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心理咨询技巧在门诊儿童输液宣教中的应用——认知调整、沟通、共情 被引量:4
1
作者 陆锦莲 《临床肺科杂志》 2007年第9期1022-1022,共1页
关键词 门诊输液 门诊儿童 恐惧心理 认知调整 咨询技巧 共情 宣教方式 主动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困大学生的抑郁倾向分析与认知调整 被引量:4
2
作者 徐龙淼 《重庆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2年第3期85-87,共3页
特困生普遍存在着抑郁心理倾向 ,其生活上的窘迫感 ,交往中的自卑感 ,对家人的欠疚感 ,对现实的无奈感 ,严重制约特困生学业和成才 。
关键词 特困大学生 抑郁倾向 认知调整 心理辅导 高校 学生心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认知调整和共情技巧在儿童输液过程中的应用
3
作者 陆锦莲 戴国红 《浙江医学教育》 2009年第3期41-42,共2页
门诊输液室是一个开放式环境,人多嘈杂,儿童输液部尤甚。患儿的哭闹、家长的担心、焦虑不但影响患儿和家属,也影响护士的工作情绪。将认知调整和共情技巧贯穿于整个输液过程,使输液过程更科学、合理、高效及人性化,有利于创造良好的输... 门诊输液室是一个开放式环境,人多嘈杂,儿童输液部尤甚。患儿的哭闹、家长的担心、焦虑不但影响患儿和家属,也影响护士的工作情绪。将认知调整和共情技巧贯穿于整个输液过程,使输液过程更科学、合理、高效及人性化,有利于创造良好的输液环境,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和护理工作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调整 共情 儿童输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调整认知缓解考试焦虑 被引量:3
4
作者 苟增强 祁建梅 《沧州师范学院学报》 2006年第1期57-58,共2页
考试焦虑是一种情绪反应,当考生意识到考试情境对自己的自尊心具有某种潜在威胁时而产生的紧张的内心体验。适度的焦虑有利于考试,过度的考试焦虑则对学习有极大的危害。考生考试焦虑的产生与考生不合理的信念和对考试的过分担忧有关,... 考试焦虑是一种情绪反应,当考生意识到考试情境对自己的自尊心具有某种潜在威胁时而产生的紧张的内心体验。适度的焦虑有利于考试,过度的考试焦虑则对学习有极大的危害。考生考试焦虑的产生与考生不合理的信念和对考试的过分担忧有关,因此调整认知因素可有效避免考试焦虑带给学生的身心伤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考试焦虑 认知偏差 认知调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个体群认知调整的制度演化机制研究
5
作者 宋妍 张明 《制度经济学研究》 CSSCI 2014年第4期15-28,共14页
制度作为个体群共同认知的自我维系系统,其变迁和演化受个体认知调整影响。本文运用演化博弈论中的演化稳定策略和复制者动态模型,探讨认知因素作用制度变迁的条件和机制。一般情况下,当现行制度不能满足个体的支付预期时,个体将会修正... 制度作为个体群共同认知的自我维系系统,其变迁和演化受个体认知调整影响。本文运用演化博弈论中的演化稳定策略和复制者动态模型,探讨认知因素作用制度变迁的条件和机制。一般情况下,当现行制度不能满足个体的支付预期时,个体将会修正关于原有制度的信念和认知,新认知在"演化选择压力"的作用下接受考验,并成为个体群内的共同认知时,形成新的制度均衡。对于同质认知个体群,以传统认知为特征的习俗惯例相对稳定,但若遵循传统认知的个体频数持续变化,那么个体群新的认知收敛将启动制度演化过程。对于异质认知个体群,制度演化结果与个体群初始的认知分布状态显著相关,对个体互动的支付结构做出相应调整,能够对制度演化方向进行诱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体群 认知调整 制度演化
原文传递
从个体认知调整理解制度变迁过程
6
作者 宋妍 《制度经济学研究》 CSSCI 2013年第3期226-238,共13页
传统博弈论制度分析难以解释多重均衡选择和制度多样性问题,在诠释制度发育和变迁问题上具有较为明显的局限性。依认知制度主义的视角,将制度看作多个体间共有认知的自我维系系统,从个体认知调整出发,识别"目标驱动-理性计算"... 传统博弈论制度分析难以解释多重均衡选择和制度多样性问题,在诠释制度发育和变迁问题上具有较为明显的局限性。依认知制度主义的视角,将制度看作多个体间共有认知的自我维系系统,从个体认知调整出发,识别"目标驱动-理性计算"和"遵循规则一模仿归纳"两类重要的个体认知模式,并考虑个体认知创新和认知扰动情形,给出不同决策场景下的制度认知博弈模型,建构更富解释力的制度分析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调整 制度变迁 决策场景 博弈均衡
原文传递
后天伤残人员自我认知的调整研究
7
作者 王君琴 雷艳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社会科学》 2021年第12期108-110,共3页
当前我国残疾人数量呈快速增长趋势,且由于他们自身的身体特殊性,从而导致生活的不便和心理的变化。特别是在患病初期,后天残疾人在患病前后存在认知偏差,无法适应残疾后的生活。部分家庭缺乏对残疾的正确认知和护理、社会上对残疾人的... 当前我国残疾人数量呈快速增长趋势,且由于他们自身的身体特殊性,从而导致生活的不便和心理的变化。特别是在患病初期,后天残疾人在患病前后存在认知偏差,无法适应残疾后的生活。部分家庭缺乏对残疾的正确认知和护理、社会上对残疾人的偏见,也阻碍了残疾人的自我认知调整。本文通过对残疾人自我认知的文献资料进行梳理,以及对部分后天残疾人进行个案访谈和参与观察,力求探知后天残疾人在伤残后认知变化,试图理解残疾人的精神世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残疾人 认知 认知调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例析家校共育工作中认知调整策略的运用——《孩子写作业,该不该陪》教育案例分析
