范畴。在许多经济学大师的著作中,经济学思维与哲学思维交融在一起。然而,本世纪西方主流经济学背离古典经济学的理论... 马歇尔认为,经济学不仅是一门关于财富的学问,更是一门关于人的学问。现实经济活动既属于经济学范畴,又属于哲学范畴。在许多经济学大师的著作中,经济学思维与哲学思维交融在一起。然而,本世纪西方主流经济学背离古典经济学的理论传统,摒弃了对人的主体性及其全面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行为分析 经济学家 认识哲学 经济哲学 经济人 马克思 历史唯物主义 私有产权 经济公平 自我实现
原文传递
韩非认识哲学的伦理内涵初探
7
作者 关立新 《作家》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68-169,共2页
韩非的认识哲学体现了与先秦诸子的诸多不同,这反映出集大成的韩非对先秦思想既有继承的一面,又有超越的一面,无论是韩非真理观和庄子相对主义之比较,还是韩非矛盾论与老子辩证法的对比,或者是韩非历史进化论与先秦的复古循环论相抗衡,... 韩非的认识哲学体现了与先秦诸子的诸多不同,这反映出集大成的韩非对先秦思想既有继承的一面,又有超越的一面,无论是韩非真理观和庄子相对主义之比较,还是韩非矛盾论与老子辩证法的对比,或者是韩非历史进化论与先秦的复古循环论相抗衡,都说明了其认识哲学的伦理内涵是不容忽视的,而这正是其认识哲学的当下价值之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韩非子》 认识哲学 伦理内涵
原文传递
“三从一大”训练原则的哲学认识与基本内容 被引量:13
8
作者 邓运龙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86-90,共5页
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论解读"三从一大"训练原则的基本内涵,认为:对"三从一大"训练原则及其相关规律性的认识程度决定训练境界,"三从一大"训练原则是一个有机整体,执行时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指出:&q... 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论解读"三从一大"训练原则的基本内涵,认为:对"三从一大"训练原则及其相关规律性的认识程度决定训练境界,"三从一大"训练原则是一个有机整体,执行时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指出:"从实战出发"是"三从一大"训练原则的训练指向,解决了"练什么"的根本问题;"大运动量"是其设计走向,解决了"练多少"的操作问题;"从难、从严"是其实施风向,解决了"怎么练"的要求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从一大” 训练原则 训练境界 哲学认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育科学中的哲学认识 被引量:2
9
作者 张予云 张予南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3期23-27,共5页
本文将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点运用于体育运动和体育科学发展的实际中 ,用辩证唯物观点阐明在体育运动条件下生命运动的特征和其中的哲学问题 ,为人们从哲学的角度来认识体育运动和体育科学 ,提供了新的理念。
关键词 体育科学 哲学认识 系统结构 生命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哲学认识中的整体理解——兼及当代哲学认识论立足点的转移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天思 《江西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0期9-14,共6页
作为中西哲学所共有的认识方式,整体理解不仅包含着重要的认识机制,而且在其当代发展中涉及哲学认识论立足点的转移。对整体的领悟类似于通过归纳提出假说,不过是根据对部分的表现对整体做出推测;而对部分的理解则类似于通过演绎验证理... 作为中西哲学所共有的认识方式,整体理解不仅包含着重要的认识机制,而且在其当代发展中涉及哲学认识论立足点的转移。对整体的领悟类似于通过归纳提出假说,不过是根据对部分的表现对整体做出推测;而对部分的理解则类似于通过演绎验证理论,不过是根据对整体的理解推演出部分所应是的状态,以此映证对整体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性 理解 哲学认识 整体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实践认识论对旧哲学认识论的超越 被引量:2
11
