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中国外交幽默话语的生成、理解与英译——以新认知语用学为视角 |
颜琪琳
李勇忠
|
《阜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4 |
0 |
|
2
|
认知语用学视角下语言多义现象的研究 |
卜维庆
|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
|
2024 |
0 |
|
3
|
隐喻的认知语用学研究 |
匡方涛
文旭
|
《外语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2 |
40
|
|
4
|
推理和关联──认知语用学原理撮要 |
何自然
|
《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
1997 |
79
|
|
5
|
认知语用学的焦点问题探索 |
冉永平
|
《现代外语》
CSSCI
北大核心
|
2002 |
57
|
|
6
|
认知语用学研究论纲 |
徐盛桓
|
《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71
|
|
7
|
认知语用学探微 |
冉永平
|
《外语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2 |
33
|
|
8
|
新认知语用学——认知语言学视野中的认知语用研究 |
陈新仁
|
《外语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47
|
|
9
|
反语的复现性——论认知语用学的反语观 |
许菊
|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3 |
4
|
|
10
|
认知语用学与翻译研究 |
刘般若
|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4
|
|
11
|
认知语用学框架下的隐喻分析 |
谢章华
|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7 |
6
|
|
12
|
新认知语用学对网络流行语生成机制的阐释力 |
杨青
|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2 |
7
|
|
13
|
认知语用学中的翻译观 |
凤群
|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4 |
6
|
|
14
|
从关联理论到“广义认知语用学”——近20年国内认知语用学研究回顾与思考 |
胡璇
|
《外语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2
|
|
15
|
转喻的认知语用学研究 |
周志远
|
《丽水学院学报》
|
2008 |
3
|
|
16
|
认知语用学视域下的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建构——以麦当劳广告为例 |
范振强
陈梦凡
|
《合肥学院学报(综合版)》
|
2021 |
3
|
|
17
|
2008年十大汉语流行语翻译:认知语用学视阈 |
孙宁宁
|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9 |
1
|
|
18
|
社会认知语用学视角下的误解研究 |
唐耀彩
|
《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
|
2016 |
2
|
|
19
|
输出型语言环境建设在认知语用学会话含意研究中的作用研究 |
安亚卓
宿雅然
洪宇
刘影
|
《当代教研论丛》
|
2015 |
1
|
|
20
|
认知语用学维度下诗歌的言语交际模式研究 |
洪宇
|
《边疆经济与文化》
|
2017 |
1
|
|