8
作者 孙金秋 《江西教育》 2021年第40期14-17,共4页
家校共育工作中,经常遇到这样一个问题:当教师针对家长提出的亲子教育问题给予方法和策略的指导时,家长们往往对这些方法与策略很感兴趣,但事后却极少真正落实到行动中,实效性也不好。多年的研究调查表明,认知体系不同造成的认知不统一... 家校共育工作中,经常遇到这样一个问题:当教师针对家长提出的亲子教育问题给予方法和策略的指导时,家长们往往对这些方法与策略很感兴趣,但事后却极少真正落实到行动中,实效性也不好。多年的研究调查表明,认知体系不同造成的认知不统一是造成这一问题的根本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亲子教育 家校共育 认知体系 认知调整 案例分析 方法与策略 实效性 写作业
原文传递
环保组织在环境冲突治理中的作用机制探析——基于利益、价值与认知视角 被引量:7
9
作者 李宁 王义保 《云南行政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94-99,共6页
在当前社会经济转型期,环境冲突发生频率日益频繁,对政治经济健康发展与社会秩序的稳定构成冲击。环境冲突形成发展过程表明,环境冲突由体制内维权向体制外抗争转变演绎过程中利益、价值与认知三种因素起着"催化剂"作用。在... 在当前社会经济转型期,环境冲突发生频率日益频繁,对政治经济健康发展与社会秩序的稳定构成冲击。环境冲突形成发展过程表明,环境冲突由体制内维权向体制外抗争转变演绎过程中利益、价值与认知三种因素起着"催化剂"作用。在环境冲突治理过程中,政府失灵与市场失灵双重失灵为环保组织介入提供了空间。环保组织凭借自身非利益相关性、价值中立性与专业性等优势使其在环境冲突治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具体表现在利益协调机制、价值规范机制以及认知调整机制等三个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保组织 环境冲突治理 利益协调 价值规范 认知调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篇翻译中的认知连贯
10
作者 吴纬芳 《巢湖学院学报》 2014年第4期98-101,共4页
连贯在语篇翻译中起着重要作用,表明语义的关联性和语篇的整体性。本文指出除了传统的语义连贯、结构连贯之外,提出新的概念——语篇的认知连贯,认为认知连贯是语篇的超文本特征,属于认知的心理过程,分为认知调整和认知补充两种模式。... 连贯在语篇翻译中起着重要作用,表明语义的关联性和语篇的整体性。本文指出除了传统的语义连贯、结构连贯之外,提出新的概念——语篇的认知连贯,认为认知连贯是语篇的超文本特征,属于认知的心理过程,分为认知调整和认知补充两种模式。翻译过程中这两种方式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贯 语篇翻译 认知 认知调整 认知补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元认知干预对改善白血病患儿家长负性情绪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倪小香 陈秀云 +3 位作者 张丽 张小川 娄瑞瑞 魏晓祥 《医院管理论坛》 2018年第1期70-73,共4页
目的探讨元认知干预方法对改善白血病患儿家长负性情绪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7月至2016年9月期间初诊的白血病患儿家长60例,按照自愿原则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两组家长施以同质化疾病知识教育、社会支持系统。试验组在理性... 目的探讨元认知干预方法对改善白血病患儿家长负性情绪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7月至2016年9月期间初诊的白血病患儿家长60例,按照自愿原则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两组家长施以同质化疾病知识教育、社会支持系统。试验组在理性情绪认知调整的基础上再施以元认知干预方法,对照组仅采用理性情绪认知调整。分别于干预前、干预3个月、干预6个月采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对两组白血病患儿家长进行测评。结果干预前,两组间HAD-A和HAD-D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3个月和干预6个月试验组HAD-A和HAD-D指标水平整体低于对照组(P<0.001)。结论元认知干预后试验组白血病患儿家长负性情绪明显低于对照组,元认知干预方法能明显减轻白血病患儿家长负性情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认知干预方法 负性情绪 认知调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元认知干预改善白血病患儿家长生活质量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倪小香 陈秀云 +3 位作者 林道聪 陈志华 王敏 张小川 《医院管理论坛》 2018年第12期65-68,共4页