作者 倪志安 《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83-188,共6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对旧哲学认识论的超越,不是像传统教科书阐释的那样,把实践引入认识论,从"行"决定"知"的纬度,强调实践对认识的基础地位和决定作用,而是要求我们彻底转变思维方式。只有从实践理解相关的认识问...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对旧哲学认识论的超越,不是像传统教科书阐释的那样,把实践引入认识论,从"行"决定"知"的纬度,强调实践对认识的基础地位和决定作用,而是要求我们彻底转变思维方式。只有从实践理解相关的认识问题,才能升华到真正的实践认识论。本文对实践的认识主客体观、实践的认识本质、规律观和实践的真理客观性观的探讨,将有助于增进人们对这个重大问题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践思维方式 实践认识 哲学认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如何理解毛泽东“哲学就是认识论”命题 被引量:5
12
作者 刘秉毅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5-22,共8页
毛泽东“哲学就是认识论”命题中的认识论概念所关注的不是“认识何以可能”,也不是“人的认识活动本身”,而是“如何认识”的问题。因此,毛泽东通过这一命题想要表达的观点是,哲学就是研究如何正确地认识世界的理论。他之所以提出这一... 毛泽东“哲学就是认识论”命题中的认识论概念所关注的不是“认识何以可能”,也不是“人的认识活动本身”,而是“如何认识”的问题。因此,毛泽东通过这一命题想要表达的观点是,哲学就是研究如何正确地认识世界的理论。他之所以提出这一命题,主要是为了总结和概括自己一贯坚持的哲学观。为了证明这一命题不是毛泽东即兴而发,我们可以在其思想语境中找到两种可能的论证思路。通过这一命题,我们发现,“如何正确地认识世界”构成了毛泽东哲学的基本问题和核心关切,而这一关切在20世纪30-70年代的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也有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 哲学 认识 哲学原理教科书 哲学就是认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技术“两面性”的哲学认识 被引量:2
13
作者 沙宏 《鞍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6年第3期1-3,共3页
近代以来,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科学技术特别是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并日益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给人类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影响。人们在普遍享用现代技术所带来的福祉的同时,也无奈地吞噬着技术发展和滥用所带来的累累苦果。... 近代以来,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科学技术特别是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并日益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给人类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影响。人们在普遍享用现代技术所带来的福祉的同时,也无奈地吞噬着技术发展和滥用所带来的累累苦果。生物技术既是人类生活的福音,又是人类的祸害;人类在生物技术面前,应当选择福音,规避祸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技术 福音与祸害 哲学认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实准则的哲学认识论背景及理论逻辑模式 被引量:4
14
作者 吕公礼 《外语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17-24,共8页
编者按本期集中发表了一批语用学的研究成果,目的在于证明语言不是一个高度透明并可中立化、客观化的得心应手的工具。语言只是一个主体性与客体性非等比例混杂的产物。这预示着语言是在文化层面之上的突现,它将把语法、语义、语用、... 编者按本期集中发表了一批语用学的研究成果,目的在于证明语言不是一个高度透明并可中立化、客观化的得心应手的工具。语言只是一个主体性与客体性非等比例混杂的产物。这预示着语言是在文化层面之上的突现,它将把语法、语义、语用、逻辑综合在一起,形成一套超结构的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实性 真实准则 哲学认识 格赖斯 理论逻辑 自然语言 分析哲学 定量表征 信息片 认知场
原文传递
太湖水量分配的哲学认识与思考 被引量:3
15
作者 何建兵 《人民珠江》 2011年第4期71-73,共3页