目的探讨元认知干预与认知疗法对改善白血病家长生活质量的差异。方法调查2014年7月至2016年9月初治白血病患儿家长60人,按照自愿原则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两组家长施以同质化疾病知识教育、社会支持系统。试验组在理性情绪认知... 目的探讨元认知干预与认知疗法对改善白血病家长生活质量的差异。方法调查2014年7月至2016年9月初治白血病患儿家长60人,按照自愿原则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两组家长施以同质化疾病知识教育、社会支持系统。试验组在理性情绪认知调整的基础上再施以元认知干预,对照组仅采用理性情绪认知调整。结果分别于干预前、干预3个月、干预6个月,采用SF-36量表对两组白血病患儿家长进行调查。干预前和干预3个月两组间的躯体功能、躯体角色、心理角色、社交功能、躯体疼痛、生命力、心理健康、总体健康等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6个月,两组间上述八项指标差异显著(p<0.01),有统计学意义。整体分析:试验组上述八项指标水平整体高于对照组(p<0.001)。以上统计学数据说明,试验组白血病患儿家长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元认知干预比认知疗法更能够显著改善白血病患儿家长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干预 生活质量 白血病 认知调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例谈入学适应不良的元认知心理干预 被引量:1
13
作者 徐静 《辽宁教育》 2017年第1X期51-53,共3页
适应是个体积极改变自己生存的环境或者改变自己原有的状态,以获得所需的间接满足的过程。适应能力是人类战胜自然、改造社会、改造自己的必备素质。周围的环境是不断变化的,人们必须不断调节自己的行为才能适应这种变化。能面对现实并... 适应是个体积极改变自己生存的环境或者改变自己原有的状态,以获得所需的间接满足的过程。适应能力是人类战胜自然、改造社会、改造自己的必备素质。周围的环境是不断变化的,人们必须不断调节自己的行为才能适应这种变化。能面对现实并以积极的心态适应环境,情绪稳定、乐观,能保持良好的心境,这是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指标。刚从小学升入初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潜意识条件性情绪反应 入学适应 认知干预技术 认知调整 条件性 认知心理干预技术 暗示训练 愈后防复 心理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害怕进教室——恐惧教室的元认知心理干预
14
作者 张爱青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9年第3期59-61,共3页
程某,女,21岁,复读生。来咨询室之前,其症状主要表现为:恐惧教室,情绪低落,焦虑、抑郁,有消极思维,人际关系紧张,学习一落千丈,并伴有抠指甲、用嘴啃指甲的不良行为。以上症状持续三个月以上,咨询教师采取元认知干预技术中的认知调整、... 程某,女,21岁,复读生。来咨询室之前,其症状主要表现为:恐惧教室,情绪低落,焦虑、抑郁,有消极思维,人际关系紧张,学习一落千丈,并伴有抠指甲、用嘴啃指甲的不良行为。以上症状持续三个月以上,咨询教师采取元认知干预技术中的认知调整、暗示训练及干预后的维持辅导,让程某恢复了良好的情绪状态,学会从积极的思维视角看问题,最终实现"三想三能":想学能学进,想做能做到,想放能放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恐惧教室 认知干预技术 认知调整 暗示训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辅导员对大学生进行学习指导和学习心理调节的策略分析
15
作者 王华芳 姚晰哲 《当代教研论丛》 2024年第7期70-74,共5页
高校辅导员作为学生工作的主要实施者,肩负着对大学生进行学习指导和心理调节的重要职责。随着当前大学生学习压力和心理问题的日益凸显,探索有效的对策和方法,提高辅导员的工作效能,对于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山西工... 高校辅导员作为学生工作的主要实施者,肩负着对大学生进行学习指导和心理调节的重要职责。随着当前大学生学习压力和心理问题的日益凸显,探索有效的对策和方法,提高辅导员的工作效能,对于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山西工程技术学院学生为研究对象,基于学生在学习的认知理解、情绪意志和行为实践方面的现状,从辅导员视角提出了应对策略,以期为提升辅导员工作效果提供参考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学习心理 认知调整 情绪调节 行为指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心思,大智慧:了解情绪的秘密
16
作者 苏成诚 《科学之友》 2024年第10期86-87,共2页
在孩子们精彩纷呈的生活里,情绪就像绚丽的彩虹,横跨心灵的天空。它们时而温暖,时而忧郁,绘出了孩子们成长道路上不可缺少的色彩图谱。本文将探访这些情绪,教会孩子们如何通过认知调整及自我接纳来驾驭自己的心情,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关键词 认知调整 自我接纳 成长道路 情绪 精彩纷呈 不可缺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找到自己的最优解——高一新生校园适应困难个案辅导
17
作者 马宇坤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24年第10期53-55,共3页
一名高一年级新生在入学半年后,仍不能适应当前班级环境,产生了焦虑和厌学情绪。经过交流得知,其诱发因素为升学后在班级内成绩排名的大幅下降,核心原因在于“我必须要比别人做得更好,这样我才能受到别人的喜爱和关注”这一非理性思维... 一名高一年级新生在入学半年后,仍不能适应当前班级环境,产生了焦虑和厌学情绪。经过交流得知,其诱发因素为升学后在班级内成绩排名的大幅下降,核心原因在于“我必须要比别人做得更好,这样我才能受到别人的喜爱和关注”这一非理性思维。心理教师通过认知行为疗法,一方面利用身体技术缓解她的焦虑情绪,另一方面利用认知技术纠正她的核心信念。经过五次咨询,该学生已经能妥善处理自己的负面情绪,并认识到了核心信念存在的偏差及其产生原因。同时她表示,继续留在这个班级内会很难快速调整这一偏差,她选择去低一层次的班级,给自己合适的环境缓冲,再慢慢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适应 核心信念 非理性思维 认知调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力管理训练对新上岗护士心理症状的影响 被引量:4
18
作者 倪小香 陈秀云 +1 位作者 林玉霜 郑爱君 《护理学报》 2012年第10期74-76,共3页
目的探讨压力管理训练对新上岗护士心理症状的影响。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对112名新上岗护士进行测评,将阳性项目均分>1.5分的护士,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9名。对观察组实施压力管理训练,干预3个月后再次采用症状自评量表测评,... 目的探讨压力管理训练对新上岗护士心理症状的影响。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对112名新上岗护士进行测评,将阳性项目均分>1.5分的护士,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9名。对观察组实施压力管理训练,干预3个月后再次采用症状自评量表测评,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的症状自评量表总分、阳性项目均分、阳性项目数,除敌对因子外其余9个因子得分比干预前明显改善(P<0.01)。对照组干预后的强迫症状、人际关系及偏执因子得分也比干预前明显改善(P<0.05);干预后两组间的总分、阳性项目均分、阳性项目数及8个因子(除外敌对、恐怖)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结论压力管理训练能有效改善新上岗护士的心理症状,从而改善其心理健康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力管理训练 新上岗护士 认知调整 心理健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沉默的“冰山”——初中生社会性退缩心理辅导个案 被引量:1
19
作者 毛春梅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2年第12期32-33,共2页
一、个案基本情况 徐某,13岁,初中一年级.男生,住宿。成绩比较好。初次来访时穿着整洁,但非常拘谨和紧张,一直低着头,面部表情僵硬,情绪非常低落。跟人交流很被动。
关键词 社会性退缩 人本主 义疗法 心理分析法 认知调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汉地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定点医院一线医护人员心理健康调查及分析 被引量:19
20
作者 徐松 吴娟娟 +3 位作者 许辰 彭李 李燕 李敏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8期1830-1835,共6页
目的调查武汉地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定点医院一线医护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2020年2月4-14日在网络平台上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 目的调查武汉地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定点医院一线医护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2020年2月4-14日在网络平台上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知觉压力问卷(Perceptual Stress Scale,PSS)以及情绪调节问卷(Emotion Regulation Scale,ERS)对251名参与救治新冠肺炎患者的一线医护人员进行调查。结果(1)一线医护人员伴随的焦虑、抑郁情绪显著高于全国常模(P<0.01);其中伴焦虑情绪的有62人(24.70%),伴抑郁情绪的有83人(33.07%),同时伴焦虑抑郁情绪有56人(22.31%);(2)护士或女性在焦虑、抑郁及知觉压力上的得分显著高于医生或男性(P<0.05);(3)对战胜疫情很有信心和对获得支持感到满意的医护人员在焦虑、抑郁及知觉压力的得分上显著低于其他人员(P<0.01);(4)医护人员的焦虑情绪、抑郁情绪、知觉压力分别与认知重评、表达抑制、在一线工作的时间呈显著相关(P<0.05);其中认知重评在知觉压力与焦虑、抑郁之间起中介作用。结论武汉地区新冠肺炎定点医院一线医护人员伴随明显的焦虑、抑郁情绪,认知调整在减轻压力和缓解负性情绪中起关键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医护人员 焦虑 抑郁 认知调整 武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