针对太湖水量分配中的现实问题,首先,分析了太湖水量分配的特点和难点,主要表现为经济社会与水资源协调发展难度大、水量分配技术实施难度大和省市间矛盾协调难度大;随后,提出对太湖水量分配的哲学认识,认为太湖水量分配是流域经济社会... 针对太湖水量分配中的现实问题,首先,分析了太湖水量分配的特点和难点,主要表现为经济社会与水资源协调发展难度大、水量分配技术实施难度大和省市间矛盾协调难度大;随后,提出对太湖水量分配的哲学认识,认为太湖水量分配是流域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必然产物,水量分配关键是要处理好人与自然、人与人这两大关系,以及水量分配必定有个从认识到实践、再认识、再实践不断完善和发展的过程;最后,基于以上认识,提出了太湖水量分配必须尊重自然规律、社会规律、经济规律以及与之相对应的生态原则、"三公"原则、效率原则,并从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出发,认为要统筹兼顾这些原则,努力促进流域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同时提出了针对具体工作的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量分配 哲学认识 太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经济哲学认识论中的两条路线 被引量:1
16
作者 宫敬才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5-11,共7页
经济哲学认识论思想以自发的形式肇端于亚当·斯密,由于两种经济哲学认识论倾向存在于同一思想体系而导致自相矛盾的结果。李嘉图和奈特使两种经济哲学认识论路线得以成型,当代西方主流经济学和信息经济学是它们各自的后继者。前者... 经济哲学认识论思想以自发的形式肇端于亚当·斯密,由于两种经济哲学认识论倾向存在于同一思想体系而导致自相矛盾的结果。李嘉图和奈特使两种经济哲学认识论路线得以成型,当代西方主流经济学和信息经济学是它们各自的后继者。前者以人的认识能力无限论为逻辑前提,后者则把经济哲学认识论建基于人的认识能力有限论的基础之上。以人的认识能力无限论为指导的经济学研究离现实经济生活越来越远,学院化倾向愈演愈烈;以人的认识能力有限论为指导的经济学研究则日渐显示出经济生活智慧的气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哲学认识 人的认识能力无限论 人的认识能力有限论 李嘉图 奈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国际社会反恐中事实性认识和评价性认识的哲学思考 被引量:1
17
作者 胡渝 胡悟 《重庆工学院学报》 2003年第2期95-97,共3页
在国际社会的反恐实践活动中,对于"什么是恐怖主义"这个问题,首先属于人类的认识问题。这一问题在研究人类认识问题的哲学认识论有关理论中,应当属于人类的评价性认识范畴。由于评价性认识本身不同于事实性认识的特点,决定其... 在国际社会的反恐实践活动中,对于"什么是恐怖主义"这个问题,首先属于人类的认识问题。这一问题在研究人类认识问题的哲学认识论有关理论中,应当属于人类的评价性认识范畴。由于评价性认识本身不同于事实性认识的特点,决定其认识结果的多样性。而认识上的差异必然造成行动上的区别,使我们对国际社会的反恐实践活动不可抱过于乐观的想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社会 反恐实践活动 事实性认识 评价性认识 哲学认识 人类认识 恐怖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哲学认识方式的历史考察与时代省思
18
作者 郝志军 刘霞 《北京教育学院学报》 2021年第6期38-44,共7页
哲学以其专有的方式把握教育问题。哲学把握教育问题的方式从理性逻辑到复杂性思维,产生了思辨演绎的传统教育学、经验主义教育学、实验教育学、现象学教育学、解释学教育学、分析教育哲学、批判教育学以及复杂性教育学等八种方式。哲... 哲学以其专有的方式把握教育问题。哲学把握教育问题的方式从理性逻辑到复杂性思维,产生了思辨演绎的传统教育学、经验主义教育学、实验教育学、现象学教育学、解释学教育学、分析教育哲学、批判教育学以及复杂性教育学等八种方式。哲学对教育问题的把握方式直接影响着我国教学理论的发展,形成了特有的教学哲学,对我国教育教学理论学科的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影响了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的理念、策略、思路和方法。哲学认识方式走向多重范式的融合互补,迎合了新时代“五育”融合教育发展的趋势,成为教育研究重要的方法论指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哲学 哲学认识方式 课程教学 融合贯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哲学认识论决定文学创作论——西方近代哲学与文论的关系概说 被引量:1
19
作者 陈本益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3期93-97,共5页
西方近代哲学发生了认识论转向 ,相应地西方近代文论就发生了创作论转向。新古典主义、现实主义、浪漫主义、唯美主义和象征主义等都主要是文学创作论 ,它们就是由相应的认识论哲学即理性主义。
关键词 哲学认识 文学创作论 康德哲学 新古典主义 现实主义 唯美主义 象征主义 浪漫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叔本华认识论哲学的价值取向
20
作者 杨鲜兰 《当代继续教育》 2000年第3期8-12,共5页
本文主要对德国哲学家叔本华的认识论哲学中的承认世界可知、突出认识活动中主体的创造性特征、丰富认识论哲学概念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性阐述,并论证叔本华哲学在西方认识论理论发展中的承前启后作用。
关键词 认识哲学 价值取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